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太上感應篇  (第十七集)  2002/6/24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9-003-0017

  《太上感應篇》

  上一集我們講到社會上一些不幸的人,他們的遭遇值得我們同情,我們要如何去幫助他們,這是很重要的課程。以我們佛法來講,佛法是教學,教人破迷開悟,才能離苦得樂,這是幫助別人最究竟、最徹底、最圓滿,就是教學、教育。看到社會上這些不幸的人,有不幸的遭遇這是果報,有果必有因,是什麼樣的原因造成他這個結果?這就是佛家講的「善因得善果,惡因就得惡果」。這不外乎佛經裡面講的六度。

  六度裡面第一是布施。布施有三種,第一是財布施,第二是法布施,第三是無畏布施。這一生貧窮困苦,物質生活缺乏,這是過去生中慳貪吝嗇,不肯修財布施,所以這一生才會得到這個果報,受貧窮、衣食缺乏的果報。像這個情形,我們就要跟他說明這個因果,勸他這一生要認真修財布施,這樣才可以解決他生活上的困難。這一生沒有智慧,愚痴,過去生中不知道修法布施,所以這一生就沒有智慧。這一生身體不健康,乃至六根不具足,這就是過去生不知道修無畏布施,殺業造得比較重,所以這一生的身體就容易生病,六根不完全,才有這個果報,這是屬於無畏布施。

  明瞭這個因果,我們要得到什麼果,就要修什麼樣的因,這對人才有根本的幫助。這些事情都沒有離開因果,我們從果看到因,從他現在的造作,他的思想言行造作,現在造這個因,他現在造什麼因,我們就可以知道他將來有什麼果報。這個道理說深很深,說淺很淺。淺的道理跟事實,我們有能力覺察得到,我們觀察得到。比較深一層的道理跟事實,一般初學的人體會不到。總而言之,六度十法界,乃至於佛說的一真法界,都沒有離開因果的定律。所以佛家常說「萬法皆空,因果不空」,都離不開因果的定律。我們想要自己生活得很健康、很美滿,你就要知道修什麼樣的因,你才會得到什麼樣的果報。

  幫助別人應該以什麼為主?幫助他開智慧,要以這個為主,這才是真正慈悲救護,真正幫助他離苦得樂,永脫輪迴,不會再搞生死輪迴這個麻煩了,你是真正在救濟他。不是說沒衣服穿,送一件衣服給他;沒得吃,就供養一些食物給他,你這樣救他是救一時,一時的急難,解決他一時的困難,但是不能救他永久,所以俗話也有說「救急不救貧」。一時的急難困難,你去救濟幫助,解決他一時的困難,這是可以,這做得到。但是貧是永久性的,就沒有辦法了,不管任何一個國家地區都一樣做不到。所以幫助他一時,不能救他永久,縱然你這一生都照顧他,來生他怎麼辦?

  所以佛菩薩幫助一切苦難眾生,跟我們想的完全不一樣。佛家的教學是教人明瞭因緣果報,知道我們現在這個狀況是什麼因緣造成的,我們要用什麼方法修正改善,這是真正徹底究竟。不了解因緣果報的理論跟事實,斷惡修善很難做得到,不要說我們勸別人,別人做不到;我們自己甚至發心都出家了,穿出家人的衣服,也是一樣做不到。煩惱、惡習氣還是每天增長,沒有減輕,什麼原因?因果的道理沒有徹底的體會跟了解。

  所以學佛不是一個容易的事情,過去我們導師講經的時候也常常講起,他說他比一般人還幸運,在學佛的道路可以說很幸運,遇到善知識,這個因緣殊勝,遇到的緣很好。他在年輕的時候遇到一位長者,朱鏡宙老居士,那時候他學佛是二十六歲,那時候朱老居士已經是七十歲左右了。他送他一本《了凡四訓》,他學佛第一部就是讀《了凡四訓》,從這裡下手,這很好,這就是緣殊勝,從因果下手。他將《了凡四訓》讀好幾十遍,深信不疑,從「深信因果」上奠定根基。然後就知道毛病習氣要改進、去斷。順隨自己的煩惱習氣,後果不堪設想;能將這些毛病習氣徹底改過來,前途一片的光明。

