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地藏經玄義—戒律的精神是什麼  悟道法師主講  (第二十一集)  2020/11/25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4-012-0021

  《地藏經玄義》。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掀開經本《地藏經科註》綸貫第十一面,倒數第六行,我們從當中看起,我把這個文念幾句:

  【作福無願,無所樹立。願為導御,能有所成。】

  我們先看這一句,這是五重玄義第三段,講的是不思議行願為宗。宗就是修學的綱領,青蓮法師在此地為我們指出本經修行的綱領,就是地藏菩薩的行願。『作福』,這是講修福,修福如果沒有願,他沒有方向、沒有目標,這個福得不到結果;也就是說,無論他做得多麼好、多麼多,他沒有成績表現。世出世法都不例外,世間法叫立志,我們一般講志願,你立下了什麼志願,你將來要做什麼事業,要成就什麼事情。比如說現在考大學填志願,第一志願、第二志願,你希望將來做醫生懸壺濟世,還是從政,為人民服務,還是務農等等的。各人有各人的志願,各行各業,看你的興趣在哪一方面。你立下了什麼志願,這就是人生的一個目標、一個方向,把一生努力都朝這個目標方向去做,一定有成就,人生有它的意義、價值,這是世間法講立志。人沒有立志,他這一生勤奮努力沒有方向目標,當然在這一生當中就無所建樹,建功立業就做不到。佛法裡面亦復如是,你學佛的願望是什麼,你要達到什麼願望,所以每一尊佛菩薩都有發願。願發了之後,往這個方向目標去努力、去實踐,到最後就達到這個目標,有成就了。像法藏比丘在因地發願,發了四十八願,他要建立一個極樂世界,來接引十方眾生到他這個世界來修行,幫助他們快速成佛,發這個願。所以用了五劫的時間他成就了,達到他的願望、目標了,這是舉出一個例子,所有佛菩薩都有發願。所以底下又說:

  【淨世界願,亦復如是。】

  佛法的弘願跟世間人確實不一樣。世間人「痴迷」,這兩個字當然不好聽,誰也不願意聽,愚痴、迷惑。雖然不願意接受,卻是事實真相,世間人確確實實是痴迷。為什麼世尊說我們痴迷?愚痴沒智慧,又迷惑顛倒,我們對於宇宙人生的真相確實不了解,這一點我們要承認。就是我們宇宙人生,宇宙就是我們生活的整個大環境,人生就是自己本人,我們的確不認識自己本人,也不認識我們生活的這個大宇宙、大環境。不認識就迷了,迷惑、愚痴、沒智慧,這我們也不得不承認,事實就是這樣。禪宗所謂「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用現在話講就是宇宙人生事實真相。誰知道?父母還沒有生我們之前,我們本來面目是什麼,我們在哪裡,哪一個知道?不知道,不知道就痴迷。所以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是什麼,我們確實是不曉得,這就是痴迷。佛給我們說出來,我們不能接受,我們不能承認,這怎麼不是痴迷?佛給我們說了,我們還不接受,這不是痴迷是什麼?佛講的是事實真相,事實真相是什麼?盡虛空遍法界就是一個自己。我們聽了這句話,立即的反應就是你胡說八道,你頭腦有問題!佛說的是真話,我們卻不承認,不能接受,我們卻說他有問題,這是我們自己迷失了自己,認為這個身體是自己。所有世間人,沒有一個人不認為這個身體就是自己。我在哪裡?就是這個身體,這個身體就是我、我就是這個身體,我們世間人,大家都是認為這個身體就是我、我就是這個身體,以為這是正確的。佛說不是,我是整個虛空遍法界都是我,我們不承認,我們只認為這個身體才是我,其他都不是。

