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太上感應篇直講(第四回)  悟道法師主講  (第一集)  2017/11/18  澳洲淨宗學院  檔名:WD19-030-0001

  尊敬的我們澳洲淨宗學院悟勤法師、悟勝法師,漢學先修班的諸位老師、諸位同修、諸位同學,大家上午好。阿彌陀佛!今天我們學院給悟道有這個時間跟大家一起學習《太上感應篇》,這個因緣也非常殊勝。剛好我們在這裡也有機會,跟我們漢學先修班的同學聚在一起,聽說今天是特別來參加《太上感應篇》的學習,非常歡迎大家來莊嚴道場。

  《感應篇》跟《弟子規》、《十善業道經》,也是我們淨宗導師上淨下空老和尚,他老人家給我們淨宗同修指定的一個課程,稱為三個根。《弟子規》內容主要講的是倫理道德,就是倫理道德的教育,倫理教我們認識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所以,有五倫十義,我們每個人都有各人不同的身分地位,人與人怎麼相處、怎麼對待,我們在什麼樣的身分地位應該盡到什麼樣的義務責任,這個就是倫理的教育,教我們做人。道德教我們認識是非善惡、真妄邪正這些道理。再來就是因果教育,這個因果講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明瞭倫理道德教育恥於作惡,明瞭因果教育不敢作惡,有敬畏之心。

  這是今年悟道在台北劍潭國際青年活動中心,也辦了第三次的兩岸三地中華傳統文化儒釋道教育青年學習營,今年採取的內容就是因果教育,由悟道講《太上感應篇》。還有請在台北故宮博物院退休的唐瑜凌老師,來介紹江逸子老師畫的「地獄變相圖」。這個課開始,我就接到香港勝妙法師發了一個短訊給莊嚴,莊嚴師把這個給我,剛好我們開課的第一天,是幾十秒的話,就是「舉頭三尺有神明,大家要有敬畏之心」。所以,今年這個課程,剛好就把這個放在片頭,每一堂上課,提醒我們舉頭三尺有神明,要有敬畏之心,這句話就是出自於《太上感應篇》。這個也是一個感應,所以大家發心來學習這個,大家來我們學院的講堂,大家一起來學習,這是感,那必定有應,善有善的感應,惡有惡的感應,大家發心來學習《感應篇》,必定得到善的感應。

  我們在還沒有開講之前,有兩篇序文,這兩篇序文是印光大師,還有李炳南老居士(雪廬老人)寫的,這個兩篇序文。大家手上拿的這個課本,前面有兩篇序文,這兩篇序文就是給我們講《直講》。這本書也是我們台北華藏淨宗學會印的,它是寫《太上感應篇直講》,還有《文昌帝君陰騭文譯註》,這兩本合刊的。我手上這本比較小的,也是《太上感應篇直講》,也是華藏淨宗學會印的。但是這個《直講》跟這個《直講》內容不一樣,現在大家看到這個《直講》註得比較詳細。《感應篇》的註解很多,這篇應該是屬於淺解,比較淺顯的註解。所以它這個註解內容也滿多的,我手上拿這本是很簡單的,這本才是《直講》。所以,這我還要到我們華藏去問一下,因為有些書印了我也不知道,跟他們再對照一下,看看這個名稱上,再對照一下。《直講》是很簡單的,它有分十章,很簡單。現在大家手上這個課本它註得比較詳細,非常難得,比較詳細。

  因為我們時間不是很多,這次,今年也是從七月底、八月初在台北劍潭國際青年活動中心學習《感應篇》,後來我上個月到福州阿彌陀佛大飯店,也是給我們華藏的職工講這個課,又到上海去講這個課,時間只有三天。要講得比較詳細,時間不夠,所以我就採取這個《直講》,最簡單的《直講》,大概講九個小時可以講完,因為受時間的限制。如果有時間,當然愈詳細愈好,愈得受用。這是首先跟大家報告。

  我們漢學先修班的同學非常難得,大家發心來這裡學習漢學。目前大家在學《弟子規》,也要學《太上感應篇》,這是因果教育。《弟子規》跟《感應篇》能夠落實,《十善業道》自然就在其中,因此我們也要特別重視這個《感應篇》。希望我們漢學先修班的同學,這三個根,前面這兩個要先做到,這兩個,《弟子規》跟《感應篇》做到,再學《十善業》就不難。我們淨宗的同修,這個也非常重要。我們看《無量壽經》二十四品、二十五品,「三輩往生」、「往生正因」,三十三到三十七品講的都是五戒十善,我們把《感應篇》跟三十三到三十七品你去對照,內容意思完全一樣。因此,我們念佛求生淨土也不能疏忽這方面的斷惡修善,如果疏忽也是會障礙我們往生西方的。所以,不管要求做世間的聖賢,或者要往生作佛,這個基礎的功課是不可以缺少。

