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淨土集—印光大師法語菁華  悟道法師主講  (第五集)  2018/3/7  澳洲淨宗學院  檔名:WD20-031-0005

  請大家合掌,我們來念開經偈: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請放掌。

  尊敬的諸位法師,諸位同修大德,大家晚上好,阿彌陀佛。我們這次澳洲淨宗學院舉辦二O一八年師長善護追思紀念活動,到昨天就圓滿了。今天、明天晚上,因為悟道還有兩天在圖文巴的時間,所以學院再邀請悟道來跟大家繼續學習《淨土集.印光大師法語菁華》第一輯。我們在三月四日學習到《印光大師法語菁華》第一輯第九段,我們因為時間的關係,所以在四日這個第九段就簡單跟大家講了一遍。如果我們進度要快,當然簡略的帶過,進度就比較快;如果不趕進度,多講一點,我們對祖師的開示會比較有深入的理解。因此我們今天晚上,還是再來補充我們四日晚上講的第九段。我將這個文再念一遍:

  【九。真正念佛之人。必先要閑邪存誠。敦倫盡分。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尤需明白因果。自行化他。】

  印祖這個開示可以說是他一生弘化的總綱領,就是這十六個字,『閑邪存誠,敦倫盡分,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再加上「信願念佛,求生淨土」,這二十四個字是印祖一生教學的宗旨,也就是弘法的一個宗旨,弘揚淨宗。印祖一生的行持,以及給居士講開示,都是從務實,就是平實,老實念佛,從這個地方教人。這一段第一句給我們講,『真正念佛之人』,我們修淨宗的同修大家都是念佛,念佛的人現在也不少,修念佛法門的人,這裡祖師給我們開示,「真正念佛之人」,這個當中也就有一個標準,要怎麼樣做才符合祖師講的真正念佛之人,這是我們念佛同修不能不知道。

  要做一個真正念佛之人,下面的開示就是我們要去學習、要去落實,必先要「閑邪存誠,敦倫盡分」,這八個字是講倫理道德,也就是倫理道德的教育;「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這是因果教育,也就是我們淨老和尚這些年一直在提倡的普世教育。倫理的教育、道德的教育、因果的教育,這不管是不是學佛的人、念佛的人,大家都必須要學習、要修持的,此地是針對念佛人。「閑邪存誠,敦倫盡分,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總的來講,也就是我們淨老和尚提倡的傳統文化。所以,提倡學習傳統文化,實在講,是從印祖那個時候就開始了。印祖看到中國傳統文化當時的人慢慢的不重視,但是還有,比現在好。祖師有眼光,知道這個情勢發展下去,到以後就沒有人學,也沒有人教,所以他當時就在提倡。

  學習傳統文化,我們也常常看到印祖這個開示,我們看了很簡單,就十六個字,再包括信願念佛,求生淨土,二十四個字。我們也常常看到有道場印出來,貼在牆壁上,或者裱框吊起來,我們常常看到,大家應該也都有印象。但是我們現在的人看了這個法語,實在講,這個字我們會念,它的內容我們是不懂。在印祖那個時代雖然中國文化慢慢不被重視了,但是還有餘根在。前朝(清朝)那個時代還是很多人學,到民國初年還有剩餘的中國傳統文化的根還在。當時的人,印祖提出這幾個字,大家就知道在說什麼內容;我們現在人,給我們講這幾個字,我們會讀,但什麼意思,我們不懂。意思都不懂,一個概念也沒有,怎麼在生活上去做?要怎麼做,談不上。因此我們要真正了解祖師這些開示,還是需要多找一些相關資料。所以,我今天也找了李炳南老居士講的《論語講記》,今天做了一天的功課,節錄一些來跟大家分享。

  首先我們先看「閑邪存誠」,閑這個字跟空閒那個閒字讀音是一樣的,但是字寫法不一樣,這個閑的意思是有防範、防備、阻止的意思。邪是什麼?邪就是邪知邪見,邪念、邪的思想,心裡的見解想法偏差、偏斜了,這個邪就好像竹竿立在那裡偏一邊去了,這個是邪。我們要防止內心起邪見,要閑邪才能存誠,這個誠就是儒家講的誠意正心,意誠心正,這個是講內心。閑邪存誠,內為體,外為用。我們內心的明德,儒家講明明德,這個明德就是我們的本性,佛法講自性,明德、本性,這個名詞不一樣,意思一樣,就是我們每個人本來的自性,本來就是明德。明德現在不明了,佛法講無明,就是不明了,本來有的明德現在要把它恢復,所以再加一個明,叫明明德,所以那個明是一個動詞,讓它恢復本明。