  到底是我們錯還是佛錯?佛所說的一切法都可以證實,佛教導我們信解行證,最後的目的,佛要我們自己親自去證實虛空法界就是自己。你能夠證實,在佛法裡面就稱你作菩薩、稱你作佛,就是覺悟了。佛是徹底覺悟了,菩薩是覺有情,已經覺悟的有情眾生。換句話說,佛菩薩就是真正證實虛空法界是自己的人,他證實這樁事情,這樣的人就叫佛、就叫菩薩;你還沒有證實,你還不能肯定,你就是凡夫,凡夫跟佛菩薩差別就在這裡。證實之後,你的願跟痴迷時候的願就不一樣。發的願就不一樣,在迷惑顛倒的時候發的願,跟覺悟了之後發的願當然不一樣。痴迷的時候,我們的願望是希望自己身家得安樂,我自身與家庭得到幸福和樂;志向大一點的,希望我們的社會、我們的族群、我們的國家得到安樂,這是志向比較大的人;更大的,所謂是世間英雄豪傑,能夠謀求這個世界,就是講這個地球,為這個地球上的人類謀求安定繁榮、和睦安樂,這個心量就比前面更大了。這是世間人,以佛法來講,心量還是小,只是想到這個地球的人類、眾生。覺悟的人,他有『淨世界願』,這個世界是一切諸佛世界,也就是我們常講的盡虛空遍法界,所有的世界,不止我們這個地球,是盡虛空遍法界無量無邊諸佛剎土,他都要親近,要幫助盡虛空遍法界一切世界都清淨,一切眾生都得到究竟安樂。

  我們學佛的人,無論你修學是哪一個法門、哪一個宗派,我們的迴向偈總是「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這首迴向偈我們大家常常念。這個佛是一切諸佛,不是只有一尊佛,不是只有指某一尊佛、某一個佛的剎土、某一尊佛的世界,莊嚴佛淨土是莊嚴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的剎土,也就是說一切諸佛的世界,那就無量無邊了,這個心量多大!可是我們學佛的人天天念這八句迴向偈,念得很熟悉,八句裡面真正的意義、境界我們疏忽了。我們並沒有進一步去了解這個迴向偈的真實義,我們只是念一念,念得沒錯,心量還是狹小,起心動念還是為自己的身家。所以我們在佛法的修學,不但在這一生當中,可以說生生世世無量劫來都不相應。功夫不得力,原因在哪裡?原因就在此地,我們的心願太小,沒有淨世界的願,沒有發這個願。念的是一回事情,可是心裡想的又是另一回事情,心裡想的跟口中念的不相應,心口不相應。我們看地藏菩薩怎樣教我們?佛在經上講四教菩薩,四教都是從天台宗說的,天台宗判佛的教學,這些層次分為藏通別圓。作《科註》這一位青蓮法師,清朝初期的法師,他也是學天台宗的,所以他對於本經的解釋是以天台家的教義為主,以天台宗的教義來解釋這部《地藏菩薩本願經》。我們看下面這一段:

  【四教菩薩,各有通別二願。】

  『四教』就是藏通別圓,四教的菩薩個個都有通願跟別願,「通」就是共通的、共同的,「別」就是個別的。通願就是一般講的四弘誓願,四弘誓願就是通願,所有一切諸佛菩薩共通的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這是通願,共通的、共同的願,別願是幫助一切眾生離苦得樂。眾生的苦也是無量無邊,所以菩薩救苦,他的願就有一些不同,總的來講總是度眾生離苦得樂,但眾生的苦太多了,就是說他比較偏重哪一方面發了這個願,像地藏菩薩他是發「地獄不空,誓不成佛」。地獄是最苦的,地藏菩薩發度地獄眾生的願,除了地獄之外的眾生他就不度了嗎?不是的,一樣是度,只是說他針對最苦、造惡業最重的眾生來發的願。最苦的都要度,當然其他的統統包括在裡面,這個我們一定要懂。觀音菩薩他發的願是「救苦救難,大慈大悲」,就是特別針對緊急的,急難。《無量壽經》講,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遇到有急難,緊急的災難,「但自歸命觀世音菩薩,無不得解脫者」。觀音菩薩這個願就是針對救急的,救苦救難,急難,緊急的災難;阿彌陀佛發四十八願,建立極樂世界;藥師佛也發十二大願。每一尊佛菩薩都有發願,但是願總是從通願所發展出來的,基本的就是四弘誓願。別願是幫助一切眾生離苦得樂,離苦得樂就是很多方面,所以菩薩發的願,總的來講就是幫助眾生離苦得樂。

