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佛說仁王般若波羅蜜經  悟道法師主講  (第九集)  2015/10/11  台灣台北靈巖山寺三重別院  檔名:WD15-007-0009

  《佛說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晚上好,阿彌陀佛。請大家翻開經本第十九頁第五行。我們網路的同修,如果沒有課本,請注意聽,需要課本請在我們華藏弘化網法寶流通組來啟請。我們看第五行:

  【次第起乾慧性種性有十心。所謂四意止。身受心法。不淨苦無常無我也。三意止。三善根。慈施慧也。三意止。所謂三世。過去因忍。現在因果忍。未來果忍。是菩薩亦能化一切眾生。已能過我人知見眾生等想。及外道倒想所不能壞。】

  上次我們學習到這一段。這一段給我們講『次第起乾慧性種性有十心』,這十種心就是四念處、三意止、三善根加起來十種心。這是性種性菩薩生起這個乾慧,「乾慧」是智慧還沒有得到真諦法性理水。這是用形容比喻,好像還沒有得到水的滋潤,所以還是乾的。這是形容比喻智慧剛剛生起,這樣地位的菩薩,他也能夠教化一切眾生,因為我們這一品就是「菩薩教化品」。也就是說在什麼層次的菩薩,他能教化什麼對象的眾生,好像小學的老師、國中的老師、高中的老師、大學的老師,菩薩的位次很多。譬如說初住菩薩,他能教化十信位,初住以下的這些菩薩;十行位的菩薩,他能教化十行位以下的菩薩;十迴向位,他能教化十迴向位以下的菩薩以及一切眾生;十地菩薩能教十地菩薩以下的菩薩以及一切眾生。所以菩薩他的位次愈高,他教化的對象就愈廣。到了成佛,圓滿佛果證得之後,他就能教化等覺菩薩以下一直到地獄眾生。所以成佛教化眾生他才圓滿,究竟圓滿。如果還沒有成佛,等覺菩薩他能教等覺菩薩以下的這些菩薩以及一切眾生,但是他不能教等覺菩薩,所以還不圓滿,必定成佛教化眾生就圓滿。這個地方就是指這個位次的菩薩,菩薩教化一切眾生『已能過我人知見眾生等想』,這就是《金剛經》講的四相,他已經能破四相,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這些相他已經,「過」就是超越,他不再執著了。『及外道倒想所不能壞』,這個四相以及外道顛倒想,外道對於宇宙人生事實真相他看錯了、想錯了,顛倒了。「所不能壞」,就是不能、不會被破壞,他教化眾生,他不會受到這些外道一些顛倒的想法所影響、所破壞。我們現在凡夫如果對於經教的道理沒有一定的深度,我們接觸到一些邪知邪見的思想言論,很容易就受影響,自己的正知正見就保不住了。因此我們信心還不堅固之前,還是不能隨便亂聽、亂接觸,亂聽、亂接觸,可能我們遇到邪知邪見的邪師說法,我們就跟著他跑了,這一生又要空過了,甚至於誤入歧途,這個在現前的時代可以說大有人在。這裡也是給我們很大的一個開示,菩薩他有這個能力,所以他可以教化眾生。所以我們凡夫要教化眾生、講經說法,必定不能離開經典,不能離開祖師大德的註解,更重要不能離開善知識,這個是非常重要的一樁事情。

  我們今天接著再看下面這一段,請看經文:

  【復有十道種性地。所謂觀色識想受行。得戒忍知見忍定忍慧忍解脫忍。觀三界因果。空忍。無願忍。無想忍。觀二諦虛實。一切法無常。名無常忍。一切法空。得無生忍。是菩薩十堅心作轉輪王。亦能化四天下。生一切眾生善根。】

