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每日論語  悟道法師主講  (第一一六集)  2019/3/18  澳洲  檔名:WD20-037-0116

  諸位同學,大家早上好!我們繼續來學習雪廬老人的《論語講記》,「公冶長篇」第十四章。

  【子路有聞。未之能行。惟恐有聞。】

  「《論語》這一部書,多一字,少一字,與內文都會有變化,所以考異」,考證它不同的地方。「音讀必須先看」,音讀,就是斷句音讀必須先看。「吾講時省了,大家看。」雪廬老人講,他講的時候就省了音讀,大家自己先去看,這個要注意看、仔細看,因為多一字、少一字,那個意思就不同了。

  「這一章有兩種說法。」「有聞」,有聞這兩個字「聽了學問」,就是有聽了、聽聞,聽聞到學問。「另一種解釋,有聞是有了名譽、名聲」,這是另外一種解釋。「這二種說法都有理」,這兩種說法都有它的道理。「前面第一種說法比較普通,可以採取。」就是聽聞學問。「後面的說法,有此一說,可以參考」,後面講有聞是有名譽、有名聲,在社會上有名聲了,這個說法可以參考。前面一種聽了學問,這是比較普通的。

  『子路有聞,未之能行,惟恐有聞。』「先說子路有名譽的說法,子路有名聲,想自己所做與名聲是否相符,若名過其實,恐怕別人再加以虛偽吹噓。」得了名聲恐怕名過其實,再加上別人給他吹捧,這就超過了,超過他實質的名聲了。「這個說法對於我們這個時代也有幫助,現今的人名過其實」,他的名聲大過於實質。「其實根本沒有實行,卻是大加吹噓。」大家都是去吹捧,那實質上沒有去做到,很多都是名過其實,超過了,這個讚歎大家給他鼓吹、吹捧。「在子路,有人替他鼓吹他便不安」,就是有人讚歎他、捧他了,「恐怕有人再替他吹噓」,他感覺就不安了,恐怕名過其實了。「如今的人是請其他人代吹噓」,現在人不是別人要替他吹捧,都說自己怎麼好怎麼好,請別人替他來宣傳。

  「或自己吹噓」,自己宣傳,特別現在台灣這個選舉都是這樣的。「本來是假名譽,還想再增加假名譽。」本來這個名譽就不是真實的,還要再去吹噓、吹捧,那就是再增加了,已經名過其實了,再去吹那就更假了。「你們雖然看了也不知道,聖人說破後,才知道是毛病。」我們現在人,的確看了這些事情,也不知道他問題在哪裡,聖人給我們說破才知道這是毛病。「現今的人,有一種人是假恭維,一種人是胡罵,都是毛病。」假恭維就是假的給你恭維、恭維,對你讚歎、讚歎,那是假的不是真的;另外一種人就是亂罵,這兩方面兩種都有毛病。「這有二種害處」,這裡有兩種害處,「一者,你沒有實行而有名譽,名譽是財產,來了財產就不祥,你沒有用心力、勞力而有所收穫,像公教人員,沒有幹什麼事,光領高薪,必遭天殃。再者,養成虛假心,學問不會進步。」這個非常重要,所以我們修學就是要從這個地方下手。我們得了錢財,自己要想想,我們得了這個錢財合理不合理?不能取這些不合理的錢財。「吾教你們,這種不義之財不要。」雪廬老人教我們,這種不義之財我們不要,要了會有災殃。

  「另一種說法,例如老師教的,或者從其他處聽聞的道,例如吾為你們講《論語》,你已經聽聞人道。上回曾講,佛學是儒學的精華,漢宋的注解為糟粕,但是大家對於佛經卻闢為異端。清代有翁方綱,他說上一章經文所說的道,也不是道。這個說法,吾以為有理,為什麼?道有體有用,體是靜,用是動,所以說人道敏政,地道敏樹,天道下濟,都是說用(它的作用)。但是人都不知,何況是道的體?」這個用,我們天天在用,都不知道,這個體是靜的那就更不知道。「又比如,佛家講性,禪家言心,曰性天,曰心地。性與心,是一還是二?若說是一,為什麼說明心見性?《中庸》說:德輶如毛,毛猶有倫,上天之載,無聲無臭這是道的本體。」

