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佛說十善業道經  悟道法師主講  (第二十五集)  2007/6/21  日本東京增上寺  檔名:WD19-013-0025

  「佛說十善業道經」。諸位法師,諸位大德,諸位同修,大家晚安,阿彌陀佛。請大家翻開經本第十八頁,我們從十八頁第一行看起:

  【離貪求心而行施故。常富財寶無能侵奪。一切所有悉以慧捨。信解堅固具大威力。】

  我們從這一段看起。這次我們在此地辦佛學講座,經文已經講到後半部。我們前面的經文就是修十善業所得的殊勝果報,接下來就是以十善業再加上菩薩修六度,每一條善業再加上菩薩修的六度,六度第一個就是布施,前面我們也把身業、口業再加上六度布施這個果報也簡單介紹過了。晚上我們看的這一段是意業,就是我們心裡的三種善業,第一個就是『離貪求心』再行布施得的果報。「離貪求心」,這是我們一般講的不貪。我們學佛的同修大家都知道,我們煩惱的根本就是三毒貪瞋痴,就是三毒煩惱,不管是大乘、小乘,修學都是要斷煩惱。

  在身口意三業,前面的身業,三種善業;第二個口,四種善業,這個叫「身口七支」,就是戒身、戒口。我們在《大藏經》裡面看小乘部的經典戒律,比如說我們看三皈五戒、八關齋戒,還有沙彌十戒、比丘戒,這個戒律威儀都是戒身口,就是我們身體的行為,還有我們言語講話的行為。身口要戒比心裡是要容易。大乘菩薩戒他根本就從心,這個心的煩惱就比較上困難一點,因為我們起心動念,無始劫以來的煩惱習氣也很難一下子就控制得住,我們不要說斷,就是我們能夠把它控制住,這也要下真正的功夫。一般先從身口防範,戒身口,然後再進一步的戒內心的貪瞋痴慢這些煩惱,一般修學都是這樣的順序。當然每個人的根器不一樣,有的根器他煩惱比較輕,他直接從內心去斷除。內心三毒煩惱沒有了,身口也就不會再造惡業了,因為身口都是受到心理的影響。所以身口意三業,意業是為主。所以我們看十善業也是這樣的一個順序,就是從身口,然後意,就是我們心理的行為,思想見解。

  我們的內心第一個要離貪求心,貪心是根本煩惱,三毒最嚴重的就是貪。所以我們念《中峰三時繫念》,中峰禪師也給我們開示,就是「諸苦盡從貪欲起」,佛在《八大人覺經》也跟我們講,「生死疲勞,從貪欲起」。所以貪是三毒最嚴重的,所以把它列在第一個。佛教菩薩修六度,第一個就是修布施,布施就是對治慳貪,修布施的目的就是要把貪的煩惱斷除。因為這個根不斷就很難入佛法,入不了佛門,不能契入佛陀的境界。慳貪的範圍很廣,一般我們不能貪求世間法,佛法也不能貪求,貪佛法還是貪,換了對象,但是貪心的本質沒有改變。不過貪世間法跟貪佛法的果報是不一樣的,貪佛法是有福報,佛法是善法,貪世間法就有罪過。但是不管是貪世間法、貪佛法,以佛法修學的標準都是不合格的,都必須要斷除,因為佛法主要是教我們要了生死、出三界,這是最起碼的標準。如果這個煩惱不能夠放下、斷除,六道輪迴很難出離。所以這個是要斷貪。因為有了煩惱就有漏,你有煩惱,修這些善法,經上講叫有漏福報,漏就是煩惱的代名詞,就是會流失掉,把我們的功德漏失了。所以捨貪瞋痴修一切善法,這才是圓滿。

  離貪求,我們要真正去落實就是從布施開始。布施就是捨,從哪裡捨?畢竟我們不是像六祖大師那樣是上上根人,他一捨就一切捨,一捨就內捨六根、外捨六塵,這個頓捨,他就明心見性,就契入這個境界,我們一般中下根性的人還是從身外之物先捨。身外之物,我們開始修學的時候一定是我們比較不喜歡的,我們覺得不是很重要的,那個先捨,慢慢的再把自己喜歡的也可以捨掉,由外而內,先捨身外之物,然後再捨心裡貪求的煩惱,這樣是我們一般人修學的順序。所以這個修就是要常常不斷的在這個地方修,就是布施,先捨身外之物。一下子叫我們全部捨,實在講一般人還是做不到。所以可以由少而多慢慢捨,慢慢放下。你不斷的放下,你會感受到它的效果,你有一分的效果,你信心就增長一分,可以進一步再捨更多。

