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俞淨意公遇灶神記—拜文昌帝君有沒有用?  悟道法師主講  (第二集)  2022/8/9  救國團復興青年活動中心  檔名:WD19-035-0002

  諸位老師,諸位同學,及網路前的同學,大家好。阿彌陀佛!請放掌。我們接著來學習《俞淨意公遇灶神記》。這堂課,有幾位同學提出一些疑問,我們簡單的來解答。這個是勇組,徐譽珊同學問的問題:師父好!今天早上師父有提到,要修行來改變命運,但我很疑惑,為什麼一定要改變命運?既然老天要我們來人間,必有他的安排,改變了命運是否是更好的選擇?是否人間苦難才要改變命運?可來人間本就是要歷練,那為何還要改運?世間云「道」,又是否只有是非之分,是否有第三種解答?

  這個同學問的問題,就是為什麼要改變命運?就是這個問題。改變命運都是選擇的,命運因為自己造的,自己要不要改,這個主權還是在自己,因為不是別人造給我們的,是自己造的。自己造的,你想要改變可以改變,不想改變當然也是自己的選擇,這個選擇權都在自己。是不是有第三種選擇?我們選擇要提升還是往下墮落?那你往下墮落也是選擇,還是我們選擇就是保持原來的樣子?

  但是我們人生為什麼要修行?為什麼要修道?古人講,「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我們在這個人生的旅途上,在這種五欲六塵、名聞利養,在這種誘惑當中就像一條船,是逆著水在走的,不是順著水在走。如果你停下來,那只是被這個水把你沖往後退,不能就停在那裡,說我也不進、我也不退。在逆水這個當中,那肯定是往後退,不會說停在原地不動,你沒有往前進就是往後退。所以選擇不是往前進就是往後退,在我們六道輪迴裡面,往後退就退到三惡道去了,來生人天兩道也就沒有了。所以我們人生改造命運,是每一個人都需要的。你說我也不要好到什麼樣,我能平平安安過一生就好了。平平安安也是一種選擇,平平安安就要怎麼樣?你要消災免難,不然你的災難很多。大概沒有人說,他希望很多災難,大概也沒有人有這樣一個想法,總是說我沒有求大富大貴,但是我能夠平平安安的過一生我就滿足了。平安,也就是說求消災免難,這也是一種選擇。所以改造命運,主要是提升自己的素質,就是說我們的德行往上提升,改造命運它是外面的感應。所以你不求功名富貴,但是你努力斷惡修善,那個它自然會得到,也不必刻意去求,它是自然的。所以改造命運是每一個人提升自己的靈性,往上提升。

  學佛來講,就是我們要成佛,成佛就是明心見性、大徹大悟,恢復我們的本性。那我們現在這個叫習性,這個不是本性。恢復本性都是我們本分的事情,因為我們本來就是佛,現在我要作佛當然是正確的;現在不想作佛,我要繼續迷惑顛倒,那這個就不對了。我們人就是要學,所以「學」這個字就是覺的意思。「人不學,不知義;玉不琢,不成器」,我們人不學聖教、不學習經典,我們就不懂這些義理,也不知道宇宙人生事實的真相。所以我們修行主要是成聖成賢,並不是為了功名富貴,不是為這個,為了成聖成賢。功名富貴它是自然的,它不是刻意去求的,你修學,自然會感應。功名富貴來,那我不要可以嗎?可以。好像你錢很多,那我可以布施給別人,跟別人分享,我可以自己不要享受,那你這樣就又向上提升了。所以改造命運也不是純屬為個人自己,是為一切眾生,因為我們提升了,你才能幫助別人。像袁了凡先生他改造命運,有很多人他想改造命運,他的經驗就跟他分享,很多人跟著,他也是得到了。所以我們改變命運不為自己,為別人、為大家,這樣也就能夠成聖成賢。