  《了凡四訓》的落實就是《感應篇》。雲谷禪師送給了凡先生的功過格,功過格是以什麼標準訂的?以《感篇篇》訂的,所以《感應篇》是《了凡四訓》裡面說因緣果報的落實,善惡一條一條。我們在《了凡四訓》裡面看到,他在寶坻做縣長的時候,推行的是仁政,就是此地所講,自己生活特別節儉,以他的俸祿來幫助這些孤寡貧窮。收養這些孤兒,天資聰明的,請老師來教導他;稟賦鈍一點的,幫助他學一技之長,使他長大的時候有能力可以謀生,可以獨立照顧自己,這才是真正的救濟。

  所以世出世間的聖人,他們所做的布施是以法布施為主,以這個做主要的,教人開悟,破迷開悟。一個人如果覺悟之後,他自己就知道怎麼做了,怎麼去照顧自己,怎麼去改善自己的生活,這才是對他有真正的幫助。一時的困難,我們的幫助只是一時而已,沒得吃,送吃的給他;沒得穿,送穿的;沒得住,建一間房子給他住,這個幫助都是暫時的,沒辦法永久。所以還是以法布施為主,這個是最主要、最重要的。所以現在的人講到慈濟、救濟,只知道沒得吃送吃的,沒得穿送穿的,沒得住建房子給他住,只知道這些,沒有藥送藥給他吃,這個大家很重視。

  但是現在社會上疏忽了聖賢的教育,這種救濟大家疏忽了,這個才是根本,這個根本大家疏忽了,大家不知道,不知道要去做。所以所做的都是在治標,治本這方面反而做得很有限,這是現在這個社會上要特別改善的地方。要積極努力推行佛陀教育,這個才是最主要的,真正可以幫助人解決問題。

  所以世出世間聖人所做的布施都是法布施。《普賢行願品》諸位都念過,《金剛經》也有很多人念得很熟,佛在《金剛經》較量布施,「較」就是比較,比較什麼布施的功德大。財布施,佛說以一個大千世界的七寶(七寶是金銀琉璃),七寶滿大千世界這樣來布施,我們一般想這樣不得了,一個大千世界那麼大,那麼多的七寶這樣布施,我們一般覺得這個功德很大很大。但是佛跟我們說,這麼多的財布施跟法布施做一個比較,佛跟我們說,不如在經典當中四句偈的布施。一個大千世界的七寶布施,不如布施給人家四句偈的功德。四句偈沒有多少,四句而已。經典裡面一句的經文,有五字的,有七字的。五字一句的經文,四句經文合起來叫做一首偈,叫做「一四句偈」,四句一首偈也才二十個字而已。但是你不能看輕這二十個字,這二十個字的法布施,勝過一個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寶布施。

  可見法布施的功德大,這是什麼道理?一個大千世界七寶布施供養,只不過解決物質生活而已,養身命而已,就是說照顧我們這個身體的生命而已,與法身慧命就不相干,不能幫助你破迷開悟。所以七寶布施是養身命,養我們身體的生命,使你得到一生豐衣足食,物質生活不會缺乏,物質上能得到享受,你只能得到這些。但是你不能了生死,不能出三界。佛經的四句偈,你要是真正明瞭、真正通達了,確實能幫助你轉境界,確確實實可以幫助你超凡入聖,永遠脫離生死輪迴,這是大布施,世間的財物怎麼能相比?當然比不上,怎麼比!你再多的財寶也不能跟這個相比。這是說法布施比財布施不知道殊勝多少倍,實在說,這是不能比的,沒辦法比較的,這一點我們要知道。所以我們學佛的人一定要注重法布施。

