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佛說仁王般若波羅蜜經  悟道法師主講  (第十六集)  2015/12/9  台灣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5-007-0016

  《佛說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晚上好,阿彌陀佛。請大家翻開經本第三十三頁第四行。網路前的同修如果沒有經本,請大家注意聽就好。現場的同修請翻開經本三十三頁第四行,從第三個字看起。我先將這一段經文念一遍,我們對一對地方:

  【無三寶。無聖人。無六道。如虛空故。般若無知無見。不行不緣。不因不受。不得一切照相故。行道斯行道相如虛空故。法相如是。何可有心得。無心得。是以般若功德。不可眾生中行而行。不可五陰法中行而行。不可境中行而行。不可解中行而行。是故般若不可思議。而一切諸佛菩薩於中行。故亦不可思議。一切諸如來於幻化無住法中化。亦不可思議。】

  我們今天學習這一段。這一段是接著前面這一段來的,這一品的品題是叫「菩薩教化品」。本經的經題是《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這個經題我們看到之後就大概知道這部經講的主要的宗旨,主要的內容就是講護國,護國是保護國家,保護國土。我們過去在安徽廬江實際禪寺,做護國息災百七繫念法會。為什麼談到護國息災?我們現在台北雙溪護國息災百七繫念法會,第三個百七也接近尾聲了,也快圓滿了。後面,我們淨老和尚慈悲勸我們大家還是要繼續做下去,要做滿七個百七,後面還有四個百七。為什麼要護國?護國就是要息災,息災才能護國。也就是我們現在世界國土災難很多,所謂天災人禍。我們現在是生存在一個動盪不安的社會裡面,是一個動亂的社會,不是生長在太平盛世,這點我們必須認識清楚。認識清楚之後,我們才知道要息災。

  我們學佛的人、信佛的人,有聽經的人對這樁事情認識了解比較深刻,一般沒有學佛的人,一般社會大眾對這個事情不甚了解。雖然對護國息災這個主題不是很了解,但是現在因為媒體非常發達,世界上任何地方發生一件事情,五分鐘全球都知道了。所以現在雖然對護國息災概念不清楚,但是總是常常接觸到媒體的報導,報導的大多數都是不好的災難,天災人禍非常多,而且一年比一年多,一次比一次嚴重,這是我們大家必須要有這個認知的。不然我們提到護國息災,大家也沒什麼感覺,我也沒有災難,反正新聞報導的那個災難也不是發生在我身上,似乎跟自己沒有關係。實際上牽一髮而動全身,現在整個地球任何地方發生事情,都會影響全球。最近這個恐攻事情,你看一樁事情,那不是發生在我們台灣,但是我們受不受影響?也受影響,你說沒關係嗎?你想要逃避,人家會拉你下水。

  我外面貼了一張報紙,大家不知道經過有沒有看一下?我們是想避免,但是我們能避免嗎?也很難避免。所以不是說其他地方發生事情跟我們就沒關係,跟我們就是很有關係的。很有關係那怎麼辦?災從哪裡來?怎麼會有災難?現在的人都迷信科學,這是我們淨老和尚最近常講的。現在人迷信科學,以為科學就能解決所有的問題,現在天災人禍這麼多,那科學家有辦法解決嗎?有沒有比較少?好像愈來愈多,一點辦法都沒有。災禍怎麼來的?災難,佛在經典上,包括儒家的聖賢,所有宗教的神聖,在經典上都講得很清楚,就是人心不善,造十惡業感召來的。如果人心向善,造十善業,這個世界就是太平盛世,我們平常講的,必定是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現在整個世界,氣候也不正常,全球暖化,為什麼會這樣?還是人製造出來的。人心不善,自私自利,只想到眼前的利益,他沒有想到要付出什麼代價,有什麼樣的副作用,沒有想到這方面。所以眼前雖然得到利益,真是古人講的「得不償失」,所獲得的無法去跟失去的相比,失去的太多,得到的太少,真的是得不償失。

  所以迷信科學,結果就是天災人禍。這個問題能不能化解?答案是肯定的,一定可以化解,關鍵還是在人心。我們人覺不覺悟,如果覺悟回頭,依佛菩薩、依古聖先賢的教導來改正我們的心行,改正我們的思想、言語、行為,世間的災難就沒有了。關鍵就是要怎麼樣來改善人心,人心不是不能改善,要怎麼樣才能改善?就是要接受佛菩薩聖賢的教育。接受,具體要怎麼做?具體,廣東揭陽謝總他給我們做一個很好的示範,就是要上課。人為什麼會做錯事?人不是說他願意做錯事,為什麼會做錯?無知,他不知道,不知道哪個是對、哪個是錯,他不知道,把那個錯的當作是對的,對的當作是錯的,這個就是沒智慧,沒有智慧。本經是般若智慧,你看仁王護國,護國息災,關鍵在哪個地方?在般若智慧。你要有智慧,你有智慧才能分辨是非善惡邪正、利害得失;你沒有智慧,你無法分辨,往往都是顛倒的,是看作非,非看作是,對的看作錯的,錯的看作對的。而且還執著自己那個錯誤的看法,以為這個就是對的,當然造這個惡業,當然就有惡報,天災人禍,災難就是這麼來的。