  現在請大家翻開手上這一本,請大家翻開十三頁,就是《太上感應篇直講》序,這篇序是印光祖師寫的。我們先來念一段:「《太上感應篇直講》序。人性本善,由對境涉緣,不加檢察,遂致起諸執著、好惡,種種情見,以埋沒本性者,比比皆是。」這裡是第一段。這個第一段祖師就給我們開示,我們人性本善,這是《三字經》裡面講的,「人之初,性本善」,在佛法講,「人人本來是佛」,都有佛性,跟儒家講的這個意義完全相同。我們人性都是本善,可是我們看到現前的社會,從自己到別人,似乎有很多不善的,這是什麼原因?就是下面這句講的,由對境涉緣,就是由於我們六根對外面六塵的境界起了交涉,在這個交涉當中就是緣,六根接觸六塵這個境緣上面不加檢察,我們沒有省察這樣的心,沒有檢察我們的起心動念、言語行為,我們沒有去檢察,沒有檢察,很容易就隨順我們的煩惱妄想。

  所以,下面講,遂致起諸執著、好惡,種種情見。這個執著就起來了,執著什麼?好惡,好就是我們喜歡的,惡就是不喜歡的,喜歡的起貪心,去追求,要去佔有、去控制;不喜歡的就生瞋恨心,討厭、排斥,或者是攻擊,這個就是佛法講的貪、瞋、痴、慢、疑、惡見,統統起來了,所有的煩惱都從這個地方發展出來。所以種種情見,情是情執,情執是一個錯誤的見解,在佛法講叫見惑,見惑、思惑,這些煩惱起現行。以埋沒本性者,比比皆是。我們性本善就被埋沒,被妄想執著埋沒了我們的本性;比比皆是,就是所有眾生都是這樣的。所以,《華嚴經》佛成道第一句話也給我們講,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我們的本性就是被煩惱妄想埋沒,被蓋覆著,所以我們自性的般若智慧不能現前。

  這樣怎麼辦?下面就給我們講,「由是古之聖人各垂言教,冀人依行,以復其初。」這一段有三句。我們人性本善,但是對境涉緣不加檢察,所以起了種種的執著、情見,以致於埋沒我們的本性。由於是這個緣故,所以古之聖人,古是古時候的聖人,各垂言教,這裡講的聖人當然也包括佛、菩薩。在我們中國本土就是儒、道,儒家以孔子代表,道家以老子代表,佛家以釋迦為代表。三教的聖人,各垂言教,垂是垂示,言教,言是言語,就是勸導,在佛門裡面講經說法,在儒家、道家也都有講學,這些屬於言教勸勉,來給我們說明這些道理,告訴我們人性本善。現在我們有種種錯誤的思想、言語、行為,給我們改正過來,經典就是我們修行的一個標準、一個依據,講的這些言教,就是現在我們看到的經典。冀人依行,冀就是希望,人人都能夠依教奉行,依照這個教導在生活當中去實行,現在的話叫落實,在生活當中去落實。以復其初,讓我們恢復性本善,恢復本性的善,這個善是至善。

  我們再看下面這段,「其語言雖多,總不出格物致知,明明德,止至善而已。」這段祖師給我們開示,聖人所講的,勸我們的這些言語雖然很多,給它歸納起來總不外乎就是格物致知,明明德,止至善而已。總的給它講起來就是格物致知,明明德,止於至善。下面給我們解釋什麼叫格物,「所言格物者,格、如格鬥,如一人與萬人敵;物、即煩惱妄想,亦即俗所謂人欲也。」什麼叫格物,祖師在此地給我們解釋,格如格鬥。譬如我們一個人跟一萬個人在格鬥,在戰鬥,那我們可以想像,一個人跟萬人敵,那是要什麼樣的精神、什麼樣的毅力,讓我們從這裡去體會格這個意思。物即煩惱妄想,亦即俗所謂人欲也。煩惱妄想是佛學的名詞,在儒家講叫人欲,我們人的欲望,貪欲,貪欲就是煩惱、就是妄想。