  一般我們不敢捨,無非就是害怕,怕我們布施光了,那我們生活怎麼辦?總是會顧慮到現實生活的這些問題。事實上佛跟我們講,布施是因,得福是果報,捨得捨得,你能夠捨就能夠獲得,你捨的愈多,你得到的就愈多。但是我們聽佛這麼說還是不敢捨,為什麼?因為我們畢竟沒有透過實際的經驗,害怕萬一捨出去回不來怎麼辦?所以也就不敢了。所以我們一開始先從少的,你自己覺得比較不重要的先布施。你慢慢捨也會養成一個習慣,慢慢會比較自然。你捨到有相當的成績,有感應了,你就敢捨了。老和尚他一生修學得力於章嘉大師教他修布施,他真修。所以我們跟他學,我們為什麼也會這麼修?也是看他做一個榜樣給我們看,他有實際上在生活當中去實行,實行之後得到的效果告訴我們,那就非常肯定,這個就沒有懷疑。這是我們修學菩薩道第一個功課,第一課就是布施。所以我們聽到佛這麼講,我們就開始要在生活當中去落實。所以你捨的愈多,你得到的就愈多。所以明心見性的菩薩,他為什麼明心見性?他全部捨,全部捨,他得到是什麼?盡虛空遍法界都是自己,所以捨得。

  離貪求心而行布施,『常富財寶無能侵奪』,這前面都講過,這五家都奪不走。『一切所有悉以慧捨』,這是講智慧,「慧」是講智慧,「捨」就是放下,這是真實的智慧,這個捨是建立在智慧的基礎上。為什麼世間人不肯放下?沒有智慧。真實智慧從清淨心所生,智慧開了,世出世間一切法都圓滿通達。所以能夠捨的確是要有智慧,沒有智慧的人他捨不得,不敢捨。

  所以我們學佛,如果你有一點心得,心比較清淨,然後你很冷靜的再去觀察這個世間人,你就會發現到,真的世間人捨不得是錯誤的,佛教我們捨是正確的。為什麼說錯誤的?因為在世間這一切,包括我們的身體,也都帶不走,不管你用盡什麼方法要給它保持,無常一到,什麼都不是自己的,包括自己這個身體都不屬於自己,何況身外之物?哪一樣屬於自己的?所謂「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什麼都帶不走,但是什麼可以帶得走?我們修的業,我們造的業,這個業有善業、有惡業,我們念佛人講淨業,這個跟著走。你修善業有福報,那它跟你走。有智慧的人他會把握住這個機會,他現在擁有的,他現前可以支配的,他可以安排的,他抓住這個機會去修福、去造福,這可以帶得走。沒有智慧的人,晚上都抱著錢財睡覺。不要說等到死,你晚上睡著之後,這個也不屬於自己的。所以我們比較冷靜,你就可以觀察到佛勸我們布施是對的。

  下面講『信解堅固具大威力』,「信解」,關鍵就在這兩個字,有智慧建立在信解的基礎上,「信解堅固」。信跟解是相輔相成,比如說我們信佛,開始相信,但是這個信是初步的信,這個信還不能算正信。為什麼?如果對於佛法沒有正確的理解,這個信算是迷信。解了之後,這個信就不是迷信,它是正信。正信,你再進一步的深解,再深入的理解,那就叫深信。信解之後,你在生活當中去行證,去行,再去證實這個事實,這個時候的信是真信,一絲毫懷疑都沒有,因為你得到證實,的確佛經上講的你都一一的證實,絲毫的懷疑都不存在。信解堅固,當然他就「具大威力」,大威力就像如來果地上的十力、十八不共法、四無所畏,那菩薩也有,菩薩比較不圓滿,佛比較圓滿。我們現在,如果你修學有成績,你有一分的效果,你就具有一分的大威力,你就具有一分的威力。為什麼?我們告訴別人,你總是沒有疑惑,你可以很肯定的、很有信心的告訴別人。所以這是離貪求心而能施故。十善業,不貪,這個善業,再以菩薩六度布施就是得到這樣的果報。接下來我們再看「離忿怒心而行施故」:

  【離忿怒心而行施故。常富財寶無能侵奪。速自成就無礙心智。諸根嚴好。見皆敬愛。】

  『離忿怒心』就是一般經上講不瞋,不瞋恚。瞋恚是很難斷的。一般我們沒有遇到不順心的事情,當然我們不會生瞋恚心,不會生煩惱。如果我們遇到不順心、不如意的事情,瞋恚的念頭很自然就生起來了,而且非常的快速,一下子就發作了,很自然。瞋恚有順理瞋、有逆理瞋,逆理瞋就是說我們自己沒道理,自己不講理,亂發脾氣,這叫逆理瞋。順理瞋就是說我們有道理,別人沒有道理,比如說我們看到別人造惡業,我們看了心裡也是生煩惱,他為什麼要造那個惡業?也起了瞋恚心,這叫順理瞋。但是不管順理、逆理,瞋恚心、發脾氣都是一樣的,所以佛教我們不管順逆境界都不起瞋恚心。這個用功,實在講這也是大學問,這個煩惱我們要把它控制住,真的也要努力用功夫。

