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佛說仁王般若波羅蜜經  悟道法師主講  (第十一集)  2015/10/13  台灣台北靈巖山寺三重別院  檔名:WD15-007-0011

  《佛說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晚上好,阿彌陀佛!我們今天接著再來學習《佛說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菩薩教化品》,請翻開經本第二十頁,請看第二十頁第四行:

  【又信忍菩薩所謂善達明。中行者斷三界色煩惱縛。能化百佛千佛萬佛國中。現百身千身萬身。神通無量功德。常以十五心為首。四攝法。四無量心。四弘願。三解脫門。是菩薩從善地至於薩婆若。以此十五心為一切行根本種子。】

  昨天我們學習到這一段,這一段我們學習到四攝法、四無量心。這段是講信忍位的菩薩,信忍位的菩薩能夠化百佛、千佛、萬佛。信忍位的菩薩,是從十信位、三賢位,到初地、二地、三地,這個當中一共四十三個位次,四十三個位次的菩薩都叫信忍,信忍位菩薩。昨天我們學習到信有三種,第一是想信,是十信位菩薩。十信位,從初信、二信、三信一直到十信,這十個位次叫想信。第二個是久信,久信就是圓教初住位以上,三賢。十住、十行、十迴向,這三十個位次稱為三賢位菩薩,就是初住位以上,這三十個位次就是久信,長久的久。這個信心跟前面又不同了,這個信心比較深入。證信,第三種,證信是登地的菩薩,初地、二地、三地。這個是證信,證果的證,證信。

  信忍有四十三個位次。每一個位次的菩薩,他能夠示現到諸佛國土去度化眾生,有的能夠到一百個佛國土,有的一千個,有的一萬個。每一個位次倍倍這樣增加,一個位次增加十倍。這裡經文講的,我們以此類推,就是每一個位次的菩薩,他的境界愈高,心量也就愈大,心量愈大,他所教化的範圍就愈廣,到妙覺果位的佛,佛果地教化眾生是無量無邊的,所謂盡虛空遍法界。這裡是講菩薩的位次,還沒有證得究竟圓滿的佛果,每一個位次的菩薩都能教化眾生,位次愈高教化的眾生愈多、範圍愈廣,神通功德都是無量無邊,就是倍倍相加。地位不斷提升,他的神通道力,這是相對的也提升了。

  『常以十五心為首』,就是下面講的十五種心,「為首」就是為主要的。教化眾生,他怎麼去教化眾生?菩薩用什麼方法去教化眾生?就是以這十五種心,十五種為主要的。第一個,『四攝法』。昨天跟大家學習四攝法。「四攝法」是菩薩教化眾生頭一個手段方法,必須用四攝法。這個我們淨老和尚也做給我們看,一個很具體的做法,讓我們來學習。第二個,『四無量心』,慈悲喜捨。慈能與樂,悲能拔苦。慈悲喜捨四無量心,色界天人就有了。但是這裡是講信忍位的菩薩,有四十三個位次,從初信位到三地的菩薩,教化眾生第一個四攝法,第二個就是四無量心。雖然色界天人有四無量心,但是跟菩薩這個四無量心它的範圍也不一樣,昨天也跟大家大概做一個簡單的說明。境界愈高心量就愈大,所以每一個位次的菩薩,他的四攝法、四無量心也不相同,初信位跟二信位的菩薩不一樣,二信位跟三信位不一樣,初住跟二住又不一樣,這是菩薩修行的境界層次不同。所以同樣是這樣的方法,但是他收到的效果也不一樣,度的眾生範圍也不同,這一點我們必須要明白。所以,雖然色界天人也有四無量心,要知道,同樣是四無量心,但是層次不一樣。慈是給予眾生安樂,悲能拔除眾生的痛苦,喜給予眾生法喜,這個喜不是說我們世間的歡喜,主要是法喜。這個法喜非常重要,我們佛門常常講法喜充滿,法喜是我們修行不退的一個動力。我們修行為什麼會退轉?因為沒有得到法喜,修得枯燥無味,伏不住煩惱,這樣很容易就退轉。不管修哪個法門都很容易退轉,因為他嘗不到法喜。