  我們再看下面這個文,「與煩惱妄想之人欲戰,必具一番剛決不怯之志,方有實效。」上面講格物,格鬥,跟什麼對象格鬥?就是跟我們自己內心的煩惱妄想來格鬥,跟我們心裡的物欲、貪欲來格鬥。與煩惱妄想之人欲戰,這個就是戰鬥,就好像是打仗一樣,一個人跟一萬個人打仗,必須具有一番剛決不怯之志,方有實效。剛是剛正,決是決定,不怯,這個怯就是膽小,不能膽小,不能退屈,好像打仗,不能怕死,不能膽小。所以,打仗如果不怕死,甚至怕不死,那一定打勝的。所以要有這樣的一個剛決不怯之志,才有實際上的效果。如果沒有這樣的精神跟我們的煩惱習氣戰鬥,結果就是下面講的,「否則心隨物轉,何能格物?」否則就是如果不是這樣,那我們的心就隨著物欲在轉,那怎麼能去格物?格不了。

  我們再看下面這一句,「致者,推極而擴充之謂;知,即吾人本具愛親、敬兄之良知;非由教由學而始有也。」格物之後才能致知,這個物欲不格就不能致知,致知就是開啟我們本性的良知良能,這個良知良能是本來就有的,每個人都有,不是從外面學來的,現在因為被物欲障礙住了,所以變成煩惱妄想在做主,變成人欲(欲望)在做主,自己本性的良知良能做不了主。格物有效果,降伏我們的煩惱,那就能致知。致就是推極而擴充之謂,推極就是到極處。致就是我們佛經上講的至心、至誠,到了極處,這個叫致。到了極處,我們的良知良能就現前了。知就是吾人本具愛親、敬兄之良知,這個知就是大家本來都具有的,本來就是這樣的,現在沒有了,現在也不愛親、也不敬兄,現在沒有了,沒有就是被這些物欲障礙住,它並沒有失去,只要把物欲格除掉,它就恢復了。所以愛親敬兄的良知,並不是由教由學才有,不是接受教導或者去學習才有,它是本來就有。好像我們的般若智慧,本來大家都具足,不是從外面學來的,本來就有。本來就有,現在沒有,是被障礙,被煩惱妄想的業障障礙住,暫時不能現前,並沒有失去,我們把煩惱妄想排除了,這些愛親敬兄的良知它就現前。所以,祖師特別給我們指點,不是由教由學才有的。

  我們再看下面這一段,「然常人於日用之中,不加省察檢點,從茲隨物所轉,或致並此愛親、敬兄之良知亦失之」。然就是雖然是這樣,雖然本性大家都具有愛親敬兄的良知,但是平常人在於日用當中,不加省察檢點。用功的地方就是這六個字,不加省察檢點,我們用功就是要省察檢點,省就是反省,察是檢察,檢察什麼?檢察我們這個起心動念,我這個念頭起來是良知還是物欲,要去省察,要去檢點。我一天到晚起的煩惱妄想多,還是良知比較多,我們的智慧比較多。我們講比較淺顯一點,就是我們的理智比較多,還是感情用事比較多,常常這樣去檢點。如果不加以省察檢點,我們很自然的隨物所轉,隨這個物欲所轉。怎麼樣隨物欲所轉?或許我們也有同修學佛很久了:沒有,我沒有隨物欲所轉。有沒有隨物欲所轉,我們怎麼樣去測驗?就是我們有沒有愛親、有沒有敬兄,如果這個良知沒有,那就很肯定的隨物欲所轉。如果沒有隨物欲所轉,我們肯定表現出來就是愛親、就是敬兄。這個就是儒家講的孝悌,愛親是孝,敬兄是悌,孝悌忠信,後面那些都是從孝悌發展出來的,如果這個沒有,那就知道我們良知沒有了,被這個物欲蓋住了,從這個地方去省察。這個失去,下面講:「尚望其推極此良知,以遍應萬事,涵養自心乎!」這個最基本的愛親敬兄良知喪失掉了,還希望他推極這個良知,來遍應萬事,來涵養自心,就沒有這個道理。遍應萬事,涵養自心,都是從愛親敬兄這個基本上推展出來的,從這個根本發展出來的;如果這個沒有,那後面都是落空了。這個我們要深深的去體會。

