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東和諧護國三時繫念法會開示 悟道法師主講 (第一集) 2018/3/17 台灣台東老人會館 檔名:WD32-004-0001
尊敬的我們社團法人台東淨宗學會劉理事長、劉常務理事、常務理事、諸位同修大德,大家好。阿彌陀佛!
今天是社團法人台東淨宗學會舉辦民國一O七年歲次戊戌三時繫念法會。現在還算是春節當中,今天在我們傳統的民曆是二月初一。一月(正月)剛剛過,今天二月初一,明天二月初二。在我們傳統的農業社會,一般就是過了二月初二之後才有開始農忙,就是開始工作,下田工作。所以在過去農業社會,它的假期比較長,根據農忙時間來工作,年前跟過年之後,大概有兩個月甚至到三個月的假期。現在是工商業發達的時代,跟過去農業社會差別非常之大,現在假期就沒那麼長了。在我國這個地區,傳統的過年氣氛還是有,但是沒有過去那麼濃厚。特別現在的科技發達,過年過節跟過去傳統的過年過節,形態上也大大的不相同。有人過年,利用過年假期出國旅遊。在我們中國傳統的習俗,過年是回家跟家人團聚。平常在外面工作,或者讀書,到了過年必定回家,除夕一定趕回家跟家人團聚。所以過年期間,除夕到初五,可以說是家人團聚的一個時間。但現在有很多人,除夕他就出國了,現在都是小家庭,都出國了,甚至沒有跟父母過年,自己帶著妻兒出國旅遊去了,利用這個假期。出國旅遊,外國人沒有過中國農曆年,實在講也感受不到過年的氣氛,到了國外,只是跟平常一般旅遊一樣。現在有很多這個情況,在大陸、在台灣,都有這個情況。
我們淨宗學會導師上淨下空老和尚,一生弘揚佛法。最近這十幾年來,極力的提倡學習中華傳統文化倫理道德教育,這一、二十年來極力的提倡,特別在最近這幾年,因為看到世界人心的倫理道德愈來愈淡化;不但淡化,已經快接近沒有了。傳統文化的倫理道德因果觀念愈來愈淡薄,年輕一代的這些晚輩,他們對倫理道德因果教育的觀念也都很陌生;也可以說,你跟他講這些做人處世的道理,他們聽起來會覺得很奇怪,從來也沒聽說過。在家庭,父母也沒教;在學校,老師也沒有教;在社會上也沒有人在教,國家也沒有在教,整個世界都沒有人在教這一塊,所以現代年輕人對傳統的倫理道德因果教育,可以說非常陌生,甚至連一個概念也都沒有,這是我們淨老和尚非常憂心的一樁事情。他老人家大慈大悲,九十二歲的高齡還在國際上呼籲奔走,不辭辛勞,代眾生苦,為的就是喚醒大家要有危機意識:中華傳統文化,倫理道德因果教育,如果現在不趕快救,再過十年也就沒有了。
中華傳統文化教育沒有了,我們這個地球的人類就真的進入一個黑暗期。沒有佛菩薩、聖賢的教育,在這個世間教化眾生,那是什麼來教?那都是邪知邪見,錯誤的思想觀念在教導、在誤導。這樣結果發展下去,我們地球的人類就面臨重大災難。有災難,大家日子真的,本來我們在作人就很苦了,現在是苦上加苦,苦不堪言。所以我們淨老和尚大慈大悲,呼籲大家要覺悟,要重視提倡學習中華傳統文化教育,就是儒釋道這三教的教育;不學習,可以說從自己個人到家庭、到社會、到國家、到整個世界,可以很確定的知道人類沒有前途,也不會有和平,只會人與人之間衝突加深,競爭、鬥爭、戰爭是無法避免的。如果發展到戰爭,那就是破壞、毀滅。一旦有戰爭,沒有贏家的,都是輸家。我們從歷史上演變來看,一旦有戰爭,那是人類非常大的不幸,這個結果就造成重大災難,嚴重的災難。要避免,除了提倡中華傳統文化倫理道德因果教育,沒有其他的方法。
