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地藏經玄義—不自欺,不欺人  悟道法師主講  (第十三集)  2020/10/28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4-012-0013

  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放掌。請大家翻開《地藏經》玄義,《地藏經科註》綸貫第五頁倒數第四行,從第二句看起:

  【次釋本願之法。本即本昔。梵名尼坻,此方翻願。希須、樂欲之意,志求滿足之稱。】

  這在解釋名題裡面先是分開來講,前面介紹過「地藏菩薩」,這是第三段『本願』。青蓮法師註解得也很好,『本』是本昔的意思,也就是過去生中曾經發過這個願,這個說法是從事相上講,我們也比較容易理解。另外一個講法,他在此地也說出來,「本」就是本性,此地說:

  【由菩薩托根性地。以隆其願本。】

  這個講法比前面的意思要深。實在說,「本」是根本,根本就是自性,自性裡面本具的性德。由此可知,一切眾生人人皆有,個個不無,只是被無明煩惱覆蓋住,雖有而不能現前。我們試想,誰不愛護自己?自己的身體,一根頭髮、一根汗毛都非常愛惜,所謂「動一髮而牽累全身」,焉有不加愛惜之理?這種愛惜就叫做本願,不是從外面來的,是自自然然,佛家講的「法爾如是」,它本來就是這樣,這才是根本。眾生迷失了自己,所以對自己切身痛癢之處變成麻木不仁,往往是倒行逆施,糟蹋自己,這叫罪過。菩薩覺悟明白了,原來盡虛空遍法界是自己,他對於虛空法界森羅萬象、一切眾生(森羅萬象跟一切眾生是一個意思)沒有不愛護的。唯有覺悟明白了,護念之心、愛護之意才顯現出來,我們講這個叫發願,這個願發起來了。其實這個願是本願,我們本來自性的願,以前被煩惱、無明蓋覆住,原先不現前,現在無明、煩惱這個障礙除掉了,於是這個願力現前,這叫本願,這才是真正的本願,就是根本,根本就是我們的自性,所以這個願是從自性當中所發的,真實的本願。所以他發願根據什麼?根據自性、性德發的願。末後有一段也說到這個意思,倒數第二行末後這一句:

  【又即本性之力用,大士稱本立願。乃自心起信,還信自心。】

  這個說法說得很貼近,諸位仔細去思惟,細心的去體會。『稱本立願』,「本」是自性,「立」是現起的意思,現在發起了這個願。如果立當作法身來講,那個意思就差了,是你本願這個時候現前了。這個地方註解註得很多,也註得很好,我們把它念念,從第五頁最後一行我們念起。他下頭舉個比喻:

  【譬樹之因地發根,根深本大。則枝葉依之而敷榮。華果由之而茂實。狂風雖大,不能動搖。】

  這段比喻好懂。下面這是正說:

  【願不依諦。名為狂願。諦不從心,目為邪諦。】

  這兩句話很重要。『諦』是什麼?用現在的話來說是真理,願要依真、要依理,這才叫願。如果願沒有依真、沒有依理,就是沒有依這個真理,那個願是假的,那個願會動搖、會退轉,會產生變化,隨著外面境界,他的心就會改變,這個願是靠不住的。由此可知,凡夫沒有見性,所說的話難以置信,現在人常說不守信,不講信用,那就是願不依諦,沒有依這個真諦,所以他講的話靠不住,會變。這個我們舉出現在這種男女戀愛,這樁事情大概是最明顯的,現在都是自由戀愛,在戀愛的時候說的話說得是很動人的,結婚沒多久離婚了,以前講的話不算了,變了。實在講,現代人講的話真的是不要說回歸自性,就是現在人講話跟古時候的人,不要說很久的古人,半個世紀以前的人講的話都還守信,不像現代人。那是怎麼一回事?雖然他不能夠依佛法講的真諦(就是真理、自性),但是他有依世間聖賢的教誨,像儒、道。這真的是《學記》所說的「教學為先」,他有接受過這個聖賢的教育,儒、道都是教人要守信,他知道人與人之間往來應當要守信,他能夠奉行。可是遇到大風大浪,為了要保全自己,保全自己的生命,保全自己的利益,也把守信捨棄,他遇到大變化發生,會有這種現象。重大災難,縱然犧牲身命財產都不會動搖,那是依諦,那是佛菩薩才做得到,凡夫做不到。所以菩薩們,這些菩薩他發願要度眾生,眾生對他不了解、不認識,眾生接受菩薩的幫助不但沒有感恩,反過來還侮辱、陷害,用很殘酷的方式來對待他。那菩薩對眾生,他的愛心有沒有因為這樣改變?菩薩不管眾生怎麼對待他,侮辱、毀謗、陷害,他對眾生的愛心絲毫沒有改變。為什麼他能夠不改變?這是依諦,他依真諦,菩薩明心見性,他知道事實真相,他不會變。為什麼他能做到,就是這個原因。