  最近我們淨老和尚回到台灣,先回台南再到台北,到台北主要是跟一些在大學裡面教漢學的老教授見面,談現在推廣修學漢學的重要。那也剛好遇到我們台灣現在又在選舉了,老和尚剛好回來,有一天我們去跟他請安,他老人講,現在這個選舉,人民沒有智慧選,他說現在全民選的很麻煩,以前用國民大會國大代表來選比較好,因為畢竟那些人,少數人接受比較高的教育,也比較專業,有這個專業知識,比較了解,這樣來選,總是不會太離譜。現在全民選,全民的水平有那麼高嗎?現在總統直選,你水平有那麼高直接選總統嗎?沒有那麼高,那怎麼選?亂選。亂選怎麼樣?結果大家遭殃,大家買單,這個是很不負責任的。

  所以最近台灣鬧了什麼太陽花,去鬧立法院,反對服貿,有人問我說什麼看法?我說我不能表達什麼看法。為什麼我不能表達?因為我不知道它的內容。什麼叫服貿?我只知道這個叫服貿兩個字,那個內容是什麼我根本就不了解。不了解,你問我贊成還反對,我能說贊成、能說反對嗎?大家想一想是不是這樣。你對這樁事情你根本就不知道是怎麼一回事,不了解、不清楚它的好或者不好,你再問我說要贊成還是反對,你說有這樣的嗎?我只知道那個服貿,大概服就是服務,貿是貿易,大概就這個字眼,我知道從字面上的解釋。貿易,我想到跟做生意有關係,是不是這樣?那個就是做生意,貿易。貿易要找哪些人去開會?你找那個做生意的人,他們比較清楚,找大企業家,他們去開會,對不對?不是叫那些學生去鬧,大家想是不是這樣?還有人支持。那國會可以去鬧,我說這樣很簡單,你國會解散,國會解散,不需要了。你把國家大事交給學生去決定,那不就得了嗎?還需要國會幹什麼?不是多餘的嗎?這點道理都想不通嗎?這點道理就這麼簡單可以處理的,搞得烏煙瘴氣的。真的現在民主制度之下沒人才。你說學生可以去鬧,他去鬧了沒事,那我們也可以去鬧,我們對政府不滿,我們都可以拜託太陽花去給我們爭取,去鬧一鬧,是不是這樣?大家講是不是可以這樣?如果可以,那國會就解散就好了,選那個國會就多餘的,反正你國會決定的不算,我們學生來決定才算,那你要那個國會幹什麼?這個就是智慧,這個很簡單的智慧都沒有,那你還在談什麼?難怪現在災難那麼多、這麼亂,媒體也亂報,實在太離譜。所以息災沒有別的,要有智慧,我們用比較淺顯的話講,要理智,我們要理智來看事情。不能感情衝動,你感情衝動,你一定出問題的。社會亂了,誰來承擔?大家承擔。這個不是感情衝動就可以解決的,必須要有智慧。這個智慧它的層次很多,所以這個般若智慧要到什麼時候圓滿?到成佛就圓滿了。

  我們前面這段經文所講的大意就是「所化眾生相」,我們先跟大家講這個大意。我們淨老和尚以前在蔣經國先生就任總統的時候,在中國佛教會有講過《仁王經》,他有留下這個表解,這個大意表解對我們學習這部經有很大的幫助。大意就是講重點,就是這段經文它重點講什麼,你這個重點抓住了,那些每一句、每一字大概我們就不會偏差了。我們有時間,你去多深入、多廣泛的去了解可以;沒時間,我們就可以省略,也能抓住每一段經文它主要的宗旨,它的大意在講什麼,我們要怎麼修,要怎麼學習。

  「教化品」講到這一段是講所化、能化都是幻,幻就不是真的。不是真的,那不是很簡單嗎?就講不是真的就好了,講那麼多幹什麼?佛法講真假、空有,不是我們一般人概念當中的空有。如果我們一般人的概念說,假的,什麼都沒有,那何必去教化眾生?不用了,這樣就著空,著到空。著空比著有更麻煩,還不如著有,做做好事,雖然著相,來生還不失人身,可以得人天福報。如果著空,撥無因果,造惡業,以為什麼都空,惡業也是空的,造惡業也沒關係,恐怕就要墮三惡道。所以般若智慧它是空有二邊都不能執著,《金剛經》講不能執法相,也不能執非法相。那要怎麼樣不執著?這裡講所化眾生能化,能化的菩薩、所化的眾生都是如幻,為什麼告訴我們這個事實真相?事實真相就是如幻。這個如幻《金剛經》講的就簡要詳明,「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如夢、如幻、如泡、如影、如露、如電,此地講的是幻化的。幻化好像我們看幻燈片,現在大家都知道幻燈片,幻燈片大家知道是幻化的,那不是真的。不是真的,有沒有那個相?有,你不能說沒有那個相,有那個相,但是它是空的。那個空在有當中,有在空當中,空有不二,它當體即空。所以教我們不要去執著那個相,這樣就對了。不能執著空,也不能著有,二邊不著。

