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安士全書  悟道法師主講  (第二十九集)  2018/11/7  澳洲淨宗學院  檔名:WD19-025-0029

  《安士全書.文昌帝君陰騭文廣義節錄》卷上。尊敬的諸位法師、諸位老師、諸位同學,大家晚上好。阿彌陀佛!今天是十一月七日,我們中國傳統民曆(就是夏曆)戊戌年九月三十日,今天在中國地區是立冬。我們這裡澳洲是南半球,這個氣候是相反,所以今天這裡是立夏。在中國地區,今天開始迎接冬天;我們在這裡迎接夏天,所以應該大家今天感覺到特別熱。聽說昨天有幾位同學去拔草中暑了。這個風寒暑濕是在中醫講四種邪氣,我們每個季節都是需要預防、避免這個邪氣的入侵。如果有這個風寒暑濕的邪氣入侵到人體,我們也要懂得一些醫學常識,特別中醫的醫學常識一定要學習,知道自己怎麼排除、怎麼處理這些情況,我們大家都有必要再學習。在過去,在大陸上、在台灣,夏天在傳統都是戴斗笠,我年輕的時候在外面工作都戴斗笠。斗笠它比較透風,也比較涼快。澳洲這邊可能買不到那種斗笠,但是買一些透氣的帽子應該是可以找得到,不要買那個不透氣的。不透氣的,你在外面曬太陽,然後那個帽子戴在頭上反而悶了,悶著,所以還是要買一些比較透氣的。如果有中暑的現象,先到陰涼的地方,或者取那個涼水(冷水),在頭頂上灑一些涼水,這樣可以把暑氣降下來。白天,在這裡夏天就適合吃西瓜,這個也是去暑氣的;晚上還是不要吃,白天太陽正熱的時候,這個時候吃吃是可以的,這是夏天的水果。還有夏天的蔬菜多吃一點。這些都是屬於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大家都要學習。所以傳統文化是包括我們整個生活的,包括這些衛生、飲食、起居方面,春夏秋冬,你在哪個地區,你要怎麼來處理,這些我們都必須要知道。

  我們昨天跟大家學習到佛經上講的,前面講到的,這些我們都可以在現實生活當中去得到證明的。前面講人的壽命有「古延今促之異」,就是古時候人的壽命長,我們現在人的壽命短。佛在世的時候,人的平均壽命是一百歲。我們現在正處於減劫,減,就是說我們現前這個階段,過一百年人的壽命就平均減少一歲。佛距離我們現在三千年了,在中國的記載應該是三千零四十幾年。所以我們現在壽命大概七十上下,可能在大概六十九歲到七十這個當中,平均壽命。過去有人說,現在醫學發達了,人的壽命都很長,現在活七十歲、八十歲、九十歲的都有,好像我們現在人比過去民國初年、清朝,好像比那個時候的人壽命要長。我們要知道,這是平均壽命。我們看到現在有很多壽命比過去的人要長,但是現在比過去的人短命的更多,不到七十歲就過世的也不少。在我們師兄弟當中,我兩個師弟,一個悟明師、一個悟弘師,他們小我一歲,一個在四年前往生,一個好像三年前往生了,大概他們是一個六十四、一個六十五。女眾也有不到六十歲的,一個妙師,剛好五十;梵師好像四十三歲,也在圖文巴往生的。所以壽命短的也有。那麼更短的就是講墮胎的,現在墮胎的,聯合國衛生組織統計,有登記的(在醫院有登記)一年五千萬,那沒登記就更多了。那你這樣平均起來,大概也差不多這個歲數了。所以有沒有比古時候的人長?如果你用平均壽命來計算,是比較短,沒有比較長。因此,佛講的都是可以去驗證的。

  人的身體,古時候的人高大,現在的人比較矮小。這個在古時候,清朝時代就有挖到唐朝那個時候人的墓,這個人的骨頭比清朝那個時候長、大,這個也有考證的,也有這些考古的資料,在清朝時代那個時候就有了。人的福報,也有古時候比較重,現在人福報很輕,現在人沒福。為什麼現在人福報不如古人?因為我們現在人的福報不如古人的地方,主要是福是從德來的,修道德、修福,古人懂得倫理道德、懂得因果,懂得修福、造福、惜福,現在人不懂。現在人不懂,就沒有倫理道德、因果這些觀念,因此所作所為都是違背倫理道德這些事情,譬如說不孝父母、不友愛兄弟等等。這個傳統文化的經典裡面講得很多,特別最近這十幾年來,我們淨老和尚的提倡,提倡傳統文化,大家也發心來學習。所以現在有接觸到傳統文化的人他們就明白了,講到這個地方大家就知道了,為什麼現在人福報不如古人?因為現在人沒有修德,沒有道德,沒有倫理、沒有道德,也沒有因果教育,也不知道斷惡修善,不斷造惡業,不知道修善業,福報就不斷的減損。

