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太上感應篇  (第六集)  2002/7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9-003-0006

  《太上感應篇》

  諸位觀眾,我們上一集講到「算盡則死」這四個字,這一句是總結前面所講的「天地有司過之神」,按照世間人作惡的輕重懲罰他。前面說了六句,這一句是總結。「算盡」,這個人就死了。這句是太上苦口婆心對我們的教誡,也是給我們的警告。

  眾生的惡習氣太深,這個情形從我們自己本身去省察,我們就有很深刻的理解。明明知道自己有過失,也很想要改過來,就是改不了。可是若改不了,最後是死路一條,而且死得非常悲慘,死了之後決定墮三途。為什麼?只要我們細心檢點,這一生當中,乃至於這一天之中,從早到晚二十四小時當中,我們起心動念有幾個善念?有幾個惡念?我們言語造作有幾個是善行?有多少是惡行?沒有反省不知道,冷靜思惟反省就明白了。

  佛教教人做早晚課,這件事我們導師講了很多,早課的用意是提醒我們自己,我們讀一段自己依照修行的經論,依照自己所修學的經論,早課念一遍就是提醒自己,這一天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要以經典上的教訓為標準。晚課是反省,晚課再念一遍,反省我今天一天對佛的教誨是否有做到?有則加勉,如果沒有做到,明天一定要做到。這是做早晚課真正的意義。

  我們修淨宗法門,早課採取《無量壽經》的四十八願。四十八願有理論、有事相、有修學的方法、有境界,是阿彌陀佛的大心大願。我們早上念這段經文,是要向阿彌陀佛學習,學習他的大心大願。早課是做了,這段經文是念了,心有沒有發?如果我們的心願與所念的經完全不相應,這個經叫白念,這堂課就白做。晚課我們選三十二品到三十七品,這段經文講的是什麼?五戒十善,我們細心檢點,今天一天的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與佛的教誨相不相應?如果不相應,我們就造惡、就造罪,造作罪業,念佛怎麼能往生!所以我們念佛的功夫不得力,原因在此地。每天好像是做早晚課,其實沒做,做的是形式、是模樣,實質上沒有。實質上,諸位要真的做早晚課,你的功夫真正突飛猛進,你的道業根基很堅固,你自己會感覺到諸佛護念、龍天善神擁護,不必問別人,自己能感覺得到。

  這個時代,大家都曉得有大災難要降臨。災難怎麼來的?人心反常。什麼是常?五戒十善是常,違背五戒十善是反常。反常就有凶災,順應就有吉福,這種道理佛經講得很清楚,《感應篇》也講得很透徹。佛經是古印度聖人所說的,《感應篇》是中國聖賢所講的。我們也可以把它看作古老的預言,這個預言是有理論依據。

  吉凶禍福確實在一念之間,這一念看你怎麼轉變。如果還是繼續造業,還是繼續存心不善,那真的像佛所說的業海茫茫、苦海無邊,業海是你的造作,苦海是你的受報,過去生中雖然有一點餘福,你很快就享盡了。何況在日常生活當中不知道惜福,你有多大的福報?能享受幾天?

  印光大師一生教人惜福,無論遇到哪個人,常常掛在口邊。吃飯的時候,吃得乾乾淨淨,一粒都不剩,都不糟蹋,這是惜福。自己吃飯要想到別人,天下還有很多人遭遇災難沒有飯吃,有很多人沒有飯吃,餓死,在我們這個世間還有很多人沒有東西吃。穿衣穿得乾乾淨淨、整整齊齊,也是惜福。衣服破損了沒有關係,可以補釘,只要洗得乾淨,只要能遮體、能保暖就好。世間苦難的眾生,沒有衣服穿的人也很多。念念能想著一切眾生,而且盡心盡力幫助一切眾生,常常存這樣的心,是善心。

  日常生活當中不能不留意,真正修行人,一張紙都不可以任意糟蹋,物力維艱,雖然今天科技發達,也要考慮到不可以浪費。能節儉的,盡量節儉,你的餘福就享受不盡。隨意的糟蹋,你的福報沒有多久就享盡。享盡之後,還有壽命,你也要死,為什麼?福沒有了,祿盡人亡。你有一百歲的壽命,可是你的福報六十歲就享完,你六十歲就要死了。如果你有六十歲的壽命,你一生惜福,到六十歲的時候,你的福報還沒享盡,你的壽命會延長,你必須把你這一生的福報享盡。