  佛在經上也給我們舉歌利王割截身體的故事,這個故事出自《涅槃經》,《金剛經》也講到。歌利王那是極無理的,這個忍辱仙人他也沒有犯罪,是他的宮女自己去找他的,請他開示,他就對那些宮女講開示,被歌利王看到了,以為是他在調戲他的宮女,不分青紅皂白就把他處死,而且還不是一刀讓他死,肉一片一片的割,凌遲處死。這個凡夫無法去忍受的,只有菩薩才做得到。忍辱仙人被歌利王割截身體,為什麼他一絲毫怨恨報復心都沒有?他依什麼?依諦。「諦」是什麼?諦是從自性真心裡面顯露出來,是自性真心裡面本具的德能,所以叫做本願,他見到真性了。所以他不會有怨恨,為什麼?這一切都是我們自心所現,都是自己心變現出來的,順境、逆境都是我們自心所變現的,都是自己;都是自己,他就沒有這種人我的對立,這個相就沒有了。所以菩薩他明瞭事實真相,證得事實真相,因此遇到這個極大的逆境,他的心絲毫不動搖,這就是憑著、依這個真諦,就是真理,真理就是自性。

  『諦不從心,目為邪諦』,這兩句話要用現在話來說,真理如果不與自性相應,那這個真理靠不住,那是假的不是真的。世間人講的真理講得太多,很多人都說他講的是真理,這個真理標準都不相同,總不如佛法,佛法是依自性,依自性來講真理,離開自性那就不是真的了。世間講的這是世智辯聰,再聰明人觀察入微,你仔細去觀察他講的,他所說出來的這些道理你仔細去聽,似是而非,聽起來好像滿有道理,仔細去分析觀察,不對,沒有道理。原因在哪裡?因為他還沒有見性,沒有明心見性講出來的東西跟自性不相應,也就是說跟事實真相不相應,這是世法跟佛法的差別。我們看看地藏菩薩:

  【今以心為地,諦為根,願為本,然後正行之枝敷暢,助道之葉鬱蔥。七覺淨華,八正道果,成實法林之樹,莊嚴總持之華。】

  這個比喻合法,我們一看就懂了。

  【故須稱本立願,方能要制其心。縱遇境風,不能沮壞。】

  這幾句話很重要。由此可知,真正菩薩修行,諸位想想看,真心重要。我們為大家提出第一個是「真誠」,這是家師淨老和尚早年在新加坡、海外各地弘法,提出第一個就是真誠,真誠是什麼?這個是根本,就是自性。如果沒有真誠心,全都是假的,無論你怎樣修學、怎樣用功、怎樣精進,到最後都落空。什麼叫真誠?真誠就無私,有一絲毫的私心就不誠、就不真。曾國藩在《讀書筆記》裡面記載「誠」的定義,他的解釋是說:「一念不生謂之誠」。這個誠,世間聖賢、出世間的佛菩薩都講誠,曾國藩先生解釋得很有道理。你一念不生了,心裡沒有妄念,這個時候心就真誠了。禪宗六祖惠能大師在《壇經》裡面告訴我們「本來無一物」,那是真心。大乘經論裡面也給我們講「真心離念」,真心它沒有妄念,跟六祖講的「本來無一物」是一個意思。可是祖師大德又給我們說,離念是離邪念,不是沒有正念,不是什麼念都沒有。正念跟邪念有什麼分別?起心動念那個念是邪念;不起心、不動念,眼能見、耳能聽,那是正念。如果我們還聽不懂這個話,再告訴大家,我們用六根的根性是正念,如果用六根之識(用六識)那是邪念,這是法相宗說的,這個說法說得我們比較容易懂。所以正念是佛念,就是佛知佛見。佛知佛見裡面決定沒有妄想、分別、執著,你只要帶著妄想、分別、執著,那個念就不正,離開一切妄想、分別、執著,這才叫正念現前。這是什麼人?大家都曉得,是圓教初住位的菩薩,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這個時候叫正念現前,真心顯露。還沒有見性的人,統統用的是識心,不是真心。這個標準就高了,連十法界的佛菩薩、緣覺、聲聞、辟支佛、阿羅漢,都還沒有見到真性,還是用識,他還有識。阿羅漢他超越第六意識,但是第七識、第八識還有。十法界的佛菩薩也是用識心,還不是用真心,但是他們用的這個妄心,依照佛的教導用得很正,他們斷見思惑、斷塵沙惑,無明沒破,無明就是起心動念。所以用這個標準,古大德也講,十法界六道法界叫內凡,內裡面的凡夫,六道;超越六道四聖法界的聖人叫外凡,他還是凡夫,但是比我們六道的內凡這些眾生高明,他們超越分段生死了,但是還沒有明心見性,所以稱為外凡。所以嚴格講,要明心見性,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這樣地位的菩薩才叫聖賢,佛教的聖賢。佛教的聖就是講佛,賢就是菩薩,菩薩圓教初住到等覺還有四十一個位次,因為他們見到真性了,真正是聖賢,不是凡夫了。所以沒有見性的人統統用的是識心,他不是真心,就連四聖法界的佛菩薩、阿羅漢、辟支佛都還用識心,那我們凡夫就更不用說了。

  這部經也是圓教一乘了義大經,青蓮法師五重玄義判教裡面就講得很清楚。地藏菩薩無量劫前早就成佛,大慈大悲退居菩薩位,教我們什麼?教我們發慈悲心。不居佛位,居菩薩位,做一切眾生「不請之友」,這個多難得!因為佛是老師的地位,眾生要主動去請法,佛才講經說法,眾生沒有請,那佛就不講經說法了。菩薩不一樣,菩薩是同學,可以做眾生不請之友,所以示現這樣的一個身分,眾生沒有請,菩薩可以主動去教他,跟他交流,這個多難得!所以從真誠裡面發的願,你才能夠控制你的妄心,底下講『方能要制其心』,這個「心」是妄念,你才能控制得住。這個真誠,就是《金剛般若心經》講的「般若」,就自性的般若智慧,這裡用的名詞叫真誠。真誠就是般若,這個我們一般人就比較不懂了,所以這個發願他直接叫你從根本去發,從根本修,屬於圓頓教。你沒有真誠,我們也常常講,我也很想真誠,就真誠不來。所以我們沒有去深入《般若經》,我們聽說真誠,實在講我們也不曉得什麼叫真誠,其實真誠講的就是般若。大家學習就是學什麼?學般若。般若智慧現前才有真誠,沒有般若智慧就沒有真誠,沒有真誠你就不能控制你的煩惱習氣。般若一現前,妄心就沒有了,妄心是煩惱習氣,你沒有般若智慧,你沒辦法控制、沒有辦法去克服這個煩惱。這個是佛在經典上講了很多,為什麼佛講經說法四十九年,般若講了二十二年?六百卷《大般若經》,分量這麼多、這麼大。你看《華嚴》,《八十華嚴》、《六十華嚴》、《四十華嚴》,當中有重複的,把重複的扣掉,《九九華嚴》也不過九十九卷。你看《大般若經》是六百卷,多出幾倍,佛為什麼講那麼長?因為佛法的中心就是在般若,沒有般若我們不能提升,不能恢復本性。所以這裡講我們要再補充、說明,不然聽到真誠大家也不曉得,每一個人都覺得我是誠心誠意的,我的心很誠,我也沒騙人。這個我們也常常遇到,我誠心誠意,我哪裡有一點不真誠?他不曉得真誠的標準在哪裡。人只要有煩惱習氣,怎麼會真誠?大家想一想,真它是不會變的,誠它就是沒有我了,沒有私心。你說你有我執在,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你說怎麼可能沒有私心?只是說這個私心嚴重不嚴重這樣的區別。你只要有我,對面就有個人、就有眾生、就有壽者,這個念頭不斷就是壽者相,怎麼可能他沒有私心?無我了那就沒有私心、沒有對立了,所以人要是隨著自己煩惱習氣,怎麼會不造業?你修學怎麼可能得到成果?得不到,用功用得不對路。所以古往今來,凡是修學有成就的人沒有別的,他那個根本就是真心,一片真誠,他決定能成就。成就雖然有大小不一樣,但是決定成就。這種成就在現象上有兩樣:一個是遇到殊勝的緣,決定往生不退成佛;第二個是遇緣不勝,沒有這個殊勝的機緣,沒有遇到淨宗法門,但他也必定得生天的福報。他不在人間,他在人間沒有那麼大的福報給他享,所以他往生到天道去享天福了。我們要發心,這就明白了。