  要怎麼恢復?儒家講的功夫就是格致誠正,這是內心,格物、致知、誠意、正心,就是從內心來修。外修身,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內修心,外修身。這個格物致知,格物就是什麼?物是物欲,佛法講,我們內心動了妄念,這個妄念都是邪念,動了妄念,這個物欲起來了,這些欲望、妄念,這些妄想起來,動了妄念,我們要去格除,把它格除。致知就是不怕念起,只怕覺遲。我們妄念起來不怕,怕的是我們覺悟太慢了,不知道回頭,我們就迷在裡面,隨著這個妄念就起惑造業,怕的是這個,不怕念起,只怕覺遲。這個用功跟佛法講的,不怕念起,只怕覺遲,覺照,這是用的名詞不一樣,其實功夫是一樣的。我們世出世間法都是從這裡下手,修學佛法,或者修學世間聖賢之法,都是從閑邪存誠,從我們內心去修。我們內心有物欲,我們能夠格除,在佛法叫做伏煩惱,伏斷煩惱,那我們就能致知。格物,他就有警覺性,致知就能夠覺悟,能回頭。我們本來的誠意正心,有格物致知的功夫,自然就慢慢恢復了。我們的心本來就是誠意正心,佛經上講的,本來是佛,我們現在主要是把這個物欲去除,本來的明德它就恢復了。

  我們內心能做到格致誠正,我們外面這個身才能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修身、齊家,治國是治理自己的國家,從自己本身這個家庭、國家做起,這是我們自己這個國家;平天下是外國,我們這個國家治理好了,外國人羨慕來學習。像唐太宗那個時代,西域的國家都稱唐太宗為天可汗,就是尊稱的意思,就是唐朝這個國家治理得很好,值得他們來效法、來學習,所以得到這樣一個尊稱,這個就是平天下。這個也是我們淨老和尚這些年常常提倡的,一個地區、一個城市如果能落實傳統文化,這個地方大家都學習這樣來做,一個城市就變成世界上的模範城市,一個國家就變成世界模範的國家。只要把自己住的這個城市,或者這個國家治理好了,人民安樂,外國人看到,他就很羨慕,他就會自動來學習。來學習,他也做到了,如果整個世界都做到了,那天下就太平了!就不會再有戰爭,不會有動亂,不會有災難了。這個都是要從我們自己本身做起。佛法跟儒家教學都是從自己做起,不能推給別人,總是從自己做起。這個是講我們內心的修為。

  「敦倫盡分」,敦這個字是厚道、篤厚、厚實的意思,就是人與人之間加厚,好像那個竹子有兩片,一片再加上一片那就厚了,就是兩個人,像兩片竹子加起來就厚了,如果一片就比較薄。儒家的教學,孔子的教學就是教一個仁,仁就是兩個人。敦倫,倫是倫常,五倫十義,敦倫就是倫理教育,敦倫盡分是倫理的教育、道德的教育,倫理道德。倫理教育是教仁,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我們每個人都有很多種身分、地位,做人兒女,也為人父母,在社會上被領導,也領導別人,家庭也是如是,所以每個人也有多重身分。我們在什麼身分,對什麼樣的人,我們要盡什麼義務跟責任,這個要明白。所謂父慈子孝,五倫十義就是講這些,君仁臣忠,講這些倫理道德的教育,我們傳統文化的學習也都是在教這些內容。我們現在淨宗學院也在辦傳統文化的先修班,也都是在講這個。具體的講,現在大家在學習的《弟子規》,都是講這些,《弟子規》講的就是印祖講的敦倫盡分。《弟子規》有一段也是出自《論語》,「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汎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這一段是屬於《論語》的,《論語.學而篇》裡面的一段。

  在《論語講記》裡面有節錄陸隴其《松陽講義》,裡面有一段話,也念給大家聽一聽,「大抵人之氣稟雖有不同,然亦差不多,只是從小便習壞了。氣稟不好的,固愈習愈壞,即氣稟好的,亦同歸於壞」。這一段,陸隴其的《松陽講義》,這個是以前的人,以前已經出現問題,在明清時代傳統文化就出現問題了。什麼問題?就是這裡舉出來,大抵,就是大致上,我們人的氣質稟賦,我們一般講天分,雖有不同,每個人稟賦不同,有的人好像比較聰明,有的人比較沒那麼聰明,但是總的來講,只是從小便習壞了。這個不同,實在講,縱然有差別,也不會差別太多,天資比較差的,只要努力還是可以補回來的,勤能補拙,可以補回來的。如果我們回歸到佛法來講,人人都有佛性,人人本來是佛,像很聰明的舍利弗他能成就,那個最笨的周利槃陀伽他一樣也成就。

  我明白這個道理,也沒有什麼值得好驕傲的,也沒有什麼值得好自卑的,就平等了。明白這個事實真相,也沒有自卑,也不會驕傲,因為本來就平等,大家都有佛性。《華嚴經》講,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大地眾生,包括那些蒼蠅、螞蟻都有,但因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一切眾生他的智慧德相跟如來無二無別,如果明白這個事實真相,真的就平等了,那是真平等,本性平等,本來是佛。但是習性就不一樣,《三字經》講,「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習性有差別。習性,每個人的習氣不一樣,我們佛法講,每個人的煩惱習氣不一樣,本性都一樣的,習氣就不一樣,習性不一樣。只是從小便習壞了,從小學習就錯了,就壞了。氣稟不好的,固愈習愈壞,氣稟不好就是先天稟賦比較不好的,後天又學壞了,當然愈學就愈壞;縱然他先天稟賦比較好的,後天也學壞了,同歸於壞,統統壞了。