  上次有好幾位老菩薩來道場看我,(我們現在的錄影有送到佛教衛星台播放),一位老菩薩跟我說:聽了都記不住,聽了這麼多都記不住。我就跟他說:實際上佛法如果用得到也不用多,像《金剛經》講的,四句偈你就成佛有餘了。我說:你記那些記得住的就好了,記不住的你也不要去管它。佛法你真正明瞭、真正會用,不用多,四句偈成佛就有餘了,不用記那麼多,記重要的,簡單明瞭。尤其我們念佛的人,「阿彌陀佛」不要忘記就好了,這句比較重要,剩下的忘記沒關係,這句「阿彌陀佛」不要忘記。

  臨命終的時候,你如果記得「阿彌陀佛」,決定往生西方。臨命終的時候,「阿彌陀佛」忘記了,這一生西方又去不成了。這個比較重要,其他的記多少算多少,尤其年紀比較大的老菩薩就不用勉強,你可以聽多少、可以記多少、可以了解多少算多少,最重要的「阿彌陀佛」這句不能忘記,這句比較要緊。所以佛法用得到的,會用的,不用多,一句「阿彌陀佛」成佛就有餘了,哪裡要多!佛為什麼說這麼多?無非是從各種的角度、各種方面旁敲側擊來啟發我們,使我們可以轉變這個觀念而已,你念頭如果轉過來,就不用了。

  所以《金剛經》跟我們說「法尚應捨」,佛法到最後還是要放下,還是不能執著。我們要知道佛法就像藥,我們的病如果好了,藥就不用再吃了。不能說有病要吃藥,病好了藥繼續吃,繼續吃又吃出毛病,這點我們要知道。我們還沒有覺悟,還沒有離苦得樂以前,佛法對我們很需要、很重要。佛法貴精不貴多,重要就是我們真正了解、明瞭、會用、會修,重要的是在這裡,這個比較要緊。

  我們今天學佛,現在很多同修都知道這個世間有災難,有很多人說到災難,他很不喜歡聽,但是這也要去面對,確實有災難就是有災難。災難是不是有辦法避免?是不是可以不受這個災難?是不是有這個方法?佛在經典上教我們的,確確實實方法很多,都是教我們如何消災免難。什麼方法?要提升自己的境界,這個災難你就不受了。你現在在人間受災難,如果將你的境界、你修的福報提升到天界,天界就超越人間,人間災難當然你就不受了,災難與你就不相關。如果再提升到阿羅漢、辟支佛的境界、菩薩的境界,不但你不會受這些災難,你還有能力去幫助別人,救苦救難,你怎麼會受這個災難?你還可以幫助別人離開這個災難。

  所以我們生在這個世界,現在災難很多,對我們修行人來講,也不一定不好。沒有遇到這些災難的時候,我們修行還不會認真,這個心不會精進,覺得還有明天,明天還有明天,這個警覺性提不起來。看到這些災難,警覺心就提起,知道時時刻刻要提高警覺,這是屬於逆增上緣。雖然災難看來是很不好,但是它對我們修行人而言是一個逆的增上緣,幫助我們,幫助我們覺悟,使我們在短時間內加速度的向上提升自己的境界,從這方面來看也是好事情,不是壞事。

  我們想提升,升不上去,升不上去的原因在哪裡?執著放不下,是非人我、貪瞋痴慢這個東西連累到我們。如果能把這些東西放下,我們要提升並不困難。難在你自私自利不肯放下,自己有堅固的我執,這種堅固的執著就像冰一樣,結冰、冰凍,所以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這不是短時間的,長時間。所以我們的煩惱習氣堅固的執著,是無量劫來的,就像冰結冰了一段很長的時間。我們都知道冰凍不是真的,冰也可以化掉,遇到熱它就化解了,化成水了。暖氣是什麼?就是表示智慧,智慧的火一開就化解了。今天大家有堅固的執著,就是智慧未開。

  章嘉大師過去教我們導師,看破是智慧,放下是功夫。沒有智慧決定放不下,但是你如果可以放下,會幫助你開智慧,開智慧又幫助你放下。所以看破放下、放下看破這兩方面是相輔相成的,互相都有幫助。菩薩道裡面從初發心一直到如來地,他們用什麼方法?就是這個方法。所以我們學佛學什麼?簡單說,就是學「看破、放下」。

