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中國福州大覺寺佛七法會開示  悟道法師主講  (第一集)  2019/4/16  中國福州大覺寺  檔名:WD32-037-0001

  尊敬的諸位法師、諸位同修大德,大家下午好。阿彌陀佛!今天是福州大覺寺佛七法會,今天還是清明,清明節今天已經是第十二天,三月十二,三月初一清明節第一天,清明節是二十四個節氣當中的一個節氣。在我們中國一年分二十四個節氣,一個節氣十五天,清明前是春分,清明後是穀雨。在清明節,我們中國傳統掃墓祭祖,這個傳統一直保留到現在。這個優良的傳統文化,我們還是要繼續的把它傳承下去,特別要把清明祭祖的優良傳統,教育下一代,這個非常重要。現在我們看看中國的社會,清朝亡國之後,民國成立一直到現在,中國人普遍的心態都是崇洋,這個風氣現在還是有增無減。因為清朝末年的國力衰弱,遭到外國的侵略,因此中國人就對自己老祖宗傳下來,固有的傳統文化失去信心。認為國家要富強就要學外國人的,學歐美、學西方人的科學、科技,這才是強國之道。因此,對我們祖宗流傳下來的傳統文化,就沒有信心,總認為只要是外國人講的都是對的,都是好的,外國的月亮總是比中國的圓。認為自己老祖宗流傳下來的這些東西,都是糟粕,都應該丟掉,一昧的盲從西方文化,這才是我們國家民族真正的危機。

  現在我們仔細冷靜去看一看,現在的年輕人,他們頭腦都裝著什麼?對祖宗留傳下來的傳統文化,概念愈來愈淡薄。像清明祭祖、冬至祭祖,這些對年輕人來講已經沒什麼概念。現在還有些人帶著子孫掃墓拜拜,但是我們仔細看,這些孩子他只是跟著大人去拜,心裡對祭祖不知道是什麼意義。而且嚮往的就是西方的,現代年輕人我們仔細去看,大家最熱烈過的是什麼節?聖誕節。你看聖誕節還沒有到,到處公共場所,包括賓館都是布置聖誕節過這個節日,甚至過得非常瘋狂。現在比較老的這一代,還知道要拜拜祖先,那我們再想想看,根據現在這個情況發展下去,以後年輕一代還會不會拜祖先?我們就很擔憂這個事情,因為現在整個社會的大風氣就是這樣。所以對自己祖先、對自己中國聖人的節日,反而不知道。對外國的節日大家都很清楚,這個問題,實在講是民族的危機。

  我們中國人現在喪失民族自信心,過去胡秋原先生講的,中國人喪失民族自信心,跟古代的中國人不一樣。總是把國家積弱的原因歸咎於傳統文化,這個看法實在是很偏差的。傳統文化都是糟粕,都是不行的,這個邏輯也不能成立。如果都是糟粕,那我們中國也並不是沒有出現過太平盛世,你看漢朝有文景之治,唐朝最有名的貞觀之治,清朝康雍乾三朝都是盛世。如果是糟粕,應該沒有這個盛世會出現。這些盛世它怎麼成就的?就是依照老祖宗傳統文化來學習。國家為什麼衰弱?為什麼敗亡?不聽老祖宗的話是這個原因,所以這個虧就吃大了。而且把這個錯誤的觀念,還一直教育下一代,這個實在是非常讓人憂心的事情。所以我們現在提倡傳統文化,主要是要挽救老祖宗流傳下來的優良傳統文化,傳統文化也瀕臨斷絕的邊緣,這是明眼的人一看就很清楚,也為這個事情很擔憂。

  所以我們淨老和尚也是在國際上呼籲,現在中國傳統文化並不只是中國人需要,而是全世界的人類都需要。這個話也不是我們自己講的,過去英國湯恩比教授講的,這個話我們現在看起來,他真的是有眼光,也不是普通人,對於每個國家的歷史文化,他都有深度的研究、分析、對比、對照。最後結論他就講,二十一世紀這個世界如果要恢復秩序,一定要提倡中國孔孟學說跟大乘佛法,他在《展望二十一世紀》這本書裡面就講到。在上個世紀講的,上個世紀講人家聽了,覺得他講這個話好像很奇怪,為什麼感到奇怪?因為他講這個話一九七一年,那個時候中國正在鬧文革,人家中國人他自己都不要了,都要丟掉了,你在提倡這個,你是不是有問題?那個行嗎?當時很多人質疑。到了這個世紀現在我們愈看,他講的話就應驗,真的是這樣。