  這個原因是,「童蒙之時,根腳既不曾正得,到得長大時,便如性成一般」,長大這個習性已經很深,成一般了,「即能回頭改悔,發憤自新,也費盡氣力」。就像現在我們這一代的人這種情況,我們從小童蒙養正沒有這個環境可以學習,大概我們曾祖父以上那一代有學習。從我這一代算起,大概我的曾祖父,我從小也常常聽我祖父在念《三字經》,曾祖父都是學傳統文化的;到我祖父這一代就比較淡薄,但是還有;到我父親這一代就更少了;到我們這一代,到學校去,聽都沒聽說過。從小就要背這個經,現在我們老和尚提倡《聖學根之根》,這些傳統文化的典籍,我們從小讀小學,聽都沒聽說過,學校發的課本真的就是「小貓叫,小狗跳」,怕我們不知道小貓會叫、小狗會跳,所以教科書都教那個,真的我們學的就是那個。聽都沒聽說過,你怎麼知道去修?是後來學了佛才知道,才聽我們師父講,如果沒有學佛大概到現在也不知道。我們現在知道了,但是這個習氣已經養成了。

  「即能回頭改悔,發憤自新,也費盡氣力」,真的不容易,我們這個格物致知要跟我們的煩惱習氣對抗。大家可以用一用這個功夫,你沒有用功夫的時候你不會發覺,你用功夫的時候你就發覺真的不是那麼容易的。也就是說,我們學佛,如果你沒有用功去覺照我們的煩惱習氣,我們不知道,我們每天就是這種習氣,隨著習氣這樣做;當你用功提起覺照,才發現這個習氣很難降伏。我自己有這個感覺,這個感覺在生活當中就很多方面,貪瞋痴慢這個習氣不斷的起來,因為已經習慣成自然,自己也不覺得,但是你一旦要用這個功夫,你就會發現這麼嚴重。譬如說,我舉一個例子,自己喜歡吃的、好吃的,那個貪心就起來。像我喜歡吃臭豆腐,一講到臭豆腐,那個貪瞋痴就起來了,看到開始吃就貪吃撐了,貪吃就脹,就撐著了。所以,舉一個例子,其他方方面面我們可以以此類推,你就發現,這個煩惱習氣滿嚴重的,你雖然知道,但是好像抵不過那個習氣,大家可以試看看。所以,格物致知就是跟自己這個煩惱習氣格鬥,你把自己的煩惱習氣打敗,你就戰勝了。但是這個打敗要很有勇氣的,不能退縮,你才能夠戰勝這些煩惱魔。縱然我們現在聽到傳統文化,這個是明清時代的人講的,那個時代的人就這麼困難了,我們現在你說有多困難。所以現在大家能夠來學傳統文化,這真的也不容易。但是我們現在就會發現這個問題,「即能回頭改悔,發憤自新,也費盡氣力」。費盡氣力能改過來,那也還可以,怕的是轉不過來,年紀愈大你愈轉不過來,年紀愈大習氣就愈深。過去早年在台北景美華藏圖書館,有出家人在比賽戒臘,我們淨老和尚就給我們開示,戒臘高罪業深,戒臘愈高罪業愈深,沒什麼好比的。想一想的確是這樣。所以,真的也費盡氣力。

  「況改悔發憤者甚少」,何況能夠發憤自新的人非常少,真的很少。「此人才所以日衰」,所以現在找不到人才,一天一天的衰微下去。「皆由蒙養之道失也」,這個都是由於小時候,如果追溯到最原始就是胎教,童蒙養正之道已經喪失掉了。「後世為父兄者,有弟子而不教,固無論矣」,有子女不懂得去教導,這個就不用談了,因為他不懂得去教。不懂得教,我們淨老和尚也常常給我們講,因為做父母的人他也沒學過,他怎麼懂得怎麼去教兒女?父母的父母他也沒學過,他也不懂得教。所以我們應該最少往前推到第四代以上,那一代的人有學、有人教,到我們這一代就不用談了。這個是明清時代,你看就有很多這種情況,何況我們現在?不懂得教子女,這個就不用談了。

  「即有能教者」,也有能夠教兒女讀聖賢書的父母,他教子女讀聖賢書的目的在哪裡?「又都從利祿起見,束髮受書,即便以利祿誘之」,都從利跟祿,祿是祿位,福祿,利就是名利。為什麼讀這些書?為了求功名利祿,考中進士,將來可以當官,都是以這個為目標,教就是教他追求這個。所以有一句俗話講,讀讀讀,書中自有黃金屋;讀讀讀,書中自有顏如玉。以前我讀小學,我們老師也給我們講過。「這個念頭橫於胸中」,他讀這個聖賢書,讀四書五經,讀這些聖賢書為了什麼?考取功名,為了考試,這個念頭就偏差了,這個就入於邪見。「念頭既差,工夫必不能精實,只求掩飾於外,可以悅人而已」。功夫在哪裡做?在內心做。內心這個念頭已經偏差了,外面只有求掩飾,外表好像做得滿像個樣子,取悅於人,讓人看了歡喜,但是內心心態是不對了。「教學如此,人才安得而不壞哉」。教學如果教這個,人才怎麼會不壞?當然沒有人才。「為人父兄者,胡不一思,而甘使子弟為俗人也」。做父親兄長的人,為什麼沒有去想一想?甘願使自己的子弟淪為一個俗人,不求作聖作賢,這個意思就是這樣。

