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印光大師法語菁華摘錄  悟道法師主講  (第一集)  2005/12/29  台灣宜蘭流通處  檔名:WD20-008-0001

  「印光大師法語菁華摘錄」,諸位觀眾大家好,阿彌陀佛!今天我們來到華藏淨宗學會,宜蘭念佛堂新的道場,要來跟大家報告,「印光大師法語菁華」的摘錄。這次有兩天的講座,我們一天講二集,提供給佛教衛星慈悲電視台來播放,這也是第一次在宜蘭念佛堂現場的錄影。這次講題是「印光大師法語菁華摘錄」,「印光大師法語菁華」,是我們導師上淨下空老和尚,將《印光大師文鈔》裡面重要的菁華節錄出來,總共有節錄「菁華」有二集,一集都有一百多條,現在編在《淨土集》這裡面。悟道將《淨土集》裡面,「印光大師法語菁華」又再摘錄八條。這個八條方便我們在外面旅行,短時間的演講,就像我們這次兩天的講座,八條來講這個時間比較剛好。

  因為我們若講一部經,必須要相當長的時間。要講經裡面一部分的經文,至少也要一個禮拜、十天、半個月、一個月,所以要有時間。一兩天、兩三天,我們採取《淨土集》這個資料來講,這就非常的方便。過去我們導師淨空上人,他編《淨土集》用意也是在此地。他這個構想根據弘一大師的《晚晴集》來作的,摘錄分一條一條,也可以獨立,也可以連貫,這個時間長短都可以來安排。時間如果長一點,多講幾條;時間短一點,少講幾條。甚至只有半個小時的時間,講個一條也可以,所以這就很方便。因此,我們這次採取這資料來跟大家報告,所以叫做「菁華摘錄」。現在請大家看摘錄的第一段:

  【一。修行人。總要心地光明。三業清淨。功德自能無量。觀經云。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是為三世諸佛淨業正因。至要弗忘。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有為者亦若是。願各勉之。】

  這是摘錄的第一段。這個第一段,印光祖師以《佛說觀無量壽佛經》,淨業三福的第一福來勉勵我們。第一句說『修行人』,「修行人」是廣義,意思就是說凡是人都要修行,不是說學佛的人要修行,信仰其他宗教的人他就不用修行。乃至沒有宗教信仰的人,他就不用修行。這個意思就是說,你學佛的人也好,信仰其他宗教的人也好,沒有宗教信仰的人也好,只要你是人都要修行。修是修正,行是行為,修行這兩個字,我們一定要把這個定義認識清楚。修行並不是說每天誦經、禮佛、念佛,這是修行的一個形式。真正修行的意義,就是我們的行為有了錯誤、有了偏差、有了過失,把它修正過來,修正錯誤的思想、言語、行為,這叫做修行。如果我們錯誤的思想、觀念、見解,錯誤的言語,錯誤的行為不知道修正過來,那就一直錯誤到底,後果就是帶來痛苦與災難。我們想看看,哪個人不用修行?如果不修你的行為、思想錯誤沒有改過來,那個後果就是苦。因此,人人都要修行,所以這三字它是廣義的。

  過去中國古代的教育,採取儒家聖賢的教育,我們看儒家從《弟子規》、四書五經、十三經,都是教人修正錯誤的思想、言語、行為。尤其《弟子規》這是很具體給我們修行的標準,所以人人都要修行。不管在家出家、男女老少、各行各業、富貴貧賤,統統要修行。修行的原則,『總須心地光明』,這是我們修行的原則,心為主。一切都是我們人心所造出來,為什麼會造惡業?心不清淨。心不清淨就不光明,這個光明就是智慧,沒有智慧,沒有智慧常常做錯事,話也常常說錯,頭腦在想的也常常想錯,這就沒有智慧,經典講的愚痴,沒有智慧。心為主,心地清淨光明,三業自然就清淨。三業是身語意三業,我們的行為很多,歸納起來不出這三大類,身口意三業。身體的行為,口是我們言語的行為,意是我們心裡思想、見解的行為,行為再多,不出這三大類。心地清淨光明,我們身口意三業,自然就清淨了。