所以在上一個世紀,一九七O年代,英國湯恩比教授,他是有名的歷史學家,他在上個世紀就講,他就預言,我們現在講叫預言,說二十一世紀,這個世界上的社會秩序要恢復正常,必須提倡中國傳統的教育,孔孟學說以及大乘佛法,才能幫助這個世界社會恢復秩序。如果不提倡學習這個,這個世界是愈來愈亂,愈來愈不和平。只有發展科學技術,科學技術日新月異,不斷的發展,特別武器方面愈發明愈精密,殺傷力愈大、破壞力愈大,這個科技到底它帶給人類是幸福還是災難,大家好好去思考也就不難明白了。這些禍跟福,關鍵在人心,人心善,轉禍為福;人心惡,轉福為禍。人心要向善,靠科技不行,科技辦不到,只有靠教育。大家明理了、明白了,認識什麼是善、什麼是惡,什麼是邪、什麼是正,大家努力斷惡修善,災禍就沒有了,福報就現前了。如果我們不懂這些道理,不明是非善惡、真妄邪正,把造惡業當作是好事,把邪知邪見當作是正確的,這樣發展下去,真的就會造成嚴重災難。所以英國湯恩比教授他講的是很客觀的一個看法,他對世界各國的歷史文明都很有深度的研究,所以他的論述也不是隨便講的,他是有根據的。特別我們中國人,自己不能忘本,不能不認祖宗,我們祖宗留下來的這些文化寶藏,我們後代子孫應該要發願來學習,不但拯救自己,拯救國家,而且拯救整個世界。
我們淨宗學會的成立,時間都很早了,這個時間。如果要以最原始的,「淨宗學會」這個名稱,提倡的人就是會集這本《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這個會集人是夏蓮居老居士,夏老居士,當年在二戰的時候他提出來,就是淨宗學會;在大陸,他那個時代就是清朝末年、民國初年的人。我們民國成立,民國之前一百年,到民國現在一O七年了,這二百多年,我們這個國家可以說動亂不安。在清朝,有八國聯軍侵犯中國,還有甲午、鴉片戰爭,我們台灣就是甲午戰爭清朝割讓給日本。後來二戰,再來軍閥割據,內戰,又打出一個日本侵華戰爭,這個戰爭結束了又國共內戰,一直到今天還在對立,所以這個都是眾生的共業。戰爭決定是造很重的罪業,這個古今中外都不例外的。因為眾生造惡業多,修善的少,所以災難多。有少數人修善,當然也有一段的時間比較穩定。這個都是根據地球人類,每個地區的人,他的思想言語行為,是偏在十惡還是偏十善?如果十善多,災難就少,大家都能過個幸福安定的日子;如果造惡業多,大家日子都不好過。
淨宗學會成立,就是在大概民國之後,軍閥割據那個時候,夏老居士有提出這個名稱,但是當時也沒有正式成立。一直到夏老的學生黃念祖老居士,他大概是在一九八八年到一九九O年之前,到過美國華盛頓DC,那邊華盛頓的同修請他去講開示。經過那邊同修介紹給我們淨老和尚,這樣認識了黃老,才知道當時我們淨老和尚先講《無量壽經》會集本,黃老他也在講這個經,同時做了註解,《大經科註》。黃老因為大陸那時候還比較保守,當然在大陸,淨宗同修幾個人在自修,我們看黃老一九九O年代那個錄影帶,黑白錄影帶,都是在他家裡客廳,或者在同修家裡客廳,這樣給大家講講開示,共修都借一些寺院道場。所以當時在大陸也有這個名稱,夏老這個系統的學生大家知道,但是沒有正式在政府的部門註冊登記立案。黃老認識我們淨老和尚之後,他就建議我們淨老和尚,他說你在海外,在美國,那邊比較開放,可以成立淨宗學會,所以那個時候在美加就開始成立淨宗學會。
這個之前,最早應該是在我們台灣成立的。淨宗學會的成立,我們淨老和尚他的做法就是沒有組織,各自獨立,沒有組織,弘法可以互相支援,大家互相往來、互相支援。彼此沒有隸屬,但是可以互相支援,大家可以做一個聯誼,大家可以互動,互相支援。互相支援,大家都是可以根據各地的因緣,大家可以交流哪些方面、哪些項目,這些大家彼此都可以互相去交流、去互動。這個當中也沒有一個組織隸屬的關係,他提倡的就是各自獨立,弘法互相支援。因此我們淨宗學會在形態方面跟一般有組織的道場不一樣,差別在這個地方。有組織,當然它能夠把整體的人力、物力、財力,可以整體的發揮它的功能,有它的好處,當然也有它的缺點。各自獨立也有它的好處,當然也有它的缺點,缺點就是人力、財力、物力都是分散的,都無法去集中的,但是大家比較自在,沒有壓力。每個地方,你有多少因緣就做多少,有就多做,少就少做,沒有就不用做,就自己念佛求往生,這個就很自在了。我們淨老和尚,因為成立淨宗學會,如果就我們個人修行求往生來講,這個形態是最理想。當然如果你要做弘法利生的一些事業,做一些比較有規模的,有利益社會大眾的,當然我們這個形態是做不到,因為沒有組織,你就沒有力量,就做不到,沒辦法去做。
