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佛說四十二章經  悟道法師主講  (第六集)  2007/3/4  澳洲淨宗學院  檔名:WD15-004-0006

  諸位法師,諸位大德,諸位同修,我們接著看《四十二章經》第一章「出家證果章」後面一段,我先將這段經文念一遍:

  【次為須陀洹。須陀洹者。七死七生。便證阿羅漢。愛欲斷者。如四肢斷。不復用之。】

  我們昨天講到斯陀含,斯陀含是一上一還,就是天上人間一次的生死,二果要一上一還才能證阿羅漢。今天我們接著看的這一段是初果,初果須陀洹,他斷了三界的見惑,八十八品見惑,思惑都還沒有斷除,因此他必須要天上人間七次往返,思惑斷盡了,才能夠證阿羅漢。所以我們在講席當中聽師父講須陀洹七死七生,就是根據《四十二章經》這一段經文來講的。斷惑,惑業的品數,這些名相非常的多,講起來也很費時間,我們講座的時間也有限,我們修學總是抓住一個綱領來學習,我們才能得到受用,有時間我們自己來看表解或者聽講,這個是可以。

  但是我們現前,實在講我們生在末法時期,天災人禍不斷,最近科學家報導全球氣候暖化,南北極的冰山不斷的在融化,所以科學家預計可能再過十年,南北極的冰山都完全融化掉了,全世界整個海岸線,可能海水要上漲五十米到七十米;換句話說,如果這個情況不能改善,過了十年之後,世界沿海地區的房子大概都被海水淹沒了。古時候的人造作惡業,我們在這些傳記裡面,歷史因果感應錄裡面看,很快就有報應。現代人造的業比古人要重,似乎沒有很快、很明顯看到報應。這個問題過去也有人請問李老師,李老師的回答是說古人福報比較厚,偶爾一、二個人造作惡業,他的報應很明顯,大家都看得很清楚,大家知道警惕。現代的人福報比較薄,所以造惡業的人沒有很快受到報應,大家以為造惡業沒有什麼關係,大家不斷的造惡業,果報現前的時候,大家一起去承受這個災難。我們現在看到全球暖化的跡象,就如同李老師講的這個情況,這個災難來那不是一、二個人受到報應,是全世界的人都要遭受到天災,都要遭受到這個災禍。所以現在整個地球就如同一個地球村,一個地方發生什麼事情都會影響全球,因此有災難來了,當然也是影響全球,尤其氣候的不正常更是影響很深,可以說沒有一個地方可以避免的。

  所以我們在當前,實在講我們修學當然愈簡單愈好,愈快速愈好。你看我們這章經文「出家證果」,我們看了這章經,我們應當有所了解,我們學佛的目的就是為了生死,不管大乘、小乘都是要了生死的,如果不了生死,有沒有學佛都沒有什麼關係。主要要了生死,要解決生死這個大問題。我們看本師釋迦牟尼佛,佛給我們示現,他也是為了生死放棄太子的地位去出家修道。他為什麼出家修道?看到人生,生老病死、求不得、愛別離、怨憎會、五陰熾盛,看到人生的苦,這個根本的大苦,不知道什麼原因造成的,要尋求解脫之道,所以才毅然決然放棄太子的地位出家修行。這個示現也告訴我們世間最大的榮華富貴都不是真正的享受,他要追求真實的快樂,經上常講的常樂我淨,知道世間人天福報是不究竟的,不是永恆的,所以才出家修道,尋師訪道,最後在菩提樹下夜睹明星,大徹大悟。所以告訴我們了生死,我們應當要覺悟,要發心來解決這個問題。所以我們看佛經,不管大乘經、小乘經都是講了生死。這章經是屬於小乘經典,因為它只講證阿羅漢。

  我們從這章經來看,了生死實在講也不容易。你看證得須陀洹果,他還沒有了生死,還要天上人間七次的往返才能證阿羅漢,才脫離三界六道生死輪迴。我們現在修學,我們都還沒有證得須陀洹,我們不要說沒有證得須陀洹,八十八品見惑這個名相,這些煩惱的種類性質,我們都沒有搞清楚,我們連清楚都不清楚那怎麼去斷?可見得這個不容易,小乘修學我們看了也相當不容易,要了生死。我們這一生,我們這樣修,你有沒有辦法斷見惑?斷見惑在大乘圓教是初信位的菩薩,斷了見惑還要天上人間七次的往返,還沒有了生死,何況我們現在連一品都沒有斷,不要說八十八品,一品都沒斷!

