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認識觀世音菩薩.如何如理如法誦持大悲咒  悟道法師主講  (第五集)  2014/11/29  台灣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21-065-0005

  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晚上好,阿彌陀佛。請大家看這個經本第十三頁第三行,從第二句看起,我先將這段經文念一遍:

  【遠離一切諸怖畏故。速能滿足一切諸希求故。惟願世尊慈哀聽許。】

  上一次我們學習到『遠離一切諸怖畏故』這一句經文。這句經文,我把《華嚴經普賢行願品》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第二十七參,「參觀自在菩薩章」,這一章經文節錄一段,講到遠離一切諸怖畏,這個經舉出我們生活上的一些例子。前天晚上也跟大家學習到「離諸病怖」,學習到這一句,病。這個病,在我們人世間大家都知道,生老病死,我們這個身體有生老病死,身體的病。我們身體有病,當然大家會有怖畏之心,難免有害怕,害怕這個病。為什麼病苦來我們會害怕?佛經上講苦這個字有逼迫的意思。逼迫,我們受不了,對這個事情就會感覺恐懼、恐怖了。折磨,逼迫,那我們那個感受承受不了,這個叫苦,病苦,生病很苦的事情。大病大苦,小病小苦。

  像我現在有牙周病,很苦,牙齒快掉光了。剛才看到陳永信居士他在剪草,在他們店門口剪草,他說在給市政府做義工。他昨天開會沒有來,他說他去弄牙齒,他說那個植牙都壞掉了,又拔掉,清理了很久,說血流了很多。我覺得他身體很強壯,血流了很多還有力氣。所以想到病,我們看很多,自己也曾經生過很多病,感覺到病非常苦,也是很可怕的一個事情。因此不管中國人、外國人,一般人大家都希望身體健康,長命百歲。長命也要身體健康才好受,如果壽命很長,身體不健康,行動也不方便,長命也是一種折磨,那也很可怕的。所以中壢善果林劉林長,有一年他說到花蓮去看一個親戚,那個親戚九十幾歲了,他們就去給他祝賀,祝你活到一百二。他們那個親戚說,不要不要不要。大概他活得很苦,或者身體不舒服,行動不方便。如果兒女孝順的還好,兒女如果不孝,那真的是苦上加苦。所以我們人說遇到病不怕,那是不可能的事情,除非是大修行人,他是真的不怕。

  要怎麼樣排除病痛?這個就要修了,要修,要修行。特別我們念佛人都知道臨終最好不要生病,我們能夠自在念佛往生。像最近我們淨老和尚一直在提起的這個海賢老和尚,那像他這樣最好,他天天,沒有一天休息,他沒有放假,他沒有假期。你看從早幹到晚,而且他做的工作都是粗活,外面種田、種地、種菜、種玉米,開荒墾地,都一個人做,從早做到晚。愈做他身體就愈健康。臨終往生前一天晚上還在做,那個居士說,師父,天黑了,你還在做?該休息了。他說,好了,快做好了,這些做好了就不做了。那這個大家聽起來也感覺沒什麼,做好了就不做了。結果他那個是話中有話,做好了就不做,他第二天凌晨二、三點他往生了,人家還沒有起床,他走了,也不受人家干擾。他的衣都疊好了,平常他不疊的,那一天疊好了,就往生了。

  所以長壽也要身體好,像海賢老和尚這樣長壽就沒問題,因為身體健康,一百一十二歲還能爬樹,那這個我們真的年輕人都無法跟他相比。這樣長壽就好,長壽也要身體健康。所以這是我們一般人大家要希求的。這個怎麼得來的?海賢老和尚也有人問他,你怎麼年紀這麼大,身體還這麼好,是什麼原因?他就講得力於持戒精嚴,老實念佛。關鍵,他能老實念佛,行住坐臥、工作,他佛號他也沒忘記。這是我們淨老和尚最近一直勸我們看《來佛三聖永思集》,這個書,還有光碟,一天要看三遍,我們現在是吃飯時間都有播放,勸我們大家向他老人家來學習。我們盡量學,總是學多少算多少,盡量學,總是會提升的。

  臨終要不生病,有三種人臨終可以不生病。第一種是證果的,這個證得聖果的,這樣的人得道,我們一般講,起碼你證得須陀洹果,或者斯陀洹、阿那含、阿羅漢,或者證得菩薩果位,那這個當然不會生病。第二個是有禪定的,有得禪定的,有定功,他可以不生病。第三個,也沒證果,也沒禪定,但是他有大福報,這樣的人也不生病,修福,福報大,他臨終也能安詳自在的往生,這個修大福報。修定當然比修福難度要高,那證果就比修定要難。我們現在盡量修福、惜福,像海賢老和尚也是做給我們看。所以我最近把我們淨老和尚開示的這一段,講到海賢老和尚惜福的方面,這個也是我們要學習的。現代人不懂得惜福,都損福。我們惜福就要像海賢老和尚,他平常不浪費、不奢侈,惜福,把這個福報放在臨終來用。臨終不生病就是大福報,心不顛倒,這樣念佛就一定能往生。不要把福報在平常生活當中隨便浪費掉。