  這個是伏忍的上品。伏忍上品是道種性,觀五蘊得戒、見、定、慧、解脫五忍,這也是我們平常講的五分法身。『觀色識想受行』,這個跟《心經》是一樣的,《心經》講「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這個五蘊就是色受想行識,這個地方它是顛倒了一下,色識想受行,在《心經》是色受想行識,識排在第五個,受排在第二個,意思是相同,都是觀五蘊皆空。觀五蘊皆空當然這個有層次,譬如說《心經》講「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這個照初步的功夫是觀照,但是這個觀照已經相當高了,我們一般人還沒辦法做到。因為觀照要離心意識才叫觀照,我們一般人不知道離心意識,像禪宗講的離心意識參,這個一般人不會,我們起心動念都是心意識,都離不開心意識。所以過去有人請問虛老參話頭,虛雲老和尚,如果是外行的人,他不會參話頭,都參到話尾巴去了,不是參話頭。那個參話頭它是要你提起疑情的,講一個話頭給你去參的。參就是你不能去想,你一想就錯了,你不能去想,想這句什麼意思,那完全錯了,那是參到話尾巴去了。它是沒有意思的,不能叫你去想,不能想的,就是要你在這句話頭上面提起疑情,不能去想,想也不對,不想也不對,這個對不對當中,它那個妙處就在那個地方,你參久了,相應了,豁然貫通,這是禪宗用的方法。觀照是這樣觀的,不能用心意識才叫觀照。觀照功夫得力就照住,照住就是心定,得定,定功再加深,他就照見,照見就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明心見性,大徹大悟。所以它有三個層次。

  我們一般人,其他的宗派都是有透過心意識,慢慢提升到離心意識。所以這個觀,最高是觀照,其次是觀想。像《十六觀經》講觀想念佛,密宗也很注重觀想,像我們觀想,你觀想阿彌陀佛的白毫相,或者觀想蓮花,或者觀想七寶池、八功德水,這個觀想。這個想就有心意識,但是這個也不容易,心要得定來觀想才能成就。我們一般人能做到是觀察,觀察我們比較能做到。觀察這個就比較粗了,觀想心要很細、要很定,他的觀想才能成就。但是觀想要提升,要明心見性,也要提升到離心意識觀照,才能大徹大悟。我們一般凡夫能做到觀察,這是可以做到。像前面講的初步的觀是觀察,深入就叫觀想,最高的是觀照,一層一層。觀五蘊,『得戒忍、知見忍』,這個忍就是忍可、認可的意思,這裡講的就是五分法身。這個戒是定共戒、道共戒。我們一般是律儀戒,我們現在修的是律儀戒,還有攝善法戒、饒益眾生戒,我們現在修的是這個戒。如果你得定了,得禪定,得禪定這個戒叫定共戒。如果你斷煩惱證果了,那個戒叫道共戒。『定忍、慧忍、解脫忍』,這是講五分法身,觀察五蘊。

  下面給我們講『觀三界因果』,觀三界六道裡面的因果。觀三界的因果有三忍,三忍觀,『空忍、無願忍、無想忍』,「空忍」就是了達世出世間法如虛空,好像虛空一樣不可得。在《般若經》講「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對這個三界的因果,他觀察到它的空相。我們現在這個位次我們也是可以觀的,我們可以觀察、觀想,但是觀照你必定要離心意識才叫觀照,如果沒有離心意識,還是用心意識,只能做到觀察、觀想。我們現在凡夫沒有離心意識,我們也可以來觀察,觀察這個空。這個忍就是認可。世出世間法如虛空,這個虛空它是一個比喻,這個空它不是說什麼現相都沒有,不是空空如也,這個空就是你看到這一切現相當中它當體是空的。相是怎麼一回事?相是一個幻相、假相,它沒有自性,它的本體當下就是空的。這個假相它是虛妄相,在我們六道、十法界,在三界裡面特別明顯,這些現相很明顯。我們看一個房子,有房子的相,但是這個房子,它怎麼形成這個房子?這個我們大家都知道。房子這個相怎麼形成的?要很多材料,鋼筋、水泥、磚塊,還要建築師設計,工人來營造、製造。畫圖、設計、製造,我們看出它的本體就是很多材料把它組合起來,也就是透過很多條件給它組合成一個房子,或者是講一棟,現在講大樓,整棟房子。如果把它拆掉了,這個房子的相就沒有了。所以這個房子的存在它不是永久性的,它的存在是有時間性的,它有時間性的,不是永遠不會變的。如果這個房子壞了,或者把它拆了,它那個相就沒有了。這個我們現在常常看到一些舊房子拆掉了,拆掉就沒有了,夷為平地,原來它那房子的相也就不存在了,空了,沒有了。但是當它存在的時候,它就是空的,我們從這個地方你去觀察思惟,我們用凡夫的心也可以體會到一個概念,這個空的一個概念。我們還沒有證得菩薩的空忍,但是我們對空,佛經上講這個空,有一個基本的認識,一個概念。

