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地藏經玄義—順逆境界都要忍  悟道法師主講  (第三十七集)  2021/2/24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4-012-0037

  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放掌。我們上一堂課學習到「十乘觀法」。這個十乘觀法,我們淨老和尚是從《教乘法數》《三藏法數》裡面引用出來,所以在綸貫的本文裡面沒有。大家如果想要這些資料,現在網路你去查《三藏法數》,裡面就有「十乘觀法」這一條。

  我們上次學習到「十乘觀法」第八,這一堂課我們接著學習第九:

  『第九、能安忍。於逆順境安然不動,策進五品而入六根。』

  這一條非常重要。「於逆順境安然不動,策進五品而入六根」,這一條如同《金剛經》上說的,一切法得成於忍,所有一切法都是得自於忍而成就的。經上所說的一切法範圍很廣,世出世間一切法,你要想成就,關鍵在一個「忍」字,你能不能安忍?你不能忍就不能成就,不管做什麼事情都不能成就。這個忍,在經典上我們看到六度,菩薩過的生活就是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忍辱也包含忍耐,耐就是耐心。這個辱是最嚴重的,侮辱、羞辱,這都要忍,這當中也包含耐心、忍耐。我們常常講某某人做什麼事情他都沒有耐心,他不耐煩。他不耐煩,他那個事情就做不好,做不下去,可能都半途而廢,他沒有長遠心、沒有耐心。所以原來梵文它的意思是忍耐,因為翻譯經典的法師看到中國的讀書人對這個辱看得很重,外國人就沒有中國人看得那麼重。中國讀書人說「士可殺,不可辱」,要殺頭都可以,但是受到侮辱就不可以忍,把這個辱看得很重。因此翻譯經典的法師就把它翻成忍辱,他說最嚴重的你都能忍,其他還有什麼不能忍?是這個意思,所以這個忍辱包括忍耐的意思。做什麼事情你都沒有耐心,你說一生哪一樁事情你做得好?就一事無成,這是從世間法來講。從佛法來講更是如此,你修個法門沒有長遠心、沒有耐心,肯定不能成就。世出世法都不能成就,世出世法的成就關鍵都在忍,忍耐、忍辱。所以忍辱波羅蜜是成就精進的,你沒有忍,你就不可能會精進,精進才有禪定、才有般若,所以忍辱波羅蜜也是成就精進、禪定、般若的一個關鍵點。比如說你去參禪也好、學密也好、學教也好、修淨土也好,你沒有忍耐、你沒有耐心,成就不了般若波羅蜜,這是前方便,先決條件。

  過去我們淨老和尚也給我們講一個公案,他說有一個參禪的人去參一個禪師,要跟他學參禪。他到那邊,禪師什麼都沒有教他,只叫他每天上山砍柴、挑水供養大眾,沒有教他怎麼去參禪。一待就十年過去了,他想一想,我來這裡要學參禪,禪師也沒有教我怎麼去參,每天就叫我去砍柴、挑水,為大眾服務。當然很辛苦,這當中做了十年,沒有忍辱他早就跑掉了,怎麼可能待十年?後來到了第十年,這個參禪的人就去向禪師告假,他說他想到其他地方去學參禪。禪師說你不是來這裡學參禪嗎?他說是,但是禪師也沒有教我怎麼參,每天叫我砍柴挑水。後來禪師看他的因緣到了,修行忍辱功夫大概達到那個標準了,所以就跟他講,挑水、砍柴無非是禪,統統是禪,那個就是禪。他言下就大徹大悟了。

  什麼是參禪?在生活當中點點滴滴、方方面面統統是禪,問題你會不會?會了什麼都是,不會什麼都不是,這是佛法。他成就是什麼?就是一個忍辱。能忍他就會進步,他會精進,有精進他就能得定,心定下來,心定他就開智慧,就是這個道理。一切法得成於忍,這是《金剛經》上講的。你要不能忍,後面這三條決定沒有,你要成就精進,要成就禪定、般若,你一定要修忍辱波羅蜜。逆境裡面決定不生瞋恚心,順境裡面決定不生貪愛心,順逆境緣煩惱不生,這是忍辱,所以說逆境要忍,順境也要忍。逆境人家罵你、侮辱你、羞辱你,你不生氣,如如不動;順境人家讚歎你、恭維你、恭敬你,你也如如不動,也不生貪心。順境不生貪心,逆境不生瞋恚心,順境、逆境都要忍,不是只有逆境要忍。實在講,順境比逆境還不好忍,人一讚歎,恐怕我們就忘了自己是誰,得意忘形了。所以順逆統統要忍,這才是忍辱。