  好,這條我們就簡單答覆到這裡,下面還有好幾條。第二條:修學到何種程度才可由三根進入學習《無量壽經》?弟子非常希望學習淨空老和尚的《大經解》,合併黃念祖老居士的註解深入學習。因三根必須落實才算做到,但目前將《弟子規》條條做到就還未熟意思,怕進入《大經解》學習遙遙無期,懇請師父慈悲開示。

  這個是勇組,賴同學問的問題,你問這個問題也很好。三根就是儒、釋、道,《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道》,這個三根是基礎。我們學三根都還沒學好,想學大經,這個三根要學到什麼時候才能學得好,才可以學大乘經典?就感覺不曉得到什麼時候,哪一天才能落實三根?這個問題,就覺得這個三根很難做到,大概不曉得什麼時候才有機會來學習大乘經典?其實這個都可以同步學習。實在講,你看《無量壽經》後面三十三品到三十七品不都是教做人的?那個就是三根,那個裡面也有三根、五戒十善。

  這個三根還沒有學好,我們可以不可以念佛?可以,可以同步。《華嚴經》講,「行布不礙圓融,圓融不礙行布」,行布就是次第,它有次第;圓融就是超越這個次第,它是圓融的。也就是說,你現在學《無量壽經》也可以學《弟子規》,你學《弟子規》也可以學《無量壽經》。就好像《華嚴經》一樣,《華嚴經》稱為佛教第一部大經,一乘經典,教人一生作佛的,你現在三根還沒有做到,能不能學《華嚴經》?可以;能不能聽《華嚴經》?可以。薰習,薰習這個大乘的種子,它不妨礙你學三個根。所以這個沒有障礙,可以同步來學習。我們現在聽大乘經論這些佛菩薩的境界,薰習大乘佛法的種子,我們現前能做到的,就從這三個根去做,所以這個沒有障礙。就是記住《華嚴經》講的「行布不礙圓融,圓融不礙行布」,次第不妨礙圓融,圓融也不妨礙次第;圓礙當中有次第,次第當中有圓融。讀《弟子規》可以讀《華嚴經》,讀《華嚴經》也可以讀《弟子規》,這個沒有障礙,這個沒有問題,所以學《弟子規》、學三個根跟學《華嚴經》都是相應的。學《無量壽經》,《無量壽經》本身就有三個根了;學一部《無量壽經》,從做人講到作佛,那是大圓滿,你看三十三品到三十七品、二十四品、二十五品,這個都有講到五戒十善,從做人講到作佛,所以沒有妨礙。

  下面這個問題:弟子慚愧,請教悟道法師,一、弟子目前在家自修三根網路影片學習,尚未進行學習《無量壽經大經解》、《大經科註》等。有次看到胡小林老師網路上學習《妄盡還源觀》心得報告,影片中提到,一切境皆由自性所現,若所有境皆由自性所現,為何還要與自性所現一切境互動、應對?弟子愚昧,還請師父開示指導。這個是勇組的學員,藍同學問的問題。

  學習三根很好,還沒有學《無量壽經大經解》也可以學。《妄盡還源觀》講到的這些,我們聽聽這些道理,目前要依這個來修,我們基礎還不夠。《妄盡還源觀》修五止六觀,就是修止觀,止觀就是定慧,定之前有戒,戒定慧三學。我們看《妄盡還源觀》裡面,講到戒這方面的,因戒生定,因定開慧。所以這三個根也是你修《還源觀》的基礎,有了這個基礎來修,功夫才會得力。因為這個戒定慧,無論是哪一個法門,原則都是一樣的。這三個根它屬於戒學所含攝的,屬於戒學的部分。

