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太上感應篇  (第十一集)  2002/9/4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9-003-0011

  講到「端曲、是非」,還有講到「不論現行,而論流弊」,就是說做一件事情,不是只看眼前,眼前覺得是好事,但是對以後若有不良的影響,眼前雖然是好事,實際上不是真的好事,這就是「不論現行,而論流弊」,不是只講眼前而已,還要看後面的發展。所以我們舉出孔老夫子一生,雖然在當時不得志,這些諸侯施政都有很多缺失,他也沒有發起革命推翻,他是有能力發起革命,但是他不要這樣做。他知道這樣做對眼前是有幫助,但是對以後會給後人有壞的示範,對一個政權要是有一點不滿意,就要起來革命、起來推翻。我們要知道,要是有一次的革命,就要犧牲多少人的生命財產,有多少人受苦受難。所以這個事情,孔老夫子他就沒有這樣做。

  諸佛菩薩、大聖大賢,都希求社會安定、世界和平,不善的設施慢慢的改,這都是懂得善惡,明白是非,人家看得遠、看得深,這是聖人。孔子雖然是一介平民,他的成就是教學,他一生的影響一直到今天,兩千五百多年了,他的教學影響全世界。在今天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地區,講到孔老夫子,人家都知道,都能生起敬愛之心。我們要想想人家是怎樣看事情,是怎樣處理事情。

  所以似是而非,看起來好像是對的,實際上是錯的,這就是似是而非,這就很不容易辨別,這要很冷靜去觀察。似善而惡,也有似惡而善,這件事情看起來是善,實際上是惡;也有事情看起來是惡,實際上是善,表面上看起來不善,它的影響是善。可見得聖賢人對於是非善惡,跟我們一般人看的標準不一樣,我們要留意,這點我們要留意。

  什麼叫偏正?這裡面也舉一個故事,《了凡四訓》裡面舉的呂文懿公。明朝時代,呂原是當時的宰相,當然他能夠做到宰相,在古時候能做到宰相,相當有道德學問與福報,年紀大退休了,退休回到故鄉,鄉里的人對他都很尊敬。那時候,鄉村有一個人喝醉酒,喝醉酒對呂相爺很不禮貌,在呂相爺面前言語粗魯,侮辱退休的宰相,古人說宰相度量很大,不跟他計較,算了,不要跟他計較,原諒他。這樣過了一年之後,聽說這個人犯了重罪,被人判了死刑關到監獄裡去了。這時呂公心裡感覺很難過,他說:「當時他在侮辱我,那時我要是給他一點警戒,把他送到官府去治他的罪,關他幾天,可能他今天就不會犯這麼重的罪,造這麼大的惡,讓人判死刑。當時只是一念仁厚之心,原諒他、饒恕他,不知道他以後做出這麼大的過失。」像這些地方,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也常見到,小過失不懲治,慢慢就養成大惡。而且這個影響不好,養成人人敢作惡,這個社會怎麼能夠安定!所以這也是一個例子。

  儒、佛是師道,今天我們極力提倡「學為人師,行為世範」,這八個字是我們導師去北京師範大學看到提出來的,看了非常好,把這八個字發揚光大,不限於北京,要把它流通到全世界,每一個世界地區都要這樣做。所以這是真實的德行,就是我們起心動念、所作所為,能不能給社會做個好榜樣?要存這個心,要這樣做就對了。所以一定要想「我這個作法,對社會有什麼影響?對於將來一些學人有什麼影響?」要常常想到這個地方。

  所以要知道,往往善行後面是惡事,不能不警覺。有些惡行後面的後果很好,是善事,這所謂是「偏中有正」。善行後來影響不善,是「正中有偏」。眼前做的事不好,可是它後面的影響是好的,那就是「偏中有正」。這些事情,如果沒有相當的涵養,你怎麼能覺察得出來!而且這些事情一接觸就要明瞭,不是事情過後才想到,那就太晚了。一接觸就要清楚,就要明瞭,知道怎麼作法。如果事情發生過了才曉得,就來不及了。遇到事情,事情還沒發生就知道,要是這樣做,後面會發生什麼後果,要知道,事先就要知道,能夠當機立斷,這就是學問,這是真實的功夫。平時存養如果不夠深厚,臨事就免不了有過失,事情來時免不了會錯誤,許許多多過失是後面無法彌補的。

