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認識觀世音菩薩.如何如理如法誦持大悲咒  悟道法師主講  (第十一集)  2015/1/22  台灣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21-065-0011

  「如何如理如法誦持大悲咒」。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晚上好,阿彌陀佛。好,我們今天晚上,如何誦持大悲咒節錄的第九段就是大悲咒的咒文。我們請大家翻開二十三頁,從第三行:

  【陀羅尼曰。】

  『陀羅尼曰』,下面就是大悲咒。我們看注音,大悲咒的注音跟其他咒語注音有很多版本注的沒有完全一樣。咒語它是屬於五種不翻之一,咒語它沒有翻成中文,只有音譯,翻它的音,沒有翻它的意思。我們請看第四行:

  【南無喝囉怛那哆囉夜耶。南無阿唎耶。婆盧羯帝爍缽囉耶。菩提薩埵婆耶。摩訶薩埵婆耶。摩訶迦盧尼迦耶。唵薩皤囉罰曳。數怛那怛寫。南無悉吉利埵伊蒙阿唎耶。婆盧吉帝室佛囉楞馱婆。南無那囉謹墀。醯唎摩訶皤哆沙咩。薩婆阿他豆輸朋。阿逝孕。薩婆薩哆那摩婆伽。摩罰特豆。怛姪他。唵阿婆盧醯。盧迦帝。迦羅帝。夷醯唎。摩訶菩提薩埵。薩婆薩婆。摩囉摩囉。摩醯摩醯唎馱孕。俱盧俱盧羯蒙。度盧度盧罰闍耶帝。摩訶罰闍耶帝。陀囉陀囉。地唎尼。室佛囉耶。遮囉遮囉。摩摩罰摩囉。穆帝隸。伊醯伊醯。室那室那。阿囉參佛囉舍利。罰沙罰參。佛囉舍耶。呼盧呼盧摩囉。呼盧呼盧醯利。娑囉娑囉。悉唎悉唎。蘇嚧蘇嚧。菩提夜菩提夜。菩馱夜菩馱夜。彌帝唎夜。那囉謹墀。地利瑟尼那。婆夜摩那。娑婆訶。悉陀夜。娑婆訶。摩訶悉陀夜。娑婆訶。悉陀喻藝。室皤囉夜。娑婆訶。那囉謹墀。娑婆訶。摩囉那囉。娑婆訶。悉囉僧阿穆佉耶。娑婆訶。娑婆摩訶阿悉陀夜。娑婆訶。者吉囉阿悉陀夜。娑婆訶。波陀摩羯悉哆夜。娑婆訶。那囉謹墀皤伽囉耶。娑婆訶。摩婆利勝羯囉夜。娑婆訶。南無喝囉怛那哆囉夜耶。南無阿利耶。婆嚧吉帝。爍皤囉夜。娑婆訶。唵悉殿都曼多囉跋陀耶。娑婆訶。】

  這個一共有八十二句,八十二句的咒語。咒語一般都是口傳,從釋迦牟尼佛那個時代口傳傳下來,一代傳一代難免這個音也會有一些出入,還有各地方的方言念的音調、發音也不盡相同。比如說我們現在用國語來念注音的大悲咒,那台語念的那個也不一樣。那到底哪一個比較標準?如果要講標準當然就是梵音,它是原始的音,是最標準。還有現在西藏藏語的大悲咒,現在那個錄音帶也很多。如果有持咒的金剛上師傳當然會比較標準。咒語屬於密法、密咒,它講的是三密相應,身密、語密、意密,身口意三密相應。念咒語主要是語密。身結印,口誦咒,意觀想,這個叫三密。三密有一密相應,其他兩密也能夠連帶的相應。

  過去有一個老太太,她念六字大明咒。六字大明咒,唵嘛呢叭咪吽,那個標準發音是唵嘛呢叭咪吽。但這個老太太也沒有人教她,她就有邊讀邊,就唵嘛呢叭咪牛,她就那個念「牛」,一個口、一個牛,旁邊那個是牛,她念好幾年了,念得心很清淨,也很有感應。她念到,放兩個瓶子,那一個瓶子有裝豆的,一個是空瓶子,念到那個豆自動會跳,念一遍那個豆都跳到另外一個瓶子,念了會跳,那很有感應。有一天,有一個人從那裡經過,從她家門口經過,聽到她念那個,不對,她那個應該念「吽」,不是念「牛」,那個老太太就念「牛」。他說妳那個不對,要念「吽」才對。後來她改過來,很不習慣,念念念很不習慣,改過來念標準的,反而豆都不跳了。後來那個人說,那妳還是念「牛」好了。她又念「牛」,後來那個豆又開始跳了。像這個就是說她語密(念的音)不標準,但是她的意密(心)相應,她有一密相應她就有感應。因此我們現在如果你不是找專門持咒的金剛上師,我們也很難說念到百分之百都很標準,尤其很多版本,它注音(發音)都不一樣,所以這方面我們也就沒有辦法去很講求了。但是我們有一個原則,前面講的你只要至誠,你是善心至誠來念這個咒,它都會有感應,它都有效果。