  現在人,說老實話,所享受的是過去生中的餘福,這一生當中他只有享福,他不知道繼續修福,現在的人不知道要修。這個道理,現在世間人沒有人講求,跟他說,他也未必相信。學佛的人常常接觸聖人的經教,對於這些理論事實真相,聽的機會比較多,為什麼還轉不過來?受社會環境的影響,大多數人不信,會受多數人的影響,也會覺得佛菩薩所講的未必是真的。所以我們看到許許多多學佛的人,是抱著懷疑的態度來學佛,因此雖然聽清楚、聽明白了,境界現前,還是隨著境界流轉,回不了頭。佛常講「回頭是岸」,他回不了頭,所以「算盡則死」。死了之後還有餘殃,這個餘殃就是墮落在三途,地獄、餓鬼、畜生三惡道。惡道進去容易,出來困難。絕對不是一死就了,死了就算了,死了什麼事都沒有。如果真的死了就都沒有了,我們就不需要學佛。事實真相是死了就不得了,這是真話。我們導師這句話在講台上講了幾十年,死了就沒救了,必須趁一口氣還沒斷,回頭還來得及。

  佛度眾生,經論裡面講得好,六道裡面,佛為什麼示現在人間作佛?其他五道難道不能示現成佛?為什麼只選人間?三世諸佛示現成佛,都是在人間示現,這是說明人道雖苦,容易回頭。天道樂多苦少,很難覺悟,也就是所謂「富貴學道難」。三惡道太苦,沒有心情學佛,所以佛度他們也困難。唯有人道,苦多樂少,比較容易覺悟,容易接受佛的教誨。我們一定要了解人間的事實真相,人身難得而易失,六道裡得人身非常不容易,經論裡面有很多比喻佛法難聞。

  聞佛法最重要的是自己要有真正好學之心,為什麼?真正好學之心是自己能感,佛菩薩就有應。佛在經上講「佛氏門中,不捨一人」,這話是真的。我們沒有真心學,佛菩薩不來。你以妄心學佛,虛情假意學佛,不能跟佛菩薩感應,跟誰感應?妖魔鬼怪感應。妖魔鬼怪變成佛菩薩的形相來欺騙你,這是假佛,不是真佛。真心感應真佛,妄心則感應的是假佛。這個時代的人都是虛情假意,所以感應示現的佛菩薩都是魔王波旬變現的。《楞嚴經》上講「邪師說法,如恆河沙」,這些邪師也披上袈裟,也現出家比丘相,他是什麼人?妖魔鬼怪。他教你造業,送你到三途去,他做這個事情,我們肉眼凡夫不認識。《楞嚴經》上講五十種陰魔,諸位如果去念就知道。魔的境界,我們凡夫決定無法認識那是魔境,絕大多數都把那個境界當作佛的境界,認為那是真佛,你不讀《楞嚴》,你就不曉得這些事情。

  所以釋迦牟尼佛所說的一切法,將來是會消滅的,第一部消滅的就是《楞嚴經》。為什麼頭一部消滅的是《楞嚴》?《楞嚴經》如果還留在世間,魔不得其便,對魔來講是最大的障礙。我們有什麼能力辨別什麼是佛、什麼是魔?《楞嚴經》就是一個標準,有這個標準在,我們就有能力辨別。過去我們導師講過《楞嚴經》,他說《楞嚴經》就像是一面照妖鏡,所有的妖怪以照妖鏡一照,原形畢露,這就是它的標準。所有一切邪說,我們依這部經的標準來看,它是真、是假、是邪還是正,我們就清楚。《楞嚴經》如果沒有了,《楞嚴經》滅掉了,魔就方便,我們就無法辨別到底什麼是佛、什麼是魔,分不清楚。分不清楚,你決定把他當作佛菩薩,跟他修學,將來都到哪裡?到三惡道,都變成魔王子孫。所以經若滅,《楞嚴經》是第一部先滅的,《法滅盡經》裡面佛也這樣說,這是釋迦牟尼佛預言佛法滅的過程與現象,第一部滅的是《楞嚴經》。