  我們大家懂得這個道理,也想去做,為什麼做不到?我們知道要忍,但是境界來了就是忍不住。做不到的原因就是無始劫以來煩惱習氣太深重,所以境界一來,我們也沒辦法,很自然的這些煩惱習氣就起現行了。所以要在事相上努力,世尊為我們制定一些戒律,戒律全部都是講事相方面的,哪一些要做,哪一些不能做,給我們一個規範。這一些事相,說老實話,原本是沒有障礙的,比如說在小乘戒,小乘的戒律它都是禁止哪些地方你不能去,哪些地方可以去,有這個規定,為什麼?實際上境緣無好醜,好醜起於心,為什麼規定我們不能去?因為我們會心被境轉,所以你就暫時不要去。也不是說你永遠都不能去,階段性的修學,等你心定了,有智慧了,你去不受影響,就沒有這個限制了。像圓教法身大士,《華嚴經》講的「理事無礙,事事無礙」,他沒有障礙。禪宗有一位祖師,他一天到晚往淫舍跑(淫舍就是現在講那些風化場所),人家講這個和尚怎麼老是往那個地方跑?他說我心如如不動,就是不干你們的事情。他去不受影響,不受影響他就能夠去那裡度眾生,不然那些眾生你要不要度?但不是我們現在這個程度能去度的,我們要有自知之明。但是你到大徹大悟、明心見性就沒有障礙了,的確就是要去度眾生。所以人家有那個功夫,我們沒有;沒有,自己就要有一個規範、一個範圍。等到我們有定了,般若智慧開了,的確所有的境緣都是佛境界,真的是理事無礙、事事無礙。所以為什麼這些法身大士他們沒有障礙?法身大士在一切境緣當中,他自自然然不起心不動念,當然對他沒有障礙。不分別不執著,他還有什麼障礙?沒有。我們凡夫不行,去了就起心動念,所以佛才定那麼多規矩,這是為我們凡夫定的,不是為聖人定的,這個我們要懂。

  我們今天為什麼有這些障礙?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就是起心動念、分別執著,造業!迷惑,造業,受苦,就是這樣。根源就是迷惑,見思惑、塵沙惑、無明惑,妄想分別執著,這個叫惑。如果迷惑沒有了,開悟了;開悟,這些境界統統是佛境界,沒有一樣不是佛境界,這我們要懂。蕅益大師講得好,「境緣無好醜,好醜起於心」,就是我們心在妄想分別執著,境界哪有什麼好不好?境界是平等的,不平等是人心的分別執著這樣出來的。我們一定要懂這個道理,學佛的人要懂這個道理,真的境緣無好醜,好醜都是我們在那邊起心動念;你不起心不動念,再去看那個境界,統統是佛境界。

  法身大士在境緣當中他不造業,所以他的成就就是定慧,愈接觸他定慧也就愈增長。從圓教初住就是不起心不動念,然後他會去參,五十三參什麼境緣都要參,順境、逆境統統要參。為什麼要參?就是不斷的放下這些無明習氣,參到最後就圓滿了,就成就了。所以你明心見性就必定要去參學,不能關在一個地方。善財童子表演五十三參給我們看,他們不造業,所以他的成就就是定慧;定是不動心,慧是明瞭,樣樣清楚、樣樣明瞭。定慧現前,這叫三昧,叫正受、正定。我們沒有,我們現前受的是什麼?苦樂憂喜捨,我們是搞這個東西。要知道苦樂憂喜捨,六道輪迴裡頭才有,六道之外沒有這種受,苦樂憂喜捨都沒有了。阿羅漢這六種受都沒有了,都是享受什麼?三昧,心都是在三昧當中,享受定慧,這跟我們凡夫就不一樣,我們凡夫享受的是苦樂憂喜捨。定慧功夫有淺深不同,都屬於正受;定慧的功夫愈深,享受就愈自在,那是真樂。真就是它不會變的,極樂世界永恆不變,那是真的極樂。我們這個世間也有快樂,那個樂不是真的,樂過去苦就來了,叫壞苦。

