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每日論語  悟道法師主講  (第一八四集)  2019/5/25  台灣  檔名:WD20-037-0184

  諸位同學,大家早上好!我們繼續來學習雪廬老人的《論語講記》,「述而篇」第十六章。

  【子曰。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

  「這一篇難講的地方很多,現今再研究《集釋》,才知道從前只研究一種注解是不可以的。」雪廬老人講這一篇很難講的地方很多,研究《集釋》之後才知道以前只研究一種注解,那是不可以的,那個出入很大。「看書,看本文,我們看不懂,看注更看不懂」,看經書、看本文我們看不懂,看注解那就更看不懂。「朱子注解的大病在於改經,句法及字都改。」這個是很大的毛病。「如今的風俗就是看不起古人,想要自己創造,其實是沒有創造,而是拋棄自己的古聖文化,去取西洋的舊文化,以為是新的東西。」這個是現代我們中國人就是這樣的,自己的聖賢文化不要了,去採取西洋的舊文化,以為是新的。「孔子尚且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不敢創造,今人只看十本八本就想改聖人的書。」這是現代人真的是不知天高地厚。

  「現今看到經文的句法,都是宋以後的句法,從前不用標點,有了標點更糟。」這個標點,點得不對,那意思就不一樣,那就更糟糕了。

  『子曰: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孔子云」,孔子講,「加我數年」,就是「教我多活幾年」。「若是孔子年輕何須這麼說加我數年?你們年輕人不能這麼說,吾還可以說,吾昔日二十歲以前,十三經都念完了。《詩》、《書》、《禮》、《左傳》,孔子以前就有五經,但是沒有四書,現今將《論語》、《孟子》、《大學》、《中庸》、《孝經》、《爾雅》都列為經,《孟子》還在孔子之後。」

  「吾十五歲就學《易經》了,那這一章經文孔子說:五十以學《易》,孔子五十歲以前還沒有學過《易經》嗎?吾沒到五十歲就已經學《易經》了,吾豈不是高過於孔子?那孔子的學問豈不是太糟了?所以這個講不通。」所以這樣的注解是注解不通的。譬如說孔子五十歲了,那還沒有學過《易經》,那雪廬老人講,他十五歲都已經學《易經》了,那孔子怎麼可能到了五十歲還沒有學過《易經》呢?所以這種講法是講不通的。

  「孔子六十餘歲,作《周易》的《十翼》,這章經文朱子讀不通,改五十為卒,以為是加我數年,卒以學《易》」,把這個五、十改掉了,改卒這個字。五、十以學《易》,朱子給它改,五、十改掉,改卒以學《易》,「多教我活幾年,我要學《易經》」,這是改經的大毛病。

  「《群經平議》懷疑五十為吾的誤。」就是這個抄錯字了,這是一種看法。

  「又有人說,孔子四十七、八歲時學《易》。」孔子四十七、八歲才學《易經》。

  「又有人說,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易通亦」,就是亦可這個亦,「多加我幾年,我再多學,這樣也可以無大過了」。

  「這一章各注紛紜」,各種注解說法不一樣,「都沒有結論,吾如何講法」?雪廬老人講,注解都沒有結論,那我怎麼講呢?「吾沒有見過《論語》的原書,你們所讀的書也不多,萬萬不可以西洋的書來改中國的書,希望你們自愛,守規矩,不可以妄作聰明,如今這種毛病比從前更甚過了。你們沒有程朱、王船山的學問,他們尚且有過,何況是你們?《周易》六十四卦唯有謙卦,是六爻皆吉,乾卦六爻皆陽,剛到極點是亢龍有悔,悔才能無咎」,要時時懺悔,「反而不如坤卦,柔可以勝剛,如牙先落,而舌每存」。

  「這一章依注解講不通,所以有人改加為假,改易為亦,這也說不通。」

  「有人說,五十是揲(舌)蓍(尸)草五十根。所以學《易經》必須五十歲,因為五十是大衍之數。但是孔子學《易經》,哪裡是學揲蓍草?所以這也講不下去。」卜筮,卜卦要用這個揲蓍草,五十這個是大衍之數,這是又有人這麼說。這個也是講不下去的。

  以上雪廬老人舉出各種說法,都很難講得通。

  「吾靈機一動」,吾就是雪廬老人,他自己忽然有靈感了。「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或者五年,或者十年以學《易》。看到龔元玠的《十三經客難》說:先儒句讀未明,當五一讀,十一讀」,就是五一個逗點,就是五、十,那不是五十合起來的。「言或五或十」,就是再給我五年或者十年,「以所加年言」。雪廬老人講,「吾依從這個注解」,他說我依照這個注解,「加我數年」,就是五年或者十年,「不必說是多大年紀時說這句話,意思是說:或者再學五年《易經》,或者再學十年《易經》,就可以無大過了」。「吾依從此注」,雪廬老人講,他依照龔元玠這個注解,那比較講得通,「但是也不敢肯定一定對」,雪廬老人還是持一個保留態度。那麼我們依照雪廬老人,雪廬老人依照龔元玠這個讀法,綜合各種注解,他這樣講法是比較可以講得通,但是雪廬老人還是不敢很肯定。但是這樣的講法,依這樣的注解是比較順的。

  好,這一章書我們就學習到此。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