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中峰三時繫念法事全集〈複講20-15〉  (第九十九集)  2006/4/16  澳洲淨宗學院  檔名:WD20-007-0099

  「中峰三時繫念法事全集」第九十九集的播出。諸位觀眾,大家好,阿彌陀佛。上一集我們講到繫念法事第二時的法寶讚,最後一句「萬古為敷揚」,這是法寶讚,讚歎法寶。

  做這個佛事對於亡靈得的利益最殊勝,因為什麼?做這個法事的人多,不是幾個法師在做,我們做三時繫念法事都是集合出家、在家,四眾同修大家一起來做,這是大眾統統可以參與的。所以往往我們現在做三時繫念佛事,在台灣,在大陸,都是一百多人,最多達到四五百人,你說這個功德有多大!這個利益太大了。這些道理我們可以從水結晶報告裡面能夠體會。集合大眾力量,功德殊勝,尤其是集合這些真正有修行的人、心地清淨的人、心地善良的人,他們的心多少與經教相應。做法事當中,他能夠放下萬緣,至少在法會當中,這短短時間當中,能夠把一切雜念放下,專心來做這堂功課,而且人又這麼多,有法師來帶領,因此這樣的佛事比其他的佛事殊勝太多。譬如說梁皇寶懺,沒有那麼多人參與,真正做法事只有幾位法師,其他的在家信眾不是實際參與,但是三時繫念法事是實際參與,這個不一樣。

  請大家繼續看第二時第三番的開示,在法寶讚的後面,我們把這個開示念一遍:

  【蓋聞虛而有鳴答之聲。寂而無形影之相。然谷響自然。非呼之而不答。佛身無作。非扣之而不彰。】

  我們先看這一小段。這一段是講感應道交的道理。『蓋聞』,「聞」是聽世尊在講經說法的時候常說。「虛而有」,「虛」是虛無,「虛而有」就是現代人所說的無中生有。以往總以為無中生有是不可能的,近代科學家證實,有確實是從無生的,有從無當中產生的。就是說有從哪裡來的?從無來的,無中生有。以往總以為無中生有是不可能,無空空的,它怎麼會生有?過去我們一般的觀念總是不可能有這種事,但是近代科學家證實,用科學的理論推論證實,有確實是從無所生的,現在有科學的根據,真的是無中生有。

  「虛而有鳴答之聲」,「鳴答之聲」是形相,有這個形相,有形有相,後面會具體給我們說出來,引事相來作證。『寂而無形影之相』,清淨寂滅裡頭沒有「形影之相」,法爾如是。形相是怎麼來的?總不出感應。下面舉事實來說,前面兩句是講理體,法性之體本來如是,清淨寂滅。

  『然谷響自然,非呼之而不答』,這是舉前面一個事例,「虛而有鳴答之聲」。山谷確實沒有聲音,但是你長嘯一聲,它就有回音,所以「非呼之而不答」。你要不是長嘯一聲,山谷的聲音不會現出來。這就是「虛而有鳴答之聲」,那個鳴答之聲要你去引起來。他有這個能力應,但是你要有感,感應,現相就會現前。

  下面一句,『佛身無作』,就是「寂而無形影之相」。確實諸佛如來沒有形相,但是你有扣,佛就有彰,有扣就有彰,扣就是感。像鐘,你去敲它;大磬,你去敲它,你敲它一下,彰就是很明顯顯現出來,那是應。眾生有感,佛就有應。感不一樣,千差萬別,應也不一樣,也是千差萬別。感的人有時候是有意,有時候是無意,我們或者講有心、無心,有時有心刻意去感,有時是無心去感,但是應統統是無心的,佛菩薩的回應都是無心的,無心無意。隨著你的感產生回應,感應道交,顯現出無量無邊的色相。這個感應就是唯識所變,它能現,就是唯心所現,心現識變,識把心所現的變成無量無邊的色相,在佛法裡面講無量無邊的法界。本來是一真,結果一真變成無量無邊法界,這裡頭苦樂不同。這一小段話不多,義理深廣無盡,學佛的人不能不知道。