  所以過去也有人問黃念祖老居士,就是念一句阿彌陀佛,阿那個音也很多種。有人去請問黃老居士,黃老居士因為他有學密,所以對咒語的發音當然就比較講求了,金剛上師傳授比較講求,發音就比較標準。因為很多同修他們念佛聽到好多種,有人念「阿」,有的人念「喔」,有的人念「婀」,起碼有三種不同的念法,那到底是念哪一個比較標準?黃老居士講,應該那個發音是「阿」比較標準。但是現在我們台灣有很多道場念阿(音喔)彌陀佛,念「喔」,還有人念「婀」。根據密宗講「阿字本不生」,所有的語言音聲,「阿」這個發音它是最原始的母音,不管是哪一個國家的言語,不管是哪一個法界眾生的音聲,很多種不一樣的,語言音聲不一樣,但是它最原始那個音就是「阿」字。阿這個音是所有音聲的母音,最原始的音,所以它念「阿」比較標準。

  但是有很多人念阿(音喔)彌陀佛他念習慣了,你現在叫他改成「阿」,他就很不習慣。原來他念阿(音喔)彌陀佛,或念(音婀)彌陀佛,他念習慣了,念得心很清淨了,你現在叫他改過來,他念得怪怪的,不習慣,反而心不清淨,那也無所謂。所以黃念祖老居士說,那念習慣就好,就不用改了,他說阿彌陀佛聽得懂,他知道你是在念他。像國語的念「阿彌陀佛」,那台語念「阿彌陀佛」,那個也不一樣,阿彌陀佛都聽得懂。所以這個音,我們不是專門修這個密咒也就沒有辦法念得百分之百很標準。那如果要念得發音比較標準,當然要請教專門持咒的,梵音是最標準。

  這一段是咒語的部分。咒語的部分,我們念得標不標準觀音菩薩都聽得懂,觀音菩薩不可能聽不懂你在念他,他的咒。所以這個也就比較不是很主要。但是當然如果能夠念得標準是最好。最重要的還是我們昨天講的這一段,「唯除不善,除不至誠」,你念那個咒會有感應,會滿你一切所求的願望。但是如果是不善、不好的事情,或者心不至誠,那就沒有感應。關鍵還是在至誠,要以善心、善願來持誦這個咒,如果這個發音有一些不標準還是有感應,這一點道理我們一定要知道。

  好,下面,這是第九段是咒語的部分,我們接著來學習第十段,「觀世音菩薩說如法誦持大悲咒者滅種種惡業重罪」,這個是第十段的一個標題。我們看經文,這個經文要翻到前面來,它排的順序跟經是前後顛倒過來,第十八頁第二行,從「除不至誠」下面這一段經文看起。

  【若諸女人厭賤女身。欲成男子身。誦持大悲陀羅尼章句。若不轉女身成男子身者。我誓不成正覺。生少疑心者。必不果遂也。】

  這個一段是女轉男身。在大乘經典裡面很多部經典都有這樣的經文,就是女轉男身。女轉男身,這是有『諸女人』,她『厭賤女身』,她想成為男子身,這個在我們一般世間法來講那是很困難,那起碼就是要來生來世的事情,妳再去投胎、再去轉世,女轉男身,至誠念大悲咒也能滿這個願。在《地藏菩薩本願經》也有講到女轉男身,有些女人她不想再受女子的身,供養地藏菩薩,念地藏菩薩,來生來世她可以女轉男身,來生再去投胎就是男子身。西方極樂世界,女人往生也都變男子身。這是有一些女人。《地藏經》也講,如果不厭女身,她將來她再投胎女身會投生在富貴人家,做王臣的女子。

  過去也有人讀到這個經文他很反彈,看到這個經文,好像有輕視女生的味道。佛是平等的,經文講得很清楚,是滿眾生她的意願,因為有的女人她的確她想做男子。現在我們也看到有些女子她的穿著,她比較傾向男生的穿著,她理那個頭髮,西裝頭,那跟男生一樣穿西裝,看起來就像男生。那一天有一個居士帶一個導演來,一進來,穿牛仔褲,穿那個,找我。這是好像文化大學的,在做導演。一進來,我以為是男眾,結果他跟我介紹才知道她是女眾。那我也看過很多,有的女生她很男性化的。她這個穿著打扮,我們就知道,她的心理比較傾向喜歡做男生,她不太喜歡做女生。但是現在投胎又投錯了,又是變女生,那她用這個穿著來表現。這個我看過很多,在中國、外國都有看過,我看過。有人如果她有這樣的意願,菩薩也能滿她的願。那也有男人喜歡做女人的,這個也有,菩薩統統能滿願。

  菩薩他沒有一定的身相,他也沒有輕視男的、女的,這個絕對沒有。如果他還有輕視,重男輕女,那他就不是菩薩了,那跟凡夫就一樣了,菩薩他絕對沒有這個念頭。你看觀音菩薩他現女身還現得比男身多,觀音菩薩你看造像都造女子的像。所以佛菩薩他是恆順眾生,隨喜功德,他並不是說輕視女人,不是那個意思。如果輕視,那觀音菩薩現的都是女身,他如果輕視,他怎麼會現?這個不是,是應眾生他的需求,所以他現女身。那有的女生她想做男子,那菩薩也能幫助她,佛菩薩都是恆順眾生,隨喜功德。所以我們讀了這些經文也就不要有懷疑,佛菩薩絕對沒有重男輕女這樣的念頭,佛菩薩的心都是平等的,對一切眾生都是平等的。你看對那個螞蟻、蟑螂都平等了,那怎麼會男女他還不平等?一切眾生在佛菩薩的心中都是佛,都是平等的。如果你不著相,那什麼身都沒有障礙,不著相。現男身、現女身,以佛菩薩的身分來講他是度眾生,眾生需要女身的身分去度,他就現女身,需要男身的身分他就現男身。像觀音菩薩三十二應身,像要現天身、現龍身,什麼身他都能現,這個也是觀音菩薩發的願,這一願很多大乘經都有。