  菩薩的心是平等、是清淨的,但是眾生根器不相同,根性不一樣,說法要契機,就是針對哪一方面的眾生,說法要他能聽得懂、能接受,這叫契理契機。幫助眾生離苦得樂也要契機,契他的機,他才樂意接受,才能收到教化的效果。講到眾生的根性,差別就很大,真的也是無量無邊。佛法把它歸納為三類,上中下三等,就是上等根性、中等根性、下等根性,分這三大類。下等的眾生眼光短淺,只顧到這一生的安樂,沒有想到來生。他覺得這一生過得很好就好了,沒有想到來生,沒有為來生著想,這是下等,眼光比較短淺。就像我們現代人,特別是年輕人,不要說他沒有想到來生,就是這一生,晚年他可能都沒有想到,甚至中年以後他都沒有想到,他只想到趁著現在年輕,趕快吃喝玩樂,這是下等。中等的還考慮到中年要做什麼,眼光遠一點,會想到晚年。現在不要說想到來生,能想到晚年的人恐怕就不多了,這裡講想到這一生的。甚至於有許多的世間人不相信有來生,你給他說來生,他說這是虛妄的,沒有這個事情,人只有這一生,他不承認這個事是事實,這樣根性的人在這個世間佔的數量也不少。他不相信人有來生來世,他認為人只有這一生、這一世,死了也就什麼都沒有了。在古印度有一種外道叫斷滅見的,人死如燈滅,就沒有了,沒有什麼六道輪迴、墮三惡道,他不相信。對於這樣的人,這一等人,我們幫助他現前得安樂,就告訴他這一生你怎麼得到安樂、得到好處,這他聽得進去、他願意接受、他歡喜學習,這是下等。中等人他知道有來生、知道有來世,他也相信有天堂、有地獄,他希望這一生能得安樂,更希望來生能得安樂。這個眼光比前面那一等人就遠大,看得遠、看得大,這樣的對象我們要教他如何你這一生得安樂,來生後世更安樂,這樣他就歡喜接受。

  上根的人眼光遠大,他聞佛說法能夠信解,他希望得到像如來果地上的涅槃之樂,這是上等根性的人,他想要作佛。遇到這樣根性的人,我們當然要幫助他,這是佛法講的根熟眾生,要幫助他得涅槃樂,幫助他證得涅槃。菩薩發心,決定是要幫助一切眾生得究竟涅槃之樂,這是最終目標,這是幫助一切眾生都成佛。地藏菩薩發的願就是這樣,所有地獄眾生都成佛了,他才要成佛,他才要示現成佛,這是最終目標。雖然他眼前不能接受,要很有耐心的去誘導他、開導他、引導他,使他漸漸能夠覺悟體會;也就是說,在教學過程當中不斷幫助他提升,這是大慈大悲。如果只是幫助他,他的願望在哪裡?他願得人天樂,只幫助他人天安樂這個目標,這沒有慈悲心;一定要幫助眾生得到究竟安樂,就是證得涅槃,這才是真正有慈悲心。幫助他,還要幫助他提升,他現前得到安樂了,希望來生後世也再進一步、再提升,希望得到究竟安樂、永遠的安樂,在佛法裡面講,以善巧方便拉他一把。這是菩薩的本願,他根本的大願。這段文末後說:

  【行相多門】

  『行相』兩個字,含義很深很廣。「行」是菩薩所示現的身分,這個諸位都很明瞭。經上說,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示現什麼身分。男女老少、各行各業,種種不同的身分,這是行相。化導眾生的方式也是屬於行相,教化眾生沒有一定的方法,非常活潑、非常生動,你才能夠適應這個世間種種不同根性的眾生。你要有智慧,你要有方法,方法的總綱領不外乎三學、六度。諸位要知道,三學六度是總原則、總綱領,要很活潑的去運用,就能夠普度一切眾生。你要真正懂得佛所說的義趣,《般若經》教給我們要深解義趣,要深解,不但要理解,還要深解,深度的理解經典裡面的義趣,趣就是趣向,他最終的目標。