  對這些道理,我們聽了有不明白也沒關係,聽了存疑。你多聽、多念佛,求佛力加持,你就會有悟處,悟了就是自己真正明白。自性所現的一些境界互動、應對,境界是我們所現的,這個就像我們晚上作夢一樣,自己現的,就是自己心在動;要講真話,境界它沒動,是我們的心在動。大家如果看《六祖壇經》,有兩個人在爭,看到寺院門前掛的那個幡,風一吹,那個幡就在動,一個人說幡動,一個人說是風動。後來六祖在旁邊聽到他們在爭論,他說「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大家去悟這個道理。我們現在講風動、幡動,現在寺院也看不到那些,很少看到。這個在日本還有,現在寺院很少看到掛那個幡。現在大家都看手機,手機我們看到裡面有很多節目,有人有事有物,好像都在動,那是手機在動,還是你的心在動?如果你碰到六祖,六祖就跟你講,不是那個手機在動,是你的心在動,大家去體會這個道理。是你的心在動,外面的境界沒有動,是你的心在動。你的心動,看到外面的境界在動;你心不動,外面的境界也是如如不動,佛法講無生法忍,它沒有生滅。這個能夠體會就體會,還體會不到也不要緊,你多聽、多念佛、多拜佛,慢慢你就會明白。

  下面這個問題:請教悟道法師,身體有酸痛難受,時而影響修學狀態,但總掛慮是否太注重色身?我執太重,貪戀身體,應如何對應恰當?

  我們身體有酸痛,我們自然的反應就是想要去處理,讓它不要酸痛,這個是很自然的,也不是說太注重色身。佛規定出家的弟子有四事供養,四事供養就有醫藥這一項。我們人四大五蘊這個色身,我們吃五穀雜糧,春夏秋冬氣候總是會有些變化,我們就應該知道去調理自己的身體。調理身體也不是說太執著這個色身,執著這個色身主要是貪圖享受,過分的享受,那個才說貪著這個色身;我們一般平常的身體調理到平和、健康的狀態,這是正常的需要。我們這個身體像機器一樣你要加油,你加足夠了就好了,也不要太多,太多滿出來了沒有意義。好像我們吃的營養,營養過剩,你的身體也吸收不了,那個就沒有必要。但是我們一定的需求,這個是需要去補充的,這個就不是過度的去貪著色身。

  這個色身,我們也是要調理到一個健康的狀況。佛門也有一句話講,「身安則道隆」,如果一天到晚生病,你也沒有心情來修道,所以還是要調理。調理這個身體,像天台宗對這個就比較注重,他還練氣功調身。佛在世的時候也教弟子呼吸,來排除身體的一些病痛。在我們中國老祖宗,其實教我們的就很多了。我們現在人穿不會穿,穿衣服也不曉得怎麼穿,吃也不會吃,我們現在人沒有學習過老祖宗的傳統文化,所以我們也不懂這些。所以祖宗愛護子孫是無微不至,這些方方面面都照顧到,只是我們沒有去學,我們不懂、不知道。

  像氣候有春夏秋冬,你骨頭酸痛,那個酸痛要看什麼原因酸痛的。前天我在台北雙溪做法會,我那天早上感覺特別累,就奇怪了,怎麼今天特別累?昨天都還不錯,怎麼今天特別累?後來到了下午,我才想到原來那一天是立秋,立秋就是夏天進入秋天的第一天,這個季節變化。我是建議大家,我們學傳統文化,那個傳統的農民曆大家多看看。因為大家現在幾乎都是用西洋的那個西曆,我是建議大家,每一年都去請一本農民曆。農民曆就是把我們一年十二個月分成二十四個節氣,一個節氣是十五天;也就是給我們講,春夏秋冬,每十五天就有一個節氣。比如說我們講清明節,清明節不是只有四月五日那一天,那一天是清明節的第一天,其實清明節有幾天?十五天,那十五天都叫清明節,就是清明的節氣它有十五天。所以十五天一個節氣,五天就有一個候。我們一般講時候時候,什麼叫時候?五天就有一候,氣候那個候。我們講氣候氣候,就是節氣、氣候,五天就有一候,就是春夏秋冬,自然界氣候的一個變化。我們人的身體跟外面節氣是息息相關的,特別年紀大的人,那個感受就比年輕人要明顯。後來我才想到,可能應該是今天立秋,所以那一天就感覺怎麼好像比昨天累?我也想不出,昨天有睡覺,不是沒睡。所以季節交接的時候,自然界的變化,我們人身體也是跟著有變化。