  我們再看下面這一段,「是以聖人欲人明明德,止至善」。這兩句話,是以就是因為這個緣故,所以聖人,欲人就是希望每個人能夠明明德(這個明明德,第一個明是動詞,第二個明是名詞),明德就是我們的本性,本性的明德現在不明了,不明要讓它恢復明,就是明明德,就是明白我們自性的明德,明德之後才能止於至善。聖人希望人達到明明德,止於至善,那怎麼下手?下面講,「最初下手,令先從格物致知而起,其所說工夫,妙無以加。」這個是主要指儒家的,儒家聖人的教學,希望每個人都能夠達到明明德,止於至善。那最初下手,從什麼地方下手?令,令就是教大家,先從格物致知而起,格物就是先把我們心裡這些貪欲、物欲格除掉,物欲格除才能致知。這個格物,現在的話講叫革命,我們講格物現在人大概聽不太懂,講革命大家比較懂。諸位同學聽過革命嗎?有沒有?革命就是格物的意思。但是現在的人都不革自己的命,都要把別人的命革掉,那怎麼搞也不行,你是革別人的,自己的都不革。所以,這個革命就是革除、改革我們自己內心貪瞋痴慢那個煩惱習氣,那個叫革命。現代人不懂什麼叫革命,把別人給殺了叫革命,那不對,大錯特錯了。自己的命都不革,專革別人的命,好像我們讀聖賢書,自己不修,都一直要求別人去修,這個也很難。所以,什麼事都是從自己做起,才能影響別人。這個格物致知,最初下手就是教我們這個。其所說工夫,妙無以加。這個儒家講的這種格物致知的功夫,那是非常微妙的,妙無以加就是不能再加上去了,非常微妙,就如同佛法一樣,無上甚深微妙法,這個功夫非常的微妙。

  我們再看下面這一段,「然欲常人依此修持,須有成範,方能得益。五經、四書,皆成範也」。然就是雖然,上面講的,聖人要人明明德,止於至善,教人從格物致知下手,說的功夫也非常微妙,但是要平常人,欲常人,欲就是希望一般平常的人依此修持,須有成範,要依照格物致知這個功夫來修持,必須要有一個成範,成就是現成的,範就是規範,一個規範,方能得益,這樣我們才能得到利益。如果沒有一個成範,我們不曉得從哪裡下手,要怎麼修?一般人就很難得到利益,道理聽得很好,但是怎麼做?這個成範在儒家裡面就是五經、四書,皆成範。但是不是一般人能夠去受持的,特別現代的人不讀我們老祖宗的這些經典,也不容易了。

  下面祖師講,「但以文言浩瀚,兼以散見各書,不以類聚,頗難取法;而未多讀書者,更無因奉為典型也。」四書、五經分量很多,浩瀚,就好像大海一樣,這是形容比喻分量非常多,很廣泛。這些成範,兼以散見各書,它就散在每部書裡面,不以類聚,他並沒有把它歸納起來,蒐集成為一本。頗難取法,就是一般人也很難去取法,取就是採取,法是效法,這樣來學習。這個是指讀書讀很多的人,都很難了。而未多讀書者,那何況沒有讀很多書的人,更無因奉為典型也。沒有多讀書的人,就沒有辦法奉為典型,就是他書讀得也不多,他也不知道要怎麼修持,在生活上要怎麼做。

  今天也很有緣分,最近我也常看我們雪廬老人,也算是我們的師公,我們師父上人的經教跟他學習的。所以我常常遇到學習傳統文化的這些同學,我常常跟他們建議,要學傳統文化,跟雪廬老人學,他是純的,最純粹的傳統文化。所以,我們跟淨老和尚學習經教,要學習傳統文化必須要有個師承,我們淨老和尚的經教跟雪廬老人學的,所以我就想這個傳統文化也應該從他那裡來學,學的才會正規,才會到位,才知道什麼叫傳統文化。為什麼我講這些話?也是我自己很有感觸,因為現代人都接受西方文化,先入為主,以西方文化為基礎,以西方文化為基礎來學我們老祖宗傳統文化,我常常用一句現在流行的話,轉基因。大家聽過轉基因嗎?現在有玉米、黃豆都轉基因,大家知道嗎?如果你先接受西方的文化,再來讀老祖宗的文化,統統是轉基因的,你能學到真正的傳統文化嗎?都夾雜那些轉基因的在裡面。

  所以現代人註解那些《論語》我一概不看的,我就記住我們師父上人一句話,要有師承。所以,我就專看他老人家的,我現在看他老人家講的《論語講記》、《常禮舉要講記》,剛看看不懂,現在愈看愈有味道,重複的看才有味道,我才明白什麼叫傳統文化,才體會到一點點味道。體會到一點點我就看不厭,如果更深入,大概不用吃飯都可以。所以我建議同學,我們有緣,我是給大家建議,大家現在學《弟子規》,也要學《常禮舉要》,這是雪廬老人編的,根據《禮記》來編的。《常禮舉要》我們看看好像懂了,實在講我們不懂。常禮是講什麼?講人情世故,世故人情。所以《論語講記》也講,你不通人情世故,你辦不了事,這些我們都要學習,這個對我們念佛功夫得力也有很大的關係。

