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悟道法師晨間講話—敬老懷幼  悟道法師主講  (第一六一集)  2020/7/27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32-007-0161

  諸位同修,大家上午好。阿彌陀佛!請放掌。

  我們讀《感應篇》讀到「敬老懷幼」,這在「積善章」其中的一句。敬老是尊重老人,我們平常講的敬老尊賢,對老人要尊敬、要照顧。懷幼,懷是關懷,關懷幼小的兒童,最重要關懷就是教育,教《弟子規》,教禮貌、教做人做事。這個兩方面。前幾天我去台南看我們淨老和尚,回到台北,在台中住一個晚上。第二天凌晨四點多,我們老和尚又叫我馬上再回去一趟,再下去台南,就是說要跟我討論怎麼去安置這些年老的人。後來我再到台南向我們師父上人請問怎麼個做法?他老人家講,要辦老人院,說現在老人很可憐。這個事情我們老和尚在三十年前就看到這個問題,所以三十年前就提倡彌陀村這個構想,他到國內、國外,都去參觀老人院。

  昨天下午平鎮菩提念佛會許會長也請我去演講,我就以這個做為一個講題,「老人與念佛」。老人的問題,昨天我們的副祕書長也跟我提到一個資訊,就是根據我們台灣政府的統計,五年後,我們台灣地區五個人當中就有一個是老人,就是五個人當中會有一個老人是六十五歲。我們二千三百萬人,五年後,我們就增加幾百萬的老人。老人現在兒女照顧、兒女孝順的不多,很少。因此現在很多獨居老人,老人問題的確是現前社會的一個大問題。所以過去我們淨老和尚一直提倡彌陀村這個構想。外國老人院福利辦得很好,物質生活照顧得很好,缺點就是精神生活非常空虛。吃過飯,沒事情,拿個椅子到外面曬太陽,沒有人跟他講話,沒有人跟他對話,呆呆的坐在那裡,顯示出心靈非常的空洞、空虛。而且住在老人院,今天看這個走了,明天看那個走了,那個心情肯定不好,等於坐吃等死,精神生活非常空洞、非常空虛的。所以怎麼樣讓老人晚年有一個物質生活好的照顧,更重要,精神生活也是要照顧,兩方面都要照顧。

  在我們中國,過去大家族,老人晚年都比較幸福,三代同堂、五代同堂。特別過去的家族,一個村莊,一個家莊,同個姓氏的他住在一起。所以三代同堂、五代同堂住在一起,老人他有天倫之樂,享受天倫之樂。老人看到小孩,有生機,看到兒孫住在一起,兒孫每一天來叫爺爺,叫祖父,他這種心情就很快樂,看到後代,看到兒孫的成長。這個跟老人院肯定不一樣,老人院他看不到小孩,都是老人,老人就是常常會看到這個死了、那個死了,想想,哪一天輪到自己。你說他住在老人院,他心情會好嗎?肯定不好。雖然物質生活照顧得很好,心情不快樂,心情很不好這也是必然的。

  現在都是小家庭,沒有跟父母住在一起,甚至有的老人他是獨居老人。現在很多,獨居老人,兒女也不管他,有的死了人家也不知道,死到發臭了,人家才發現。甚至我上次還看到報紙,死到剩下骨頭,人家才發現,你說這個多慘。你說人,我們中國俗話講,人死了入土為安,沒有辦法安葬,那個葬加個安,就是人死了,以這個禮給他葬,陽上的人安,過世的人他也安。所以葬,叫安葬。現在沒有了,所以現在這個問題的確非常嚴重。

  因此我們淨老和尚大慈大悲,三十幾年就一直在看這個問題、想這個問題。他到美國也去看老人院,老人院福利辦得很好。他當時去看老人院就講,將來這個世紀(那是上個世紀的事情),這個世紀講堂可以在老人院,老人都是現成的聽眾。當時他去美國舊金山參觀一個老人院,這麼一個構想。後來到澳洲去,澳洲他也去參觀老人院。有一次,我也跟他老人家去參觀過一個老人院。的確在外國辦照顧老人,物質上是辦得非常周到的,就是沒有精神生活。因此我們淨老和尚彌陀村他的構想,他不是只有老人。在台灣,老人院我也去看過。有一次,龍潭陳國盛居士帶去看,好像桃園大溪這一帶的一個老人院。我走到門口,大門深鎖,氣氛死氣沉沉的,就是你去感受到它的氣氛,一點生機都沒有。我在外面看到這樣的一個磁場、這樣一個氛圍,感受就是死氣沉沉。那你說住在裡面的人,長期住在那邊,他是什麼樣的感受!