  像現在這個衛生紙,我們都學外國人,一抓一把就隨便丟了,這個資源來之不易,都是砍樹木的。所以以前,二十幾年前老和尚給我們講,他舉出美國舊金山宣化上人,他說一張衛生紙擦八遍,人家看到他,送兩百萬美金。我現在留起來,我都擦超過八遍,但是目前還沒有兩百萬美金,因為沒有人看到。所以我擦過的,我放在那裡肯定馬上就人家收了就丟了,我就趕快放在口袋,我在那邊收了一疊,都是擦過的,一張可以擦八遍。這些都是惜福。我們要臨終沒有病苦,多累積福報,我們要修福,也要惜福。修福就是好像賺進來,惜福就是你保存著,不要很快把它花掉。好像你賺錢,修福是賺錢,惜福是存錢。如果損福就是浪費錢,亂用,亂花錢,花光了就沒有了,福報也是一樣。

  下面講「離懈怠怖」。懈怠也是很恐怖的一樁事情。上面講這個病,有身病、有心病,這個懈怠是屬於心的一個病,心的毛病。人這個精神渙散,懈怠、懶散,不能精進,這也是我們眾生一大毛病,也很普遍的。因此古代叢林,在世尊那個時代的人,他們都不懈怠,只有聽經在一起,聽佛講經大家在一起,修行是各人回到自己的樹下自己去修,看你修哪個法門自己修,聽經在一起,修行沒有共修,有共學沒有共修。佛法傳到中國來,最早提倡共修是遠公大師,晉朝遠公大師,慧遠大師,他是最早。他建這個蓮社,一百二十三個人共修,個個往生。後來到唐朝,當時這個共修它還沒有制度,到了唐朝,「百丈立清規」,清規就是我們現在講的制度;「馬祖建叢林」,建這個佛教大叢林,用現代話講,佛教大學。百丈立清規,那個時候正式有組織的大家一起依眾靠眾來共修,共修就是提倡依眾靠眾。一直傳到現在,大大小小的道場,大家參禪,打禪七,做法會,打佛七,有共修。共修就是依眾靠眾,大家互相依靠。如果不依眾靠眾,自己容易懶惰、懈怠,提不起來。除非你自己根器很好,自己一個人能夠用功,那就沒有問題。如果自己一個人容易懶惰、懈怠,還是要依眾靠眾,多參加共修,修到你不會懈怠了,那就可以一個人修了,還會懈怠還是要依罪靠眾。所以這個叢林制度的建立主要是對治懈怠的。

  懈怠,那屬於心方面,這個精神提不起來,精神分散不集中,不能精進,不能專精。我們佛法的修學就是「一門深入,長時薰修」,這樣才會成就。一門深入就提倡專,專修,我們修什麼都要專心、專一,那才會成就。你一個階段你要定一個功課,我這個階段要修哪一個,這樣專才會成就。像一個星期你學一樣,那這個星期你每天都上這個課,那這一星期下來這個效果就會比較好。像現在學校的這個數學、物理、國文這些各學科,我們淨老和尚常常講,如果你一個星期學一個學科,那也是一樣,同樣的時間,同樣把這個學科學完,用這種一門深入,長時薰修,這樣的一個原則來排功課,效果比現在學西洋那種交叉式的要好。現在一天上好幾種課,第一節上什麼課,第一節上音樂課,第二節上美術課,第三節又上數學,一天上了好幾種,一種還沒有消化好,還沒有學好,就又要換一個,這個又還沒有學好又換一個,這效果很差。所以你一個功課排一段時間,專修這個,這個星期就專修這個,下個星期修那一個,這樣效果比較好。這個就是功課一樣,時間一樣,排功課的課程不一樣,一樣是學那些東西,但是實驗出來效果還是專修比較好。

  現在我們全世界都學西洋的,不學中國老祖宗了,好像我們老祖宗落伍了,跟人家西洋那科學比不上。實在講這些都是沒有兩方面去比較、去實驗,如果一比較、一實驗,那你就發現了哪一種方法比較好。非常可惜,現在這個教育界它都學西洋的,沒辦法。西洋學一些科學技術,知識有;學這些人文教育,特別是開發心性的學問,他們是沒有,他們可以學到一些知識。但是知識只能解決局部的問題,不能解決一切問題。你去學物理、學科學,都偏重在物質方面。馬克思說物質控制精神,物質來控制精神。現在慢慢的好像被後面的科學家,現在被推翻掉了,現在量子力學家發現了,已經發現了,沒有物質這個東西存在。那物質是怎麼一回事?是我們眾生那個腦波,我們人類腦波,念力快速的相續產生的幻相,跟佛經講的相應了。那結論是什麼?根本就沒有物質這個東西存在,假的,是假相。現在看到這個現象是,佛經上早就講了,三千年前就講了,相似相續相。

  那個相似相續相,我們老和尚都用過去老式的電影,那個一秒鐘二十四張的,以前我們常常在路邊露天的看電影,那有人去放電影,那個一卷就轉得很快,那一秒鐘轉二十四張,然後打在銀幕上,人都會動了。那我現在看到那個FACEBOOK,有的時候,有人畫那個卡通影片,像那個便條紙這樣,一張一張的,它就好像算鈔票,很快這樣滑過去,一張一張的。那一個人,一張是靜態的,然後它快速的,好像算鈔票,啪啪啪啪這樣,一張一張像卡通影片那樣,那個人你看起來就在跑了。它那靜態的,看起來在跑,那很快速的就一直在跑了。那我們現在看到的物質就是這樣。