  我們念佛人也是一樣的,念佛為什麼有的人念得不疲不厭,有的人念三分鐘就很痛苦?念一念不是昏沉就是掉舉,業障除不掉,這樣的情況就很容易退心。如果我們念佛修行你嘗到法喜,你就不疲不厭,不累了,心裡充滿法喜,這是念佛功夫有相應。你有一點相應,有一分的相應你就得一分的法喜,二分的相應得二分的法喜。要得到法喜,也是要一門深入、長時薰修,關鍵在長時薰修。一門深入,長時就是時間要長,時間長,我們要堅持下去,必定要有耐心,要忍耐。你忍耐前面枯燥無味的過程,才能嘗到後面的法喜。我們凡夫,特別我們末法時期的凡夫,業障深重,你一下子進來念佛堂,一念就得到法喜,這是不可能的事情;必須要經過很長時間來一門深入、長時薰修,慢慢的你就嘗到法喜。所以我們這個法喜一點一滴的感受到,這樣就有進步了。譬如說上個月打佛七有法喜,這個月打佛七比上個月法喜又多一點,這樣進步了。我們也不要打妄想,一來就要念到看到佛、看到菩薩,胡思亂想,到最後看到那個不是佛,大概是看到魔;看到冤親債主來了,把他當作佛,你就上當了。所以要用平常心來念,縱然見到佛菩薩、見到瑞相,也是見如不見,不要到處去講,唯恐天下人都不知道自己念佛有瑞相,這樣容易招感魔事。

  喜,歡喜、法喜。我們修行,譬如說懺悔業障,業障懺除,你初步心裡會生法喜。也必定我們自己得到法喜,才能跟別人分享我們的法喜;如果我們念佛念得痛苦不堪,那你跟人家分享的是什麼?煩惱、痛苦,必定是這樣的。如果我們念佛念到粗重的業障減輕了,你就會感受到,感覺跟以前不一樣了,身心比較輕安,比較輕鬆、比較安穩了,這樣就有進步。所以要給予眾生法喜,必定我們自己要得到法喜。

  捨這個字,施捨。捨的意思就是放下,心裡沒有牽掛、沒有憂慮。菩薩教化眾生也是教這個,首先用四攝法接引眾生,接著要教化眾生要慈悲喜捨。慈悲喜捨這個層次就比前面四攝法要進一步了,前面先跟他接引,跟他結好緣,讓他來學佛,進一步提升教眾生要修慈悲喜捨。慈悲喜捨,在佛門每一尊佛菩薩都是慈悲喜捨,代表,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救苦救難。佛菩薩的慈悲喜捨就是幫助眾生達到究竟的安樂,究竟安樂就是作佛,慈悲喜捨就達到究竟圓滿,最終目標在這裡。所以菩薩,信忍位的菩薩以四無量心來教化眾生。這一品叫「菩薩教化品」。自己這樣修,也教眾生這樣來修。

  另外,彌勒菩薩也是代表。我們這個佛堂前面有一尊彌勒菩薩,彌勒菩薩他也代表法喜、歡喜。彌勒菩薩,你對他好、對他笑,他還是對你笑笑;你去侮辱他、去欺負他,他還是笑笑的,他總是歡喜心,都是以笑臉迎人。這個也是慈悲喜捨的一個具體表現,也是我們入佛門第一門功課要學習的。因為佛門你要度眾生,實在這個都要學的,你四攝法把眾生接引進來,接引進來你就要教他慈悲喜捨,要教他慈悲喜捨,我們自己也要做到慈悲喜捨。因為眾生入到佛門,眾生是各人的煩惱習氣、根器、生活背景都不一樣,所以佛門裡面人事上是很複雜的。在複雜的人事當中,總是要以慈悲喜捨這樣的心態來跟大眾相處,來教化大眾,這是菩薩教我們的。

  彌勒菩薩他那個表現就是大肚能容。彌勒菩薩,現代塑這個像,是宋朝時代布袋和尚的像;在古印度彌勒菩薩的像,跟觀音菩薩一樣,瘦瘦高高的。現在在北京雍和宮,雍和宮有一根木頭,大概有三層樓高的,雕一尊彌勒菩薩。那尊彌勒菩薩就跟觀音菩薩一樣,瘦瘦的,還有戴帽子,彌勒菩薩。那是印度那個時代他們塑的像,彌勒菩薩是那樣的像;現在在中國塑的彌勒菩薩像都是塑布袋和尚,宋朝布袋和尚。相傳布袋和尚是彌勒菩薩化身到中國來度化眾生,示現在浙江省奉化縣這一帶,就是老總統他們家鄉那個地方,奉化這個地方。人家也不知道他姓什麼、名什麼,就是每天扛個布袋,笑嘻嘻的。人家給什麼,吃的也好,錢也好,他全部丟在布袋裡面。這個和尚胖胖的,肚皮大大的,後來人家知道,他是彌勒菩薩化身,他也就不見了。從那個時候開始,中國寺院,傳統的寺院,第一個是天王殿,一進天王殿,第一眼你看到的就是彌勒菩薩布袋和尚,兩邊就四大天王。我們佛堂外面擺設也是比照這個方式,大家一來看到彌勒菩薩。彌勒菩薩第一課就是教我們慈悲喜捨,你到佛門裡面來就學這個,大肚能容,能夠包容,要學歡喜心,要有慈悲心、喜捨心,這是第一個。四無量心。