  我們凡夫就是不著這個就著那個,反正都要執著一邊。所以菩薩教化他有方便,菩薩發心就是要四弘誓願,第一願就要眾生無邊誓願度。為什麼要發這個願?都空了,還度什麼?不用度了。空,為什麼還要我們發心去度眾生?就是要把執著空那個門把它塞死。有眾生可度,你度眾生,但是你不要去執著度眾生那個相,這樣你空有同時就離開了,就是圓融中道。所以前面所化眾生如幻,就是我們去教化的這些眾生是幻化的,他沒有實體,是幻化的。我們能夠去教化眾生也是幻化的,菩薩現一個身來教化眾生,這個身能化,它也是幻化的;眾生是所化,他也是幻化的。他所教的對象是幻化的,能教的,自己也是幻化的,自他都是幻化的。告訴我們這個,就是要我們不要去執著那個相。

  這裡如果我們沒有說明,《般若經》自古以來很少法師講,為什麼?不好講,如果講得不明白,恐怕聽的人他會產生誤會、誤解。你看這裡講『無三寶,無聖人,無六道,如虛空故』,三寶都沒有了,也沒有聖人,也沒有六道,就像虛空一樣,如果我們這樣去體會,那就不對了。什麼都沒有,這個是不是很容易落入頑空?所以這個很關鍵的。難怪自古以來《般若經》法師很少講,因為不太好講,怕人家起誤會,不如講其他的經。但是這個《般若經》,實在講也不能不講。《金剛經講義》,江味農老居士他在這個講義當中,前面有很長的一段文,說明學般若它的重要性。他說,《般若》自古以來到現在有三種現象,第一種是怕談般若,怕大家誤會,大家害怕,不談那個,不要談那個,萬一著空那就麻煩,不談,這個叫怕談般若。另外一種人,叫妄談般若,亂講般若,給人家誤導,真的會墮三惡道。第三種是淺談般若,講有講,但是講得很淺。江老居士他提出來,他說這個態度都是不對的。為什麼說不對?因為佛法的中心就是在般若。所以釋迦牟尼佛出現在世間講經說法四十九年,前面十二年講阿含,再來八年講方等,二十年,接著講般若二十二年,最後七年就是講法華、涅槃。講了二十二年的《般若經》,就是接近釋迦牟尼佛一生講經的一半,四十九年講了二十二年,幾乎快接近一半。這個經講這麼長,可見得它是佛法的中心,非常重要的。

  此地講的「能化如幻」,佛慈悲示現為我們眾生講有三界六道,無量的名字是為了什麼?為了幫助我們眾生覺悟,不得執著,你不要執著。這個就是《大乘起信論》講的,你不能執著文字相,不能執著言說相,不能執著心緣相。聽經,說跟聽,要懂得聽弦外之音,你不要在語言、文字裡面去轉,轉不出來。語言、文字就像個指路牌一樣,好像這個指路牌,這個指路牌我們說這個往台北,有一個指路牌,你看到那個指路牌,你不能說這裡就是目的地,台北到了。它是你要順著它指的方向再往前走,才能達到真正的目的地,並不是說你看到那個牌子就是目的地了。佛菩薩講經說法用的這些名相,語言、文字,就像指路牌一樣,你要透過這個,知道它指的方向。所以我們不能執著語言、文字、心緣,這個統統要離開,我們才能理解如來真實義,主要是給我們講這個。

  這裡講「無三寶,無聖人,無六道,如虛空故」,佛明明在經上給我們講有三界六道、有三寶,現在說無,這個是佛慈悲示現。示現的作用主要是教化眾生覺悟的,講了種種的名詞、名相,那個叫方便法,方便,透過這個方便法,引導我們入真實法。真實法是什麼?後面講的不可思議,要引導你入那個不可思議的境界。你能夠懂得離言說相、離心緣相、離文字相,你就入真實相了。所以我們開經偈講,「願解如來真實義」,就是解不可思議那個真實義。如果我們不懂這個道理,總是在經典這個語言文字裡面鑽,鑽了無量劫也不會開悟,一面念一面去想這句怎麼講、那句什麼意思,這句怎麼講、什麼意思,那些統統是方便。所以我們淨老和尚在講席當中常常給我們同修開示,勸我們讀經,你只管讀,經沒有意思,你認為這個經有意思那是你的妄想,經沒有意思。你只要去讀,讀得沒有錯,不要漏掉,清清楚楚這樣讀下去,恭恭敬敬的讀。讀個一千遍就有小悟,讀二千遍中悟,讀三千遍大悟,讀四千遍、五千遍就大徹大悟,但是你要按照他這個方法去讀,如果你一面讀一面想這句是怎麼講法、這句什麼意思,那叫打妄想,那你就無法去悟入經裡面的真實義。所以他這個方法跟禪宗參話頭是同樣的,跟密宗念咒是一樣的,咒是沒意思。