  所以我們淨老和尚彌陀村的構想,他是好像辦一個社區的,老同修大家退休了,可以住在一起,設計寮房,還有講堂、佛堂,還有娛樂場所。不但有講堂、佛堂,還有娛樂場所。娛樂場所還有歌廳,也要有那種KTV的,也要唱歌的;還有下棋的,下圍棋、下象棋的;像書畫,老人他有一些他的技藝,他也可以來奉獻,他就不會無聊,不會住在那邊坐吃等死。身體比較好的,他還可以對社會上做出一些奉獻,把他人生的經驗、經歷奉獻給社會大眾。

  另外,我們老和尚之前也講過,前天又跟我講,一年要辦一次旅遊,要出國旅遊。我就跟師父報告,二O一三年,我們就開始辦,一年帶老同修去大陸旅遊一次,就是七月份。今年因為疫情的關係,現在七月,本來我們現在是在內蒙古,還在內蒙古、在東北,原來今年預定,這個因為疫情的關係取消了。我說師父我們的因緣,目前只辦這一項。您老人家講的,那些因緣還不具足,希望這個因緣能夠慢慢的具足,也能夠讓他老人家一生的這種心願,讓他能夠完成。這是一個社區的一個構想,裡面也有很多。如果能夠再做像一個商業街那些,他生活就很有情趣。而且不但是老人,還要辦幼稚園。辦幼稚園,雖然兒孫沒有住在一起,天天看小孩,跟看兒孫一樣,他那種感覺,他就不會看到都是老人,今天這個死了,明天那個死了,那你說住在那裡心情會好嗎?這個構想的確是觀察入微。

  而且老人他想聽聽過去他那個年代的歌曲,我們老和尚在二十年前,我到善果林,他就跟我提起,他說你去找一些老歌。他說他已經看過老人院,也有些年輕人發心去表演給老人看、唱歌給老人聽,那些老人坐在那邊,沒表情的。因為現在年輕人唱的他們聽不懂,他們聽了不來電,不曉得在唱什麼。所以你要找他那個年代的,他住在那個地區的。比如說客家人,你要拿客家採茶歌,那個他聽起來就回憶過去的。閩南語的歌曲,當時我講了之後,在善果林講,就有個同修抱一堆老歌給我(那些錄音帶)。

  這都是說他老人家,他要辦這個,他不是粗製濫造去辦一辦,他先去觀察,看人家怎麼辦、怎麼做,它的優點在哪裡,它的缺點在哪裡。就像法藏比丘要成立極樂世界,他的老師世自在王佛示現所有諸佛世界給他看,而不是說你回家住在房間裡面,自己去構想,不是。去看,看人家已經做的,他做得怎麼樣,它的優點在哪裡,它的缺點在哪裡,整個去做一個考察比較。然後根據這些,你再規劃自己一個藍圖出來,那就是集大成。所有的優點我都吸收,所有的缺點我都避免,做出來當然後來居上,是最好的。極樂世界,我們老和尚講經也是常常這麼講,是這樣完成的,我們看《無量壽經》就知道。所以這個就是我們可以用在我們現前,在生活上,我們辦這些事業一個很好的準則。所以我們老和尚提供這些,都是他去考察過的一個結論,這些我們要能夠來學習,希望有因緣能夠辦一個彌陀村,要照顧老人。再來就是教育小孩,像幼稚園,教《弟子規》,教這些做人處世的道理,這個現在學校沒有的,現在沒有的。因此要辦這個,就是要很多因緣具足才有辦法,當然我們還是要一步一腳印,不斷的去往這個方向來進行。現在能夠做的先做,一點一滴去累積,將來總是有一天因緣會具足。

  這是我們讀到「敬老懷幼」,這幾天老和尚也提到這個,又重複提出來辦老人院,照顧老人。他老人家講,兩樁事情辦好了,社會就安定,一個養老,一個育幼,育幼就是教育。就是《感應篇》講的「敬老懷幼」,這兩樁事情辦好,世界就安定。現在的問題都出在哪裡?教育問題,根源是出在教育問題。不學習聖賢經典,不學習中國傳統文化、大乘佛法,人都是貪瞋痴慢、自私自利,搞成現在世界這麼亂,災難這麼多,都是人錯誤的思想、言語、行為製造出來的。人製造,自己要去承擔,我們再怨天尤人,那又增加自己的罪業,後續的問題不但不能解決,反而更複雜、更嚴重。所以湯恩比教授講,二十一世紀這個社會秩序要恢復安定,就必須學習中國的孔孟學說以及大乘佛法。當時他提出這個概念,沒有具體講出從哪裡下手,我們淨老和尚接著他講的,提出一個具體的《群書治要36O》,從這裡下手,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推廣,翻成十個國家的語言文字,救世界。中國傳統文化救世界。

  好,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到這裡。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