  尤其我們生活在這個時代,這個時代沒有人講道,也沒有人講理,亂世。亂世當中,我們立志想要作好人、作聖賢,談何容易,哪有那麼簡單!這正是佛在經上常講的,如果沒有深厚的善根福德因緣,我們做不到。希求是一樁事情,能不能滿願又是一樁事情。可是真正發願的人,無論在什麼環境裡面都會有成就,只要不退心,好善好德的念不會退轉,這是因。緣是好學,真正肯好學,佛法裡常說「佛氏門中,不捨一人」,你就會得到佛菩薩的照顧。你有好的願,你若不好學、不認真,不會成就;你好學,沒有大願也不能成就。行願相資才能成就,這個道理佛經裡面講得太多太多了。古今大聖大賢,我們從表面看,沒有一個不好學。諸佛菩薩是好學人的好榜樣,我們應當要學習。

  我們接下來再談了凡先生所說的「善有半滿」。善有圓滿的,也有一半的,一半就是沒有圓滿。凡是不能圓滿的,達不到圓滿的標準,就叫做半,叫做一半。他舉《易經》上兩句話,「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這兩句話是至理名言,修行人一定要牢牢的記住。這兩句話就是說你不去累積,就不會滿,就達不到圓滿,所以善要慢慢的累積,所以教我們要「積德累功」。德行必須是念念不忘,時時刻刻存利益人、利益社會、利益眾生的心,必須把自利捨棄。一般人不是不懂這個道理,也不是都沒有讀過聖賢書,許多讀過聖賢書的人,明白這個道理的人,但是他還是做不到。為什麼做不到?私欲不能放下,就是自私自利這個念頭還是放不下,知是知道,就是做不來,沒有放下。由此可知,自私自利,種種愛欲,不但是修行的大障礙,世間福報也被它障礙住了。

  眾生為什麼會墮三途?這裡面的因素,我們不難理解。佛經上對於三途地獄說得很清楚、很明白,我們讀了、聽了,依舊不能夠提起警覺,這正是所謂的「麻木不仁」,只重視眼前的小利,不知道未來有大害,所以善惡利害、事實真理,幾個人能夠認識得清楚?幾個人能夠圓滿的做到?現代人他們做不到,說實在話,也不能責備他們,也不能怪他們,為什麼?沒有人教他們。這些大道理必須從小教起,所謂「少成若天性」,這很有道理。到中年、老年,在社會上污染得很嚴重了,雖然聽了覺得有理,也會點頭,但是境緣現前依舊是迷惑顛倒,依舊放不下,原因就是認知不夠透徹,才會有這個現象發生。由此可知,教學是多麼重要!

  中國在古代,把教學真的看作人生第一樁大事,無論是家庭,無論是國家,所以民族能夠綿延幾千年,到今天不會滅亡,有它的道理在。我們看西方,西洋過去新興的帝國,時間都不能維持長久就衰了、滅亡了,我們有沒有認真去觀察,它興衰的因素是什麼?什麼道理興旺的?又是什麼道理衰退的?中國是衰了一陣子,又何以能夠復興?這個原因是文化的根很深。雖然在近代大家看到西方人所謂洋槍大炮,屈服在武力之下,喪失了民族的自信心,可是中國畢竟還有些老人他們心裡明白、心裡清楚,維繫著民族文化的命脈,等待機緣發揚光大。什麼是機緣?大家醒悟過來了,能夠再接受,這個時候就是機緣成熟。

  在中國這個大環境裡面,幾千年的薰陶,說實在話,容易覺悟、覺醒過來,這是中國人的福報。中國人有福,世界人就有福。古聖先賢的教誨,跟西方人的觀念確實不相同,中國自古以來就講「天下為公」,就講「仁民愛物」、「推己及人」,這個胸襟多麼廣大,成就圓滿的功德。所以縱然一時迷惑,短時間有災難,畢竟還能夠恢復。