  什麼叫成佛?就是徹底看破、徹底放下,這個人就成佛了。我們現前學佛重要的是要真正去修,我們知道多少就做多少,我們知道一分,譬如我們看破一分,我們就放下一分,放下就是去做,去做就是放下,放下就真正去做。當你做到的時候,你的智慧又提升了、又開了,智慧又增長了。智慧又增長一分,你又再進步,多做到一分。這兩個方法永遠在輪流,相輔相成,把我們境界不斷的往上提升。

  不肯放下這是最糟的事情,縱然有智慧,如果放不下,智慧停在這個地方了,沒辦法再進步,不能再向上提升。我們看到世間人,實在說,都是給我們一個警覺,有的到快要死了還放不下。到快死的時候可以放下,那算不錯的。有人到死都還放不下,那就很可憐,那就是執著實在是太堅固了,因此就墮落。所以我們修行就是不斷放下,你不斷放下就不斷的增長智慧,這個道理一定要懂,一定要認真努力去做。

  像《了凡四訓》,了凡先生他剛開始修善事(做善事就是放下;明瞭這些道理,雲谷禪師跟他剖析這個道理,這就是看破,明瞭就是看破。看出事實真相,了解了他才肯做),開始做很勉強,做得很不自然。譬如《了凡四訓》裡面講布施,剛開始要拿錢出來布施很痛苦,但是他不斷一直做一直做,做到後來很自然。剛開始做善事,三千件善事做了十幾年才圓滿,這就是說明剛開始做比較困難,但是要勉強,帶一點勉強去做,一直做,到最後就習慣成自然,愈做愈自在。到第二次又再許願三千件的善事,三年就圓滿了。第三次許願做一萬件的善事,一念就圓滿了。愈做愈簡單,愈做愈容易,這就是說明智慧不斷增長。智慧增長幫助看破,看破幫助放下。

  今天社會上,這個世間受苦的人很多,我們要幫助他們。古時候有兩句話說「歲時春日少」,在一生當中好的日子不多;「世界苦人多」,我們想想,他受苦跟自己受苦沒有兩樣。我們看到他受苦,就想到我們也會有像他那種日子,過去有,將來還有。我們過這個日子,希求別人幫助;我們今天看到別人受這個苦,自然也會生起憐憫之心。如果我們看人家受苦難,沒有發心去幫助人家,將來我們如果受苦受難,也沒有人理會我們,這就是因果報應,這是一定的道理。

  所以世間苦難的事情發生時,應該是不分種族、不分宗教,也不分恩怨,一律平等,我們能力做得到的,盡心盡力去幫助人,去援助他們,這是真正覺悟、真正明白,知道要這樣去做。所以註解裡有兩句話說得很好,「好善之心,人之所同」,換句話說,人皆有好善之心,人都有好善的心。可是善事、善行必須有人提倡,要有人帶頭做,提倡的人也就是我們平常講帶頭的人,真正的志士仁人。他何以能帶頭?他把他所明白的道理真正落實了,所以能夠起帶頭的作用。

  註解又說「天下不患無有力之人,患無能發大宏願之人耳」,這兩句話的意思,也是這個說法,就是說不要怕沒有力量,不要怕做不到,怕沒有發願的人,沒有發心的人。所以有很多人說我沒有能力做好事,我沒有能力。實際上不要怕沒有能力,怕你不發心,你如果發心,自然就有能力。所以發大願心的人非常難得。佛在經論裡常勸導我們發菩提心,發菩提心實在是太難了。不發菩提心就不能修行,菩提心的反面是迷惑,迷惑的人縱然有修,成就是很有限的,一定要破迷開悟。

  修行的功夫都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自己的毛病習氣一定要知道,知道是覺悟,不知道是迷惑。就以日常生活來說,小小一點不如意、不自在、不痛快,我們在習慣當中覺得這個無所謂,都沒有留意這些現象,哪裡知道這些現象就是造業,不讀佛經的人不知道。像《地藏經》就跟我們說得很清楚,「閻浮提眾生,起心動念,無不是罪,無不是業」,起心動念都是罪業,未能深解經義的人不知道。心裡為什麼不高興?為什麼不自在?還不是分別執著。你要是沒有分別執著,怎麼會有這種心態?