  我們遇到境界現前起心動念,自己立刻就警覺到,警覺到我又在造業了,我又在起心動念。在小乘的戒律講,是行為有去犯了才算犯戒,起心動念不結罪;但是大乘菩薩戒就不是這樣,大乘菩薩戒你起心動念就造業、就結罪了,念頭才生就造業。心動念是意地在造業,你身口沒有造,但意在造,意念在造業。所以小乘戒它只戒身口,身口七支,大乘菩薩主要戒心地,你看《梵網經.菩薩心地戒品》,戒心地。

  起心動念都是在造業,《地藏菩薩本願經》給我們講得很清楚:「閻浮提眾生,舉止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你起心動念就在造業了。不但佛經,就連道家的《太上感應篇》也講,《感應篇》是講得比較淺顯一點,講善惡,沒有佛經講得這麼深入。你看《感應篇》到最後面:「夫心起於善,善雖未為,而吉神已隨之;或心起於惡,惡雖未為,而凶神已隨之。」起一個惡念,壞事還沒幹,凶神就來了;起一個善念,好事還沒做,吉神就來了。就是這裡講的意在造業,意造善業、造惡業,還是造無記業(無記就是不善不惡),統統是業,這些業就是六道輪迴的事情。你要超越六道,你這三方面的業都不能造,要造淨業你才能超越。

  念佛人就用這一句佛號,這個方法實在是殊勝妙絕。念頭才一動,就把它轉成阿彌陀佛,變成阿彌陀佛這一念,這叫真修行,這叫真用功,會用功。決定不能叫妄念相續,妄念相續就造業。這個地方,往往我們很多同修聽我們老和尚講,但是沒有真正體會到。就是我們不管起善念、惡念、無記念,只要有念頭一動,就轉成阿彌陀佛這一念,這叫念佛,這叫真正會念佛、會用功,真正用功。念佛還是要會念,往往我們一念佛,妄念同時它也夾雜進來;真正念佛就是不夾雜、不懷疑、不間斷,這才叫會念佛。我們現在練習就是要練習會念佛,剛開始念還會有夾雜,慢慢要把它,念頭一動換成阿彌陀佛,善惡念統統放下,這叫淨業,造淨業。所以古人說「不怕念起,只怕覺遲」,念起是念頭起來了,也就是講分別執著這個念頭才起來,馬上就給它換成一句「阿彌陀佛」,把它換過來。一句「阿彌陀佛」就是覺,你要覺得快,警覺要快,如果太慢,妄念就起來了。這是念佛法門比其他法門殊勝、方便、容易的地方,一句佛號就把你的妄念壓住,用這句佛號伏住所有的妄念,代替所有的妄念,把你的分別心取代了、執著的心取代了,給它換過來。貪瞋痴慢的心取代了,貪心起來,阿彌陀佛;瞋心起來,阿彌陀佛;愚痴心起來,阿彌陀佛;傲慢心起來,阿彌陀佛。那個心要把它轉成阿彌陀佛,恢復你自性的真誠、清淨、平等、覺,這叫真念佛。絕對不是「口念彌陀心散亂」,古大德講,如果這樣念佛,「喊破喉嚨也枉然」,這個心還是跟平常一樣,那有什麼用處?念佛你沒有改心。過去台中蓮社雪盧老人常常給蓮友講,念佛人要改心,改變心理;心理不改變,念佛的功德都被障礙了。那種念佛人不能往生,只是跟西方極樂世界結個緣,跟阿彌陀佛結個緣,種個善根種子,阿賴耶識裡頭落一個彌陀的種子,這一生沒把握往生,還是要搞六道輪迴。我們了解這個道理,了解事實真相,這一生要想往生極樂世界,永脫輪迴,就要知道自己應該怎麼修法。修學的方法我們應該要知道,就是用這一句彌陀名號,我們修淨土就是這個方法,順境、逆境取而代之。順境來了,一個貪心起來,你要警覺到,發現了,趕快轉成阿彌陀佛這一念,貪心降伏下去了;逆境來了,瞋恨心要起來,一句阿彌陀佛伏下去。但要警覺得快,往往我們在沒有警覺的情況之下,突如其來的境界,心馬上又隨境轉了,這平常要練。