  講到「半滿」,實在講都是在存心,註解裡面也舉了一個例子,這個例子出自於佛經。這是說有一個信徒去寺廟燒香,很窮,是一位女施主,在她年輕的時候家裡很窮,沒錢,到寺院燒香供養,身上剩兩文錢,就像現在身上剩台幣兩元。「兩文」現在人比較不了解,用現在的錢來講,像現在的錢兩元,你想兩元要做什麼?要買一塊糖果都不夠。這兩文,在清朝末年十文錢才是一分,十分才是一角,你就曉得兩文錢是很少很少。這是我們能夠想像得到,家境非常清寒,但是這位女施主她布施供養的心很虔誠,是真心來布施供養,雖然只有兩文錢這麼少的金錢,但是她所發的心,是真誠恭敬之心。所以這間寺院住持老和尚,看到她這麼真誠來供養這兩文錢,雖然是一點點的錢,替她在佛前迴向消災。

  後來這位女施主被朝廷選入宮去作王妃。選入宮,古代進入宮廷裡面,當然得到大富大貴,發達了。發達後就想到年輕的時候,那時沒有錢,到寺院身上只剩下兩文錢供養,現在發達了,就裝了好幾箱的金銀財寶,再到寺廟裡面供養。這一次供養可以說是還願,燒香還願,供養千金,帶來很大的供養,譬如現在供養一千萬,很多。雖然供養很多錢,老和尚只派了一個徒弟,也是出家人,這個老和尚的徒弟替她在佛前迴向消災。佛事做完之後,她感覺很奇怪,就問住持老和尚,說:「過去很多年前,我沒錢的時候,身上只有兩文錢,來寺裡布施供養,您老和尚親自替我迴向消災。我現在發達了,現在布施千金,供養這麼多,您為什麼隨便派一位出家人,好像在應付我,這是什麼原因?」她就覺得很奇怪來問。

  這位老和尚就跟她說:「過去妳布施雖然錢很少,但是妳那時的心很真誠,妳那時的心確確實實是真誠之心,我不親自替妳迴向消災,對不起妳。今天妳雖然來供養千金,布施供養這麼多,但是妳今天心地的誠敬,不如那時供養兩文錢那麼真誠,這樣我叫一位出家人來給妳迴向消災,就對妳有交代了。」

  《了凡四訓》裡面就說這位女施主當初雖然供養兩文錢,那時功德是圓滿的。現在做了王妃很有錢,供養千金,反過來功德是一半,沒有圓滿。這個就不是論錢多寡,是論她的存心。所以「半滿」在這裡看到,不在供養錢的多少,不在這個,在心地的真誠,這個說法好。

  所以不是有錢、有力量,就能修大功德、修圓滿功德,貧窮人就沒有機會修大功德、圓滿功德。明白這個道理,貧賤人往往能修圓滿的功德,富貴人往往修積的只是一半的功德。我們明白這個道理,就通達事實真相,富貴的人也不會生生世世都富貴,貧賤的人也不會生生世世都貧賤,貧賤人來生他會得富貴,富貴人來生會變成貧賤。你若要問這是什麼道理,這一段所說的就是。在平常現象裡面,富貴人心態多數比較驕慢,驕傲我慢,雖然錢多,布施供養多,但是態度都比較驕慢;貧賤人多半謙虛恭敬。哪曉得謙敬是德,驕慢把福報折掉了,所以怎麼修也只是一半,得不到圓滿。這是從心態來分的。

  他還另外舉了一個故事,這是另外一方面的講法。這個故事是講呂洞賓的故事,我們一般年紀在三、四十以上,大家都知道。以前看漫畫書,看古書,看這個故事,八仙大家都知道,呂洞賓是八仙之一,現在台北市木柵指南宮供奉的就是呂洞賓,呂祖,呂祖就是八仙之一,這是道教。呂洞賓這個故事,也值得我們深深來反省檢討。