  我們淨土法門,修學淨土法門,就是以一句佛號來代替煩惱,比如說瞋恚煩惱起來了,趕快給它換成「阿彌陀佛」或者「南無阿彌陀佛」,這一念把它換過來,瞋恚就不起了,就把它擺平了。這時候就說明你念佛的功夫得力了,有力量,能夠壓得住煩惱。如果你念佛念到貪瞋痴這個煩惱壓得住,你臨命終我們講帶業往生就有把握,因為你這個力量可以壓制住你第八識阿賴耶識這些煩惱種子不起現行。我們修淨土法門,你有這個功夫就可以帶業往生,就及格了,修學其他大小乘法門都還不及格,其他不管哪個法門,你都必須斷煩惱才能出得了三界,唯獨淨土法門,你只要有這個功夫就有把握往生,臨命終就像《彌陀經》講的心不顛倒、意不貪戀,佛與聖眾就現前了。如果沒有這個功夫,實在講臨命終的時候就沒有把握了。看會不會你臨命終的時候運氣很好,到那時候頭腦清楚又沒有生病,又這個世間什麼都放得下,那是可以。

  但是我們仔細去醫院看看那些快要死的人,有幾個人他很自在?為什麼不自在?因為他煩惱控制不住。所以修行就是在這個地方修,不是說我們經念多少,佛念多少,佛拜多少。念經、念佛、拜佛,如果你功夫不得力,臨命終的時候還是非常恐怖。不要等到臨命終,醫生告訴你,你剩下三個月了,那個時候他心裡會有什麼想法?會很自在嗎?大部分功夫不得力的人,大部分這個時候內心受盡煎熬,平常沒有想到的事情,這個時候完全都浮現出來了,再來放不下,那就更苦,再加上身體病痛。所以這個功夫,平常如果沒有達到這樣的功夫,臨命終真的是沒把握。

  但是要伏這個煩惱,我們也很想伏,我們聽了這部經,哪一個人不想斷瞋恚心?就是斷不掉,就是控制不住。以前早年在華藏圖書館,老和尚教我們同修修忍辱的一個方法,他說你看到哪一個人你最看不順眼的,最討厭的,他說你幫那個人立牌位,天天就像拜佛這樣一直給它拜,他說拜到把那個冤親債主看成佛了,對佛那麼恭敬,那你的瞋恚心就可以降伏了。結果有一位同修,大概年紀很大,他就真的去拜,拜了三年,來跟老和尚講沒有效,還是生氣,壓不住。其實伏煩惱,佛法講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就是每個人根器不一樣,但是斷煩惱、伏煩惱是一樣,如果這個方法沒有效,可以換其他的方法,像「五停心觀」講「多瞋眾生慈悲觀」,瞋恚心多的人就修慈悲觀。慈悲觀怎麼修?就要常常念眾生苦,常常替對方想,你的慈悲心才能生得起來。如果只有想自己不會想別人,慈悲心一定生不起來。為別人想,想到自己的苦也想到別人的苦,這是一種。

  另外就是讀經修定,就是這個定的時間長一點,對於我們伏煩惱會有幫助。尤其我們功夫還不得力的人,修定的時間最好能夠多一些,長一點,或者有個階段性的,來把心靜下來,把心靜一靜、定一定。比如說有人打禪七,有人打佛七,或者一個短期性的自修,這個也可以。另外一種就是求佛力加持,像《普門品》講的,如果眾生三毒煩惱特別重,就要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常常念,常常禮拜,你至誠恭敬禮拜,求佛力加持,也會有感應,貪瞋痴三毒也會消除。

  像《影塵回憶錄》倓虛老法師講的曬蠟燭的法師,曬蠟燭的法師他也不認識字,就是愚痴沒有智慧,但是人很老實,在寺院做香燈。有一天人家跟他開玩笑,寺院的出家眾跟他開玩笑。夏天,以前南方寺院都比較潮溼,要曬經典,因為以前沒有除溼機,要曬經典,到了夏天就是把經典、衣服什麼都要拿出來曬,除溼。有人跟他開玩笑,說你做香燈,那個蠟燭也長霉了,也要曬一曬。他真的就拿出來曬,結果到傍晚要收,全部融掉了。後來他們寺院負責管理的法師看到這個人笨得這個樣子,他說要把他遷單,就不要他了,他做香燈。但是遷單,他這個人也很老實,他不是跟他講說你把我那些蠟燭曬得都融掉了,他不是這樣講,他是給他讚歎一番,他說你的智慧太高了,給你留在這個寺院做香燈大材小用,你的智慧這麼高,應該去學經教,要學講經說法,要趕快去溫州頭陀寺,諦閑法師在那邊講經說法,你去跟他學經教,你將來可以做大法師。