  信佛,憑什麼信?憑這個道理信,憑這個事實我相信。破迷開悟,返妄歸真,憑什麼?也憑這個道理。你要是真正懂得這個道理,你就可以改造你現前的命運。我想要走好運,我這一生都希望走好運,這個不難,只要你有好的感,自然就有好的應,古德所謂種善因得善果。世尊在《十善業道經》裡面跟我們講的,「常念善法,思惟善法,觀察善法,不容毫分不善夾雜」,你就得永恆、究竟、圓滿的幸福,「能離一切世間苦」,這是感應。感應之理,法爾如是,這是自性的德能。自性本具的、本有的能力,本有的德相,我們今天搞成這個模樣不是別的,迷失了。迷失了,起心動念都是不善,我們的感不善,回應怎麼可能善?沒有這個道理。

  世間人求財,你到哪去求?滿地財寶你也得不到,你要得到了,禍害就來了,災禍就跟來,為什麼?你沒有命享受,你命中沒有這個福報。得到這個財富是會帶來災禍、災害,因為命裡面沒有財。沒財得到財,這不是好事情,反過來受到損害,所以要修。這不是求不到,可以求。修,修什麼?佛給我們講修財布施。愈沒有財愈吝嗇、愈慳吝,那真是糟了。愈沒有愈不肯布施,不肯布施就更沒有,那你就要窮困一生。如果你看到哪個窮人,看到這個人現在沒錢,沒什麼錢,如果你看到這種窮人,他一點福報都沒有,看他現在很窮,很貧窮,但是你如果看他平常的行為,他很大方,雖然沒有錢,但是很大方,自己雖然只一點點錢,他也肯捨得,也肯布施,雖然一點點,不多,但是他肯全部拿出來布施。這個人我們看他現前雖然貧窮沒錢,但是我們現在看他所作所為,這就是修因,他現在在修因,修財布施的因。看他現在修這個因我們就知道,這個人現在雖然貧窮,他有修財布施的因,後來一定會發達,為什麼?他現在在種因,有種這個因,後面一定有這個果。過去沒有種,現在當然沒有;現在種,將來一定會得這個果。命裡面雖然沒有的,命中沒有財庫,他能夠把命裡頭的財庫慢慢把它補充填滿。

  所以財布施得財富,法布施得聰明智慧,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這個話世尊在大小乘經論裡頭常說,我們在講席當中也不斷的重複,你有沒有聽懂?你有沒有聽進去?你有沒有依教奉行?只要你肯做,別著急,五年、十年、二十年之後,果報就現前了。不是我今天布施,明天就開始發財,沒這麼快,沒這個道理。只要誠心誠意去做,諺語裡面常說「只問耕耘,莫問收穫」,只問我要種善因,我要修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不要問果報,因緣成熟了,果報自然現前,然後你就會真正明瞭佛說的話是真的不是假的,這個感跟應真的現前。現前之後,你要有智慧,果報現前自己不享受,再布施,讓一切眾生去享受,這個好。

  我們老同修,跟家師 淨空上人時間較久的同修,大家都知道,這麼多年來我們也都看得出來,都看到的。家師初學佛的時候,我們看他以前年輕剛出家的相片,現在這個相片在學院齋堂也有掛出來,剛出家年輕的照片。凡是來過學院,來齋堂吃過飯,應該大家都看過。那個相確實,家師在講席當中,他說他年輕的時候確實沒有福報,看面相就知道。你看他這個相片,一點福報都沒有,再仔細看,還是個短命相。他出家的時候是在家已經學佛七年,學佛七年才出家。出家的時候,換句話說,那個時候也稍微有一點轉變。因為我們學佛要出家也是一個大的轉變,在家、出家是一個大的轉變,這個轉變也是他這七年當中學佛修學才有這個轉變,如果沒有七年的學佛也不可能會出家,所以總是有一點轉變。

  剛剛學佛那個時候,那時候相真的是不好。一個人相貌不好,當然一般話講這個人這一生沒有前途。那個時候家師自己也覺得莫名其妙,他遇到的老師,老師為什麼那麼照顧他?遇到方東美教授、章嘉大師、李炳南老居士,這三個老師對他都特別照顧,這不是容易事情。一般人照顧人總看出這個人有前途,這個人可教,才會照顧;看到你這個人沒有福又短命,在一般人的心目當中對你就敬而遠之,捨棄了。這幾位老師真的不是普通人,有慧眼照顧家師,成為現在國際知名的大法師,真正將佛法、將淨宗弘揚到全世界,所以老師確實有他的眼光。

