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中峰三時繫念法事全集〈複講20-15〉  (第二十六集)  2005/2/3  高雄佛教衛星電視台  檔名:WD20-007-0026

  諸位觀眾大家好,阿彌陀佛!這一集還是再看蕅益大師他的註解。

  「是極樂之真實因緣,此等莊嚴,同居是增上善業所感,亦圓五品觀所感」。「是極樂之真實因緣」這一句很重要,在這裡總結,極樂世界真正的因緣,這個話說得正確,顯示什麼?依報隨著正報轉。自己沒有煩惱,有道德、有智慧,其他的人是聖賢,換句話說,你自己也是聖賢,聖賢人所居住的環境,你就可想而知,這個環境會變成什麼樣子?這不可思議的境界。

  我們再看下面這一段,「此等莊嚴,同居是增上善業所感」,這個增上善業就是「念佛」。「亦圓五品觀所感」這個「亦」就是說也是圓教五品觀所感的,「圓五品觀」,圓是圓教,圓教裡面講的五品觀。五品觀底下括弧裡頭說了,「隨喜、讀誦、解說、兼行六度、正行六度」,這是講修行。我們要問、我們會問,看到有下下根性往生的,這個例子很多,古時候有,現在也有。不認識字的,沒有念過書的,也沒有聽過經的,什麼都不懂。但是什麼?他自己感覺得人生很苦,有人告訴他,念阿彌陀佛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可以離苦得樂。他聽了之後就信以為真,如獲至寶,死心塌地念這一句阿彌陀佛。他成功了,真的往生。這是什麼?這就是前面講的「增上善業所感」。

  你要曉得什麼是增上善業?念阿彌陀佛是增上善業。你想想看一心念阿彌陀佛的人,他十善五戒具足,他還會有害人的念頭嗎?害人的念頭都沒有,他還會殺生嗎?不會!他也不會偷盜,也不會去淫欲,也不會妄語,五戒統統做到了。他對這個世間完全放下,無貪、無瞋、無痴,無痴就是受持這一句佛號,一天念到晚,他不愚痴,增上善業。

  中上根性的人,智者大師為我們示現的,天台家的祖師,他是天台宗的祖師,智者!他示現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是說講經說法又領眾的法師,走的時候徒弟他們問他說:師父!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了,你往生到極樂世界是什麼樣的品位?他跟大家講,他說:因為我領眾,領眾要管事、操心!不能夠專精,所以往生只有五品位。他示現的五品位往生,五品位是什麼位置?凡聖同居土。

  我們曉得智者大師是釋迦牟尼佛化身再來的,不是凡人!這個說法日本也有。前年我們跟隨家師淨空上人到日本去訪問,見到日本人還有供養智者大師的像。我們去參拜的時候,家師告訴日本的這些法師說,在中國傳說智者大師是釋迦牟尼佛化身來的,他們說我們日本也有這個說法。示現,做給我們看!為什麼?高的修行方法,做不到,這個我們做得到,這個行!隨喜。你能做到嗎?不難。隨喜功德。

  通常,「隨喜」對治我們一個很嚴重的煩惱,是什麼煩惱?嫉妒。你有嫉妒,隨喜你就做不到,你能夠隨喜的時候,嫉妒心就沒有了。嫉妒是瞋恚裡面發出來的,人沒有嫉妒心,那瞋恚一定是很薄弱,雖然沒有斷,很薄弱。

  「讀誦」,讀誦是天天不離開佛,所以你能夠隨喜,你能夠讀誦,讀經、誦經。「解說」就是為別人演說,講經說法。「兼行六度」是隨喜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正行六度」,這兼行跟正行都有。「正行」是一心一意為眾生;「兼行」是隨緣,遇到這個事情隨喜去做,隨緣做,這就是兼行,附帶的、兼的。正行就是說自己主動去做。譬如修布施,看到人家有這種布施的事情,我們跟他隨喜一點,這是兼行。如果自己發起一個社會的好事,主動的來做,那你這是正行。

  兼修、正行統統要做。譬如市政府,市長發起一個青少年戒毒中心,這好事情,我們隨喜布施,我們也參加,這是兼修六度。如果我們看到這個社會上有這麼多青少年做錯事情,我們自己也發起來建立一個戒毒中心,這就是正修。兼跟正意思在此地,一個是主動,一個是隨緣。