  佛有講,在《無量壽經》裡我們都有讀到,《無量壽經》是最後滅,《楞嚴經》是第一部滅。《無量壽經》,所有的經都滅盡了,《無量壽經》還留在這個世間一百年,我們讀《無量壽經》都有讀到,這是最後滅的一部經。《無量壽經》如果滅了,這一句「阿彌陀佛」的名號還留下來,還能度無量眾生往生淨土。

  所以我們了解這個道理,明白這個道理,一息尚存,一口氣還在,回頭還來得及。等到死的時候就來不及了,死的時候你就回不了頭。何況在臨命終的時候,有幾個人頭腦清醒?你有辦法保證你到臨命終時,你的頭腦還很清醒?走的時候頭腦還清楚嗎?如果臨終的時候,頭腦不清楚就不能往生。頭腦清楚,心不顛倒,臨終最後一念「阿彌陀佛」,還能往生。這就是你有沒有把握保證死的時候頭腦清清楚楚,如果你沒有這個信心,現在要努力斷一切惡、修一切善,為自己來生著想,這是聰明人,這是真正有智慧的人。

  《感應篇》從第三句到第九句是一段,這段是總說造作惡業的果報,文字雖然不多,含義非常的深廣。之後有很長的一段文字,給我們說明世間人造惡的狀況,可以說都是這六句的註解。這些事情在古今中外,實在說,說之不盡,而且仍然是天天在造,不知道回頭,不知道覺悟。

  人生在世短短數十年,一彈指就過去了,這是我們中年以上的同修,大家都有這個感覺。過了幾十年,好像是昨天的事一樣,回想起來很快,怎麼這麼快就過了好幾十年。俗話也有一句說「人生七十古來希」,一個人能活到七十歲,這就很希有,還未到七十歲就死的人很多,所以人生就是這麼短促。

  可是人死了以後,一般人不了解,死了不是什麼都沒有了,人死了以後,後面日子還很長。世出世間聖賢都告訴我們,說得太多、太詳細、太豐富了。作善有善報,在世作善的人,死了以後有好去處,最低限度也能到人間再來作人,福報比較大的生到天道,天上人間的福報,你還能夠繼續享受。人間的福報比較短促,我們知道天上的福報就很長了,但是要曉得,再長還是有時間性。所以真正聰明智慧的人,沒有一個不希求出離三界。真正覺悟有智慧的人,知道六道不是究竟,一定要出離六道,這個問題才有辦法徹底解決,這是比較聰明的人,有聰明、有智慧的人。

  我們先不要說出離三界,人天福也有人天福業的修法,這修行的方法,你要得一個人天福報才能得到;若不修,要得人天福報也得不到。所以現在有很多人提倡人間佛教,人乘佛法(人乘佛法就是修人天福報的)。如果不依照經典如理如法的修學,人天福報也求不到。

  第一個問題,就是善惡你要先認識清楚。什麼是善、什麼是惡不能錯解,錯解了把惡當作善,善當成惡,認真修修到後來到哪裡?還是到三惡道。為什麼去三惡道?修錯了,將善法看成惡法,惡法看成善法,這就很冤枉。所以我們修行,首先要明白什麼是善、什麼是惡。這個善惡的標準在經典裡面,尤其《十善業道經》,這就是善惡的標準。

  不過現在社會上的人,勸他來學佛、做好事,往往我們常聽到人家講一句話「我又沒有做壞心惡行,我又沒有去殺人、放火、搶劫,我是好人,我是善人」,這就是他不知道善的標準。標準就是《十善業道》,拿《十善業道》來對照一下,還有《感應篇》這一條條。《感應篇》講得更詳細,《十善業道》是講綱領、重點、原則,但這是我們的標準。世間沒有學佛的人,他不知道善惡標準是在哪裡。十善反過來就是十惡。所以世間人自認為善與惡的標準不正確,一定要依佛菩薩、聖賢告訴我們的,經典裡面的標準才是正確的。我們若要斷惡修善,把念頭思想裡面的惡拔除掉,主要是從你的心地下手,然後你的行為自然就善,心是根本。善不是造作的,是從內心自自然然流露出來的。