  世出世間法如虛空不可得,就是你得不到它的,這一點我們仔細去觀察也不難體會。我們現在活在這個世間,我們說得到什麼,實際上是沒有,不可得,我們得不到。就連我們這個身體都不可得,不可得就是我們無法去控制它的,你得不到它。我們常常想晚上睡覺的時候,你睡著了,那我們身體在哪裡?當我們睡的時候,睡過去了,我們那個時候也不知道身體躺在床上還是躺在哪裡,都不知道。可能有的人比較好睡,人家給你抬丟到河裡面去你都不知道。這個說明一個什麼事實?我們的身體都不可得。晚上睡覺的時候,白天這一切也不存在了。所以《金剛經》講,「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一切我們現在看到的,精神的、物質的,想得到的、想不到的,有生滅的、有變化的、無常的,都叫有為法。這一切有為法是怎麼一回事?如夢,好像你作夢一樣。作夢這個經驗相信大家都有,有的人比較會作夢,有的人偶爾作夢,我是天天作夢,天天有夢境。我們晚上睡覺做的夢,早上醒過來了,昨天做了一個什麼夢境,但是你再去找那個夢境,連痕跡都找不到,就知道原來是一場夢。所以《金剛經》講一切有為法,如夢、如幻、如泡、如影、如露、如電,夢是第一個。

  我們晚上睡覺,你睡著了之後,白天這一切到了晚上豈不是也又變成夢了嗎?我們睡覺的時候,白天這一切也就不存在了,我們銀行存多少錢,房子幾間是我的,是我的所有權,名字登記我的,到晚上睡覺的時候,你一睡著了,這一切跟我們就沒關係了,是不是這樣?你得到什麼?自己身體都得不到,身外之物還能得到嗎?說不可得,那是真的。說你會得到什麼,那是你一個錯誤的概念,錯誤的想法,那是假的。沒有一樣你能得到的,你能佔有的,你能控制的,你自己的身體都控制不了,身外之物哪一樣你能控制?現前在我們這個生活上是怎麼一回事?就是我們只能有暫時支配使用的權力,我們有暫時的支配使用的權力。譬如說有錢,我現在能夠支配這個錢怎麼用,我怎麼來使用這個錢,我們目前實際上只是這樣。但是得的到、得不到?你得不到的,只是暫時有使用支配的權力。連我們這個身體都是這樣,這身體不也是暫時給我們使用支配而已嗎?我們能得到它嗎?如果能得到,我們就能控制,我要它不老就不老,不病就不病,不死就不死,那是真能得到,現在事實上是做不到。所以佛說這是空。

  你對這樁事實認可了,同意了,叫做忍。所以這個忍,跟忍辱、忍耐,那個意思不一樣。這個忍是認可了,你認同了,認同佛經講的這個道理。空,你對空,這個認可了。對這個認可之後,我們不要說達到菩薩這個境界,就像我們現在凡夫,我們如果有深入一點的觀察,有什麼好處?好處就是幫助我們看破放下,不再執著這個世間,我們目前起碼可以得到少分的解脫、少分的自在。所以,「觀三界因果,空忍」,觀三界的苦因苦果、樂因樂果都是空的。但是這個空不是當作沒有講,這個空就是它當體是空不可得。所以說萬法皆空,因果不空。因果為什麼講它不空?它是相續不空,就是循環不空、轉變不空,好像電影片一片一片的轉,像幻燈片(以前老式的電影一秒鐘二十四張)它相續循環轉變,是這個不空,但是它當體是空的,不空是從這上面講的。所以這空的道理我們不能會錯意,它有這個現相,但是這個現相是什麼?它的確是空相,是了不可得。但是有沒有這個現相?有這個現相。這現相怎麼形成的?相續轉變不空,好像電影(老式的電影)一秒鐘二十四張,銀幕上怎麼會有那些影相、那些人在動?有人事物?怎麼會產生這個現象?因為它那個膠捲動的,快速度的轉動,所以就產生這個現相出來了。