  家師講過,大概他過去生中沒有修財布施,就是修財布施這方面疏忽了,也沒有修無畏布施,所以壽命不長,相命的告訴他,活不過四十五歲。這一生,他說年輕的時候還打獵,年輕的時候打了三年獵,天天殺生,沒有一天不殺生,殺業很重。幸虧過去生中修了一點法布施,有一點智慧。

  童年時代,時間不長,大概二、三年,很小的時候,大概六、七歲,這樣的年齡受過他的父親教誨。那個時代還有一點中國傳統倫理道德教育,還有沾一點邊,雖然時間不長,但是根基打得很穩,使他後來好學,就是對於求學提起很高的興趣。這是孩童時代,五、六、七歲的時候,父親扎的根基扎得很好,知道孝順父母、尊師重道,這個底子很深厚。見到城隍廟被軍隊破壞,城隍就搬家了。在破壞的前三天,城隍爺搬家,所以家師跟城隍爺在孩童時代就結了很好的緣。在他的故鄉,古時候有城隍廟,現在都沒有了。這個城隍常常在他的身邊做護法。

  他承蒙老師的關懷照顧,終於明白、覺悟、回頭了,斷惡修善,自己感覺到自己從前殺業很重,一明瞭,他就吃長素、放生。雖然那時候在公家機關服務,收入非常微薄,他得的薪水願意統統拿去放生。以後三十三歲出家了,開始接受別人邀請講經,講經就有供養,他就有錢放生、有錢布施醫藥、有錢印經。那時候他開始印經,自己獨立印經還沒有那麼多錢,只是人家有印,跟人家隨喜,參加別人印經,自己還沒有那麼多錢獨立印經,所以印經都是附印。別人有印,寄附別人一起印,寄一點錢去。經本印好之後,他會寄幾本給家師,所以家師在那個時候就做這個事情,就是印經、放生、布施醫藥,這個事情做了一生。到他四十幾歲,人家供養慢慢就多了,有能力獨立去印經,自己想印什麼都可以,一生做這個事情,生活非常簡單。所以他一生的福報愈修愈大,所以現在看到他晚年的福報愈來愈殊勝,真的是愈來愈多。現在真的是心想事成,沒有惡的念頭,沒有享受的念頭,總是有必要的時候,有感就有應。所以福報不可以自己享受,要讓一切眾生去享受,特別是對苦難的眾生。

  這個道理明瞭之後,你就會真做,你真做就真有感應,你愈做愈歡喜,為什麼?可以幫助許多苦難眾生,幫助裡面最重要的還是法布施為主。現在我們的法布施,除了公開演講之外,有不少家師的講記流通,究竟有多少數量也不知道,因為不是家師他自己經手,不是自己印的,甚至於很多講記不是他親自整理。他講了之後,有人從錄影帶或者錄音帶裡頭把它抄出來,寫成一本書流通。有很多人整理出來的,他都沒看過,沒時間,他也不想看,為什麼?說完就好了。喜歡的人去做,隨緣,你喜歡做你就做,因為他也沒有版權。

  現在還利用尖端的科學技術,我們有電腦網路、有衛星電視,網路、衛星也不是家師做的,誰去做他都歡喜,他也不會障礙你,也不會贊助你。他要贊助,他自己就要去化緣、去募捐,他一生也不做這個事情。有不少好心人都在那裡做,做得好像還挺有成就,都是好事。好事有人做就好,我們自己一生不操心、不攀緣,不操心,什麼都好,這樣才自在,心才清淨。清淨心生智慧,智慧開了,經教你才能理解,你才能體會。所以心要純淨純善,不但佛菩薩的經論你接觸了開智慧,就是世間法,你六根接觸六塵境界統統開智慧,這就是善財五十三參。