  『生少疑心者,必不果遂』。不管你求哪一種願望,不管念哪一尊佛菩薩,有懷疑那就產生障礙。「生少疑心」,這個疑心還不是很嚴重的疑心,少就是有一點點懷疑,那就沒有感應。這一點對現代人來講那是非常困難的。我們淨老和尚講經常講,佛法的修學,特別像我們淨土法門,第一個條件就是不懷疑,不能有絲毫的懷疑,第二個不夾雜,第三個不間斷。但是我們淨老又最近講席當中常常講,他說現在的人比過去的人那個疑心要重,為什麼?因為過去的人懷疑的心比現代的人少,比較輕,對於佛菩薩、聖賢的教誨他容易接受。現在人為什麼懷疑心比較重?因為現在人都受過科學的洗禮,那科學的精神第一個就是要叫你懷疑,你去懷疑一樁事情,然後探討一樁事情、去研究一樁事,這樣才能發明,科學就是叫你要懷疑。那佛菩薩聖賢教育叫你不能懷疑,那剛好是背道而馳。現在的人多少受科學的影響,所以懷疑心那比古人要嚴重太多了。懷疑他就有障礙了。佛法如果一絲毫懷疑都沒有,那真的很容易成就。我們修了這麼久,為什麼沒有像古人修得那麼快成就?古人真的三、五年是相當長的時間,三、五年他就能成就。現代人不要說三、五年,三、五十年都還不行,還是老樣子,關鍵就是有懷疑。

  這個疑心往往我們自己沒有察覺,自己有懷疑自己不知道。所以在《淨語》夏老居士講,「疑網纏心不易知」,那個懷疑的心像魚的網一樣,像那個網子一樣,纏縛在我們的心裡,我們不容易知道。疑網纏心,這個疑是懷疑的疑,疑網好像那個網子那麼密密麻麻的纏縛在我們的心,我們自己沒發覺,不知道。所以念佛法門,修學所有的法門,都要排除懷疑的心才能成就。所以夏老在《淨語》裡面講念佛,他說這個懷疑大家都有,但是你念佛要念到你這個疑根連蒂斷,好像水果在樹上,那個蒂(蒂頭)念到那個斷了,它掉下來,念到那個疑根連蒂都斷掉了,那你就大徹大悟了。這個疑是懷疑,跟禪宗提起疑情那個疑的意思是不一樣的,這個我們不能混為一談。

  我們也常常聽禪門的大德,在中國佛教禪門的大德常講,要提起疑情,說小疑小悟,大疑大悟,那不疑就不悟。這個疑是疑情,不是懷疑,那是不一樣的。那個疑情是要參話頭,參話頭就不能落在心意識裡面。所以經典裡面講觀察跟觀照,他用功的方法是不一樣的。觀照他要離心意識,就禪宗(禪門)那個參話頭,不能落在思惟想像,你一落到思惟想像就落到心意識裡面去了,第六識、第七識、第八識,落到心意識,那就不會開悟的。那禪門他是教你提起疑情,然後去參,所謂參究。參究跟研究它不一樣,研究你要用心意識,參究要離心意識。離心意識他才會開悟,研究他不會開悟,離心意識參才能開智慧。那如果用心意識去研究那會得到知識,常識、知識很豐富,知道很多,但是不能開悟,也就是不能開智慧,自性般若智慧不能開啟。

  所以他必須提起疑情,疑情,他不能用思惟,不能落在想像,禪宗用的方法它是單刀直入,直接叫你放下心意識,不允許你去想像思惟,也不准開口,去意會,所謂「開口便錯,動念即乖」,它是個特別的方法,叫教外別傳。因此要修禪宗這種方式,那個根器要像《六祖壇經》講的上上根人,那才有辦法開悟。不是上上根人他不會參,不會參,過去虛雲老和尚講,那不是參話頭,他參話尾巴。參話尾巴是什麼意思?落到心意識去了。那個話頭你是不能去想它的意思,你一想它的意思,那就落到話尾巴去了,它沒意思的。沒意思,它叫你提起那個疑情,它那個妙處就是你提起疑情。那個疑情跟這裡講的懷疑那個疑是不一樣的,這個懷疑是心意識裡面的東西,這裡講是懷疑。如果你有懷疑,生少疑心,必不果遂。

  但是我們現在有沒有懷疑?好像沒有!我都沒有懷疑。過去,大概二十幾年前,我們在華藏圖書館,那個時候我們師父跟韓館長申請美國綠卡。美國綠卡一年要住美國一百八十三天,那幾乎一年當中一定要半年住美國。很多同修寫信來問問題,那個時候師父就叫我代替他回答,代他回答問題。有一次我接到一封信,好像南部的同修寫來的,好像一個女眾寫的。她聽我們老和尚講《彌陀經疏鈔》,老和尚講念佛的要訣有三個,第一個就是不懷疑,第二個不夾雜,第三個不間斷。她寫信來問的問題,她說不懷疑她做到了,她沒有懷疑。不夾雜,她也沒有夾雜其他法門,她是專門念佛,沒有夾雜其他的。但是她的問題在第三個,她說不間斷她做不到。她說還要上班,晚上還要睡覺,那念佛總是要間斷,她說間斷她做不到,那前面做到兩條了。大家想一想,她有沒有懷疑?如果沒有懷疑,她還寫信來問問題幹什麼?有疑問才要問,你沒有疑問了,你都不懷疑了,你還要問什麼?那她的問題就是她不能像念佛機一樣,二十四小時不間斷。其實她有一個,那三個統統有了,也有懷疑,也有夾雜,也有間斷。所以這個疑往往我們自己不曉得。