  我們接著再看第三小段。「人民表因緣生法,聲聞表即空,菩薩表即假,佛表即中,圓融無礙也」,這一段話很重要。在如來境界裡面,不但眾生是平等的,我們講有情眾生,無情的報土也是平等的,所以總稱一真法界。一真法界裡面有沒有佛,有沒有菩薩,有沒有眾生?沒有。如果還有這些分別執著就不是一真。一真法界裡面有沒有淨土、穢土?有沒有四土三輩九品?統統沒有,那才叫一真!這才是事實真相。心現識變,理要很細心去體會、去觀察,你才能夠得到真相。

  華藏世界,極樂世界,世尊在經上常說「唯佛一人居淨土」,這個「唯佛一人」,不是獨一的,我們觀念上不要搞錯。證到究竟圓滿的佛果,這些人很多,究竟圓滿佛果,他住的叫做真正一真法界。等覺菩薩住的是相似的一真法界,不是真實的,為什麼?他還有一品生相無明沒有斷乾淨,道理在此地。

  華藏世界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這四十一個等級從哪裡來的?我們想想看,無明煩惱沒有斷盡,四十一品無明,破一品地位升一級,是這麼來的!

  但是你要曉得,無明、塵沙、見思煩惱性空,真如自性裡頭本來沒有這些東西。《起信論》上說得好,「本覺本有,不覺本無」。無明是不覺,分別執著都是不覺,不覺本來沒有!哪裡有什麼階級?哪裡有什麼佛、什麼眾生!在那個境界裡頭無佛無眾生,在第一義,第一義諦裡面這都沒有,落到第二義才有,才有佛有眾生,第一義裡頭沒有。第二義裡面有常寂光土、有實報土、有方便土、有同居土;第一義裡面沒有,那才是真相,諸法實相。

  凡是有這些妄想分別執著的都是虛妄相,《金剛經》上說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那是什麼?九法界眾生包括等覺菩薩,他們的境界是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如來實際理地「凡所有相,皆是實相」,妙!妙在實相跟妄相是融合在一起,不能分的。妄相沒有了,實相也就沒有了。

  實相好比人的身體,妄相好比我們在太陽底下的人影,影子,我們知道那不是真的,你們想想看影子跟人身離得開嗎?沒有人身就沒有影子,沒有影子就沒有人身,離不開。是不是礙事?不礙事。我們這個身不礙影子,影子也不妨礙我們這個身,理事無礙,事事無礙。你要覺!如果不覺就壞了,把影子當作自己,把自己忘掉了。這是什麼?這是九法界眾生犯的毛病。

  我們的真身是清淨法身,四聖六凡依正莊嚴是影像,《金剛經》上不是說得很好,如夢幻泡影。十法界依正莊嚴是夢幻泡影,一真法界裡頭是相似的實相,如來那個果位上才是真實的實相,這個道理要懂。你要不懂,你學習修行就沒有方向,你沒有目標,你到最後沒有結果。你要懂得、要明瞭,我有方向,我有目標,我將來能夠證入這個境界,這是佛境界。這個境界不管你證得淺,證得深,證得廣,證得狹,將來求生極樂世界對於品位的提升是大有幫助!所以一定要知道這個依正莊嚴是夢幻泡影,從哪裡來的?從我們的妄想變現出來的。

  這裡講人民是因緣生法,因緣生法是什麼?換句話來講大家就更好懂,人民是因果報應,這大家就好懂了。因緣生法就是因果報應,無一不是從心想生。你心想善,你的果報善,依正莊嚴都善;你的心想不善,依正都不善。不是別人造來給我們受的,是自作自受。自作自受他不懂得,他還怪別人,怨天尤人。遭遇不如意的事,認為老天爺不公平,讓我受這麼多苦,怎麼對那個人那麼好,對我這麼不好。他不曉得那個人他的好,是他的善心善業變的,我這個不好是我的不善心、不善業變的,跟誰都不相干。所以真正覺悟明瞭的人,這個錯誤念頭改過來了,不怨天不尤人,知道與什麼人都不相干,確確實實是自作自受的,這是事實真相。