  下面講,『無願忍、無想忍』,這個也是講三界因果。三界因果就是講現在因果忍,過去因忍,過去是空,現在因又變成果,果又變成因,這個因當中有果,果當中有因,但是當體還是空。這裡講的「無想」,跟無想天的意思是不一樣的,無想天是外道天,這裡是講菩薩,跟無想天是不一樣。無想天是他什麼都不想,外道修無想定,將來就往生到無想天去,那個天就是什麼都不想。什麼都不想,他是不是還有想?他還是有想,他在想「什麼都不想」,在想那個不想,還是想。所以菩薩是怎麼樣?無想無不想。這個我們凡夫聽到也就很迷惑,什麼叫無想無不想?想就想,不想就不想。我們在聽淨老和尚講經,常常講你放下,什麼都不要想,放下;念佛念到一心不亂,什麼念頭統統放下,不要有念頭。早期我聽經,還有一些聽經的同修,大家都會生起一個疑問,如果什麼都不想,那我怎麼辦事?我肚子餓了,也不知道要去吃飯,因為不想了。我們一般人總是會想到這個問題。什麼都不想,那我還能做什麼?我現在能做的就是我去想,想要怎麼做,我才能做。什麼都不想,你怎麼做?如果我們修外道的無想天,真的什麼都不能做。所以無想天它那個定很深,但是他在那個定當中真的什麼事都不能做,外面的境界他也不知道,這是外道誤會以為那個是涅槃。其實佛給我們講那錯了,那不是涅槃,那個是無明,落在無明裡面。無明就是他沒有這些煩惱,但是有無明,他不能明心見性,不能辦事,對一切事物他不明瞭,對宇宙真相他也不明瞭,他定在這個無想天裡面。佛法講的無想,就是你不要刻意想,但是事情來了,你自然的回應,你該做什麼就做什麼,自然回應,不打妄想。這個我們可以訓練的,我們訓練什麼?我們念佛人,在《淨語》裡面教我們(夏老教念佛人),念佛跟做事要用第一念,你用第一念,第一念就是你直接接觸,直接的回應,直接的反應。不要刻意去想怎麼樣、怎麼樣,不要去想,很直接的,那個叫第一念。如果你再去想一想,又落到第二念、第三念、第四念,無量百千念去了。念佛要用第一念,平常待人處事接物也要用第一念,我們這個第一念就是自性光明,你去接觸,你就直捷了當。如果落入第二念,第一念是智(智慧),第二念就是情識,就是妄想分別執著出來了,落入情識了。這是平常生活待人處事接物用第一念,這個我們可以練習。

  念佛也要用第一念,念佛怎麼用第一念?你就這句佛號,念這句佛號,其他的妄念起來不要去理會它,這個就叫第一念。這句佛號每一個字、每一句念得清清楚楚,其他都放下,妄念起來不要理會,這就第一念。念佛的時候你不要再夾雜還要念多久會一心不亂,一心不亂到底是什麼樣子,我現在怎麼還有妄念這麼多,有的人甚至念佛還要跟人家比賽,還要爭強好勝,你念一萬聲,我念五萬,我贏你,你比我差多了,那統統是第二念、第三念,不曉得到哪一念去了。什麼叫老實?就是你平平常常,字句分明,不分別、不執著,這樣一直念下去,這樣就對了,這是念佛的祕訣。你愈想距離就愈遙遠,不是佛距離我們遠,是我們自己把他想得太遠了。所以六祖惠能大師在《壇經》講,「迷聞經累劫,悟則剎那間。」悟的時候就一剎那的事情,真的是這樣,但是你迷惑顛倒,累劫就是無量劫又無量劫,你這個念頭轉不過來,過無量劫的無量劫還是迷惑顛倒,關鍵那一念你沒轉過來,轉過來當下你就大徹大悟了。

  我們念佛人不用叫你去參禪,那個我們也做不到,修其他的教下的止觀我們也沒辦法,你就老老實實、平平常常這樣念,這樣一直念下去,功夫用深了,你自然會相應,相應你自己就感受到了。也不能急、不能躁,你一面念一面又想了很多,那統統是落在妄想、妄念,落到第二念、第三念、百千萬念去了。所以佛號,你就是這樣念就好,其他你就不管,要學那個「百不管」,什麼都不管。「妄想千般都莫管」,不要去管妄想,只要管這句佛號,這樣就對了。我們一句佛號從凡夫到成佛,這些法門統統包括在裡面,你看這句佛號多殊勝、多究竟、多圓滿,你修其他法門,你就真的是一層一層的,像爬樓梯一樣的,經日長時的修行。如果我們能接受佛的勸導,念佛是最直捷了當的一個法門。