  疑怎麼辦?我們現在念大悲咒,你就完全沒有懷疑了嗎?跟念佛是一樣的。我們一般人也做不到你一開始念咒或者念佛你就馬上不懷疑,那個也是再來人才有辦法,我們一般人總是多多少少都有一些懷疑。那懷疑,這個信心就有問題了,總是半信半疑。我們現在的情況大部分可以說是半信半疑,你說不相信,完全不相信他不會來學佛,他是不是完全相信?這個當中有很多疑惑,有懷疑。那疑怎麼辦?像《彌陀經》講的,往生西方淨土三資糧,信願行,真信他就不懷疑了,有懷疑這個信就是半信半疑,大部分是這樣的情況。這個問題的解答在《三時繫念》中峰國師的開示就非常明白了,他先講信,一般講信願行,中峰國師他講信行願,他這個排列,願跟行他對調了一下。一般是信願行,因信發願,因願起行。他講信行願,他把那個願跟行對調了,把那個行調到前面,願調到後面。他這個對調也是很有道理的,有他的用意。如果你真信,你就不懷疑了,還有懷疑那這個信心不是真信。所以中峰國師給我們講,「信而無行,即不成其信」,說我們相信了,相信,你沒有透過這個行去實驗,那你這個信心不能算真信,也不能算深信。

  所以這個信,我也把它排作四個層次。第一個是迷信,迷信就是我們對修學的事理不明白我們就相信了,事理不明白的人他是迷信。如果真的迷得很徹底,這樣也能成就,像老阿公、老阿婆,一個大字也不認識,人家勸他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他什麼都不懂他就相信了,他這個信是迷信,他不明瞭就是迷。就勸他,像鍋漏匠、海賢老和尚,他的師父就是跟他講,你就這樣一直念下去,肯定有好處,念到最後你就明白了。那什麼道理也沒講,什麼經教這些道理、方法,什麼都沒有講,也不知道、也不懂。但是他就能老實念,他就能放下萬緣,這句佛號真正老老實實就這樣念。念到他開悟,明心見性了,他那個迷信就變真信了,他透過這個行證實了他信的這樁事情。我們一般人叫我們這麼老實念,不給你講道理,叫你一句佛號念到底,那個一般人可能做不到,他的疑問很多,問題很多,懷疑很多。這樣的人佔大多數,這樣的人就必須要聽經聞法。聽經聞法,講經說法,目的就是在幫助我們斷疑生信,把這個道理給你講清楚、說明白,你真的搞清楚了,那你懷疑就不存在了。

  所以一般教下講,他修學的過程是信解行證,一般人一開始信,但是不明瞭,這個道理不明瞭,是迷信。要透過解,理解,聽經聞法,講經說法,對這個理論方法、境界有正確的認識了,這個時候的信心叫正信。我們在佛教裡面有一本書叫《正信佛教》,大家有沒有看過這個書,《正信佛教》?正信佛教就是你對佛教有正確的認識,正確認識之後你信佛了,對這個道理明瞭了、不迷了,所以他的信叫正信。但這個信心還是不堅固的,為什麼?他如果沒有透過行,他遇到一些人跟他講一些道理,或者質疑一些問題,他信心就動搖了。所以正信這個信是還沒有根。比如說念佛法門,那你說我念佛,我要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對這個經典我們也聽過、講過。但是如果有一個人來問你,那你看到了嗎?那你沒看到,你也總不能騙他說看到了。你沒有見到的一個事實,那人家提出這個問題,難免你心裡就產生一個疑惑出來了。這個疑有透過這個解還好,不至於說去否定,因為經有這麼講,有經典做依據,不至於否定。但是自己還沒有去證入這個境界,人家提出這樣的質疑,難免我們總是有疑在。因此信解要透過行,行就是說去念佛去修,你修到你感受到那個效果出現了,那你就不會懷疑了。那個時候的信叫深信,你那個信心已經深入了,有根了。那最後證,你證實了,證實經典上講的效果了,叫證果。那這個時候的信心就叫真信了,那你肯定絕對不會再有一點點懷疑了。我們修淨土法門,一切佛法,八萬四千法門,都是同樣的道理。

  所以佛法實在講都是難信之法,《彌陀經》給我們講難信之法,一般的法門是難信,難信之法。為什麼說一般法門是難信之法?你就佛法講的這些道理,比如說佛經上講的六道輪迴,很多人不相信,我們學佛的人我們相信有六道輪迴,那不學佛的人他就不相信了。特別是現在這個時代,你跟他說有六道輪迴,他就會用科學來質問你,那有科學依據嗎?科學是什麼?你要證據拿出來給我看,六道輪迴在哪裡?你有看到嗎?他就會問你這句話。不相信的人不是現在才有,在古代印度釋迦牟尼佛那個時代就有了,就有很多人不相信。不但我們中國很多人不相信,外國也是很多人不相信,六道輪迴他沒看到。他為什麼不相信?因為他沒看到。看到了他才要相信,沒看到的事情他就不相信。