  我們都是學佛的同修,在佛經裡面、祖師語錄裡面說得很多,這樁事情,各人修各人得,所謂「公修公得,婆修婆得,不修就不得」,別人修,我們也得不到。我們在楞嚴會上,阿難尊者就是有一個錯誤的想法,以為他是世尊的堂弟,自己在修持上可以馬虎一點,到時候堂兄可以幫助一下,結果遭遇摩登伽女之難,這才真正覺悟,佛所修的他也得不到,一定要靠自己修持。功德如是,福德又何嘗不如是。這些理事,我們都要想清楚、想明白。

  福報,我們是可以沾別人一點光采,但是那要緣分,福報是可以由別人提供給我們,但是要有緣,緣要具足。像我們現在在人道,我們同時同處,同這個時間,同這個處所,都出生在人道,過去生中有緣分,他有財富,我沒有,他可以幫我一點忙,可以得到幫助。如果我們出生的處所不一樣,不同年代,他要幫忙也沒有辦法。出生的時間不同,或是地區不同,離得很遠,沒有接觸到,就沒有辦法幫忙。

  所以人在世間最重要的,就是要與人為善,以善心待人。他是惡人,我們也要以善心待他,以善行對待他,久而久之,惡人也會被感化向善。惡人不能回頭,是我們的感化力量還不夠,我們自己要生慚愧心,要生懺悔心,「我做得不好,不能幫助他回頭,看他造惡,看他墮落」,大慈悲心就從這裡生起來了,這是佛在經上講的「佛法因緣生」。

  諸佛菩薩示現在六道,示現在人間,他為什麼來示現?眾生有感,佛就有應。感應就是緣生,感應都是緣。正因為如此,佛法是緣生,凡是緣生之法皆是「當體即空,了不可得」,佛清楚,菩薩明白,所以佛菩薩應化在世間,全心全力幫助一切苦難眾生,他不著相。

  世尊在《金剛經》上教誨須菩提尊者,度化眾生必須要注意的(也是教我們),佛菩薩示現在六道、九法界,一定要守住一個原則,「不取於相,如如不動」,這才叫真菩薩。「不取於相」就是外不著相,「如如不動」是內不動心。外不著相,內不動心,這才有能力應化示現。如果外著相、內動心,你造業了,造業哪有不受報的道理!你說:「我為佛菩薩工作,為一切眾生服務。」你著相,你動心,還是業報。如果在這裡面,著的是不善的相,動的是不善的心,起貪瞋痴慢、嫉妒障礙,說實在話,果報都在地獄。我們想想,我們有沒有動過這些念頭?如果有這個念頭,趕緊懺悔。

  我們細心觀察,在我們這一生當中見到許許多多的出家人,他臨命終的時候,走的時候所現的那些相,我們看到、聽到的是什麼現象?今天我們自己是出家人,將來死的時候是怎麼死法,是不是也糊裡糊塗死去?是不是也是病重得不省人事的時候走的?臨命終時,或者病重的時候,人事不省,家親眷屬都不認識了,那是決定往三惡道去了。人天兩道,往生時神智都很清楚。我們在這個世間跟人家爭什麼?跟別人爭名聞利養,如果爭這個,就是準備往三惡道。如果真的想要到極樂世界,人我是非、貪瞋痴慢要徹底放下,弘法利生真正做到外不著相、內不動心,以一片真誠、清淨、平等、慈悲,處事待人接物。

  這一生別人侮辱我們、毀謗我們、陷害我們,我們對這些人由衷的感激、感恩,感恩消我們的業障,過去、這生所造的罪業就報掉了。對於這些人,決不能有一絲毫怨恨之心,有一絲毫怨恨之心,不但業障沒消,又增長了。你看這是在一念之間,這一念就是迷悟,這一念就是禍福、就是吉凶。要知道世間一切法,佛經裡面常說十法界依正莊嚴,都是夢幻泡影,都不是真實的,所以為什麼要那麼認真!別人要的,歡歡喜喜的供養,歡歡喜喜的布施,不但身外之物,要我們的生命,也歡喜布施,歡喜布施的心就得無量無邊的福報。佛在經典上所說的話,句句真實,沒有一句是假話,依照佛法修學,決定得利益。