  『功德自能無量』,這個功德就是清淨心。功德與福德的意思不相同,功德是心地光明,『三業清淨』,這是功德,所以功德是清淨心。心不起貪瞋痴慢的煩惱,身口意三業清淨,這是功德。所以功德並不是說,我們出多少錢去幫助人,這是修福。如果你出錢出力做好事,心不清淨這不是功德,這是福德,有福報。我們在社會上看到很多慈善家,也很多發心出錢出力做好事。但是心不清淨,在這個做好事當中,還是有夾雜名聞利養,心不清淨。心不清淨這是可以得福,沒有功德,功德、福德這個不相同。一開頭的這四句話是一個原則,就是說修行人,你是要修到什麼標準?就是要心地光明,三業清淨,這樣「功德自然無量」,這是我們修行的一個目標。

  下面就跟我們說出具體要怎麼下手?從哪裡修的一個標準。如果沒有標準,不知道要怎麼修起、要從哪修起,這就很難達到目的。所以要給我們一個具體的下手修學的標準,我們依照這個標準,來修正我們錯誤的偏差行為。這個標準,佛在《觀無量壽佛經》淨業三福第一福,「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是淨業三福的第一福,第一福是人天福。第二福「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第二福是二乘福,就是小乘的福報。第三福「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這是大乘菩薩福。第二福是聲聞、緣覺二乘福,從受持三皈開始,受三皈、受五戒、八關齋戒、沙彌戒、比丘戒、菩薩戒,這屬於第二福。第二福與第三福的基礎,都是建立在第一福這個上面。這個三福好像三層樓,第一福是第一層,第二福是第二層,第三福是第三層。第二層一定是建立在第一層上面,第三層建立在第二層上面。上面一定包括下面,下面不一定包括上面,比如說我蓋一間房子我蓋一樓,我也可以加蓋二層、蓋三層,但是也可以不加蓋,只蓋一樓就可以了。

  所以有第一層,有第一福,不一定有第二福、第三福。但是有第二福一定就有第一福,比如說我蓋二層樓,我蓋二樓一定包括下面的一樓,沒有一樓怎麼會有二樓?所以二樓包括一樓,不一定包括三樓。但是我們有三樓,就一定包括下面的二樓及一樓,這個道理,我們應該都想得到的。三福的基礎都是要建立在第一福這上面,所以祖師在此地,跟我們提出第一福的修學。後面雖然省略,沒有說出來,但是你能夠做到第一福,要再修第二福、第三福,就有了基礎,就不難成就,所以第一福是很重要。要如何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我們導師淨空上人最近這二、三年,極力來提倡《弟子規》跟《十善業道經》,《弟子規》就是孝養父母、奉事師長具體的做法。我們仔細讀這個內容,就是《觀經》三福第一福,前面這二句詳細的說明、具體的說明,在生活中怎麼做法,怎麼存心、怎麼說話、怎麼做事情,怎麼對待人,這一條一條很具體的給我們說出來。我們依照這個標準來修學,就能夠落實孝養父母,奉事師長。

  《弟子規》做到了,進一步我們來修《佛說十善業道經》,就是第一福後面第三句及第四句,慈心不殺,修十善業。第三句與第四句的經文是綱領,詳細說明就是一部《佛說十善業道經》。我們導師說過,儒家四書五經、十三經,可比是儒家教學的枝葉花果。這個枝葉花果,我們看一棵樹長的樹枝、樹葉、花果,長得很茂盛、很漂亮。但是它的根本是在《弟子規》,所以《弟子規》是儒家的根本。大乘佛法《般若》、《華嚴》、《法華》,這是佛法裡面的枝葉花果,根本在《十善業道經》,大乘佛法的根本在《十善業道》。不但大乘佛法,小乘佛法、人天乘的佛法,都建立在《十善業道經》的基礎上。這是佛在《十善業道經》跟我們講得很清楚,「人天身,聲聞菩提,獨覺菩提,無上菩提,皆依此法以為根本」。所以《十善業道》是五乘佛法,大家共同要修學的基本法。