  第三個,菩薩教化眾生以四弘誓願,『四弘願』就是四弘誓願。四弘誓願我們常常念,我們做三時繫念每一時都要念一遍,念四弘誓願。第一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第二願「煩惱無盡誓願斷」,第三願「法門無量誓願學」,第四願「佛道無上誓願成」,菩薩以這「四弘願」來教化眾生。四弘誓願可以說是每一尊佛菩薩的總願,總願就是四弘誓願。每一尊菩薩發的願又不一樣,你看法藏比丘,阿彌陀佛在因地,他發的願是四十八願;藥師如來他發十二大願;觀音菩薩也是發十二大願;地藏菩薩發一個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普賢菩薩十大願王。每一尊佛菩薩都有他發的願,我們看名目上好像不一樣,有的多,有的少,但是不管發什麼樣的願,總離不開四弘誓願。四弘誓願第一個是眾生無邊誓願度,這一願也可以說是四弘誓願的總願。眾生無邊誓願度,接著下面就是煩惱無盡誓願斷,為什麼發了第一願要度眾生,第二願接著就是要斷煩惱?煩惱有三種:見思煩惱,塵沙煩惱,無明煩惱,這個加起來叫煩惱無盡誓願斷。斷見思、斷塵沙、破無明,煩惱就斷盡了,第三願是法門無量誓願學,第四願佛道無上誓願成。

  從斷煩惱、學法門、成佛道,為的就是要落實第一願眾生無邊誓願度。你佛道無上誓願成,你成佛了,才能度無邊的眾生,度眾生才圓滿。四弘誓願,它有事有理,事是事相,理是理體,本體、理體。所以我們三時繫念,第一時跟第二時四弘誓願都是相同的,眾生無邊誓願度,到佛道無上誓願成,這個是事相上的四弘誓願;第三時,從自性眾生誓願度,自性煩惱誓願斷,自性法門誓願學,自性佛道誓願成,這個是理,理體,道理的理,理體。前面一時、二時是事願,第三時是理願,發願回歸到自性,第三時的層次就最高、圓滿了,作佛了。這個道理很深。四弘誓願,我們念了這一首偈,我們常常念,印象也很深刻,但是它的理深廣無盡,可以說從修因到證果都離不開四弘誓願,一切諸佛菩薩,從修因證果都離不開。

  菩薩自己發四弘誓願,依照四弘誓願來修學,教化眾生當然也是勸眾生要發四弘誓願。我們做三時繫念每一時都要念一遍,念一遍,我們有沒有發這個願?可能也沒發,口頭上有發,但心裡有沒有發這個願?就不知道了,心裡發這個願,我們行為上就不一樣了。眾生無邊誓願度,這個眾生我看了比較順眼,我度他;那個看了就討厭,我不度他,那跟這一願就不相應。這個就是我們凡夫心,凡夫心就是分別執著,喜歡的,我度;不喜歡,我就不度他,我就不理他。跟前面,昨天跟大家講的一樣,四無量心,色界天人也有四無量心,信忍位的菩薩四十三個位次都有四無量心,但是心量大小不一樣。

  我們舉出淺顯的例子,現在台灣選舉快到了,大家都說我愛台灣;台灣以外的人他就不愛了,他就愛台灣這些人。是不是真的愛台灣?那也未必愛台灣。怎麼愛?這個愛是口頭上的愛,心裡上有沒有愛?是真正在愛台灣,還是愛自己的自私自利?大概都是愛自己的自私自利。為什麼說愛自己的自私自利?如果真正愛台灣不會爭,還要競選嗎?以前選舉是你自己不願意出來,人家硬把你推出來的,知道你有能力。有能力、有才華,他不跟人家爭,人家知道給你推選出來。現在自己是跑到前面去,我行,其他的人統統不行,現在是這樣,在爭。所以這個心量不一樣。所以我們發願要發眾生無邊誓願度,這是菩薩教我們的。我們現在為什麼要學這個?菩薩為什麼教眾生這個?因為心量太小了。如果說真正愛台灣那還大一點,恐怕他台灣不愛,大概只有愛他自己一個人,自己個人的名聞利養,個人的名利。如果不為個人的名利,那是不可能的事情。現在要選總統,大家都興沖沖要選,如果別人上來了,不讓他上去,他高興不高興?心裡肯定不舒服。為什麼不舒服?因為有自私的心,有私心在。是不是這樣?如果你為社會、為國家、為大眾,沒有自己,只要為這個世界、國家好就好,為大局著想,這樣就好。