  所以般若無知,你看此地講『般若無知無見』,下面就貫穿下去的,般若無知,但是它起作用,它是無所不知。我們現在凡夫是知識很多,知道的很多,但是不知道的就更多,用掛一漏萬來形容都很難比喻得上。現在說知識,我們知識懂的很多,但是我們不懂的就更多,不知道的更多,知道的很多,不知道的就更多。般若無知,都不知道,但是它無所不知,它沒有一樣它不知道的,我們學就是學這個。你要怎麼學?我們這句看不懂,那怎麼辦?老和尚教我們,看不懂你不要去想,不能想;不能想怎麼樣?去拜佛,拜佛拜個三百拜再來看,就懂了,就有體悟了。所以我們讀經不能一面讀一面去想,讀的時候你就恭恭敬敬的讀,一個字、每一句都不能讀錯,不要讀漏掉,清清楚楚,你不要刻意去想,這個叫做觀照。你去想就叫妄想,你從意識心,心意識起妄想。你用這個方法念經,就在修戒定慧,你這樣念念久了,心定了,定到一定的程度,你在讀經的時候,不一定哪一天,或者讀到哪一段經文,你豁然悟入了。所以戒定慧三學,在教下用讀經這個方法,在淨土是用念佛的方法,在密宗是持咒觀想。教下是修止觀,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無非修戒定慧,因戒得定,因定開慧,殊途同歸,都是一樣的。

  這個一段經文,你看從「無三寶,無聖人,無六道,如虛空故」,這段如果懂了,其實下面就不用講了。為什麼下面還講?因為不懂,不懂還要講了很多。無,它不是沒有,就是它有這個相,但是那個相是如幻如化,它不是真的,你不要去執著相,不要執著那個相這樣就對了。但是我們凡夫就喜歡執著,執著就不能悟入這個真實境界。甚至有的聽到「無三寶,無聖人,無六道,如虛空故」,這個修小乘佛法的他不接受的,他不能接受。所以我們到南傳的佛教國家,我們就不能去講這個,他聽了之後就兩種反應,一種是不能接受,一種是否定,這不是佛講的。佛給我們講明明有三寶,有三界六道,怎麼你說沒有,他就會跟你講,那個不是佛說的。所以有小乘佛教國家說大乘非佛說,他不承認那是佛講的。所以你就沒有辦法跟他講這個道理。講這個道理就是要有這種根器的人,才能跟他講,他才能聽得懂,才能接受;不然他連聽都不聽的,他不會聽的。你看釋迦牟尼佛在世,佛講《妙法蓮華經》,當場的聽眾,這些出家眾就五千人離席,五千人他不聽,聽不下去,他走了,他的根器不一樣。我們中國是大乘佛教國家,可以接受這個大乘法,所以大乘法在中國發揚光大就是這個道理。

  下面講,『般若無知無見,不行不緣,不因不受,不得一切照相故,行道斯行道相如虛空故』。「般若」它這個講就是要離相,「無知無見」,這個無知無見是我們自性的般若智慧,般若無知,無所不知,它的本體是這樣的,它起作用就無所不知。『法相如是,何可有心得、無心得?是以般若功德,不可眾生中行而行,不可五陰法中行而行,不可境中行而行,不可解中行而行。是故般若不可思議,而一切諸佛菩薩於中行,故亦不可思議。』我們學習到這一段,要抓住一個要領,這個要領就是不可思議這四個字。你想不通不要去想,你也無法去議論,議論不到,讀了能夠懂就懂。我們讀這個經,如果你突然有意思出現了,那是你的體悟。如果你沒有透過刻意去想,去想這句是什麼意思,沒有刻意去想,你這樣念念念到忽然有悟處,那個叫悟。有小悟,有中悟,有大悟,那個叫悟。如果刻意去想,那個就是妄想;如果不是刻意去想,叫悟。悟了之後,有意思出現了,你也不要去執著,不要去執著,後面還會有更深入的意思出現。如果執著,又停滯,停留在那個境界上,不能進步。不可思、不可議,所有大乘經就離不開這四個字。大家讀大乘經典,小乘經典是沒有不可思議,都可以思、可以議,大乘經就不允許我們去思議,你才能入得進去。我們讀《彌陀經》不是也一樣嗎?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所以禪宗在這個當中他用參話頭。

  我們老和尚最近講經,教下其實它還是要教我們離心意識,他就舉出自古以來老師教學生他怎麼教?老師不給你講解的,如果老師給你講解,給你說破了,會把這個學生的悟門給它堵死,他不能開悟。這樣的老師不是高明的老師,一般人家不請的。包括讀世間的儒道都是一樣的,都要靠悟的。老師怎麼教?教他去讀,頂多給他做個句讀,給學生做個句讀,然後你去讀。「讀書千遍,其義自見」,你就讀,讀一千遍,讀一千遍後怎麼樣?學生他如果有所悟處,把你的心得講給老師聽聽,老師聽了沒錯,那就及格了。老師頂多給你點到為止,就是不給你說破,說破你的悟門就堵死了,你就落在妄想裡面,落在心意識裡面。譬如說講一句,然後讓你提起一個疑情在。所以禪門也有一句話講,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那個疑跟你懷疑的疑那個意思是不一樣的,這個不能搞錯。那個疑叫做疑情,不是懷疑那個疑,懷疑那個是煩惱,六大煩惱之一。所以他提起那個疑情,那個疑情就是你悟入的一個關鍵。所以禪宗他參話頭,禪師問一個參禪的行者,問他一句話,答也打,他回答也打香板,不回答,乾脆不要回答也打香板,打來打去,他不曉得該怎麼辦,那個不曉得該怎麼辦,那個時候他就提起疑情了,那個就是他切入的一個點。教下講經,講了,然後保留一些讓你自己去悟,大家是不是可以理解。如果講清楚,我明白了,明白,下面是什麼?那就沒有了,因為明白了,那你明白什麼?這個不是好的老師,好的老師會教導學生他自己去悟入,啟發他自己去悟。