  所以我讀《無量壽經》夏老的會集本,讀了我都很有受用。這個經釋迦牟尼佛早在三千年前古印度就講得很清楚,佛講有六道輪迴,其實六道輪迴不是佛教講的,在古印度很多宗教他們修禪定功夫,他們在定中見到的,所以不是佛教最早講的。像婆羅門教,據他們傳說有一萬年以上的歷史,修婆羅門教,修印度教的,修拜火教的,有一些外道修行功夫那個禪定都很深。定功深他就能突破空間維次,我們佛經上講的不同法界,他的定功愈深他突破的法界的範圍就愈大。所以他們禪定功夫到色界天去,他看色界天以下的欲界天,人道、修羅道、畜生道、鬼道、地獄道,他都看得清清楚楚,六道輪迴這些現象他都看到了,是這些宗教家講的。那佛當然是知道,佛是究竟圓滿的大覺了。但是沒看到的人他還是不相信,所以佛陀那個時候講經,有很多人,講到六道輪迴,你做壞事會墮三惡道,很多人他不相信,說「謂無有是」,說沒有那個事情。

  佛講經說法都有他的善巧方便,他說那你們為什麼不相信?沒看到他就不相信。他說那沒看到你不相信,但是現在你看到的你應該相信了吧?現在看到的是什麼?或父哭子,或子哭父,兄弟夫婦,互相哭泣,白頭髮送黑頭髮的,兒女比父母早死,那父母在哭兒女,這個事情你有沒有看到?這個看到了,這個有。那父母死了,兒女在哭,有沒有看到?這個有。兄弟姐妹死了,互相在哭泣,有沒有?這個有。佛講經說法就以你現前你能看得到的、你感受得到、你能夠理解的先跟你講,然後再教你一步一步去深入。宇宙間的事情絕對不是那麼簡單,你看不到了那就沒有了,不是那麼簡單的。所以一般的佛法也都有懷疑,你跟他講有因果報應,他還是有懷疑,因為因果報應畢竟不是馬上就現前,它要經過一段時間。但是現在因果的事情可以說如果冷靜觀察一下那都在眼前了,你每天看報章雜誌報的那統統是因果,惡因惡果。

  所以佛法實在講是難信之法。難信能信,這個人是有善根福德因緣。淨土是難信中的難信,有的人信佛,修其他法門,相信經典,一般經典講的他相信,但是講到淨土他就不相信了。那淨土是難信中的難信,一般的法門是難信,淨土是難中之難。《無量壽經》講,「難中之難,無過此難」,這是最難的,最難相信的。但是難信,它易行,修行不難,難在那個信心生不起來。為什麼信心生不起來?有懷疑。我們如果有懷疑怎麼辦?信解行證,前面這個信,我們如果有懷疑那就是半信半疑。半信半疑,你一定要透過後面的解跟行,解就是聽經聞法,講經說法,你要把這個理論方法境界搞清楚,你這個疑就斷了。這個疑斷了是正信,但是還沒有深信,為什麼?你還沒有行,你還沒有付諸行動,沒有去做、去實驗。《彌陀經》講行就是念佛,你要去念佛。念到什麼標準?一心不亂。

  一心不亂它有三層次,功夫成片是相似的一心不亂,伏煩惱;事一心不亂,斷見思惑,斷見惑以上到思惑全斷,這個統統叫事一心;念到破一品無明就證理一心,理一心不亂,這三個層次。你只要念到功夫成片你就有感應了,你有感應,你感受到了,你就不懷疑了。現在為什麼還有懷疑?還沒有感受到,所以有疑。所以中峰國師講,「信而無行,即不成其信」,就是他這個信不能成就,因為他有懷疑在。那怎麼辦?透過行,行就是念佛。念佛他引用《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不假方便,自得心開」;《阿彌陀經》講的,「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到若七日,「一心不亂」,舉出這兩部經的這段經文來講這個行。你念到一心不亂,念到都攝六根了,就是一心不亂,臨命終你的心不顛倒,見到阿彌陀佛與諸聖眾來迎接。其實你念到功夫成片,還不用到事一心、理一心,你還沒有臨命終、還沒往生你就會見到佛了,就有感應了,念到伏惑就有感應了。有感應了,你感受到了,你這個疑就完全消失了、完全沒有了。所以「信而無行,即不成其信」,你這個信要透過行去實驗,得到效果,那個信心就建立,真正就有根了,不會再動搖了。

  持大悲咒,同樣這個道理。現在你說念佛念咒,你找幾個他統統沒懷疑的,很老實的,像海賢老和尚那樣、鍋漏匠那樣的,我看目前聽到是兩個,當然有些我們不認識的是還有,我們不認識的,但是在我們認識的人當中還沒發現。這個說明有懷疑的人佔多數。那懷疑怎麼辦?我們還是引用中峰國師那句話,你就行。科學家講實驗,科學的精神是什麼?理論透過實驗。其實佛法是很科學的,它有理論、有方法,你去實驗,它不是沒有理論方法,跟你講一個你無法去證實的事情,那就不科學了。那有理論方法那就是有科學精神,因為你可以透過這個方法去實驗。如果你沒有透過這個方法去實驗,當然那個就不科學。

  所以釋迦牟尼佛他示現給我們看,他十九歲離開家庭,出家去修道,去參訪印度所有的九十五種外道,他統統去參,十二年,都去學。他示現給我們看什麼?你這個宗教說,你這個可以了生死,可以找到宇宙人生真相,我就按照你的理論方法來修。修到最後,實驗的結果不是這樣的,證明這個理論方法是不正確的。後來,最後去修苦行,苦行外道,一天吃一麻一麥,瘦得皮包骨。一般苦行外道,一般的時間是修三年,一天就吃一麻一麥,幾乎就沒吃了,我們現在講斷食了,一麻一麥,那個有吃等於沒吃。那一般的苦行外道修三年,他加一倍,六年,加一倍。他說你們修三年,我修六年。修三年,他沒有結果,他修六年還是沒結果。他就知道說我加一倍還是不對,不是你們講的那個得到的結果,證實那個是不對的。所以就放棄了。把十二年所修的,跟印度所有的外道接觸過的、修的統統放下,自己跑到畢缽羅樹下去打坐,萬緣放下。這個一放下,宇宙人生的真相他找到了。十二月八號,我們現在中國人講臘八粥,農曆十二月八號,一大早,夜睹明星,大徹大悟。這個是什麼?這個就是科學精神,這不是科學精神是什麼?