  我們眾生心都是很小,心量很小,小到甚至連自己都容不下自己,這樣就到地獄去了。所以菩薩教我們發四弘誓願,發四弘誓願是做什麼用?拓開心量。我們為什麼會有自私自利?佛在經上給我們講得很清楚,我們有我執,有人我執、法我執。最粗重的是人我執,執者這個身是我。有我就有人,就有對立,就有自私自利這個心,很自然的。因此世出世間的聖人,世間的聖人教我們淡化我執,像孔老夫子、孟子、老子,這些聖賢教我們淡化,要格除私欲。所以儒家講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要格除私心、格除物欲,教這個,這個是把私欲的心把它淡化掉。佛要求的更高了,因為佛是出世間法,出世間就要出離六道生死輪迴。六道生死輪迴根本的因素就是我執,有了我執就迷惑造業,受輪迴的苦報。我們要超越六道必定要斷我執,把我執斷掉,你就不造輪迴業,你就超越六道;再把法執斷掉,超越十法界。所以佛家的標準高,要斷。儒家是伏,把這個煩惱,把它降伏住、控制住。能夠伏就是世間的聖賢,能斷就是出世間的聖賢。

  發四弘誓願,主要我們要懂得怎麼去觀察、修行,要觀察、修行。如果我們沒有讀《金剛經》,實在講我們也不懂得菩薩發這個四弘誓願,菩薩教我們四弘誓願,我們要怎麼修、怎麼學?實在講,我們只會念,不知道怎麼修。為什麼不知道?因為我們不懂得觀行的理論方法。所以《金剛經》佛一開始,就勸我們眾生你要發願,發什麼願?度無量無邊眾生入涅槃,而實無眾生得滅度者。眾生很多,胎卵濕化,上至非非想處天,下至地獄、蜎飛蠕動,這一切眾生,都是眾生。你要把這些眾生都度到入涅槃,但是度這麼多的眾生入涅槃,你又不能去執著度眾生之相,你一執著又不對了,終日度生,但是實無眾生得滅度者。為什麼終日(整天)在度眾生,又說沒有眾生得滅度?《金剛經》給我們分析得比較詳細,什麼叫做眾生?不管動物、植物、礦物,凡是我們現在看到這一切的現象,都是眾緣和合而生起的現象,叫做眾生。所以眾生,不但有情眾生,還包括無情眾生,山河大地,這個器世間。

  眾生無量無邊,無量無邊是怎麼生起的?眾緣和合而得生起的。眾緣和合生起的現象,緣起性空,它當體是空的。所以眾生它是個虛妄相,它是空的,你不能去執著;但是你又不能執著沒有眾生可度,那你又執著空了。不是執著有,就是執著空。你終日去度眾生,不要去執著度眾生的相,這樣就對了,空有二邊都不著,那才是真空。這樣的觀察修行,會慢慢把我們跟人對立的小心量先淡化,到最後就沒有了。如果不發這個大願把我們的小心量給它擠破,我們修行很難超越,因為這個我執無始劫以來養成習慣了,根深蒂固,很不容易改變,自自然然它就是生起來。所以常常提起觀察、觀照,這都是一切眾生。眾生,眾緣和合而生起的現象,緣聚則有,緣散則滅,當體即空。有沒有眾生可度?整天度眾生;有沒有眾生得滅度?實無眾生得滅度者。講真的是沒有,因為當體是空。《金剛經》這段經文,江味農老居士在《講義》裡面,他分析得非常詳細。所以我們四弘誓願要真正去學習,《金剛經講義》是需要去看,我們才知道怎麼發心、怎麼來修學四弘誓願。如果能夠照《金剛經》這樣來觀察修行,我們自然就入理了,從事相入理體,自性理體。如果懂這個道理,實在講第一願眾生無邊誓願度,懂得《金剛經》這個觀照的方法,你發第一願就是幫助我們斷煩惱、學法門、成佛道。所以四弘誓願,它前後都有相關的。

  煩惱無盡誓願斷,我們心量愈大,煩惱就愈減輕,這是必然的現象。煩惱無盡誓願斷,現在我們淨老和尚教大家,先不要去學無量法門,因為現在有很多學佛的人,念到四弘誓願「法門無量誓願學」,統統要學,現在教我們一門深入,他覺得這個跟四弘誓願有違背。四弘誓願,佛都教我們要法門無量誓願學,現在為什麼只有教我們學一門?難免生起疑惑。這個疑惑也是很正常的,所以要聽經,明白這個道理。我們煩惱還沒斷,說真的是需要一門深入,長時薰修。修到什麼時候,才可以法門無量誓願學?修到你煩惱斷盡了,不但見思煩惱斷盡,塵沙也斷了,無明也破了,所謂明心見性,大徹大悟,像善財童子一樣,你就可以去參學,就可以去學無量法門。它是有條件的,它的條件就是煩惱無盡誓願斷,你煩惱斷了,再去學法門,學無量法門。

