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太上感應篇  (第五十集)  2003/1/22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9-003-0050

  《太上感應篇》

  諸位觀眾,上一集講到《感應篇》第八十五節:

  【恚怒師傅。抵觸父兄。】

  『恚怒』就是對老師的忿怒,不接受老師的教導,在背後還罵老師。之前講過這段公案,就是不尊敬老師的果報,大家念這一段不能當作神話看待,我們要從這裡深深反省,這是反面錯誤的示範。後面還有幾則是正面的,就是歷史記載的,尊敬老師有正面的效果,縱然老師多次的責備教誨,學生還是溫和承事,這種人後來決定有成就。

  佛法是師道,師道建立在孝道的基礎上,所以人如果不能孝順父母,就絕對不會尊敬師長,道業、學業當然就很難成就了。這是古今中外,在現前諸位只要細心去觀察,你就能明瞭,然後知道聖人的教誨是真實不虛,我們應當虛心學習。接下來請看《感應篇》第八十六節:

  【強取強求。好侵好奪。】

  註解裡面前面兩段很重要,也很有意義。什麼叫『強取強求』?「分所不當得,而必欲得之,謂之強」,分是本分,你本分裡面不應該得的,這裡面的範圍就非常廣泛,把名聞利養、五欲六塵都包括在其中了。你不應當得的財富,你一定要得到;不應當得到的地位,你也一定要奪得,這就叫強。凡是屬於這一類的,這是否合乎因果?決定不符合。

  如果這個事情是真的,命裡沒有的,我一定要得到,如果真的得到,因果定律就被推翻了。命中沒有,去強取強求能得到,這在因果來說是講不通的。強取強求能得來的,還是命中有的,命中有,不強取強求,同樣是能得到。不但佛法給我們說,世出世間的聖賢,一切宗教裡面的神聖,無一不是闡揚因果的真理。換句話說,你本分不應該得的,你現在勉強一定要得到,你果然得到了,還是你命裡所有的。

  換句話說,所謂「分所不當得」,是說你現前,譬如財富,財富你命裡面有,不是你現前得到的,也就是說時節因緣還沒成熟,就是時間還未到,你雖然有財富,但是得到財富的時間還未到。時間還未到,你偏偏在這個時候去爭取,強取得來,你得到了,你所得的財富,可能是十年之後,二十年之後,或者三十年之後,你命中有,早晚一定會得到,時間還未到,強求得財富,這種情形只是提前拿到而已,就是說提早。譬如十年後你自然能得到這個財富,現在用強取強求這種手段得到,這是將十年後的財富提早得到而已,依舊是你命裡所有的。如果命中沒有,如何強取強求也得不到,所以諺語有一句話說「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是說你命中有的時候終是有,時間到你自然就得到;命裡無,如何強取強求也強求不到。

  世間自古以來,中國、外國強求的人太多了。如果一百個強求的人,一百個人都得到了,這似乎是有道理的;一百個強求的人,真正能得到的,只一、兩個而已,可見得這不是真的。我們從這個地方很冷靜的去觀察,《了凡四訓》裡面跟我們說得很清楚,對於因果的道理,因果報應事實的真相,說得很透徹,舉了許許多多的例子,我們應當把它參透,然後希求的這個念頭自然就息滅,沒有了。這是「強」的意思,勉強的意思。

  底下又說,「以人供我曰取,以我干人曰求」,別人供養我的這是「取」,我求助於別人這是「求」,都不能夠勉強。佛法跟我們講的隨緣隨分,這是真正明理的人。「以詭計暗取曰侵,以勢明取曰奪,如此得來,自難消受,將必並其本有者而失之矣」,這個話講的是真的,就是說你如果用陰謀、詭計、欺騙而得到的財富,這是『侵』,侵佔別人,以你的勢力、你的權力、你的地位,明目張膽奪取的。

  這些事古今中外,尤其是現代的社會,可以說普遍成了風氣。能夠強取強求,能夠侵犯別人、奪取別人,社會上認為是英雄好漢,大家都佩服他有辦法,沒有想到你奪取來的是一時,你能夠享受幾天?禍患就在後面。我們看到的後患是你犯罪了,你被判刑,在佛法裡面說這是現報,現世報,現報完了之後,還有後報。現報,佛法裡面用個比喻叫花報,好比開花了,花開後面就結果,果報。這些人在花報裡面,我們所看到的很不好,可是世間人不知道警惕,果報都在三途,地獄、餓鬼、畜生。人實在講迷惑顛倒,不知道因果之可畏。