  他傻傻的,真的他包袱捲一捲就走了,人家意思就是要他走,那也就去了。去了見到諦老,他說要來學講經說法,將來弘範三界。諦老看到他那個樣子就知道是被人家騙過來的,人來了,看他這個人也滿老實的,知道是人家不要,被人家遷單遷過來的。後來諦老也會觀機,就跟他講,你到阿育王寺去拜舍利,拜佛的舍利,一天去拜三千拜。他就老老實實去拜了三年,真的他就到阿育王寺天天拜,很認真的拜。拜了三年業障消除了,業障消除智慧開了。智慧開了之後,他沒有學過的東西都會,也會作詩,也會作偈,諦老沒有空的時候還請他代替講經說法。這是求感應。

  我們修行求佛菩薩加持、感應還是非常需要。所以在大乘經裡面講懺悔法門,修懺悔法門,你求佛菩薩加持,你的業障消除,你的煩惱就會減輕。所以我們看《了凡四訓.改過之法》,你懺除業障有一個期間,看你的效果怎麼樣,如果我們煩惱輕了,智慧增長了,這是業障消除的初步現象。所以在大乘經裡面,像《梵網經》、《占察經》,天台宗的小止觀,《了凡四訓》,這些都有講我們懺除業障。你愈深重的業障懺除,你第一個感受到的就是煩惱減輕,晚上作好夢;原來很容易發脾氣,現在心平氣和;原來糊裡糊塗,現在智慧增長,現在看事情,聽人家講話,一聽就明白。你看到一些不順眼的事情,以前看了就是會生氣、生煩惱,現在反而生歡喜心,或者晚上夢吐黑物,你肚子裡面髒東西都吐出來了。顯宗密教、大乘小乘都有懺悔法門。你看天台宗智者大師他的哥哥,俗家的哥哥姓陳,短命,然後他教他修小止觀,修小止觀就是延長壽命。小止觀在天台裡面講算是初級的止觀,順序,修學的程序是這樣,先懺除業障,然後戒律清淨。

  所以我們念這一句阿彌陀佛,古大德講不怕念起,只怕覺遲,煩惱一起來,這句佛號壓下去,你念這句佛號也念到相當有功夫了,如果沒有念到相當有功夫還是壓不住。因為你生煩惱,這是很熟悉的,我們無始劫以來跟煩惱是最密切的,你這一句佛號是還很生疏,不熟,所以我們用功就是把生疏的轉熟,熟處轉生,熟處就是這些煩惱。會用功的人,如果你真的用得上力,大概你起心動念要覺悟得快,警覺得快,然後一起來,馬上用念佛也好,或者用持咒,或者你想到經典裡佛的教誨,你只要能夠把煩惱給它壓下去、給它擺平就可以,看你用什麼方法,只要有效就好。方法很多,每個人都不一樣。像老和尚介紹的,拜你最討厭那個人,那也是一種方法。但是如果你拜得還是會生氣,說明這個方法對你來講沒有效,你可以另外用其他的方法,因為每個人根器不一樣,所以不是完全都用一種方法。

  我們要控制住忿怒心,實在講前面還是從布施開始做,你看菩薩六度,第一個布施,第二持戒,第三才是忍辱,所以你有前面這個基礎,修忍辱不難。你有忍辱的功夫才能得禪定。我們大家可以在生活當中多在這個地方認真的下功夫,這才是有真實的受用,臨命終才派得上用場。

  下面講,『速自成就無礙心智,諸根嚴好,見皆敬愛』,這是果報。離忿怒心而行布施,『常富財寶無能侵奪』,很快速的成就「無礙心智」,無礙就是沒有障礙。「諸根嚴好,見皆敬愛」,諸根嚴好就是相好莊嚴。人起瞋恚的時候相貌不好看,人家看了也不會生歡喜心。離瞋恚不發脾氣,相貌、身體都好,我們一般人看到都會生歡喜心。照中醫來講,常常發脾氣的人肝臟一定不好,因為怒傷肝,肝臟不好。所以常常發脾氣的人,這會影響身體健康,當然相貌也不好。所以《地藏經》也講,「若遇瞋恚者,說醜陋癃殘報」,就是常常發脾氣的人,地藏菩薩就會跟他講,你常常發脾氣,你將來的面貌就不好看。所以一般人都是希望自己相好莊嚴。相好莊嚴的因素很多,第一個因素就是不瞋恚,忍辱。你離瞋恚心以歡喜心待人,人家也以歡喜心來對待你,在社會上跟大眾就有好的因緣,能夠得到大眾的護持。所以這一條非常重要。接下來我們再看下面這一段經文:

  【離邪倒心而行施故。常富財寶無能侵奪。恆生正見敬信之家。見佛聞法。供養眾僧。常不忘失大菩提心。】

  『邪倒』就是邪見,「邪」是邪見,「倒」是顛倒,邪見、顛倒就是愚痴,「離邪倒心而行施故」,這就是不愚痴而行布施,這個總的利益也是『常富財寶無能侵奪』。這個邪見是不相信三寶,大部分這個知見都是偏差。我們這個世間如果沒有三寶,就像晚上沒有燈一樣,沒有燈我們就看不到路,看不到路我們往前走就很危險。所以三寶在這個世間是人天眼目,讓我們離苦得樂、破迷開悟的一條光明大道,是指引我們破迷開悟、離苦得樂的一條大道。三寶在世間,不敬三寶的原因大部分都是邪見,就是邪倒心,他沒有正見,因此他有很多偏差錯誤的一些想法跟看法,障礙他親近三寶,皈依三寶,這就會造成邪倒。邪倒的果報就是愚痴沒有智慧。

  所以離邪倒心,如何能離邪倒心?還是要聽經聞法,聽經聞法是非常重要。如果不聽經聞法,雖然學佛,還是邪倒,還是免不了,他對於是非善惡、真妄邪正沒有辦法去辨別。為什麼?他沒有一個標準。所以三寶,佛法僧以法為中心,法是一個標準。我們皈依三寶,諸佛也是依法修行成佛,僧眾也是依法在修行,所以法是一個中心。因此我們學佛,如果不讀經、不聽經、不研討經論,我們自己有了邪倒心自己不知道,自己有錯,自己還以為自己是對的,自己想的、自己的看法、見解以為是對的,但是實際上是錯誤。為什麼我們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法就是以經典為修學的標準,如果我們離開經典就沒有標準,沒有標準,我們修錯了,自己不知道。所以我們學佛,尤其是皈依三寶了,已經皈依了,這個經教,不管哪一部經,看你個人的興趣跟喜歡,你修大乘小乘、顯宗密教都好,修哪個法門都好,但是這個經是我們修學的理論依據,離開這個經就很容易墮入邪倒。

  所以我們現在很多學佛的人被社會上的人認為迷信,實在講這個我們自己也要反省,社會上對這些看法,能不能怪他們?我們認真反省,的確不能怪他們,第一個要怪還是要怪佛門四眾弟子。為什麼?因為佛門四眾弟子表現出來給社會大眾的印象就是迷信。為什麼迷信?因為好像學校老師都沒在上課,那些學生去那邊,他也不知道那是在幹什麼,就去那邊玩。寺院在古時候就是學校,所以寺院都是要講經說法,這些大眾、佛弟子做一個樣子給大家看,大家來聽經聞法也會影響社會大眾,引起他的好奇、興趣,他來聽一聽。

  所以日本這個地區,五年前老和尚來這裡訪問,參訪這些日本的寺院,當時他也勸日本的法師,講經說法要多多提倡,如果不提倡,這一代年輕人大概學佛的人就愈來愈少了,可能就被基督教所取代了。為什麼?現在聽說日本的年輕人,他們社會上變成好像一種趨勢、一種潮流,小孩子出生就要到神社去,結婚到教堂,死了以後就到佛堂。所以我們增上寺這裡常常在辦告別式。那些沒有學佛的人他就看,從這邊經過,今天哪一家告別式。還好現在我們辦法會,外面大門口放一個牌子,我們是佛學講座,不是只有告別式,告訴他們這不是只有死人在用的,主要是對活人,對死人是附帶的。所以我們借用這個道場,恢復佛教的這種原來的面目,也是對他們有幫助。所以我們在這個地方講經說法,外面放一個招牌,那個招牌過往的行人一看到,也是對他們一種啟示。

  如果這些統統沒有了,大家過去就是看到今天是哪一家告別式,明天是哪一家告別式,大概沒有接觸佛法、不了解佛法的人,大概他就認為這是跟殯儀館差不多,就是人死了才到這裡來的,一定是這麼一個印象。這是老和尚他來日本,他很擔心日本佛教這個問題。所以我們來此地是一種拋磚引玉,希望能夠讓他們覺悟到目前這方面的重要性。不能只辦一個宗教法會、宗教儀式,社會大眾對這個內容都一無所知,難免都會讓他們認為是迷信,因為我們表現出來就是個迷信的樣子。這是要大家離邪倒心,我們佛弟子、三寶弟子,我們自己要先做出一個榜樣給社會大眾看,這樣才能夠度眾生。