  他是八仙之一,呂洞賓在早年遇到漢鍾離,鍾離也是八仙之一。呂洞賓遇到鍾離,鍾離告訴他,要教他一個法術。這個法術是什麼?點鐵成金,就是將鐵拿來,經過這個法術一點,那個鐵就變成金子。當然大家都知道,鐵比較不值錢,黃金就很值錢。鍾離告訴他:「我教你這個法術,你若是要去布施救濟這些窮苦人,這樣就很方便。拿些鐵來點一點都變成黃金,你就可以拿這些黃金去救濟窮苦人。」當然這聽起來也很好,可以利用法術來做好事,我們一般人聽到這樣,就有很多人想學這個法術。可是呂洞賓跟一般人的想法就不一樣,他就想得比較遠,不是只想眼前而已。

  他又再問鍾離先生,他說:「你教我點鐵成金的法術,這個鐵變成黃金,這個黃金會不會再變回鐵?」

  鍾離告訴他:「會,但是要經過五百年之後,這個金子才會變回鐵。」

  呂洞賓一想,這樣豈不是害了五百年後拿到這塊黃金的人,眼前五百年當中,當然是對人有幫助,但是害到五百年以後那個人。他說:「這個法術我不要學。」

  鍾離原是要試探他,看他這個心是不是真正發善心。鍾離聽到呂洞賓這樣說,就很讚歎他,說:「我們道教修仙要累積三千件功德,你這一念善心,會想到五百年後的人這是好心,你這一念,三千件功德你一念就圓滿了。」我們想想,現代人有沒有這個心?別說五百年後的人(會去害到五百年後的人,他不負責任),害眼前的人,他都要害了,他才不管五百年後的人,五分鐘以後都不會去考慮。現在的人搶都要去搶,哪會管你那麼多!這就是講存心。

  從這個故事裡面,我們體會到一樁事情,諸佛菩薩、神仙都是以愛心對待人,對千百年之後的眾生,都決定沒有一個傷害的念頭,何況現前!這是我們應當要學習的。

  末後他有個結論說得很好,要緊的是真誠心、清淨心、慈悲心,布施一分錢,可以消千劫之罪,這就是講「三輪體空」。由此可知,施捨不在多少,在心念,真誠心。如果心地不真誠,雖然黃金萬鎰(這是講很多,黃金萬鎰聽起來很多,數量很大),我們今天講億萬的財富拿去布施供養,如果這個心要是不真誠,錢雖然很多,修的福還是一半而已,還不圓滿。所以這個道理,佛法講得清楚,真誠、清淨、慈悲不著相,正是佛法裡頭所說的「境隨心轉」,他的心量大,他心裡面沒有障礙、沒有分別、沒有執著,念念與虛空法界相應,這個功德就圓滿。如果心裡沒有捨棄妄想分別執著,心量窄小,縱使布施億萬金銀財寶,沒有辦法突破他的心量,所以他的福報不圓滿,道理在這個地方,我們要細細去思惟,細細去觀察。諸佛菩薩教化眾生,無論財施、法施,一切施為都隨著心量周遍十方法界,成就的是大圓滿,念念大圓滿,事事大圓滿。我們如果連這個道理都不懂,要怎麼修法!所以學佛不能不明理,修福也不能不明理。

  下面講「善有大小」,都在一念至誠之間來分辨。一念利益社會、利益眾生,這個行就大;一念為自私自利,做再多的好事,這個善福也是小。

  《彙編》裡面引用了一個公案,宋朝的衛仲達,這一條公案,我們在許許多多典籍、古人筆記裡面見到,可見得衛仲達這個事情,知道的人很多。這個人在那時,官也做得很大,這是遇到這麼個因緣,有一天他在睡午覺,就被小鬼捉去見閻羅王,閻羅王就叫判官把他的檔案搬出來。檔案分做兩部分:一部分是惡,一部分是善。惡的那一部分,分量太多太多;善的只有一點點,善的檔案只有一卷而已,那一卷又不是很大卷,好像筷子一點點而已,一卷。閻羅王看到判官一搬出來,惡的一堆像山,善的像筷子一卷而已,看了很不高興,這個人惡業造得那麼重,善業才這麼一點點,就吩咐判官,善惡秤秤看。天平兩頭,一邊善一邊惡,惡的那邊一大堆,善的像筷子一卷,小小卷放在善這邊,秤善惡哪邊比較重。結果一秤,惡的檔案雖然很多,真的是太多太多了,善的檔案只有一張紙,結果一秤,那張紙比那個惡還重。

