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群書治要36O》第三冊—上行下效  悟道法師主講  (第一九三集)  2023/3/19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20-057-0193

  諸位同學,大家好!我們繼續來學習《群書治要36O》第三冊,第四單元「為政」,二、「教化」。

  【一九三、朝廷者,天下之楨幹也。公卿大夫相與循禮恭讓,則民不爭;好仁樂施,則下不暴;上義高節,則民興行;寬柔和惠,則眾相愛。四者,明王之所以不嚴而成化也。何者?朝有變色之言,則下有爭鬥之患。上有自專之士,則下有不讓之人;上有克勝之佐,則下有傷害之心;上有好利之臣,則下有盜竊之民。此其本也。今俗吏之治,皆不本禮讓,而上克暴,或忮害好陷人於罪,貪財而慕勢。故犯法者眾,姦邪不止,雖嚴刑峻法,猶不為變。此非其天性,有由然也。】

  這一條出自於後補卷二十,《漢書(八)》。

  『楨幹』,這個是古代築牆的時候所用的木柱,木頭的柱子,在兩端叫「楨」,豎在兩旁的叫「榦」。後來以指重要的,就是指重要的、起決定作用的人或事物的意思,這個稱為楨幹。就是決策的人或者是事物,用「楨幹」兩個字來形容。『循』是順的意思。『上』,上面這個「上」在這裡通「尚」,通高尚的尚,就是尊崇、重視的意思。『興行』,這兩個字意思是因受感發起而實行,受到感動,發心一起去實行。『變色之言』,就是使臉色改變的話。多是指爭論是非曲直而衝動發怒的時候所說的話,這個叫「變色之言」。『克勝』是妒忌刻薄而好勝。『俗吏』是才智凡庸的官吏。『忮害』是忌刻殘忍、嫉忌陷害,這是叫「忮害」的意思。

  這一條講,「(匡衡上疏說)」,古代的匡衡,也很有名,匡衡上疏說,「朝廷,是支撐天下的梁柱。公卿大夫之間相互遵循禮節,恭敬謙讓,那麼百姓就不會互相爭鬥」。朝廷是帶頭的,朝廷如果循禮恭讓,人民就會效法,就不會互相去爭鬥了。「大臣們愛好仁義,樂於施捨」,所謂樂善好施,「那麼百姓就不會使用暴力;百官重視高尚的節操,那麼百姓就會因受感發起而實行」,向他效法學習。「執政者寬緩和柔,溫和仁惠,那麼百姓就會相互親愛友好。」「以上四點,是聖明的君主之所以能夠不施行嚴刑峻法而完成教化的原因。這是為什麼呢?因為朝廷上有衝動無理的爭論言行」,「臣民」,下屬的大臣人民,「就有爭鬥的禍患;上面有獨斷專權的人,下面就會有不謙讓的人;上面有妒忌刻薄而好勝的輔佐大臣,百姓就會有相互傷害之心;上面有貪財好利之臣,下面就會有偷盜行竊之民。這是造成社會風氣變化的根本原因。當今才智凡庸的官吏治理國家,都不根據禮敬謙讓的原則,而推崇峻刻暴虐的政策,有的殘忍嫉忌,喜好陷害他人蒙受不白之冤」,喜歡害人,「貪取財利」,羨慕權勢,就是「傾慕權勢」,貪財向有權有勢的人靠近,「因此犯法的人很多,姦邪之行不能得到制止,即使用嚴厲的刑法,仍然不能改變這種狀況。這不是他們的天性,而是由於當政者沒有教化好」。也就是當政、當頭的人,這個頭帶得不好,所以下面的臣民就起而效法。上面如果帶得好,下面也會跟著好。所以上面帶頭教化要先以身作則,這個非常重要。所以這在任何的階層,在上位領導的人都是同樣一個道理,都要先自己做好,下面的人他才會跟著學好。

  好,這一條我們就學習到這裡。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