  有一個同修跟我們導師說了一樁事情,這位同修他早年作夢,晚上睡覺夢到觀世音菩薩。他夢到在一個非常危險之處,好像在一個小島,四面都是海,風浪很急,在大海當中,風浪很大,當然很危險,命真的是在剎那之間。這時候他看到觀音菩薩,跪在地下求觀音菩薩救他。觀音菩薩沒有說話,用手指一下,往下指,叫他往下跳。他說不行,下面是大海,那島在海中,跳下去就死了。觀音菩薩又指一下,叫他跳,他就跳下去。結果跳下去之後,在觀音菩薩手上,跳下去正好跳到觀音菩薩的手上,觀音菩薩救他。這個夢就是菩薩叫他怎麼做,他可以接受,菩薩就能幫助,可以解救他。如果菩薩告訴他,他不肯聽,不接受,菩薩也沒有辦法,就沒有救了。所以他跳下去之後,想不到觀音菩薩用手托起來,把他送到一個很安全的地方,很好的地方。他到地面之後,觀音菩薩就不見了,看到那個地方正在建大樓,環境確實很好,做了這個夢。這是一位同修做的一個夢,告訴我們導師。這就是說一定要相信佛菩薩,意思就是如此。接受佛菩薩的教誨,佛菩薩教我們把身心世界一切放下,那就放下,一定有好處。

  處事待人接物要和睦,要把一切眾生看作是佛菩薩。好心對待我們的人,我們感恩,蒙他的照顧;惡意對待我們的人,我們也感恩,他消除我們的業障,哪個不是善知識!哪個不是佛菩薩!圍繞我們周邊的都是善知識,都是佛菩薩,這叫修行。使我們自己一生都生活在誠敬感恩之中,如此我們就過得很充實,人生就有意義。世間人講生命的意義、生命的價值,實在講,生命的意義與價值,世間人只有概念,實質他不懂。可是世出世間聖賢人懂得、明瞭,他們自己做到了,我們沒有留意,沒有細心觀察,這也可能是這些聖賢人離我們的年代太久了,我們疏忽了。如果細心去讀他們的書,細心去體會,不難明瞭,這是真正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所以我們展開《感應篇》,尤其是《彙編》裡面的說理清楚。過去我們導師在景美華藏圖書館也曾經勸同修,可以把這篇當作早晚課來讀誦,當作戒律來讀,每天讀一遍,這是持戒念佛,提高我們自己的警覺。我們縱然一天到晚念佛,像蕅益大師所說的,念到雨打不濕,念到如銅牆鐵壁似的,如果惡念、惡行不能改過來,還是枉然,還是障礙。這是祖師大德苦口婆心教誨我們,我們對這些話時時刻刻記在心中,時時刻刻警惕自己。存好心、行好事、說好話、做好人,決定有好的果報。違背佛菩薩的教誨,違背古聖先賢的教誨,果報決定是不好的。我們再看下文:

  【又有三台北斗神君。在人頭上。錄人罪惡。奪其紀算。】

  這句是說人無論在什麼時候,無論在什麼處所,一舉一動、起心動念都有鬼神看到。鬼神當中還有專門監察世人善惡的,你心善行善,他有記錄;心惡行惡也有記錄。換句話說,天地鬼神那邊,有我們一生起心動念、一切造作的完整檔案,比我們世間警察局、調查局的記錄還要清楚。如果我們明瞭這個事實真相,怖畏之心自然就生起來了,對於自己的心行一定會檢點。

  『三台北斗』,這是四尊神明,在中國民間道教供奉的。「三台」,就是三尊神明:上台、中台、下台。「上台」管人的生死,「中台」管人的福報,「下台」管人的祿命,祿命用現代的話來說,下台是管人的財富,你一生當中有多少財富、財庫。中台管的是社會的地位,上台管的是命運。一個人生死壽夭、富貴窮通,都有鬼神在掌管。

