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每日論語  悟道法師主講  (第二六三集)  2019/8/12  台灣  檔名:WD20-037-0263

  諸位同學,大家早上好!我們繼續來學習雪廬老人的《論語講記》,「鄉黨篇」第六章。

  【君子不以紺緅飾。紅紫不以為褻服。當暑。袗絺綌。必表而出之。緇衣羔裘。素衣麑裘。黃衣狐裘。褻裘長。短右袂。必有寢衣。長一身有半。狐貉之厚以居。去喪無所不佩。非帷裳必殺之。羔裘玄冠不以弔。吉月必朝服而朝。】

  『君子不以紺緅飾』,「君子不以紺緅飾,飾是領、袖的緣邊」,領子、袖子的緣邊,「女子緣花邊,男子緣細邊」。「殷代崇尚白,周朝崇尚黑,都是以五的數字。為什麼如此呆板?因為一切事,不可沒有找一個標準,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量長度用尺,量重量用斗、秤。從前民國初年,還有正式的老師,五四以後就沒有了,老師成了雇員,只管鐘點費,賣貨物而已,正式的老師一切都管。我們辦事必須有標準,兩個人也都不能離規矩,國家的政治,以什麼為標準?要依聖人,人存政舉,人亡政息,那聖人依什麼?佛、孔子都有老師,孔子尚且以七、八歲童子為師,倚老賣老是大毛病,老師可以不論年齡。而且記問之學不足為人師,必得溫故而知新,才可以為師矣,人之患就在好為人師。中國的學問是天地人三才,孔子觀易,仰觀天象,俯察地理,地道敏樹,要學大地,人亡政息,但是大地不會亡。地法天,一切都變,天不會變,天不是日月星辰,而是真空也,可以讓一切效法,天靠得住。天靠得住,地、人靠不住,天又法道,所以說朝聞道,夕死可矣!道法的是自然,自然法自然,佛就講性,所謂法爾如是,這就是自然。」

  「所以從前的政治要按五行月令而定,中醫不懂這個就不行。《周禮》中都依五色、五味等而制訂,例如:冬天,腎出水,吃甜的東西便傷水。夏天不著黑衣」,夏天不穿黑色衣服,「冬天不著白衣」,冬天不穿白衣,「不可以逆天而行。衣、食等一切,都與天地配合起來」。

  「紺、緅,夏衣葛,冬衣皮,葛染色,有的用草、有的用樹木,染第三次出的色為紺。」「紺,絳色,色淺」,絳色是紅色。「北方的正色為黑,為緇。」「紫有若干種,有絳紫」,紅紫的色,「北方的間色為紫」,紫色,「北為水,水剋火,火是南方,南方是赤色,分丙丁,丙陽丁陰」。「水先剋丁,陰火掠奪而來。土剋水,掠癸水,以丁火補。黑赤為紫、為紺,北方的間色。四染為紺;七染為黑。祭服用紺,喪服用緅,行禮時要以這為規矩。」

  「頭一次染為縓,第五染為緅,第七染為緇」,緇色,「衣服顏色要配合事情,祭服為紺色,喪服用緅色」。「君子是懂禮的人,所以袖、領不緣紺色」,袖子跟領子不緣紺色,「因為這對所祭不恭敬」。「也不緣緅,因為喪禮不吉祥,所以懂禮的君子不以緅緣邊。」這是講服飾、服裝,在什麼場合應該穿什麼樣的衣服顏色,什麼季節穿的衣服顏色也要配合五行、配合季節,與天地配合。

  『紅紫不以為褻服。』「紅紫不以為褻服,褻服為在家隨便的衣服」,在家穿的就比較隨便,這個叫褻服,「從前人衣服顏色若不對,不許入公門,為妖服,國之將亡,必有妖孽」。「今日之下男子也穿花衣服,便是妖服,出奇怪的事情,就是不正常,人一不正常,天地就起變化。」所以穿衣服不能隨便亂穿。「三國時的何晏喜好修飾」,管寧見了以後,以為何晏這個人,「不能長久」,衣服喜好修飾,喜歡穿那個比較不正常的衣服,「後來司馬炎篡位,果然先殺了何晏等人」。

  『當暑,袗絺綌,必表而出之。』「當暑,袗絺綌」,絺是夏天穿的細布,綌是粗布,「絺,葛之精者。綌,葛之粗者」,粗布。「夏葛冬裘,可以在家中穿,沒有赤身露體,但是可見到肉身。」就是比較透明,這夏天的衣服。「出房門就必須加一件衣服」,不能穿透明的衣服出房門,到外面要加一件衣服,「叫表衣,意思是表面再加一件」,好像我們現在穿內衣,你要出門,加一件衣服再外出。

  『緇衣羔裘,素衣麑裘,黃衣狐裘。』「以下說冬衣。緇衣羔裘,溫帶冬天就必須穿皮衣,裘有黑色,有素色、黃色的皮」,有三種,「羊皮有一種是黑羊」,天氣才冷的時候穿,「稱為緇羔」。「素麑是小鹿皮的衣服。狐皮是黃色,還有銀狐」,銀色的,「那最為寶貴」。「黃狐皮比較普通」,黃色狐狸皮比較普通,「外頭用綢加上面子,使得裡外如一,這樣內外顏色就一樣了」。

  『褻裘長,短右袂。』這個袂是衣袖。「褻裘長,褻裘,便衣。」就是我們在屋子裡面,自己房間穿的便衣叫褻裘。「古人不戴手套,有用小火爐烤,又袖子很長能夠袖手。」古代的人袖子都很長,都能蓋過手。「短右袂,有注解說是右袂短,有人說是捲起」,捲起袖子,到底是哪一種說法對不知道,「依佛制則是偏袒右肩」,這是講出家人袈裟他是右肩露出來。

