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緇門崇行錄淺述—感悟東宮  悟道法師主講  (第七十一集)  2021/9/4  台灣台北靈巖山寺雙溪小築  檔名:WD20-053-0071

  《緇門崇行錄淺述.忠君之行第五》。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放掌。請大家翻開《緇門崇行錄.忠君之行第五》,第一百三十八頁,我們從第六行:

  【感悟東宮】

  這裡看起。這個題目我們看到了,也就知道感化讓東宮太子覺悟。『東』是表法的意思,古時候皇帝登基,第一個就要立太子,就是以後的接班人。這個「東」是形容他還年輕,太子年紀還小,就像太陽剛剛起來,將來他是國家的接班人,所以這個非常重要。如果能夠把將來國家的繼承人,給他教化、感化好了,將來施政就利益全國的人民百姓,那個影響一個國家的人民。所以教化好東宮,將來這個國家,全國人民都受到利益了。我們看下面這個文:

  【唐玄琬,弘農華陰人。貞觀初,帝以琬戒德朝野具瞻,敕為皇太子諸王授菩薩戒。】

  到這裡是一段,這一段是這個公案的一個開頭。「唐朝京師普光寺玄琬律師」,他是專攻戒律,是「弘農華陰人」。弘農就是現在的陝西省華陰縣,他是那個地方的人。『貞觀初』年,「貞觀」是唐太宗的年號,唐朝貞觀之治在全世界是有名的,談到唐,就想到貞觀之治。唐太宗這個朝代,他的政治辦得最好,影響到全世界,很多外國人都到唐朝來留學,來學習,來歸順。所以現在我們到世界各地,有華人的街,都稱為「唐人街」,也是受到唐朝貞觀之治的影響。『帝以琬戒德朝野具瞻』,貞觀,就是唐太宗,他是一個賢明的君主、領導人,當然他是信佛的。從這個地方知道唐太宗他信佛。唐太宗因為玄琬律師的戒德高尚,戒律德行都很高尚,朝野都很瞻仰。朝就是在朝為官的,整朝的文武百官;在野就是說不是當官的,一般人民,士農工商都對他非常的仰慕。於是唐太宗就『敕』,「敕」就是禮請他為皇太子,皇太子就是東宮太子,將來繼承王位的,以及諸王,在古代君主時代都有封王,一個封地讓他去管理,在那個地方稱王。這個王就是諸侯這一類的,諸王,所謂王宮大臣。『授菩薩戒』,傳授菩薩戒,可見得當時佛教之盛,你看朝野大家都信奉,皇帝帶頭。所以他帶頭信奉佛教,以佛教,佛陀在經典的教育來教化全國人民,自己首先帶頭來學習,這個影響力就大了。我們再看下面這一段:

  【琬致書皇太子曰:「今略經中要務四條,惟願留意。一曰行慈,謂依涅槃梵行之文,含養兼濟。二曰減殺,謂東宮常膳,多所烹宰;殿下以一身之料,遍擬群寮,及至斷命所繇,莫不皆推殿下,請少殺生,以永壽命。三曰順氣,謂不殺曰仁,仁主肝木,木屬春生,殿下位處少陽,請春季禁殺斷肉,以順陽和。四曰奉齋,謂年三齋,月六齋。何者?今享大福,咸資往因,復能進德,彌增美矣!」】

  玄琬律師就寫信給太子說,「現在簡略地列出佛經要點」,有四種,「希望您用心奉持」。「一是『行慈』」,行慈就是實行仁慈的政策,「要依照『大般涅槃經梵行品』所述去做人處事」,就根據這部經典,佛的教誨,這樣去做人,去處理事務,「就可以攝受教養百姓」,百姓他就能夠歸順了。「並救濟窮苦」,貧窮,要救濟他,要幫助他,這是第一個,要行慈,實行仁慈之政。

  『二曰減殺』,就減少殺生。不能做到完全不殺生,但是要減少。就是說皇太子,東宮平常吃飯,「常宰殺烹煮很多牲畜」,殺生就很多了,一般人就不會造這麼多的殺業,但是你是東宮太子的身分,每一天吃的山珍海味,殺生就很多了。「殿下所需要的食物,要動用很多人力去營辦採購」,那真的是勞師動眾,為了他吃的,你看動用多少人去採購,去辦理。「以至牲畜喪命的原因」,要殺很多動物的生命,殺生殺這麼多,都是因為你要吃,所以大家才去殺這麼多的牲畜,都是「由您而起,請您減少殺生」,你不要殺生太過、太多,「來求長壽吧」!這是你減少殺生,『以永壽命』,「永」就是說長久,你的壽命可以延長。佛在《地藏經》也講,地藏菩薩「若遇殺生者,說宿殃短命報」,殺生重的人,他就短命。所以這裡玄琬律師勸東宮太子,你減少殺生,為自己求長壽。