  現在這個世界這麼亂,不是科學技術可以解決的,這個世界的亂象怎麼來的?是人心的思想錯誤偏差,人心不善所造成的,人製造出來的。要化解這個問題,這是要回歸到人心,要把人心錯誤的思想、言語、行為導正過來,這個問題才能化解。要導正人心就是要靠教育,不是靠科學技術,科學技術愈發達世界就愈亂,災難就愈多,解決不了問題。所以還是要回歸教育,這才是長治久安之道,才是世界人類之福。如果不提倡這個,不學習這個,這個世界和平只是個理想,無法達到的。所以我們現在愈佩服湯恩比教授,他真的有學問,他的話不是隨便講的。真的,上個世紀講的話,這個世紀都應驗了。所以淨老和尚很讚歎他,說這個人不是普通人,一定是菩薩來的,普通人講不出這些話,這個一點也沒有錯。

  所以大覺寺在清明節這個時期打佛七,這是最好的一個活動。佛教從印度傳到中國,佛教能夠跟中國本土的儒教、道教融成一體,打成一片,它的道理就是佛教到任何國家地區,都是尊重當地的文化、當地的風俗民情,所謂「恆順眾生,隨喜功德。」所以佛教傳到中國來,佛教它沒有蓋印度廟那個樣子,蓋中國宮殿式。中國人對皇帝是最尊重,看到寺廟是皇宮的建築,等於到北京去紫禁城。以前交通不便,能夠到京城去走一趟,那是見過世面,一般人是去不了。但是地方上有寺廟,到寺廟拜拜那也等於看到皇宮了,建築的格式跟皇宮是一樣的。所以佛教傳到中國來,不蓋印度廟那個樣子,蓋中國宮殿式的,那當然就很容易被中國人接受了。

  我們中國人傳統都是拜祖先,佛也提倡孝道,形式上也隨順中國的民情。所以佛教寺院清明祭祖,中元、冬至也有辦祭祖,對中國人來講那就很容易打成一片,融入我們中國社會。所以現在講中國本土的都是講儒釋道,沒有只講儒跟道,是講儒釋道。佛教傳到中國二千年,跟中國本土的儒道已經打成一片了,所以佛教寺院也是有提倡這個。凡是優良的中國傳統文化也都是佛教的,我們中國本土的儒道所教的,跟佛教的沒有兩樣,甚至其他宗教也是一樣的。因此我們在寺院裡打佛七,現在是清明時節,我們要有個概念,這個佛七要給它定義為祭祖佛七,就是我們用念佛,把念佛的功德迴向給我們個人的歷代祖先。如果總迴向,就是迴向給三皇五帝,我們都自稱炎黃子孫,炎帝、黃帝的後代,迴向給歷代祖先。現在我們祭祖都稱中華民族萬姓先祖,包括五十六個民族統統迴向,這個功德就圓滿。

  所以現在在清明節舉行佛七,這是屬於祭祖佛七,我們淨土用念佛,把念佛功德迴向給祖先,這是最殊勝的。所以祭祀祖先,我們用念佛是最殊勝、最究竟、最圓滿。我們做三時繫念也都勸導歷代祖先、萬姓先祖,信願念佛求生淨土。勸我們的祖先信願念佛,往生西方淨土,這個祭祀那功德就是最圓滿、最究竟,沒有比這更圓滿的,是最殊勝的,這點我們同修也必須先認識清楚。另外就我們自己本身念佛,勸導歷代祖先信願念佛求生淨土,我們自己也是要信願念佛求生淨土,就我們自己本身來講。我們現在就是把《淨土集.印光大師法語菁華》,有幾段重要開示來跟大家一起學習。

  【淨土法門。三根普被。利鈍全收。乃如來普為一切上聖下凡。令其於此生中。即了生死之大法也。於此不信不修。可不哀哉。】

  印祖開示,『淨土法門,三根普被』,三根就是上根、中根、下根,這我們人的根器分這三大類上中下。淨土法門上根的人可以修,上根還有上上根,上至等覺菩薩,下至五逆十惡的凡夫都可以修,我們看《觀無量壽佛經》九品講得最詳細。上上根,《華嚴經》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文殊、普賢是等覺菩薩,都快接近成佛了,還勸導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信願念佛,求生淨土。這個上上根的,這些不是小菩薩,菩薩摩訶薩都是明心見性,圓教初住以上,到等覺,這些大菩薩都要修淨土。這個以下的,最下面就是平常造五逆十惡,臨終地獄相現前,遇到善知識勸他信願念佛,求生淨土,一念十念往生西方。下下根就是最下的,《觀經》講下下品,下品下生。一個最上,一個最下,這個當中不管什麼根器都包括了,所以三根普被,利鈍全收。也就是說,沒有一個人不能修這個法門的,都可以修。修密的。可以兼修淨土;參禪的,也可以兼修淨土;學教的,也是兼修淨土;持戒的,也可以兼修淨土。這個自古以來,我們看很多祖師大德都這樣。修淨土你專修,沒有參禪、學教、學密也可以往生;你學密、學教、參禪,也可以兼修淨土。所以淨土它攝的機就很廣,可以說沒有一個不能修的,都可以修。甚至於你信仰其他宗教的也可以修,所以這個法門的確是三根普被,利鈍全收。