我們淨宗學會,我們淨老和尚他是偏重在教學教育這方面,因為他不主張蓋大廟,蓋大道場。也並不是他絕對反對蓋大寺院,蓋大道場,他比較務實,就是我們蓋了大廟、大道場要做什麼?做什麼用途?他的宗旨主要是教學,在這個道場裡面,大家要學習傳統文化、學習佛法,能夠發揮它教學的功能。大家住在這裡都願意來學習,蓋這個道場就符合佛陀教育的精神。因為佛教是教育,教育就是要有老師、要有學生,老師願意教,學生願意學,這樣才能成為一個學校;如果老師願意教,沒有學生要學,那學校也沒有辦法成立。就好像現在我們聽說有很多大學幾乎都要關門了,為什麼?找不到學生,招生招不到。沒有學生,那學校怎麼開?開不了,有老師,沒學生。有學生要學,沒老師教,那也不行。所以老師跟學生都需要,有人願意教,也有人願意學,在佛門裡面講「師資道合」,這樣才能成就教育的事業,兩方面缺一不可。如果這個道場蓋得很大,住在裡面的人也不學習傳統文化做人的這些道理,也不學習佛法,一天到晚在裡面生煩惱,互相起衝突,那就造罪業了,蓋了那個道場不但沒有功德,提供給人造罪業的地方,那個就不需要了。
所以我們淨老和尚,他也並不是完全說否定蓋道場,主要是你道場蓋了,有沒有人來學習?有沒有人願意真正學習?有沒有人願意來這裡教學?好像蓋了學校,要有老師、要有學生。學校蓋好了,老師也沒有,學生也沒有,或者一些人住到學校裡面來,他也不學習,他也不教學,然後在裡面一天到晚胡鬧,那這個就不是學校,在佛法講就不是道場。這個場,有場沒有道,有這個場所,但是沒有人在這裡修道,沒有人在這裡學道,沒有人在這裡悟道,沒有人在這裡證道,那這個場就是空的。但是反過來講,那也不是沒有道,也在修道,修什麼道?修三惡道: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大家住在這裡,整天生煩惱,貪瞋痴,也不修戒定慧,一天到晚增長貪瞋痴慢這些煩惱習氣,修到最後都是三惡道,那個也是道,但是不是佛教我們的道。
因此我們要明瞭淨老和尚他的苦心,他覺得現在這樣各地隨緣是最好的。特別提倡印光大師在世的時候,他提倡小道場,小念佛堂,二十個人的,天天念佛,二十個人的。印祖為什麼提倡小型道場?這個符合我們修道人的形態。真正要修淨業求往生的人,這個人實在講,在精不在多。印光祖師提倡的,是希望個個能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要求往生,當然沒有那麼多人願意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所以這一生希望有個結果的人比較少,不多。結緣的就很多,結緣的,大家來念念佛,參加法會,參加佛七共修,參加活動,結緣的那就很多。結緣是愈多愈好,結緣的叫多多益善,我們辦個活動,希望更多人來接觸到佛法,來種善根,這個愈多愈好。所以結緣的多多益善,愈多愈好;結果的必定是在精不在多,結果就是這一生肯定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那肯定人不會太多。
如果有二十個人在一起共修念佛,二十個都往生,那不得了!在過去明朝末年,覺明妙行菩薩從西方極樂世界到我們這個世界來度他的有緣眾生,過去世的同參道友就十二個人,那十二個人都往生到西方淨土了,他的蓮社只有十二個人。在中國淨土宗,結蓮社往生最多的是東林寺,廬山東林寺,慧遠大師的道場,一百二十三個,這個最多。在我們現前這個時代,印光祖師提倡二十個人,也是很理想的。為什麼?因為大家在一起共修,有個小地方,念佛堂,大家來共修,大家來學習。因為小道場開銷小,容易負擔,大家對經濟上沒有壓力,容易負擔;如果大道場,人多,廟大,開銷大,負擔壓力就很重,而且人多是非多,你一天到晚光在處理那些是非人我的事情就夠煩了,實在講沒時間修行了。所以小型道場,在我們現前這個時代是最理想的。要結果的,實在講是在精不在多,這樣大家共修沒有壓力、沒有負擔,心清淨。人少是非少,心比較清淨,就很符合我們現前這個時代真正要念佛求往生的一個道場,這是印光祖師他提倡的。