  接著給你舉了許許多多的公案,我們一般人講的故事。第一條,「鄭瑄曰,余觀錢之為物,人所共愛,勢所必爭」,後患無窮。這不必要很高深的學問,也不必很廣的見識,只要我們冷靜去觀察,都在我們眼前。

  中國人造字,古人造的文字,文字含著有高度的智慧。「錢」是會意,在「六書」裡面它屬於會意。你仔細看看那是什麼意思?這一邊是「金」,金錢,那一邊是「戈」,干戈,戈是武器,就是兩個在相爭,這叫錢。兩個干戈,一個金,兩個干戈,換句話說,錢的意思就是為了財富而鬥爭,你說這個東西多麼可怕!古人造這個字,讓你看到這個字,你就曉得趕快遠離、避開,這是禍害,不是好東西。即使在我們佛門當中,有些人雖然學佛了,名利還沒有放下,兄弟姊妹還為了財產、為了遺產上法庭,六親不認,只認得錢。實際上,「錢」,他也沒有真正認識,他真正認識了,他就不爭,他就放下了,所以想想這個東西多可怕!

  我們中國古代的老祖宗有智慧,真有學問,他遺留給後世子孫真的是智慧財產,智慧財產是經驗、教訓,表現在文字符號之中,讓你看看,你就覺悟,你就體會到,你就懂得怎樣生活、怎樣處事待人接物,才能夠得到真正的幸福。

  印光祖師觀察現代世間人缺少智慧,這些智慧符號擺在面前,看不出它的意思,所以依舊是迷惑顛倒,想錯了,做錯了,結果是不善的,結果是悲哀的,於是極力提倡因果的教育。他用《了凡四訓》、《感應篇》、《安士全書》,用這三種東西做教材教導初學。《了凡四訓》是教我們認識因果的道理與事實真相,《感應篇》幫助我們辨別是非邪正,使我們有一個斷惡修善的標準,先教給我們立足於人天道之間,不至於墮落三途。這是諸佛菩薩對一切眾生真實慈悲的教誨,然後再進一步幫助我們破迷開悟。

  世間人沈迷在殺生好食,這是《安士全書》第一篇一開頭就給我們講出來,口腹的欲望不能夠克服,貪吃一切眾生肉,感召來世間的刀兵劫(我們現在講戰爭,刀兵劫就是戰爭),這是人禍。災禍從哪裡來的?從殺生吃肉來的。所以佛勸人不吃眾生肉。

  如果你說沒有肉食,我們身體的營養不足,現在有很多人吃素,你看一樣是吃得紅光滿面、體力充盛,哪有營養不足的道理!還有人在母親的胎裡就開始吃素,身體很健康,現在有很多吃素的人給我們做證明,所以沒吃肉會營養不夠,這不是事實。你看牛羊天天吃青草,吃草很有體力,牠也沒吃肉,從這裡觀察就能知道牠身體很健康。從這個地方證明,佛所講的「一切法從心想生」是決定正確的。我們一天到晚胡思亂想,所以把這個身體搞壞,想的時間太久了,養成習慣,變成習氣,稍稍缺乏一點,身體一檢查,毛病就出來了。可是可以回頭,只要你有決心,慢慢的改變我們的生活習慣,改變我們錯誤的認知,恢復到自然,身體自然就健康長壽,所以我們看到素食的人有得到這個效果。

  我們對於佛家講的「富貴」的意思,有許多人對「富貴」兩個字的認識不清楚,狹義的解釋,所以說到佛家的富貴,大家都搖頭。但是現在說佛家富貴,大家還能夠相信,為什麼?很多出家人都很富有,住的是宮殿房子,比一般人好。可是釋迦牟尼佛那個時代,他的富貴從哪裡講起?佛陀在世三衣一缽,日中一食,樹下一宿,天天出去托缽,「富貴」怎麼講法?「富」是你的物質生活不缺乏,像佛陀一天吃一餐,夠了,不缺乏就是富足,富是什麼?知足,知足就富;「貴」是受到社會大眾的尊敬,不一定有地位,不一定有權勢,大家都尊重你,這是貴。不但大眾尊敬,千年萬世,只要提到你這個人,人人都尊敬,這是真正的富貴,帝王將相所不及,沒有法子跟你比。這是宇宙人生的大道理,我們要細細去參究,明白了要認真努力學習,把競爭的念頭化解掉,欲望不但要降低,融化了,沒有了,富貴就是這個講法。