  所以說『是為三世諸佛淨業正因』,我們修學淨土,將來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個「淨業正因」不可疏忽。這是過去、現在、未來,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修學淨業正確的修因,就是這三福,三福的第一福是最根本。『至要弗忘』,「至要」就是說非常重要,我們不可以忘記,不可以疏忽。如果疏忽,我們這一生的修學沒有基礎,不能成就。『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這兩句是我們一般俗話常常聽說的,所謂「浪子回頭金不換」,你造再重的罪業,只要你放下、回頭、懺悔,立地成佛。所以成佛有困難嗎?也不困難,只要我們真正放得下,不困難。現在就是看我們自己肯不肯放下這把屠刀?如果肯放下,立地就成佛。『有為者亦若是,願各勉之!』這是印祖在《文鈔》裡面,對我們的開示。這個第一條是基礎的基礎,我們念佛要求往生西方,對淨業三福我們不可疏忽,因為它是「三世諸佛淨業正因」。我們再看第二段:

  【二。淨土法門。三根普被。利鈍全收。乃如來普為一切上聖下凡。令其於此生中。即了生死之大法也。於此不信不修。可不哀哉。】

  這是第二段。頭一段勸我們修三福,這是最根本的,不管你修學哪個法門,我們淨土法門也不例外,這個三福第一福是基礎,起碼要做到第一福。所以印祖在這裡,他沒有要求我們很高,沒有要求我們第二福、第三福,勸我們起碼也要修第一福,這樣我們念佛求往生才有把握。第二段就講到修學,我們本修的法門,我們淨宗學會大家都知道,就是修學淨土宗的法門,淨土宗是中國大乘裡面,八個宗派其中的一個宗派。淨土這個法門『三根普被,利鈍全收』。「三根普被」,就是不管你頭腦很好、很聰明,或是說頭腦不好,不識字,就只會念一句阿彌陀佛這也可以修。祖師在《文鈔》裡面給我們開示,這個法門上根,上至等覺菩薩、文殊、普賢、觀音、勢至,圓教等覺菩薩接近成佛了,也可以修這個法門,也需要修這個法門。我們看到《華嚴經.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參到第五十三位善知識普賢菩薩,參到第五十三參參到普賢菩薩,普賢菩薩是等覺菩薩。普賢菩薩怎麼來勸這些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以十大願王導歸極樂,這十大願王很有名,大家都知道。

  普賢菩薩以十大願王,引導四十一位的法身大士,這四十一位不是說四十一個人,是四十一個位次的法身大士,念阿彌陀佛回歸到極樂世界,圓滿成佛。這是說上等根器,文殊、普賢、觀音、勢至,我們說根器再好,我們頭腦再聰明,也比不上文殊、普賢。下等根器,最下根,《佛說觀無量壽佛經》跟我們說,五逆十惡臨終地獄相現前,遇到善知識勸他念南無阿彌陀佛,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個人頭腦清醒,他聽了之後能夠接受,馬上懺悔念佛求生西方,念念當中,消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這樣也能夠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下品下生。上至等覺菩薩,下至五逆的凡夫都可以修學,講一個最高,一個最低,當中全部都包括,不管在家出家、男女老少、富貴貧賤、聰明愚痴,「利鈍全收」,沒有一個不能修學,人人都可以修學,可見這個法門廣大。這是跟其他大乘法門的差別,其他的大乘法門都有它相當的一個條件,比如說參禪,你若不是上上根器的人,參禪不會開悟,參一輩子也不開悟。其他教下天台、華嚴、律宗、法相宗,都有相當的條件,不是每個人都能修學的。唯有淨土法門,方便、簡單、容易,念一句阿彌陀佛這簡單、這方便,而且成就是究竟圓滿,是這個法門它殊勝之處。