  所以這個身體酸痛原因很多,是受風寒、風濕,或者什麼原因。但請教有關醫生,這個酸痛可能請教中醫會比較適合一點,因為中醫講氣血,你氣血不通。通則不痛,痛則不通,就是不通你才會酸痛,通了你就不會痛了。痛則不通,痛就是你氣血哪個地方有堵塞就酸痛,中醫的針炙就是疏通你的經絡、疏通你的氣血,打通你不通的地方,酸痛也就消除了。所以這個也不是說貪著身體。這些常識我是建議大家多去了解一下,現在網路很方便,手機一點,什麼都有,你可以去看看這一方面的。所以這個也不算是貪戀身體,貪戀身體是太過分的享受,那個才貪戀身體。身體上有一些酸痛、有一些問題,我們當然要去處理,這個不算貪戀身體。所以這樣來處理就好。

  下面這個問題:平時因空餘時間不多,無法好好坐在桌前恭敬聽經,若同時做家務時聽經是否如法?若不敬,請師父開示指導。

  這個沒問題,一邊做家事一邊聽經,你只要聽得清楚就好。你聽個一句兩句,你真的理解了,能夠把它應用到生活上,這個一句、兩句你就會很有受用。所以這個沒有問題,聽經,你要做家事,不能坐在那裡聽,這個是沒有問題,這跟聽佛號一樣,你行住坐臥都可以聽。但是聽經當然你專心聽會聽得比較清楚,所以一面做事可以一面聽,事情做完了你可以坐下來,把心靜下來靜靜的聽,這樣會聽得比較清楚、明白。

  好,以上幾個問題,我們簡單回答到這裡,我們接著來學習《俞淨意公遇灶神記》。上午第一堂課,簡單跟大家報告這次我們講座的一個因緣,也把俞淨意公大概跟大家提了一下,我們這堂課正式進入這篇文章。我們看這個文,我先把第一段這個文念一段,大家對一對地方。

  【明嘉靖時。江西俞公。諱都。字良臣。多才博學。十八歲為諸生。每試必高等。】

  這段首先講這篇文章的主角,我們現在講,拍一部戲它有個主角,他是主角,『俞公』。俞先生是明朝嘉靖時候的人,跟袁了凡先生是同一個時代,但是他的年紀比袁了凡要大。這個『明嘉靖』,在我們淨老和尚這個講記他有附帶講了,這個時候(就是嘉靖年間)佛教有一樁大事,這個大事就是《方冊大藏經》的刊行。這個方冊,像我們現在大家手上看這個書本就是四四方方的,方冊,在這個之前,從前《大藏經》都是摺疊的本子。摺疊本大家應該也看過,大家如果到寺院去拜懺,那個摺疊本一拉開就很長,摺疊起來。在這個之前,《大藏經》都是摺疊的,一般單行本的經典它也是摺疊的,摺疊本。在嘉靖年間,這個時候就有方冊的版本,都是用線裝的,用線裝的就稱為方冊版本。以前那個摺疊它是沒有用線裝的,就是把它摺起來,把它黏起來、摺起來。《方冊大藏經》,大家有看過那個古書,用線去穿的,就像我們現在這樣一本,四四方方的,一頁一頁的,那個就不是摺疊的,那用線裝的,叫方冊版本。第一部方冊版本是嘉靖年間編印的,這部藏經就稱為《嘉靖藏》,在嘉靖年間編的。