  所以《菩薩處胎經》,佛問彌勒菩薩,說一彈指有幾念?彈一下就是三十二億百千念,一百乘以一千,三百二十兆了。念念成形,形皆有識,每一念都形,就像那個卡通一樣,一張一張的,每一個念頭就是一張,每個念頭就是一張,很快速的,然後就產生這個現象出來。所以現在馬克思那個物質控制精神那個理論被推翻了。現在是原來沒有物質,那個物質是精神變出來的,那結論還是精神控制物質,事實真相還是這樣。所以科學愈發達,愈證實佛經講的是事實真相,愈能證實佛經講的。現代人沒有科學家講,光看佛經講,他不敢相信,他覺得沒有科學依據,沒有科學依據的事情他們就不會去相信,有懷疑,他有懷疑。這個離懈怠也很多方面,我們舉一反三,大家去體會,因為我們沒有很長時間跟大家來詳細解說,舉出幾個例子,大家去以此類推。

  下面講「離黑暗怖」。經典講的都是身心世界兩方面的,有事有理。黑暗,我們晚上走路,很黑暗的地方我們心理自然會生起恐怖,沒有路燈,烏漆抹黑的,恐怕前面有一個洞我們不小心踩下去,掉下去了,看不到,前面一片黑暗,這個是恐怖的事情。如果有一個人拿個燈給我們照明,我們就遠離黑暗的恐怖。這個是從事相上來講。另外比這個事相黑暗更恐怖的就是人心的黑暗,我們現在講社會黑暗,講到什麼都很黑暗,沒有一樣不黑暗的,那個就更恐怖了。那我們晚上黑暗也不過晚上幾個小時,那那個黑暗,人心的黑暗,那是二十四小時不斷的。黑暗就是不光明。

  以前我在當兵的時候,有人拿一本書,那個書名叫《厚黑學》,那個時候台灣對這個書還是禁書,但是我們那個同袍,我看他會看那個書,應該他心是很黑暗的。我問說這個書寫的是什麼?他說要當官、你要賺錢,就是臉皮要厚、心要黑,這樣你才能做官,才能賺錢。他也講一套理論,那一本書他也講一套理論,舉出很多實際上的例子。如果他那個是真的,那佛在經上講的那些因果不都變成假的嗎?是這樣的嗎?你是臉皮厚、心黑去賺來的嗎?那你試看看,你臉皮厚一點,看人家要不要給你賺,心黑一點?結論是什麼?同樣是臉皮厚、心很黑,還是有的人賺得到、有的人賺不到,是不是這樣?結論是這樣沒錯。如果結論是這個臉皮厚、心黑就能賺得到錢,就能得到官位,那應該臉皮厚的人、心很黑的人個個都賺錢了,他都做總統了,心愈黑他就愈能做得愈大。那是不是這樣?結論還是有的能做,有的還是不行。問題在哪裡?你命中有沒有?你命中有你能得到,命中沒有,你用這種手段還是得不到。那命中有的是怎麼來的?是過去世你修的善業來的。那你這一世用這不如理、不如法的手段取得,會打折扣的,原來你命中有一百億變成五十億,你還很高興,你虧了。所以那個書是害人的,給人誤導了,在大陸上還滿多的。那大陸上賣這個書,他覺得這個書可以流通。我看現在被抓起來,那不都是臉皮很厚、心很黑的嗎?統統被抓起來了,他怎麼沒有逍遙自在?那你從這個地方就知道,這都有因果的,哪裡有你講的那樣的?但是很多人就會迷。

  像我們現在,今天選舉,是很黑暗的,為什麼叫黑暗?是不是選舉不透明?很公平,人家去選,那怎麼會黑暗?你投票,我去投一票,黑暗在哪裡?黑暗在媒體。在選舉,選舉就是為了選舉而選舉,為了選贏而選舉,是這樣的一個心態。他不是為了為人民做事而選舉,總是為了個人的名利而選,那這樣就很黑暗了。現在人講的那些言論,媒體報的那些言論,我們拿佛經一對照,都是打妄語,妄語、兩舌、惡口、綺語,全造了,你說這個社會黑暗不黑暗?很黑暗的。好事不出門,惡事傳千里,好的他不報,壞的報得很大,唯恐天下不亂,你說這個黑暗不黑暗?那現在人聽騙不聽勸,那些騙他的,他就很喜歡去聽、很喜歡看;勸他,跟他講真的,他不相信。我們老和尚常講,聽騙不聽勸,好心好意勸他,他不接受,他就是要去聽騙他的。這是我們佛弟子求佛力加持,念觀音菩薩,我們可以離黑暗怖。別人黑暗我們不黑暗,我們看得清楚,不跟人家一窩蜂,人云亦云,去盲從。