我們淨宗學會,過去有人也常常問我一個問題,說我們這個地方,在海內外都有,聽到老和尚介紹這個淨宗學會,他們也想成立,常常有同修來問,我們要成立淨宗學會要什麼條件?我們淨宗學會的條件,第一個就是我們主修的經典就是《無量壽經》會集本,這本《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這是夏老居士他會集的,把五種原譯本的《無量壽經》會集成一本,非常完善、非常圓滿,我們讀誦這一本,也等於讀誦了五種原譯本的精華。這個會集本等於是五種原譯本的集大成,非常方便、非常殊勝。所以我們成立淨宗學會,第一個就是說,我們主修的經典就是依夏老居士會集的《無量壽經》做為我們主修的經典,這是第一個條件。
再來就是我們淨宗學會在大陸以外的,台灣、美國、加拿大,現在到歐洲、澳洲、東南亞,現在到非洲,各地現在都有淨宗學會的道場,淨宗學會的道場也相當多了,都是各自獨立。主要我們要知道,我們主修是《無量壽經》會集本,如果能夠接受、能夠認同《無量壽經》會集本,你來成立淨宗學會,用這個名義才有必要。如果不能認同,現在有很多人他不能接受《無量壽經》會集本,如果不能接受,那就不需要用淨宗學會這樣的名義。因為淨宗學會是夏老居士當年他提出來的,如果不能接受,那你也是修淨土的,要做念佛堂,可以用其他的名稱。譬如說我們傳統的叫蓮社,蓮社就是專門修淨宗的,你要用哪一本都可以,你要用會集本也可以,用原譯本也可以,或者讀《彌陀經》一部也可以,這個彈性就很大;或者用念佛堂。如果用佛學社,那就更廣了,那就不限定哪一宗了,它是比較廣泛。所以這個名稱也要跟我們事實上相符合,好像我們做生意掛招牌,你掛什麼招牌就是賣什麼東西,裡面的內容一定跟這個招牌的名義它是相應的。
所以我們現在主修《無量壽經》。我們做法會就是以三時繫念,因為三時繫念主修是《彌陀經》,《彌陀經》是小本的《無量壽經》。古大德講大本、小本,大本就是指《無量壽經》,小本就指《阿彌陀經》;《阿彌陀經》是《無量壽經》的濃縮,講得簡要,簡單扼要,《無量壽經》講得詳細、圓滿。這是我們淨宗學會,目前我們淨老和尚指導之下,我們主修的經本,《無量壽經》會集本,法會就是三時繫念,這是我們主修的,這是我們淨宗學會的同修,大家都必須要知道的。因為有很多地方成立淨宗學會,如果沒有跟他講清楚、說明白,他也不知道,有時候聽這個講、聽那個講,然後修到最後,自己也不曉得在修哪個法門。我們淨宗學會依止的和尚就是上淨下空老法師;依止,依是依靠,止就是止在這個,就是在他指導之下來修學,我們一般佛門講依止,依止和尚。這些我們必須先了解清楚。
今天跟明天有兩堂的講座。以上簡單再跟大家提一提傳統文化的重要,還有我們淨宗學會修學的宗旨、修學的依據。今天這堂課,我們就來跟大家學習我們淨老和尚,過去早年在台北景美華藏佛教圖書館,他也編了一個《淨宗朝暮課》,早課是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晚課是《無量壽經》三十二到三十七品,原來最早是三十三到三十七品,我們今天就把三十三到三十七品,我們大家來學習學習。
【勸諭策進第三十三】
【世人共爭不急之務。於此劇惡極苦之中。勤身營務。以自給濟。尊卑。貧富。少長。男女。累念積慮。為心走使。無田憂田。無宅憂宅。眷屬財物。有無同憂。有一少一。思欲齊等。適小具有。又憂非常。水火盜賊。怨家債主。焚漂劫奪。消散磨滅。心慳意固。無能縱捨。命終棄捐。莫誰隨者。貧富同然。憂苦萬端。】
這一大段就是佛給我們勸導,諭是曉諭。『勸』,用口來勸導,『諭』就是給我們舉出一些事實來說明,來警策我們,希望我們能夠精進,所以叫「勸諭策進」。
首先給我們講,『世人共爭不急之務』。我們世間人,這個世界上的人,人類,現在大家共同在爭取的,都是「不急之務」。這個爭當中,就是競爭、鬥爭、戰爭。去年九月二十八日,我們淨老和尚第一次在法國巴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舉辦祭祖活動,這個活動的主題就是人類如果放棄競爭、鬥爭、戰爭,人類有享不盡的福報;如果提倡競爭、鬥爭、戰爭,那人類將有受不盡的災難,去年提出這個主題。競爭、鬥爭,升級到戰爭,在爭什麼?佛一句話給我們講清楚,都是在爭不急之務,不急就是不重要的、不緊急的。那什麼是不急的?什麼是不重要的?下面佛就給我們舉出來了。