  極樂世界有人民,人民是凡聖同居土帶業往生的,到西方極樂世界,老老實實講他還是人天的境界。因為一品煩惱都沒有斷,是屬於六道裡面人道與天道的身分,西方極樂世界凡聖同居土殊勝在哪裡?殊勝是真正不可思議,得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加持。是阿彌陀佛的福報,智慧福報在加持,把我們提升起來,不是我們自己修證的。西方世界最殊勝的地方就在此地。

  「聲聞表即空」,聲聞是方便有餘土,若證得聲聞緣覺的果位,他們住的世界叫方便有餘土。他的境界比我們凡夫要高,他知道萬法皆空,「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所以他的心定了。雖然有定,定功還不夠。為什麼?沒有開智慧。所以佛說他們是住在偏真涅槃,真就是真空。住偏真涅槃有自受用,沒有他受用。自受用是在清淨寂滅裡面,但是不自在,也不圓滿,這叫做偏真涅槃。

  佛在經上告訴我們,阿羅漢住偏真涅槃最長的時間是兩萬大劫,就是說這麼長的一個期限他會回頭,他會覺悟,能夠回頭。辟支佛比聲聞還聰明,辟支佛他也住偏真涅槃,就是住在方便有餘土,辟支佛最長的期限是一萬大劫,最長一萬大劫他就會回頭;聲聞頂多兩萬大劫,一定會回頭,會再求向上來提升。回頭就是我們常講的回小向大,他不願意再休息,休息的時間夠了,還要努力繼續去求學。

  聲聞住偏真涅槃就好比我們休學,讀書讀到一個階段,沒有繼續再升學。譬如讀書讀到中學畢業,畢業就沒繼續再讀了,沒有再讀大學,這就是休學,休息。休學,再過幾年感覺不行,還是要再讀書,再去考大學,這在社會上很多。大學就好比佛法的大乘,就是這個樣子。這講聲聞,聲聞緣覺住在空,偏真涅槃。

  「菩薩表即假」「假」就是假的。這個「即」就是一切,一空一切空,一假一切假。菩薩知道十法界依正莊嚴是假相,「假」就是假的意思,這個假相不妨礙真空。所以心住在真空,他能夠在假相裡面教化眾生,菩薩知道真空與假相,彼此沒有妨礙。我們今天凡夫,我們如果教化眾生,對自己的清淨心真的產生障礙,心不得清淨。我們要教化眾生,自己的心不清淨,如果是菩薩就沒有障礙,一天忙到晚,為一切眾生服務,決定不妨礙自己的清淨心,決定不妨礙自己修行的功夫。

  菩薩修六度萬行,我們念佛人修的是一心不亂,心不顛倒,這是念佛三昧。無論做什麼事情,無論怎麼樣忙碌,心不顛倒,一心不亂,這是菩薩。心永遠是定的,不會被外頭境界轉,這菩薩。我們凡夫接觸外面境界,被外面境界轉,這個很可憐。被外面境界轉就是遇到境界立刻就起反應,沒有定功。

  所以那個念頭可以說你從出生到現在,念頭是日夜不斷,前念滅了後念就生,速度快,決定沒有兩個念頭是相同的。念頭比時間還快,時間一分一秒,我們念頭的起滅,佛在經上給我們講都是萬分之一秒。換句話說,一秒當中,一秒鐘這麼長的時間,我們的念頭已經有上萬的生滅。

  一秒鐘就有一萬個念頭生滅起來,就是以《仁王經》上講的,家師過去講經常常跟大家講,《仁王經》說的還是方便說,佛的方便說,還不是真實說。但是根據《仁王經》方便說,這個說法就已經不得了了。為什麼?《仁王經》上講的一秒鐘,我們現在的時間一秒鐘,我們心裡的念頭有幾個生滅?二十一萬六千個。一秒鐘的時間,我們心裡的念頭已經有二十一萬六千個念頭生滅了,我們自己不知道,沒有發覺,這不知道叫粗心大意。

  一個念頭生就是現相出來了,正如同我們看電影一樣,電影放映機,鏡頭一打開,一張相片放在銀幕上。那個銀幕就是虛空、就是世界、就是眾生,一張出來就生了,很快一下子它就滅了。滅了立刻又生,第二張又出來了,速度太快,我們看電影,看到好像是真的。其實是一張一張的畫面,速度快,一直接下去,而且一張一張的畫面是各個不相同,不一樣,絕對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畫面,這叫相續相。