  可是這個話說得容易,做起來難!從哪裡下手?這《楞嚴經》講的「最初方便」,就是說從什麼地方入門,從什麼地方下手。古時候司馬光有一句話說得有道理,我們應當要學習,要從「不自欺、不欺人」下手。你要學真實,絕不欺誑任何一個眾生,從「誠實」這裡下手。你做人不誠實,對待別人虛情假意,還常常打妄語,那會有什麼成就?不能成就。由此我們就曉得,真正修行從「不妄語」始,你一生起心動念、所作所為,沒有一樁事情不可以公開、不可以告人。你起心動念、所作所為不肯告人,那個事情就不是好事。全部透明化,這是自性,是性德。凡是有隱藏,那是無明、黑暗的一面,那個東西是明心見性的障礙。現在人的術語叫透明化,一切透明化是我們修行入手之處,我們想在這一生當中真成就,那就得要真幹。而實在說,這裡面的功德利益就不可思議!世間人迷惑顛倒,以為隱私才能夠得利益,他不曉得隱私自己真正得不到利益,透明的利益比隱私的利益不曉得大多少倍。現前的利益,你得到大眾的信賴,得到大眾的尊敬,而修學證果的利益,你就能夠明心見性,見性作佛。所以我們不能認真在這上面做功夫,那就不行了。

  下面跟我們舉例來說明。諸位都很清楚、很明瞭。「願」有通、有別。通是四弘誓願,四弘誓願可以說是一切諸佛菩薩在因地所發無量無邊的大願,歸納成為這四大類。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無論發什麼願,總離不開這四個綱領,這是總願,不管你發什麼樣的願,發十二願也好、四十八願也好、三十六願也好,你發的是什麼願。地藏菩薩發的願是「地獄不空,誓不成佛」,他發這個願;觀音菩薩發的願「大慈大悲,救苦救難」,每一尊佛菩薩他都有他個別的願,但是願總離不開四弘誓願,所以這四個綱領是一切菩薩願行的總綱。四弘是依四諦,四諦是從自性,所以稱之為真理。依苦諦,發「眾生無邊誓願度」,這個發是從你自性裡頭自自然然生出來的,一絲毫勉強都沒有。儒家講的「惻隱之心」,看到人有苦難,自動自然就伸出援手幫助他。看到一個小孩不小心掉到水裡,你一定就馬上把他拉起來,儒家叫惻隱之心。在佛法裡面是根本,從本立願,這不是學來的,也沒有人教你,完全出自於自然,這就叫性德的流露。

