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每日論語  悟道法師主講  (第五二四集)  2020/4/29  台灣  檔名:WD20-037-0524

  諸位同學,大家早上好!我們繼續來學習雪廬老人的《論語講要》,〈子張篇〉第二十二章。

  【衛公孫朝問於子貢曰。仲尼焉學。子貢曰。文武之道。未墜於地。在人。賢者識其大者。不賢者識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學。而亦何常師之有。】

  『衛公孫朝問於子貢曰,仲尼焉學。』「衛國的公孫朝問子貢,仲尼焉學。焉字作何字講,即何所從學。其意是問,孔子之學從何學來。」這個意思就是問,孔子他學從哪裡學來的。

  「馬融注:朝,衛大夫也。」

  「春秋時,魯、衛、鄭、楚各有一名公孫朝,所以此處加衛字以別之。」有一名叫公孫朝,這個地方是指的衛國,因為魯、衛、鄭、楚四個國家都有一名叫公孫朝,這裡加衛,就是區別他是衛國的公孫朝。「見清儒翟灝《四書考異》」,清朝大儒翟灝《四書考異》,他考證的,這地方一個說明。

  『子貢曰』,「以下,是子貢答復公孫朝的話」。

  『文武之道,未墜於地,在人。』

  「此意是說,文王武王雖歿」,文王武王雖然不在了,「但文武之道並未隨之喪失,至今仍在世間,由人流傳」。就是周文王、周武王的道,它沒有隨著文王、武王不在世了而喪失,到現在還在世間,由人繼續來流傳。

  「皇疏」,皇侃的注疏講,「文武之道,謂先王之道也」,文王、武王繼承先王(堯舜禹湯古聖先王)之道。

  「劉氏《正義》:大道之傳,由堯舜遞至我周,制禮作樂,於是大備。故言文王既歿,其文在茲。及此,子貢言道,亦稱文武也。」這是根據劉氏《正義》裡面的注解,大道之傳,由堯舜禹湯一直遞傳到周朝,到周朝制禮作樂,於是先王大道就大備,就是都具備了。故言文王既歿,其文在茲。所以子貢言道,子貢說這個道,也是稱文王武王。

  『賢者識其大者,不賢者識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識,音義同誌」,誌就是言字旁加一個志氣的志。認識這個識,它音義跟誌相同。「《漢石經》作志」,漢朝這個石經(刻在石頭上的石經)作志,就是志氣這個志,是「記憶之義」,就是記憶的意思。「文武之道既由世人流傳,則賢人或普通人都能記得一部分。賢者,才器大的人,能記其遠大者」,賢能的人,他的才器大,這樣的賢人他能夠記得深遠廣大的這些文武之道。「不賢者,普通人,能記其末小者。」不賢者就是普通人,能夠記住它比較枝末、比較小的部分。「由此看來,不論賢與不賢的人,他們所記憶的或大或小,無不有文武之道。」就是不管才能大或才能小的人,他們所記憶的,或者記得遠大方面的,或者記得比較末小方面的,也都是文武之道,無不有文武之道,不管大小都是文武之道。

  『夫子焉不學,而亦何常師之有。』

  「焉不學,就是何所不學之意,凡能記得一部分文武之道的人,孔子都從他學,所以沒有常師。常師是固定的一位老師。」只要他記得一部分或者大部分的文武之道的人,孔子都跟從他來學習,所以就沒有固定說他只有一個老師,所以他沒有常師。

  「劉氏《正義》:書傳言,夫子問禮老聃,訪樂萇弘,問官郯子,學琴師襄。其人苟有善言善行足取,皆為我師。」雪廬老人根據劉氏《正義》裡面所講的:書傳言,孔夫子也向老聃(就是老子)請問這個禮,有關禮這方面;訪樂,去拜訪音樂家萇弘,向他學習音樂這方面;問官郯子,做官問郯子;學琴跟師襄來學。其人,就是一個人他如果有善言善行,他有可取的部分,他都向他學習,皆為我師,都是我的老師。所以孔夫子他學無常師,甚至他拜一個七歲的孩子做老師,所以這是我們要效法學習的。人,他只要有他的長處、他的好處,是善言善行,他的優點都可以足取,足為我們採取的,我們都可以向他學習,都是可以做為我的老師,這是我們要向孔子學習的一個地方。

  好,今天我們就學習到這裡。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