  現在修行的人還有愈修愈嚴重的,這些在我們導師講經時都講得很清楚,只是我們沒有留意。尤其是出家人,愈學脾氣如果愈大,愈學脾氣愈怪,這就絕對是錯誤的。我們剛才講的,小小的一點不如意、不高興,不是說發很大的脾氣,這樣就不行了,這樣就是造業了,何況發大脾氣!又何況脾氣愈來愈奇怪,那是絕對錯誤的,這就是分別執著非常重。所以修行確確實實如果沒有跟明師修,沒有好的同參道友提醒你,確實自己錯誤自己也不知道,甚至自己在講經說法,自己也不知道自己錯誤的地方在哪裡。所以古大德教我們要親近明師益友,明師就是善知識指導我們,同參道友互相提醒、互相幫助,這樣我們的道業才會進步,修學才不會錯誤,才不會偏差。如果都不能接受別人的提醒,這個分別執著是特別重,這就不能成就。

  所以我們學佛的人要有智慧,不能感情用事,尤其對出家人不能感情用事。出家人有聖賢僧,也有凡夫僧,還沒有證果以前都是凡夫。既然是凡夫,難免有煩惱習氣,所以我們要明瞭怎麼幫助他。現在有很多人說護法,護持出家人,實在說很不簡單,要做護法很不簡單。出家人最好是住在僧團,依眾靠眾,互相提醒,這樣比較不會偏差。如果自己一個人,或者自己一個人當家,要怎麼做就怎麼做,隨順自己的煩惱習氣這樣做,往往自己做錯了也不知道,旁邊的人提醒他,他也不接受,這就一定墮落了,這個非常可怕。

  像我們前面有講過安世高法師,漢朝時代一位翻譯很多經典,到中國來翻譯很多經典。安世高是現在伊朗中東地區的人,在漢朝時代叫做安息國,以後到唐朝叫做波斯,到我們現在就是伊朗這個地方,中東這個地方。他是伊朗這個國家的人,到中國來翻譯經典。前世他有一個同學(前生,不是安世高這一生,是前生的同學),也是一樣出家修行。他這個同學的前生,根據安世高傳記所說,明經好施。明經就是對經典的道理很通達明瞭,又喜歡布施,講經說法,修的福報很大。但是有時候托缽時,如果飯菜比較差,心裡就有一點不高興,不是說發很大的脾氣,一點點不高興,覺得「我講經說法又布施,怎麼托缽還會分到不好的飯菜」,心裡就覺得不太高興。只有這一點點瞋恚心的意念,死後就墮到共亭湖當龍王。

  龍王是屬於水神,龍是屬於畜生道,福報大,福報很大。周圍一千里的人都要去共亭湖拜他,去廟裡拜他,如果沒有拜,他的瞋恨心就生起,生起他就會起風浪,來往的商船往往就會翻船。以後他知道自己這樣做,命終以後會墮入地獄,所以給安世高托夢,請他來為他超度,說他是他前生的同學,來為他超度。安世高才將他這間廟的廟產變賣後建寺,替他修福,幫助他超度,為他超度修福,像《地藏經》這樣為他超度,幫助他生天,生到天道去。

  為什麼一個修行人會墮到畜生道?就是小小的不如意,小小的不高興,這一念的瞋恨心致使他墮落,墮落畜生道。我們今天自己想想看,我們的德行要跟安世高的同學相比,比不上人家,但是我們的煩惱習氣不知比他重幾十倍、幾百倍都不止,我們的瞋恚心、分別心、嫉妒心、執著心,不知道比他的同學重多少倍。他死後還能作龍王,我們想想,我們死後要做什麼?我們如果想到這裡,自己就清楚了。龍是畜生道,有福報的畜生。如果依照我們自己現在的煩惱習氣,差不多是鬼道、地獄道,這都是事實。