  「強取強求,好侵好奪」,這是第八十六節。這些惡行惡業,都是從一個錯誤觀念上產生的,這個錯誤觀念就是佛經上講的「我執」。佛在經上常講,執著要是不能夠打破,永遠不能夠脫離六道輪迴,無論怎樣用功,修學什麼樣的法門,總在六道裡面輪轉,永無出期。凡聖的分水就在這個地方,破了我執就是聖人,沒有破我執就是凡夫。

  為什麼「我執」這麼難破?這是一個很深的錯誤觀念造成的。六道凡夫起心動念都執著這個身是我,這是錯誤的見解,「見惑」就是錯誤的見解,你看錯了。身不是我,我在哪裡?我是什麼?實在講真理就在眼前,就在當下,可惜我們不覺悟。我們伸出一隻手,我的手,我的腳,我的眼睛,我的耳朵,這個身體,我的身體;擴展到外面,我的家庭,我的父母,我的兄弟,我的朋友,我的城市,我的國家,我的世界;再擴展,我的虛空,「我」在哪裡?「我」說了這麼多,諸佛菩薩也是這個說法,我們會嗎?我們只要把「我的」的觀念去掉,真我就現前了,「我的」、「我所有」那就是執著,你才真正把「我」找到了。

  所以我們現在是生活在虛妄的我執當中,你如果把「我的」的「的」去掉,你就成佛作祖。凡夫就在「我的」,什麼都是我的,這個是我的,那個也是我的,在這裡面迷失了。一旦覺悟才曉得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就是我,不是只限於我們自己這個身,我們自己執著的一點東西而已,虛空法界都是我們自己自性的東西。

  佛家講「三德密藏」,三德密藏裡面有「常樂我淨」,有真我,不是沒有我,有!「我」是什麼意思?佛經上解釋很多,通常講有八種意思,八個意思最重要的有兩個,就是主宰的意思、自在的意思。主宰是宗教家講的造物主,自在是《華嚴經》上講的「理事無礙,事事無礙」,那是真正「我」的意思。諸佛菩薩有,覺悟的人有,我們迷惑顛倒的眾生有沒有?有,並沒有失掉,只是暫時迷失了,雖有而不覺不悟。

  佛講「三德」,法身是我之體,般若是我之相,解脫是我之用(作用)。佛又說「三身」,法身是我之體(我們的本體),報身是我之相(現相),應化身是我之用(作用)。我們說「三法」,法身是我的體,報身是我的相,應化身是我的用,這是說出三法。我們套惠能大師的話來說,這是一不是二,說二法就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法。什麼叫佛法?佛法是覺悟之法。如果你落在「法、報、應」三身裡面,你分別有三身,執著有三身,你是迷而不覺。

  覺悟的人曉得三身是一身,一而三,三而一。言說有三,事實是一,「一」是什麼?一是我。三是什麼?三是我的。「我的」有三,其實「我」只有一個,這是說同一個。譬如我們這個身體,身體這個「體」是我之體,身體有一個相,像我們人有個人相,我之相,相有它的作用,能活動這是我之用,你說這是一還是三?實際上有三方面,但是同一個,意思是這樣。

  所以這個關口瓶頸要突破,突破之後,才真正像《金剛經》上所說的「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我們要問這四相到底有沒有?有。「我相」,佛所指的是眾生誤會身是我;「人相」,人相是指與自己對立的一切有情眾生;「眾生相」包括十法界依正莊嚴,一切諸法都是緣生的,緣生法就叫做眾生,它怎麼沒有相;「壽者相」是過去、現在、未來三際。所以四相把世出世間所有一切法都包括在其中,一個都沒有漏。