  這個是『嘉靖』,「嘉靖」指年代。當時我們佛門有一位大德,憨山大師,稱為明末四大高僧之一;蓮池、蕅益、憨山、紫柏,佛教出了四位大德。憨山大師(德清和尚)他「發起主其事」,就是他發起編《方冊大藏經》的。編輯地點在金山,所以也叫《金山藏》。從那個時候開始,經書從摺疊本就轉為線裝的方冊本,就是我們現在一冊一冊的,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這是佛門裡面一樁大事。在台灣重印的《中華大藏經》第二輯,原本就是《嘉靖藏》去翻印的。這部藏經流傳到現在有五百多年了。當時國家跟佛教界都有這樣的一個盛舉,因此感應道交的人也特別多,就是在這個時代,有很明顯的一些感應。

  這裡我們回到本文,就是嘉靖年間,江西有一位俞先生,名叫「都」,字「良臣」。中國古人有名有字,我們講名字名字,現在人大概只有名,沒有字。名是本名,我們還沒有成年,大家都稱我們的本名;到了成年,男子二十歲、女子十五歲成年了,在同輩當中會送你一個字。成年之後,一般人就不再稱你的名了,因為你已經長大成人了,要尊重你,所以就不叫名,叫字,舉行成年禮之後就有同輩送字給你。只有父母師長才稱名,一般人就不再稱你的名,因為你成年了,稱你的字。所以古人是有名有字,現在一般人就沒有,就取一個名。大概現在只有演藝人員他自己取一個藝名,一般人是沒有;或者是什麼藝術界的、寫作的、寫小說的,他有一個藝名。現在出家人還有名、有字號,也就是外號。像我的內名叫悟道,悟道是名,是師長叫的;外號叫心誠,一般人叫的。所以出家人現在還有名有字,一般人也就很少。

  這個是他的本名叫「都」,就一個字,叫「俞都」,他的字叫「良臣」。多才博學,書念得很好,很有學問。可見得這個人很聰明的,我們現在的話講,很有才華。『十八歲為諸生』,「諸生」就是考中秀才,在他的鄉考取秀才。以前要考中一個秀才也不容易,國家對他也就有一些禮遇,考中秀才。考中秀才,那也表示這個人他有學問,我們現在講知識分子,有學問。『每試必高等』,就是每一次考試他都考第一名,高等,可見得他確實有聰明過人之處,超過一般人。

  我們接著看下面:

  【年及壯。家貧授徒。與同庠生十餘人。結文昌社。惜字。放生。戒淫殺口過。行之有年。前後應試七科。皆不中。生五子。四子病夭。其第三子。甚聰秀。左足底有雙痣。夫婦寶之。八歲戲於里中。遂失去。不知所之。生四女。僅存其一。妻以哭兒女故。兩目皆盲。公潦倒終年。貧窘益甚。自反無大過。慘膺天罰。】

  這一段說出他壯年時非常的潦倒。年歲漸漸老大,家境也不好,靠著教書為生。當時古時候沒有學校,都是私塾。中國古代,國家沒有辦學校,現在辦的學校是跟外國人學的。古時候國家只負責考試,教學就是家長去請老師來教的,就幾戶人家家長,大家合起來找個地方,請個老師來教學,這個叫私塾。俞先生,因為他是秀才,家長都會請有學問的人來教自己的子女。當然他教的學生也不多。古時候教書也不是說像現在繳學費的,學生家境好的送老師的禮多一點,家境貧寒的就送少一點。學生不多,如果學生的家庭環境也不是很好,對老師的供養也就很有限。所以他是靠教書來維生,家庭經濟情況非常困難,我們從這個地方也可以理解。

  他與同學十餘人『結文昌社』。『同庠生』就是同一年進學的同班同學,找這些同學,大家結一個文昌社,就是結一個社團,我們現在講社團。像我們儒釋道教育學會就是一個社團,社團法人。古時候就有這樣一個社團,算是一個社會的團體,這個社團就是志同道合的人聚集在一起實行《文昌帝君陰騭文》,依照文昌帝君的教訓來修學。