  所以,讀中國的聖賢書,主要是志在聖賢,明清以前讀書人都還有這個志氣,到明清慢慢漸漸的變質了,到我們現在是沒有了。《論語》講的,「弟子入則孝,出則弟」,這個弟子就是晚輩都可以稱弟子,入是在家,家中父母最高,孝字最重要。孝的道理也不是一、二句話可以講得盡的,孝是根本,但是怎麼做?你看《論語》,孔子的學生去請教夫子,怎樣做才是盡孝,孔老夫子的答覆,對每個人答的不一樣。譬如有人去問孝,有學生去問孝,夫子回答,你照顧好你的身體就是孝,不要讓你的父母操心你的身體就是孝,針對他的問題來答覆。大概這個學生不太會照顧自己身體,常常生病,生病做父母的當然為他操心,你讓父母操心就是不孝;如果你照顧好你自己的身體,那就是孝,不讓父母操心就是孝。每一個人問孝,答的不一樣,都是盡孝。

  《孝經》裡面講,從皇帝到一般人民,每個人的身分、地位不一樣,盡孝的做法也不一樣,我們要去讀《孝經》。佛門的孝經就是《地藏菩薩本願經》。儒家的孝講一生一世,從生到死,「生,事之以禮」,事之以禮,父母在生,奉事父母以禮,照這個禮來奉事父母;死了以後,「葬之以禮,祭之以禮」,因為父母在社會上的身分地位不一樣,所以殯葬它有分階級。禮不平等,禮有尊卑長幼、親疏遠近之分,不平等;敬是平等的,敬是內心一切恭敬,不但對人,對事、對物都恭敬,敬是平等。內心平等,外面這個禮有差別,這個禮有尊卑長幼,每個人身分不一樣,你不能失禮,不能太過與不及。根據他父母的身分地位,然後殯葬要依他的身分地位來葬,現在叫葬禮。所以,以前身分地位不一樣,用的棺材不一樣,身分比較高的有套棺,不一樣的。顏回死了,他的同學,就是孔老夫子的弟子,像子貢,他們很有錢,要給他厚葬,孔子說不可以,要根據他的身分地位,要合乎禮。所以,死了要葬之以禮。我們現在人也不學這個禮,也不懂這個禮,反正什麼人死了大概都一樣,甚至父母死了就好像死了一條狗一樣,馬上拉出去到冰櫃去冰,那個是不合乎禮節。祭之以禮,祭祀也要依禮。所以孝在儒家講就有很多方面,每個人問孝,孔老夫子答覆都不一樣。

  我們佛門這個《地藏菩薩本願經》,它是盡三世的孝,盡孝道。佛門的孝經就是《地藏菩薩本願經》,就是佛門的孝經。《地藏經》,實在講它是所有一切法門,不管是哪一宗、哪一派,大乘小乘、顯宗密教,甚至只是要求人天福報,人天乘佛法,這個都是大家共同必修的科目,這個我們要懂,因為地藏菩薩他是代表孝親尊師。所以有同修講,我不是修地藏法門的。你不是修地藏法門,就不需要地藏菩薩了嗎?你就不要孝親尊師了嗎?我修淨宗的。淨宗也要孝養父母、奉事師長,《觀無量壽佛經》淨業三福,第一福第一句、第二句不就是「孝養父母,奉事師長」嗎?《地藏經》講的內容就是這兩句的註解。所以我們也必定要知道,沒有這個基礎,實在講,修什麼法門,求個人天福報都落空,那要學出世間法、要成佛就更談不上。

  我們現前總的來講,就是現在我們孝要怎麼做?父母的事要勞力去做,生活方面的事要供養,就是物質上的照顧,生活上的照顧,這個是外在,外在如此;內在的內心,對父母要孝順,孝順必須有敬,敬就是恭敬。怎麼樣才是恭敬?《弟子規》一開頭就講了四句,「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這個就是敬,照這個去做。這個就是內在對父母要有孝敬之心。夫子的教學教仁,仁就是兩個人,親親為大,孝敬父母為仁的第一步。所以《論語》講,「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進入家裡必須孝,就是在家裡對父母盡孝敬。出則弟,在《禮記》講,「年長以倍則父事之,十年以長則兄事之」。在《禮記》講,年紀大我們二十歲的,十歲加一倍就是二十歲,二十歲可以做我們的父親,以對父親這樣的禮節來奉事對待,大我們十歲的以兄長來事之。對兄弟必悌,這個悌的意思是友愛,當成我們自己的手足,好像我們這個身體,我們的手腳我們會很愛護,對兄弟姐妹要像對待我們自己的手足一樣,一樣的愛護。懂得對待自己兄弟姐妹,再踏出社會,所謂四海之內皆兄弟,都要像對自己的手足這樣的愛護,對人必須如此。這個孝悌就很要緊,孝當中包括悌在。這個我們要慢慢理解,慢慢去體會,我們現在乍聽之下,因為我們這個時代的確很陌生。這幾年我們淨老和尚一直提起,我們總是多多少少有一些概念,但是我們還是要常常提醒。