  這些法相皆是因緣生法,「唯心所現,唯識所變」,有沒有障礙?沒有障礙。不但理無礙、事無礙,實際上是理事無礙、事事無礙。所有這些障礙從哪裡來的?障礙從執著來的。四相明顯的展在我們現前,我們跟四相是一體,是一不是二。如果你執著這個相,你在法相、法性起了妄想分別執著,這叫著相,嚴重的著相。如果離開了執著,執著放下了,還有分別,這也是著相,著相的程度比較輕一點。分別也沒有了,還有妄想(妄想跟分別有差別,分別是有意識的,妄想是無意識的),那就是還有很輕的執著,極其輕微的執著,都叫迷。

  佛在經上講「無我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那個「無」是無有妄想,無有四相的妄想,無有四相的分別,無有四相的執著,你就證得三德,「法身、般若、解脫」你就證得了。法身有常樂我淨,般若有常樂我淨,解脫裡面也有常樂我淨,會了就破迷開悟,轉凡成聖。

  我們學佛,不但學佛法,過去儒家的教學都講求悟處,我們常聽老人講的「悟性」,這個人悟性很高。我們六根接觸外面六塵境界,有沒有悟處?你能悟得多深?你能悟得多廣?我們今天為什麼不悟?就是沒有做功夫。什麼是功夫?放下分別執著是功夫。經讀得多沒用,佛念得多也沒用,咒念得多還是不管用。什麼東西有用?看破、放下這有用,看破是真學問、真智慧,放下是真功夫。

  頭一個放下「我」的執著,看破是真正認知,這個身體是什麼?是「我」的工具。什麼工具?為「我」服務的工具。這個話講起來可能大家不太好懂,我們再加一個字進去,你就好懂了,為「我的」服務工具,這就好懂。為我的家庭,為我的國家,為我的世界,為我的一切眾生,為他們服務,這個身是替一切眾生服務的工具。說「我的」,這裡頭就有能、有所,有對立是第二義,不是第一義。「我的」那個「的」字去掉,就是第一義了。換句話說,這個工具是為虛空法界一切眾生服務的,虛空法界一切眾生就是我,這個整體就是我,誰懂得?諸佛如來懂得,諸佛如來證得了。

  佛教導我們沒有別的,也是要教我們證得。如何證得?放下就證得了。所以諸位要曉得,「法身,般若,解脫」、「法身,報身,應化身」是自性本具的德能。《華嚴經‧出現品》說得好,「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如來是法身,智慧是般若,德相是解脫;要是以三身來說,如來是法身,般若是報身,解脫是應化身,這個一切眾生皆有,「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雖然不能證得,你不可以說他不是如來,你也不可以說他沒有三德密藏,他沒有三身,不可以這樣說。他是一切都具足,只是現在迷而不覺而已,不覺就不起作用,一旦覺悟,他跟諸佛如來是一不是二,決定沒有差別。這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看破了,你就破迷開悟,就轉凡成聖,佛經上講的「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你聽了就會會心的大笑。

  今天我們這一關就是沒有辦法突破。可是諸位要曉得,這一關不能突破,不但不能自度,也沒有辦法度人。要想自度度人,自度是自己覺悟,度人是幫助別人覺悟,你要把這一點抓到,無量智慧、無量德能應念而生,你得大自在。我們現在要問,我也很想悟入如是境界,這個境界是諸佛的境界,如來果地上的境界,從哪裡下手?從放棄自私自利,放棄名聞利養,放棄貪瞋痴慢,一心一意為一切眾生服務,只要看到眾生有需要的,盡心盡力去幫助。用什麼態度幫助?眾生是主人,我自己是他的僕人,用這個態度去做。要以孝順心、恭敬心為社會服務,為人民服務,為一切眾生服務,這個人就是佛菩薩再來的。

  這一段話也非常非常重要,這一段話古大德都不講,不是他不會講,為什麼不肯講?大慈大悲,講出來之後,怕把你的悟門堵塞了,他只是點到為止,讓你自己去體悟,自己悟出來才是你的,聽別人講的總是隔一層,不是自己親自悟入。所以古大德不講,留著讓你自己去悟去參,用種種暗示的方法,讓你自己豁然大悟。我們今天這個講法也是不得已,有時怕大家聽不懂,所以講出來,雖然講出來還是要靠大家自己去悟,看你是不是有辦法悟入。希望大家把這些話(現在有錄影)多看、多聽、多想,關鍵就在放下,放下就突破了。放下之後,要以真誠的慈悲,我們常講十二萬分的熱忱為社會大眾服務。放下決不是消極,放下之後比什麼都積極,那是真放下了。如果放下,消極了,那是錯誤的,他沒有真正理解放下真正的意思,決定還沒有悟入,這是誤會,不是悟入。悟入的人決定積極,誤會的人就變成很消極。請再看《感應篇》第八十七節:

  【擄掠致富。巧詐求遷。】

  《彙編》註解第一行我們念念,「所謂擄掠,非因兵火,安得有之,然居官吞剝百姓,私竊公帑,豪強重利舉債,皆擄掠也。以此致富,悉出家破人離,妻啼子泣之餘,豈能安享」,這一段就把『擄掠』的意思說得很透徹了。這在佛家裡面也就是屬於盜戒、偷盜這條戒,盜戒的範圍非常廣泛,不論用什麼樣的手段、方式奪取別人的財物,或者是剝削別人的利益,都是屬於盜戒。

  盜戒果報之嚴重,如果不是佛說,世間人確實沒有辦法理解,佛在經論上說得非常清楚,也說得很多、很詳細。如果我們盜一個人的財物,結罪比較輕,將來還債是還一個人的。如果是公共的設施,像世人所謂的貪官污吏,他所侵奪的是人民的稅收、國家的財物,結罪將來要還債,所有納稅人都是他的債主,這個事情就麻煩大了。我們要看看債主是誰?債主有多少?國家的公共設施,債主是全國人民,你說這怎麼得了,什麼時候你能夠還清!比這個更嚴重的,佛講「常住物」,就是僧團裡面的財物,《地藏菩薩本願經》裡頭說得好,佛說五逆十惡之罪,佛有辦法救度,盜常住物佛不能救。為什麼?寺院裡面公共設施這些財物,它這個範圍就是十方常住,債主比一個國家的人多,盡虛空遍法界,所有一切出家人都有分,這個債主的數量,比我們整個地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不知要多多少倍!可以說這個數字沒有人能夠計算。但是今天侵奪寺院庵堂財物的,不知道這個利害,不曉得這個果報,我們讀佛經深入經藏,才明瞭事實的真相。

  佛教我們布施,教我們放下,布施是福德之因,你能夠修因,當然就能夠證果,你能夠得果報。經論裡面說得太多太多了,施財得財富的果報,所以財富決定不是以不正當的方式可以取得的。前面我們也說得很多了,任何手段取得的財富,都是你命中所有的;你命中沒有的,什麼樣的手段你也得不到。這個道理,諸位應當多多去研究《了凡四訓》,《了凡四訓》流通得很廣,這一個小冊子很容易獲得,細心去讀,仔細去研究,你就明白了。

  人,六道眾生,誰沒有欲望?誰不想得財富?誰不想得聰明智慧?誰不希求健康長壽?這是六道眾生的大欲。「佛氏門中,有求必應」,這是真的,不是假的。佛教給我們求得的道理,教給我們求得的方法,如果我們如理如法的修學,你一定能夠稱心如意,你所希求的決定能夠得到。

  如果是非理的祈求,這一段講這是「奪志之惡」,違背了道理與方法,所以縱然得到,還是命裡有的,你說這不是很冤枉嗎?不過是把命中所有的提前得到了而已。譬如你命裡面發財,五、六十歲才發財,你現在用不正當的手段,三、四十歲就得到財富了,提早了,只是能做到這樣而已,還是你命中有的。但是你用不正當的手段,就冤枉造了惡業,把你命中應該所得到的,或是財富,或是聰明智慧,或是健康長壽,雖然有得到,但是都已經打了很大的折扣,打折了,減少了,實實在在是得不償失,我們應當深明其中的道理。

  眾生何以造惡?眾生造惡情有可原。何以出家人修學佛法,甚至於佛門四眾老修行人,還是不能夠斷惡修善,依舊是明知故犯,這個原因何在?我們細細的去思惟,都是阿賴耶識裡面,無量劫來薰習的惡習氣在作祟。這個惡習氣就是自私自利,使我們明知故犯,造作更深重的罪業,自己不能夠覺察,到果報現前的時候,後悔來不及了。而果報現前之快,也是我們往往疏忽了,這一口氣不來,果報就現前,你說多可怕!