  這些經教我們也需要,對我們有幫助,對我們念佛有幫助。我們解門可以理解,行門我們還都是用念佛。解門,理解對我們念佛幫助什麼?幫助我們的信心,對這句佛號的信心增長了。我們念佛功夫還不得力,這個經教的解門是可以多涉獵一點,來幫助我們理解,幫助我們斷疑生信。如果沒有這個經教讓我們做一個比較,讓我們了解修行的過程,我們對這句佛號半信半疑。當然完全不相信的,那是一般不修念佛法門的人,他是完全不相信的。現在講是已經在修念佛法門的人,大多數還是有半信半疑。不修念佛法門的人我們不談,我們現在談淨宗念佛法門,修念佛這個法門的人,大多數都是半信半疑。因此我們不能做到老實念佛,在這樣的情況,經教的輔助是需要的;當我們的疑根斷掉了,這個經教可以不用。對自己不用,但是對幫助別人還是需要的,別人他還有懷疑,講經說法為別人。甚至聽經聞法也是為別人,自己明白了還來聽,為什麼聽?做影響眾,影響別人,幫助別人。

  下面講,『觀二諦虛實』,「二諦」是真諦、俗諦,真是空,俗是有,有是假有,或者叫真空妙有。空是真的,有是假的,假的給它稱為妙,妙有。為什麼叫它妙?因為它那個有不礙那個空,空也不妨礙有,所以叫真空妙有。所以觀察二諦的虛實,『一切法無常』,觀一切法無常。「無常」就是遷流不住,它是無常的,好像流水一樣。色受想行識的行就是遷流不息,像那個流水遷流不息,無常的,流動的。一切法都是無常的,在我們三界裡面,三界六道都是無常的,包括這些佛法、世間法都是無常。無常就是它時時刻刻在變化,有時候大幅度的變化,有時候變化的幅度小一點,總是無常生滅變化。在我們三界裡面,我們世間法講世界的世運,有個運氣,有興有衰,佛法在這個世間它也是有興有衰。所以佛法有正法、像法、末法,不是佛法有正法、像法、末法,這個正法、像法、末法是我們眾生這邊的事情。說明佛法在世間它也是無常的,有變化的,有時候興旺,有時候就要衰微了,所以有正法、像法、末法,到最後連佛法也沒有叫滅法。我們在經上看到,釋迦牟尼佛這一期的法運一共有一萬二千年,有一部經叫《法滅盡經》,就是佛法在這個地球上,在我們這個人間存在的時間,一直到都沒有了,講這個事情。可見得佛法在世間它也是無常的,在我們三界六道裡面,總是一切法無常,苦、空、無常、無我。

  這個就要講『無常忍』,「無常忍」就是認可、認同了,的確世出世間這一切也是無常的,這個我們現前可以體會到的。講到無常,我們一般講人命無常,這個我們體會很深刻的,我們周邊的人、認識的人、自己的親友,或者同參道友,往生離開我們的也不少了。所以我們每一次做法會,做三時繫念總是有念到一些新亡靈這些名字,有的我們認識的,有的不認識的。所以這個無常,我們要常常去觀無常。觀無常,我們對這個世間才能真正看破放下。這個位次的菩薩,對佛經上講的一切法無常,觀二諦虛實無常,他真的看到這個事實真相,看到這個事實真相,他就認同了經上講的沒錯,事實就是這樣,絲毫沒有懷疑。

  下面講,『一切法空,得無生忍』。什麼叫「一切法空」?就是我們現在看到這一切現相都是空的。現在我們淨老和尚講經常引用現代量子力學家,就是科學研究的一個報告。這個科學研究就是研究太虛空無限的大,量子力學是研究無限的小。現在科學研究無限大的,銀河系外面還有,這個真的是佛經講的盡虛空遍法界,世界無量無邊,重重無盡。無限小,一直追,追到像佛經講的鄰虛塵,鄰虛塵就是接近虛空,那個物質一直分析,分析到接近虛空,再分析就沒有。無限的小,無限的大,結論是什麼?我們中國古人講了一句話,「大而無外,小而無內」。你說我們這些老祖宗、這些聖賢,真的是像我們淨老和尚講的,那也是開悟的人,不然這些話他講不出來,大沒有外,你找不到邊際的,小,你也找不到邊際。所以大而無外,小而無內。佛經流傳到中國來,印證我們老祖宗講這句話是正確的,現在科學家又證實了。