  下面講「離遷移怖」。遷移就是搬家,搬家怎麼會恐怖?我記得從小到大搬了好幾次家。現在更是常常搬家,到外面住旅館,有時候住一天就要搬家,兩天要搬家。搬家很累,當然有時候想起來也很恐怖,在家日日好,出外朝朝難,在家裡多好,不要勞碌奔波。所以人在福中要知福,如果人在福中不知福,那就沒福報了。這個遷移就是我們講流浪,到處流浪,居無定所,沒有一個安身立命之處,常常搬家很辛苦、很累。另外是什麼?逃難,逃難要不要遷移?那比搬家更恐怖,逃難比搬家更恐怖。你看三十年前,我那個時候,當兵的時候,越南難民很多,都是海上的難民。還有這個大陸遷移到台灣來的,國共內戰,國民黨戰敗了,逃到台灣來,退守到台灣來。所以過去在景美華藏圖書館有一個老菩薩,他講到逃難就害怕了,因為他們在大陸逃怕了。這個老和尚很有經驗,他們從八年抗戰,抗日戰爭,他說他們流亡學生,學校校長、老師帶著學生跑,後面日本人機關槍一直打,那就很恐怖了,那個逃難。所以那個老菩薩聽到說共產黨要打過來了,他就怕了,因為在大陸逃怕了。在我們台灣沒有逃難經驗的人,他聽了好像沒感覺。過去簡豐文居士說我們老和尚有恐共症,因為他沒有逃過難他不知道。不是說我們沒有經驗,但是看到別人有這種情況我們可以去理解,也要能去體諒。

  逃難,那也是很不得已的事情。比如你自己有家,那你願不願意逃難?像我們現在台灣,也是這些族群的問題,國民政府撤退到台灣來,當時也發生很多事情。有一些人,不管哪裡的人,都有好的,也有不好的,有講理的、有不講理的。特別現在這個時代,不講理的多,因為沒受過教育,不講理的多,難免到台灣來會跟當地的居民生起衝突,不講理。但是執政的人總是要秉公處理,人心才會接受,他才能信服。如果不公平,當然民心就不服,這個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在台灣,比較早到台灣的人,也要去體諒逃難人的心酸,總是要替別人想,他們也不是願意跑到台灣來,他也是被逼迫的。所以現在台灣很多人說,為什麼國民黨要來台灣?不是他要來,那也是被逼迫的。如果沒有內戰,大概他們不會跑過來,誰願意離鄉背井?我當兵的時候,很多老兵他們是被抓去當兵的,不是他自願的,他是在車站被抓去的,一天到晚給我們發牢騷。那我們可以體諒他的心情,他也是不得已的,那被抓來了。那我們就要設身處地想一想,如果換做我們,你願意離開家鄉到外面去逃難嗎?那你住在台灣的人是不是應該要有這種心量去諒解,這是環境造成的。你再去怪他們,心理就太刻薄了,就是沒有那種包容心。

  台灣過去老一輩的都是很有心量,很有愛心的,現在被這些政治人物搞得大家都很刻薄,民主這樣是不會進步的。特別民主國家,如果太偏激,在現前這個民主社會也是行不通。但是你到每一個國家民族總是有一些偏激的人,你走到哪一個國家都有。你看到西班牙,好像在北部,好像巴塞隆納那附近有一個地方,它一直要搞獨立。英國也有。我們到加拿大魁北克,它也要搞獨立。總是有一些比較偏激的人。那我們台灣也是一樣,有一些偏激的人。在澳洲也是一樣,澳洲我之前去聽他們同修講,有一些澳洲白人,他們的政策是白澳政策,就是澳洲住的那個皮膚的顏色只有白色的可以住,不是白色的不能移民過去,這個叫白澳政策。那這些人的思想他就比較狹隘、比較偏激,好像你只能容納白種人,那其他膚色的人種你就不能接納,有一派是這樣的。後來,他們還是比較民主國家,所以比較偏激的最後還是行不通。還是有一些白人心量比較大,有一些心量比較小的。心量大的,現在澳洲的民族比我們台灣多了,二百五十六種,光我們那個圖文巴就五十幾種語言,圖文巴市。

  那你要學民主,你要學外國的民主,你要學得像樣,像我們這樣像民主嗎?我們這個民主,我的看法是不成熟。不是說台灣人就要選給台灣人,其實住在台灣這塊土地都是台灣人,對不對?那你說外來的,誰是外來的?都是外來的。聽說連原住民都是從菲律賓來的,他是比較早的外來,那我們是比他們晚來的外來的,那現在國民黨是更近的外來的。現在什麼越南媳婦、什麼大陸媳婦,那個是最新的外來的。你要講外來的,統統是外來的;你講本地的,住在這裡統統是本地的。那我們台灣那個族群意識那麼重,它那個選舉就會被政治人物操縱,操縱這個族群意識。你選台灣人,你不可以選不是台灣的人。那個不理性的人他就會,台灣人當然選台灣人。我是理性的選民,我是不管你是台灣人、哪一個地方的人,我看你做得好不好、你對不對,你是不是真的要做事,如果你要真做事,那黑人我也可以選你,你真為我們服務,我的選舉是這樣。我的人不會循私的,不會說私心。那你這樣就是有私心了,你自己的人你就選,自己的人不好你也要選,別的人好你也就不選,那你這樣對這個土地、對這個國家就沒有幫助,只有傷害沒有幫助。所以我們要去除私心。

  所以這個遷移怖。我們「人之初,性本善」,我也是希望多做一些對社會上正面宣導的。因為現在大家接收到都是負面的、都是不好的,我們應該做一些正面的。那因為大家都有佛性,你沒有正面的啟發,當然他接受的都是負面的,他就是發揚他負面的,那你正面的都不提,所以社會會不能改善,社會人心就不能改善。我們講都是回歸到佛陀教育,不是在講什麼政治立場、什麼意識型態,沒有。所以有很多同修,悟道法師,你不要講政治,出家人不要講政治。我說如果我現在是在封建專制的制度之下,我當然可以不講,因為那是皇帝的事情。那現在是民主,我們都要去投票,那投票不是政治嗎?而且投票還是國民的權利跟義務。那個澳洲,你是澳洲的公民,你不投票要罰錢的。你在外國,外國他信寄給你。那我們生活在這個制度下,你說我出家人,好像他沒有說出家人不用選,他也發一張給我。如果出家人不用選,你不要,悟道法師你不要講政治。但是你要我去選,我就要了解一下,不然我怎麼選?我同樣要選一個對我們社會比較有幫助的。