  所以真正修行人,就在這些境緣當中立刻覺悟、立刻回頭,修清淨心、修平等心。清淨心是道,平等心是道,修行就在日常生活當中,就在起心動念之處,要微細去觀察、觀照。觀照我們自己還有沒有執著?還有沒有分別?我們對人、對事、對物還有沒有愛好?還有沒有嫌棄?喜歡的人特別對他好,不喜歡的人特別討厭他;順自己的心就生歡喜心,不順自己意思就生瞋恚心。一絲毫的瞋恚就不想跟這個人往來,不想看他,我們錯了,我們還有分別執著,還沒有放下,心裡面還有計較,還有是非,還有得失,還有好惡,這怎麼得了!這是道道地地的六道凡夫。因此我們才體會到《地藏經》上所說的,「閻浮提眾生,起心動念,無不是罪,無不是業」,我們聽了這句話,有沒有微細觀察、細心反省?看到經文,覺得這個經是不是講得過分了點?如果你詳細觀察反省,經典所講的一點都不過分,確確實實就是這樣。

  真修行人,大修行人,就是在境緣當中把這些煩惱習氣洗除得乾乾淨淨,把我們這些稜角磨得光光滑滑。所以修行人如果不知道要修,修得全是稜角。過去我住在圖書館,我們導師就跟我說過,(以後的出家眾就比較不了解了。我去那裡住,算是時間比較久的,當時韓館長在,有很多老同修都認識),在那時候的環境,我們導師就跟我說一句話,他說我們修行人就是要將這些稜稜角角(像石頭的角,很利),要將它磨得圓圓的,不會傷害人。所以在那個環境也有這個好處,出家人也不會覺得自己高高在上,都是平等,出家在家都是平等,這才是佛教我們的。所以現在有很多修學的不知道這樣去修,所以有修錯的,愈修稜角愈多,煩惱執著愈多,這就錯誤了。

  修行做功夫是在哪裡做?這樣我們就知道了,就是在日常生活當中,對人、對事、對物,沒有別的,就是學看破放下,不要執著。有絲毫的意思起來,我們心裡如果有什麼意思要起來,我的看法、我的想法怎麼樣,要把這個意思放下,沒有意思,沒有意見,知道清淨心中、平等心中,真心裡面沒有絲毫的意思。有絲毫的意思起來,有念頭起來,那就是無明,無明就起來了,我們要明白這個道理,那是無明。我們要是不在這上面用功夫,怎麼能成就?不能成就。修行確確實實就在這個用心,關鍵也是在這裡。你如果認識清楚,用心用對了,確確實實進步很快。心如果用錯了,愈修愈偏差。

  淨宗的用功確實比其他的法門方便太多了,淨宗就是一句佛號,我們的心裡才起心動念,自己覺察了,換成阿彌陀佛。雖然是這樣說,境界現前時,阿彌陀佛是不是提得起來?是不是還記得阿彌陀佛?所以雖然淨土的修學有這個方便,但是也要會用,要會修。如果不會修,境界起來,「阿彌陀佛」不知道忘到哪裡去,還是煩惱做主,這就是念佛功夫還沒有得力。

  念佛功夫要怎樣才會得力?你心裡有煩惱分別執著起來,趕緊念阿彌陀佛,知道這個念頭起來是錯誤的,趕快換過來。但是還是要有「覺」這一念,有「覺」這樣你才有辦法換得過來;如果你不覺,沒有覺悟,沒有發覺我們這個念頭起來是錯誤的,你就隨順這個念頭了,起煩惱分別執著了,阿彌陀佛又忘記了。所以方便就是用這一念阿彌陀佛來代替,但是要代替這些妄想、雜念、煩惱、習氣,一樣要有「覺」才有辦法。這個「覺」是什麼?《無量壽經》講的「發菩提心」,菩提是印度話,翻成中文的意思就是覺悟,菩提是覺悟。菩提心就是覺悟的心,叫做菩提心。