  物質分析到最小,物質是怎麼來的?現在科學家發現,原來沒有物質的存在。物質的形成是怎麼形成?就是我們那個念頭快速的轉動形成的幻相。所以我們淨老和尚現在講經常用過去老式的電影,一個膠捲放在機器裡面,一秒鐘快速的轉動,一秒鐘轉二十四張,幻燈片打在螢幕人就在動,就像卡通一樣。實際上它每一張幻燈片都是獨立的,都是靜態的,為什麼看到那些動態?因為那個機器在動,那個機器沒有動,膠捲拿出來每一片都是靜止的。現在我們看到整個宇宙人事物萬事萬物在動,那什麼在動?我們心裡的念頭在動。動的速度多快?我們是無法去想像的。現在我們老和尚根據《菩薩處胎經》佛問彌勒菩薩的一剎那多少念、多少識?一彈指,一彈指就三十二億百千念。一彈指,我們彈一個,這樣彈一個就三十二億百千念。就是三十二億,百千就是萬萬,一秒鐘可以彈幾次?最初說彈四次,後來有人說可以彈到七次,原來是用四次計算,現在用七次計算,二千二百多兆,一秒鐘二千二百多兆。

  《仁王經》講一剎那有九百生滅我們就很難理解了,講了那麼多,我們無法去想像。但是現在科學儀器可以追到一千兆,一千兆的這種速度。這個速度也就是講我們的念頭,我們現在講起心動念,我起一個什麼念頭,不是那個起心動念,那個太粗了,這是我們現在可以感受到的,那是我們起心動念的根源,那麼快。在那個當中,如果你把這個妄念一停下來,你就見到整個世界它沒有生也沒有滅,你見到常寂光,你見到真相了。見到真相怎麼見?《金剛經》佛教我們,大家如果你可以觀,可以用這樣去觀察。其實《金剛經》講的還是觀照,「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你能保持第一念,你能保持下來,你保持久了就照住,照住得定,你定功深了就照見。就像《心經》講的,觀自在菩薩,照見五蘊皆空。什麼叫照見五蘊皆空?你那個妄念(最根本的無明),那個起心動念(二千二百兆)其中的一個念,你給它斷掉、停下來,你再看就是不生不滅。

  所以不生不滅在哪個地方?就在我們眼前。中峰國師講「分明在目前」,就在眼前。在眼前,我們怎麼觀?真相在哪裡?真相就在假相裡面。就像電視螢幕,螢幕本體是空的,但是它能現無量無邊的相,當它現相的時候,它那個螢幕還是空的,你只要不去取那個相,你就見到那個真相了。現在我們就像看電視一樣,你不要去取那個相,你現在看到眼前這些人事物,你不要去取那個相,不要去著那個相,你就看到自性了,原來自性就在眼前,盡虛空遍法界都是,你就見到真相。所以《金剛經》教我們「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你不要取那個相,你自己本性就是如如不動。現在為什麼動?因為你取相,起心動念了。所以《金剛經》,江味農老居士的《金剛經講義》講得非常好。其實我們要學《般若經》,我覺得《金剛經講義》是不可缺少的一門功課,一定要修的,不然我們沒有一個下手處,不知道怎麼修。

  《金剛經》有很多方法,如果你能做到「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你就入金剛般若的境界。但是問題現在我們就是要取,我們現在天天念《金剛經》,「不取於相,如如不動」,看到相我們還是取。怎麼樣知道我們取?看到喜歡的我們就起貪心,看到不喜歡的就起煩惱、生瞋恨心,就取相了。如果你不取於相,你心就如如不動,順境、逆境你都沒煩惱,順境不起貪心,逆境不起瞋恚心,你心是平等的。但是我們凡夫業障重,叫我們這樣修,如果你現在還功夫用不上,那我們修淨土是一個方便,順境、逆境來的時候,阿彌陀佛,用這一念給它換過來,這個就比較方便了。你念佛念到有感應了,業障消除了,你就會觀了,你自然就會觀了,你看到這個經文你自自然然就會觀。所以業障還很重的時候一定要多念佛,求佛力加持;業障輕了,你自然看到這個經你就很容易學習,也就不難,功夫就用得上。但是業障很重的時候,頭腦一個兩個大,甚至十個大,看了你就沒心情,看不下去,都是生煩惱,這是業障深重的現象。