  『三曰順氣』,「所謂不殺生就是『仁』」,不殺生就是仁慈,『仁主肝木』,仁在人的五臟裡面,代表的是肝臟,肝臟主仁。「肝在五行屬木,木在春陽之時茂生」,木就是說在春天陽氣很旺的時候生長,生長得會很茂盛。「殿下是太子」,就是你的地位在四象中的少陽,所以「東宮稱為少陽,福居春月。所以請您在春季禁殺斷肉食,以順陽和之氣」。春季就是春天,春天這三個月叫春月,所以請你在春季,春天這三個月不要殺生,斷肉食,那就吃素了。你看以前唐朝皇帝、皇太子不能吃長素,也要吃花素,在這三個月,也就不要吃肉,不要殺生,這樣才是吉祥的。如果在春季,一年的開頭就開始殺生,這很不吉祥,這個是有凶禍的,這個時候造這個殺業就很不好,對自己、對國家都不好。所以春季不要殺生,來順應陽春之氣。

  『四曰奉齋』,「奉齋」就是說要持齋戒。奉齋「就是每年正、五、九三個月」,這三個月是四天王巡視南贍部洲的一個時間。這叫三長齋月,這三個月都要持齋,就是戒殺、吃素。以及每個月六齋日,每個月是算農曆的,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這是一般受菩薩戒有這六齋日,這六天要吃素。「此日諸天眾集會,稱量世間善惡多少,見造善者擁護,見造惡者共嫌毀。」這個六天(六齋)就是諸天,天眾、天神都集會來巡察人間人的善惡,這天特別來巡視、來衡量這個世間善惡多少,善多還是惡多,還是惡多善少。看到天眾來,天神看到修善的人他就擁護,看到造惡的人就共嫌毀,嫌毀就是會懲罰。像《太上感應篇》講,「是以天地有司過之神,依人所犯輕重,以奪人算」,你造惡業,他就減損你的壽命、你的福祿,給你減少。人沒有福報的時候,災殃就很多。「算減則貧耗,多逢憂患,人皆惡之」,人家看到都不喜歡他,災難就很多,那是造惡業感召來的。如果修善,他就感召吉祥、福報。在《地藏經》是講十齋日,多了四天,《地藏經》也是這麼講,這個十天,十齋日,現在持十齋的人也很多。這個月是地藏菩薩的「教孝月」,十齋也是四天王、諸天神眾,這一天特別來巡視,這一天特別多。平常也有,不是說平常就沒有,這一天是特別的多。所以在這個日期就避免造惡業,多修善事,增長自己的福報。

  這是玄琬律師勸東宮太子,「為什麼要這樣呢?因為您今享受大福報,都靠您過去世積功立德,修行得來的,如您今生更能修積德行,那就更完美,福報就更大了」。這一生福報享不完,來生繼續享福報。就是你這一生為什麼能夠投胎到皇宮來做太子,將來還要接皇帝的位子?過去生你修的,你過去生有修福,你才能得這個果報。這一生如果不繼續修,造惡業,福報一直減損,恐怕不要等到來生,可能這一生福報都損光了。那有很多在歷史記載的一些君主,你說他沒有福報?能做皇帝,他怎麼會沒有福報?福報很大。但是享福,迷惑顛倒,揮霍,造惡業,把過去生修的福報損光了。甚至到最後亡國了,這個歷史上記載的特別多。所以玄琬律師勸皇太子,你要修,福報就更大了。下面皇太子他就回答:

  【皇太子答曰:「辱師妙法四科,謹當緘之心府,奉以周旋,永藉勝因,用資冥佑。」】

  這個皇太子也很難得,他也很有善根,接受玄琬律師的勸導,他就回答說,「承蒙師父訓示妙法四項,我會謹慎牢記在心,時時信受奉持,永遠用這四個座右銘去警惕和做事」,以這四個座右銘來待人處世,「俾能得到上蒼鬼神在冥冥中的保佑」。如果這樣在做,天地鬼神都會來護持,他這個國家就能國運昌隆,人民安樂。他累積的福報,來生來世繼續享受這個人天福報。這是玄琬律師勸東宮太子。感悟東宮,感化,讓東宮太子他覺悟要持齋、不殺生、不能浪費,要行仁慈、要行仁政,這樣自己本身能延長壽命、福報,也會給全國人民帶來幸福安樂。所以唐朝貞觀之治它的興旺原因就是他信奉佛教,以及儒、道的教育。佛教跟儒跟道一樣,都是教育,不是宗教,不是迷信,現在人都誤會了。所以我們出家人有這個義務、責任,把佛教真正的本質向現前的社會大眾來說明,讓大家能夠真正認識佛教的本質,進一步來學習佛法,得到佛法的殊勝利益,這也是我們現前出家人的一個使命。古人都做榜樣給我們看,《緇門崇行錄》就是蓮池大師蒐集古代出家人的德行,教化眾生的一些榜樣、示範,讓我們後人來學習、來效法。

  好,今天我們就跟大家學習到這裡。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