『於此劇惡極苦之中』,這句就是我們現在居住娑婆世界的地球,在本經、在《彌陀經》、在《觀無量壽佛經》都跟我們講,我們娑婆世界是五濁惡世,特別現在進入末法時期,這五種濁惡就更為明顯,更嚴重。五濁已經嚴重到相當的一個程度,這個就是「劇惡極苦」,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我們生活在這個五濁惡世已經很苦了,我們本身身體就有生老病死,心裡有求不得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五陰熾盛苦,這些苦就夠我們受了。已經生活在這麼劇惡極苦之中,那我們還在幹什麼事情?我們並沒有想到要解脫這些苦,還在『勤身營務』。「勤」是很勤勞,勞動這個身體;「營」是經營,經營這些事務,我們現在講業務,經營這些世間的事務,『以自給濟』。經營這些幹什麼?如果勤身營務是為了社會大眾,不為自己,那個就是菩薩。一樣在勤身營務,表面上看起來是一樣的,但是內心就不一樣,心態不一樣、念頭不一樣。如果為自己,「以自給濟」,這個自就是自己,供給自己,給自己享受,這個叫以自給濟。賺很多錢幹什麼?我要享受,為自己。或者心量大一點的,還想到自己家庭,有的人甚至家庭他都不顧了,他只顧自己,現代人能想到家庭的就不錯了。能想到一個地區、一個社會、一個國家,那這個人心量就不是一般人;能想到整個世界,那心量就大了。如果很勤勞,做這些事務是為大家,不為自己,那這個人不是凡夫,那是菩薩。所以這個經文我們要看清楚。所以看到很多菩薩,他也是很忙,一直在做,但是忙他不為自己忙,他為大家,為大家的利益,這個就是六度度眾生。如果為自己,那就自私自利。所以佛在這裡講,主要就是以自給濟,自私自利。
下面講『尊卑、貧富、少長、男女,累念積慮,為心走使』,這個就是講我們全球人類。尊,有地位的,在社會上有崇高地位,卑就是沒地位的;貧是沒有錢的,富是有錢人;少是年紀小,年紀比較輕,長是年紀比較大。有男有女,整個社會,整個社會的人不管「尊卑、貧富、少長、男女」,把我們整個社會各個地位、階層的人都包括了,都在做什麼?「累念積慮,為心走使」。累就是累積,一天到晚在思慮、在考慮,念頭一直累積,累積的都是憂慮的事情。為心走使,為就是被這個妄心牽著鼻子走,自己也做不了主,這個虛妄心不斷的去追求五欲六塵。
下面舉出幾個例子,『無田憂田,無宅憂宅,眷屬財物,有無同憂』。沒有田地的人,他憂愁沒有田可以耕種。「無宅」,就是沒有房子的人,他憂慮沒有一間房子。「眷屬財物,有無同憂」,家親眷屬,有錢的、沒有錢的,大家都憂慮。沒有房子的想要買個房子,憂慮自己賺的錢不夠買房子。沒有田,沒有土地,也憂慮自己沒有不動產,也想要擁有。每天總是在忙這些,追求田宅、財物、名利,總是追求這些。有也憂慮,沒有也憂慮,追求到一個了,『有一少一』,有了一間房子,感覺還不夠,好像還缺少一個;買了一件衣服,好像又覺得還不夠,還缺少一件衣服。所以過去我聽到有人講,他說女人永遠少一件衣服。我剛開始也聽不懂什麼意思,衣服好像一貨櫃了,怎麼還少一件?後來我才明白,原來要趕流行,要常常換新的,可能不到一年就要換,甚至一個月就要換,甚至幾天,她看到新的樣式出來又想買了,不是沒有衣服穿,「有一少一」。
現在穿得太好了,又回到穿破褲子了,我現在看到街上很多年輕人在流行穿破褲子,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現在流行穿破的褲子,我在台北,我們道場下來就常常看到。以前我們也不知道,他是不是家裡沒有錢買褲子,怎麼穿的褲子那麼破還在穿?後來才知道,那是定做的,故意把它做破的,流行穿破褲子,那個已經都病態了。大家在追這個流行,在追趕,都是學西洋這種以消費刺激經濟,所以做生意的人也要一天到晚想花樣,想新的花樣來吸引人購買。像現在電腦、手機也是日新月異,不斷有新的出現,一直要我們去買新的。我們每天忙忙碌碌的,一天到晚辛辛苦苦的,為了什麼?就為了這些。所以有一少一,有一樣少一樣。