  所以福報減損,《太上感應篇》講,造惡業,小則奪算,大則奪紀。造重大的惡業,扣掉壽命十二年,一紀就十二年;小的惡業扣一算,一算就是一百天,一百天的壽命。我們人活在世間就是要有福祿,如果這個福報、福祿,被扣、扣、扣,扣到沒有了,祿盡就人亡了。所以《太上感應篇》講「算盡則死」,沒有了,他人就死了,因為他已經沒有福報了,這個《感應篇》講得很清楚。現在人不懂得修福,一直在損福,損福,他隨著這個壽命也減短了。因此,現在學習傳統文化,才懂得怎麼修福、怎麼惜福;如果沒有學習,的確我們看現在,特別年輕一代的,只懂得享福,不懂得修福,也不懂得惜福。他不懂得修福、惜福,那麼他的兒女更不懂,做父母的都不懂,他就不會去教兒女,所以他的兒女就更不知道,不知道要修,所以福報就會一代不如一代。我們現在學習了傳統文化,再去觀察現前整個世界、這個社會,這個趨勢的確是一直走下坡的,只有少數有善根福德因緣的人遇到了,那自己修,共業當中有別業。別人不修,那他沒福;我們知道了,我們自己趕快修,我們就得福了。

  所以「人福有古重今輕之驗」,這個的確我們都可以觀察得出來。七寶也是不斷的減少;五穀雜糧也漸漸歉收了,我們現在講糧食短缺;人一代不如一代,人的容貌漸漸醜陋,人的容貌愈來愈醜了。因為沒有福報,所以那個相貌就不好,看相算命的都知道這個道理。所以我們看一個人有福相還是沒有福相,是一個福報的相還是薄福之相,看相算命的都知道。我們雖然沒有學看相算命,但是我們人看多了,人生的經驗多了,大概你也會看了。看看一個人,他的相貌、他的舉止種種,像《了凡四訓》講的,「春秋諸大夫,見人言動」,就知道這個人他會常常遇到凶災還是吉祥,完全是我們人身口意三業這個善惡業的感召。我們不修道德,不斷惡修善,當然這個「容貌漸醜陋」,都漸漸一代不如一代。

  「資稟」也「漸昏愚」,資稟就是智慧,也沒有了。沒有智慧,就邪知邪見,聽騙不聽勸,好話他聽了他沒感覺。好像我們淨老和尚講經,我們已經聽經的同修,大家都有很深的感觸,我們老和尚講經,我們聽了很法喜,聽了很歡喜,聽了能心開意解,這個智慧(就是善根)、福德就比較深了。有善根、有福德的人,他聽了他就會生歡喜心,能夠理解、能夠接受;沒有善根福德的人,他聽都聽不下去的,他來坐在講堂實在講也坐不住的,實際上講連進來他都不會有一個念頭說要進來、走進來一下,我看這個都沒有,那就談不上說他有這個心去聽講了。聽也聽不懂,聽不懂他就沒興趣,沒興趣他就不想聽了,這個就是業障,有業障。所以資稟漸昏愚,昏暗、愚痴,沒有智慧。聽一些不好的,接觸一些不好的,那可有興趣了,晚上統統可以不用睡覺。現在我們看看,這些所有的人在玩手機、玩電腦,這個現象就是這裡講的資稟漸昏愚,不斷的昏暗,不斷的愚痴,智慧愈來愈少。「精神漸衰弱」,那精神就提不起來了,神經衰弱、憂鬱症、躁鬱症,一大堆。所以現在附體的很多,跟這個精神都有相關的。所以我們現代人的精神不如以前的人,不要說很早,就我年輕時代的時候,現代人精神都不如以前的人,我們從生活起居就可以知道,看得出來,現在人精神不如以前,一代不如一代。現在年輕人的精神比不上老人,像我這個老人,有時候精神比年輕人要好一些。所以精神漸衰弱。