  現在印的《安士全書》上半部就是《文昌帝君陰騭文》。《安士全書》,我們上午跟大家簡單介紹,分四卷,第一卷就是《文昌帝君陰騭文廣義節要》,也就是周安士居士引用三教的經典來註解《文昌帝君陰騭文》。《文昌帝君陰騭文》這篇文章不長,但是透過周安士居士引用三教經典的註解,我們看到這短短的一篇經文,它的內容深廣無盡。

  過去讀書人都拜文昌帝君,可貴的就是他們發心,大家要依照《文昌帝君陰騭文》來修行,來做人處事接物,依照這個文昌帝君的標準。現在拜文昌帝君的人還是不少,在大陸我看到很多,甚至在海外,有華人的地方有拜文昌帝君,像新加坡、馬來西亞,在台灣就更多了,在台灣有很多廟裡面都有供奉文昌帝君。有一年我到萬華龍山寺去,龍山寺它也有供奉文昌帝君,那個時候好像要聯考,高中考大學,很多家長就把那個准考證去影印,我看文昌帝君那個桌子上面堆了一堆准考證,影印的放在那裡。我去那邊看到這個,也明白為什麼家長把那個准考證放在那裡?就是求文昌帝君保佑他的子女考上好的學校。是不是把那個准考證放在那邊就會考得比較好的學校?那不一定。這個就是《了凡四訓》講的,你命中有沒有?命中有,那你考得到比較好的;命中沒有,考得比較差的,甚至考不上的也都有。所以拜文昌帝君並不是去拜一拜,求文昌帝君保佑。那文昌帝君保佑我們什麼?我們來學習這個經文,依照這個經文來修行、來修學,去落實在生活上,待人處事接物,你的命運就改了,你就有求必應。所以不是說把准考證放那裡就得到保佑,那個就是套一句《了凡四訓》講的,「命中有時自然有,命中無時莫強求」。

  這是講讀書人都是學習《文昌帝君陰騭文》,以這個來自行化他。所以古代讀書人普遍重視這一篇文章,童子在七、八歲時,家長或者是老師就教他背誦這篇文章。現在可能除了我們學習傳統文化的父母會教自己的子女來背誦這個《文昌帝君陰騭文》,一般的父母應該就不知道要教子女來讀誦、背誦這個《文昌帝君陰騭文》,他就不知道。在佛門裡面,《印光大師文鈔》裡面我們有看到,他還囑咐在家居士,家裡子弟到了上學的年齡,七、八歲的時候,就應當教他背《文昌帝君陰騭文》以及《太上感應篇》。印光祖師,我們在《文鈔》看到,他給居士回信他都特別開示,勸在家居士,做父母的人,自己子女到了讀書的年齡,這兩篇要教他們來讀誦、來背誦,在生活上去做、去實行,把它做到。這兩篇都不是很長,《太上感應篇》就比較長一點,《文昌帝君陰騭文》比較短,這兩篇合起來不是很長。《文昌帝君陰騭文》只有一千多個字,《感應篇》就比較多一點,也不是很長,都是很簡短的一個文章。

  這裡講,文昌社的同學力行《陰騭文》,遵守文昌帝君的遺訓。《陰騭文》裡面對於惜字紙、放生、戒淫、戒殺、戒妄語等都說得很詳細,一條一條的列出來,也就是善惡的一個準則。

  『行之有年』,「行之有年」就是做了很多年。他們自從結這個文昌社開始,在一起修行,過了很多年,但是怎麼樣?這個俞先生『前後應試七科』,也就是說,秀才他還要再考試,考舉人。秀才是鄉試,舉人就要到省裡去考,考進士就要到京城裡面去考,就是皇帝去考。他這個秀才考舉人,考了七次都沒考中,沒有考中舉人就沒有資格到京城去考進士。

  他生了五個兒子,其中有四個夭折了,五個兒子死了四個,剩下老三(第三個兒子)也丟了。這個老三很聰明,八歲那一年在外面玩耍失蹤了,不知道去哪裡了。生了四個女兒,死了三個。所以俞公他生了九個兒女(五個兒子、四個女兒),五個兒子死四個,四個女兒死三個,一個兒子失蹤了;除了失蹤的兒子之外,眼前就剩一個女兒。他的妻子(他的太太)在這種悲痛的情況之下哭兒女,特別是做母親的,兒女死了,死了這麼多個,做母親是最傷心的,哭兒女哭到兩個眼睛都瞎掉了。