  譬如戒律。我們一般人聽經的機會多,對於經論比較容易懂一點,因為講經的法師畢竟還是比較多。戒律很少人講,我們對於戒律這一方面的常識就非常缺乏,我們對戒律的常識就很陌生。我們總把戒律看作一成不變,呆呆板板的條文,很難去遵守,殊不知戒律是活潑的。戒律的精神你要懂得。佛法的戒律不是宗教式的教條,它是很活潑的,所以要掌握住戒律的精神,不是在形式上。佛家講戒律的精神是什麼?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這是我們戒律基本的,持戒修福。《金剛經》講,末法時期如果有人能夠持戒修福,對金剛波若他就能夠深解義趣。諸惡莫作是持戒,眾善奉行是修福,這樣的人他就能夠自淨其意。自淨其意是什麼?般若智慧現前。佛法的修學,中心就是在般若。佛講經四十九年,講般若的時間二十二年,幾乎接近一半,可見得般若在佛學教學當中是很重要一個中心。般若就是佛法跟世間法區別的地方,沒有般若就不是佛法,就變成世間法了,關鍵在般若。自淨其意就是般若智慧開了,心清淨了。「是諸佛教」,就是十方三世諸佛教化眾生就是前面三句:「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就圓滿了。這四句話也是我們佛法的總綱領,說盡了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教化眾生的總原則。這四句,前面兩句就是戒律,第三句就是定慧,三學都在其中,戒定慧。戒律的總原則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這是戒律的一個精神。凡是屬於惡的都歸納在十惡,凡是屬於善的都歸納在十善,所以我們不能呆呆的只看那個條文,善惡是什麼,這個標準總要懂得。

  我們學佛的人明白,凡是對自己有利益的是惡,凡是對眾生有利益的是善。佛為什麼給我們這麼說?世間六道凡夫,哪一個不為自己?佛為什麼說為自己是惡,我們要懂得這裡面真正的道理。眾生為什麼不能脫離六道輪迴?我執的根太深了。佛法,我們一般講出世間法,出世間法的定義是什麼?就是幫助眾生脫離六道生死輪迴,出離六道生死輪迴的理論方法叫做出世間法。六道生死輪迴的根源是什麼?我執,這是根,這個根太深了。念念還為我的利益,你想想看這是增長我執,我執愈來愈嚴重,所以佛說這是惡。佛教我們破我執,我執就產生見思惑。見思惑從哪裡來?從我執來的。《金剛經》講,其實這個我執《金剛經》講得比較詳細,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執著這個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就是我執。《金剛經》講得詳細,執著這個相,執著這個身體是我,念念為我這個身體著想。我執就是造成我們六道輪迴的根源,所以我們要出離當然要斷、破,《金剛經》講破四相,你就超越,證阿羅漢;圓教七信位菩薩,斷見思惑了,這才能脫離六道。如果念念還增長我執,你哪一天能脫離六道?所以我們這個我執,也就是說這個四相要慢慢淡化,到最後就沒有。我們明白這個道理,才知道佛說的這句話是真理。所以你念念為自己是惡,善惡是在這裡區分的。增長我執,增長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一直增長,不斷的增長,那你永遠不能脫離六道。念念為眾生,這是善,能夠淡化你的我執,到最後沒有了,把我執就破了,念念為眾生。所以《金剛經》在前面就講,要發願度無量無邊眾生,若有想、若無想,從非想非非想天一直到蚊蟲螞蟻,統統要幫助他們入涅槃,要發這個願。發這個願是做什麼?因為小乘的修學方法是對立的去破我執,那很難;大乘般若善巧方便,你就不要想自己,你念念就是想到虛空法界一切眾生,我都要度他們入涅槃,最貢高我慢的非想非非想天也要度,最愚痴的蚊蟲螞蟻也要度,這樣就把這個我淡化、擠破了。所以我執就不要去斷,你常常發這個願,不知不覺它就沒有了。這是《金剛經》教我們的,破我執的善巧方便就是破除我相,四相。所以念念為眾生是善,佛法善惡的標準是建立在這上面,就是能夠幫助你破除我執就是善,如果幫助你念念執著這個我,那這是惡,就不善了。