  離邪倒能夠『恆生正見敬信之家』,「恆」就是永恆,「正」就是正知正見,對於宇宙人生的見解沒有偏差錯誤,「敬信之家」,就是他出生的環境、家庭必定是一個正信的佛教家庭。在古代,佛教寺院都是正信,你看增上寺是德川家康將軍的家廟,以前這個都是屬於政府的,才有能力蓋這個寺廟,民間沒有那個財力,中國也一樣,都是得到皇帝官府的護持。以前為什麼他能得到這些護持?因為以前的寺院真的是在做講經說法,修行,那對於整個社會造成深遠的影響。我們從中國歷史,從日本、韓國這些歷史,這些修行的高僧大德,只要他修行有成就,他一定影響整個國家,影響到國家最高的領導人,他自然會有這個感應。你修到這個程度,你不要去宣傳,龍天護法他就會把你推出來。所以普遍得到朝野的尊重,依教奉行。

  現在佛門自己本身沒有做這個應該做的事情,這個最重要的事情,要上課、要修行,修行要有這個效果,就不一樣了,給人家的印象就不一樣。比如說我們自己修的有效果了,人家對你的觀感就完全不一樣。比如說我們修得煩惱一天比一天少,一天比一天快樂,別人看到你都會羨慕,那是一定的。如果我們愈修愈痛苦,愈修愈苦惱,你跟他講佛教怎麼好,我看他也不認為有多好。有那麼好,你為什麼還修得那麼痛苦?這是說明什麼?說明我們修學如果沒有成績,這個就感化不了別人,對別人就不會產生影響。你自己修得有成績了,自自然然潛移默化就會影響別人,縱然你一句話都不講也會影響他,一般講叫潛移默化,他自然就感受到你那充滿智慧、充滿福德的氣分,你跟他坐在一起,你身體一感受他的磁場就會很舒服。所以你親近一位高僧大德,他修行有功夫,真的就像我們唱「戒定真香」這個讚一樣,他散發出來就是戒定,戒定慧這個香。而且他戒定的功夫愈深,他影響的範圍愈廣,時間愈長。

  像中國近代禪宗大德虛雲老和尚,他得禪定,他能夠到兜率內院去聽彌勒菩薩講經。有一年我到廣東雲門寺,那個鄉下,是他在生的時候建的一個道場,他們道場現在還有參禪的風氣,住的地方不是說很豪華,就是一般很簡陋的木板,一張草蓆,看起來很簡陋。我去那邊住了一個晚上,但是睡得很舒服,比我們睡的彈簧床,比酒店五星級、六星級的還舒服,那個舒服就是你晚上睡了不會作惡夢,感受到虛老他還有禪定的氣分遺留在那個地方。睡在那裡,雖然那個草蓆破破爛爛,睡下去真的感覺不一樣。這說明了他的定功,戒定那個香,到現在,他雖然已經圓寂了,還是可以感受得到。

  我們有正見,你這一生往生了,你很快又可以投生到有佛法的地方,正信的家庭,你可以繼續修行。你如果沒有念佛往生極樂世界,你在這個娑婆世界,你還是會生到有佛法的地方,不會生到邊地看不到三寶的地方,還是生到有佛法的地方,有佛法的世界,繼續聽經聞法修行。這就是「恆生正見敬信之家」,這是有感應。

  你生在正信佛教家庭,那具有正知正見,必定『見佛聞法,供養眾僧』,這是親近三寶。世出世法當中,親近三寶是大福德之人,也是大智慧的人。沒有大福德、大智慧,他不會親近三寶。大家今天來學佛了、皈依了,聽經聞法,都是有大福德、大智慧。或許你自己好像也沒什麼感覺我有什麼大福德、大智慧,但是你是沒有在一個比較的情況之下你感受得不明顯,如果你做個比較,那你就很明顯的感受出來。你聽經聞法,你真正對佛法了解幾分了,你再去接觸一般沒有學佛的人,你會感受到你的福報、智慧太大了,大出他們太多太多。你心裡的法喜、喜悅是無價之寶,這個不是說世間的財物能夠買得到的,他能享受得到的。再有錢的人,他的地位再高的,權力再大的人,他如果不懂得學佛親近三寶,跟一個親近三寶學佛修行的人一比較,實在是很可憐。沒有學佛,不懂得親近三寶的人,真的是可憐憫者。