  所以中國古聖先賢、佛法的教學都重視在悟性,不是在記問。所以《禮記》也講,「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記得很多,懂得很多,記得一大堆,但是沒開悟,那是死東西,死的。不管中國聖賢書,就是中國這個中醫都要開悟才行。現在的中醫是用西醫的方式在學的,先考西醫再考中醫,那個中不中、西不西的,我們給他看病,小病看成大病,大病再給他看,你就沒命了。現在中醫是這樣的中醫。所以要了解這些中華傳統文化都是要悟的,你去學西洋那一套,那些機械式的,很能誘惑人,很能迷惑人,大家也會很喜歡。但是我自己常常用一個比喻,好像小孩他在玩危險的玩具,知道那個玩具很好玩,但是很危險,小孩不知道。那些科學家就是小孩玩危險的玩具,不知道那個很危險,但是很好玩,大家都在玩,玩到最後,有一天一不小心,災難就現前。看一看科學家不是這樣嗎?所以現在我們淨老和尚講,現在人都迷信科學。這句話講得一點都不過分,真的迷信科學,以為科學是萬能的,是萬能的嗎?不是萬能的,你認為萬能的,那不是迷信嗎?所以現在人他不相信佛法,不相信古聖先賢。

  這段經文我們這樣念,我們有時間重複念幾遍,念到你不明白沒關係,你只要記住不可思議這四個字就好了。佛就跟你講了,叫你不可思不可議,你偏偏要思又要議,你怎麼會懂?經過無量劫你也不會懂。所以六祖惠能大師在《壇經》裡面講「悟則剎那間」,一剎那你就悟進去了,一剎那是很短暫的時間你就悟入。「迷聞經累劫」,累劫就是無量劫,你迷了,你那一念不能悟入,不能轉過來,那你經過無量劫你還是這樣,還是迷惑顛倒。所以大乘經,大家去注意看,都有這四個字。我們《彌陀經》常常念,都有這四個字。你懂就懂,不懂你就不需要刻意去想,你就只管念,這是老和尚傳授我們的心法。

  我們現在這個講經說法,其實講,你看如果照這段講,那還講嗎?如幻如化講什麼?沒得講了。那講是什麼?講它是方便法,跟佛講經一樣,是方便法,用這個方便誘導我們悟入真實。你不要去執著言語文字,不要去執著。聽要會聽,會聽你真的會開悟。所以過去我們老和尚常講,會說不如會聽,說的人沒開悟,聽的人開悟了。為什麼他開悟?他會聽,說的人沒開悟,聽的人開悟了,這是真的。這是給我們講能化如幻,佛都是給我們講一些現象,我們一定要知道所化如幻,能化如幻,講的這些我們不要去執著就好,講得再多,講得再詳細,你不要去執著,執著會把你的悟門堵死。這是相續的法,相續對待的因果,「相續法假,相待法假,生因假,果亦假,五眼如幻諦,而見如是教化眾生」。

  這個相續就是一切的現相,所有一切的相叫做相似相續相。相似相續相它一個接一個,它不是接起來的,它都是獨立的,它只是很接近,然後很快的相續,一直連接下來,我們才看到有這個相。其實它那個相,一剎那一剎那都是獨立的,但是前面一剎那跟後面一剎那很接近,叫做相似,很相似。講這樣,講了半天恐怕我都不懂,你們聽了也不會懂。相似相續相,有一天我看到FACEBOOK,有一個拿一疊好像我們便條紙這樣,就好像我們以前都知道畫卡通影片,卡通影片大家都知道,它一張一張的,畫畫畫一張一張的,然後一疊畫一個人,就畫一個人。畫一個人它很多張,一疊,然後每一張、每一張都是獨立的,每一張都畫那個人,每一張都畫那個人,然後它這樣弄得很快(我這個是弄不快的),他那個好像弄得很快。然後我們看到那個畫面,他畫的那個人是靜態的,但是經過它這樣噠噠噠很快的,那個人在跑了,那個靜態的人在跑了。這個就是我們以前看的卡通影片,大家都知道那個是一張一張畫的,然後很多張,很快速的給它轉動那個幻燈片,然後(本來是靜態的,跟電影是一樣的,是靜態的)一秒鐘它跑二十四張,那整個都在動。它每一張、每一張都很接近,很相似,但是不是完全一樣,很接近。我們看到現在的宇宙人生森羅萬象,佛給我們講它是相似相續相,它每一個相都是獨立的,只是它很快速的在轉動,你感覺不到有什麼變化,其實剎那剎那它在變的。我們現在看到很大的變化,那不是說突然這樣變化,它是剎那剎那這樣累積下來,我們感覺到有很大變化。好像我們人十年前跟十年後變這麼多。現在很多人看到我,你怎麼變得很瘦。那是不是現在變的?不是的,變了十幾年。十幾年都在變,剎那剎那都在變,不是年輕突然變老了,它是剎那剎那不斷的在變。這些相都叫假相,那不是真相,假相有這個相,但是不要去執著這個相就好。