  「風俗漸驕慢」,風俗就愈來愈驕奢傲慢,都講求攀比,比賽,講究買名牌,這個都是屬於風俗漸漸的驕慢,這種現象不斷的出現。「六親漸不和」,六親眷屬都不和,要找真正和諧的六親眷屬也很難,甚至兄弟都爭財產,爭到像仇人一樣。不但兄弟,跟父母都像仇人。所以過去在台北景美華藏圖書館,我們韓館長請蕭律師做法律顧問。有一次蕭太太給我講,悟道法師,你不知道我們律師事務所什麼樣的案件都有,她說,也有兒子告父親的。我說,兒子怎麼去告父親,為什麼告父親?她說告父親財產分得給他太少,他不服,就去法院告。就是財產給他,他覺得不滿意,他就去告。你看六親,連父母,我們在報紙上,告父親、告母親的時有所聞。為什麼告?他兒女覺得他財產分給他不公平,他不服,就去告,那何況父母之下的這些六親眷屬?所以六親漸不和。「賦役漸繁重」,就是稅金負擔、經濟壓力愈來愈大,所以經濟愈來愈不好。現在整個世界這個經濟也都面臨危機。「水火盜賊漸熾昌」,這個水災、火災、強盜、小偷愈來愈多,愈來愈頻繁,這個我們每一年可以去統計一下,這個是的確一年比一年多、一次比一次嚴重,這個天災人禍。「佛法漸凋廢」,佛法也漸漸凋零,荒廢掉了,好像草木衰落荒廢了。「真儒漸稀少」,真正學佛、學儒的人愈來愈少了。因為現在人他都不懂得尊重聖賢佛菩薩,就慢慢的凋廢了,也就慢慢沒有了,現在你要找個好的老師是愈來愈少。所以昨天也跟大家談到《安士全書》裡面給我們講的,歷朝歷代皇帝對高僧的尊重,現在人他不懂得尊重了。不懂得尊重,我們也不見怪,因為現在時代是這樣,我們也不能見怪。

  所以我們昨天講的,主要是現在有一些先修班的同學來要學傳統文化,所以我才多話了,不然這個我是不會講的。因為年輕同學願意發心來學習,在現在是非常難得,所以我知道的,當然也有義務要告訴你們,就是些基本的一個稱呼、一些禮節大家要懂。所以我講的主要是大家有個概念,而且我們用的這種稱呼,在什麼場合、什麼對象,這個有所變通的,也不是說一成不變的。因為這個要講也是一個專題,因為我們這個課程不是講這個專題,附帶提的,因為講到這個是有相關的。我們現在人這種稱呼,像宋真宗稱寶誌公稱寶公。那我們跟淨老和尚學習,這個稱呼,我們同修,一些老同修大家也知道。現在人如果沒有接觸到我們老和尚傳統文化這一塊,我們這個稱呼他覺得就很奇怪,怎麼叫公?但是我們學習傳統文化,這個稱呼也要懂,雖然我們不一定在所有的場合都這麼稱呼,但是在某一些場合,或者在書信上的一個稱呼,我們也需要知道,要學習。我也是從這個地方去學習的。我們如果沒有提出來,同學不知道。當然,大家不知道,這個稱呼不對,也不能怪你們,也不能怪大家,因為沒有人講,當然不知道了。

  現在實在講,這個稱呼也都很亂。所以我們學習李炳南老居士的《常禮舉要》,它後面有個稱謂,這個是世俗的稱謂,這個可以看看。但是現在人對這些稱呼也都沒有在用,我們有時候講,大家也不知道,但是我們總是要自己明瞭,可以用上的就用,如果還用不上就暫時不要用。知道古時候他們這些稱呼,現代人一般都是怎麼稱呼,自己了解一下。在一個大家不了解的環境之下,我們也不要勉強一定要用古時候那個稱呼,但是我們一個了解,知道這個是有需要的,因為我們要學傳統文化。因此這個稱呼上,比如說現在在我們淨宗也常常講,男眾、女眾大家都稱師兄,大家覺得這樣對不對?女眾她也稱師兄。兄是什麼意思大家知道嗎?弟弟,弟是什麼意思?姐是什麼意思?妹是什麼意思?這個稱呼就關係到倫理,還有我們辨別對方那個性別。這個性別,不但中國有男女性別之分,外國也有,女性跟男性,女士們、先生們。你在飛機上有沒有聽到說「所有的男士們」?那些女士聽了她就,「怎麼都沒有講到我們,只有講男士?」