  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不是從來沒有性德流露過,有流露,不過時間短,多數的時間是迷失了。所以看到眾生苦的境界,那個時候什麼念頭都沒有,你的性德就會流露。如果要起一個:我該不該幫助他,我幫助他後果如何?那就落到妄念去了。遇到一個小朋友、遇到小動物,往往這個時候什麼念頭都沒有,看到他有難,看到他有苦,你立刻自動去幫助他,在這個地方能夠看到我們自性性德的流露。如果想到利害,想到其他,就落到意識裡面去,這是妄心,不是真心。菩薩跟我們不同,就是他的真心,他會用真心。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有真心,菩薩會用,我們不會用,我們不知道用真心,不懂得怎麼用真心。菩薩他的真心、性德能夠永遠保持不迷不失,我們凡夫就是迷失了真心,不是沒有,迷失,不是喪失,是迷失,自己不能覺知。我們現在要學的,也就是學這個。其實學佛並不是從外面學到很多東西,我們智慧德能跟佛菩薩都完全一樣,平等,沒有絲毫差別,所謂「在聖不增,在凡不減」,我們現在是把這個障礙去掉,恢復自性性德而已。

  現在我們要做的,實在講就是佛陀教導我們要如何保持我們性德而不迷失。佛菩薩教導就是給我們一個啟發,開示,開是開啟,讓我們悟入佛知佛見,就恢復我們的自性、德能。怎麼恢復?經論裡面常講六根接觸外面六境,第一念是性德。這個第一念不好懂,那個第一念不是我們想的「我第一個念頭」,看到、接觸了,我第一個念頭起來我要怎麼做,那個叫第一念,不是。那個不曉得到第幾念去了,因為那個第一念我們不能保持,一閃就過去了。這個第一念是性德,我們睜開眼睛看外面的境界,這是「見性見」,這就是《心經》講的叫「照見五蘊皆空」。我們凡夫不知道用照,我們凡夫是用想,那想就落在意識心裡面,意識心就是妄想、妄念了。我們現在用的是想不是照,照就像鏡子一樣照外面的境界,什麼境界來它就現什麼相,鏡子它沒有動,它清淨,如如不動,什麼境界來它就現什麼相,我們現在學就是學這個。這個第一念真的不好懂,我們睜開眼睛見性見,這個時候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沒有起心動念,眼睛張開就像照相機一樣、像鏡子一樣,外面照得清清楚楚,這是見性見。可是這個速度很快的,第二念我們就變成眼識了。其實眼識也還好,前面眼耳鼻色身這五識,識它的作用是了別,覺得很明瞭,看到什麼很明瞭,現在問題是在第六意識。五識第一念見性見那是見性,很快我們就迷了,就變成眼識,眼識還好,是了別;但是眼識很快就傳遞到第六意識,第六意識就起來,有分別了,這個什麼顏色,圓的、四方形的,長的、扁的。這個意識心的功能它是分別,分別出來有好惡、有執著。第七末那識它是執取、執著,麻煩就來了,就生煩惱了,這就完全錯了。