『思欲齊等』,「思欲齊等」就是現在的話講叫攀比,齊就是整齊,等就是跟他一樣。人家有手機,我也要有一支;我沒有,人家有,就覺得怪怪的。所以學校同學之間,大家也會攀比。你有進口車,我也要有一部,我要跟你一樣。他也沒有去想到自己的身分地位,或者他需要或不需要,有沒有符合這個需要?有符合這個需要,當然是需要購買;如果沒有符合這個需要,那就不需要購買,那就是浪費。所以思欲齊等,會去比較,蓋房子的,大家也在比賽,你有,我也要有,起碼要跟你一樣,也不能輸給你,甚至要超過你。過去這幾年,我也每年都到福建福清去做法會,它那個道場在山上。我們上山路過,蓋了很多房子都很漂亮,都沒有人住。我就問當地同修,那些房子蓋得那麼漂亮,也沒有人住,蓋那麼多幹什麼?當地同修就跟我講,他們當地的人都到外面去賺錢,賺錢回來家鄉就蓋房子,大家在比賽,你蓋一間,我也要蓋一間;你蓋得很漂亮,我也要蓋得很漂亮,起碼不輸給你,大家為了這個面子。這就是此地講的思欲齊等,就跟他一樣,所以就很辛苦,跟人家競爭就很辛苦。
早年我們還住在台北景美華藏圖書館的時候(這個大概二十幾年前的事情,二、三十年應該有了),我們淨老和尚有一次坐計程車,這個計程車司機看到我們老和尚(出家人)上車,就問他:生活過得很苦怎麼辦?老和尚就問他:你一個月開車收入多少?生活能不能過得去?他說還可以。我們老和尚就給他開示,他說你只要不要跟人家比賽,那你日子不是很好過嗎?知足常樂,人只要知足,他就很快樂,他不跟人家比賽,不跟人家競爭。所以知足之人,睡在地上就好像在天堂;不知足的人,在天堂就好像睡在地上,他永遠感到不足。所以不要跟人家比賽,我們就沒有那個壓力,就很輕鬆、很自在。如果要跟人家比賽,一定要跟人家一樣,如果你有那個福報是可以,如果沒有那個福報,那不是很煩惱嗎?不是很憂慮嗎?心不會不平嗎?
下面講,『適小具有,又憂非常』。「適小具有」就是說,現在有賺到一些錢了,又憂慮什麼?「非常」,怕這個錢財失去,患得患失。有錢了,這個錢要做什麼?要去投資,還是做什麼生意?還是買股票?還是放在保險箱?那也是很操心的事情。投資又怕有風險,買股票也不一定會賺,那這個煩惱就很多。又憂非常,非常,又怕天災人禍,『水火盜賊,怨家債主,焚漂劫奪,消散磨滅』。有了錢財,錢財是五家共有,這一點也要常常提醒我們自己,錢財是五家共有。這裡講,水災可以把財物漂流,火災可以把財產燒光,盜賊會把我們偷盜、搶劫,冤家債主會來討債,特別如果後代子孫是來討債的,會把家產敗光,敗家子敗光了,到最後什麼都沒有。所以「焚漂劫奪」,五家共有。這五家,水、火、盜賊、怨家債主,再加上國王、政府也一家,政府也要抽稅金,它也有一份。到最後「消散磨滅」,什麼也沒有了,辛辛苦苦一輩子,到頭一場空。
『心慳意固,無能縱捨。命終棄捐,莫誰隨者。』就是心慳吝,這個意很堅固執著,執著這些財物,不能布施,不能施捨,不能去做好事。實在講,錢財做好事是寄在堅牢庫,五家搶不走,你帶得走;如果不肯布施,守住那個錢財,實在也守不住。「命終棄捐」,縱然你守到你命終,還是要放下,什麼都要放棄,連這個身體你也帶不走,沒有一樣隨著我們走。佛門古大德講,「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什麼都帶不走,只有業帶得走。造善業,將來往生三善道;造惡業,將來往生三惡道;我們修淨業,將來往生極樂世界。這個業牽引我們走,其他什麼都帶不走。
『貧富同然,憂苦萬端』,這就是講有錢沒錢都一樣,憂愁、痛苦,萬端就是很多,說不完的。有錢也煩惱,沒錢也煩惱,各有各人的煩惱,俗話講,「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憂苦萬端」。