  那現在都很爛,我知道,但是一樣爛當中,哪一個爛得比較厲害,哪一個還多一點可以吃,現在選這個,是不是這樣?我是這樣選的。所有的黨都很爛,看哪個爛得比較多、哪個爛得比較少?爛得比較少那個還有多一些可以吃,那你只好選那一個,對不對?你當然不能選那個爛得比較多的,那個都不能吃了,那你選那個就沒有意義。我看南部有個出家人還出來競選,出家人出來競選是比較不適合,不然你就還俗,還俗可以,出家身分不適合。那釋迦牟尼佛就是不要管政治他才出家的,不然他就當國王就好了。佛就是示現給我們看,那你出家人的身分你就不要去參選、去當官,不要去當官。但是我們在民主制度,你公民都有投票的義務,也是表示我們對這塊土地的關心。《菩薩戒經》講,「不犯國制,不謗國主」,這國家的制度,那現在是這樣的制度,我們就不要去違背這個制度,我佛弟子依照佛的教誡。這個離遷移怖,也有很多方面的,這個有淺有深。

  下面講「離愛別怖」,這個是愛別離苦。親愛的人要離開了,那是非常恐怖的事情,所謂生離死別,難割難捨,非常恐怖。那我看到白頭髮送黑頭髮的、黑頭髮送白頭髮的,現在孝子思辭親哭得很厲害的,到目前為止我還沒看過,哭一下子有,哭到眼睛快瞎掉還沒有。但哭兒女哭得快瞎掉的我看到好幾個。有個老夫妻,看到我那個佛教衛星電視台,找來了,聽我台語的講經。他一個小兒子當醫生,四十歲,在美國當醫生,坐電車,死在電車上,兩個夫妻哭得眼睛快瞎了,哭兩年了。然後來跟我講,觀音菩薩怎麼不救我兒子?怎麼讓他死在電車上?來哭。哭完了,給我訴苦訴完了,說要去眼科,他眼睛快瞎了,兩個老夫妻七十幾歲,哭得肝腸寸斷,愛別離苦。還有個居士,他女兒在加拿大,最優秀的,突然打網球,不曉得是心肌梗塞還是怎麼的,突然就死了,他說晴天霹靂,他都快自殺了。愛別離苦,這個很恐怖。那這個恐怖從哪裡來的?從愛來的。所以《四十二章經》佛給我們講,人如果離於愛,何憂何怖?你沒有這個貪愛,你這個恐怖就消失了,你這個恐怖是從愛來的。所以我們要離貪愛,斷這個貪愛。貪愛是迷,你覺悟了,離貪愛,覺悟了,就變成慈悲了。所以慈悲跟愛它是一樁事情,覺跟迷而已。迷你就很恐怖,覺了你就不恐怖了。所以我們多念觀音菩薩,我們就可以離愛別怖。這個《四十二章經》講的都是講這個,《四十二章經》你讀通了,你就沒有這種恐怖了。

  下面講「離怨會怖」。怨憎會苦,冤家對頭,冤冤相報沒完沒了。冤家對頭相會了,碰上了,報復來報復去。這個怨憎會的恐怖是從怨來的,愛別離是從愛來的,愛是貪,怨是瞋,你離貪就沒有愛別離的恐怖,離瞋就沒有怨憎會的恐怖。像海賢老和尚,他沒有瞋恚心,他就沒有這種怨憎會,被收電費打兩個耳光他也若無其事,他就沒有這種恐怖了。如果要報復,那就冤冤相報沒完沒了,那這個事情很麻煩,真的很恐怖。像現在這個恐怖分子,我們看經典一去對照,不就很清楚了,冤冤相報?你看對付恐怖分子,那恐怖分子,好像賓拉登被打死了,那不代表結束了,現在來個更厲害的,抓到就砍頭,那你怎麼去對?他就用武力,他用武力,他也是要用武力,這不同的,不對稱的戰爭。所以這是人的心造出來的。你說這個物質控制精神,那你叫這些物理科學家去控制那個恐怖分子,叫他不要那麼恐怖,對不對?可以的話,那你就發明一個機器,發射過去,那些人都變好人,不亂殺人了,那就物質控制精神。現在好像還沒有辦法做到這樣。所以關鍵還是佛講的萬法唯心。

  下面講「離逼迫身怖、離逼迫心怖」。這兩句可以合起來講,一個逼迫我們的身體,各種逼迫壓力都算,我們現在身心的壓力,身心受到太大的壓力,快崩潰了,現代人講快崩潰了,受不了了,這個就是離逼迫身、逼迫心,逼迫你,你受不了。要趕快念觀音菩薩,才能遠離這些身心的恐怖、不安。