  下面這句講,「謹而信」。一切事必須謹慎,都必須有信推動仁德,修齊治平的事業為忠信。怎麼去推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它的推動力就是忠信,忠信,好像汽車有汽油它才能推動。所以,在《論語》講曾子,曾子是孔子的傳人,陪祀孔子的就是顏子、曾子、子思、孟子。曾子他的天分不是很好,最好的是顏回。但是孔子的傳人竟然是曾子,曾子他根器不是很好的,有一點像周利槃陀伽那樣,顏回就像舍利弗一樣,智慧第一,但是曾子變成孔子的傳人。曾子他怎麼修?他「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曾子他就每天修這三樁事情,這三樁事情他也是一門深入,每天都修這個。

  先講這個忠信,這是《論語》這一章它的要點。「傳不習乎」,這也是從「學而篇」來的,就是傳授,我們有沒有去學習?就是老師傳授給我們的,我們有沒有去學習?這個就非常重要。它第一句跟第二句,第一句講忠,第二句講信,忠信有什麼要緊?五倫十義都提到忠信。所以它這一章主要是提忠信。《禮記.大學篇》,大學與「傳不習乎」有關係,所謂「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想求道求學,忠信是增上緣。所以《中庸》說,「天下有九經,行之者一也」,這個誠字它是推動如車輪,這個車子有機器、有零件,但是你沒有加汽油它也不能動,要行走就是汽油最重要,忠信就好像那個汽油,它是推動的一個動力。

  曾子說:「吾日三省吾身」,他說他自己這一天,不是偶然,而是每天,他每天都三省吾身,這個省是反省、觀察自己本身,對下面講的三條事情自己反省、檢查,我今天這三樁事情有沒有辦到,辦到了嗎?不辦不行。第一件就是「為人謀而不忠乎?」什麼叫為人謀?就是人家託我辦的事情、交代我辦的事情,上面交代的,或者是朋友拜託的,或者自己本身的事情,我們辦事的時候有苟且嗎?有盡到自己的本分嗎?這是曾子他每天反省的第一樁事情。中就是不偏不倚,這個我們必須學,這個中我們也常常看到這個字。怎麼叫中?吃飯也要中,不能吃太飽,也不能吃不夠,吃太多了就不中,吃太少也不中,要吃到剛好,你說這個要不要學?吃飯也是學問,穿衣吃飯都要中,生活上點點滴滴的。所以,不可過與不及。我們讀書有對得起父母嗎?我們在外面讀書有沒有好好的讀書,好好的讀才對得起父母;如果不好好讀書,一天到晚打電動玩具,那就對不起父母。做任何事情也是一樣的,你在公司上班,上班時間該做的事情沒做,也是不忠。

  我們台北華藏社團也常常請一些年輕的職工,我們發了薪水請他來工作,上班時間他在玩遊戲。我常常問我們祕書長莊慈師,我說好像常常看到這個不見了、那個不見了。他說他們被解僱了。我說為什麼把他解僱?上班時間在打電動玩具。這個就不忠,他也不懂。就是說上班的時候,在工作的時候他那個心沒有放在工作上,就是不忠。你在做任何事情,你心沒有放在那個事情上面,就是不忠。該吃飯的時候,你就要專心把飯吃飽,這是忠,不能一面吃飯,一面想要做這個、做那個,那也不忠。做每件事情都要忠,把它做好就叫忠。

  范文正公,就是范仲淹,他到了夜間晚上便思考,所做對得起所得的俸祿嗎?就是他領的薪水,今天的工作是不是對得起這份薪水,他天天這樣去檢點自己,思考這個事情。曾國藩,他做了大官,平定了太平天國,一般兩廣總督管兩個省就不得了,他管四個省,就像小皇帝一樣。他做大官,但是他每天省察自己,為國家幹了多少事情,多受辛苦他就高興。大家如果去買一本《曾國藩家書》來看,以前我在家的時候曾經買來看,大概翻了一下,我們就能體會到什麼叫傳統文化。他連對他的姪子輩的他都教導,他做大官,大戶人家,教這些哥哥弟弟的兒女都像教自己的兒女一樣,不能養成驕慢習氣,不能說家裡佣人很多,就學懶惰,不做事,要習勞。大家買他的家書來看,你就知道他是怎麼教導的。大家不要看那個連續劇,那個連續劇是亂演的,那個連續劇大陸演過,我看過,把曾國藩批評得一文不值。演戲他不負責任的,這個也不好,污衊聖賢也不好,果報也不好。