  所以佛法講的有理論、有方法,讓你去證實。所以我也是在二十幾年前,在三重佛學社,陳春芳居士她們的屋頂(頂樓)弄個小佛堂,那個小佛堂比我們這個,我們這個一半大,大概坐十來個就法緣殊勝了,就滿滿了,很小。我去講《無量壽經》台語的,那有一個高中生他去聽,聽完了,他就問我說,法師,你在講《無量壽經》要介紹極樂世界,那你看到了嗎?他問我看到了沒有?後來我就反問他,那你想不想看到?我說如果你想看到,我們一起來修、來念佛。佛經上講有理論、有方法,特別是《觀無量壽佛經》,你現在如果觀成了,你還沒有往生就看到極樂世界了,你要透過行來證實,你想不想?我這麼一問,他就沒說話就走了。

  所以佛經講的是很科學的,因為它有理論方法讓你去證實的,所謂信解行證。如果你不依照它的理論方法去修,你這個懷疑的態度也是不對的,你否定的態度也是不對的。像釋迦牟尼佛他就示現給我們看。那些外道,我講釋迦牟尼佛,他還沒有成佛他不叫釋迦牟尼佛,他是悉達多太子,他的俗名叫悉達多,他是王子的身分,他叫悉達多,他也是一個知識分子,他不去跟他們辯論,不去跟這些外道辯論。你說這樣修可以,那我就跟著你修,就跟著他修,跟著你的方法修。修到最後,你沒結果,我也沒結果,大家沒話說了。但是悉達多太子,他知不知道那些方法是錯的?我想他應該知道。但是知道,如果他沒有去修,他去否定它,他們一定不服,那你都沒修,怎麼能夠說我這個是不對?你應該來跟我修看看。所以他就示現去跟他們修,修到最後真的是不對,沒結果。你這樣修,我也是這樣修,我修的沒有比你少,還比你多,最後那個外道就沒話說了。所以後來他放下了,大家也就沒話說了,放棄了,因為錯誤的,心外求法,錯誤的,應該往內求才對。

  所以這個經文,「生少疑心者,必不果遂」,這個兩句,不但是誦大悲咒,你念佛,念哪部經,修哪個法門,統統不可以有懷疑。但是有懷疑怎麼辦?一定要透過解跟行來斷疑生信,因為你解一分就幫助你去行,你了解之後你才願意發心去修、去修行。不了解,那叫我們修很難。特別有些知識分子,他很不容易。像我們師父淨老和尚,他自己說他是一個標準的知識分子,他講我自己也是很頑固的,我沒有搞懂,叫我拜佛那我不拜,為什麼要拜?他一定把這個道理搞清楚,為什麼?因為從小在學校念書老師都是給他們灌輸一個觀念,說佛教就是迷信,他從小接受這個先入為主的觀念。他說這一生如果沒有遇到方東美教授給他開導,他說他這一輩子可能不會去接觸佛教。因為從小接受的觀念就是佛教是迷信的,迷信學它幹什麼?那沒有必要。所以這也是給我們示現。你有疑沒有關係,佛法允許人家存疑,你疑怎麼辦?你要去斷疑,斷疑就能生信。怎麼斷?你要聽經聞法。講經說法,聽經聞法,目的在哪裡?斷疑生信,你那個疑惑斷掉了,你信心就生起來了。你信心為什麼生不起來?因為你有懷疑。沒有懷疑,那信心就真信了,信有根了、有力了。

  念大悲咒有懷疑,跟念佛一樣,跟夏老講的那個原理原則都一樣,不管你念哪個咒、念哪尊佛、念哪尊菩薩都一樣,你有疑心要透過解行,解就是道理、方法明瞭,道理方法明瞭,你還要透過那個行去修行。你對大悲咒有懷疑,那你就,我們這個經學了之後你要去念。念到什麼時候你疑斷了?念到你有感應,那疑就沒有了。把你那個疑根給它念掉,從懷疑念到不懷疑,透過行,好像透過實驗,這個實驗你得到效果了,你疑根就拔除了。那疑還沒有拔除,就是你功夫還不得力,你功夫還不得力,你那個疑根還沒有拔除。所以功夫得力了,比如說我們念佛念到功夫成片了,伏煩惱了,那你肯定不會再有懷疑了。因為你自己感受的是最清楚的,「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喝水,冷的、熱的、溫的,冷到什麼程度、熱到什麼程度,那你自己最清楚了,都不需要去問別人。所以你透過這個行來斷疑,透過解行來斷疑生信。

  如果我們念這個咒還沒有達到效果,那我們就要知道了,我們還有懷疑。你說你沒有懷疑了,那是你自己不知道。所以夏老講「疑網纏心不易知」,就是那個疑惑像網一樣,纏縛在你的心,你不容易知道,你不容易發現。你自己以為沒懷疑,其實你有懷疑,那怎麼辦?念到疑根連蒂斷,念佛念到疑根連那個蒂,好像瓜長在樹上那個蒂掉下來了,這斷疑生信了。我們念這個咒,如果說得不到這個效果,你不要怪觀音菩薩,你要回頭說我還有懷疑。還有懷疑怎麼辦?透過解行,去斷疑,你求的都能滿你的願,這個效果你就可以得到了。我們再看下面一段:

  【若諸眾生侵損常住飲食財物。千佛出世不通懺悔。縱懺亦不除滅。今誦大悲神咒即得除滅。若侵損食用常住飲食財物。要對十方師懺謝。然始除滅。今誦大悲陀羅尼時。十方師即來為作證明。一切罪障悉皆消滅。】

  好,我們先看到這一段,這一段是屬於造偷盜常住物的罪業。偷盜常住物的罪業,在經典上講那罪是最重的,最嚴重的罪業,為什麼?侵佔、損壞十方常住,這個十方常住就是十方世界的出家人他都有分,你侵損到一點點那等於是偷盜十方僧眾他的財物、飲食了,你說這個罪多重!我們一般講,你偷一個人的財物,你的債主就他一個人,一個人,要還債就比較容易一點。那如果你是偷台北市的公物,那債主就不止一個人了,你跟台北市民所有納稅人結罪了。比如說以前我常常看到車站地下道的樓梯銅條都被挖走了,那個挖走去賣能賣幾個錢?但是他不懂因果,他那個罪要跟整個台北市的納稅人結罪,那就多了,好幾百萬人,他債主那麼多,偷的財物一點點,但是債主很多。因為這個是大家納稅錢去買的,不是一個人,不是個人的,是公眾的。那你偷國家的公庫就跟一國的人結罪。十方常住那數不清的,那個怎麼去算?你偷一針一線那個罪業都是阿鼻地獄、無間地獄。所以十方常住的財物就不能偷盜,常住的飲食、財物,「侵損」,侵佔、損毀,損毀就是故意去損壞、破壞,侵佔就是屬於偷盜。偷盜在《戒經》講就是不與取,這個負責人沒有允許你自己就把它拿來,當作自己的用,這個都屬於偷盜常住。

  現在十方常住的道場可能我們也不容易看到。一般現在的寺廟很多都是子孫廟,他偷盜可能就跟現前住在那個寺廟的僧眾結罪,現前僧物,跟現前它住多少人,跟他們結罪。但是真正的十方道場的確是這麼重的罪過。所以有些居士去聽戒律,最近,去年十月份,圖文巴澳洲淨宗學院請果清律師去上一個月的戒律。這個戒上完了,很多居士原來都到道場去吃飯,現在不敢吃了,他們嚇死了。那一碗飯吃下,阿鼻地獄去了,那一碗飯下肚子就阿鼻地獄去了,嚇得不敢吃了。這個在以前我在華藏圖書館就有了,有些居士他去聽戒律,然後中午我們有煮他的飯,請他來吃。他說不行,不行!我這個吃下去,阿鼻地獄,吃幾粒鹽巴就要下地獄,那一碗飯下去還得了!我怎麼講?我說經典上講的是不與取,就是說這個寺院道場負責人他不同意,你給他拿走,那個叫偷,那個才有罪。這個是我們要請你吃的,這個不是偷,這個沒有偷。他說不行,不行,那個吃了還是有罪的。怎麼講他都講不通。我說你那個戒律要聽清楚,你不是偷,你也沒有偷,是我們煮了,本來就是要給大家吃的,你這不是偷盜。還有放的公共的物品,什麼水、衛生紙,那個放在那邊,就標明要給大家用的,那個不是偷。你也沒有故意去破壞,那個是沒有罪的。還是不行!講到最後,我說那不行,我煮這麼多,怎麼辦?叫我自己吃嗎?後來我想到沒辦法,我說這樣好了,你不在道場吃,你總要到外面吃。他說是。那到外面吃,你一餐大概多少錢?他說大概五十塊、一百塊。我說這樣好了,我就算五十,你吃,那你等一下吃飽,五十塊投在功德箱。他才放心的吃。不然怎麼講!

  現在澳洲淨宗學院去上戒律課,也是很多人在學院吃飯,現在不敢去吃了。我去年十一月到澳洲去,有些居士,我們自己去買一點菜回家吃比較保險。到道場吃一不小心就要下阿鼻地獄、無間地獄,這吃幾粒鹽就下去了,太危險了。後來我們老和尚去,上去講說你們現在都這麼害怕,那我們禮拜六的溫馨晚宴都請那些洋人來吃,那些洋人怎麼辦?他們已經吃了十幾年了。戒如果沒有講得很清楚,真的會讓很多人他感覺你們寺院道場太危險了,一進去就不小心就阿鼻地獄去了,嚇得沒有人敢來了。其實這要搞清楚,這個是你去偷盜,而且現在你要遇到十方常住的道場,我告訴你,恐怕你也沒有那麼大的福報去碰到。十方常住的道場,它是所有十方世界出家人都可以來使用的。在過去古代中國寺院,它如果是十方常住的道場,你只要有合法的戒牒他都可以去掛單去住,去使用這個道場的一些生活用品。現在這個恐怕沒有了,有時候我們要去掛個單,人家一頓飯都不給你吃,他管你是哪裡的出家人,現在也找不到。你偷盜當然都是有罪過,你偷一般人的還是有罪過,但是偷,看看你的對象是什麼。這裡講十方常住的東西,的確那個罪是無法除滅的。