  怎樣才叫做覺悟的心?你的念頭起來,不管什麼念頭,你發覺到,知道這錯了,趕快把它換成「阿彌陀佛」這一念,這就叫做「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是這樣念的。所以古大德也說「不怕念起,只怕覺遲」,就是說妄想雜念起來不怕,怕什麼?怕我們發覺太晚。發覺太晚就隨煩惱習氣這些妄想去了,又開始造業了。所以念頭才一起,你立刻覺察到,第二個念頭就換成「阿彌陀佛」,我們心裡的意思、成見都放下,把這個念頭換掉,換成阿彌陀佛,這叫做念佛。

  念佛原來是這個念法,這一句「阿彌陀佛」就把你所有的雜念都代替,把這個念頭換過來,這樣念佛功夫才叫得力。所以我們今天有人說功夫得力了,這還不一定,有的錯會了意思。什麼叫「得力」?這兩個字他沒搞清楚,他以為佛念得很多,一天念十萬聲的佛號這叫得力,這不一定,這要清楚,這兩個字要清楚。

  什麼叫得力,功夫真正得力?就是你念阿彌陀佛,念念息滅貪瞋痴慢這些煩惱,念念能降伏貪瞋痴慢這些煩惱,讓這些煩惱、這些妄想雜念不會再起來,念念息滅是非人我,念念息滅四相,放下自私自利,這個功夫才叫得力。不但四相沒有了,《金剛經》講連四見也沒有了,「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都沒有,很用功的人,二六時中在這裡下功夫。所以功夫是在心地,我們的心地用功夫。可是諸位要知道,功夫若一不得力,妄想就起來了。佛法裡面叫「觀照」,觀照要是失掉了,照不住了,妄想就起來,雜念就起來。我們要常常反省,常常覺悟,常常感到非常慚愧,起心動念還造業。

  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要知道效法普賢菩薩教我們的,普賢菩薩跟我們講得很清楚,「恆順眾生,隨喜功德」。但是就是做不到,依舊還是恆順自己,恆順自己的煩惱習氣,順自己的妄想分別執著,還是這個。可是我們要覺悟,要是順著我們自己的煩惱習氣、分別執著,決定不能脫離六道輪迴,這就是《無量壽經》講的「情執深重」。什麼叫做情執深重?就是隨順自己的煩惱習氣,不能放下,不能放下這個,這樣要求往生就有障礙了。所以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少,怎麼會那麼少?一萬個人念佛,難得有兩個、三個真正往生,這是過去李炳南老居士說的。什麼原因?放不下妄想分別執著,原因就是在這裡,還是隨順煩惱習氣。要怎樣才能往生?最低限度也要隨順阿彌陀佛,念念都是阿彌陀佛,這種人才有把握往生。這個「阿彌陀佛」的佛號,真正把自己的妄想分別執著降伏下去,這叫做伏煩惱,並沒有斷。

  真正修行人,就是此地講的發願、帶頭的人,他能給人做一個榜樣,他做這個榜樣也不是故意做的,不是故意去裝個樣子給人家看,不是,他沒有這種念頭,他是自然的。如果故意裝個樣子做給人看,擺個姿態,又落在妄想裡頭,又落在分別執著裡頭,所以那不是真心。真心就是沒有刻意去造作,刻意造作那就不是真心。真心是自自然然流露出來的,順乎自然那就是真的。違背自然那是造作,表面好像做得很好看,但是是假的,不自然,那是虛偽的,虛偽的心不能生到極樂世界。西方極樂世界凡是往生去的人,各個都是真誠心,換句話說,各個都是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絕對沒有虛偽的心能夠往生的,沒這個道理。

  用虛妄的心念佛,跟阿彌陀佛結個法緣,種個善根,這一生不能去,要等到來生,等到後世。後世什麼時候遇到這個緣分,遇到念佛法門,什麼時候用真實心,你就決定必生淨土。這個道理不能不知道,知道了我們現在就要學習,我們這一生就能真正往生到西方。這集的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這裡,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