  曾文正公他做大官,省察自己為國家幹了多少事情,如果做超過了,他就很歡喜,我沒有虧欠國家。上面對得起國家,下面對得起鄰里鄉黨、父母兄弟子女。對任何人都應該要盡忠,不是對上面盡忠,對下面就不忠了嗎?不是,對任何人都要忠。佛法講,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忠就一切忠,其他人壞不必跟他學,只要省察自己忠了嗎?我自己有沒有做到?曾子教我們是教這個。人家託你辦的事情,接受了就必須辦,有忠必有信,與人辦事,應辦就必須辦,應該辦的事情就必須去把它辦好,這個就是忠,把這個事情給它做好。

  現在人視忠不值一文,看這個忠也不值錢。我們要視這個忠比天還大,這個很重要,因為這個都是教育。小時候也聽到我父親的一些朋友,他們那些也都沒有接觸到傳統文化,但是有聽說做人要盡忠。我還聽一個大人講,我小時候聽的,他說最快死的就是盡忠的,那個奸臣都是不會死,盡忠的就會死在前面,意思就是盡忠就吃虧。這些都是沒有認識傳統文化,他才會有這些言論、這些想法。他認為盡忠有什麼好處?看到盡忠的人都死在前面,都先死,那個不盡忠的都不會死,這個是現代人他不懂忠的意思。所以,關老爺是忠臣,我們大家拜關公就是拜他的忠義。

  事不論大小都要忠,但是忠也必須有義為基礎,義是什麼?合理的,要以禮義來秤一秤。所以離不開禮,要合禮,合乎禮,如果不合乎禮,做什麼都會出毛病,要用禮來節制,叫禮節。禮要有節制,不能太過與不及。所以《論語》講,「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恭敬如果沒有禮來節制,那就很疲勞,像我們在道場,看到法師來是不是都要頂禮?這是禮,佛門的禮節。如果沒有這個禮來節制,拜也不對,不拜也不對,不曉得要拜幾拜。一般都三拜,如果法師講一拜,不行,一定要三拜,這個就沒有恭敬不如從命,一般講「恭敬不如從命」。所以,這個禮也必須要學,沒有學我們也會很困擾。

  我記得以前當兵的時候,我們住在台北樹林砲兵的營區,那個時候我們是兵,兵最小的是二等兵,再來一等兵,再來上等兵。那個時候,我大概當兵七個多月,升到一等兵,二等兵升到一等兵。走出營房外面,看到那些都比我們大,我們同班有一個同袍,姓曾,他就跟我講,我們看到長官就要敬禮,他說我們一路走出去,這個手都不停的,他說我們乾脆買一個膠帶綁起來,就不用敬禮放下、再舉起來敬禮,我們乾脆去買一個膠帶綁起來。這是什麼問題?這個就是禮,但是沒有節。所以,「恭而無禮則勞」,你就很疲勞,我們真的手很酸;「慎而無禮則葸」,很謹慎,如果沒有禮,你也會很不自在,進也不是,退也不是,不曉得該怎麼辦。所以,我們忠也要回歸到禮義這個範圍。

  下面一句,就是「與朋友交而不信乎?」人有交際就有朋友,五倫當中,父子、兄弟、夫婦是天倫,保住家庭的是國家,其中主事的是領袖,有領袖、領導人,現在講領導人,有領導就有被領導,領導是君,被領導是臣,外面有朋友、君臣,這個關係。有朋友能辦大事,這個朋是志同道合,朋是同門,友是同志,我們現在講同志,就是友,志同道合。與朋友交言而有信,要講信用,玩假的就不行,朋友有難必須幫助他,有無相通,為朋友而死也是應該的。這個朋友是同門,又是同志,現在我們真正朋友應該是不多,這個是五倫之一的朋友。但是《禮記》上講,如果親在不為友死,如果父母親還在世,你不可以為朋友賣命,父母不在了才可以為友死,幫助朋友。這個是講信,朋友之間要有信用,言而有信。

  「傳不習乎?」傳授我們的有沒有去學習?我們當老師的人也要學習,也必須時習之再教人。要再教人的時候必須先預習,縱使這個東西講過了,也必須再預備,因為一句書是圓的,有多方面的意思,要溫習再教。你再溫故知新,溫習再教,也能出新的意思,對自己有好處。所以,我們這一段要簡單講也可以,念一念也可以,帶過去就很快,但是我們要多了解一些,也就必須要多花一點時間。這個是講學習,就是老師傳授,我們有沒有好好去學習。道德仁義禮樂,以及修齊治平諸端,這個都必須以忠信為主來施行,如果這個當中沒有忠信,都是假的。所以,「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要用忠信省察自己有沒有忠信。