  諸佛菩薩的本事,跟我們凡夫不一樣,他永遠保持見性見、聞性聞,所以叫明心見性,他就是第一念,他沒有第二念,禪宗講的明心見性。他見外面境界,外面境界是自性,見性見色性,那個就不叫色塵了,叫色性;聞性聞聲,聲不是聲塵,是聲性。見色聞聲,六根接觸六塵境界,起妄想分別執著,起是非人我、貪瞋痴慢就迷了,就錯了。我們現在凡夫跟佛菩薩差別就在這裡。其實凡夫你要成佛,說簡單也很簡單,你這一念保持第一念就是佛;第一念不能保持,很快又迷了,就變成識。變成識,識也還好,就是前五識它是了別,第八阿賴耶識它是含藏,它存檔。你有什麼它存什麼,都不會扭曲的,它也沒有什麼差別,它不會扭曲,不會說去弄一個改一個什麼,不會,善的、惡的照原原本本的輸入,好像檔案輸入一樣,記錄跟原來落下的那些善惡種子完全是一樣,所以它的功能是含藏。前面五識跟第八識是沒有問題,現在問題出在哪裡?第六識跟第七識,第六識它分別,第七識它執著。所以相宗叫轉識成智,不是轉前五識、第八識,不是八個識統統轉,你只要轉第六意識跟第七末那識,這兩個轉過來,那前面五識跟第八阿賴耶識它就跟著轉了,這叫轉識成智,成般若智慧了。你只要轉第六意識跟第七識,主要問題出在這兩個識。這兩個轉了,五、八就跟著轉了,所以因從六、七轉,五、八這個果它就轉了。

  我們想想,佛講的「一切法從心想生」,心想就是識,識變境界,識它會變,心性它只現相,識就給它轉變了。如果單單是性現出來的相,這個法界叫一真法界,一真就是它不會變了,它只有一個真的,不生不滅,在我們眼前。中峰國師在《三時繫念》給我們開示「分明在目前」,但是我們沒有深入這些經教,這些祖師大德講的這些開示我們也不懂,什麼叫分明在目前?目前是什麼?目前就是一真法界,目前就是不生不滅,就在我們眼前。如果我們用見性見色性,那就是一真法界,就是第一念。所以我們第一念都是自性的功德,第一念現了,到第二念就轉變成識。識變化,識它就有變化了,外面境界隨心變,這是佛講的「一切法從心想生」,心想是識。從心想生,境界就不平等,就有善惡好醜;如果見性見、聞性聞,這個境界是平等的,沒有好醜善惡、沒有是非,是平等的境界。境界之變都在自己一念之間,不是別人變給我們享受,自己變自己受用。每一個人都是這樣的,都是自己變自己受用,所以俗話講「自作自受」,都是自己造作的,要自己去承受,這是真話,與別人不相干。如果別人能變得給我們享受,那好了,諸佛菩薩大慈大悲,我們還用修行嗎?就不需要了,他來代替就好了。這個事情佛菩薩也不能代替,所以決定是自己的事情,佛菩薩他能幫助我們的就是說他給我們開示、給我們開導,指示我們。所以佛我們深入經教知道,佛教不是宗教,它是教育,它在教導你,不是一般宗教講的萬物都是上帝創造的、有個造物主、我們都是他造的。他造的,好的也是造物主造的,不好也是造物主造的,一般宗教,外國的宗教是這個講法。

  有一年我們淨老和尚到加拿大去演講,有一個當地的西洋人他也去聽講,當然中文他聽不懂,也是要人家給他翻譯。他聽完我們淨老和尚講完經,他就問問題了。他說他最近運氣很不好,常常遭遇到很不如意的事情,就問我們老和尚什麼原因,為什麼會這樣?我們老和尚看看他是外國人(當然在加拿大他是本國人,我們老和尚去那裡是外國人,當然我們以中國人的身分來講他是外國人),他們一般西方國家大多數信奉基督教、天主教,就問說你這個問題有沒有到教堂去問牧師?他說有。那牧師怎麼回答呢?牧師給他講,上帝的安排。解決了,上帝安排,你就認了吧!上帝給安排怎麼樣你就怎麼樣。這個牧師給他回答了這個問題,他心裡是不是沒有疑惑了?他如果沒有疑惑,他怎麼會再去問我們淨老和尚?他不會問了。問了就是有疑惑他才問,就是說明這個牧師給他回答了他還是有疑問。他有疑問我們可以理解,奇怪為什麼上帝給我安排這麼不好,給那個人安排那麼好,他心裡恐怕都覺得上帝怎麼不公平呢?這個我們也可以料想得到的,大概都是這個問題。所以那個是宗教的說法。如果佛教的說法呢?那就是自作自受了,不是上帝給你安排,是你個人造的善惡業,你的果報;你的遭遇跟著你過去造的善的因或者惡的因,現在受的是果,修善得福報,造惡得凶災。所以佛講的是教育。我們也可以從這個地方很清楚的了解,開悟也要自己開悟,佛菩薩也不能代替。就像我們念佛往生,佛菩薩也不能代替我們發願。發願,信願,你要相信、你要發願、你要念佛都是各人的事情,佛菩薩不能說我代替你們信願行,那我們還用念什麼佛,也不用聽經了,不個個都往生極樂世界去作佛了嗎?這樁事情是誰都不能代替,你要參禪開悟也要自己,你要信願往生也要自己,佛只能做到開導、開示、勸導。《彌陀經》勸四次,佛只能勸,把這些道理、方法、境界給我們講清楚、說明白,勸我們,我們聽明白,接受了,依教奉行了,那我們就成就了。所以你要有能力,聽了佛的開示能夠悟入,你不能悟入,佛沒有辦法代你悟入,佛做不到,一定要自己悟入。你悟入一分,你有一分的受用;你悟入十分,你有十分的受用,這個受用是諸佛菩薩果地上的受用。