  我們如何對付自己的惡習氣?必須要看破。看破的方法很多,我們在無量無邊的方法當中,舉一個例子來說,說明一切眾生執著這個身是我,這是決定錯誤。在這個身相當中,「我」確實不可得,這個身體不是我們的,為什麼這個不可得的身相,我們還要為這個不可得的身相去造作無量無邊的罪業?這個身我們得不到,我們自己這個身體,我們自己都得不到,何況我們身外之物沒有一樣我們可以得到!我們身體的相,身相是我所,不是我。一切眾生迷惑,根本的迷惑就在此地,將這個我所,我所有的(身體是我所有的,不是我),把這個身相執著以為這是我,這個就是我。我們應該怎樣把這個謎打開?你什麼時候找到真我,這個時候你就是法身大士,你就是諸佛如來。宗門裡面常講「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你本來的面目你就找到了,本來面目就是真我。

  我們這個身體,這個東西是我所,不是我,我們要把它辨別清楚,我所有的,這是個工具。佛在大乘經裡面說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前五根是物質,末後一條是心理,身心裡面都沒有我。西方哲學家說「我思故我在」,他已經知道物質裡沒有我,那什麼是我?我能夠想,我能夠思惟,這個思惟、想像的是我,我們能想的,這是我,其實這還是錯誤的。我的思惟,我的想法,還是屬於我所,我所想的,不是真我。換句話說,我們今天從物質現象、從精神現象裡面都找不到我,物質跟精神都是屬於我所有的,是我所,我所有的,不是那個就是我,不是那個。

  前面跟諸位講過,「我的」那個「的」的觀念去掉,你就看到真我,真相就顯露出來了。真的我是什麼?虛空法界一切眾生都是真我。我們在很多宗教書籍裡面也看到這個意思,真我只有一個,他們稱為造物主、稱為神聖,佛教裡面稱為自性、稱為法身,那是我。從我變現出無量無邊一切眾生,虛空法界都是我所。「我」既然是一,「我所」是從「我」變現出來的,我們想想看,一切諸法怎麼會不平等?佛家有所謂「平等真法界,無佛無眾生」,這個「無」是無妄想分別執著,離開一切妄想分別執著,真相才現前。

  佛家講善惡究竟的標準在此地,與性德相應的是善,與性德相違背的是惡。相應的是悟,相違背的是迷。通常我們講斷惡修善,這是對初學,不究竟;究竟說法是轉迷為悟。迷就是惡,悟就是善,佛家的教學自始至終沒有離開這個原則,沒有離開這個目標,所以這是至善圓滿的教育。

  果然轉迷為悟,《感應篇》裡面所說的一切惡,全都消融了;《感應篇》裡面所說的一切善,自自然然就圓滿。這是過去宗門教下的祖師大德們常常說的「從根本修」,根本就是迷悟。迷悟之相,我們在講席當中常常提示,一念起來為自己,就是迷;一念起來為虛空法界一切眾生,那是悟。為自己是私,為眾生是公,大公無私,這個人覺悟了。還有一絲毫私心在裡面,這個人沒有覺悟,不是究竟覺,不是圓滿覺。迷,分分在減少;悟,分分在增加,所以大乘佛法裡面才說菩薩有五十一個階級,五十一個階級從這裡來的,小乘四果四相也是從這裡來的。

  所以我們一定要知道這些事實真相,果然覺悟過來,就是佛家講的「乘願再來」。迷的時候是業力在作主,悟的時候就是願力作主,願力作主就自在。我們用這個工具成就無量無邊功德,也不執著功德之相;迷的時候,這個工具造無量無邊罪業,可見得關鍵都在迷悟。迷的時候,對於事實真相茫然無知;悟的時候,對於宇宙人生真相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自然轉惡為善。

  第八十七節「擄掠致富」的意思,大家大概就懂得,這就是盜戒,犯了偷盜,用種種不法的手段奪取別人的,致使自己富有,這是很重的過失。下面這句是『巧詐求遷』,「遷」是什麼意思?升遷,現在講升官,得到更高的職位,從低的職位攀升到高的職位,這就是「遷」。他求取這個職位是用不正當的手段,現在的社會裡這種事情太多了,無論是國家的機構,或者是私人的公司,以不正當的手段謀取更高的職位升遷,我們到處都聽到,甚至於看到這些事情,現在報紙、電視新聞也常常報導這方面的事情。