【世間人民。父子兄弟。夫婦親屬。當相敬愛。無相憎嫉。有無相通。無得貪惜。言色常和。莫相違戾。或時心諍。有所恚怒。後世轉劇。至成大怨。世間之事。更相患害。雖不臨時。應急想破。】
這一段就是佛勸我們,『世間人民,父子、兄弟、夫婦、親屬,當相敬愛』。這個家庭裡面,家和萬事興,家亂萬世窮。我們如果沒有學習傳統文化,就不懂得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道理。夫妻眷屬應當互相敬愛,「敬」是尊敬,「愛」是愛護,不要互相憎恨、嫉妒。『有無相通』,有的幫助沒有的,不要貪惜,他有需要就必須幫助他。這個就是講到學習傳統文化倫理道德因果教育了,這個就非常重要。現在的人,家裡父不慈、子不孝,兄弟常常起衝突,特別是為了財產,像仇人一樣,至親骨肉變冤家對頭,那非常可悲的事情。所以「有無相通」,『無得貪惜』。
『言色常和,莫相違戾』,「言色」就是表情、態度,要和善。人與人起衝突,總是在講話,言就是言語、講話,講話口氣不好,不會講話。所以講話也是大學問,要學習。所以過去蔡老師講的「說話的藝術」,這個我們都要學習學習,避免至親骨肉,以及跟別人起沒有必要的衝突,這個言語非常重要。所以言語,我們佛門講,要修口四種善業。色就是態度,像孔老夫子,學生讚歎他溫良恭儉讓。孔老夫子看起來,遠遠一看好像很有威德,走近一看,讓人感覺非常溫暖,顏色很溫和,這是言色常和。「莫相違戾」,不要暴戾,這就不好。
『或時心諍,有所恚怒。後世轉劇,至成大怨。』這個時候如果有諍,起瞋恚心,發怒了,這個結怨到後世,冤冤相報,愈來愈劇烈,從小的地方變成大的怨仇,這樣就錯了。所以俗話講,冤宜解不宜結,這個冤仇應該化解,不要仇愈結愈深。
所以人,『世間之事,更相患害。雖不臨時,應急想破』。這個世間之事,「更相患害」,這個更就是一種輪轉的,更替,互相損害,或者是陷害,就造成很多災患,互相、更相患害。這個事情,「雖不臨時,應急想破」,雖然沒有馬上就發生,發展到這麼嚴重,但是不斷發展下去,到後面的結果必定是「至成大怨」。所以這個事情應急想破,應該趕快想開了,不要再跟人結怨。
這一段也是非常重要,我們學傳統文化,其實也就是學這個。所以傳統文化可以補充來說明我們《無量壽經》,來註解這幾品經的經文,讓我們學習更能夠深入。所以廣學原為深入,讓我們更能夠深入。所以起衝突就不好。
講到此地,我們這次到台南、到屏東恆春,也跟我們同修報告我們淨老和尚在講席當中給我們提出來的三個方面。第一個就是我們台灣地區全民福利的事情。早年我們淨老和尚提倡彌陀村,這在三十年前就提倡了。就是老年人,看到現在很多老年人沒有人要,送到老人院,甚至有很多孤獨老人沒有人照顧的,現在報紙常常報,早年他就看到這個問題,社會問題。現在年輕人又少,老年化,這個問題也是現在全世界共同面臨的一個社會問題,所以提倡全民福利。全民福利,主要我們老和尚常常講,提出來就是我們台灣地區,最好政府的政策能夠實施養老、育幼(就是教育),還有醫療,這三方面。老年人,國家能夠照顧,照顧到往生,安享晚年。教育能夠小學到大學,國家來負擔,不要讓這些經濟比較不好的人,讓子女讀不起書。這一條我是深有所感,你想讀書,沒錢,人家學校老師不讓你來上課,繳不起學費。所以從小學到大學,能夠國家來負擔。醫療可以全免。現在我們是有健保,但是有些還是要自費,如果能夠做到醫療都能夠政府來照顧,這個是最理想的。我們台灣辦這三方面辦好,人民就很幸福。
這個費用從哪裡來?節省軍費就有了,我們老和尚講,節省軍費就有了。我們買了很多武器,發展很多武器,我看那個新聞報導在報,現在打仗都在打錢的,那個經費、那個開銷是非常龐大的。你製造武器、買武器、發展武器要幹什麼?戰爭。你不戰爭,買武器幹什麼?就準備要戰爭。那戰爭好不好?實在講戰爭,我們老和尚講的,特別是現代的戰爭,實在講,從因果論來講,戰爭沒有一個是贏家,都是輸家。你打贏了,你也是造了很多罪業,將來要下地獄的,為什麼?殺人,這個不值得。從文化教育,你要得到什麼都能得到,佛在這個經給我們講得多清楚。用戰爭手段的,這都是迷惑顛倒才會幹那個事情,有智慧的人他肯定不會幹那個事情。所以節省軍費就有了。