  「這一章說孔子的飲食起居,屬於周代的制度,所以現今所說都不對。如唱戲的衣服,清朝末年到民國初年,與今天就大有差異。」每個時代、每個朝代服裝都有不同,這舉出清朝末年、民國初年跟我們現在的服裝那差別太大了。「而從前一切都合規矩」,現在是沒有規矩了,「中國雖然亡國很多次,衣服卻沒有大變化。到了清朝入關,服制才有大變化,衣服等等都是如此,連明朝的衣服也廢除了」。

  「從前巡撫的印章是紫色,官雖大但不是正官,縣官方印是紅色,因為縣官是正官的緣故。今昔制度不同,沒有畫圖,也沒有照相,講的如何會對?不可考據,我們只學原則,不失禮就可以了。」

  『必有寢衣』,「衣,衣服固然是衣,桌巾也稱桌衣,被也稱作衣」,棉被套的也稱作衣,被衣。「床,凡坐具都稱為床,例如說禪床」,在上面打坐的稱為禪床。「必有寢衣,所以凡蓋覆的都叫做衣,褲也是衣的別名,為下衣」,褲子是下衣,下半身的衣服。「寢衣是被子」,就蓋的棉被,「有注解說,小者為寢衣,大者為衾,實在說只要解釋為被子就可以了。」

  『長一身有半。』「長一身有半」,這長短的長,「從前讀如身無長物的長」,它這個音是讀丈,一丈、二丈這個音,長這個字,音讀丈,就身無長物,長是「餘的意思」,多餘這個餘的意思。「從前人不使肉身見人」,就是說都要穿衣服,「身有多長,蓋的衣被就要有一個身子長,除此以外還要剩餘出半個身子長來。」像我們蓋的衣被,這棉被要比我們身體要長一點。

  『狐貉之厚以居』,「狐貉之厚以居,居有注解說是居家,有人說是坐。皋比,教師所坐稱為皋比。」教學的老師所坐的稱為皋比,坐的位置。

  「鄭玄說:在家以接賓客。狐貉是用來舖坐,是成人坐的,或與賓客會面用的,年輕人不許用。從前年紀還沒有到三十歲,天冷不許穿皮衣,三十歲以後才允許穿著羊皮,這與生理有關係。夏天衣穿得少,秋天入冬以後,不可急著加衣服,春天進入夏天,也不要急著脫衣。這是衛生之道。」秋冬不要很快就加衣服,春天要進入夏天,也不要很快就把春天的衣服脫了,馬上換夏天的衣服。季節的交替還會有變化,所以不要太急著換季節的衣服。

  『去喪無所不佩。』「去喪無所不佩」,有喪事去弔喪,「從前不是只有女子帶環佩叮叮咚咚,男子也必須佩,普通都是佩玉」。「有喪事時,佩帶的飾物都必須去掉,喪期滿二十七個月後,才可以再帶。」現在人就不懂這些了。

  『非帷裳必殺之』,「非帷裳必殺之,參考注解可以知道。帷裳,例如窗簾,可以較隨便。一般的衣服要縫好,不要撒開。帷裳,今日之下不用這個,但是還有幔,掛在室內、室外,都有不同。一切都有規矩,為什麼如此?因為天地人一體,觀看月令,就可以知道了。例如:今年冬天大雪,要食鹹,因為北方屬水」。「也可食苦瓜」,吃苦瓜,「因為水可以剋火,不會傷身體。也可以食辣,因為金生水的緣故」。這是講吃的方面跟季節,如果冬天如果下大雪吃鹹的、吃苦瓜,也可以吃一些辣的。「平常衣服必得縫得實在,至於喪服何必講究漂亮?」喪服是喪事用,衣服不必講究漂亮,要合禮制。

  『羔裘玄冠不以弔』,「羔裘玄冠不以弔,喪禮主素,吉禮主玄,吉凶要異服」。你是吉禮吉事,還是凶禮喪事。人家家裡人死了,去弔喪還穿著花花綠綠的,那就很失禮了;吉禮,參加人家喜慶,你也不能穿凶服(喪禮的衣服)去。所以吉凶服裝是不一樣。「喪家,對於客人恭敬,所以用紅氈給人拜;在訃文中,要用一個紅的聞字,寄給對方。」這是喪家對客人的禮節。「懂禮的人,就會指著這個而去除,使者便會為他撤去。」「又,大官弔喪行禮,必得摘去鈴子;行禮完畢,到客廳才可以安上。」這是古代做大官的人,去給人弔喪行禮,頭上戴的鈴子,要先摘下來,這個禮行完畢之後,到客廳才可以再安上去。「吾人處在現今之時代,參加喪事,不要穿著紅衣,表示同情。」「從前搗糧食必定唱和相歌,若對門鄰居有喪事,那搗糧食的人也不相歌」,不互相唱歌。「如今則是放開收音機等等,這就不可說了。」隔壁鄰居有人死了,他家裡放收音機還在唱歌,這就給人感覺怪怪的,好像隔壁人死了,你還很高興,這就很奇怪了。現在人不懂這個禮,實在要學習。

  『吉月必朝服而朝。』「吉月必朝服而朝」,吉月是指我們傳統的正月初一,我們過年正月初一,「必上朝,各諸侯必得祭廟,必須穿著新衣上朝」。「穿朝服是恭敬對方,穿著好衣,甚至借衣服來穿,不是炫耀,而是恭敬對方。」

  好,今天這章書我們就學習到這裡。這章書主要講穿的衣服,季節不同,還有吉事、喪事也不同,場合不一樣都有講究的。我們也是依照古代的精神、原則,用在現今這個社會上。好,今天講到此地,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