  所以兄弟姐妹,這是平輩長幼、性別的分辨,所以這個名稱是這個作用。如果統統用一個,所以那天聽有人跟我講,他說什麼師兄。我說那個是男眾?那「師兄」都不是女的,我以為是男的。所以應該稱師姐,我才知道你講的那個是女的;你稱師兄,我以為是男的,對不對?這個稱呼不能亂稱的,不能自己的想法:我們學了佛,大家都要稱師兄。那個兄,這個稱呼過去讀書人,不認識的、初見面的,可能剛認識,他年紀比他長,或者年紀比他小,或者對一個年紀比他小的,他就會稱兄台,那是剛認識,一個尊稱,那是對不熟悉的人一個禮貌上的尊稱。如果你是大家在一個師父下面,好像是師兄弟,這個就是要有師兄、師弟、師姐、師妹。那年紀比較大的,我去台中蓮社,聽朱館長他們講,這個叫師姑,她年紀大了,你稱她叫師姑;年紀大的男眾,師伯。我去台中那邊,我想我們現在學傳統文化,我們還是要有個師承。因為我們師父上人淨老和尚他學習經教是跟李炳南老居士學的,雖然他是學佛經,但是李炳南老居士他也是傳傳統文化的,只是我們師父上人他主要是學經教。傳統文化大家現在可以去聽,徐醒民老居士(老教授)他講的有佛經,傳統文化也講很多,講《禮記》、講《左傳》、講《易經》、講《唯識》,這些都是傳統文化的經典。所以我們傳統文化,我遇到我們淨宗同修講,我說我們還是要回歸到這個師承法脈,學得會比較正規,不要自己去想,自己想一套,想當然耳。這樣學起來會比較正確。所以我們要把台中蓮社、台中慈光圖書館,這個稱呼這個系統要承傳下來,這樣比較有個師承。

  昨天有同修講,這個稱公,那朱館長不叫朱公嗎?那聽起來好難聽。所以以前念到這個,它有個避諱,比如明朝的皇帝朱元璋他就避開了。所以你這個要避諱,避免人家誤會,你遇到這種情況,你就不要用他的姓,用他的名當中的一個字。朱館長叫朱家豐,你就採用他豐富那個豐,豐公,就不要叫朱公。這樣大家明白嗎?所以昨天給他講,朱館長稱我道公和尚,我們師兄弟在這個講席當中,「恭送道公和尚」。我們如果不是很生疏的,我們平常就是「恭送和尚」。就像我們做三時繫念,就可以「恭送法師」,或者「恭送主法和尚」;講經,「恭送和尚」、「恭送法師」,這個也不失禮,所以也不一定要把這個法號提出來,「恭送和尚」這樣就不失禮了。但是在寫信,這個抬頭上面這是一個稱呼,它是表示一個尊重。或者在場聽眾大家不陌生,那就稱呼這個法號,讓大家知道我法號有一個字叫做道。

  另外我們出家眾這個稱呼也是,很多,就是出家女眾、出家男眾,出家女眾也都稱師兄了,這個也不對。但是現在都稱師兄,我也只好跟著大家稱師兄了,但是我會加一個女眾師兄,方便辨別那個性別。那有人說我們剃頭出家了,都是男眾了。有這個道理嗎?妳變成男眾了嗎,妳去廁所妳可以上男廁所了嗎?有沒有變過來?去極樂世界就變了,在這裡我看還沒變。所以出家,因為佛也不是這樣教我們的,佛有沙彌、沙彌尼,沙彌就是男眾,沙彌尼就是女眾;比丘是男眾,比丘尼是女眾。在家,優婆塞是男眾,優婆夷是女眾;還有《無量壽經》講的清信士、清信女,那個士是男士,女就是信女,有沒有?經典分明給我們講得很清楚,我們為什麼要給它搞混?都變成男眾了,剃了頭都是男眾。剃了頭,你去上廁所,女的還是上女的,男的還是上男的。有一次我們道場悟儀師,她是女眾,長得像男眾,她跑到女廁所去,那個洋女人嚇得叫起來了,說你走錯了!儀師。所以它還是有性別之分,這個稱呼也不能亂稱,亂稱給人家懂的人看笑話。所以這個我們要學,學習傳統文化,學個基本的禮貌。稱呼都亂稱亂叫,這個給明白的人,人家也會看笑話的。

  所以這個稱呼,我們大家同學要學習學習。還有這些禮貌上,你看它還是有一個輩分的。因為我們這個淨宗道場現在大家也不懂,也沒有人去講這個,所以大家也不懂,也不能怪大家。你看李炳南老居士他在台中蓮社,現在那個下一代來學的,他們稱李老師就叫雪公太老師。所以它有個層級、有個輩分的,像我們這一代的,我們師父的老師,我們稱雪公,我們再下一代的他們就要稱雪公太老師。所以我們先修班的同學,你們要稱雪公太老師。現在我們老和尚你們稱師父嗎?這有沒有人教你們?你們現在看到老和尚來,你才十幾歲,他九十幾歲,「師父、師父」,那你大概年紀跟我差不多了。你們見到老和尚來,不能稱師父,要稱淨公老和尚,這樣大家明白了嗎?你們年輕的先修班同學,你們才十幾歲,他做你太爺爺就可以了,所以這個最起碼要稱淨公老和尚,不能稱師父、師父。所以以前韓館長的乾女兒莊居士,她的兒子要皈依。然後她給師父講,不行,師父,我的兒子要皈依,但是不能跟你皈依,跟你皈依他就跟我一樣大了,我兒子跟我一樣大。後來我們師父叫我幫他皈依。她說這樣可以了,你就叫師公,不能我叫師父你也跟我叫師父,那不是一樣大了嗎?尊卑長幼就沒有了,這個禮就沒有了。所以這些大家多學一學,在這裡附帶跟大家提一提。因為剛好講到這一段有相關的,才想到這個跟大家講一講,大家應該要記住。