  《金剛經》上講的「如露亦如電」,露是露水,露就是比喻相續相,電是比喻真相。一張相片照的那是真相,幾張連起來那是相續相,它一直繼續。畫面為什麼一張一張不一樣?我們的念頭不一樣。念頭就是佛經上講的「識」,唯識所變。念頭不一樣變現出來的境界,相就不一樣。

  菩薩覺悟!他能夠恆順眾生,隨喜功德。功德是什麼?功德是他不變,不隨外面境界轉,這是功德;隨外面境界轉的沒有功德,那叫煩惱,你會隨著外頭境界轉。學佛的人講功夫,什麼是功夫?不隨外頭境界轉,這是定;對外面的境界清清楚楚、明明瞭瞭,那是慧。定慧等學,定慧等運,不可思議,這個境界深!

  所以菩薩恆度眾生。小乘住涅槃很自在,他不會自動度眾生,菩薩住不住涅槃?菩薩住涅槃,他住涅槃又不妨礙度眾生,妙!涅槃是如如不動,清淨寂滅。所以大乘菩薩他證得那個涅槃叫無住涅槃,如來果地上都是這樣的。什麼叫無住涅槃?不住生死,不住涅槃,兩邊都不住;換句話說,不住涅槃就有生死,不住生死就是涅槃。說起來涅槃、生死兩邊都有住,都兼顧了,兩邊沒衝突,兩邊沒有矛盾,兩面是圓融的,兩面是自在的,圓融無礙!所以到菩薩就行了,這空假中完全融合起來,即空、即假、即中。

  凡夫境界因為有妄想分別執著非常嚴重,空假中不能圓融,空就不是假的,假的就不是中。真正智慧現前,知道它是一,一而三,三而一。像茶杯蓋一樣,你若從一面看,這面是平的,翻過來看這面凹進去,再換個面看,這邊凸出來。不了解事實真相,站在兩面的人,意見就不一樣了。一個看這邊「我看明明是凹進去的」,站在這邊看的人「我明明是凸出來的」。兩個人相爭,知見不一樣,這就是沒有看到事實真相。

  回過頭來看才恍然大悟,原來凹的就是凸的,凸的就是凹的,是一不是二,一體兩面。佛菩薩聰明在哪裡?面面都看到了,他不是只看一方面,另外一方面他也看到了。凡夫跟小乘各人只見到一面,所以他有執著。看到這一面,你說這個東西是凹進去的,他不相信,明明我看的是凸出來的,你怎麼說它是凹進去的。看這一面的人「明明它是凹進去,你怎麼說它凸出來的」。這樣爭論不休!他沒有面面看到,每一方面都看到智慧就圓了。佛教給我們對於法界、虛空、世界、眾生、微塵面面都看到,然後才圓融無礙。

  再看底下一段,「寶池德水」,我們要把這個文念一遍,這個地方沒有把這一段文節錄,看經文:

  【又舍利弗。極樂國土。有七寶池。八功德水。充滿其中。池底純以金沙布地。四邊階道。金銀璢璃玻瓈合成。】

  這裡解釋一下這七寶,『金』是一種,『銀』是一種,『璢璃』是一種,『玻瓈』是一種,這裡講了四種。璢璃就是我們現在講的翡翠,綠色的玉。玻瓈就是我們今天講的水晶。在從前,現代這種玻瓈並沒有發明,古人講的玻瓈,佛經上講的玻瓈都是講的水晶,是天然的、完全透明的。現在我們知道水晶製作的東西很多很多,最常見的就是水晶的鏡片,眼鏡的鏡片,水晶鏡片,它保護眼睛的。再下面:

  【上有樓閣。】

  這是講七寶池的岸邊,『上有樓閣』,樓房、樓閣。

  【亦以金。銀。璢璃。玻瓈。】

  也有寶物來裝飾。

  再加上:

  【硨磲。赤珠。瑪瑙。而嚴飾之。】

  這就是七寶,七寶就是指的這些。

  【池中蓮華。】

  這寶池裡頭還有蓮華:

  【大如車輪。青色青光。黃色黃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潔。】

  到這裡是一段。我們講的寶池德水,介紹這一段,文念過了。這一段裡面重要的義趣,是「無老死苦」。這一段文重要的意思,人在那裡不會老、不會死,沒有這些苦。下面我們分了兩個小段,「上明住處,此節明生處」。前面講的眾寶欄樹,這是地利之樂,那是我們居住環境。七寶行樹、寶池德水,這是講我們往生到極樂世界的生處,我們往生的所在、處所。極樂世界跟我們這個世間不一樣,我們這個世間是胎生,由母親肚子生出來,胎生,胎生很苦。西方極樂世界是化生,化生是變化的,它不是胎生。

  「此土同居是有漏惑業所感」。此土是講我們這個世間,我們現在住的這個地球,這個地球,我們現在住的這個地球是釋迦摩尼佛娑婆世界的凡聖同居土。這個土從哪裡來的?佛在經上告訴我們「有漏惑業」,這個世界怎麼來的、怎麼形成的,是眾生有漏惑業所產生。漏是煩惱的代名詞,有漏就是你有煩惱,你有習氣。只要你有煩惱習氣,你就沒有辦法離開六道輪迴,六道輪迴是有漏惑業所感。你看佛在很多經論裡頭告訴我們,真的是無數次,千經萬論給我們說明這個事實真相。

  六道是見思煩惱變現出來的,所以佛說只要把見思煩惱放下,六道輪迴就沒有了。永嘉大師《證道歌》裡頭說得很好,「夢裡明明有六趣」,這個六趣就是六道輪迴,「覺後空空無大千」。六道輪迴不是真的,是你迷惑顛倒所現的夢中境界,但是你不知道是夢,你在這個夢裡頭要受。所以你造善業,你在夢中享福,有樂受;你造惡業,你在夢中受罪,你有苦受,你這個夢沒醒過來。到什麼時候醒過來?你把六道的業因,把它斷掉,果就沒有了。這個業因就是見思煩惱。

  見思煩惱裡頭,頭一個身見,執著這個身體是我的。你們想想看,六道眾生哪一個人不為自己這個身?行善為這個身,造惡也是為這個身,以為這個身是我,這頭一個錯誤。所以家師常常勸勉同學,我們若真正想覺悟,想明瞭、明白,要從哪裡下手?頭一個要把自私自利的念頭捨掉,你才能夠入門。自私自利這個錯誤的觀念,錯誤的行為,要不能徹底放下,你再好的緣分也不能入佛門。這個佛門是什麼?佛的境界你入不進去。

  六道凡夫可憐!無量劫來在輪迴裡頭打轉,三善道的時間短,三惡道的時間長。你說為什麼?就是為了自私自利,自私自利害得你生生世世,在三途苦報裡頭受罪。佛真是慈悲到極處,把這個事實真相、前後因果,全部都跟我們講清楚,講明白了,奈何不悟!什麼是悟?把自私自利放下,這個人覺悟了。自私自利沒有放下,沒覺悟。裝得再像,說得天花亂墜,自私自利沒有放下,那不是真的悟;那是經教裡面所講的世智辯聰,不是真實智慧。真實智慧他的觀念改變,這叫修行!錯誤觀念修正過來,起心動念是什麼心?真誠心、清淨心、平等心、正覺心、慈悲心,日常生活起心動念是這個心。

  這個心裡頭沒有自私自利,看到眾生苦就會去幫助他,全心全力捨己為人。你們看看釋迦牟尼佛是不是這樣的?捨棄自己富裕的生活,捨棄自己的社會地位,捨棄自己一切權勢。用這個身體,用他的智慧,幫助一切眾生覺悟,幫助一切眾生斷惡修善,幫助一切眾生離苦得樂,幫助一切眾生轉凡成聖。他的所作所為,一天到晚示現的是為人演說、犧牲奉獻,一點自私都沒有,一點自利都沒有。所作所為利益社會、利益一切眾生,這才能入佛的境界。佛境界就是自己性德的境界,明心見性。