  這一段下面還有兩句,『一切諸如來於幻化無住法中化,亦不可思議。』這句話一切如來在幻化無住法當中教化眾生,能教化的如來、所教化的眾生都是如幻如化,如夢幻泡影,這個也不可思議。我們要悟入這個般若智慧,比較簡要的就是用《金剛經》。《金剛經》如果你要修止觀,從觀門,《金剛經》是很方便,簡要詳明。你就觀「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這樣就大家比較容易記,你要起觀照也比較容易。如果經典經文太長記不住,你記住這一首偈,方便我們起觀照,在生活當中起觀照。你看到一切人事物,你讀到這部經就要去悟這個道理,要悟的。佛教化眾生佛是如幻如化,所教化的眾生如幻如化,那我們現在?我是如幻如化,那你們也是如幻如化,是不是?但是我們現在看,有,有我這個人坐在講台,有你們大家在下面聽,還有網路的同修,這個有;但這個相是什麼?幻化的,不是真的,是暫時存在的一個幻相。我們從這個地方去悟,悟這個道理。如果悟不到也沒關係,我們經多讀,佛多念、多拜,業障消除,自然我們就能夠漸漸的悟入佛之境界。

  好,我們再翻到第三十四頁,從第一行看起:

  【善男子。此功德藏。假使無量恆河沙第十三灌頂開士說是功德。百千億分中。如王所說。如海一渧。我今略述分義功德。有大利益一切眾生。亦為過去來今無量諸如來之所述可。三賢十聖讚歎無量。是月光王分義功德。】

  佛講《般若經》的功德利益,能夠說得出來是『百千億分中,如王所說,如海一渧』,好像海的一滴。我們如果一直再去想為什麼講了這麼大的功德,還是海的一滴?佛的教學法也是恆順眾生,隨喜功德,眾生如果他就喜歡多聽一些,佛就講得很多,隨順眾生來講,有一些眾生的根器他就是希望知道很多,聽很多。有些眾生的根器,他可以是頓悟的根器,他就不跟你講,直接叫你切入。所以這個悟它有漸悟、有頓悟,眾生根器千差萬別不等。這裡講「百千億分中,如海一渧」,我們看大海那麼大,大海的一滴水,佛能講出來都這麼大了,怎麼還是大海一滴?這又是什麼道理?這個道理也就是你能夠說出來的都是很有侷限性的,也就是說你能夠思、你能夠議都是有一個侷限性。事實真相它是沒有侷限性的,無量無邊,沒有侷限性的。你能夠思,你能想得到的,你說得出來的,它總是有個侷限性。不管你講多少,你講多大,你怎麼講,它都有個侷限性。為什麼有侷限性?侷限性就是阿賴耶識。我們的意識心功能很大,對外可以緣整個宇宙,它可以攀緣整個宇宙,對外,對內,它可以緣到阿賴耶識,但是它就緣不到自性。自性它就不可思、不可議,你才能夠悟入那個境界。反正能講得出來的、說得出來的,像佛在經典講的,佛說大海一滴,是事實真相。你怎麼講,講得再多,都不能超越心意識的範圍。所以佛講『分義功德』,能講出來的功德,只能用言語這樣表達。所以佛講經用語言文字是方便法,因為沒有這個方便法也不能幫助我們悟入真實法。所以這個方便法對我們還是很需要的,非常需要的。但是這個方便法,你要懂得怎麼透過這個方便去悟入真實,這是我們學習的一個關鍵。

  好,我們接著再看下面這段經文,這段經文是「結益」,總結修學這部經的功德利益:

  【善男子。是十四法門。三世一切眾生。一切三乘。一切諸佛之所修集。未來諸佛亦復如是。若一切諸佛菩薩不由此門得薩婆若者。無有是處。何以故。一切佛及菩薩無異路故。】

  到這裡是一段。這個一段是總結在仁王般若法會大眾根性不等,所得的利益也有淺深不同。有的人得的利益深,有的人得的利益淺,因為大眾根器不一樣。同樣在做講經法會,每一個人的悟處也不一樣,各人體會也不一樣,所得的利益淺深大小也不一樣。所以這段經文主要是給我們講與會大眾所得的利益,各種利益。這是佛給波斯匿王,也代表十六國王講,『善男子』,同時也是給大家講的,包括我們在內。『是十四法門』,就是下面講的十四忍,前面講的十四法門,這個都是以般若為主的。『三世一切眾生、一切三乘、一切諸佛之所修集,未來諸佛亦復如是』。這個就是講《般若經》是「三世一切眾生、一切三乘、一切諸佛」,這個三聖就包括聲聞、緣覺、菩薩,不管大乘、小乘,也離不開般若。甚至我們講的世間這些善法,實在講也都離不開般若智慧,跟我們般若智慧都有關的。為什麼?因為般若智慧是我們每一個人本來大家都有的,本來都具足的。六祖大師講,「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什麼叫自性?自性的般若智慧,每一個人本來就具足的。佛在《華嚴經》也給我們講,「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不是給我們講得很清楚了嗎?大家都有。有,為什麼現在諸佛如來得到受用,我們眾生得不到?因為我們有妄想、有執著,把本來有的如來智慧德相障礙住了。暫時的迷失了,不是永遠迷失,暫時的迷失,只要把妄想執著放下,我們自性的如來智慧德相它就現前。不用去修,不用去學的,智慧它是本有的,不是外面學來的。外面學來的是叫知識,我們般若智慧還沒有開啟,沒有學一點知識,那不行。