  所以這個雪廬老人講《論語》,最近講的這一次是九十一歲講的,講《常禮舉要》是九十三歲講的。他講他九十幾歲講出來的,他六十幾歲的時候講不出來的,所以我就專看他九十幾歲講的。但是早期講的我們也要看,他對台中蓮社的蓮友的一個開示,他們以前打佛七都到台中靈山寺去打佛七,靈山寺都會請他去跟蓮友開示。老人為什麼九十幾歲還講《論語》、講《常禮》?我們一定要知道他講這個東西,他主要對象是誰,他的對象是台中蓮社的蓮友。為什麼給台中蓮社蓮友講?九十幾歲還講《論語》,以前講過了還講,還講《常禮舉要》,他老人家講,就是台中蓮社前三十年念佛往生的最多,過了十年就比較少了,到了第三十年就更少了,愈來愈少。後來就發現,原來這做人的基礎都沒有,都不懂,社會、國家也不提倡,家庭也沒有,所以他才九十幾歲還在講這個。他說《常禮舉要》,你學個十分之一,對我們念佛功夫成片就很有幫助。他特別告訴我們蓮友,平常我們念佛如果不能達到伏惑,臨終心就顛倒,這個很重要,他根據《彌陀經》講的,「一心不亂」,臨終就顛倒。修其他法門要斷惑才能出生死,修淨土只要伏惑,信願念佛,就能帶業往生,這個也很關鍵。

  所以最近我在上海、在新加坡、在馬來西亞、在台灣,都跟同修分享雪廬老人的「帶業往生」的這些開示。臨終顛倒不是臨終才顛倒,我們平常就顛倒,平常顛倒我們自己不知道顛倒,不知道自己顛倒。不是說平常不顛倒,臨終突然顛倒,沒那回事情,我們平常就顛倒,到臨終更明顯的發現這個顛倒,所以對我們念佛人來講,也就是很嚴肅的一個問題。我們師父上人在講《大經科註》,現在講的統統是注重修行的,這些我們也都要留意。

  年輕的同學,學了之後,將來能夠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裡是講五經、四書都是成範,這裡提到五經、四書,因為今天有很多漢學先修班的同學,我是給你們良心的建議。我也活六十七年了,今年六十七歲,在人生的經歷也很多,聽我們師父上人講經第四十八年,我十九歲聽到現在,一事無成。為什麼一事無成?就是沒有這個基礎。以前年輕的時候,我也是好高騖遠,聽到師父講大經大論,喜歡那些大經大論,對這個基礎的就不重視,到老了,才發現一事無成。所以,現在我只能用晚年這些時間趕緊回頭,從這個基礎學起。現在看到年輕的同學來學,非常歡喜,希望大家在這個地方多留意。大家發心來學不容易,但是要持久很難,如果我們自己沒有省察的功夫,到社會上,心隨境轉,一下子就被轉了。過去台中蓮社李老師辦的大專佛學講座,學生去聽七天,就像個樣子;說回家看一場電影,就恢復原樣了。我們就可以想像到現在這種,特別現在這個時代,比四十年前那種誘惑力就更大了,一下子就被轉掉了。因此,我們要接觸這個,大家也要修到功夫成片,伏惑,煩惱沒斷,但是控制得住,你再去接觸,才不會被轉。

  此地講五經、四書,我們現在人讀的確有困難,像我這個年紀那是更困難,你們年輕的同學還可以,現在趁年輕,精神、體力好,多讀一些聖賢書。大家學了《弟子規》,我建議《常禮舉要》也要學,李越老師教《常禮舉要》。常禮不是鞠躬彎腰,鞠躬彎腰它是禮的一個形式,它的內涵就是世故人情。大家聽了好像懂了,實際上我們是不懂,什麼叫世故人情,世故人情也很重要。今天各位同學來參加,來莊嚴道場,這個就叫世故人情。大家能夠體會一點嗎?就是人與人相處的一個交流。所以非常難得,我們今天算是客滿,因為有諸位同學來,客滿。如果沒有諸位同學來,就是大概一半,一半也不錯。