  學習也是如此,我們要緊在省身,每天省察一次、三次、五次也可以。基本上是一次,但是如果要三次、五次,當然也可以,這個我們也不必很呆板,一天只能省察一次,多一次就不行,也不是這樣的,最少是一次。大家注重在省察自身,這三條是否辦到了。這個三條我們看起來好像很簡單,但是我們去時習之後,慢慢就會體會到裡面的深義,生活當中我們每天也可以從這個地方來下手。這個是曾子他修學的方法,我們也可以依照這個來觀察自己,我們每天辦任何事情,時時刻刻都回過頭來,這三條我今天辦得怎麼樣?哪一樁辦好了,哪一樁沒辦好,沒有辦好希望明天把它辦好,這樣我們才會有進步。

  「汎愛眾,而親人」,這個汎就是寬恕的意思,這個眾就是眾人,愛眾就是愛護眾人。愛護眾人好像愛花一樣,這個花太濕水就減少一點,太乾就加一點水,有蟲去蟲,保護它,就是廣泛去愛護一切人。佛法講得更圓滿,愛護一切眾生。這個親人有親有疏,壞人,也不損害他,也愛護他,也不是說壞人就不理他,對他還是要有愛心。但是我們不能親近壞人,我們要親仁,親仁就是親近善知識,親近好人、善知識。這裡講的汎愛眾,就是佛家講的怨親平等。《八大人覺經》講,「菩薩布施,等念怨親,不念舊惡,不憎惡人」,就是怨親平等。儒家講的,志不同不相為謀,或者講道不同不相為謀。志不同不相為謀,譬如信仰宗教不同,這就是志不同,志不同不相為謀,沒有辦法一起共修,但是必須一視同仁,不能有歧視。這是講汎愛眾。親仁,親就是親近善知識,遠離惡知識,親近君子,遠離小人。這是不論任何人,都必須佔住這五條,這五條是做人要緊的條件,我們不照這個做就失去人格。

  做這五條之外還有餘時,遇到父母有事,當子女的要先幫助父母辦完,再做自己的事。「行有餘力,則以學文」,這個學文並不是說很閒的時候、很有空的時候才做,意思不是這樣,而是前五條為基本條件,前面五條非做不可,做了有餘時就必須學文。文這個字有人說是六藝,像禮樂書數等,這些六藝,實際上包含所有的文學技藝,現在講的百科,各行各業的學問都有。所以不可以很呆板的把它看做一、二樣,凡是國家、社會上所需要的學問也都必須學,當然不是我們全部去學,就是說每個人他學有專長,術有專攻。譬如造原子彈也是文,現在這些科技,現在人會造原子彈,但是沒有孝悌,沒有那五個條件,沒有這些孝悌等基本的條件。所以,並不是說孝悌這個事情做完然後才來學這些藝術,是以這個五條為根本,其餘一切學問也都是要學習的,就是我們四弘誓願講的,法門無量誓願學,這個也要學的。如果入則孝、出則弟都會了,但是會做菜嗎?父母要吃個什麼菜,我們會不會做?這個都是包括在文裡面。如果不學這五條,學問長,人格反而墮落,得到博士、碩士,還會犯上作亂,這個就不是真學問。

  在此地我們看這個《論語講記》,李老師他所講的是注重我們的行為,就是你在生活當中怎麼去做,並不是只講國文。像印祖這些開示,也都是中國的文言,是淺的文言。中國文與外國文絕對不一樣,中國文不論哪一種書,連小說戲曲在內,它都含有道在裡面,所謂文以載道,這個文如車,其中所運載的是道,所載為道,所以文就有道,就是中文文言。縱使最下的,就是最低下的,講作賊的小說,跟西洋的也不同。在中國講男盜女娼是最壞,下賊之極,小說它寫的也含有道在裡面,講那個最不好的小說都有道。所以莊子講「盜亦有道」,做強盜的他還有道,那個音是一樣,上面那個盜是強盜的盜,下面那個是道德的道,強盜當中他還有他的道,所以盜亦有道。當強盜尚且需要有道,像當強盜首領的出去搶東西,首領要走在前面,有危險首領要先承當,搶回來分東西,部下都要平分,剩下才是首領所有的。不能出去叫部下先衝前面,首領在後面,然後搶來回來的東西首領拿最多,這個就沒道了。所以,強盜,盜亦有道。娼妓也有道,娼妓如果從良之後,她嫁的先生是一品官、二品官,她改過了,她也是一品夫人、二品夫人。所以,男盜女娼他都還有道。現在的人寫的文學都沒道了,如果無意的,是為了圖利,得到利益,它那裡面沒道;有意的無道,就是要破壞中華傳統文化,自壞民族。所以小說也有道在裡面,中國的小說。

  李老師講,他以前在台灣看中央日報,看一個武俠小說,叫《九扣連環》,他說寫這個小說的人真的懂人情世故,他說如果學校請他來當校長,那這個學校上上下下就有福了。我看到這一句,我趕快去找,在網路上找,找到這個《九扣連環》,我也打算請人去拍這個戲,拍這個武俠小說《九扣連環》。這些都是中華文化,中華文化也要有這些藝來搭配,這也是要同步的。像我們現在學習傳統文化,學習《弟子規》,也要這個藝來調劑,我們學了才會活潑、才會快樂,才不會學得很呆板、很枯燥無味。