  閻羅王看到這個現象,馬上露出笑容說:「還不錯,這樣秤出來,你這個善還是比惡還重,善還是比較多,不錯。」

  衛仲達就問判官,他說:「我年紀還沒有四十歲,還沒滿四十歲,我怎麼會造那麼多的惡業?我生平也沒有做那麼多的壞事,怎麼會有那麼多惡業?」

  判官就跟他說:「這個惡不是你一定去造才有記錄,你心裡動一個惡的念頭,陰曹地府都有記錄,不好的念頭、惡的念頭都有記錄,所以念頭當然就多。」

  他說:「我那個善是什麼事情?」

  判官說:「你這個善,是朝廷有一次要興建一個工程,這個工程很大,勞民傷財,你寫了一個奏章勸勉皇帝不要做這個工程,你那卷就是當時的奏章、奏表。」

  他說:「當時我是有跟皇帝建議,但是皇帝沒有接受,還是照做。」

  判官就講:「雖然當時皇帝沒聽你的話,但是你發這一念的心是為國家大眾著想,不是為你個人的利益,你是真心為百姓著想,你真誠心去關懷他們,你這一念的功德超過無量無邊的罪業,所以那一念的善就大了。平常那些惡念再多,小,比較起來小。」

  我們要明白這個道理,改過遷善,積德累功,我們就有信心了。因為他這一念善是為全國百姓,為整個國家的百姓來發心,這個功德大,所以超過他四十年累積的惡業。我們今天講無量劫積集的惡業,一念之間可以悔改,這一條公案,對於我們改過自新、懺罪求福,帶來很大的信心。諸佛菩薩、天地神明所見的,跟我們凡夫不一樣,希望我們要好好的學習。

  底下說「行善積德有難有易」,這裡面也舉出一個例子,這是《了凡四訓》裡面的一些話。什麼叫難易?「難」就是困難,「易」就是容易,比較簡單的。善也有比較困難,比較難做的,也有比較好做的善。什麼叫難易?「先儒謂克己須從難克處克將去」,這是儒家教育。儒家所做的「功夫」,跟佛家講的「修行」是一個意思。修行,行是行為,錯誤的行為,對宇宙人生錯誤的看法,錯誤的想法,錯誤的作法、說法,把它修正過來叫修行。什麼是錯誤?什麼是正確?正確是善,錯誤是惡,斷惡修善要在這裡下功夫。

  我們的惡習氣、惡毛病太多了,要怎樣去改正?古聖先賢教人,要從最難克服的地方下手。最難克服的,你能夠克服過來,其他的就容易了,儒、佛都掌握了這個原則。每個人的煩惱習氣不相同,自己要知道,自己要常常檢點,要常常反省。哪一樁是我最嚴重的毛病,我就從這個地方先下手,貪財的毛病,我就先從財布施下手;貪色的毛病,遠離色下手,總要曉得自己的毛病在哪裡。知道自己的毛病,這個人就覺悟了。把毛病改正過來,那是真的功夫,功夫落實了這是真修。

  所以修行,諸位千萬不要搞錯,每天念幾卷經、念幾聲佛號,叫做修行?那是形式,不是實質,要在實質上下功夫。形式是做給沒有學佛,還不知道修行的人,給他們看,是屬於度他。實質的功夫,才是真的自修自利。沒有實質的自利,你做出樣子給人看,人家一看就看穿了,假的不是真的,讓人看穿一文不值。這個假象只能騙世間愚人,世間真正有見識、有眼光、有德行的人,你怎麼能騙他?人家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只是不說你而已。為什麼不說你?說了沒用,說了造口業,說了你也不會聽,你也不會改,說你幹什麼!你真正能接受、能悔改,這些人會幫助你,會告訴你。不知道悔改,佛菩薩見到你也一句話都不說,不跟你結怨。