  大乘佛法的修學比小乘殊勝,所謂大乘八個宗派,分顯宗、密教,但是用的方法不一樣,時間的快慢也不相同。大乘法當然有它的殊勝之處,但是不管你修哪個法門,你要出離三界六道生死輪迴,見思惑一定要斷得乾乾淨淨,不管你用哪個方法修。斷惑都是一樣的,只是用的方法不一樣,時間上快慢有所不同,但是統統要斷乾淨,有一絲毫沒有斷乾淨,三界出不去,這是大乘、小乘、顯宗、密教沒有例外的。唯一例外的就是修淨土法門。淨土法門,你見思煩惱一品都沒斷也可以出離三界,不但出離三界,還能出離十法界,淨土法門可以帶業往生。一般通途的大小乘法門,不管顯宗、密教,是先證果,像此地講的證阿羅漢果,出家證果,先證阿羅漢果,然後才能脫離六道輪迴。小乘證阿羅漢,大乘我們以圓教來講要七信位才能了三界六道的生死,先證果才能脫離輪迴。我們修學西方淨土法門是先脫離輪迴再證果,這個不一樣。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就脫離輪迴了,但是我們還沒有斷惑,見思煩惱一品沒斷,沒斷到西方還是要繼續修,在西方極樂世界再去斷惑、再去證果。所以我們修淨土法門是先脫離輪迴再證果。一般大小乘通途法門要先證果才能脫離輪迴。我們如果沒有讀佛講的一般通途的法門,我們實在沒有辦法做個比較,不知道淨土法門它的殊勝、它的特色在哪裡,我們比較體會不到。我們看看這一章,我們就不要講其他的,看看這個,我們看一看,要了生死很不容易。

  所以蕅益大師在《彌陀經要解》給我們講,一切諸佛世界都有四土,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實報莊嚴土、常寂光土,我們本師釋迦牟尼佛在娑婆世界同樣有這個四土,其他十方世界的諸佛都有這個四土。凡聖同居土有聖人住,有凡夫,共同居住的,我們現在住的這個世界是娑婆世界釋迦牟尼佛的凡聖同居土。蕅益大師說同居這一關最難透脫,就是同居土這一關最難突破。因為這一關突破了,你就證阿羅漢果,才能突破,你就證阿羅漢果。阿羅漢就不是住在凡聖同居土,他住方便有餘土。明心見性的菩薩住實報莊嚴土。十方世界你要從凡聖同居土提升到方便有餘土,那要把三界裡面見思惑斷乾淨才能夠生到方便有餘土,無明最少要破一品才能生實報莊嚴土。同居這一關最難突破。

  西方極樂世界的上三土跟其他十方諸佛的上三土沒有兩樣,都是要斷煩惱、破無明才能夠生到上三土。方便有餘土破見思,實報莊嚴土要破無明,才能分證寂光土,無明破盡了才能圓證常寂光淨土。這是上三土的條件都是一樣的。但是最不可思議、最殊勝的是西方極樂世界的凡聖同居土。如果講上三土,那跟十方世界沒有什麼差別,我們釋迦牟尼佛娑婆世界也有方便有餘土,也有實報莊嚴土,也有常寂光淨土。但是我們修學沒有達到那個標準,沒有達到那個層次,你生不到那個淨土,見也見不到。西方極樂世界的凡聖同居土,它的特別就在凡聖同居土,為什麼?我們現在念佛信願行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是生西方極樂世界的凡聖同居土。但是這個凡聖同居土沒有六道輪迴,而且更不可思議的,你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凡聖同居土,你同時可以接觸到方便有餘土,同時可以接觸到實報莊嚴土,同時可以接觸到常寂光淨土,跟諸上善人俱會一處。這是最不可思議的,這是十方諸佛淨土都沒有這個現象,也沒有這個事情,唯有阿彌陀佛西方極樂世界的凡聖同居土跟上面三土都相通,沒有障礙。其他諸佛世界,上面通下面沒問題,下面一定通不到上面,凡聖同居土你見不到方便有餘土,方便有餘土你見不到實報莊嚴土。實報莊嚴土還有分層次,就是四十一品無明斷盡了,你才能圓證常寂光土。但西方極樂世界這個四土,你往生到任何一土,它四土都在一起,都沒有障礙。