  自己煩惱斷盡了,學無量法門幹什麼?那不是為自己。為自己一個法門就夠了,一部經夠了,甚至有的人他還不需要一部經,他一首偈,《金剛經》講「一四句偈」,他也就成佛有餘了。一門深入,長時薰修,對我們凡夫來講,必定要遵守的。我們一個法門都修不好,你修那麼多,實在講,這是都懂一點,但是功夫不得力,斷不了煩惱;有的學得不如法,可能還增長煩惱。所以煩惱無盡誓願斷了之後,再學無量法門。無量法門也是為度眾生的,為什麼學那麼多法門?因為眾生根器無量無邊,必定要適合他的根器,他修學才會有成就,他才樂意接受。如果我們講的法門眾生不對他的機,不合他的根器,這個就對他沒有幫助,因此菩薩必須學無量法門。所以學無量法門他不是為自己,為度無量無邊眾生來學的,這一點我們也必須要明瞭。

  第四願是「佛道無上誓願成」,成佛道度眾生才圓滿。為什麼說成佛道度眾生才圓滿?因為成佛他才能度等覺菩薩以下的眾生。這個眾生,實在講就是從佛以下的等覺菩薩,一直到地獄的眾生,都叫眾生。在六道裡面的眾生是迷惑顛倒的眾生,菩薩他也叫眾生,我們六道的凡夫是迷惑的眾生,菩薩是覺悟的眾生。所以菩薩又翻為覺有情,覺悟的有情眾生,我們六道凡夫是迷惑顛倒的眾生。這個經本在第二十頁,二十頁第五行,我們從中間看起。成佛道度眾生,能度等覺菩薩以下的眾生,那就圓滿了。如果你還沒有成佛道,你修到等覺菩薩,只能度十地以下的眾生,你度不了等覺菩薩,你只能度等覺菩薩以下的、十地以下的眾生。唯有成佛道,他能度等覺菩薩以下的眾生,這樣度的眾生對象就圓滿了。所以它是這個意思。這是講四弘誓願。

  我們佛門都是常常念四弘誓願,念了之後也要知道要怎麼來學習。我們現在雖然是凡夫,但是也是可以學習,學習對我們修任何一個法門都有幫助。拓開心量,減輕煩惱,所謂煩惱輕智慧長。所以修行要懂得觀行的功夫,觀察、修行。觀行就是經典上講的受持,懂得觀行才是真正的受持。我們現在大部分都是停留在讀誦。在經典上我們常常看到讀誦受持,佛講一部經講完了,勸我們讀誦受持。我們現在佛門弟子,大概做到讀誦的人很多,但是懂得受持的人就不多了,因為受持你要有觀行的功夫。所以以天台宗六即佛來講,第一個,理即佛;第二個,名字即佛;第三個,觀行即佛;第四個,相似即佛;第五個,分證即佛;第六個,究竟即佛。我們如果只有懂得讀誦,沒有學佛的人,都是理即佛,因為從理論上講眾生都有佛性,大家本來就是佛。從理論上講大家都是佛,這個叫理即佛。但是沒有學佛的人,沒有聽經,他不知道他是佛。你在路上遇到一個人,你跟他講你是佛,他就嚇跑了,他不知道。為什麼不知道?他沒學佛,沒有聽經聞法,所以他不知道他原來是佛。

  我們學佛的人,三寶弟子,已經聽經聞法,知道佛在經上給我們講,眾生都有佛性。眾生都有佛性,知道原來自己是佛,知道了,但是現在煩惱很多。這個道理是明白了,讀經、聽經,知道自己本來是佛,眾生都有佛性,這個位次叫名字即佛,名字即。名字就是有名無實,知道自己是佛,但是佛有無量無邊的神通道力,我們現在都沒有。我們現在有什麼?我們有無量無邊的煩惱,這是我們現在大家都有的。無量無邊的神通道力我們沒有,我們現在是有無量無邊的煩惱。知道自己是佛,學佛了,皈依了,聽經聞法了,知道這個道理,但是就是有名無實,叫名字即佛。