  《妙法蓮華經》有比喻,這個比喻說一個長者子,這個長者就是一個大富大貴的人家,他家的財富富可敵國,這個財富非常的大。這個大長者的兒子在外面流浪,流浪為了生活,經典上講是乞討,去給人家要飯。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講,現在在台灣乞丐比較少看到了,以前我小時候常常看到,如果地方上神明拜拜做法會,那乞丐就很多,你要請客的時候乞丐都來了,現在比較少看到。現在我們說到外面討生活不容易,就去打打工,去打工賺一點生活費,不然生活費沒著落。為什麼長者子他家這麼有錢,還要在外面打工?他不知道他家有錢,他不知道;他如果知道,他回家什麼都現成的,不用那麼辛苦去流浪。佛用這樣的一個比喻,讓我們去悟入佛在經上講的道理。我們每一個人跟一切諸佛如來都有同等的智慧德相,跟他是一樣的。但是諸佛如來他知道,他回家了,我們不知道,我們不知道回家,在外面迷失了。在外面流浪還討飯,去打工賺一點生活費,因為不知道家裡那麼有錢,不知道。哪一天知道,他回家,那什麼都有了。這是形容比喻我們凡夫眾生,在三界六道裡面生死輪迴,就是在這裡流浪。

  流浪,你要過日子,過日子你要賺一點錢。所以我們說修福,修點福報,不然沒福報就受苦受難了。你不修就沒有,修了你就有。所以我們還沒有明心見性之前,還沒有回到自性如來家,我們淨土講還沒有回到西方極樂世界,現在還在娑婆世界,我們多少要修一點,不然我們日子過不下去,修一點福報。那這個智慧,就學的是知識,學一點,不然不學不知道,不明道理,所以要學。所以從外面學的是知識,從你內心裡面悟的叫智慧。智慧才是真的,知識它是有侷限性的,智慧它沒有侷限性。智慧起作用沒副作用,知識它有正面的作用,也有負面的。像現在科技就是一個很明顯的例子,科技的發明,這些都是科學知識下面的產物,它有正面的,也有負面的。知識發展出來的它有正負兩面,有的甚至正面的少,負面的多。我們看到現在,真的正面的比較少,負面的比較大。

  智慧就不一樣,譬如我們說西方極樂世界,西方極樂世界其實我們讀《無量壽經》,就知道西方極樂世界那是科技最高峰的。我們想吃東西它就現前,你想吃什麼,譬如說我想吃臭豆腐,那西方極樂世界也會現前,現一盤臭豆腐,不用去買,不用去買油來炸就有了,它就現前。你不想吃了,那就沒有了,你也不要去收拾碗盤,你不要去洗,不要去弄,不要弄個地方去放。我們現在這個世界的科學家能做到嗎?做不到。他起一個心、動個念,你只要進入它那個世界,你起個心、動個念,你要什麼有什麼。所以在極樂世界,你貪瞋痴不會起來的,為什麼?我們在這個世界為什麼要貪?沒有,很少,所以大家要搶。到那邊黃金為地,你搶什麼?都是鋪馬路的,你還用搶嗎?沒有了,那個貪,雖然我們煩惱沒斷,帶業往生,你也起不來,沒有那個因緣讓你起煩惱的。你也不會有瞋恚心,都是諸善上人,你也看不到一個冤親債主,那個惡人惡聲你聽都聽不到,保證你想發脾氣也發不了,天天聽佛講經說法,你智慧不斷增長,你也不可能會愚痴。那個世界是科技達到最高峰,也不需要門牌號碼,他要到哪個世界,起一個念頭,那個蓮花就是交通工具,馬上就到了。我們這邊還要辦簽證辦了半天,還要買飛機票,還要訂位子,有沒有位子還不知道,還要飛得很遠,又很危險,如果一摔下來就粉身碎骨,能跟它比嗎?現在不要講西方極樂世界,你證得小乘初果、二果、三果,他有神足通,他想到美國,坐在台灣這裡動個念頭,他身體在那邊了,都不用辦簽證,那個國界、簽證對他來講就毫無意義。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阿闍世王把他父親關起來、他母親關起來,不給他東西吃。但是釋迦牟尼佛,他們就求釋迦牟尼佛去給他講經說法,釋迦牟尼佛跟阿難,外面都有衛兵看著,但是佛跟阿難他們是從空中下來的,他們攔都攔不住,沒辦法。阿闍世王就責備那些衛兵,沒辦法他是從空中來的,不是從我們這個門進來的,走也是從空中走的,什麼時候進來我們也不知道,沒辦法。那才叫自在。在這個世間你修行有禪定,他就發神通了,還不用到證果,你有禪定,他就發神通了,他的能力就比我們強。藉用這些科學工具是方便,但是有它的副作用。我們現在交通很快,坐飛機一下就到了。那天在上海,阿凱就用那個衛星給我看,說上海上空的飛機有幾架在空中,我看了一下,密密麻麻的。現在全球每一個時刻有多少飛機在空中飛,大家就可想而知了。空中飛排出來那些氣是什麼?現在全球氣候暖化,為什麼暖化?我們不要講其他的,就光講飛機就好了,光飛機排出來那些就夠嗆了。這個怎麼能跟西方相比?無法相提並論的。所以科學知識從阿賴耶識、從意識心出來的,西方是從般若智慧出現的,所以性質不一樣。