  所以『千佛出世不通懺悔』,千佛出世都沒辦法懺悔,那你就可以想像這個罪有多重!說『縱懺亦不除滅』,縱然懺悔,那個罪業也除得不乾淨。為什麼除得不乾淨?因為有執著,有妄想、分別、執著。《金剛經》講有四相,如果你修行破四相了,你通達《金剛經》講的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這三心你真的參透了,那你吃石頭都會消化;如果沒有搞通,一滴水都很難消化,這個是講出家人這一碗飯不好吃。現在不是說在家人會犯偷盜罪,其實出家人犯的偷盜罪比在家人嚴重,天天在吃。所以三心不明,滴水難消。這個講罪業之重。

  『今誦大悲神咒,即得除滅』。那是不是真的?真的。如果你不相信,那不相信就有懷疑了。跟你講了,你不相信,跟你講現在你大悲咒念一遍,過去這些罪都除滅了,是不是真的?真的。如果不是真的,那釋迦牟尼佛、觀音菩薩不是打妄語了嗎?那當然是真的。但是問題在我們這邊,你要相信。如果看到經典這樣講,真的嗎?那麼重的罪這樣念一念就沒有了嗎?那這個問題是自己要負責。為什麼要自己負責?因為你自己有懷疑。佛菩薩給你講真的,你不相信,那你罪消不掉是你自己要負責。那你真相信,真相信它真的就除滅了。

  道理在哪裡?道理其實都是在《般若經》,《金剛經》、《般若經》。《般若經》講「罪性本空」,它本來是空的。那現在為什麼要受這個罪?因為你執著有,你著相了。所有的罪報、業報都是因為妄想分別執著產生的現象,你妄想分別執著沒有了,那這個現象就不存在。因為這些統統是虛妄的,所以《金剛經》講,「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如果你通達罪性本空,那當然什麼樣的罪都能除滅,因為它本來就是空的。現在我們為什麼要受這個罪?因為你現在不空,你執著,你執著就有罪要受了。所以我們念大悲咒,如果你真的不懷疑,你看不能生少疑心,你不懷疑的念,的確它就有這個功能。如果你有少疑心,一點點,真的嗎?我罪這麼重,重得不得了,這個念大悲咒就能消滅嗎?你這一念就是懷疑了,你就不相信了,那不相信,罪滅不掉,你就不能怪觀音菩薩,我們自己要負責。

  『若侵損食用常住飲食、財物,要對十方師懺謝,然始除滅』,就十方的僧眾來懺悔謝罪,這個罪才能消滅。那我們到哪裡去找十方師來?你找一個都恐怕很困難。你沒有找到十方師,你這個罪就除不掉,但現在你遇到大悲陀羅尼那就有辦法了,『十方師即來為作證明』。你不用請,十方師他自動來了,你只要念大悲咒,大悲陀羅尼,十方師他就來為你做證明,他主動來給你證明。『一切罪障悉皆消滅』,一切罪障統統消滅。這個是講偷盜罪,最嚴重的偷盜罪都能消滅,那何況比較輕的?盜十方常住的飲食、財物,這個是最重的罪業,最重的都能除滅,其他的那就很容易了。我們再看下面:

  【一切十惡五逆。謗人謗法。破齋破戒。破塔壞寺。偷僧祇物。污淨梵行。如是等一切惡業重罪悉皆滅盡。唯除一事。於咒生疑者。乃至小罪輕業亦不得滅。何況重罪。雖不即滅重罪。猶能遠作菩提之因。】

  你看這一段,到最後面觀音菩薩還在跟我們強調,你不要懷疑,你真不懷疑,那真滅罪了。你看這個講『一切十惡』,十惡反過來就是十善。造十惡業,我們現前這個時代可以說是很普遍的,而且是非常非常嚴重。十惡業是罪過很重的,殺生、偷盜、邪淫、妄語、兩舌、惡口、綺語、貪瞋痴,這個十惡,現在充斥著整個世界。『五逆』,殺父、殺母、殺阿羅漢、破和合僧、出佛身血。五逆罪現在的人造得很多,你看殺父、殺母,以前那個是驚天動地的事情,現在那個新聞常常在報,好像就已經不是新聞了。現在這個時代真的是五濁惡世,五逆十惡的惡事太多了,每天報紙打開都是不好的事情。『謗人』,毀謗人,『謗法』。毀謗,這個現在也很嚴重,報紙我們常常看,毀謗人的,人身攻擊;謗法,毀謗佛法,這個都是地獄罪的。『破齋破戒、破塔壞寺』,這個也很多。『偷僧祇物』,僧眾的物品,偷盜。『污淨梵行』,在清淨的道場行非梵行。『如是等一切惡業重罪悉皆滅盡』,「如是等」就是舉出這幾個例子,那包括所有的惡業重罪也都滅盡。

  『唯除一事,於咒生疑者,乃至小罪輕業亦不得滅,何況重罪』,唯有一樁事情,你對大悲咒產生懷疑了,你不相信,不相信它有滅罪的功能,那這樣你念這個咒,小的罪都滅不掉,輕的業也滅不掉,何況重罪那怎麼滅得掉?原因就是生懷疑,這個障礙了。後面這兩句也很重要,『雖不即滅重罪,猶能遠作菩提之因』。雖然現在你有懷疑不相信,但是你還是念咒,雖然沒有馬上能夠消滅這些重罪,但是還可以做,「遠作菩提之因」。就是我們平常講的,「一歷耳根,永為道種」,你念一遍,這個善根種子種在第八識阿賴耶識當中,來生來世這個善根種子它會成長,那個時候它就起作用了,就能成就了。

  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學習到這一段。下面第十一段,我們這次先講到明天晚上,後面還有三段,我們明天晚上繼續來學習。祝大家法喜充滿,福慧增長,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