  業障深重,我們要先懺除業障,把深重的業障懺除減輕了,我們智慧顯露了,經典上講的這些觀法,我們去用功就能得力。所以用功修行在哪裡修?就在日常生活,沒有離開日常生活。經典裡面你體會得一句、二句就成佛有餘。實在講,佛法不必多,一部經當中有一句你真懂、真會了,你全部都會了。你前面不懂,後面再繼續講,每個人的因緣不一樣,有的人他一開始就懂了。像六祖聽人家念《金剛經》,聽五祖跟他講《金剛經》,講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他就大徹大悟了。我們看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甚至寫了幾個大字貼在牆壁天天看,我們還是住;那不行,不行你就乖乖的老實念佛。念佛,其實你能保持第一念就是無住生心,直捷了當,直接從凡夫成佛,這個比禪宗更殊勝。實在講,所有禪教密淨都攝在一句佛號,佛會念你就直接去作佛了。只是我們對這句名號功德認識不夠,念的時候常常有懷疑,所以才要聽經聞法。

  所以,「一切法空,得無生忍」。無生忍就是什麼?佛在經上講一切法是不生不滅的,他認同了。我們現在是聽佛在經上講,一切法不生不滅,我們知道佛講的這是事實,但是我們自己沒有證得,我們自己現在看到還都是有生有滅,所以我們沒有證得無生法忍。無生法忍,他自己真正去證實了,證實當然他就認可了,認同佛經講的事實就是這樣沒錯,我自己證得了,證無生法忍了,證一切法空,不生不滅。本來就不生,當然它不會滅。我們現在看到都是生滅,現在給我們講有生滅的我們會認同,我們認可;跟我們講這一切都不生不滅,我明明看到人有生老病死,動物也有生老病死,植物有生住異滅,礦物有成住壞空,怎麼會不生不滅?明明都是在生滅的。我們現在認可是認有生滅的,不是無生滅的。我們在這個世間沒有辦法修到得無生法忍,也沒關係,我們修淨土有一個方便,到西方再去修這個無生法忍。現在先念到伏煩惱,帶業往生,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花開見佛你就悟無生。如果你功夫好的,像海賢老和尚那樣,你還沒有往生到極樂世界,人還在這個世間,你就悟無生,證得理一心不亂。往生到極樂世界,花開見佛悟無生,悟就是你悟入無生法忍。所以,我們現在沒有證得無生法忍,也不要緊,不要著急,我們到極樂世界自然就悟入無生法忍,你就知道一切法空它的真相。

  下面講,『是菩薩十堅心作轉輪王,亦能化四天下,生一切眾生善根』。「是菩薩」就是說這個位次的菩薩,這個地位的菩薩。「十堅心」,上面講十心,這十堅心,這十種心它是堅固不壞的,它可以作轉輪王。轉輪王,「能化四天下」,四天下就是東西南北,東勝神洲,西牛賀洲、北俱盧洲,我們現在這個地球屬於南贍部洲,我們這個地球在娑婆世界南閻浮提,南贍部洲。轉輪王他能教化這四天下,一四天下,這個一四天下是金輪王,金。因為轉輪王他有分金銀銅鐵,鐵輪王他教化一大部洲,一個部洲。所以這四大部洲就有四個鐵輪王。銅輪王可以教化兩大部洲,就像我們中國以前兩廣總督,兩廣總督管廣東、廣西,管兩個省,銅輪王他就教化兩大部洲。銀輪王教化三大部洲,金輪王他能教化四大部洲。這裡講四天下就是金輪王,菩薩可以化現,他可以化現作轉輪王。轉輪王還算是人間的,屬於人道。這個世間如果有轉輪王出現,這個一定是世界太平,太平盛世。

  亦能化四天下,化四天下,「生一切眾生善根」。這個眾生的善根,有世間善根、出世間善根。出世間,菩薩唯一善根是精進;世間善根是無貪、無瞋、無痴。我們現在修的是無貪、無瞋、無痴,三善根。所有的善都從這個根,它所生起、所產生的。如果我們心裡沒有貪瞋痴了,善根它就生起來。我們無始劫以來,我們做三時繫念每一時都要念一遍懺悔偈,三時都念三遍。我們常常做這個法會,對這個懺悔偈大家印象都很深刻,「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痴,從身語意之所生,今對佛前求懺悔。」往昔就是過去,昨天都包括往昔,乃至今天白天,在一秒鐘之前統統是往昔,過去了,往昔。往昔所造諸惡業,造十惡業,造無量無邊的惡業,惡業的根源是什麼?貪瞋痴,它的根源就是貪瞋痴。這個貪瞋痴發展出來就是六大煩惱,貪、瞋、痴、慢、疑、惡見,再發展就是一百零八煩惱,一百零八煩惱再發展就是無量無邊煩惱,統統從貪瞋痴這個根本煩惱產生出來的。造作惡業就是由身口意三業去造作,貪瞋痴屬於意業,它是指揮的,指揮身口,身口意三業都造惡業。