  上面對下面沒有障礙,這個我們可以理解,但是下面跟上面也沒有障礙,這個我們就很難理解了,這個真的叫不可思議。比如說我們現在住在娑婆世界釋迦牟尼佛的凡聖同居土,阿羅漢住的方便有餘土,他的世界我們看不到,那只有極少數的有緣人他偶爾才看到。這個我們在傳記裡面看唐朝悟達國師,他生一個人面瘡,到四川去,見到迦諾迦尊者,是一位阿羅漢,他證阿羅漢果。但是他去的時候也是一片荒山,有一個童子來帶他進去,他一進去就是七寶宮殿了,跟我們現在眼前看的這個世界完全不一樣。然後進去阿羅漢的道場,用慈悲三昧水給他洗人面瘡,替他解冤釋結,病給他治好了,再送他出來。送他出來,他想做記號,下次來可以再找到,但是一出到外面,轉頭一看又是一片荒山,七寶宮殿不見了。這個在傳記都記載得很詳細。方便有餘土,有緣的人他能夠見也是偶爾一個因緣,短暫性的時間見到,你沒有修到那個境界是接觸不到。

  唯有西方極樂世界完全沒有障礙,不但在西方極樂世界沒有障礙,十方世界諸佛淨土統統沒有障礙,你願意到哪個世界,願意去親近哪一尊佛,統統可以滿你的願,都沒有障礙。因此十方諸佛都在他們那個世界勸他們那個世界的眾生要念阿彌陀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因為西方極樂世界太殊勝了。一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我們讀《無量壽經》,我們的神通道力幾乎跟阿彌陀佛都完全相等,得到佛力的加持,幾乎是一樣。所以我們凡夫見思惑一品沒斷,往生到極樂世界,你說他是聖人,他煩惱一品沒斷;你說他是凡夫,他跟等覺菩薩有同樣的智慧神通道力,所以帶業往生到極樂世界非常奇妙,這個世界非常奇妙。帶業往生的每個人,你說他是菩薩也可以,說他凡夫也可以,說他什麼都不是也可以,非常奇妙,這個世界真奇妙,所以佛勸我們要去。

  那怎麼去?問題在於我們想不想去,願不願意去?這個法門的修學就是三個條件,信願行。第一個,你要信,你要相信真有西方極樂世界,真有阿彌陀佛,要相信自己有緣遇到這個法門都有往生之分。常常念三時繫念中峰國師的開示,要信自己有往生西方之分,你只要有這個因緣遇到了,你都有分,要相信佛在經上講的每一字、每一句都是事實真相,深信不疑。你真信不懷疑,發的願才會懇切。所以能不能往生在信願之有無,往生品位的高下在於我們念佛功夫淺深。念佛功夫比較深,往生品位比較高;念佛功夫比較淺,往生品位就比較低。這是往生的條件。這三個條件,我想我們在座大部分是老同修了,大家聽師父講經應該聽的相當的多。我們自己聽多了也會講給別人聽,也會勸別人要往生極樂世界,但是自己就是不想去。或許我們大家說,我們天天都在念佛迴向,到最後迴向都要「願生西方淨土中,九品蓮華為父母」,我們天天念,我們要反過來問我們自己一句話,「真的嗎?」要真的再鼓掌,如果不是真的再鼓掌的話,我們還是要繼續輪迴。

  我為什麼現在常常講這個話?因為我是刻骨銘心,因為常常生病,從小病到老,到現在還在生病,所以常常想到死這個字,現在我對死這個字感覺愈來愈親切。中午吃飯在齋堂看到我們師父寫那個死字,印光祖師他生前也有寫一個字,我們師父也有寫個字,他寫那個字是古字。生病的時候就想到,病如果治不好那這怎麼辦?就死了。死了以後要去哪裡?印光祖師在《文鈔》給我們念佛人開示,念佛人有病當一心待死,不要求病好,要求往生,要求趕快去西方。我們可以試看看,還沒有生病的時候我們講得很輕鬆、很自在,我要求往生,病痛一來,這個念頭都不見了,那個時候要求趕快病好,求趕快多活幾年。那就說明什麼?我們平常講要往生西方都不是真心的,嘴巴在講,有口無心。所以有口無心跟阿彌陀佛四十八願就不相應。佛發的願不會變,但是我們會變,或許有時候我們真的想去,再想一想還是多住幾年,那不是真的。