  下面講「離憂悲愁嘆怖」。憂悲愁,憂悲苦惱,憂能使人老,憂慮太多,你看一個人憂慮太多,他老化就很快。憂悲,悲傷、愁嘆,這個也是很恐怖。所以現在有一些歌曲,過去也有,有一些憂傷悲嘆的歌曲,那個常常念那個歌人都容易憂愁。以前我年輕的時候,聽到人家吹洞簫,吹那個洞簫,三更半夜,然後吹得很哀傷,聽了憂悲愁嘆。聽說,我聽我二哥講,那個晚上十二點多吹洞簫,吹得憂傷、哀傷,那個女鬼都會找來,所以那個也是很恐怖的。所以現在有很多歌曲,那個聽得讓人家憂悲愁嘆。我們中國老祖宗、古聖先賢以禮樂治天下,有《禮記》、有《樂記》,樂就是講音樂的。音樂如果太哀傷,那會亡國的,這國家會亡的,所以要中和。現在我們祭祖,要作安和之曲、咸和之曲、寧和之曲,他要作那個中和之曲,不能太衝動的,也不能太悲傷的。那個樂也是很大一個學問,它是調冶我們人的心情的。心情要調到,喜怒哀樂要調到中和,喜怒哀樂未發謂之中。你發了之後,要中節,你要調節,謂之和。

  所以我們這邊有一個中和、有一個永和。中和、永和大家都知道,什麼叫中和?他也搞不懂,那個名字是很好,他不懂那個名字的意思,對他來講就沒有什麼意義,因為他不了解那個含義。所以要講經說法,讓他知道原來是這樣,他就會接受。所以總統府前面那個介壽路改成凱達格蘭大道,因為以前陳總統他對那個介壽兩個字意思他不知道,不知道那個介壽是什麼意思,他沒有去查字典,以為說介壽那是老總統的。那個怎麼會是老總統?那個是字典裡面的,介是清介,壽是長壽,你不要了,當然現在就這麼慘。那這個因果就現世報,好像不用等到來生,大家還不覺悟,也是真的是很恐怖,我覺得這個是最恐怖的,沒有人講因果報應是最恐怖的。

  下面講「離所求不得怖」,這個是求不得苦,這個當然也很恐怖。如果你沒有得失心,知足常樂,這個恐怖就不存在了。像今天選舉,選舉的人心都會七上八下的。昨天我跟劉議員去給謝前委員,我給她卜個觀音籤,我給她寫幾句話,她說告急,那每一個都在告急。我說佛弟子用平常心就好,如果佛菩薩,我們自己真的不為個人名聞利養,為眾生服務,有佛力加持,佛菩薩安排,佛菩薩會給我們安排最適當的時機來做;如果目前這個時機不適當,佛菩薩不會安排。我就勸她用平常心。她說周圍的人都是,一定會選上。這個選舉的心態,要發願為眾生做事,像國父講的,發心做大事,不要發心做大官,你要來做大事,那才是有實質上的意義。所以所求不得,我們無所求,於人無爭,於世無求,那你這個恐怖就不存在了。我也不跟人家爭,對世間無所求,像海賢老和尚這樣就種地,他也不掛虛榮的頭銜,那些虛名他也不要,他就很自在。無所求,就沒有這些恐怖,沒有患得患失這樣的心,知足常樂,就離開這個恐怖。

  「離大眾威德怖」。大眾威德,我們面對大眾的時候都感受到壓力,要離大眾威德怖,我建議大家多上台。以前我在學講經,下面五個人在聽我就緊張了,講得很緊張很緊張,現在看了幾萬人了,好像沒人一樣。多上台你就會遠離這個恐怖,因為你習慣、麻痺了,就不恐怖了。「離流轉惡趣怖」。惡趣,在我們六道裡面三惡道是惡趣,我們還沒有脫離六道,墮三惡道那很恐怖,來生變畜生、變餓鬼、變地獄,當然我們想到這個會恐怖,那個三惡道不好。如果我們將來墮到那個三惡道去,那出來不曉得什麼時候,在這三惡道受苦受難受那麼長遠的時間,想到就很恐怖。但是光恐怖也無濟於事,就要念觀音菩薩才能夠遠離這些恐怖。

  下面是觀音菩薩發的願,「復作是願,願諸眾生,若念於我,若稱我名,若見我身,皆得免離一切恐怖,滅除障難,正念現前。善男子,我以如是種種方便,令諸眾生離諸怖畏,住於正念。復教令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至不退轉」。到這裡是一段,這個是觀自在菩薩他發的願。他發這個願,願諸眾生,若念於我,若稱我名,念觀音菩薩的聖號,若看見我的身,都能夠免離一切恐怖。觀音菩薩的身,他三十二應身,時時刻刻在應化身,我們也不認識,但是我們現在看到觀音菩薩的聖像,那這個也是身。所以我看到觀音菩薩的像,就像看到慈母一樣,就趕快拜,這樣才會遠離恐怖,不然我們活在這種恐怖當中,真的日子不好過。

  下面這句經文講,『速能滿足一切諸希求故』。「希求」是我們眾生每個人都有他的希望,想求得到的,各人希求的目標不一樣,各人有各人的希求,所以這個方面就很多了。我們一個人每個階段的希求也會不一樣,像我這個階段就是希求牙周病不要惡化,現前是這個問題,因為這個三餐要吃東西很麻煩。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希求,每個人每個階段又有每個階段性不同的希求。比如說學生,現在在考試,那個准考證,我看那個文昌帝君、孔子廟放了很多,那他的希求就趕快考上,他這個階段是考上。那讀書畢業了,畢業等於失業,畢業去做什麼?無業遊民,畢業就等於失業,那要希求什麼?找個工作。所以各人的希求都不一樣。能夠求觀音菩薩,念大悲咒、念觀音菩薩聖號,都能夠滿足各種的希求。但是菩薩給我們的希求都是合理的,不合理的可能菩薩不答應。合理的,對我們有幫助的、有利益的,菩薩一定會滿我們的願。好,第四段我們就學習到這裡。