  下面講「策進五品而入六根」。「入六根」是什麼?六根都相應。還是要從五品下手,就是這五個方法下手。五品就是五停心觀:多貪眾生不淨觀,多瞋眾生慈悲觀,愚痴眾生因緣觀,多散眾生數息觀,多障眾生念佛觀,這些都是觀法,從這五個方法下手。普賢菩薩十大願王教給我們「恆順眾生,隨喜功德」,這兩句話很重要,是我們真正修行下手之處。十願每一願裡頭都具足其餘的九願,這才叫普賢行願,並不是每一願是獨立的,這樣看法就錯了,跟經教就完全相違背。《華嚴經》講「行布不礙圓融,圓融不礙行布」、「一即是多,多即是一」,這是《華嚴經》講的教理,它的理論基礎,給你講得多清楚。說有次第、有層次的,心念是圓融的,所以一法就圓滿含攝一切法,所以一即是多、多即是一。這個道理孔老夫子也講過,老子也講過。孔子不是講「吾道一以貫之」?這個一是任何一個一都貫通其他的、所有的。你真的懂得一,世出世法統統都圓融貫通了,一心。我們現在三心二意,三心二意是妄心,不是真心,真心只有一心,所以一法就圓滿含攝一切法。

  我們怎樣恆順眾生?就是禮敬、稱讚、供養、懺悔,都是恆順。怎樣來隨喜?也是禮敬、稱讚、供養、懺悔,對一切人事物,這叫修普賢行。普賢行也從五品位修起,也從觀行修起。利根的人,在觀行裡面就有相似;天台宗六即佛,觀行即佛、相似即佛,相似那也就有分證。在《華嚴經》看到,等覺菩薩沒有捨棄五品的修行,五品修行是初信位菩薩修的,等覺菩薩還修初信位的法門,這叫圓修圓證。所以「行布不礙圓融,圓融不礙行布」,行布是次第,圓融沒有次第,最高的可以修最低的,最低的也可以修最高的,它這個當中是圓融的,《華嚴經》就講這個理論。關鍵在哪裡?關鍵在這個見的問題,八正道第一個是正見,這個見有圓滿、有不圓滿的,關鍵在這裡。所以圓教的行人,開圓見的修行人,他修一天等於一般的修行人修一劫,你看差這麼多。一樣是這樣修,事相上一樣,但是心不一樣,見解不一樣,他的果報就不一樣。

  我們自己決定不是上根,我們也要有自知之明。所以有句成語講「人貴自知」,人要知道自己是什麼樣的一個根性,就是要認識自己。如果自己以為我是上根人,那就是增上慢。我們不是上根,大概是中根,對我們現代人來講;其實講我們是中根都還是增上慢,我們現代人跟古人根器不能比,應該是屬於下根,可能還是下下根。十乘觀法,它有上中下三根,各人根器不一樣。中根從「真正發菩提心」到「道品調適」,這是中根人修的,我們仔細對照,我們還夠不上這個程度。下根是從「對治助開」到末後「無法愛」。對治助開裡面,一開端給我們講「五停心」、「六度」,從五停心開始。五停心當然也是包含三十七道品,三十七道品第一個「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這個也是對治,這個再開出來就是五停心觀。一開端給我們講五停心、六度,如果我們連這個都做不到,實在講,我們連下下根的位置都沒有。現在有幾個人他能從五停心來修?第一個,多貪眾生不淨觀,就是四念處的第一觀「觀身不淨」,觀察我們這個身體不清淨,有幾個人願意來修這個觀?不是說修不成,不願意修,不想修,修不下去,聽了就沒興趣。