  現在學佛的人也愈來愈少了,學儒的,真儒也愈來愈少了。現在不要說真儒,就是能教傳統文化的、文字學的老師都愈來愈少。所以我們老和尚很著急,請老師趕快教,這十年,不然這些能教文字學的、教文言的老教授如果都往生了,後面真的要學就找不到老師,有這個問題。所以在三年前,我們淨老和尚他在台北也請一些教文字學的老教授,退休的。我那一天不曉得聽誰講,他說三年前請的那幾個老教授已經往生兩個了。的確我們老和尚講得沒錯,都是七老八十了,所以沒有趕快把握住現在他們還在這個時間趕快學習,再過幾年可能就找不到老師了。所以我們老和尚為這個事情非常的著急,就是這個道理。我們接著來看六十四頁第六行:

  【人死有六驗。】

  就是給我們講人死了有六種驗證,這個是出在《三藏法數》。《三藏法數》有這個資料可以查,《三藏法數》是根據《諸經要集》這部典籍講的。我們看下面的文:

  【欲知死後生處。但觀終時煖處。若從下先冷。煖氣歸頂上者。乃果位中人。必出生死。】

  這個我們同修,老聽經的同修應該常常聽我們淨老和尚講經講過,這裡我們又看到,給我們做一個證明。我們要知道,人死的時候往生到哪裡,就是觀察他命終的時候那個『煖氣』從哪裡最後冷的。如果從腳底先冷,那個暖氣一直歸到頭頂上,最後冷的是在頭頂,這個是『果位中人,必出生死』,這個就是他修行證果了。他如果是念佛人,那他往生西方了;如果不是修淨宗的,那他證果了,證阿羅漢果了。暖氣:

  【歸眉間額上者。生天道。】

  就是在眉毛,我們眼睛眉毛這邊最後冷的,這個人他生天。

  【歸心上者。生人道。】

  心窩上最後冷的,暖氣在那邊,最後全身都冷了,那邊還溫溫的,那個最後冷的,那是在人道。

  【若從上先冷。煖氣歸腹者。生鬼道。】

  如果從頭頂上先冷,他最後那個暖氣在肚子,肚子最後冷,那是往生到鬼道。

  【歸膝上者。生畜生道。】

  如果暖氣歸到膝蓋,膝蓋最後冷的,往生到畜生道。

  【歸足底者。生地獄道。】

  如果那個暖氣歸到足底最後冷的,『生地獄道』,地獄腳板出。所以這個六驗,就是「頂聖眼天生,人心餓鬼腹,畜生膝蓋離,地獄腳板出」,就是這六驗。這個六驗我們常常聽,所以現在很多助念的同修,一面念、一面去摸摸哪裡最後冷,摸來摸去的。實在講也沒必要,念佛要緊,摸,摸到了又怎麼樣?那就不專心念佛,一直摸一直摸,你助念他怎麼會得利?所以助念避免一直去探,探那個體溫最後到哪裡冷,避免這個,你知道這個常識就好了。所以助念,我們學習到這裡,不是你去助念的時候不念佛,然後一直在用手去摸摸,看看哪裡最後冷,擾亂那個臨終的人,這個對他會有障礙。我們再看下面六十四頁倒數第二行:

  【人之宿世。或從天上來。或從人中來。或從異類中來。或從修羅。餓鬼。地獄中來。但察其相貌身形。語言動靜。亦可了了皆知。茲因文繁。不及詳載。】

  人的『宿世』,我們人都有過去世,現在是現在世,將來我們死了之後再去六道輪迴,那就未來世了。人,我們過去世有從天上來的,從天道,天人的壽命到了、死了,投生到人道來,所以有人過去生從天道來的,這一生投生到人道。或者『從人中來』,就是過去世也是做人,死了之後又到人道來投胎做人。『或從異類中來』,「異類」就是不同類的。不同類的就是一樣是人,但是可能是太空人,現在聽說有太空人,太空人來投胎到我們這個南贍部洲了。我們前面講人道有四大洲,東勝身洲、西牛貨洲、北俱盧洲,我們是南贍部洲,同樣是人,跟我們就不同類,同樣是人,但是類不同。『或從修羅、餓鬼、地獄中來』,有人從修羅道來,從餓鬼、畜生來,也有從地獄中來的。餓鬼到修羅,這個就包括畜生道了。『但察其相貌身形,語言動靜,亦可了了皆知』,這個從哪一類來的,你看到現在他的行為、動作、舉止,大概也可以判斷他是哪一道來的。比如我們舉出一個比較明顯的例子,現在常常講有過動兒,有沒有?他一刻都停不下來。這《安士全書》後面也有講到,過去生大概是猴子、獼猴,那些猴子就是停不下來的,蹦蹦跳跳的,一時一刻牠都靜不下來。所以從畜生道來,他的習性,他還有帶著過去生那個習性;從餓鬼道來的;從地獄道來的;從修羅道來的就是很喜歡鬥爭,喜歡鬥爭都從修羅道來的。所以觀察他的相貌、身體的形狀,他的語言、動靜,「亦可了了皆知」,也可以觀察。《了凡四訓》講到春秋諸大夫觀察人的舉止動作,就可以知道這個人吉凶禍福,吉多還是凶多,但是它沒有講到六道;這裡講得比較深入,所以佛經講得深,講到從六道中來。儒家、道家大部分講現前這一生、這一世,我們可以看得到的,佛法講三世,所以佛法講得深。講得深一般人他不容易理解,講三世比較深、比較廣,講一生一世的,一般人比較容易理解。『茲因文繁,不及詳載』,這個文章都很多的,所以這裡就不詳細給它記載下來。這些詳細都在佛經典裡面,所以你去看《大藏經》,《大藏經》看一遍下來,大概你就知道不少了。這一段我們就學習到這裡。我們再看六十五頁第二行,從這個大字的看起:

  【昔于公治獄。大興駟馬之門。】

  從這裡看起。于公在世,這個于公是歷史上很有名的,他的兒子于定國做到宰相。他是東海郡郯縣的人,是西漢。這個西漢,漢朝分東、西漢,西漢是前漢,東漢是後漢,因為當中有王莽篡漢。他是西漢那個時候的丞相(就是宰相)于定國的父親,西漢時代人,他曾經擔任過縣的獄吏(就是管監獄的,我們現在講法官)、郡決曹,精通法律,他治獄很勤勞、謹慎,善於決斷獄政,管理牢獄、刑罰方面,處斷這些司法案件非常公正嚴明,所以他是從這個地方成名了。無論大小案件,他都很認真去審理,絕不冤枉一個人。真正有觸犯王法的,接受他的判決,大家也都沒話說,心服口服。這一點非常非常不容易,做法官能做到這樣,真的是很不容易。過去我們常常聽我們淨老和尚在講席當中提到,李炳老當時他年輕的時候在山東曾經擔任縣長,民國初年那個縣長他還兼有司法,管行政兼司法,司法你就要審理這些刑案(案件、訴訟這些)。雪公他是很好的中醫,他說,他給人家看病他有把握沒有給人家誤診過,沒有錯誤的診斷,這個他有把握;但是他說辦刑案,說都沒有冤枉一個人,這個他不敢講,他沒把握。他這麼有道德學問的人,他對這個都沒把握,其他的我們就可以理解,可想一般了,不容易,要做到沒有冤枉一個人,真的是很不容易。冤枉人都有因果的,三世因果。所以我們看現在這個世間講,法律之前人人平等,實在講沒有辦法做到很平等,如果說做到不要太離譜,那就算不錯了。真正的平等是因果律,實在講因果律之前人人平等,不但人平等,天也平等。因果報應,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善惡報應絲毫不爽。所以《地藏菩薩本願經》講因果律,不管你是天人,你是多富貴的人,地位多高,你造了那個惡業,果報都有,都免不了,連成了佛也避免不了。你看佛當年在世還示現馬麥之報,頭痛三天這種果報,腰不好這種果報,他過去世造的惡業。所以真正平等是因果律,你現在冤枉人,來生來世你要碰到了,那換你被冤枉,冤冤相報。

  所以于公,做到他這樣真的是很讓人佩服的,那沒話說的。于公他在世的時候,他的家鄉那個閭門,閭門就是我們現在講牌樓。古時候它有一個鄉里,要進去他們那個鄉里有個牌樓。現在比較少了,現在我們大概只有看到佛教寺院,佛教寺院,你要到一個寺院,還沒有進去寺院,它外面有一個牌樓。他那個牌樓壞了,同鄉的父老要一起來修理,于公就對他們講,他說把那個牌樓稍微擴建得高大一點,就是把它重新修,重新修就修得比原來高、比原來寬,那個高度、寬度能夠容納四匹馬拉車的高度跟寬度。『駟馬』,就是古時候四匹馬拉的車,那很高,寬度也要很寬,就是要做那麼高、那麼寬的那個門才過得去。為什麼要做那麼高、那麼寬?以前坐四匹馬的那個馬車,是什麼樣的人物?那不是宰相,起碼也是什麼巡撫這個大官他才會坐那麼高貴的馬車,四匹馬拉的車很高、很寬的。鄉村的人就覺得,我們這個鄉村也沒有什麼大人物,有必要蓋那麼高大嗎?于公就講,他說我管理訴訟的事沒有冤枉人,很公正,我在衙門積了很多的陰德,從來沒有造成冤案,這個他有把握這麼講。所以他講,我在衙門裡面積了這麼多的陰德好事,我的子孫必定會發達的。所以將來我的子孫發達了,他回到家鄉來光宗耀祖,必定是四匹馬拉著車,所以很高大,牌樓這個門沒有建高大一點那過不來、進不來。後來果然他的兒子于定國做到宰相,他自己做到御史大夫,並且封侯傳世。