  我們接著看第五段,第五段的經文,「觀世音菩薩說大悲心陀羅尼形貌狀相」,這個經文是在第二十七頁第三行,我們從第三行念起:

  【觀世音菩薩告梵王言。汝為方便利益一切眾生故。作如是問。汝今善聽。吾為汝等略說少耳。觀世音菩薩言。大慈悲心是。平等心是。無為心是。無染著心是。空觀心是。恭敬心是。卑下心是。無雜亂心是。無見取心是。無上菩提心是。當知如是等心。即是陀羅尼相貌。汝當依此而修行之。】

  到這裡是一段,這個一段非常重要。大悲心陀羅尼咒。咒語在翻譯經典它是五不翻之一,就是五種沒有翻成中文,只有音譯,沒有翻它的意思,這個是咒語不翻,這是其中的一種。因為咒它是叫你持,持到心定了,不讓你去打妄想,跟念佛一樣。這個經它有顯說、有密說。咒是密說,密說就是不給你解釋的,只是給你講、給你念。講經就顯說,那顯說就是說那個密的意思。但是密,顯說給你講你還是體會不到,你要親證你才體會到,好像如人飲水,冷暖自知。顯說就好比說,我跟你講這杯水我喝的是熱的,我現在講這個是熱的、溫熱的,這是顯說。但是我喝下去,感覺怎麼樣?我說溫熱。我說出來了,這顯說。那溫熱的感覺到底是什麼樣的感覺?那只有我知道,你不知道,因為你沒喝。這樣大家懂不懂?密就是,這個叫密,沒有什麼祕密。是這個你沒有喝,我講了你也感受不到,你只有一個概念說這個是溫熱的。你要感受到,怎麼樣?你喝,你自己來喝,喝下去你就知道了,喝下去,喝到你那邊你也變成你是密了,你也告訴人家也是溫熱的。那個人也沒有喝,他還是感受不到,它溫熱的,溫熱到什麼程度?你喝,喝了你就知道。

  所以咒,就你念,你念到相應你就知道了。現在給你講你也體會不到,但是給你講,讓你去感受到,你去親證了,你就原來是這樣!所以顯密它是一樣的。從這個顯給你引導到入密,密就叫你去親證,親證你說不出來,就如人飲水,冷暖自知,那你說出來的也是隔一層。所以佛經講這個密,你不要給它想入非非,什麼祕密,那可能怕人家看到,三更半夜躲起來,不是那個意思。那個就變黑暗了,怎麼會是佛講的密咒的意思?它的密是深密,不能用你的思惟想像去理解的,用你的意識心體會不到,阿賴耶識也達不到的,所以叫密。因此世間的科學家、哲學家他怎麼搞都搞不懂,為什麼?因為他用的心不對,他用心意識,他永遠搞不懂,永遠解決不了問題。

  這一段講『觀世音菩薩言』,就是觀世音菩薩告訴大梵天王說,你『為方便利益一切眾生故,作如是問』,就是問這個陀羅尼的相貌。大悲咒功德利益這麼殊勝,到底它的相貌是什麼樣子?能不能說給我們聽聽?讓我們從這個說明當中去體會、去理解。觀音菩薩就慈悲講,『大慈悲心是』,我們都知道觀音菩薩大慈大悲救苦救難,每一尊佛菩薩都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難。所謂「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無緣大慈就是沒有條件的,同體就是一體的,慈能與樂,悲能拔苦,大慈大悲就是給與眾生最究竟、最圓滿的安樂,拔究竟苦,所有的苦,無苦不拔,苦都沒有了。這個慈悲心,只有佛菩薩,明心見性的佛菩薩,才有「大慈悲心」。以下有慈悲,像還沒有明心見性的佛菩薩,十法界的佛菩薩,他的慈悲是法緣慈,他知道萬法的真相,他的慈悲是法緣慈。再下面是眾生慈悲,他心量比較大了,比如說有人為國為民、為世界,他心量大,為眾生,他有眾生慈悲。一般人是愛緣慈,我的親人、我喜歡的,我愛他;不喜歡、不是我的親人,我就不愛他了,這個叫愛緣慈。我們凡夫表現的是愛緣慈悲,自己的兒女愛,別人的兒女,別人的孩子死光了都沒關係,他自己的兒子不死就好了,那個叫愛緣慈。別人的孩子死光光沒關係,自己的孩子不要死就好了,那個叫愛緣慈,現在凡夫就是這種愛緣慈,這叫凡夫。凡夫這樣很正常的,你也不要見怪,我們是凡夫,我們也會這樣。現在我們學了佛總是要提升到眾生緣慈,慢慢的提升,不要說為我們自己,為眾生。