  凡夫、權小所以累劫修行而不能契入,原因在哪裡?自私自利沒有放下。是不容易!我們一般講劣根性太深,煩惱習氣太重,哪有那麼容易放下的!佛遇到這些眾生怎麼辦?不勸他放下,為什麼?沒有辦法,那是不可能的。勸他什麼?勸他造善業,不要造惡業。佛教這些眾生是教他五戒十善,目的不是教他出輪迴,目的是防止他墮落三惡道。因為你的思想、言行不善,不善你要招感來生三途苦報,太可憐,太悽慘。你能夠斷惡修善,你持五戒、修十善,你來生得人天福報。你不能放下自私自利,出不了六道輪迴,先幫助你得人天福報。

  佛教化眾生確實應機說法,你是什麼樣的根機,什麼樣的願望,佛都能夠滿足。這是說我們娑婆世界,西方極樂世界跟我們這裡不一樣。

  「彼土乃無漏淨業所成,又為阿彌陀佛願行之所莊嚴」。這個「之所莊嚴」就是加持,阿彌陀佛四十八願,阿彌陀佛無量劫的修行功德加持給你。你自己要修無漏淨業,你要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個道理不能不懂。再跟諸位說,你心裡頭還有一個怨恨的人,還有一個看不順眼的人,你不能夠到極樂世界。為什麼?那個心態是嚴重的漏,不是無漏,你是有漏。有漏修淨業,這個業就不淨,也就變成惑業。

  所以到西方極樂世界,你不要看那些老太婆念佛,臨終的時候、要走的時候往生那麼自在,她是怎麼修的,才能如此自在?你要仔細觀察她,她生前沒有一個怨恨的人,你看她有沒有一個怨恨的人?沒有!她沒有怨恨任何人,為什麼﹖都一筆勾消了。我要到極樂世界去了,都不計較,等我成了佛之後,我回來再來度你們。這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非常重要的一個條件。

  我們修行最重要的,就是把這個錯誤的行為修正過來。有一個人不滿意,有一樁事情不愉快,都是障礙你往生,你心不清淨。這是說明往生難,一萬個念佛人只有一、兩個往生,道理在此地。

  他的煩惱沒有轉過來,只是用這一句阿彌陀佛壓,硬把它壓下去不起作用。這要看你的運氣,你現在要壓不住,到你臨命終時,最後一口氣如果還是壓不住,爆發出來了,這一爆發出來之後墮落三途。所以平時要用功夫把這個轉過來,我不再怨恨,我要更加慈悲。他以怨恨心對待我,我以慈悲心來對他,我以感恩的心對待他,這個心態就轉變了,換過來了。

  那你會問,他對我有什麼恩?為什麼我要對他好?他對我那麼不好,我還要以感恩的心來對待他,什麼恩?成就我忍辱波羅蜜,這就是恩。成就我持戒波羅蜜,怎麼說持戒?我對他不再報復了,不會想對他再報復了,這就是持戒,持不殺生的戒。不會傷害眾生,不但沒有這個行為,連這個念頭都沒有了,沒有報復的念頭。沒有瞋恚的念頭是忍辱,心裡不會起瞋恚心;沒有報復的念頭是不殺生,不殺、持戒。成就你六波羅蜜,這不是恩惠是什麼?無始劫來的煩惱習氣,從此化解了,這樣念佛往生沒有障礙,這才真正能感得阿彌陀佛,臨終的時候來接引你。

  所以對這個世間有一樁事情放不下,都是你的麻煩、你的障礙。果然能夠身心世界一切放下,煩惱習氣不再起現行,這個人念佛往生平平安安、穩穩當當,臨終的時候佛來接引。所以極樂世界都是無漏淨業所成,無漏就是把煩惱轉過來,這一句話很重要。帶業往生,帶業往生只能帶阿賴耶識裡面習氣種子,不能帶現行,現行是什麼?現在還常常發作,常常起貪瞋痴的煩惱,那叫現行,這個不能帶。

  我們每天從早到晚生活工作,處事待人接物統統是修行,把以前毛病習氣統統改正過來。以前我恨的人,現在我能愛他;以前我討厭的人,現在我能幫助他,一定要把這個觀念做一個轉變,那我們念佛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臨終時候才沒有障礙。

  這一集時間已經到了。我們就跟大家報告到這ㄧ段,下面,下一集再繼續跟大家報告,多謝大家的收看,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