  從這個地方我們才知道親近三寶的可貴。為什麼?皈依佛,皈依三寶,第一個皈依佛,佛是覺悟,你皈依佛。我們三寶弟子都講學佛,我們要學佛,學得跟佛一樣,我們是佛的學生,佛是我們的老師,我們的榜樣,跟他學習。我們學佛,我們才有覺悟的機會,如果不學佛那就不能覺悟了,學了佛才有覺悟的機會。皈依法,我們的知見才會正確。所以佛者覺也,六祖大師講皈依佛就是皈依覺,皈依自性覺。法者正也,皈依法就是皈依正知正見,對宇宙人生正確的看法、想法,所以法是一個標準。僧者淨也,皈依僧是回歸我們自性清淨心。這是皈依三寶。

  這個稱為寶,就是世間任何的財物不能夠比較,也沒有辦法去比的。這個佛在《金剛經》跟我們講得很清楚,《金剛經》用比較的,就有人用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寶去布施,你說他的福報大不大?太大了。不要說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寶,就是我們財富多一點去布施,就感覺這個修的福很大。用充滿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寶去布施給眾生,不如有人跟人家講一四句偈的佛法,為人演說四句佛法。這個經典上,在古代印度,四句經文合起來叫一首偈,偈頌。你跟人家講一四句偈,勝過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去布施的人,這個譬喻怎麼形容都比不上。為什麼?財寶再多,它總是個物質,你供養眾生這些財物是可以幫助他解決現實生活這些物質上的問題,解決物質的問題是很好,但是他開不了智慧,他出不了六道輪迴,他不能了生死,不能明心見性,不能做主,這是世間再多的財物也辦不到,它只能幫助你物質生活的提升,但是沒有辦法幫助你靈性的提升。那四句偈,那個人真懂了,他就作佛了。像《金剛經》講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都是四句偈。四句偈你真明白了,真能解決問題。這當然不是世間的財寶能夠來相比,這是皈依三寶佛法可貴之處,但是一般人他不了解。

  一般人他總是看到一個表面的、有形的,大家比較重視這一方面。比如說在物質方面,大家看的就是物質方面的,在心性方面的,一般人他就比較不容易理解。比如說我們一般講慈濟,慈濟這個名詞是出在佛經的,慈就是慈悲,濟就是救濟,慈悲救濟一切苦難眾生就是慈濟。但是一般社會上世間人聽到慈濟兩個字,他只想到物質上的慈濟,他沒有想到精神上的慈濟。比如說他沒有吃的,我們送個東西給他吃;沒有穿的,送個衣服給他穿;沒有得住,蓋個房子給他住,救濟他一時的困難,大家只知道這個是慈濟,但是疏忽了教化這方面的慈濟。實際上釋迦牟尼佛出現在我們世間,他示現的就是慈濟,慈悲救濟。

  釋迦牟尼佛出家了,古時候在印度出家人的生活方式就是三衣一缽,日中一食,樹下一宿,這個可以說出家人一無所有,就是只有這幾樣東西,吃飯還拿個缽去向人家要飯,自己什麼都沒有。三件衣服,有一個缽,還有一個臥具,尼師壇,臥具,晚上在樹下打個坐,或者休息一下。本師釋迦牟尼佛在物質方面他都沒有了,都捨光了,他拿什麼來做慈濟?如果我們今天講到慈濟,我們要趕快去找一些錢,我們趕快來去化緣,找一些錢來做慈濟,我們現在一般人想到的就是做這樣的慈濟。但釋迦牟尼佛他示現給我們看的,他是做什麼樣子?他從出生到成佛,到入涅槃,這一生整個過程都是在做慈濟,他的慈濟是什麼?就是教化眾生,教化、教導,讓眾生真正認識宇宙人生事實的真相。遇到任何的困難,佛都能夠教導他們解決這個問題和困難。任何的問題都可以去向佛請教,佛針對他的問題給他講經說法,教他這些理論方法,然後他依照這個理論方法去修學,他的問題解決了。從現實生活一直到成佛,這當中所有的問題佛都能夠去教導。佛自行化他,他自己修行表現出來給我們看,大徹大悟,告訴我們大家都可以跟他一樣,他也是一般人修學成就的,人人都可以成佛,這是他慈悲救濟。這個慈濟是根本的慈濟,根本的慈濟就是教化。

  我們現在物質上的慈濟是救急,我們一般人講救急不救貧,一個人真正貧窮,你也無法幫助他一輩子,但是你可以幫助他一時的困難,你永久的幫助他,任何人都做不到。怎麼樣才能夠幫助他?教他。比如說我們用世間法來講,比如說他靠救濟在度日,如果你教他一技之長,他自己可以去謀生,自立更生,他自己生活的問題他就解決了,你教他這個方法,這就是辦學校、辦教育才是根本。物質上的幫助是一時的,一個緊急的困難,但是你沒有辦法幫助他永久的。幫助他永久的,你一定要教他自立。那佛的教化眾生主要是幫助眾生自濟。我們看到佛成佛了,佛告訴我們,你也可以成佛,你為什麼自己不成佛?你也有佛性。怎麼成佛?佛教我們方法,我們能夠理解,依教奉行,我們也成佛了,我們問題也解決了,我們也可以去再幫助別人,去度化眾生。