  佛教給我們,是要把我們的觀念、心理轉變過來,念念去利益眾生,不要想到自己,這個我不就沒有了?這是善,而且不是世間的善,世間的善它還是對立的,還是有人我相的,這個善是純淨純善,大善、真善,超越善惡的善。前面跟諸位說過,一切眾生是自己,也講過法身,什麼叫法身?一切眾生是法身,一切眾生是法性。所以佛教給我們把想法看法轉變,我們能夠為一切眾生就是為自己的法身慧命,這就對了。看到眾生苦,就是自己的苦;看到眾生得樂,就是自己得樂。一切眾生包括自己在裡面,一切眾生是完美的整體,完美整體就是禪宗講的「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諸佛如來證得清淨法身,盡虛空遍法界是一個自己,他是證實了,的確是這樣,整個虛空法界就是我自己,那叫證得清淨法身。就是沒有分別、沒有執著,與一切眾生,上至諸佛,下與六道眾生都是一體,都是一個自己,這叫證得清淨法身。誰有這個認知,誰肯定虛空法界一切眾生是自己?能肯定這個事實的人,他能夠證入這個境界的人,我們就稱他作佛陀,稱他作菩薩、法身大士;而不肯承認,不知道這個事實的人就是凡夫。凡夫他不知道,他也不接受、不承認,所以就是凡夫。所以佛的善惡標準從這個地方建立,我們起心動念、言語造作不為自己,是諸惡莫作;起心動念都為一切眾生的利益,是眾善奉行。

  戒律裡面的條文,有些是不能變更,有些戒律條文是因時、因地要修訂。不能變更的,這叫根本戒,根本大戒。為什麼?根本戒它是超越時空。佛法根本戒五條,我們一般講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五戒超越時間、空間,三千年前釋迦牟尼佛在世,這五條戒適用,必定是這樣的,三千年後今天還適用,這不能修改,因為它超越時空。它不是說哪一個時期、哪一個地區適用,到了什麼時期、到了什麼地區它就不適用了;不管你到哪一個時期、哪一個地區,中國人也好、外國人也好,地球也好、外星球也好,統統適用。這個不能更改,無法更改,無法更改的就叫根本戒。五戒的根本戒,實在講是四條,這四條戒才是根本戒,就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這四條叫做性戒,性戒就是說它的性質是惡,所以要戒,它的性質不善。不管你在什麼時期、什麼地區,古代、現代,中國、外國,地球、外星球,所有諸佛世界都一樣,超越時空,這四條就叫性戒,根本戒其實是這四條,這叫性戒。不飲酒這條叫遮戒,它不是性戒,叫遮戒,遮就是遮住、預防的意思。酒本身它沒有罪過,所以有句話常講,「色不迷人人自迷」,色它是無記性的,人起了貪念,起心動念造業,人自己迷了;「酒不醉人人自醉」,酒它本身沒有罪過,酒都是植物或者水果去釀的,它不是殺生,本身它沒有罪過。為什麼戒酒?因為酒喝多了喝醉了,人會亂性,失去理智,他就會去犯前面那四條戒。不飲酒就是預防我們酒喝多了,去犯前面的殺生、偷盜、邪淫、妄語,犯了這四條戒,所以佛把它列為五戒這個重戒。這條戒叫遮戒,它不是性戒。遮戒就是說,如果你沒有去受五戒,那你喝酒不算犯戒,因為你沒有受戒,它是遮戒,你喝了酒,你沒有破戒罪,沒有這一條;但是你在佛前發願受五戒,你喝了酒就叫破戒。前面殺生、偷盜、邪淫、妄語,不管你有沒有受戒,你犯了都有罪,所以那個叫性罪,它的性質本身就是罪惡的,那個叫性罪。但是如果受五戒的人他犯了性罪,再加上一個破戒罪,那是遮戒的罪。所以受了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還加一個遮戒,遮就是預防的,你發了願要去守這個戒,現在不能遵守,破了這個戒,就加了一個破戒罪。所以受了五戒,就是前面這四條犯了就是兩重的罪,因為本身它就是性罪,再加一個破戒罪;沒有受戒的人他只有性罪,他沒有破戒罪。這樣講起來,不如不受還比較好一點。這個講的是沒錯,但是受了戒有受戒的功德、有持戒的功德,你要這麼算,五戒超越時空。飲酒這個戒它開緣很多,你只要不亂性,不去犯那個戒,實在講都是有開緣的。所以這五條戒是任何時間、任何地區都適用,這五條戒現在你拿到全世界,大概都要遵守的,不管你有沒有宗教信仰,還是你信仰什麼教,這五條戒都適用。比如說不飲酒,全世界都要酒測,是不是?你喝酒喝多了,發生車禍去撞死人這不行的,違法的。全世界都是規定這一條,不就證實這個也是超越時空嗎?這個叫根本戒。