  所以過去韓館長常常講,她有一次到台北松山寺去打佛七,有很多老菩薩休息的時候就在聊天,其中有一位老菩薩就對另外一位大概七、八十歲的老菩薩講,她說某某人,如果妳在佛七當中往生多殊勝,這麼多人給妳助念。老菩薩聽了就很不高興,她說呸呸呸,妳才往生,誰跟妳去往生!她去參加打佛七,她不是要求往生的,不是求往生是什麼?消遣,因為道場人多,休息的時候大家可以聊聊天,可以消磨時間,所以去道場她不是要求了生死,不是求往生的。

  實在講,這個法門雖然講帶業往生,但是還得要把這個世間,真的這些親情,這些名聞利養、五欲六塵,還真的要放下,雖然不要斷,但是還得要把這些放得乾乾淨淨。所以我們在印光祖師《文鈔》看到他老人家給我們講,他說連弘法利生這個念頭都要丟得乾乾淨淨。現在這個念頭,說老實話,我還沒有丟乾淨,但是沒有丟乾淨,我常常對我自己講,那就不能往生。不能往生,你又沒有能力斷惑,結果就是六道輪迴。所以我現在一直在學習怎麼也把這個念頭丟乾淨。不能求來生要做大法師、要弘法利生、大興梵剎,印光祖師講這個都不符合修淨土法門的宗旨,這些念頭要丟得乾乾淨淨,更不能求人天福報。

  生病了不能求病好,要趕快求往生。所以我現在常常生病,所以我現在也比以前稍微放下一些了,我都準備每天晚上可能三更半夜就會斷氣,所以我現在都準備念佛機,因為三更半夜斷氣人家也不知道,也沒辦法幫你助念,只有靠那一部念佛機。我現在念佛機,韓館長還沒有往生的時候,我去錄音室錄四字五音的,我是用這個來紀念韓館長,因為韓館長在生,她很討厭四字四音的,她說那是四字死音,她很討厭,所以她都要念四字五音的。我在那邊十幾年念四字五音念習慣了,所以我現在念四字四音就不習慣,所以我要求我往生的時候用四字五音給我助念。現在有人把它做成念佛機,我用這個。我想應該阿彌陀佛《無量壽經》、《彌陀經》沒有規定說幾字幾音才可以往生,應該都可以,只要你念得習慣、念得攝心就可以。

  我現在就是每天晚上,我現在在這裡床鋪有吊一尊阿彌陀佛,吊在西邊,晚上躺下去,佛的手伸下來,觀想佛手把我拉上去。我們要修淨土,每一天就要想我躺下去就是等於死,天天想死,這是以前師父教我們。他說每天就是要死一次,每天晚上躺下去就要想到今天晚上我就準備佛來接引,如果我睡到三更半夜斷氣,那就要走了,隨時準備要走,現在我是這樣觀想,就不要再想太多了。因為想太多,你又想到我還有什麼事情沒有做,還要怎麼樣,還要怎麼樣,恐怕無常到了,你要怎麼樣也都沒有辦法,你放不下還得要放下。

  這是我們學佛一個很嚴肅的問題,就是要了生死。生死的根是什麼?就是下面這句『愛欲』。我們修一般的通途法門,愛欲要斷盡,才能斷見思惑,才能超越六道輪迴。我們修淨土是不用斷,但是也要淡,要看淡,要常常想到死。這裡講『愛欲斷者,如四肢斷,不復用之』,這是講證阿羅漢果。愛欲,見思煩惱的根就是愛欲,一部《四十二章經》特別強調斷愛欲,愛欲斷了就像四肢斷了,不能再用了,它就不會再生起來了。但是我們沒有能力斷,要修西方淨土帶業往生這個法門,這個法門殊勝。

  「出家證果」這一章,我們這一次的講座是簡單的介紹。因為名相術語,我本來想印給大家這些表解,我想一想,大家看到這些,我看你看了頭都會發昏,你就不曉得該怎麼斷。所以簡單的介紹,讓我們大概有個概念,知道斷煩惱是需要這樣斷的,這是修一般法門就是這樣,我們也才會理解淨土法門的殊勝。這部經簡單介紹到此地。這一段經都可以獨立的,下一次我們有機會再跟大家詳細的來報告。後面還有十五分鐘,我昨天看到《寒茄集》有一段蕅益大師的開示,來供養諸位。我有請這裡打字幕,我先來念一段,這是蕅益大師淨宗九祖的警策:

  【吾今為諸昆仲徹底說破。若真為生死持戒。持戒亦必悟道。真為生死聽經。聽經亦必悟道。真為生死參禪。參禪亦必悟道。真為生死營福。營福亦必悟道。專修一法亦悟道。互相助成亦悟道。以因地真正故也。】

  這一段是蕅益大師的開示,為我們大家徹底說破,講真話說破。這一段話都講到悟道,悟道就是我的法號,聽得是很不好意思。但是悟不了就叫迷道,不是悟道。所以常常很多同修說,「我們要請悟字輩的法師」。悟字輩的法師我是首當其衝,悟道,第一個。我聽到就非常不好意思,為什麼?我現在迷惑顛倒,一點都沒悟。怎麼樣才能悟道?蕅益大師給我們講了,你要真為生死。你是不是真的為了要解決生死這個問題?是不是真心要解脫生死?有沒有把生死這樁事情當作人生當中第一樁大事?所以中峰國師在他的開示傳記裡面也是有講,他說當時他那個時代很多人參禪不靈驗,第一個因素就是不是真的為了生死,所以不靈驗。

  如果真為生死,你持戒,『持戒亦必悟道』。『真為生死聽經』,現在大家都聽老和尚講經,我們聽了這麼久,有沒有悟道?我想我們自己問自己,也不要問別人。如果你真的為了生死來聽經,聽經也一定會悟道。『真為生死參禪』,參禪也一定悟道。『真為生死營福』,營福就是修福,你做這些服務眾生的事情,做這些雜務,你是為了生死做的,『營福亦必悟道』。以上蕅益大師舉出幾個例子。他說『專修一法亦悟道』,你就專修一種,比如說你專修持戒,那你也會悟道;或者你專修聽經,也會悟道;或者參禪,或者修福,都會悟道。『互相助成亦悟道』,比如說你修二種、三種,互相補助,那也可以悟道。為什麼會悟道?因為『因地真正故也』,你發心這個因地心是真實正確的,你的心態正確的,所以你做什麼都會悟道。反過來就不能悟道。下面我們再看大師給我們講:

  【若想做律師受戒。想做法師聽經。想做宗師參禪。想有權勢營福。則受戒聽經參禪營福。必皆墮三惡趣。】

  這個問題嚴重。這個我們現在沒有搞清楚,我們將來到三惡道去還不知道怎麼去的。受戒、持戒,他不是為了生死,為了做律師。聽經為了什麼?想做法師。聽經,像我學講經說法,為了做法師。參禪為了做什麼?為了做宗師,做一代宗師。營福(修福)為了要有權力、有勢力、有地位。這個心態就不對了,不是真正為了生死,你做這些事情,結果必墮三惡趣,一定墮三惡道。所以營福,就是做行政事務修福的,參禪也好,受戒、聽經,為什麼墮三惡道?無非貪著名聞利養、五欲六塵,希望得到別人的恭敬供養,這樣會到三惡道去的。我們接著,下面講,蕅益大師舉出智者大師的一段開示:

  【故智者大師云。為利名發菩提心。是三途因。毫釐有差。天地懸隔。錯認定盤星。醍醐成毒藥。】

  這是蕅益大師引用智者大師講的開示。為了利養名聞,這樣來發菩提心,是三途的業因。『毫釐有差,天地懸隔』,差之毫釐,失之千里,心態不對,結果完全不一樣。所以『錯認定盤星,醍醐成毒藥』,錯認,就是說你指南針方向指錯了,方向不對了,那麼持戒、聽經、參禪、營福,它是醍醐,就把它變成毒藥了。下面大師又講了:

  【今受戒聽經參禪營福之士。口中亦說真為生死。心中未知生死大苦。火燒眉毛。且圖眼下。殊不知無始劫來。頭出頭沒。枉受多少辛酸。即今幸得人身。幸成僧相。亦經過多少艱苦。然猶未肯猛省發心。此與燕雀處堂何異。】