  所以,學這個傳統文化,《論語》是很出名的。學《論語》有兩個方面,學了之後必須實行,人人都必須如此,這是做人的道理,學人情世故,不懂人情世故事情辦不成功,世故人情不懂就不合天理。中國學問主張天地人三才,《論語》是孔子及其弟子之言,都是聖賢之言,依著實行我們就懂得人情世故。再進一步來講,不懂世故人情,學佛也不成功。例如,學佛依通途來講必先修世間法,再修出世間法,這個都是我們學習的地方。所以,《論語》實在講我們學會一句、二句,就終生受用不盡。像曾子這個吾日三省吾身,每天來反省。李老師他晚年講《論語講記》,沒講完他就往生了,他以前講過,早年講過,最後一次講是九十一歲,民國六十九年,九十一歲,今年是民國一O七年。

  這個很受用。所以,我常常建議同學,這個也要學。我們學傳統文化,我是建議要跟李炳南老居士學,我們這樣學才有師承,經教我們老和尚是跟他學的,傳統文化還是要跟他學。李老師他懂得很多,他國學、詩詞、醫學、天文、地理都懂,傳統文化也要跟他學。他九十一歲講的,他就不注重這些文字,不注重說文解字這些,因為這些都懂了,如果你不去做也沒有用,所以強調的還是依教奉行。如果不實行,只學文理,有學問,學問愈高就愈看不起人,反而害己害人。所以,學《論語》,有本有末,也不能不知道,只學那個學術性的,那個懂得愈多就愈害人,害自己。重要的是要去做,在生活當中去實行、體驗。

  另外有一句也很重要,也是《論語》講的,「君子不重則不威」。重就是莊重,凡是求學的人都稱為君子,就好像我們現在講,凡是上學都稱學生。君子求學要求到道,首先條件就是莊重、穩重。外表、心裡不莊重,辦事就浮躁,所以必須穩重。這個也是我們要學的。李老師他在《常禮舉要》、在《論語講記》講,他說現在人學見人就要笑,這個他老人家很不贊同,他說這個笑就是巧言令色,好像有一種諂媚人的樣子。但是儒家的教學也要溫良恭儉讓,你不笑也不能面孔很冷酷,臉臭臭的也不對。所以臉部的表情要溫和,但是不是好像去諂媚人的。這裡是講穩重,就是心裡穩重也是我們要學習的地方,如果心浮氣躁,辦事辦不好。你託他辦事,如果這個人心浮氣躁,肯定他也不會真心為你辦事,交代他的事情可能他就忘了,他不會真心給你辦。所以,這些方面也都是我們要學習的地方。

  以上與我們來學習印祖這個「閑邪存誠,敦倫盡分,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我們才會有一個概念,應該怎麼修。如果沒有讀這些書,實在講,印祖講這些我們會念,但是也不曉得該怎麼做,這個是我們現代人比較缺乏的,就缺乏這方面。這些我們大家共同來學習,這個學習也是教學相長,有這個因緣我們也不要放棄。所以,學院今天又找我來講,我也很樂意答應了,因為今天沒有來講,可能我去旅遊了,我也不會去看這些。所以這個對我有好處,因為有個功課在,總是有理由,人家找說我去玩,我說對不起,今天有功課,我要備課,就比較有理由講;如果沒有,不去玩,好像很難推辭。所以這些也是我們所謂教學相長。

  今天我們時間也差不多了,還有幾分鐘,下面這兩句我們再簡單跟大家講解一下,就是『尤需明白因果,自行化他』。我們要「明白因果」,在佛教的大乘經、小乘經,包括道家、儒家的,這個經典就太多了,可以說浩如煙海。印光祖師也知道我們現在人書沒讀那麼多,古人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這個我們是聽說,我們現在大概沒有人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李炳南老居士在《論語講記》講,他說他真的讀超過一萬卷書。我們現在人幾卷都沒讀過,談不上讀多少書,所以我們知道的就有限。因此印光大師很慈悲,知道我們現在人的情況,他給我們指定三本書,第一部《了凡四訓》,第二部道家的《太上感應篇》。《感應篇》註解內容最豐富的就是《彙編》,因為《感應篇》的註解也很多,但是《彙編》它三教經典都有引用來註解,讀了《感應篇彙編》等於讀了三教經典,精華都在裡面。再來就是《安士全書》,印祖讚歎這部書說是傳家寶典。我們這個三部書一看,因果報應了然於胸,我們就會很樂意去斷惡修善。如果不明瞭因果,我這個修有什麼好處?做的也不會認真去做。讀了這些書,縱然還沒有去做,也會發心想要去做,想要去修。這三本書專門講因果報應的,另外講因果報應的典籍當然還很多,如果有時間多瀏覽一些當然是更好,沒有時間,這三本,或者取其中一本,也都很好。

  這一段我們就學習到此地。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先跟大家學習到這一段。明天還有一次,我們再學習下面一段。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