第二個就是我們台灣要成立一個中華傳統文化學習的模範地區,讓世界各國願意學習,都到台灣來學。我們這邊有傳統文化,這是我們最大的優勢,人人過得幸福美滿的生活,讓世界各國地區的人羨慕,來我們這裡學習。就是《論語》上講的,「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這叫「近悅遠來」,近的歡喜跟我們接近、學習,遠地方國家的人,他也會來學習,這個就要靠辦傳統文化,才有這種吸引力。這是第二條。
第三條就是我們老和尚常講要和,六和,家和萬事興。我們台灣每次到選舉,都在罵來罵去的,那很不和,你說我們會興旺嗎?那是衰相。所以第三條要提倡大家互相讚歎,我們老和尚講,大家互相讚歎優點,不要互相去挖缺點,那不是很好嗎?這個社會不就很和諧了嗎?為什麼一定要選舉的時候要去挖瘡疤?那你有說不如法的事情、犯法的事情,平常就要查了、就要辦了,不是在選舉的時候去挖。特別要在選舉,平常為什麼不講?所以這個要避免,要改善選舉風氣,我們也希望提倡和,和諧。
這三條,因為老和尚講一講,開示完了,大家一聽很好很好,很好也就很好了,下面也沒有下文了。去年我們政府通過公投法,公投法就是我們民間有什麼意願直接可以建議政府的政策。所以台北有同修發心把老和尚列的三個提案寫了,表格也都印出來了,拿到學會來給我看,我看一看很歡喜,我就第一個簽名了。這個提案要一千六百八十個人簽名,提案就可以送到政府那邊。第二階段就是呈案這個投票,有二十八萬人支持就可以提到公投去,給全民來公投。這三樁的確是好事。
這個提案,我們就是以《了凡四訓》講的,我們為的是全民,不但為了台灣,為了大陸,為了整個世界的安定和平,做出一個很好的示範。所以這個案有通過那是最好,大家功德更大;如果沒有通過,大家功德也無量。就像《了凡四訓》那個衛仲達,他還沒有到四十歲就死了,被閻羅王抓去,抓去了就衡量他一生的功過,兩個天平,一邊善,一邊惡,那邊惡的好像山一樣那麼多,那個善的只有好像筷子,一捲,小小的。閻王就請冥官秤一秤,看他善的比較重,還是惡的比較重?結果一秤,他那個善的反而重,惡的很多,反而輕。衛仲達他就很納悶,他就問閻王,他說我都還沒到四十歲,我怎麼會造那麼多的惡業?惡業怎麼那麼多,堆積如山?他說這個惡業,壞事,不要等你去做,你起一個心、動一個念,動一個壞念頭,自私自利,壞念頭,冥間就記過了,起心動念都要記錄,起個善念當然也要記了。他就問,那個善的那麼一點點,那是什麼善事?他說有一年朝廷要蓋三山石橋,你上奏摺給皇帝,建議皇帝不要蓋,勞民傷財,你那個善的就是那一條。他說那一條皇帝也沒有採納,後來還是一樣蓋。他說如果他採納,你功德就更大。但是他雖然沒有採納,你這一念心為萬民,不是為你自己,你這一念善心功在萬民,所以你這個善比你惡的要重。所以閻王:那可以再放你回人間,放你回陽間。不然他可能就不能回來了,就死了,回來又還陽了。
根據這個公案,我們這三個公投,第一個叫政府不要買那麼多武器,買那麼多,準備打仗不好!你可以用政治談判,為什麼不談?又不是不能談,為什麼一定要武力相見?而且給人家買武器還要看人家臉色,給人家賺很多錢。自己家裡兄弟不和就受人欺負,何必!想開了,日子很好過,想不開那就很痛苦,就是這裡講的。所以這個公投案,我也請同修大家發心;我前天在恆春,同修發心,在台南,同修發心,希望勸多一些人,大家來支持支持。有通過,大家功德無量;沒有通過,大家功德也無量。我們根據衛仲達這個公案,那你一念心在全民、在萬民,那這個功德就不可思議,所以請大家多多支持。休息時間,只要簽個名、身分證字號跟地址,這樣就可以寄給我們華藏來處理。
好,這節時間到了,我們就先學習到這一段。下面這一段我們明天上午還有一堂,繼續再來學習。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