  轉輪王化四天下,他教化四天下,幫助一切眾生生長一切善根,他怎麼教?教十善業道,教修十善業,這是基礎。現在我們淨老和尚提倡的中國傳統文化儒釋道三個根,這個就是幫助眾生生善根的。如果以十善來教化人民,這個就是轉輪王了;如果不是以十善來教導人民、來教育人民,那可能這個國王就不好了,是惡王。但是這個惡,每個人的情況也不一樣,我們要用十惡業、十善業來做一個比對,他是哪一類型的惡。譬如說十條惡業,哪一條他比較偏重。所以大家都知道貪官不好,在《格言聯璧》講,貪官不好;但是昏官比貪官更嚴重,昏就沒智慧,他不貪,但是政策錯誤比那個貪官還麻煩,還嚴重。所以在《格言聯璧》,清朝金蘭生編的,我們中國古聖先賢這些聖賢的法語編出來的。所以現在我們只要讀古代的這些經書典籍對照我們現前社會,你就一目了然,問題在哪裡清清楚楚。現在遇到這些問題怎麼都不能解決?我們讀聖賢書的人看這個很簡單,他怎麼不懂?為什麼不懂?不讀書之過。不讀什麼書?不是說他沒有讀書,他讀的書不是聖賢書,可能他讀的是邪知邪見的書,當然他受邪知邪見的影響,他的思想、言語、行為,做一個國家領導人的政策,一定會有偏差錯誤。

  所以在中國歷朝歷代,國家教育政策不敢丟掉孔孟這個儒家的經典,因為它是一個標準。現在不要了,不要了怎麼樣?有比以前好嗎?比以前亂,比以前苦,比以前麻煩,人心惶惶。現在都跟西洋學,西洋實在講,他現在要向東方古老的中國、古老的印度求學問。西洋人他不知道,如果知道,相信他們學得會比中國人認真,這是真的。現在我們看到《仁王護國經》,我們也看到現前這個世界災難這麼多,天災人禍。今天我看報紙,土耳其又有自殺炸彈,炸死八十幾個人,有一百多人受傷,看那個報紙照出來那個屍橫遍野、骨肉橫飛,看了慘不忍睹。我們現在看到這個世界的災難也是非常憂心的,非常憂心。所以莊嚴今天他二姐的大兒子,他給我講,他岳父剛好今天去土耳其旅遊。我說怎麼早不去晚不去,碰到這個時間去?今天我看報紙是台灣的旅行團目前沒有接到耽誤行程,以及在出事地點,這個還好。所以旅遊,現在也是要觀察,看哪個國家地區。如果比較有危險的,建議還是不要去,比較有危險的地區。在《論語》裡面也講,「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安全的地方我們去,不安全的地方就不要去冒險,遇到了這些事情,那是得不償失。

  所以我們現前中國傳統文化是全世界非常迫切需要,就如同上個世紀英國湯恩比教授講的,「二十一世紀要解決這個世界上社會問題,必須提倡中國的孔孟學說跟大乘佛法。」他這個說法是一點都沒錯,非常正確,也非常有見地的一個說法。現在全世界遇到這些災難,天災人禍,我們報紙一看,都是要用武力解決的。武力解決,依照我們佛法的因果來講是冤冤相報,互相殘殺。現在又有核武器,今天我看報紙報導,北韓它也有核武器。現在這個地球上,擁有核武的國家很多。所以過去湯恩比教授講,核武戰爭是人類集體自殺,沒有輸贏的,大家同歸於盡。但是人類就是做這些愚蠢的事情。經典上講愚痴,沒智慧。在做這種事情,發展這些毀滅性的武器,的確是人類集體的自殺,是很愚蠢的行為。佛法講很愚痴的行為,沒智慧,造這些業,死後都墮地獄去了,非常恐怖。將來因緣遇到又冤冤相報,一次比一次報復都更慘,沒完沒了,苦不堪言。所以現在這個時代提倡中國傳統文化、大乘佛法,真的是當救世主!這個話湯恩比講的一點都不過分,事實是這樣。

  好,今天我們時間到了,我們就先學習到這一段。下面就是信忍菩薩,講信忍。到這一段是伏忍,有下品習種性,中品性種性,上品道種性,這十心。我們下面經文就進入信忍,信忍的菩薩。好,我們今天就講到這一段,下面一段我們明天晚上同一時間再繼續來學習。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