  不要說死這麼多個,就死一個,就可能足以讓父母、特別是母親眼睛哭瞎。大概二十年前,在道場我也碰到好幾個。我記得有一天晚上,我們在台北信義路,晚上大概七、八點,有一對老夫妻,七十幾歲了,來找我。他們兩位是在看佛教衛星,我台語講經的節目,就找到信義路這個道場來,來找我。兩個老夫妻很傷心,他們給我講,他有一個兒子很孝順,沒有結婚,在美國當醫生,每一個星期都會打電話來慰問,很孝順,當然平常都供養父母。有一天他這個兒子坐電車,突然死在電車上,突然這樣就走了,他們兩個夫妻不能接受這個事實,就一直哭。如果這個兒子不孝,可能還不會那麼傷心;很孝順,那個傷心就可想而知。來給我講這個事情,講了很多,因為他聽到我講經,所以才到道場來,我跟他講了一個多小時。我看他們兩個夫妻,特別是他的太太,他給我講,他們眼睛快瞎掉了,給我講完他說他們要去找眼科醫生。所以這裡講俞公他的妻子哭兒女哭到眼睛瞎了,這個我相信,我都親自碰到過。我看那個死了一個都哭得快瞎掉,你說死了七個,當然特別做母親的人,我們可以想像她傷痛到什麼程度。

  下面講,『公潦倒終年,貧窘益甚』,俞先生的家境愈來愈困難、愈來愈窮,不但沒有改善,愈來愈艱困。『自反無大過』,讀書人總懂得一點因果報應的道理,自己反省,他感覺生平自己也沒有做什麼大的惡事,沒有大過,為什麼老天爺給他這樣重的懲罰?似乎上天都沒有保佑他。好像我也在做善事,也沒有犯什麼大的罪過,為什麼我的命運這麼淒慘?當然人遭遇到這個苦難,難免情緒上就不穩定,心難免也就不平,這個也是人之常情。一個人遇到重大災難、重大的苦難,除非是真正有修養的人、真正明理的人、有道德學問的人,遇到這種苦難的境界,他才能心平氣和來面對;如果聖賢經典沒有學習到這個程度,難免心就不平。你看俞先生,他是讀書人,而且還奉行《文昌帝君陰騭文》,遭遇到這種境界,難免心就不平了,為什麼?為什麼會這樣?為什麼會有這種遭遇?

  下面就要講到「灶神現身,列舉意惡遭殃」。第一段是講「懷才不遇,行善不昌」,他很有才華、很能幹,沒有機會去當官;做善事,好像家庭也不昌盛,遭遇這麼淒慘的命運。

  我們再看下面這一段:

  【年四十外。每歲臘月終。自寫黃疏。禱於灶神。求其上達。如是數年。亦無報應。至四十七歲時。】

  『年四十外』,就是過了四十歲以後,我們四十以後就是步入中年。每年臘月三十,臘月三十就是我們現在算農曆十二月,每年最後一個月最後一天叫臘月三十,如果那個月是大就三十,小就二十九。這裡講臘月三十,就是每一年第十二個月最後一天,這個最後一天是民間風俗祭拜灶神的時候,就是灶神爺將往上天,要上天把一家人的善惡都給玉皇大帝報告。所以從前供奉灶神,供奉灶神也有一幅對聯,這個對聯是「上天奏好事,下地保平安」。拜灶神爺是什麼意思?請灶神爺到玉皇上帝那邊報告我們家的好事,壞事不要報告,回到人間來就保我們一家平安,這是民間風俗。所以我們台灣民間有拜灶神,以前我外婆拜灶神拜得很虔誠,這個灶有神。以前我外婆燒木柴的那個灶,傳統那個灶,我外婆對這個灶神很恭敬,她那個灶整理得乾乾淨淨,你不能隨便給它亂擺東西的,你給她在灶上面亂擺東西會被她罵,對灶神不恭敬,所以她那個灶整理得乾乾淨淨,一塵不染。