  這些人,我們要問,他們有沒有權力主宰我們的生死禍福?說實在話,他們沒有權力主宰,不是他們在主宰安排的。為什麼?《感應篇》第一句就跟我們講得很清楚,「禍福無門,惟人自召」,不是別人,惟人自己所作召感來的,造善惡召感來的。不是別人替你安排、替你主宰。所以這些神明,並不是他們在主宰要讓這個人生就生,要讓那個人死就死,不是他們在主宰,他們沒有權力主宰生死禍福,但是他們管轄這些事情,他們在管理這些事情。吉凶禍福都是我們自己定的,他們只是執行而已,他們只不過是執行,依照各人所造的善惡業,他們去執行禍福的事情,他們只不過是執行。就如同我們世間,像警察局、調查局這些機關,人要是行善,他們就呈報上去獎勵;人造惡,他們報上去執行懲罰,他們是監察、執行的單位,並不是主宰,這點我們要了解。真正的主宰是我們自己,所以命運是自己造的,自作自受,這個道理與事實,我們都要清楚,都要明瞭。

  縱然造作一些罪過,前面曾經說過,只要你知過能改,天地神明不會懲罰懺悔改過之人。至於佛菩薩更加慈悲,對於造惡墮落惡道的眾生,依舊是以慈悲心看待,那是聖人。鬼神還是凡夫,情執沒有放下,看人行善他歡喜,見到人造惡他就厭惡、討厭,是凡夫。我們今天也是凡夫,以我們自己的心情去度量這些天地鬼神,也能夠略知一二。這是「三台」,上台、中台、下台,三尊神管三種事。

  「北斗」是北斗星君,在道教裡還有南斗星君,南北斗。南斗主人生,北斗主人死,主就是主管。人到人道來投生,南斗星君他來記錄,這些資料留在他那裡。人到壽終死亡的時候,也有記錄,北斗管這些事情。世俗說,如果人有祈求於神明,應當要向北斗。這些天地鬼神常常輪流降臨在世間,他們的降臨是有一定的日期,大概每兩個月會來一次,或者來兩次,幾乎都是有一定的,好像他們例行的巡察,什麼時候到某個地區巡察。兩個月來一次,這是用中國過去的甲子,六十是一個甲子。

  在《業報因緣經》裡說「七星之氣,常結為一星,在人頭上,去頂三寸」,在《業報因緣經》裡有這樣說。在我們中國古時候的諺語講「舉頭三尺有神明」,佛經上講三寸,不是三尺。一個人心地善良、行為善良,這個人頭頂上就有光,光明。光的大小不一樣,色彩不一樣,人見不到,鬼神見到。現在有些修禪定的人見到,心地比較清淨,清淨到某個程度的人也能見到。還有一些練氣功的,氣功也是修定的一種,他也能見到。光的顏色最好的是金色,其次是黃色,最不好的是灰色、黑色,到黑色這個氣,人的壽命差不多將要盡了。他們叫氣,在佛法裡面叫光。由此可知,人不能不修善。

  佛講得好,「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為什麼我們還造業?迷惑。對於這些道理,雖然我們常常讀書、讀經、研教、聽經,總抵不住世間的誘惑,名聞利養、財色名食睡抵不過,抵不過就造業。業是跟著你走的,你造作善業,有善報;造作惡業,就有惡報。善惡報應不是鬼神加給我們,也不是佛菩薩,也不是上帝、閻羅王給我們的,一切吉凶禍福全是自己造的,自作自受。只有真正明白這個道理的人,了解事實真相,心才平靜,縱然遭遇一切災禍,也不會怨天尤人;受到別人的侮辱、陷害,也不會埋怨於人,知道這是因果報應。我過去不得罪人,今天別人就不會得罪我;我過去沒有陷害人,今天別人怎麼會陷害我!我們受人侮辱、受人毀謗、受人陷害,都是自己造的,自己應當要承受,歡歡喜喜的承受,這筆帳就了了。