  這裡面舉的一些公案,很值得我們反省。能改,是斷惡修善第一步的功夫;更進一步要能忍,你的功夫才能保持不會失掉。所以菩薩六度裡面,布施能修福,忍辱能積德,修福而不能夠忍,福德雖然在,功德沒有了。我們大家都曉得,福德不能解決問題。生死事大,輪迴路險,你沒有真實功德怎麼可以!尤其在現在這個亂世,隨時隨處,不一定在什麼時候,不一定遇什麼樣的災難,我們都會喪失生命,喪失生命之後要到哪裡去?這是大問題。

  人有生決定有死,我們不要忌諱死,要以高度智慧面對現實,自求多福。真正通達佛法的人,佛法裡頭沒有生死,佛法裡講的是轉變,這才是真正的事實真相。生死是個轉變,用現在科學家的話來說,不同時空的轉變,從人道轉到天道了,不同的時空。我們生活在三度空間,天人生活在四度空間、五度空間,更高維次的空間,這是轉變。三惡道的空間,比我們人間更苦。佛家不僅講六道,而且講十法界。

  遇人身、聞佛法,這個緣不容易遇到,要珍惜這個緣分,認真努力做個好的轉變。最殊勝的轉變,佛在經論上跟我們講得很詳細,第一殊勝無過於念佛,念佛往生不退作佛去了,這是無比殊勝的轉變,我們要清楚、要明白。不但世緣放下,佛法也要放下,徹底放下,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統統放下,以真誠無比的清淨心,信願念佛,我們這一生才決定有成就。念佛不能往生,原因在哪裡?原因在你沒有放下,你心裡還有牽腸掛肚的事情很多,外緣還沒捨離,受到外面種種誘惑,內外都不清淨,這樣念佛不能往生。所以修道的人,生活愈簡單愈好,減少障礙。

  古大德跟我們說「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不如無事」,最重要的是身心清淨,心淨則佛土淨,往生極樂世界,這是重要的條件。「信願行」目的就是求一心不亂,求心地清淨,「信願行」達不到這個目標,得不到一心不亂,信願行落空了,這個道理我們要懂,要明瞭。真學佛,真想要往生,就要徹底放下,決定沒有留戀。念念想別人,念念想眾生,才能夠與佛菩薩的心願相應。念念想自己,錯了!在家人想家庭,出家人想我們這個小道場、小團體,也錯了!

  所以修道而不能成就,不知原因在什麼地方?我們導師常講的愛欲、嗜欲,嗜是嗜好,嗜好的欲望,貪愛的欲望,這是根本煩惱,這個東西不斷,你還會有什麼成就!要連根拔除,根是什麼?念頭。日常生活當中,這個念頭不會再生起,根就拔掉了。用說的比較簡單,但這是很難克服的一個關卡。古大德跟我們說,我們要從最困難的地方去克服。種種貪愛、種種嗜好,要把它捨得乾乾淨淨,我們才能得清淨心。我們要隨順佛菩薩真實教誨,不能隨順世間俗情,隨順世間永遠不能夠脫離輪迴,隨順聖教決定得生淨土。你要是認識不清楚、不明白,你就不知道如何取捨。我們看看現代這個世間道場多、修行人多,無論在家、出家,由於資訊的發達,科技的方便,但是修行為什麼不能成就?諸位想想,還不就是這兩種毛病沒放下,這兩個是病根。無量無邊的毛病,都是從這個病根產生出來的。我們能從這個病根,從這個根本拔除,就得自在。

  這是講到克服自己的毛病習氣,要從最難的地方下手,難能可貴。難的地方能夠克服,簡單的就好辦了,最困難的都能克服了,簡單的自自然然就不存在了。這是說修行從困難的先去克服,最困難的是我們的意念,念頭最困難。