  實在說,四弘誓願在講席裡面家師也講得很多,真正的願就一願,就是「眾生無邊誓願度」,就這一願。我們今天這個願沒發出來,只是看到別人發,我們聽聽念念,沒發出來。為什麼?這個願果然發出來,後面三願就完成了。後面三願都是要完成這一願的條件,你要度這些苦難眾生,你自己沒有辦法離苦,你怎麼去幫助別人離苦?所以自己要先斷煩惱。決定沒有說自己煩惱沒有斷,他能夠去幫助別人斷煩惱,沒這個道理,必定自己要先斷煩惱。我為什麼斷煩惱,為什麼修行?為度一切眾生。這在世間法裡面講,這個人他的志願、他的志向,這個人願太偉大了,他不為自己而為眾生,為了度眾生。斷煩惱是成就自己的德行,自己有德行之後還要有能力,有德行沒有能力還是不能幫助別人,所以才有第三願,「法門無量誓願學」,你要具足能力,要有智慧。

  在教學過程當中,德行是第一。孔老夫子的教學四科,那個順序也不能顛倒,第一是德行,第二是言語,第三政事,第四文學。文學就是現在講的各行各業,百科、技術、科學、技藝等等。世出世間的聖人,都把德行擺在第一。我們看現代的教育,我們看全世界這個時代的教育,把德行的教育捨棄了,不重視,不講求,所以這個世間叫亂世,濁惡之極。人都隨著自己的欲望去發展,充分的發展自私自利,發展損人利己,這個世間哪有不亂?肯定要亂的。世尊的教導,教我們無爭,《金剛經》上世尊讚歎須菩提尊者,得「無諍三昧」。可是今天這個世間,無論在什麼地方你所聽到是競爭,一定要勝過別人。競爭提升,鬥爭,再來就戰爭,爭的概念被現代世間人所尊重推崇,這是錯誤的概念,這個觀念是錯誤的。世出世間聖人都不贊同,我們看孔子、孟子都講「謙虛忍讓」,孟子說得更好:「上下交征利,其國危矣!」這是他對梁惠王講的。這個國家如果從上最高的領導到下面的人民,大家都在爭利,這個國家就危險了。一個家庭也上下交征利,一個團體也上下交征利,現在講佛教的道場如果也是上下交征利,那多危險!如果彼此鬥爭,這個家庭會衰敗,這個社團會敗,只有和平才能共存。所以德行一定要靠教學,教學最重要的能事,也就是教導一切眾生恢復自己的德行。德行是自性本具的良德良能,它不是從外面來的。我們每一個人自己本來就有的,而是我們現在迷失了,被煩惱障礙了,所以聖人教導我們恢復自己本來的性德,世出世間聖賢他教學主要目的在此地。

  好,這一堂課時間到了,我們就先學習到這裡。下面我們這裡還沒講完,下一堂課我們再繼續來學習。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