  這些我們從生活當中方方面面去留意,這個禮,實在講,孔老夫子都說他不懂,我們怎麼會懂,我們只能說來學習,學習常禮。所以在《論語》裡面講,「林放問禮」,孔子說「大哉問」,說你問得太大了。這個禮就是我們佛家講的戒,戒只有佛才能制戒,菩薩不能制戒。世間的禮要有德有位的人他才能夠制禮作樂,有德無位、有位無德都不可以制禮作樂,天子有德有位,他才能制禮作樂。所以這個道理非常深廣。《論語》大家也要多學習多看看,這個《論語》待人處世,你學到其中的一句、二句,你真會了,終身受用不盡。我們現在只能抓住一些重點來學習。這些四書五經,我們年紀輕的同學,當然大家有時間、精神,多去學習,這是需要的;像我這個年紀的一些老同修,大概只能抓住一些重點。

  我們再看下面這一段,「而未多讀書者,更無因奉為典型也。」這個也是真話,不是多讀書的人,你說四書五經那麼多,我們也不曉得從哪裡下手。我們再看下面這一段,「《太上感應篇》,撮取惠吉、逆凶,福善、禍淫之至理,發為掀天、動地、觸目、驚心之議論。」祖師講到這裡就提到這個序文的重點,就是要介紹《太上感應篇》,前面是一個引導的話,這裡就講到這篇序主要的了,就提出《太上感應篇》。《太上感應篇》,撮取,撮就是摘取重要的,惠吉、逆凶這是《尚書》講的話,《尚書》裡面講「惠迪吉,從逆凶」。福善禍淫,修善得福、造惡得禍之至理,發為掀天、動地、觸目、驚心之議論。這段話也是我們修心的一個重點。我們修《感應篇》,我也修過,以前也看過,也讀過,但是我讀到祖師這句話,我常常反省自己,我讀了之後有沒有觸目驚心?我自己反省反省,讀是讀了,但是還沒有這種觸目驚心的感覺。所以我們讀了有沒有效果,能不能依教奉行,我們就是要讀到我們有感覺到觸目驚心,舉頭三尺有神明,大家要有敬畏之心,不然到時候都拉清單了。沒有敬畏之心,就沒有觸目驚心這種感覺,沒有感覺,我們依然會隨這物欲來轉。如果觸目驚心,那就會提高警覺,在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都會謹慎,這個就效果開始出現了。如果讀了,我們還是渾渾噩噩的,好像沒什麼感覺,這個就還沒有效果,還要用功。用功就是一直讀誦,求佛力加持。如果你讀到有觸目驚心的感覺,人就會變樣子,跟以前就不一樣。大家可以看《了凡四訓》,了凡先生還沒有遇到雲谷禪師之前,悠悠度日,一天過一天,好像也滿自在的;遇到雲谷禪師之後,他開始反省檢點,原來自己毛病那麼多,就不敢鬆懈了,他那個感覺就出來了。還有《俞淨意公遇灶神記》也是一樣的,剛開始在修,渾渾噩噩,提不起來的。好像我們都沒有什麼毛病,這個就是我們業障還滿重的,這個要提高警覺。

  提高警覺有時候我們自己提不起來,如果我們有觸目驚心,我們就能夠慎獨,儒家講慎獨,獨就是獨自一個人你就會很謹慎。像儒家講的,自己一個人在暗室屋漏當中,如同十目所視,十手所指,一個人住在一個黑暗的房間裡面,也不敢做壞事,就好像有十個眼睛看著我們,有十個指頭指著我們,這個就有慎獨的功夫,儒家講慎獨的功夫就是這個。我們如果做不到慎獨的功夫,依眾靠眾就很重要,大家互相依靠、互相提醒。所以,以前我們住在台北華藏圖書館,師父上人要求我們出家眾要住通鋪,互相監督,住通鋪。我住了十二年的通鋪,住通鋪也是依眾靠眾,大家互相依靠。你做不到慎獨的功夫,就要依眾靠眾,不能一個人睡一間,睡通鋪。我出家,師父叫我跟日常法師學戒律,之後到圖書館,都是住通鋪的。這個就是我們自己修行要知道自己的根器。

  所以,古大德提倡依眾靠眾,就是我們自己不能做到慎獨的功夫。現在有人發心閉關,閉關一個人關在關房裡面,自己一個人,一個人在這個地方能做到不懶惰懈怠嗎?如果能夠做到不懶惰懈怠,去閉關,這個必須要有慎獨的功夫,不然的話,一個人住在關房裡面,那還是隨順自己的煩惱習氣。過去我們師父上人講經常講,就是以前有出家人去閉關,閉關外面什麼事情都知道,因為有人送報紙給他看,大概關房裡面看報紙,不是看佛經,這樣閉關就沒有意義了。所以,閉關一個人修行,都要有慎獨的功夫,才能夠成就;如果沒有慎獨的功夫,還是要依眾靠眾。不然都是隨順煩惱習氣,你一個人,你自己愛怎麼樣就怎麼樣,對不對?那不是隨順你的煩惱習氣嗎?大家住在一起,那就不能你要怎麼樣就怎麼樣,是不是這樣?這樣才能調整自己的煩惱習氣。所以,講到這個,我是提出我個人的一點感受跟大家分享。