  灶神是管一家人的善惡,也就是管一家人的命運的,這個灶神。現在好像這個傳統的灶,鄉下可能還少數有這個灶,現在在都市裡面都用瓦斯台,還有沒有灶神?是不是那個灶沒有就沒有灶神?灶神還是有,灶神就是管你一家人命運的。現在雖然沒有用傳統的灶,但是你用瓦斯。傳統的灶是幹什麼?燒飯、燒菜,現在用瓦斯不也是燒飯、燒菜嗎?甚至用電鍋,這一類的都是一樣的,就是跟古代那個方式不一樣,但是你煮飯、煮菜,人間的飲食是一樣的,所以都有灶神。現在人講到這個,特別是學科學的人,他都不相信,你們佛教講的迷信,沒有科學根據,灶神在哪裡?講到這個天地鬼神,現在很多人他不相信。但是天地鬼神跟我們人一樣,事實存在的,只是在佛經裡面講不同法界,現代科學講不同的空間維次。現代科學家發現,不是只有三度空間,有十一度,佛經上講是無限度的。他就是時空維次跟我們不一樣,跟我們人是一樣,同時存在的。

  我們有很多人,他有遇到鬼神的經驗,我自己也有經驗,那個經驗很多,我都去測試過。特別是附體的,現在附體的我們也常常看到,特別在我們道場,這些事情都特別多,有這些問題的都會來道場。我們在大陸、在台灣,甚至在外國,都有鬼神附體的。鬼神附體不是他裝的,他裝不出來的。我從年輕的時候跟我母親去拜神,上廟裡面去問事情,我都親自去測驗過,過去我也把這個故事講給大家聽。我碰到的例子就太多了,因為我們上課時間的關係,就沒有跟大家講那麼詳細。的確真實存在,這一點不假,你說你沒有看到,那個附體的你看到了。

  有一年在山東海島金山寺,我那個時候在那邊做百七繫念,當地寺院的一個法師他很發心,他說癌症末期的,你要念佛求往生,開車八個小時之內的統統可以告訴他,他會去接,接到他寺院去給他助念,這個是一項。另外一個就是附體的,那個弄得大家都不安寧的,也可以送到他那邊寺院去念佛。他就是癌症末期的、或者其他的病末期的,醫生說不能治了,需要助念,可以送到他寺院,他有這項服務,另外就是處理附體的。在大陸有很多人他是無神論,他說那個是裝的,那個法師跟我講:他說裝的,他頭在撞牆壁,你去撞看看?他能撞,你看你能不能撞?所以是不是裝的,我們也看得出來,那個他裝不出來的。外國也有,過去我們台北一個美國的年輕人,洋人,不是中國人,但是他學中文,會講中文,來我們道場做義工。有一次在三重淨宗別院,他要參加佛七,他被附體了,被北約,可能是北約的軍人被砍頭了,附身。當時我就沒有錄下來,的確也是真的,這個大家有看到的,那個叫得我們毛骨悚然。後來我們說,請他進去念佛堂看會不會好一點?他進去念佛堂叫得更大聲。大家念佛的聲音本來就不起勁,聽他在叫,大家念得就很起勁,可是他叫得更大。後來也沒辦法,我也是請一些人幫忙,後來送他回美國。

  這裡講,他託灶神爺,每一年到最後一天寫一篇疏文,託灶神爺帶到上帝那裡去,就求上帝,我怎麼做這麼多好事都沒有好報?命運這麼淒慘!這樣過了好幾年沒有感應,一直到四十七歲那一年才有了感應。這個都是真實的。

  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先學習到這一段,下面我們明天再繼續來學習。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