  第三個,觀行即佛。觀行就是知道這個道理,名字即是信解。我們修學佛法四個順序:信、解、行、證。我們信佛了,進一步要去求解,求解義,了解,去認識佛法;不是說信就好了,信還要去求解。所以讀經、聽經、講經就是求解義,了解這個意思,了解佛講的真實義,去求解。解了之後你要去行,行就是要落實在你現實生活當中處事待人接物,怎麼存心?怎麼做事?要落實在生活上。有落實在生活上就是從名字即佛,提升到觀行即佛。觀行就是觀察、修行。觀察修行,我們凡夫比較具體的就是像印光祖師提倡的《了凡四訓》,道家的《太上感應篇》、《安士全書》,以這個來檢點自己的過失,發現我們一些錯誤的思想言行,依照這個經典上講的標準給它修正過來,這個就是觀行。

  我們念佛也是這個原理,修任何法門都是同樣的一個原理原則。我們起心動念,不管善念惡念,用念佛這一念佛念給它換過來。換過來,你必須要有觀行的功夫,要去觀察自己的起心動念,現在又起一個什麼念頭,不對了,趕快再把它換成阿彌陀佛,這個叫做真正修行。如果你心理不做一個改變,你念佛伏不住你的煩惱,伏不住煩惱,我們的心裡的貪瞋痴,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痴,這個貪瞋痴力量還是很強的,一直冒出來。所以念佛重在心念。念就是這個念頭,念佛這個念頭去代替我們貪瞋痴那個念頭,代替那些所有的妄想雜念。這個妄想雜念起來,不要去理會它,我們要理會這句佛號、這個佛念,這樣就對了。你也不要去擔心你的妄想,不要回憶你的妄想,不要害怕你的妄想,你愈害怕、愈擔心,愈去回憶那個妄想,你的妄念就愈來愈多。所以有一些同修講,我以前沒有念佛,沒有妄念,現在一念佛,妄念很多。有的甚至嚇得都不敢念,因為沒念佛沒妄念,念了妄念特別多,什麼奇奇怪怪的念頭都有。實際上並不是你念佛才產生那麼多妄念,你本來妄念就那麼多,只是你沒有念佛,你沒有發現,念佛才發現。發現怎麼辦?不要理會它就好,不要管它,你要管的是這句佛號。如果你去理會那個妄念,你的妄念永遠排除不掉。所以這是念佛的方法就是在這裡。這個也是屬於觀行,就是修行轉變我們的心念。

  念佛這個心改變不了,那就功夫不得力,跟阿彌陀佛就不相應,因為相應是心在相應的,不是身口在相應,心在相應。所以過去有人說念佛那個「念」,旁邊要加一個口字旁,印光祖師不贊成。印祖說加口字旁,就是告訴人家你口念就好了,心不要念,有口無心,這樣念佛跟阿彌陀佛就不相應。所以不能加個口,不能加口字旁,還是要照原來今心這個字,就是現在這個心真有佛,那才叫做念佛。所以念佛不改這個心,功夫也就不得力,念了一輩子都是有口無心,這樣就不能往生西方。所以我們念佛人,你只要六即佛提升到觀行即佛(觀行層次也很多),你只要有一點點功夫,把粗重的貪瞋痴煩惱暫時把它壓住,這樣就能帶業往生了。當然你功夫愈深,將來往生品位就愈高。

  第四個是相似即佛。相似就是證果了,從小乘初果到四果,大乘圓教初信到七信(以上到十信位),這個位次的佛叫相似即佛。斷見思、破塵沙,但是還沒有破無明。沒有破無明,他出離三界六道,他往生到四聖法界,十法界裡面的四聖法界。四聖法界的聖賢都叫相似即佛,就是跟真的佛很接近了,但是還不是真的,因為他還不是用真心。再上去就是分證即佛。分證即佛就是最少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圓教初住位菩薩,初住到等覺,都叫分證即佛。到了妙覺果位,叫究竟即佛。這是天台宗六即佛。我們要知道,我們現在的位次是在名字即佛,有解無行名字即佛,我們現在就是要把信解提升到觀行。在我們淨宗,你觀行有一點功夫,也就有把握帶業往生;修其他的法門,你有觀行的功夫還是出不了三界,必定要到相似即佛,你才能出得了三界。這個是淨宗的特色。

  所以四弘誓願,煩惱無盡誓願斷,這個是必須要提升到觀行的。你沒有提升到觀行,你就不可能達到相似即佛、分證即佛、究竟即佛,只能停留在名字即佛。煩惱斷了,就是破無明了,像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才能夠法門無量誓願學。所以《華嚴經》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他是給我們一個示範,就是什麼條件才能夠去學無量無邊的法門?要像善財一樣。善財童子在文殊菩薩會下,他學習到明心見性,最少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他有資格,老師叫他去參學,有資格去參學。無量法門都可以學,不但正法可以學,邪法你也可以去接觸,不但不受影響,反而增長智慧,增長後得智。所以無量法門誓願學,它是有條件的,條件就是煩惱無盡誓願斷,你斷了煩惱,才有資格去學無量法門。