  下面講,「何者為善?何者為惡?為善者得何善報?作惡者得何惡報?洞悉根源,明若觀火。」《感應篇》它的特色就是很明顯的,什麼是善,什麼是惡,給我們講得很清楚。為善的人你會得到什麼善報,我們現在人講有什麼好處,我修這個對我有什麼好處,沒有好處他不幹的。因果就是講好處跟壞處,你修善會得什麼好處,造惡會得什麼壞處,給你講清楚、說明白。為善他會得到什麼善報,為惡會得到什麼惡報,洞悉根源,明若觀火,洞悉就是它的根源都很清楚,明若觀火,好像一把火在面前,看得非常清楚,很明白。《感應篇》這篇實在講就是一篇天律。所以,每年我在台北司法院法務部,法院都會請我去做三時繫念,我都會跟這些法官講,我說我們人間有法律,陰間也有法律,陰間的法律就是《太上感應篇》,這篇叫天律。所以對善惡因果報應這個因果律,天律就是因果律,因果律佛也不能推翻的。

  我們再看下面這句,「且愚人之不肯為善,而任意作惡者,蓋以自私自利之心使之然也。」愚人就是沒有智慧的人,他不肯做善事,而且任意去做惡業,為什麼會這樣?都是自私自利這個心所使然,自私自利就是物欲,貪欲、私心。自私自利會怎麼樣?下面講,「今知自私自利者,反為失大利益,得大禍殃,敢不勉為良善,以期禍滅福集乎?」為什麼人會自私自利?就是想自己得到利益。現在讀了《感應篇》之後,知道自私自利不但得不到利益,反而失去大利益,得到大的災禍、災殃,這樣造惡業有什麼好處?不但沒有好處,壞處很多,得了災禍,利益不但得不到,還得災禍,敢不勉為良善,怎麼敢不勉力來做善良的人,以期禍滅福集乎?我們人,不管中國人、外國人,都是希望避免災禍,消除災難,得到福報,這是人之常情。

  「由是言之,此書之益人也深矣!」由以上這些話來說明,這本書利益人也非常的深廣。「故古之大儒,多皆依此而潛修焉。清,長洲,彭凝祉,少奉此書,以迄榮膺殿撰,位登尚書後,尚日讀此書,兼寫以送人,題名為元宰必讀書;又釋之曰,非謂讀此書,即可作狀元宰相,而狀元宰相,決不可不讀此書。」這是舉出古來大儒都是依《感應篇》來潛修,默默的修。舉出清朝長洲彭凝祉先生,少年就讀這個書,後來榮膺殿撰,就是中了狀元,進士第一名。後來他的官做到尚書,位登尚書,他的官位做到尚書,尚書就是現在的部長。他每天還是讀這個書,兼寫以送人,寫就是流通,現在用印刷的。他就題一個名為元宰必讀書,就是狀元宰相必定要讀這個書;他又解釋,並不是說讀了這個書就一定會做狀元宰相,但是狀元宰相必定要讀這個書,不能不讀。

  「其發揮可謂透澈之極,然見仁見智,各隨其人之性質。此書究極而論,止乎成仙;若以大菩提心行之,則可以超凡入聖,了脫生死,斷三惑以證法身,圓福慧以成佛道;況區區成仙之人天小果而已乎。」這段印光祖師給我們勉勵的,《感應篇》發揮福善禍淫的道理可以說是透徹到極處,學習這本書,每個人他所求的不一樣,見仁見智,隨各人的性質,性質就是隨各人他的願,這個性質就是願,發願;我們修淨土,信願行,願就是志向,你的志願。現在大家讀大學都要填志願,你是填什麼志願,那個志願就是淨土講的發願,每尊佛菩薩都有他的願,每個人願不一樣。這本書講到究極而論,就是講到最高的,止乎成仙,因為道家他的願望就是要做神仙。我小時候也很嚮往神仙的生活。神仙是什麼?求長生不老,這是道家他修學最高的目標,就是成仙。祖師在此地是對我們學佛的人來講的,因為對學佛的人來講,這個是修仙的人讀的書,我們要成佛,還讀這個幹什麼。所以祖師在這裡給我們補充說明,若以大菩提心行之,則可以超凡入聖,了脫生死,斷三惑以證法身,圓福慧以成佛道。這個書可以幫助我們成仙,如果我們以大菩提心來修行《太上感應篇》,不是只有成仙,還可以成佛。所以關鍵在我們的發心,我們如果發菩提心來修《感應篇》,那是可以成佛;如果一般道家的,他沒有發菩提心,他不是學佛的,他只是想成仙,那這個書可以幫助他成仙,得到長生不老。祖師講,況區區成仙之人天小果而已乎。仙還是在六道裡面,不出六道。所以修《感應篇》,不但可以成仙,還可以成佛。