  實在講我們連下下根都談不上,這是真話,所以想想我們學佛了,有什麼值得驕傲?都還自己以為了不起。不讀教理真的不曉得,不知道天高地厚;多讀讀之後,我們的氣焰就下降了,就曉得不行了,比起其他修行人我們差遠了。我們這一生能夠做到的,實在講,很勉勉強強做到五品位而已。如果五品位我們做到就不錯了,追隨智者大師,能夠達到智者大師示現的這個程度就非常難得,這是我們一定要曉得的。我們修這個都還不夠條件,所以這些年,我們淨老和尚晚年提倡中華傳統文化三個根:儒家的《弟子規》、道家的《太上感應篇》、佛家的《十善業道經》,紮根,從這裡奠定基礎。如果我們能夠修五品位,從觀身不淨開始修,這個層次就比較高了,但現代人很難,像《安士全書.欲海回狂》都講到這些。修行要超越六道,這是一個關鍵,不修這個,修任何法門這一生很難超越,包括淨土法門都有障礙,這個我們不能不知道。

  下面講「而入六根」,這是我們身心與五品都相應,這個地位還是屬於觀行位。相似位是什麼?像佛菩薩。觀行位是學佛菩薩,學得還不像佛菩薩,相似位就有一點像佛菩薩了,所以叫相似,還不是真正的佛菩薩,就是接近了,相似了,有一點像。為什麼叫相似位?就是第一個,見思煩惱他斷了,也就是說對世間法、出世間法決定沒有執著了,但是還有分別,這是相似位,決定沒有執著。妄想分別執著,執著沒有了就是見思煩惱斷了,證阿羅漢果、辟支佛果,到分別、執著完全放下就證得十法界的菩薩、佛的果位。十法界的佛菩薩分別、執著沒有了,但是無明還沒破。到分證位,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就不叫相似,叫分證了。分證就是說他到達究竟果位還有四十一個位次,每一個位次,一分一分的去證得,所以叫分證位。天台智者大師他把六即佛給我們列出來,都是佛,但是佛有這六個層次。分證位就是法身大士;相似位是十法界當中的四聖法界,已經超越六道了;觀行位是六道凡夫,觀行位還沒有超越六道,還在三界。

  由此可知,分別執著怎能不斷?你能夠斷執著,到相似位去了。如果你能夠伏見思惑,觀行位就是他有定功把見思惑伏住,還沒斷,斷了就到相似位去了,沒斷就是還在觀行位,但是他有這個功夫把煩惱伏住、控制住,根還在。如果有觀行位,當然觀行位這個層次也很多,功夫淺深也很多,相似位基本上也有四個層次,每一個層次也都分很多個層次,分證位就更不用說了,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這些都是一個層次、位次。我們只要有觀行位這個功夫,往生極樂世界就決定有把握,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凡聖同居土。見思煩惱沒有斷,只是伏住、控制住,所以生凡聖同居土,帶業往生這是決定有把握;我們還沒有伏煩惱就沒有把握,要看臨命終最後一念。雖然生凡聖同居土,但是你到觀行位,根據你觀行功夫的淺深也分三輩九品,從上上品到下下品,看你觀行功夫淺深。如果再能夠離一切分別,你分別執著都斷了,就生方便有餘土,這比凡聖同居土高。如果再破一品無明,你就生實報莊嚴土,實報莊嚴土是法身大士。無明就是妄想,《華嚴經》講的妄想,妄想就是無明。無明有四十一品,所以法身大士有四十一個位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到如來果位那叫究竟位。究竟位只有一位,分證位有四十一位,所以叫分證位。我們到什麼時候五品能入六根?也就是說我們的身心跟五品完全相應,跟五停心觀完全相應。世間人常說的「念茲在茲」,那就是相應,念念沒有忘記,念念沒有捨棄,念念自行化他。這是十乘觀法第九條,就是能夠安忍。接下來:

  『第十、無法愛。莫著十信相似之道,須入初住真實之理。』

  「無法愛」,這個法愛是什麼?對於修法的執著。「莫著十信相似之道,須入初住真實之理。」這都是位次上講的,十信位的菩薩。此地十信、初住都是講圓教,因為天台宗判教有藏、通、別、圓四教,這個是講圓教,這是天台止觀。天台宗依《法華經》,《法華經》純圓,所以此地講的十信是圓教十信的菩薩。十信是相似之道,就是相似位。十信還沒有破無明,但是斷見思惑了,塵沙惑也斷了,無明惑沒斷,六即佛裡面的相似即佛。他的果報在哪裡?四聖法界。諸位要曉得,聲聞、緣覺、菩薩、佛,十法界裡面的四聖法界就是圓教十信位的相似位。他不是真實的,只是相似,還在十法界裡面的四聖法界。這是勸我們,因為這些人實在講有禪定的功夫,定功很深,阿羅漢有九次第定,有智慧,定起作用就是智慧,我們凡夫看起來神通廣大,可是這些人還沒見性。阿羅漢有六種神通,我們凡夫看起來不得了,很羨慕,但是阿羅漢、緣覺還沒有明心見性,還有權教菩薩、十法界的佛,還沒有明心見性。沒有明心見性就是他們四聖法界,佛、菩薩、聲聞、緣覺用的心還是識心,八識那個識,不過他們用的識心用得正,我們用得偏;偏就在六道了,用正了就超越六道。所以他們的位次叫正覺,還不是正等正覺。

  所以諸位要記住,十法界裡面的聲聞、緣覺、菩薩、佛都是正覺。什麼才是正等正覺?圓教初住以上。圓教十信位只有正覺,還不是正等正覺,圓教初住以上,四十一個位次的法身大士叫正等正覺,到究竟果位就叫無上正等正覺,沒有比這個更高了,究竟圓滿。藏教裡面的佛都是屬於正覺。由此可知,正覺裡面層次也很複雜,也有淺深高下不同。阿羅漢是正覺,辟支佛也是正覺,辟支佛比阿羅漢就高一點;藏教的菩薩也是正覺,比辟支佛又高;藏教的佛也是正覺,比四聖法界的菩薩又高了。這些位次我們都要清楚、都要明瞭,才不至於有貢高我慢。貢高我慢是大煩惱,貪瞋痴慢障礙自己的精進,因為驕慢現前就自以為是,自以為是就停在那裡不能進步,要再向上提升就非常困難。慢障礙我們,所以一定要斷除,要知道「初住真實之理」,這是真實法,這是見性,「破一品無明,見一分真性」,這就是入圓教初住,初住所證得的理是自性,宗門講的明心見性。

  這個位次,我們為什麼要明瞭?明瞭了,我們才不會有增上慢。如果不明瞭,我們修學好像有一點點感覺,就覺得自己好像功夫不錯了,增上慢就起來了,慢起來了就不能進步,停在那裡。這個非常重要,所以我們修行,教理不懂一點也不行,不知道自己修行,我們現在是在哪一個位次。這個要清楚,我們現在在哪個位次,我們目前該修的主要是哪些,應該要知道。人貴自知,人要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是什麼位次,我現在的程度就是這樣,我現在能修的就是這個。但是你修了一段時間,你不能我修得不錯,那你就停在那裡,就不能進步,所以不能有慢。貪瞋痴慢,無始劫以來的煩惱習氣,不知不覺它就起來了。所以貪瞋痴慢層次也很多,你說功夫層次很多,功夫是跟煩惱對比來講的,煩惱的層次也很多。人間有貪瞋痴慢,天人他也有貪瞋痴慢;欲界天有貪瞋痴慢,色界天的天人也有貪瞋痴慢,無色界天的天人也有貪瞋痴慢。六道裡面,你看從天道到地獄道,輕重不同;到阿羅漢,六道的貪瞋痴慢斷掉了,但是超越六道,六道以外還有貪瞋痴慢。大家讀蕅益大師的《占察善惡業報經疏》,你看那個玄義,那個層次分析得非常清楚。愈清楚,我們那個慢才會伏得住,才不會自以為是,那就不能進步了。

  「十乘觀法」我們就介紹到此地,下面四種三昧這一段,我們就下一次再來學習,今天就講到此地。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