  『乃如來普為一切上聖下凡,令其於此生中,即了生死之大法也。』佛法出現在世間,主要是教我們了生死出三界,脫離六道輪迴,這是佛法出現在世間的目的。了生死,實在講修一般的法門不容易,要斷惑,斷煩惱,不要說破無明,斷個見惑我們都辦不到。惑一品沒有斷乾淨,見思惑,見惑八十八品,思惑八十一品,斷得乾乾淨淨才能超越三界,後面還有塵沙惑、還有無明惑。第一關破見惑這是最難的,最難突破,就是同居這一關最難突破。如果見惑這關突破,雖然還沒有出離六道,但是出三界他是可以預期的。根據《四十二章經》講,證得初果須陀洹斷見惑八十八品,天上人間七次往返他就證阿羅漢,他有時間表。如果我們修行還沒有斷見惑,沒有時間表的,這一關最難突破。淨土法門它的殊勝,它的特色是不用斷惑,一品惑沒斷沒關係,他可以帶業往生。他只要伏惑就可以,他不需要斷惑。「煩惱無盡誓願斷」,斷惑就是滅斷,伏惑是伏斷,伏住,根沒斷,帶業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再去斷,分兩個階段。所以特別在末法時期,沒有淨土法門,我們在一生當中要了生死,那是辦不到的。我們遇到這個法門,可以帶業往生,我們這一生就有了生死出三界的機會,這是了生死的大法,不是小法。『於此不信不修,可不哀哉?』對這麼殊勝的大法不相信,也不願意修,就很悲哀了。就是我們這一生有機會脫離輪迴,當面錯過。下面這段講:

  【此法門以信。願。行。三法為宗。】

  『信願行』就是《彌陀經》講的,我們打佛七就是根據《佛說阿彌陀經》,若一日、若二日,到若七日,執持名號,念佛念到一心不亂。我們信都有了,也發願,現在行就是念佛,所以「信願行」是淨土法門修學的宗旨,它的綱領。下面跟我們講信:

  【信。則信我此世界是苦。信極樂世界是樂。信我是業力凡夫。決定不能仗自力斷惑證真。了生脫死。信阿彌陀佛。有大誓願。若有眾生。念佛名號。求生佛國。其人臨命終時。佛必垂慈接引。令生西方。】

  這是印祖給我們解釋這個『信』,印光祖師的解釋,我們比較容易理解,信就是相信我們這個世間很苦,三苦八苦。佛法出現在世間的目的,就是幫助眾生離苦得樂,因為我們這個世界都是苦,《妙法蓮華經》講「三界通苦」。所以這個世界快樂也是苦,樂是壞苦,苦苦、壞苦、行苦三苦。八苦,身體有生老病死的苦,心理有求不得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五陰熾盛苦,這個世界的確苦。我們有沒有感受到苦?實在講我們每個人都在受苦,只是人在苦中不知苦,也不想去解決這個苦,也不想求解脫,所以這個世界稱為娑婆。娑婆翻成中文是堪忍,堪能忍受這些苦,不想求解脫,這就是還沒有覺悟,還是迷惑不覺悟,覺悟的人一定想脫離這些苦。所以首先要信我們這個世界很苦。

  『信極樂世界是樂』,在《彌陀經》講,「極樂世界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我們這個娑婆世界所有的苦,在極樂世界聽都聽不到,所以它那個世界樂到極處,所有的苦都沒有,所以叫做極樂。這首先我們要相信,這兩個世界的對立。『信我是業力凡夫』,我們業障深重,我們決定沒有能力依照自己修戒定慧,這樣斷煩惱出三界,我們做不到,這個要了解自己。『信阿彌陀佛,有大誓願,若有眾生,念佛名號,求生佛國』,臨命終佛就來接引,這個我們一定要相信。往生西方叫橫超三界,生死就了了,到極樂世界再去斷惑,到極樂世界肯定斷的。第一個你要信,相信這樁事情。再來就是:

  【願。則願速出離此苦世界。願速往生彼樂世界。】

  『願』就是我們發願,願意,『速』就是趕快離開這個苦的世界,願意趕快往生到極樂世界,有這個願,懇切發願,願生西方。這個願如果懇切,念佛功夫差一點都能往生,只是念佛功夫比較差,品位比較低。關鍵要有信願,第一個要信,第二個要發願,我們發願要去西方,要趕快出離這世界,這個世界很苦。信願,我們念佛人大家都有,如果不相信,大家也不會來念佛;如果不發願,大家也不會來念佛。我們念佛,做三時繫念都念得很大聲,「同願往西方」,那我們發願不曉得發了多少次?有這個信願,但是還達不到那個標準,就是我們的願還不切,就是這個世界還沒放下,總是很多牽掛的事情放不下。這個信當中還是有夾雜懷疑,還是有懷疑。因此這個信願也是必須有行,行就是念佛。下面講行:

  【行。則至誠懇切。常念南無阿彌陀佛。時時刻刻。無令暫忘。或只念阿彌陀佛四字。以免字多難念。】

  這個『行』,印祖講『至誠懇切』,至誠懇切的念。『常念南無阿彌陀佛』,念六個字,『時時刻刻』就是不忘記。像海賢老和尚他一生都是幹農活,他念佛都是在幹活當中念的,他沒有一刻把佛號忘記,一邊幹活一邊念佛。念四個字也可以,念六個字也可以,我們一般打佛七,繞佛念六個字,靜坐念四個字的。或者統統念六個字,或者全部念四個字也可以,所以這個沒有一定,大家念得攝心就可以。行也幫助我們信願,《三時繫念》的課本也是講信行願,講「信而無行,即不成其信」。就是信,我們相信有西方極樂世界,也相信這個世界很苦,極樂世界我們信。我們現在這個信是信聖言量,佛講的話,佛不會騙我們,我們相信佛的人格,佛講的一定有,這個我們信。但是我們信當中還是有懷疑,為什麼有懷疑?因為我們沒有看到極樂世界,還沒有見到阿彌陀佛,所以我們有懷疑。這個懷疑就必須透過念佛這個行,你念到功夫成片就感應阿彌陀佛現前,在夢中見到;或者功夫比較好的,定中見;功夫更好,現前見,現在平常的時候就見佛。夢見佛,或者夢中見、定中見、現前見,見佛、見到極樂世界,信心就堅定了,不再懷疑。我們還沒有見佛,還沒有見極樂世界之前,心總是有疑惑在。所以中峰國師講「信而無行,即不成其信」,道理就在這裡。你的信心要透過念佛這個行,來證實你相信的這樁事情,相信有極樂世界,相信有阿彌陀佛,透過念佛去證實。怎麼證實?你見佛,見到極樂世界就證實了,透過念佛念到一心不亂。

  「行者,《楞嚴經》云: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不假方便,自得心開。《阿彌陀經》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乃至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是名正行。」所以這個行的標準在這個地方,你念到相應,你的信心就堅定。「行而無願,即不成其行」。這個行的推動力是什麼?要發願,你要願見彌陀,願生極樂,這個願懇切,這願是推動你行的動力。如果沒有這個願在推動,我們念佛不會認真念,念得若有若無的,或者有口無心的念,這就是願不切,有時候若有若無,我們念佛也就不得力。所以推動念佛這個行主要是在願,願見彌陀,願生極樂,這個心很懇切。所以古來祖師大德有打個佛七念七天,他就見極樂世界。所以打佛七目的是在這裡,念了七天剋期取證,這個七天見佛、見極樂世界。「信行願三,如鼎三足,缺一不可」。它是一而三,三而一的,不能缺少,也不能分開的,缺一不可。下面印祖跟我們講念佛怎麼念:

  【無論大聲念。小聲念。金剛念。心中默念。均須心裡念得清清楚楚。口裡念得清清楚楚。耳中聽得清清楚楚。如此。則心不外馳。妄想漸息。佛念漸純。功德最大。】

  這是念佛你要大聲念,像我們打佛七,現在在這個道場大家一起共修是可以大聲念,大家出聲音念,大聲念這就可以。如果在家裡自己念,可能太大聲會影響別人;或者在一些公共場合,小聲念或者金剛念,金剛念就是嘴唇動,只有自己聽到,旁邊人不到;再來默念,就是完全沒有聲音在心裡默念。像海賢老和尚在光盤裡面也講到,海賢老和尚那個時候遇到文革,人家不准念佛,你念佛念出聲,就被抓去打。但是他有沒有停止念?他還是沒有停止,他的心中默默的念,他不出聲,不出聲別人也不知道他在念佛,他默念。人家不許拜佛,早上大家還沒有起來,他就起來偷偷的拜,心裡默默的念,在那樣的環境,他念佛、拜佛他還是不中斷。這也是提供我們末法念佛人,末法時期念佛人一個很好的榜樣。也就是說,他那麼惡劣的環境,他都能念佛不間斷。我們這個環境也沒有那麼惡劣,所以沒有人不能念。就是告訴我們這樁事情,在什麼環境只要具足信願行,什麼環境,再惡劣的環境都不妨礙他念佛。