  下面說,『乃如來普為一切上聖下凡,令其於此生中,即了生死之大法也。』這講到了生死,這個了就是明瞭,了生死就是了脫生死,不用再來受生死輪迴。這個生死有兩種,一種變易生死,一種分段生死,我們六道的凡夫這兩種都有,我們有分段生死,分段就是分作一個階段、一個階段。我們現在生會死,這是分段,死了再去生,生了再死,這樣生生死死、死死生生,這叫分段生死。變易生死是他的身會變化,比如說阿羅漢他沒有分段生死,但是阿羅漢一直到等覺菩薩還有變易生死,他修學每個階層會提升一個變化,這叫變易生死,一個生一個滅。一定要到如來果地上,這兩種生死就完全都了了,都沒有了。

  所以「乃如來普為一切上聖下凡」,上聖是阿羅漢以上。如果把這個標準降低一點,小乘初果須陀洹斷三界八十八品見惑,雖然還沒有了生死,但是,他已經證得位不退。天上人間七次往返一定證阿羅漢果,了生死可以預定期間,所以入聖流,他就可以算是聖人這一流的。在大乘圓教是初信位的菩薩,這個斷證的功夫,跟小乘初果須陀洹一樣,斷三界八十八品見惑煩惱。從這開始算,算到大乘圓教等覺菩薩這當中的位次,都包括在「上聖」這兩個字裡面,聖人。度聖人是度變易生死,他們沒有分段生死。下凡就是六道,我們六道輪迴的凡夫,從天道、人道、阿修羅道、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這六道凡夫兩種生死都有。不管上聖、還是下凡,只要修學淨土這個法門,「令其於此生中」,就了生死,我們往生西方淨土兩種生死同時了脫。

  當然聖人,像普賢菩薩、善財童子往生,他們了變易生死。我們六道凡夫往生了分段生死、變易生死,一次就解決,這是這個法門它的特色。所以「令其於此生中,即了生死之大法」,這是大法不是小法,不是只有教你了分段生死,而且了變易生死,連等覺菩薩都要求生西方,才圓滿了變易生死。所以這個法門是大法不是小法,我們不可以看錯了。不能說念一句阿彌陀佛,這好像沒什麼,來輕視,這就錯誤了。我們學佛不管修學哪個法門,大乘小乘、各宗各派、顯宗密教主要就是要了生死。若沒有了生死,實際上有學佛、沒學佛,都沒什麼關係。學佛主要是要了生死,希望這一生能夠將生死做一個了脫,不用再來六道生死輪迴,這是我們學佛主要的目標。

  所以古大德跟我們說,「生死事大」,我們人生什麼事情是最大事?生與死。一個生一個死,說生死所有都包括在內,一生的功名利祿、榮華富貴,都包括在生死這個當中。你如果死了之後,這一切都沒有了,你再大的權力、再大的地位、再多的財富、再多的子孫,連你自己這個身體都沒有辦法跟你去,所以生死事大。但是我們現在看到很多學佛的人,乃至我們念佛的人,有幾個人把我們人生當中,了生死這件事情把它放在第一優先?我們世間人,實際上不將生死當作一回事,不是生死事大,我們世間人是什麼?賺錢事大,賺錢這事情比較大,生死這個事情是小之又小。直到臨命終快斷氣那時候,才知道生死這個問題很大;還沒斷氣的時候都是賺錢事大,生死事小。我們不要說沒學佛的,沒學佛的我們不用說,沒學佛的他根本不會去想這個問題。說學佛的人有幾個人想了生死?我們不要再說學佛,說我們念佛的人有幾個人要了生死?真的要了生死,這個世間要看破、要放下,把了生死這件事排在第一優先來處理。釋迦牟尼佛就是示現這樣給我們看,釋迦牟尼佛他是王子的身分,他能夠繼承王位,做一個國家最高的領導人。他看到人生生老病死這些苦,感覺這個人富貴沒有用,脫不了生老病死,積極要找了生死的方法,出家修行,王位不要了。