  于公他是有平反一個很大的冤案。就是東海郡,就是他當官那個地方,東海郡有一個孝婦,年輕守寡,也沒有子女,這個孝婦很恭敬奉養她的婆婆。她這個很難得,媳婦孝養婆婆這個很難得。自古以來,婆媳要和諧都是很難,媳婦要孝養婆婆,這個真不容易。她的婆婆人也很好,她婆婆想,她這個媳婦,她兒子那麼早就死了,也沒有兒女,她這個婆婆就為她著想,希望她改嫁,不然耽誤她的青春。但是她這個媳婦始終不答應,不願意改嫁,就是要在家裡來照顧、孝養她的婆婆。她的婆婆對鄰居的人講,她說孝順媳婦侍奉我非常勤勞,也非常辛苦,我憐憫她年輕守寡,又沒有子女,我要她改嫁她不要,耽誤她的青春,我不忍心耽誤她的青春。她說我年紀大了,年紀大了我是該死了,就怎麼可以長時間拖累這個年輕人?所以她這個婆婆為了不連累她的媳婦,她就去自殺了,自縊身亡了。這個老太太的女兒她就告到縣衙去了,告到縣衙說是媳婦殺死了她的母親,因為只有她跟她住在一起,她女兒去告。縣吏就逮捕這個媳婦,這個孝婦一直辯解自己沒有殺害婆婆,但是在縣吏的嚴刑逼供下,最後屈打成招。因為那個刑罰一刑下去,也是受不了的,所以就會屈打成招。這個案報到郡曹府,于公,于定國他父親于公,認為這個婦人奉養婆婆十幾年,聞名鄉里,她不可能會殺害她的婆母。所以他就去給太守講,也分析這個案情給太守,但是太守不同意。于公盡心盡力跟他爭辯,最後也沒辦法去說服這個太守,於是他就抱著這個判決的書到曹府上大哭。這個太守最終還是把這個孝婦以謀殺她婆婆的罪名將她處死。

  這個孝婦死了之後,她那個郡中大旱三年,就是三年都不下雨。後來新的太守上任,占卜為什麼這個地方大旱三年,是什麼原因?這個時候于公就跟這個新任太守講,他說以前任那個太守,我們鄉里有個孝婦,她婆婆並不是她害死的,她是冤枉的。但是她那個婆婆的女兒(她的小姑)去告狀,認為是她害死的,但前任太守不接受他的分析,一意孤行就把那個孝婦判死刑了。所以于公就跟這個新任太守講,那恐怕我們這個地方三年乾旱都沒下雨,應該跟這個有關係的,這個災禍應該從這裡生的。這個新任太守也就接受了于公他這個陳請,所以這個新任太守他自己就前往這個孝婦的墳墓祭奠,並且為她立一個碑,表彰她的孝行,就是給她平反,平反她的冤情。這樣做,天上果然立刻下大雨,當年他那個郡就五穀豐收。郡中的人都說,這個都是得力於于公為她平反,平反這個冤案。這個是其中的一樁,當然他在擔任法官幫助的人很多。

  當司法官不容易,所以我記得二十幾年前我們老和尚在台北,台灣法務部請我們老和尚去法院講經、講開示。我們師父上人講,這個法官不好當,如果你冤枉判錯人,把他造成冤獄,將來會下地獄的。他講完之後,一個女法官就很緊張,她說,師父怎麼辦?我都是在判案的,我也沒把握都沒有冤枉一個人,以後我要怎麼判案比較不會冤枉人?後來我們師父上人就教她一個方法,說妳要判案之前,前一天先念觀音菩薩,求觀音菩薩給妳加持,妳第二天去判案,智慧開了,這樣就不會冤枉人,就能像于公一樣判得很公正。這個倒是一個很好的辦法,求佛力加持。所以辦刑案真是不容易,實在講不容易,古今中外造成冤獄的實在很多。我們看《了凡四訓》,了凡先生他當官都建議朝廷,說五年要派一個減刑官,再去翻一翻舊的案件,看有沒有冤枉人的。結果他再去翻那些舊案,冤枉的人很多,而且是在京城,皇帝腳底下都這麼多的冤案,那天高皇帝遠那些地方不是更多了嗎?所以他建議朝廷五年派一個減刑官到各地再查案,已經被判案的,就是給他減輕刑罰。這些都是在司法方面當官的可以做的陰德,積陰德。好,我們看下面:

  發明【于公六句。乃帝君偶舉四則因果。為欲廣福田二語張本。濟人。救蟻。是順種福田。治獄。埋蛇。是逆種福田。】

  這個是文昌帝君就『偶舉』,從這個當中,因為例子很多,這是舉出『四則因果』,來做為『廣種福田』這兩句話的『張本』。『濟人、救蟻,是順種福田』,人有急難,我們去救急,幫助人解除這些急難、困難。「救蟻」是救螞蟻,那是幫助眾生(這個螞蟻)。像沙彌去救螞蟻就延壽了,原來七歲就要死,後來延壽了活得很長,因為他發一個慈悲心,救那個被水淹的螞蟻。這個屬於「順種福田」,就是順著種福田。『治獄、埋蛇,是逆種福田』,「治獄」就是說,你看監獄都是犯人,作奸犯科,犯罪的,治理牢獄的這些案件,這個不是好事情,人犯罪了,怎麼幫助這些人?「埋蛇」,這個埋蛇是孫叔敖的公案,春秋楚國人。孫叔敖他還小的時候到郊外玩,看到兩頭蛇,就給牠殺而埋之,回到家裡就哭哭啼啼對他母親講。母親問他什麼緣故,他就回答,他說我今天到外面看到兩頭蛇,這兩頭蛇看到了,聽說看到兩頭蛇人就會死,我看到兩頭蛇,恐怕就活不久了,要離開母親了,所以他就很傷心的就哭了。他母親就問,她說那現在那個蛇呢?你看到了怎麼處理?他說我把牠埋起來了,把牠殺了埋起來,因為我怕別人再看到,那別人也會死,我為了不讓別人看到,所以就把牠殺了給牠埋起來。他母親說,你肯定不會死,你存的是好心,你會為別人著想,犧牲自己,為別人著想,所以你肯定不會死,而且將來還有很好的果報,天必定報答你。後來果然孫叔敖做了楚國的宰相。治獄,就是治理犯人的。埋蛇,這個殺生,在我們佛法講殺生是罪業,但是他這個殺生是出於慈悲心,所以他不但沒有罪,反而有善報。這個叫逆種福田,在逆境種的福田。上面講那個濟人、救蟻是順種福田。我們再看下面:

  發明【治獄。惡事也。而反興駟馬之門。何哉。蓋于公之官守。是治獄之官守。而于公之心地。非治獄之心地也。駟馬之門。亦興於心地耳。】

  這一段講治理牢獄的事情,這個是惡事,不好,因為都是造惡業的人,管這個事情當然不是好事。不是好事,『反而興駟馬之門』,還蓋四匹馬車能夠過的高大的門樓,是什麼原因?『蓋于公』,這個「蓋」就是語助詞,就是我們現在白話講「因為」,于公他的官守,就是他當官的職守是治獄的,我們現在講司法官、判官,他的職務是這個;但是他的心地,他不是治獄的心地,他是慈悲心的。所以『駟馬之門,亦興於心地』,為什麼有「駟馬之門」這個公案、這個美談?因為他的心地好,雖然他辦這個事不是好事,但他存心好,存好心、做好事。如果存惡心去辦獄,那造罪業了。我們再看下面:

  發明【人命關天。獄詞最重。略失檢點。悔之無及。】

  這一小段給我們講『人命關天』,特別判這種刑獄的、判死刑的,這個可要非常非常謹慎了。為什麼?「人命關天」,你一個誤判,那一個人一條命就沒了。所以『獄詞最重』,如果稍微失去檢點,辦錯了,後悔就來不及了。

  發明【吾輩不幸而職司其事。便當刻刻小心。臨深履薄。恍若天地鬼神瞋目而視我。罪人之父母妻子呼號而望我。不可立意深文。不可誤聽左右。不可偪打成招。不可潦草塞責。不可恃聰明而憑臆斷。不可徇囑託而用嚴刑。不可逢迎上官之意。不可但據下吏之文。不可因他端而遷怒。不可乘酒醉而作威。苟非罪當情真。不可動加鞭打。苟非人命大盜。不可輕繫囹圄。嚴反坐之條。以懲誣告。杜株連之累。以安善良。】

  這段很長,我們今天時間到了,這一段,『人命關天』這一段,我們就留在明天晚上再繼續來學習。我們今天先學習到這裡,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