  念佛,『均須心裡念得清清楚楚,口裡念得清清楚楚,耳中聽得清清楚楚,如此,則心不外馳,妄想漸息,佛念漸純,功德最大。』我們這個念佛方法叫做持名念佛,因為念佛也有四種,第一種實相念佛,跟參禪一樣;第二種觀想念佛,觀想那很不容易,心要很靜很定,要修定,定功觀想才能成就;第三觀像念佛,看莊嚴的佛像,比觀想容易。但是也不是每個人都有時間,一天到晚就是看佛像,特別現代人,工商業發達的時代,大家的時間都很緊張,分秒必爭。所以這個念佛還是持名念佛最方便,行住坐臥而且不拘形式,在佛堂可以念,不在佛堂也可以念。坐飛機可以念,坐船可以念,坐車可以念,行住坐臥都可以念。特別現在有發明念佛機很方便,我都是用念佛機來助念。晚上睡覺,床頭擺個念佛機可以念,所以這個持名念佛是最方便。不但最方便,又暗合道妙,就是不知不覺它跟最高的實相念佛就相應,這個方法實在是太妙!你就是這樣念、這樣念,你只要每個字每一句念得清楚,聽得清楚這樣就好了,其他你就不管。

  這樣一直念下去就對了,你也不要求要念多久才會一心不亂,我怎麼念這麼久還沒有一心不亂?愈想就愈亂,所以統統不要去想這個。你只要抓住這句佛號一直念下去,心中念得清楚,口中念得清楚,耳朵聽得清楚,每個字每一句念得清楚、聽得清楚,這樣一直念下去就好,其他就不用去理會。妄念起來也不要理會,就讓它起來,你只要專注把這句佛號念清楚、聽清楚,這樣就好了。這樣保持下去,妄想慢慢不知不覺就沒有了。我們在大覺寺打佛七,大家也很有福報,在福州市的中心地區,有這麼個念佛堂,這也是佛力加持,大家的善根福德因緣,這個因緣非常殊勝,大家多珍惜這個因緣,抓住每一分每一秒來念佛。所以我們在《淨語》裡面看到,「多說一句廢一句,多念一句是一句」。就是我們說一些沒有意義的話,多說一句話都是多一句廢話,沒有意義。多念一句就是一句佛號的功德,這句名號功德不可思議。是「一切諸佛之所護念」,我們念《彌陀經》常常念到這句經文。

  念佛就是佛光注照,佛號不斷,佛光不斷,我們佛號不間斷就接受佛光注照不間斷,大家要常常提起這一句。如果我們佛號斷了,忘記念佛,佛光注照我們是沒有斷,是我們這邊接收斷了。所以我們接收佛光注照就是念佛,念佛我們當下就接受佛光注照。實在講念佛當下就是佛了,就成佛了,多直截了當!這個道理很多人不知道,因此他不發心念佛,或者念念得也沒味道,念得也不起勁,念得也不懇切,主要他不知道這句佛號功德不可思議。如果知道,實在講就會像海賢老和尚一樣,一分一秒都不願意讓它空過,緊緊抓住這句佛號。我們念佛實在講不影響我們的工作,海賢老和尚做一個很好的示範,我們多看看老和尚這個光盤,淨老和尚也勸大家多看。看個三十遍以上,那我們就可以看出門道,知道人家怎麼念佛的。

  好!我們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到這裡。這次剛好到福州來有這個因緣,我們住持也邀請悟道來跟大家結結緣,剛好是佛七,非常難得。一般佛七就是專念佛,在《西方確指》講,「少說一句話,多念一聲佛,打得念頭死,許汝法身活。」所以我們打佛七還是以多念佛為重要,講開示是一個提醒,一個說明我們念佛的方法,以及念佛的功德,我們知道之後,接著就趕快繼續念佛。下面還有一支香,我們這邊定的念佛時間是到六點半,六點半是迴向,六點半就圓滿。現在我們還是繼續念佛比較重要,講得再多總是勸我們信願念佛,求生淨土。好!祝大家早得一心不亂,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