  「此書註解甚多,惟清元和惠棟之箋註,最為精深宏暢,惜非博學之士不能閱。次則彙編,實為雅俗同觀之最上善本,而不甚通文之婦孺,猶難領會。惟《直講》一書為能普益,然文雖淺顯,詞甚優美,淺而不俗,最易感人。」《感應篇》的註解很多,祖師在這裡舉出,惟清元和惠棟的箋註,那是最精深宏暢,但是不是博學之士,一般人他也不能看,特別年紀大的人看那個有困難。再來就是《感應篇彙編》,過去我們也都印過,也是雅俗同觀的最上善本。但是如果不是很通文言的婦孺,婦就是老人家,現在我們佛門講老菩薩,孺就是小孩子,他們沒有讀很多書,特別現在人不讀文言,也很難領會。唯有《直講》一書為能普益,《直講》很淺顯、很明白的,什麼人都能讀的,能夠普遍利益社會大眾。雖然它文很淺顯,它的詞很優美,淺而不俗,雖然淺,但是不俗,最易感人,很容易感動人。

  「香濤居士,出資千圓,排印廣布;亦有同志各相輔助,願令此書周遍寰宇。庶幾人修十善,家敦孝弟;知禍福之惟人自召,善惡之各有報應,則誰肯為惡而召禍乎?此風一行,善以善報,則禮讓興行,干戈永息,人民安樂,天下太平矣。」這段是有香濤居士出錢,以前一千的大圓也很多了,排版廣泛來流布;也有同志來互相輔助,期望這個書能夠周遍寰宇,流通全世界。希望人人都能修十善,家敦孝弟;知道禍福都是人自己招感來的,善惡都有它的報應,明白之後,誰肯去為惡召禍?為惡召禍總是他不明白這個因果的事實真相,明白了沒有人會去做這個事情。這個風氣一行,善以善報,禮讓興行,干戈永息,人民安樂,天下太平。所以這是印光祖師提倡因果教育,是現在這個世界最迫切需要的。

  「願有財力智力者,或廣印以流布,或說法以講演。俾未失本性者,愈加純真,已失本性者,速復厥初,其為功德,何能名焉!」這個是祖師他發的願,也是勸勉我們大家,有財力、智力的,就是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有財力的人廣印,廣泛來印這個書,或者沒有財力,說法以講演。現在廣印是比較方便,現在印刷術發達,印書的成本也愈來愈便宜,現在印這個書不難。現在說法講演這個就比較需要,為什麼?說法講演也是依眾靠眾。所以悟道這次來,那天悟莊師請我來講《感應篇》,我也樂意的答應了,因為我才不會懈怠,才有這個機會來學習,這個就是依眾靠眾。這就是我們老和尚常講的,我們自己還沒有成就,多上講台,依眾靠眾,台下都是老師,這是真的。所以我們自己多製造一些機會,自己上台來要求自己、勉勵自己,有這個機會,我們每一個人都不要錯過,就三五個人也可以講。實在講,現在你對一台電腦,現在電腦也可以直播,跟有緣的人分享,每一個人都可以修,有這個時間大家都可以修。大家在一起共學,那是更殊勝。

  印光祖師的序文我們就學習到此地,因為它這個道理非常深,我們時間有限,所以我們也不能做太詳細的解釋,只能很簡單的跟我們大家簡介。今天也非常感恩我們悟全法師、悟勝法師,諸位老師、同學,諸位同修,大家來莊嚴道場,希望我們今天是一個很好的開始。希望諸位同學除了學《弟子規》,《感應篇》也不能疏忽。那一番話,雖然幾十秒,我覺得大家都可以在每次上課前先提醒一下,也非常有幫助的。今天我們時間到了,我們就跟大家一起學習到這裡,明天因為上午有個同修的家屬要做告別式,所以明天的時間是在下午三點半到五點,明天是下午三點半到五點,有時間的同修歡迎一起來學習。祝大家福慧增長,六時吉祥,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