  「子路有聞,這是子路所聽聞的六藝的學術。尊德性而道問學。德性與學問不同,你們學習的年齡已經過了,還不懂儒學,何況是佛學!」這也是我們現在修學的人主要的情況,學習的年齡都過了。儒學是佛學的基礎,儒學還不懂,那怎麼會懂佛學?「既然沒有佛學那也只是有小善根,只是鬚根而已」,那個根的鬚而已,只有鬚根就沒有力量了。「有根無力,風一吹就倒,這就不必說斷惑了,連伏惑都辦不到。」斷惑是斷煩惱,伏惑是伏煩惱,伏煩惱我們都做不到。「惑不伏,往後的去路如何?」這個問題是很嚴肅的,我們見思惑不斷起現行,伏不住,那往後我們要去哪裡?我們的去路是如何?我們不得不去慎重的思考。「你們臨終不能伏惑,那時才後悔就晚了。」那的確我們臨命終見思惑伏不住,它就起現行,就障礙我們往生西方,那個時候後悔就太慢了。「你們有根無力,你們是在唱佛,這必須警覺,你們若能攝心專注,學問就日有進步。真能收心用功念佛,一天是一天功夫,這樣便很快了。《觀經》下三品沒有伏惑,沒有伏惑如何一心不亂?因為臨命終所現是一念誠心的佛種。」沒有伏惑那達不到一心不亂,臨命終這個念佛往生,是臨命終那個時候一念誠心的佛種子。這些開示非常重要,我們要不斷的來提醒我們自己。

  「子路聽師友說的道理,沒有能實行,唯恐這是敘述子路的用心,怕再聽到,恐怕言行不合一,這是子路的好勇,當天就辦,不隔夜,所謂子路無宿諾。所以孔子說,由也好勇過我。」

  「《反身錄》說,子路跟孔子學,學得能升堂了,因為他有急行的心。我們學佛,是門內還是門外?門外還有外,門內也還有內,修行必須如法修行。不合法等於未修(等於沒有修),我們是聞而未行。」聞了,聽聞但是沒有去實行,沒有去落實。

  「佛教中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以諸惡莫作來說,吾學佛七十年,吾尚且為惡,吾是無心的惡,心粗不知善惡而做,若知是惡,吾就不會去做了。」雪廬老人他講他自己學佛七十年,還會為惡,但是為惡不是有心的,是無心的。如果知道那個是惡就不會去做了。「我們是為惡而不自知」,我們現在為惡自己也不知道是在作惡。「你若作惡而自己知道,就比孔子高了,孔子說: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孔子學了五十年,學《易經》可以沒有大的過失。但是孔子說,「還有小過,為什麼孔子不改?因為不知道。孔子知道後處處都改,因為不知道才沒有改,時時改而惑沒有盡除」,還沒有完全除盡。

  佛法裡面講,「見思、塵沙、無明,你知道嗎?」的確我們不知道。自己起惑、造業、受報,自己也不知道。「起惑造業,如何能無過?不懂見思惑,就是造大過。」不懂得什麼是見思惑,起惑造業了,造了很大自己也不知道,就會造大的過失。「根本無明不斷,仍會造惡。子路無宿諾,吾人比起子路,也要慚愧死了!」我們跟子路比都比不上,無明沒有斷,一定會造惡。實在講真正不造業的,只有諸佛如來了。等覺菩薩以下,一直到六道凡夫都還有業,那只是輕重大小當中差別不同而已。所以這章書,雪廬老人這些開示,對我們學佛的人、念佛的人非常重要。特別是念佛我們希望念到功夫成片,伏煩惱、伏惑,那臨終就決定有把握往生西方;如果惑在平常伏不住,臨命終就沒有把握。要看臨命終那個時候,念佛的善根種子是不是起現行。如果那個時候最後一念,信願念佛求生淨土是可以往生,但是沒把握。雪廬老人再開示,也是希望大家能做有把握的事情,這才是對的。

  好,今天這章書我們就學習到這裡。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