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每日論語  悟道法師主講  (第一一O集)  2019/3/12  澳洲  檔名:WD20-037-0110

  諸位同學,大家早上好。我們繼續來學習雪廬老人的《論語講記》,「公冶長篇」第八章:

  【孟武伯問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問。子曰。由也。千乘之國。可使治其賦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帶立於朝。可使與賓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你們在此聽講,極不容易,就是為了求學。應當用心聽,聽後要求能夠變氣質。禮記說:只聞來學,不聞往教,論語又說:朝聞道,夕死可矣。不這樣就是空來一趟,有如行屍走肉。我們學論語,但求不受共業,不受原子彈的惡果。」這一章書一開頭,雪廬老人講對學《論語》的一個態度,就是要用心來聽,聽了之後要求能夠改變氣質。不是這樣,我們到人間來是空跑一趟,有如行屍走肉,人一生,這樣醉生夢死的過了一生。我們學《論語》就是求不受共業,現在的人都是造惡業,我們學了《論語》就是要求不造惡業,不造惡業就不受共業,不受原子彈的惡果。這原子彈就是現在講的核子武器,這個世界眾生造的業造得嚴重了,果報就是核子彈的惡果,就是大災難。共業當中有別業,別人不修,我們自己要修。

  「孔子的境界,我們提倡,人家也提倡,但是不同。」這是雪廬老人講,孔子的境界,我們提倡,別人也提倡,但是這個有不同的地方。「我們沒有政治作用(沒有政治立場),不為名利。我為利為名嗎?」雪廬老人試問的話。「九十多歲的老人壽與祿都有定數了,多吃多穿只是造罪而已。」當時雪廬老人講《論語》已經九十幾歲了。「這種事佛經有說,中國書也有,從前的人都懂,現今的人只知名利,醉生夢死而已。」這是現在人,的確大多數人也都是這樣,都是只知道要求名求利,醉生夢死這樣過日子,這樣而已。「佛陀比孔子固然高,但是孔子的境界我們也不知道,不如道便不可以狂妄荒誕而輕視孔子。」這也是我們要知道的,也要保持這個態度,我們不知道孔子的境界,不知道我們就不要亂批評,而去輕視孔子。那孔子可能也是什麽佛菩薩示現的,這個我們不知道,《普門品》裡面講三十二應身,所以都不能輕視。

  『孟武伯問子路仁乎?』

  「孔子提倡仁,孟武伯問孔子親近的學生,那個人是仁者。」

  「先問老學生:子路仁乎?」說子路他是不是一個仁者?「吾的希望是出人才,不為名利,能夠講,自有天爵,人爵則可以要也可以不要。你們不會說話,會念書才能說話,所謂:念了詩經會說話,念了易經會算卦。易卦如數學,有一定的規矩,手中有掌中經,掐指一算,這不是迷信。」這裡雪廬老人講,他講《論語》是希望出人才,不為名利。不為名不為利,能夠講自然有天爵,人爵就是人間的名利可以要,也可以不要。要會說話,就是要先會念書才會說話。舉出《詩經》,念了《詩經》才會說話,念了《易經》就會算卦。所以易卦如同數學,它有一定的規矩,手中有掌中經,掐指一算,就可以算出什麽事情來了,這個不是迷信。

  『子曰:不知也。』

  「孟武伯問子路仁乎?」子路他是仁者嗎?「子曰:不知也,」這個不知,「若解釋為不知道,就必須掌嘴。」這個很關鍵的,我們一般可能都會解釋為不知道,但是這裡這個意思不是不知道。所以雪廬老人講,若解釋為不知道那就必須掌嘴了。「子路為孔子的學生,而且孔子能算卦,境界很高,如何會不知道?」就是孔子他會算卦,而且子路又是孔子的學生,他怎麼會不知道?所以這裡不能解釋為不知道。「你們一個字也不會懂,一字有十幾種說法。」這個的確我們現在人是不懂,就是一個字也不懂,因為一個字有十幾種的說法,看用在什麽地方,它的解釋不一樣。

  「孔子不但會說話,而且會算卦,知道提問者的心理,孔子這樣答,知道孟武伯不會滿意,所以等孟武伯再問孔子再答。不知也,你問仁,吾無法講,不甚清楚,這與不知道不同,不清楚是還知道一點。」這個意思就不一樣,這是不知,這裡就是不是很清楚,不是很清楚還是知道一些。這個跟不知道的意思還是不一樣。