  欠命要還命,欠債要還錢,果報通三世,哪裡能夠逃得過!你就算成佛了,成佛到六道裡面示現度化眾生,也不能逃過前世的業報。我們在古書裡面看到孔老夫子在陳絕糧,孔老夫子流落陳國沒有東西吃,絕糧就是沒有東西吃,世間的聖人。釋迦牟尼佛有三個月的馬麥之報,三個月吃什麼?吃馬在吃的麥子。佛在經上跟大家說過,那是前世的業因,這個時候緣成熟了,成佛也沒有辦法避過果報。

  宗門裡面野狐禪的公案,很多同修都熟悉,唐朝百丈禪師的故事。百丈禪師每天講經,有一天有個老人來聽經,這個老人天天來聽,大家知道他住在後山,到講經的時候他就來了,一般人不認識。百丈禪師知道這個不是人,這個老人不是人,不是人是什麼?我們俗話講狐仙,狐狸變成人,變成人來聽經。有一天這個老人向百丈禪師請教,他知道百丈禪師也認識他,知道他是狐狸。有一天就向百丈禪師說明他自己墮落的經過,他說他自己前世也是一位講經的法師,講經說法的法師,有一次有一位聽眾向他問問題,他說他為那位聽眾答覆問題,答覆錯誤,背因果,墮落作野狐狸,已經有五百多年,現在還沒有辦法脫離畜生道,求百丈禪師幫助他。百丈禪師說:「可以,明天講經的時候你出來發問,你提出問題來問我,你把過去那個聽眾問你的話,你照原來他問的,提出來問我。」

  到第二天,他們兩個就像表演一樣,事先就講好。這個老狐狸,這個野狐狸變成的老人又來聽經,聽經之前他就提一個問題請教禪師,請教的問題就是過去世別人向他請教的問題,他為別人答覆錯了,墮落作野狐狸。他就問:「大修行人還落不落因果?」這個話的意思就是說,大修行的人,修行證果的人,證得究竟圓滿的佛陀,是不是還會落在因果裡面?意思就是說是不是還有因果?落不落因果?這是關鍵的一個字。百丈禪師就答覆:「不昧因果。」

  這個老人(野狐狸)在前世答覆人家,那個法師答覆人,人家問他這句話:「大修行人還落不落因果?」他答覆:「不落因果」,「不落」就是不會落在因果裡面,這意思就完全不同。不落因果就是沒有因果,錯就錯在這個字。所以百丈禪師告訴他,你把「不落因果」那個字改正過來,「不昧因果」這樣就對了。不是不落因果,不落因果就沒有因果。「不昧因果」是什麼?因果有,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是沒有因果。但是對於因果這個事理清楚明白,叫不昧。不昧是什麼?果報要受,但是自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是糊裡糊塗。清楚明瞭,這叫不昧。因果都有,不是沒有因果,沒有因果就撥無因果,那就是很嚴重的錯誤,這是很大的邪見,說沒有因果是很大的邪見。

  所以你看世間聖人,孔老夫子在陳絕糧,這也是跟前世有關,前世造的因,這輩子有這個果報,沒有得吃。釋迦牟尼佛托缽,也沒得吃,遇到饑荒,人家把餵馬的麥子拿給他吃,拿來供養佛,佛也接受。這說明什麼?前世造的不善因,這一生因緣遇到了,還是要受這個果報,他清楚,他明白。

  所以修行人接受任何逆緣、惡人,知道得很清楚,欠命的應該還命,欠債的應當還債,歡歡喜喜還了之後,就清楚了。像安世高的傳記裡面我們看到,那是個修行證果的人,到中國來還兩次命債,前生他誤殺別人,這一生當中也有兩次被人誤殺,傳記裡頭都寫得很清楚。

  因此我們才完全肯定,人在世間要是說誰佔誰的便宜,沒這回事情;說誰吃虧,也沒有這個事情。你從三世因果去看,沒有人佔便宜,也沒有人吃虧。你這一生佔人便宜,來生要還人家;這一生吃虧,來生有福報。因緣果報絲毫不爽,天地鬼神看得很清楚、很明白。造作罪業一定是折福損壽,這是一定的。這集的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