  經教裡面開根本智,日常生活當中開的是後得智。我們這一生能夠生活在智慧裡面,沒有生活在煩惱、沒有生活在憂慮,你說這是何等的幸福!這個幸福是佛菩薩給我們的,老師、善知識給我們的,這個恩德念念不忘。知恩報恩,怎麼個報法?為人演說。佛在經上教導我們受持讀誦、為人演說,你才能報佛恩、才能報老師恩、才能報善知識恩、才能報一切眾生恩。請接著看下文:

  【上來啟建第二時繫念佛事已圓。】

  『第二時繫念佛事』到這個地方圓滿了。

  【如上殊勳。投入如來大願海中。出生功德。】

  這跟前面第一時完全相同。

  【耑為亡靈洗除業垢。】

  前面一時,這是二時。這麼多人在一起修這個法事,為的什麼?『耑為亡靈』,也為一切鬼神,『洗除業垢』。

  【增長善根。捨此報緣。往生淨土。】

  我們修這個法事的目的在此地。利他當然就是自利,我們一定要明瞭自他不二,為什麼?前面講過「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心佛眾生原是一體。所以利他才是真正自利,自利一定利他,自利要不利他那不叫自利,那叫自己害自己。底下這個開示對我們很有啟發性:

  【但念自從無始。迄至今生。】

  『但念』就是我們回想、反省,從無始劫來到今天。

  【漚生巨海。逐識浪以高低。】

  這是從比喻上說。這個比喻,世尊在《楞嚴經》上講過。《楞嚴經》上有個比喻,佛把真心、心性、法性比喻作大海,前面講的靈知心,靈知心是大海。分別心就是緣慮心,緣慮心是什麼?緣慮心是海水裡面起了水泡,『漚』就是水泡。這個意思是「漚生巨海」。識是從性裡頭生的,迷了自性,迷了自性就生妄心,妄心就是阿賴耶識。從阿賴耶識變出來(它會變),變成第七識、第六識、前五識,再變成心所,再變成色法,統統是變出來的,「漚生巨海」。

  『逐識浪以高低』,「識浪」是什麼?浪是動的不是靜的,我們的心性是靜的,湛寂靈明,佛法裡頭常常用這四個字來形容。湛寂靈明,識(妄心)就不是,妄心是動,妄心是波浪。波浪有高低,有大風大浪,有小風小浪,大風大浪是六道三途,小風小浪是四聖法界。在六道裡面,大風大浪就是三惡道,小風小浪是三善道,六道輪迴。這是講為什麼會有六道輪迴。下面又有一個比喻:

  【雲點太清。任情風而人我。】

  『太清』是虛空,把虛空比作心性,太空裡面一片雲彩,這是比喻迷惑。雲彩在空中隨著風吹,東風把它吹到西面去,西風把它吹到東邊去,自己完全做不了主宰。這一句形容什麼?形容隨著業力流轉,自己不能做主。『任情風而人我』。這裡講的理。下面講事:

  【於是循環諸趣。流轉四生。業海茫茫。罪山岌岌。】

  好,這個果報現前,這是從事上講。『循環諸趣』,「諸趣」就是六道,你在六道裡頭循環。小風小浪,你就上升到三善道;大風大浪,你就沈到底下,到三惡道。『流轉四生』,「四生」是指六道裡面的生態,胎卵濕化。我們人道是胎生,畜生道裡面,這四種生都有。畜生有胎生、有卵生,鳥類是卵生,魚類也有卵生的,海裡頭多半是卵生,有蛋的;也有濕生的,還有化生的,像昆蟲是化生、濕生的多,蟲大部分都是濕生跟化生。佛在經上講,餓鬼道裡面這四種生態都有,地獄道裡頭只有一種化生。天道的福報大,多半是化生。這是講六道的生態,四種生:胎卵濕化。

  『業海茫茫,罪山岌岌』。「岌岌」是高大,像大山一樣,罪這麼大、這麼重。這一段,輪迴的道理跟我們說出來,輪迴的事實真相也都說出來。說出來之後,這怎麼辦?如何能夠消罪業、出輪迴?