  『又問。』

  「又問,孔子之道,要緊在仁」,仁慈這個仁。「皇侃疏引范甯云:仁道宏遠。仁又寬宏又久遠,很難講,來問的人就是不明白仁字」,不明白仁這個字。「若明白,便會問某人仁的境界是如何。顏回三月不違仁,其餘的學生日月至焉而已矣。」這顏回三個月他不違背仁,其他的學生就沒有像顏回這樣。「有人一天想到一次仁,親近孔子的高足,或許幾天有一次想到仁」,這是親近孔子的。「再其次一點,或許幾個月才有一次想到仁。吾以比喻來說明,你們念佛能一心不亂便算是仁了」,舉出我們念佛法門,如果我們念到一心不亂就算是有仁。「你們能三月一心不亂嗎?」就是念佛念三個月,三個月當中有一心不亂嗎?如果三個月當中一心不亂那就有仁了。「台中打方便佛七,佛七當中的功夫如何?沒有功夫可說。你們能夠三月淨念相繼嗎?你一天當中,淨念相繼有幾時?」這個開示的確非常重要的,特別對我們念佛人很關鍵,的確我們自己反省反省,我們一天當中二十四小時,有幾念是淨念?是在念佛。我們一反省就不難發現了,的確沒有,可能偶爾有一、二個念佛的念頭。其他都是妄念了,不是淨念相繼。

  「注解說:仲由未能有之,不能說子路全有仁。無禪有淨土,你們有淨土嗎?非獎誘之教,故託云不知也。」無禪有淨土,就是我們沒有參禪有淨土,雪廬老人問,我們有淨土嗎?不是念佛就有淨土了,這一定要明白,我們念佛人一定要明白。所以非獎誘之教,故託云不知也。「仁是自己的功夫,不是獎勵就能做到。仁是最要緊的一字,必得任重道遠。」

  「餘論,程瑤田論學小記:仁至重至難,故曾子云任重道遠,死而後已,沒有死不可以說這個人如何,蓋棺才可以論定。」

  「又問,沒有提問什麼,不是又問其仁如何,孔子身通六藝,學生還學其他的,孔子答覆說某某他的仁沒有成功,但是有成功的事情。」仁是個人他自心的功夫境界。孔子答覆說,某某他的仁沒有成功,還沒有達到境界,但是他有做出成功的事情。

  『子曰:由也,千乘之國,可使治其賦也,不知其仁也。』

  孔子講,「千乘之國(千乘就是大國),政治不長久,有毛病就必須變化,從前是井田制度,八家共同耕作一塊公田,後來又發展出兵車。你們別怕幹小事,你能指揮十輛兵車嗎?別人辦不了,你能辦得了嗎?你能辦多少就辦多少,沒有才幹而辦事就會害人。千乘之國能出一千輛兵車,為大國,可使治其賦也。賦,出兵車,子路能使大國出兵車而不亂,而且能領兵車作戰,所以子路說:子行三軍則誰與?加一個可字,便不容易,不知其仁也,至於仁的程度,吾不清楚」,這裡沒有褒貶的意思。孔子說,子路他可以指揮一千輛的兵車作戰,他有這個能力。但是不知其仁也,至於他仁的境界到什麼程度,我不清楚。接下來再問第二個:

  『求也何如?』

  「求也何如,冉求,十大弟子之一,問何如」,先問子路,接著問冉求,「何如便有含蓄的意味,這段仍然是問仁。」這段也是問仁,說冉求他的仁如何?

  『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

  「宰就是領袖」,我們現在講領導,他可以當領導。孔子說打仗子路可以,子路行。「政治才能那就是冉求。今日台灣有一位仲由,有一位冉求就行了,但是沒有辦外交的人也不可以。」這是雪廬老人舉出當時在台灣,如果有一位仲由,一位冉求,那這樣就可以把這個地方治理得好。但是沒有辦外交的人才也不可以,也必須要有外交人才。接下來再問:

  『赤也何如?』

  「孟武伯又問:赤也何如?問公西華」,公西華這個人他的仁又如何?「孔子說:束帶立於朝,穿朝服,束起帶子,位居朝廷。」

  『子曰:赤也,束帶立於朝,可使與賓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可使與賓客言也,四書辨證」,《四書辨證》這個書裡面有注解。「賓與客不同,有各國的諸侯、使臣,以及使臣的使臣,地位大的為賓,地位下的為客。賓又有大小的差別,客也是如此,如往生也有九品一般。辦外交,重要在於不可結交沒有良心的人,像日本、美國的三豎(日本:田中義一、田中角榮。美國:尼克森、卡特、季辛吉),沒有眼光,帶來全球的禍害,也害了自己。賓客來都是有外交,患難才更需要朋友。公西華能夠辦外交,大賓小賓,大客小客都能辦,也不得了。至於公西華的仁,我也不大清楚。」

  「這一章說軍事、政治、外交,古時候的讀書人看不出來。不管做什麼事都要有人才,幹什麼都必須專精一條,否則就是無用的人。」

  好,這一章書我們就學習到這個地方,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