  除了根本戒之外,都會隨著時間、空間、意識形態、生活方式,各地的文化不同而必須要修訂。這就說到佛法的本土化與現代化,古老印度把戒律傳到中國來,唐朝時候做了明顯大幅度的修訂,依照現代化、本土化的原則,這就是諸位熟知的《百丈清規》。「馬祖建叢林,百丈立清規」,百丈禪師立清規,《百丈清規》就是戒律的唐朝化,適合於唐代中國人所遵守,就是現代化、本土化,這個道理我們要懂得。《百丈清規》也叫《百丈律》,他的規律。《百丈清規》的制作距離我們現在已經有一千三百二十多年,這一千三百二十多年當中,我們的思想、生活方式起了很大的變化,如何適應於現代人的生活,我們要懂得。現代人應該如何做到「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這個原則,他那個時候用什麼樣方式達到這個目的,我們今天又要用什麼樣方式也能達到這個目的,這就是我們要用智慧去思考。決定不能說全部都一成不變,除了根本戒不能變,其他的就是要有變通。一成不變,換句話說,叫現代人回去做唐朝時代的人,這是不可能的事情。尤其現在在外國弘法,你要叫外國人來做中國人,決定行不通。所以佛法今天不能普及,不能利益廣大眾生,這也是一個問題,這是我們不能不懂這個道理。

  我們再回想,兩千年前佛法從印度傳到中國,印度這些高僧大德他們懂得。印度出家人是三衣一缽,還是過著托缽的生活,到了中國之後接受供養,不再托缽,跟中國人的生活融成一片;也穿中國人的衣服,不穿印度人的衣服,印度高僧到中國也穿中國的海青。這就是他們高明之處,我們中國一般人講,印度法師被我們同化,過我們的生活,穿我們的衣服,居住我們的宮殿房舍,這就是通權達變。落實在本土化與現代化,所以佛法才能受當時人那麼熱烈的歡迎。如果這些高僧大德堅持印度的生活方式,蓋個道場蓋印度廟的模式,還過印度那種生活方式,大概中國人都不能接受、不能適應,佛法在中國就不能廣泛的去弘傳。記住佛在《金剛經》講,佛無有定法可說。佛給我們講的是原理原則,除原理原則之外,佛沒有定法,沒有一定的方法。從這個地方我們就知道,佛法是活活潑潑。諸位一定要明白這個道理,這個道理是戒學,掌握到戒學的原理原則一定要達到「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你的戒律就圓滿了。諸惡莫作,我們一般講小乘戒,是對自己;眾善奉行是菩薩戒,是對眾生,利益眾生的。

  講到佛的福報是福慧二足尊,我們「皈依佛,二足尊」。什麼是真正的福報?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你的福報就圓滿了。一生當中從來沒有一個惡念去對待眾生,沒有一個惡的行為對待眾生,你的福報就大了,這是真正的福報。能夠捨己為人,諸佛菩薩示現在這個世間來,為什麼?是為度一切眾生而示現的。我們常在經上讀到,眾生有感,佛菩薩他就有應。聰明人聽到這一句話,佛菩薩能,我們為什麼不能?我們發佛菩薩同樣的心願,我生在這個世間是為一切眾生,幫助一切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而活在這個世間,你馬上就轉變,轉凡成聖,轉煩惱為菩提。凡夫跟佛就是一念之差,你這一念轉過來,你就是乘願再來,我們現前這個身是乘願再來的身。以前沒有聞佛法,不知道,我們到這個世間來,這個身是業報身,可是聞了佛法之後,我們能夠把業報身轉變成願力身,為什麼不做一個轉變?我們每一個人都念念希求消業障、免災難,業障、災難從哪裡來?業力變現的。轉業力為願力,業障就消了,業障就沒有了,災難也沒有了。轉變就在一念之間,你這個念頭能不能轉過來?給諸位說,真正轉得過來,不但福也得到,慧也得到,你智慧就開了。

  所以三學六度雖然說了九條,九條是一樁事情,三學展開就是六度,六度歸納就是三學。如何把這個原理原則落在生活上,這是學問、這是功夫。我們應當認真努力去學習,佛菩薩給我們做最好的榜樣。我們在這部經上向地藏菩薩學習,學習地藏菩薩,你自己本身就是地藏菩薩。

  好,這一堂課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這裡。下面綸貫,我們下一堂課再繼續跟大家來學習。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