  末後這一段,《了凡四訓》裡面說到「隨緣濟眾」,這句話要用現代話說,就是為眾生服務。為眾生服務的事情太多太多了,所以他說「其類至繁」,繁就是很多。《金剛經》講,如果沒有離開「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熱誠為眾生服務,這是世間的聖賢。如果將四相斷了,真正做到「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為法界一切眾生服務,這就是佛菩薩、出世間的大聖大賢,這是我們必須要清楚的。世出世間的聖人區別就在此地,一個有離相,一個沒有離相,做的事情都是一樣,但是心不同。

  可是為眾生服務,他在這裡提出十個項目,也就是十個綱領,概括了一切服務的事項。第一個是「與人為善」,起心動念,懂得以善心待人,以善心處世。世出世間聖人都是守住這個原則,縱然對待惡人也是用善心、善言、善行,對待仇敵還是善心、善言、善行,這才能稱為聖。為什麼?因為人性本來是善的。中國童蒙教學念《三字經》,第一句就是「人之初,性本善」。他為什麼會作惡?為什麼會跟我們作冤家?這是迷惑,這是誤會,是不覺,他自己不知道,我們清楚。他以惡心惡行對我,我不可以惡心惡行對待他,這裡面的道理,他不明瞭,我們明瞭。如果常存這樣的善心,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沒有一個不能相處的。人不能跟我相處,不要去責怪別人,反過來要反省自己,自己如果沒有過失,怎麼會不能與別人相處?有些人不明至理,總是將過失推給別人,所以他自己即使認真修學,精進不懈,也不能證果,甚至於不能開悟,原因是自己的業障不能消除,不曉得自己過失在哪裡。前面說過,想要「積德累功」,必須要從最難克服的地方下手。以善心善行對待惡人、對待冤家,這是很難的一樁事情,要從這個地方下手做起,這是真正覺悟回頭了。

  第二是「愛敬存心」。特別是不同的族群、不同的宗教,常常發生誤會、摩擦,造成很多不如意,原因是對待不同的宗教、不同的族群,愛敬的心就沒有了。他不知道虛空法界一切眾生是一體,是自己,不愛敬別人就是不愛敬自己。佛家講的法身,法身就是虛空法界一切眾生,你發願學佛,發願要成佛,成佛一定要證得清淨法身。你對於不同的族群、不同的宗教,還有分別,還有執著,你永遠不能證得法身,換句話說,你永遠不能圓成佛道,豈不是害了自己!

  修行先要覺悟,古德教導我們「信解行證」,你沒有信解,你的行是盲修瞎練。自己盲修瞎練,自己不曉得,自己以為修行得不錯,還要教別人,其實自己修得不對。所以佛在經裡明明白白的告訴我們,教我們還沒證得阿羅漢果以前,不能相信自己的意思,也就是說不能相信自己的見解,不能相信自己的思想,往往自己的想法看法都是錯誤的,佛說的是真話。什麼時候你才可以相信自己的思想見解?等到你證得阿羅漢之後,那時就可以相信自己的想法看法沒錯了。阿羅漢是什麼境界?見思煩惱斷了,我們在《金剛經》上看到「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他沒有了。不但四果羅漢沒有,《金剛經》上明明告訴我們,證得初果須陀洹的聖人就沒有了。換句話說,你還有四相,連須陀洹都沒有證得,你的想法看法不是正確的,是錯誤的。把錯誤的以為是正確的,正確的就永遠跟你遠離了,永遠不能證得。

  所以初學佛法的人(初學就是指還沒證得阿羅漢果之前),不能離開佛菩薩,佛菩薩就像保姆一樣,離開他就像小孩子不能離開母親,一離開就有生命危險,甚至於喪失生命,在佛法裡面講喪失法身慧命。所以古人修行,我們在《高僧傳》看到,在《居士傳》、《善女人傳》看到,在家、出家修行人不離開善知識,有親近善知識一輩子的,沒有離開的,到善知識往生了才離開,才去教化一方,這個意義很深、很大,我們要細心體會。這節的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這裡,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