  過去我們導師在台北的時候,他也舉出一個實例。他說教育部有一位官員,跟他也是老朋友,是一位虔誠的佛教徒。有一天他來告訴導師,他說教育部有一個單位主管有個缺,他有資格爭取,來問導師,因為他們是老朋友,問他應不應該爭取這個職位。導師就問他:你爭取這個職位,目的何在?你爭取是什麼目的?他說無非是想替國家多做些事情,替社會多做一點事情。導師就跟他說:如果你是這種存心、這種心態,為國家、社會服務,那你可以爭取。如果你只是為自己升官發財,這個地位高了,俸祿拿得多了,甚至於還為非作歹,收取不應當的賄賂,那就不應該爭取,你要是爭取就錯了。

  他聽了導師的話之後,他也很積極爭取。以後沒有爭取到,再告訴導師他沒有爭取到,導師告訴他:沒爭取到也好,為什麼?減少操心,減少勞碌。爭取到了,盡心盡力替國家、替社會多做一點事情;爭取不到,自己悠閒自在,又何樂而不為之!但是這個機會你不能夠錯過,如果你不爭取,你是消極,那表示什麼?你為社會服務的心不切。你爭取不到,你很自在,緣不成熟,落得清閒自在。這個人就是趙福崇先生,現在早已退休了,現在移民到美國加州。

  職位不容易掌握,古人講「不易居」,居在這個地位上,你有職責,必須盡忠職守,把你的分內事情做好。你做得有成就、有成績,你的長官看到了,自然會提拔你,按照你的功績升遷,按照你的資歷升遷,這是正常的。如果在同僚當中,想方設法障礙別人,甚至於打擊同僚,這是古今中外都有,這都是造作很重的罪業。別人真的被你障礙住了,還是他命中沒有的。命裡有的,你障礙不住;命裡沒有的,你想給他,他也得不到。這個道理就很深了,知道的人不多。

  縱然熟讀《了凡四訓》、熟讀《感應篇》之人,境界現前,自己還是做不了主,這個原因到底在哪裡?是非人我、貪瞋痴慢、自私自利的惡習氣沒有拔除,境界現前還是隨順你的惡習氣,沒有隨順聖賢的教誨,這個不是修行人。修行最低的限度,是要把自私自利、是非人我、貪瞋痴慢放下,勉強放下也好,哪個修行人在開頭不是勉強自己!隨順聖教總得要有一段時間,才能夠趨向自然,這裡面你功夫就得力了,感覺得不十分勉強了。到功夫得力的時候,法喜就生起來了,法喜充滿。可是最初要不克服自己這一關,那你決定做不到,換句話說,你功夫永遠不會得力,永遠還是隨順煩惱習氣。

  見到別人得到利益,升遷了,得到高位,得到榮譽,你的嫉妒還是免不了,這個時候我們自己要警惕,要有高度的警覺。還有這個念頭生起來,自己立刻要曉得又再造罪業了,雖然沒有這個行動,這念頭就造罪業,意業。幾時看到別人得利益,我們生歡喜心;別人遭遇困難,我們有憐憫心,這個功夫才真的得力,你的念頭真的轉過來了。轉不是在口頭上轉,是在心地、在境界裡面轉,用心要純正。

  為一切眾生服務也都是緣分,緣分不到,慢慢等待,佛家常講「佛不度無緣之人」,諸佛如來尚且如是,我們著什麼急!我們何必著急,急也沒有用。緣很複雜,佛菩薩那一邊沒有障礙,障礙在眾生,我們總要曉得,總要清楚,眾生那一邊的機緣沒成熟。你看古大德給我們做榜樣,緣不成熟的時候充實自己,儒家也說,緣沒有成熟,獨善其身,充實自己;緣成熟的時候,兼善天下,為天下人服務,這叫兼善天下,諸佛菩薩亦復如是。至於機會(我們佛法裡面講機會),有很好的機會、很好的緣分讓你做事情,我們要認真努力,有機會就要認真去做,要掌握機會,沒有機會就不能勉強。這一集的時間到了,我們就報告到這裡,下一集再繼續為大家報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