  所以佛法,我們從經典來看,就是一個結論,佛教就是佛陀對於九法界眾生至善圓滿的教育。他這個教育是三世十方的教育,所以教學的內容非常的廣泛。像我們中國儒家孔孟是一生一世的教育,佛教是三世的教育,講得圓滿、講得徹底,我們真正能夠認識、理解,真能解決問題,一點不假。

  所以我們有正見,「見佛聞法」,『常不忘失大菩提心』,所以正見非常的可貴。正見,我們就要從皈依三寶,皈依三寶進一步要學習,聽經聞法。我們也希望帶動日本佛教重視講經說法,不能像中國一樣很多寺院都是重視一些法會不重視教學,這樣佛法就會衰弱。我們看下面的一個總結:

  【是為大士修菩薩道時。行十善業。以施莊嚴所獲大利如是。】

  這一段是總結菩薩修菩薩道,行十善業,再以十善業為基礎修菩薩六度,六度第一度就是布施。所以講『以施莊嚴所獲大利如是』,「如是」就是如前面所講的,所獲得的大利就是像前面講的十條殊勝的大利益。這部經,六波羅蜜當中布施這一度說得比較詳細,因為十善業每一條善業再配上布施這一度,這一度說得詳細,從持戒以下就簡略了,略說,就沒有講這麼詳細了。但是這一段,我們剛才念的這一段經文是貫穿以後這個五度,比如說持戒,不殺生再持戒得什麼利益,不偷盜持戒得什麼利益,不邪淫持戒得什麼利益,一直到不愚痴。然後後面經文又加上四無量心(慈悲喜捨)、四攝法、三十七道品,止觀、方便,都是這樣,一直貫穿到經文最後。所以譬如說修止觀,不殺生,止莊嚴故;不偷盜,止莊嚴故;不邪行,止莊嚴故。所以這每一句都有十善業這十條在裡面。佛雖然沒有詳細說,我們要能夠舉一反三,落實在生活上的點點滴滴,所以沒有一法不具足十善,這才是止於至善。

  因此我們可以理解,十善業是我們修學,從人天福報,聲聞菩提、獨覺菩提、無上菩提,皆依此法以為根本而得成就。離開十善業道,五乘佛法都談不上。所以這部經我們要長時薰修。所以有同修問我說,下次如果有時間再來要講什麼經?我說這部經恐怕最少要講十遍,如果講十遍,大家真理解、做到了,那就算我們有成績了。這部經雖然經文不長,翻譯的這個經文不是很長,但是如果你要深入,它就很廣了。所以今天台北同修團體到了,也帶了二十幾本的《占察善惡業報經》,這部經講的就是十善跟十惡,講這個因果。《占察經》也跟我們講,講到十善就涵蓋一切善法,講到十惡就涵蓋一切惡法。我們淨宗九祖蕅益大師在這部經前面寫了一篇玄義,把十善從地獄道講到佛道,每個層次、每個法界的十善標準都不一樣,都是講十善。可見得十善是從我們凡夫修行一直到成佛都是十善業的提升,因為都是十善,但是層次不一樣,標準不一樣,嚴格講就是十善業要成佛了就圓滿。修了那麼多法門也可以說都是十善業的提升,像後面配上六度,十善業再配六度、四無量心、四攝、三十七道品、止觀、方便,這都是十善業道的提升,這一點我們也必須要明白。

  我們修十善,根據《占察經》這個說法,那我們相關配套的經論,包括世間其他宗教的善書典籍都是可以做補充教材,比如印光祖師提倡的《了凡四訓》、《太上感應篇》、《安士全書》。《了凡四訓》在四百多年前也流傳到日本來了,聽說德川家他們都列入家訓,《了凡四訓》。《了凡四訓》是明朝時代,大概是四、五百年,所以這部書流傳到日本來也是非常早。它講的實在講就是斷十惡、修十善。道家的《太上感應篇》,《安士全書》,包括現在老和尚提倡儒家的《弟子規》,都是屬於十善,乃至其他宗教,凡是講到善的這部分就屬於十善的範圍。不管什麼人講,它是善法,都屬於十善。如果是惡法,那統統歸到十惡。所以十善我們看起來只有這十條,其實它是涵蓋一切善法,我們才知道這部經含攝得深廣無邊。

  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這一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