  這一段我們看了也很容易明白。別人是不是這樣不重要,我們現在要想想,我自己是不是這樣?我們自己受了戒,來聽經,或者去參禪、營福,做這些事情,口中大家都會講,我也是真為生死。是不是說了就算?不一定,為什麼?如果『心中未知生死大苦』,對生死這樁事情的大苦你還不知道,還沒有感受到,你說要了生死,那個很難,沒有那個警覺性。所以佛門早晚課,晚課都要念無常偈,為什麼要念無常偈?提醒我們,「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大眾當勤精進」。無常偈我們大家也常常念過,但是念了以後我們也沒有什麼感覺。我也參加過很多晚課,大概念一念,每次佛七圓滿了都要念一念,念一念,大家有沒有感覺要了生死?沒有,為什麼沒有?還放不下。所以對生死這個大苦忘記了。我們生生世世都在受這個大苦,不是沒有受過,受過又忘記了,常常忘記。所以晚課才要常常提醒。但是提醒,我們要深入去體會、去觀察。所以真正想要了生死一定要從這個地方去觀察。我們看最後一段:

  【且如今夜臘月三十。古人以喻大命盡時。何等迫切。今人且歡呼茶飲。曾不思百歲光陰。尚存幾許。豈不痛哉。】

  『臘月三十』就是每一年最後一天,除夕,「臘月三十」。古人以這個來比喻一年的最後一天,比喻我們人生最後要斷氣那一口氣,大命將盡,『何等迫切』。但是我們現在的人到了臘月三十有沒有這樣的感受?大家還是『歡呼茶飲』,還是很快樂,沒有想到百歲光陰我們還剩下多少。年輕人感受得比較不深刻,大概總覺得五十歲以上的人,像我這樣的感受比較深刻,我這個棺材已經進了一半多一點。以前常常聽到我爸爸講,棺材進一半了。如果活一百歲,五十歲就一半了。用一百歲來計算,我已經進了一半又多一點點,所以我現在感受跟以前年輕的時候就不太一樣,因為現在時時刻刻想到死期快到了,所以我現在常常在觀想,怎麼樣念佛能夠得力?蕅益大師這段開示,如果我們觀起來了,你念七天佛就一心不亂了,大家可以試看看。

  怎麼觀想?我看到《觀音靈感錄》有一個公案,有一個年輕人在廣東,在民國初年,被一位縣官判死刑,縣官判定十天後行刑。剛好一位法師進去監獄弘法,這個年輕人聽到這位法師講《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很靈驗,遇到要被殺頭的時候趕快念觀音菩薩就能得救。那個年輕人聽到,日夜不休息,拼命念觀音菩薩,念到要行刑那一天,縣官要把他處斬了,結果那個年輕人已經打坐坐化了,所以縣官還去給他拈香。我看到這個公案就常常想,如果我現在被判刑,還有七天就要砍頭了,這個時候念佛跟平常的心情一定不一樣。但是現在沒有被判刑,我們好像來日方長。其實我們一生下來就被判刑了,生就注定要有死。所以我們還是要用這樣的觀想,這樣觀想如果有效,大家念佛,我看每個人都會一心不亂,因為你念佛的心情一定沒有什麼好妄想的,已經都快被砍頭了你還想什麼?有什麼好想?這樣會比較有效。如果這個觀想觀不起來,我們念佛還是妄想會很多。所以印光祖師為什麼說要寫一個字叫我們貼在額頭上?那個字要去觀想的,那不是貼在額頭上,你全身都貼滿了,好像你也沒有感覺,因為你看多了就麻痺了,就沒有感覺,所以要常常這樣去觀想觀想。

  像晚課「是日已過」,那個是要觀想的,你沒有觀得很親切,你那個生死心就不切,不切你修任何法門都不能得力,還是悠悠過日子,但是時間無常迅速,一旦無常一到,你就措手不及,如落湯螃蟹。所以我們要及早做準備。如果你念到一心不亂了,你就可以放心了,隨時走都可以。我們現在還沒有到達這個境界要趕快用功。早上老和尚在六十一號對我們講災難很快就來了,科學家說十年,他說他估計剩七年,減少三年,最好我們現在七天就能夠成就,才有把握。希望我們人人這一生都能夠往生西方淨土,這是我們最大的願望。

  今天這一次講座跟大家報告這個,無非就是我們大家共同勉勵,依眾靠眾,希望我們這一生都能夠花開見佛悟無生。我們就講到此地,下次有緣我們再談。我們平常生活當中就是要去體會。好,我們就下課了。謝謝大家,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