  【匪憑發露。】

  如果不是憑著發露懺悔,什麼叫『發露』?做錯了事情,自己造了罪業,不要隱瞞,應當向大眾宣布。我做了什麼事情,勇於認錯,承認自己的過失,大家都知道了,這個人罵你一下,那個人批評你幾句,好,這個業報掉了,這是什麼?重罪輕報,報掉了。自己造的罪業不可以隱瞞,隱瞞不得了,為什麼?這個罪愈積愈重,將來果報太可怕。

  所以佛教我們做錯事情要發露、做好事要隱瞞。好事不要讓人知道,為什麼?那個德愈積愈厚,果報好。好的事情不要發露,積陰德。中國諺語常說,陰德之報最大,報得厚。如果你做了些好事,人家都知道,人家來表揚你、稱讚你,給你鼓掌,送你個獎狀,報掉了,你的好事就報完了;好事別人知道。做了不善的事情、罪業的事情,希望大家都知道,這個人罵你,那個人討厭你,都報掉了。諸位要明白這個道理,你才真正知道毀謗我們的人、侮辱我們的人、陷害我的人,那都是為我消業障,我對他們要感恩。不是這樣的話,業障怎麼消得掉!

  毀謗的人愈多,消的業障愈大。這兩年來,在台灣、在中國,還有其他地區,毀謗家師的人也很多,有的還在報紙雜誌寫了很多文字指名的罵,說家師提倡夏蓮居老居士會集的《無量壽經》是很大的過失。也有同修,大家看到這個批評,大家心裡不服,那時來找我,準備要寫文字,一樣登報紙來反駁,我就將這個事情向家師報告。家師就交代我,不要理睬他們,決定不可以跟他們計較,這像在吵架、互罵一樣。他罵我們,我們都不出聲,罵完就好了,這個事情就解決。不能對罵,罵來罵去,愈罵愈火熱,沒完沒了,那就大錯特錯。

  人家來罵我們、毀謗我們,我們自己反省,有則改之,無則嘉勉,這樣就好。真的我有過失,我馬上要改過自新,怎麼能反駁?沒有這個過失,我知道,沒有這個過失是替我消宿業。我過去生中造的罪業很多,他來替我消業障,我更應當要感激他。

  關於反對會集本是有意無意,這是另當別論,因為會集本很多,不是只有這本,為什麼反對這本,不反對別本?那是不是別有用意我們就不知道,拿這個東西作題目來攻擊。過去家師也說過,他說全世界的人都反對這個會集本,他還是要依照會集本學習,為什麼?這關係師道,這個法門是老師傳給他的。如果他聽了別人這些批評的話,這本經他就不讀了,不敢再讀這個經本,那這樣罪過就重了,什麼罪過?背師叛道。我們想想是不是要背上這個罪名?所以大家不管怎麼反對,他還是要尊師重道,報佛恩、報祖恩、報老師的恩德。

  家師非常堅定,相信他的老師有修持、有德行、有智慧。大家反對他,因為反對的人不是他的學生,你跟他沒有這個關係,家師跟他的老師有師生關係,不能反對,這是大義。人要沒有道義還能做人嗎?所以不管人家怎麼毀謗、侮辱,家師一句話也不說,至少守住他的大義,所以還是要尊師重道、知恩報恩。不可以聽信人家幾句話就不敢去讀這部經,這就不得了。老師的學生很多,為什麼李老師不把這個會集本交給別人,付託給家師流通?老師沒看錯人,老師知道他不會背師叛道,不會忘恩負義,一定會把這個經本弘揚到全世界,報答師恩,報答佛恩。

  所以這是有過失要發露懺悔,別人毀謗侮辱,自己要認真反省,有則改之,無則嘉勉,永遠是以感恩的心對待一切眾生。這是講要發露懺悔,所以「匪憑發露」。

  【曷遂消除。懺摩已往。發願當來。】

  這兩句話是怎麼樣落實?發露懺悔怎麼落實法?那要『懺摩』,就是懺悔,過去做錯了要知道懺悔,要知道改過。『發願當來』,發願要依阿彌陀佛四十八願,要依諸佛如來四弘誓願,一定要發願求生淨土,那就沒錯了。下面說:

  【再勞法眾。至心懺悔發願。】

  第一時有『懺悔發願』,第二時還有「懺悔發願」。懺悔發願的形式跟前面差不多,懺悔用十大願王的懺悔偈,普賢菩薩的懺悔偈,發願依舊是發四弘誓願。這集的時間到了,我們就報告到這裡。謝謝大家的收看,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