  佛道無上誓願成,才能圓滿眾生無邊誓願度這一願。佛道怎麼成?《華嚴經》普賢菩薩也給我們做一個示範,你看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第一參參德雲比丘,教他念佛;最後一參,第五十三參是參普賢菩薩,普賢菩薩以十大願王導歸極樂,也是歸結到念佛求生淨土這個法門。所以我們明白這個道理,原來佛勸我們信願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去西方極樂世界幹什麼?佛道無上誓願成。佛道無上誓願成要幹什麼?要去度眾生,眾生無邊誓願度。如果我們看出這個門道了,現在我們信願念佛求生西方,那是最直接、最了當、最究竟、最圓滿的一個法門。如果還看不懂這個門道,修其他法門,真的要耽誤很多、很多的時間。

  我們接著再看下面,『三解脫門』。「門」,它有能通之義,這是個比喻。「解脫」,我們要得到解脫,解脫是自在的意思。我們現在不自在,因為沒得到解脫,我們不自在。我們現在是凡夫,六道生死凡夫,我們不自在。我們到這個人間來是受業力牽引來投生的,你不想來,不想來也不行,不想來還是要來;時間到了,要死了,你不想死也得要死。哪一個人想死?沒有人願意死的,但是不願意死還得要死,沒辦法,你做不了主,你不自在。該怎麼生死,還是怎麼生死。實在講我們凡夫什麼時候死也不知道,在什麼地方死也不知道,要怎麼死也不知道,這個就很不自在了。修行人,修到斷煩惱,起碼證阿羅漢;不要說證阿羅漢,證得初果須陀洹,他就比我們自在多了。須陀洹雖然還沒了生死,但是他天上人間七次往返,他必證阿羅漢,他不墮三惡道。證阿羅漢就超越六道,這是得小自在;必定要破無明,明心見性,大徹大悟,那才得大自在。「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那得大自在,觀自在是得大自在。我們修學修所有的法門,如果你不能達到照見五蘊皆空,你得不到大自在;必定要修到照見五蘊皆空,才得大解脫,大自在。

  信忍位菩薩以三解脫門來教化眾生,自行化他。門是能通之義;解脫是自在的意思,有三個解脫門。通是通到涅槃,通到涅槃的彼岸,這是一個形容比喻。好像我們要進到這個佛堂,前面要有個門你才能進來,不然你進不來。有一個門,讓你進來,能通到佛堂;我們要出去,要走出去,也要一個門,才能走得出去。所以門它有通達的意思,能夠通達的意思。我們現在要得到解脫、得到自在要有一個門路,我們一般講一個門路。我們從哪一個門能夠進入解脫門得大自在?這裡講了三個,這個「三解脫門乃依無漏之空、無相、無願等三三昧而入」。這個三三昧,三昧是印度話,翻成中文的意思是正定、正受的意思。正定就是它這個禪定是正確的。為什麼禪定有正定還有邪定?什麼叫邪定?定功外道也有,在古印度很多外道都有很深的定功。最高的,他能夠達到色界非想非非想處天,那個定功很深。所以從色界天四禪八定,到無色界四空天,外道都有禪定,而且禪定的功夫相當之深。但是佛說那個禪定不是正定,那叫邪定。為什麼叫邪定?他不能斷煩惱、不能破無明,還在六道裡面,出不了輪迴,定功一失去,又要往下墮落。所以那個定不是超越輪迴通達涅槃正確的禪定,那是錯誤的禪定。正定就是能幫助你斷煩惱、破無明,這個定是正定。

  正受,受是享受、感受。真正得禪定,那是正常的享受。正是正常。我們凡夫這個享受不正常,喜怒哀樂愛惡欲,心隨五欲六塵在轉。好像我們人生,有很多人說他很享受,其實這個享受不正常。唯有得到正定,他那個享受才正常,在正定當中他那個享受是正常的;沒有得到正定,我們一般人的享受都不正常。甚至雖然有禪定,得到邪定,那個以佛法的標準來看也不正常,不能超越輪迴。我們把這個標準降低,降到我們人間來、六道裡面來,在六道裡面也有正、也有邪。我們在現實的社會,有的人他過的生活,他的享受是正常,有的人過的生活不正常。現在的人可以說過的生活大多數都不正常,甚至有的日夜顛倒了,該起來的時候不起來,該睡覺的時候不睡覺,把身體都搞壞了。縱然有錢,吃喝玩樂,吃喝玩樂那個享受正常不正常?不正常。為什麼說不正常?那個享受完了之後,得到的結果是什麼?一身是病。你說那個享受是正常嗎?不正常。在我們人間,一般正常的享受,得到的結果,如果是健康長壽,正常;得了一身是病,那算什麼正常?那種享受不正常。所以現在很多人不知道,把不正常的享受認為是正常的享受,大錯特錯了。