  大悲咒當然就是要大慈悲心,他才能說大悲咒,這句是總,總說。下面這個心都是從大慈悲心它開展出來的,你不要給它看觀音菩薩好幾種,又有大慈悲心,又平等心,又無為心,無染著心、空觀心、恭敬心、卑下心、無雜亂心、無見取心、無上菩提心,這麼多心。我們念佛要一心不亂,那這麼多心怎麼行?這個大家不能搞錯,其實這個心只有一個心,哪有那麼多?這個心是一個心,有自受用、他受用。大慈悲心是他受用,大慈大悲,大慈大悲幹什麼?救苦救難。大慈悲心從哪裡出來?自心是,自己內心,它從『平等心是』。你想想看,如果他心不平等他怎麼能大慈大悲?這個是我兒子,那個不是我兒子,他就不一樣。但是我們老和尚常講,周邦道老居士他的夫人,他們兩個夫妻,好像以前是國立第三中學的校長,他們抗戰期間,他們校長帶老師、帶學生逃難,逃到貴州。他的師母非常慈悲,他們帶了學生,她的兒子也是在這個班上的,有東西一定是學生先分,不是她兒子先分,不是她的親人,她自己兒子擺在最後。為什麼?她去體諒到這些學生都沒有父母在身邊,她兒子他還在父母身邊,比他們好,先照顧他們。這個是我們要學習的。我們一般人他做不到這一點,總是自己兒女優先,然後再照顧學生。她是先照顧學生,她這個就是菩薩心腸,眾生緣慈。菩薩那就層次高了,平等。心,我們也想平等,你就平等不來,不相信你試試看,你怎麼想還是會先想到你兒子。兒子是我從肚子生出來的,我不愛誰愛?這很正常的。

  所以我們為什麼叫凡夫,人家叫菩薩?那就是差別在這裡。我們的菩薩能平等,我們不能平等,因為我們有四相,有我相、有人相、有眾生相、有壽者相,有四相你就有對立、你就有分別執著,你有分別執著你就肯定不平等,怎麼平等?沒辦法。我們現在只能從不平等當中去求平等,我們現在只能做到這樣。什麼叫做不平等當中求平等?因為比如說我們做工,有的人他工作他做比較多,工資給比較多;有的工作比較少,工資給比較少。不平等!怎麼給他多、給他少?你說這樣平等不平等?這樣才平等。如果兩個人都一樣多,你就不公平了,他做一件也給十塊,他做兩件也給十塊,那你說你對他公平,對他就不公平了。好像以前我們做那個手工,算件的,做幾件算多少,那才公平。所以以前大陸吃大鍋飯,大家都混水摸魚。因為我們當兵混水摸魚,團體生活都會混水摸魚,我們班長常常說你們摸魚,有沒有摸到大魚?大家就在混,叫混水摸魚,反正大家在一起,能混就盡量混。但是我沒有混,我該做的我都有做,是看到別人都一直混,我們學佛的人不能混。但是班長就說混水摸魚。福利大家都要一樣,混水摸魚他就盡量不要做,但是分東西他都是跑第一個,那不平等。觀音菩薩是平等的,因為他平等心,才有真正的大慈悲心。

  『無為心是』,無為是自性真如,真如無為,明心見性就見到無為心了。『無染著心是』,無染著就是心清淨了。六祖講的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本無動搖。無為心就是不生不滅,自性不生不滅,它本來就存在的,就是不生,不生它當然不會滅。我們看到滅是有生才會有滅,像我們有生老病死,因為有生才會死,你沒有生你哪裡會死?我們自性是沒有生,沒有生就它本來就有,本來就存在,不是本來沒有,現在生出來,你生出來又滅了,那是假的,真的是本來就存在的。你見到真心,就叫無為心。無為心是什麼?它清淨不染,出污泥而不染。到現在,我們現在還是沒有染,我們在迷,真心它還是不染。好像太陽被烏雲遮住了,太陽有沒有黑一塊?沒有,它本身沒有污染。『空觀心是』,「空觀」就是般若講的空,這個空不是空無一物,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一個空貫到底,色當中就是當體即空,你要做這樣的觀照,觀音菩薩照見五蘊皆空,這個叫空觀,「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恭敬心是』。平等心、無為心、無染著心、空觀心,空觀心這個是自己,自受用。大慈悲心是總的,總說,大慈悲心當中有自受用、他受用,下面講的是他受用,『恭敬心是、卑下心是、無雜亂心是、無見取心是、無上菩提心是』,這是表現在外面的。你說恭敬心,恭敬心他表現在外面就是禮敬諸佛,他有禮貌,對人有禮,叫恭敬心。如果對人沒有禮貌,說我很恭敬,這個心跟行不相應。「卑下心」就是謙虛卑下。像苑裡那個無名比丘尼,她那個卑下,她就是,我們說我們師父是淨空法師,她說你師父是這隻的,她是這隻的,這卑下心,很謙虛。「無雜亂心是」,這個心不雜不亂,就是我們《彌陀經》講一心不亂。「無見取心」,見,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金剛經》後面破四見,前半部破四相,後半部破四見,這是菩薩了,就明心見性了,離四見。「無上菩提心是」,無上菩提心就是包含這些心,這個其中一種心都涵蓋其他各種心,我們要這樣理解,不是就好幾種。我們『當知如是等心,即是陀羅尼相貌』,「相貌」就是它的相、樣子,你那個是什麼心,表現那個樣子,從那個樣子去看就知道,理解他是什麼心態。『汝當依此而修行之』,就教我們應當這樣來修學,就會跟觀音菩薩一樣了。

  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下面第六段我們下星期一晚上再繼續來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