  下面這段我們給它念完。這個就是講你不修般若,你要進入薩婆若海(就是進入一切智),無有是處,就是沒有這個道理。『何以故?一切佛及菩薩無異路故。』佛佛道同,沒有不同的,都是一樣的。

  【是故一切諸善男子。若有人聞諸忍法門。】

  這個『諸忍』就是下面講的十四忍。

  【信忍。止忍。堅忍。善覺忍。離達忍。明慧忍。焰慧忍。勝慧忍。法現忍。遠達忍。等覺忍。慧光忍。灌頂忍。圓覺忍者。是人超過百劫千劫無量恆河沙生生苦難。入此法門。現身得報。】

  「諸忍法門」都是以般若為主的,就是你修到哪個層次,他就給你講一個名義。我們現在,這個都是佛講的名詞,名相術語,前面就給我們講了,你不要去執著那個,他是講這個給我們一個方便,你不要執著真有這個,要懂這個道理,它都是以般若。般若智慧其實我們如果體會到一分,我們就有一分的受用,體會到兩分有兩分的受用,這個受用真的是幫助我們離苦得樂,遠離一切苦難。如果我們想到《心經》講的,《心經》是《般若經》的《心經》,六百卷《大般若經》精華就是《心經》,《般若心經》我們常念,很短。《般若心經》講,「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這就是這裡講的,『是人超過百劫千劫無量恆河沙生生苦難,入此法門,現身得報』,你入般若法門,現身就度一切苦厄,災難都遠離了。

  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這一段。有件事情跟大家匯報一下,十二月十四日,基隆一個李議員,他這次有去聽老和尚開示,他發心他的服務處要做傳統文化經典的流通處,就老和尚最近在海內外都在推廣的《群書治要》,所以他發願流通處要流通。我說流通這個,老和尚現在這個《群書治要36O》一二三冊,這個說很重要。所以我們老和尚講,現在這個選舉,在國際上,海內海外都一樣,選上了,問他用什麼方法來治國,大家都說不知道。選上了你怎麼治國?你用什麼方法治國?不知道,頂多拼經濟,治標不治本。所以他發願,我們就不管什麼黨派,他願意接受,我們都供養這個法寶,我們社團就是做這個公益流通,你什麼黨什麼派,我們都願意來提供。反正不管什麼黨派他都有機會選上,選上你要懂得怎麼治國,不懂我們就很慘,我們被治得不曉得變成什麼樣子。所以這個很重要。

  所以十四日在基隆市議會,他們也滿慎重的(流通處,我們本來淨宗的流通處,只要經書擺一擺就上去了),他還要弄一個招牌,還要請很多人來,還要開記者會。有很多人怕被貼標籤,其實這是各種角度,我們佛弟子只要做對眾生有利益的事情,那我們犧牲身命都在所不惜,何況跟你貼個標籤那算什麼,要貼就讓他貼,只要我對大家有幫助,是不是這樣?為什麼我講這個話?因為那天朱主席也去請老和尚給他開示,那個是晚上,那個報紙是三點多就結稿,晚上只有電視台的記者,我看那個電視台記者擠得一間都滿滿的。我想那間很小,找同修去沒地方坐,光那個攝影機、那些記者都擠在那邊,大概都沒路可走了。這個也是對社會大眾弘法的一個因緣,我們也不能錯過,為什麼?因為老和尚講這些道理,現在我們流通的大部分都是我們淨宗這個範圍,淨宗以外的社會大眾他接觸不到的,他聽也聽不到的。社會媒體大家統統在看的,所以老和尚那天十五分鐘的講演,我覺得多多少少給社會大眾也聽一聽什麼叫《群書治要》,不然他聽都沒聽說過,那有什麼不好?站在我們弘法的立場,這是弘法的機緣,我是這樣的一個看法,別人要怎麼看那是他的事,我們也不能(沒有辦法)去要求他什麼看法,但是我們做的只要對社會大眾(眾生)有利益的事情,我們就要盡心盡力去做。

  所以老和尚這次回來也再三給我們開示,我們就是這個十年不做,往後這個中華文化就斷了,我們現在拼了命也要做,犧牲身命在所不惜。所以有時間請大家來隨喜,要隨喜可以,如果人多,我們租個中巴,像我們上雙溪這樣,這也很方便。這些政治人物到這個選舉的時刻,我們講他比較會聽一點,平常你要找他根本就找不到。所以那天黃敏恭跟我講,我們現在選舉是最小的。我說對,現在是趁你們最小的時候,我們來講你才會聽,對不對?你選上了,那你是最大的,我們找都找不到人,是不是這樣?所以要利用這個機會,把老和尚這個《群書治要》大力的推廣。好,今天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