  其實三昧才是最高的享受。我們淨老和尚常講,他為什麼學佛?他年輕的時候跟方東美教授學哲學,方教授告訴他,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他是被這句話打動他的心才來學佛。但是我們現在學佛的同修很多,你得到了人生最高的享受嗎?以這個問題去問,恐怕沒有幾個人說他得到人生最高的享受。如果有說我得到人生最高的享受,我看也是假的,為了愛面子。其實還是得到一大堆煩惱,這是真的。得到一堆痛苦是真的,享受一點也沒得到。為什麼這麼講?如果你真正得到法喜就是人生最高的享受,那是世間這種娛樂、快樂無法去相比的。念佛人你念到相應了,見佛、見到極樂世界了,你感受到極樂世界的氣氛了,不但是最高的享受,那是無比的享受,你說都說不出來的享受,極樂!極就是你講不出來的,無法去形容的,你自己嘗到了,只有你自己知道。現在我們不要說見到西方淨土,你就感受到一點西方淨土的氣氛,那你身心就不一樣,你就嘗到了,你念佛就不疲不厭。現在還念得累得要命,這個肯定沒得到法喜。這個很現實的問題,佛法是很現實的問題。你真得到了,勸你不要修、不要念,那都不可能的事情,因為你真嘗到了。這個講三三昧。

  三三昧,空、無相、無願,在我們《無量壽經》也有講到這個。三三昧,這三個解脫門叫三三昧,這三個三昧,三個解脫門。第一個是空。空是什麼意思?「眾生及法,悉無自性,故名為空。」我們看到一切眾生、一切萬法,它沒有自性,沒有自性就是沒有自體,它是很多因緣聚合起來產生的一個現象。這個現象叫做幻相,它不是真的,它沒自性,虛妄的。所以當體即空,雖然看到現在有這些現象,但是這些現象它的本體是空的,沒有自性就是它本體是空的,現在看到的現象是一個幻相、是一個假相。所以《金剛經》講,「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這一切法都是如夢幻泡影的假相,好像露、好像電一樣,所以叫做空。

  無相就是因緣相也是沒有,我們看到這些眾生都是緣聚的現象,本身每一個因緣、每一個條件,它也不是真有的。所以這個相也沒有,實際上也沒有。所以稱為無相。這個現在科學家也找到了,找到這個宇宙的物質怎麼來的。現在發現了原來沒有物質的存在,量子力學家的報告。物質是什麼現象?是我們眾生他的念頭快速的波動產生的幻相。所以物質就是念頭,念頭就是物質。現在科學家發現了,這個發現跟佛在大乘經講的是一樣的。所以現在一個結論,實際上沒有物質,物質是念頭波動產生的幻相。過去的科學家,物質是物質,念頭是念頭,他把它分開的。現在發現,一直追查這個物質,不是真有物質,是念頭產生的一個幻相。所以這裡講無相。

  無願,這裡這個無願的意思就是心離所取,「遠離妄想能取之心,故曰無願」。就是你沒有取,知道這一切相是虛妄的、是空的,他就遠離這個妄想能取之心。這個無願,就是《金剛經》講的,「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他知道它的真相,他就不取了。我們凡夫不知道它的真相,我們以為那個相是真的,去取那個相,我們錯就錯在這裡。如果知道這個真相,你不取就對了。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你就得大解脫、得大自在!我們現在都不知道這個事實真相,迷在這個假相裡面,被這個假相,也不是假相束縛我們,實在講就是作繭自縛,自己纏縛自己。不是別人給我們纏縛,是自己纏縛自己,好像那個蠶一樣,作繭自己綁自己。我們迷惑是自己迷了,不是別人給我們迷的,是自己迷了。這是三解脫門。

  『是菩薩從善地至於薩婆若』,這菩薩從善地一直到薩婆若。「薩婆若」譯為一切智,薩婆若海,進入薩婆若海,得一切智了。『以此十五心為一切行根本種子』,菩薩教化眾生,以這十五種心做為一切行門根本的種子,也就是教化眾生的根本就是以這個十五心為主要,主要的內容。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先學習到這一段。下面的經文,我們明天晚上同一時間,再跟大家來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