  下午我接到一個電話,陳居士打電話給我,他現在雙溪在監工,做得很辛苦。有些工人比較不配合,施工當中沒有辦法達到他的要求,他自己看不過去,就做了很多工作。我就跟他說,你既然都包給人了,我們要求該要求。如果很謹慎的要求,他達不到我們的要求,實際上我們也沒有辦法。後來我跟他說,當時你發心蓋這間,就是要讓人念佛求往生,如果不會倒塌就可以了。我們去那裡念佛,我們又沒有要永久住在那裡,我們是去那裡要求往生的,那是個轉運站而已,不是要在那裡住永久的。他想想:你講得有道理。我說放下、放下,不會倒塌就可以,我們到那裡念幾天就要走了,又不是要住多久,我們去那裡是要求往生的。

  所以我們在這個世間,我們學佛的人、念佛的人,覺悟的心要時時提起,時時提起要放下。確實這個世間不是永久的,今天不知道明天會變怎樣,這個世界明天會怎麼變化,我們不知道。所以時時刻刻我們都要有心理準備,尤其我們念佛的人,一心一意都是要求生西方。這是說將了生死這個大法,你要重視它,你不重視了生死你要怎麼了生死?你對這件事情就不去重視,也不想解決這個問題,你怎麼會認真去修學?總是把這個世間名聞利養,世間的事排在第一優先,這就是迷,這叫迷惑顛倒。我們想想看,我們哪一樣東西帶得走?不要說到死,今天晚上躺著睡時,連這個身體也不是你的,睡著像死了一樣。每天都要小死死一次,我們導師常常開示一天要死一次。

  『於此信不修,可不哀哉!』我們這一生有因緣遇到這個法門,遇到不相信,不肯修學,印祖非常感嘆,真悲哀。當生成就的佛法,當面錯過,非常的可惜,這是值得我們警覺。所以我們對修學淨土法門,念佛求往生,了生死這個大法,現在要調整我們的心態,把它放在第一優先,其他都不重要了。其他的,《金剛經》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都不是實在的,都不是真實的,都是無常,不斷在變化的。我們再看第三段:

  【三。此法門以信。願。行。三法為宗。】

  『信願行』,是《彌陀經》裡面,釋迦牟尼佛跟我們說的修學宗旨,這個『宗』就是宗要,旨是旨歸,這個法門的宗旨是「信願行」。宗要以我們現在話講就是要領,這個法門修學的要領與方法,就是在信願行。旨歸就是說你依照這個理論方法來修學,你要達到什麼目標,你目的在哪裡。比如說我們念佛,念佛的目的大家都知道,要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那是我們的目標。這就是淨土法門修學的宗旨,有方法、有理論、有方向、有目標。參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那是禪宗修學的理論方法,《金剛經》就是這個修學方法,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它的目標是什麼?明心見性,大徹大悟,這是它的宗旨,參禪的宗旨。

  教下,像天台、華嚴、法相、律宗這都屬於教下,密宗也歸在教下裡面。教下依照大乘經典的理論方法為宗,目標就是大開圓解,跟禪宗講的明心見性,大徹大悟是同一個境界。大乘法修到成就都是同一個境界,密宗叫三密相應,教下叫大開圓解,禪宗叫明心見性,在我們淨土叫理一心不亂,講的名詞不同,是同一個境界。這是我們淨土法門修學的宗旨,跟其他法門不同。所以我們不管修學哪個法門,首先要認識這個法門它的宗旨。如果我們沒認識,修的跟這個法門的條件不相應。所以信願行叫做三資糧,淨土資糧就是這三樣,淨土資糧。這個資糧用我們現在話來講,就是條件,我們在修學淨土法門就是這三個條件,這三個條件具足,才是符合修學淨土這個法門。

  這段我們下一集再繼續跟大家來報告,這集時間到了,我們就報告到此地。下一集再繼續來報告,謝謝大家的收看。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