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淨宗同學修行守則—切莫感情用事  悟道法師主講  (第五十一集)  2021/7/14  台灣台北靈巖山寺雙溪小築  檔名:WD13-005-0051

  《淨宗同學修行守則.常禮舉要》。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放掌。請大家翻開《淨宗同學修行守則》,第八十頁,我們從第三行:

  【十、遇事要鎮靜,做不到的事,莫妄逞能。】

  我們從這裡看起。這一條就是我們遇到一些事情,特別是比較特殊的事情,要鎮靜。做不到的事情『莫妄逞能』,就是我們要衡量自己的能力,自己的時間、自己的精神,看看人家請我們做什麼事情,我們自己有沒有這個能力?有沒有這個把握?有把握,有這個能力,再答應。如果自己做不到的事情,為了逞能、逞強,要表現自己的能力,為了面子逞能,到時候這個事情做不到,就更沒有面子了。所以遇事要鎮靜。

  我們來看雪廬老人這條的講錄。「《禮記》開頭三句是:毋不敬,儼若思,安定辭。不論幹什麼,心裡對一切都恭敬,身體容貌要像想東西時一樣。想東西是怎麼樣呢?想東西時心理就不會亂七八糟,就是那個樣子。說話要安,安什麼呢?這個安是第一要緊,你先得止,所謂知止而後有定,這才穩定了。一止一定穩定了,這才能鎮靜。」

  這是引用《禮記》開頭的三句話,「毋不敬,儼若思,安定辭」。我們無論做什麼事情,各方面,點點滴滴的,你擦個地、抹個桌子、掃地、整理桌上的東西、書擺在書架、煮飯、洗衣服、上殿,各個方方面面,所有的工作,都一切恭敬。這一切恭敬,在佛門懺儀裡面前頭都會有這一句「一切恭敬」,對一切都要有恭敬心。身體容貌怎麼去表現這個恭敬?要像想東西時一樣,好像我們在思考一樁事情。我們在思考一樁事情,就會很專注,心很專心,不會亂七八糟,就是要那個樣子。比如說我們聽課,聽老師講課,要專心的聽,這個就是恭敬,就像你在想東西一樣,你有聽進去,你專心在聽。專心了,你心裡就不會亂七八糟,一下子想這個、一下子想那個,一下要做這個事情、做那個事情,這就很亂,亂就不恭敬了。所以「儼若思」,就是那個樣子。「安定辭」就是說話要安。這個安是很要緊,我們講話如果沒有安、沒有定,這個話也是常常講得有毛病、有問題,常常講錯話,甚至亂講,這個就是沒有安定辭。安定辭,哪些話先講,哪些話後講;要講什麼,對什麼人要講什麼話。要定,必先止,所以引用《四書》講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這個才穩定。一止一定穩定了,這才能做到鎮靜。遇到事情來的時候鎮靜,特別是突發的事件,這個時候更要鎮靜,不能衝動;如果不鎮靜,衝動了,可能就把事情愈搞愈糟。

  「這個鎮靜好不容易,我不說客氣話,我一直到目前還是沒有鎮靜的功夫。但是比起一般的躁人,我看起來像鎮靜,可是自己問自己,並不鎮靜。這樣不行,也不能成功,不鎮靜絕對不能成功。知止而後能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這個鎮靜太重要了!」

  雪廬老人講,他說他自己也還做不到鎮靜的功夫,但是比起一般心浮氣躁的人,看起來他是比較鎮靜。可是雪廬老人他自己要求自己,自己還是沒有做到鎮靜的功夫。特別講到《四書》講的,這個修心功夫沒有修好,做什麼事情就做不成,不能成功。所以沒有鎮靜的功夫,做事絕對不能成功。知止而後能定,止,止息妄念;定,心定下來,穩定下來,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就是思慮、考慮,在佛法叫思惟;慮而後能得。所以這個鎮靜的功夫非常重要。

  「從前因為沒有學校,所以上私塾,請老師教書,一天只念三行、二行,並不多。記性好的、聰明一點的,念一念就會,你若是隨隨便便心不在焉,時間不到都不許回家,也不准亂走,坐在那裡,連下來都不許。上私塾有一種叫『出恭牌』,同學們要用時,把書放在老師的跟前,拿著牌子,到外邊去上廁所。」「出恭牌」就是上廁所。這是雪廬老人講,以前沒有像現在這種學校。在中國自古以來,一直到清朝,都是私塾,到民國初年還有,後來慢慢就改成現在的學校了。所以以前上私塾,老師教書,一天只念二行、三行,並不是很多,就是要你背,要你背書。聰明、記性比較好的學生,他念一念就會背了。但是如果你隨隨便便,心不在焉,時間還沒有到,也不許回家,也不准亂走。就是你會背了、會念了,會背、會念怎麼樣?你心要定在那個地方,不能說你會背了你先回家,不行,一定到時間才能回去。你會背了,出去玩吧,那也不可以,也不能亂走,就一定要坐在那裡,就坐在課堂裡面,連下來都不許。

  上私塾有一種叫「出恭牌」,就是你要上廁所,書本放在老師面前,然後出去。「大家一看某人不在那,桌上有出恭牌,表示他上廁所去了。出恭牌,在屋裡一天也閒不住,老師本來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後來也覺得不對了,哪有一天那麼多大小便呢?同學們上廁所前,先疏散疏散,等上完後回來,再把出恭牌放在老師桌子上,回去坐好,不到五分鐘又有人來拿。沒有出恭機會的學生,就要坐在位子」,沒有上廁所,你也不能往外跑,你就坐在那個位子上,「上到一定鐘點,才能下來」。這個是什麼?用什麼功?實在講,就是跟佛門一樣,叫修定;守住這個規矩就是戒,修戒、修定。遵守這個老師的規矩,心定下來,不亂跑。心定下來,你才有心得。

  所以我們佛法跟世間儒家、道家教學的原理原則都一樣,就是修戒定慧,這個跟現在西洋教學法完全是不一樣。所以東方這個古老的教學,教人修什麼?修戒、修定,定到一定的功夫,他就開智慧了;智慧一開,他就觸類旁通。現在西方的教學是鼓勵學生動,不是靜,他是動,就是跑、玩,現在學生都是學西方這種教學法。西洋的教學法就是蹦蹦跳跳的,說這樣孩子才會活活潑潑。叫孩子坐在那邊,死死板板的,現在人不接受這個教學。實在講,這個是現在的家長不懂,不知道這種教學的用意在哪裡,不知道,不知道這個是修戒、修定,開智慧的前方便。就學西洋這些,所以現在你看幼兒園、幼稚園、小學,教什麼?教蹦蹦跳跳的。小孩本來就喜歡玩,再加上蹦蹦跳跳,心就更亂了,更定不下來了。所以這個教學,東西方不一樣。但是東西方,如果你要研究一樁事情,你心還是要靜、還是要定。比如說科學家在研究一樁事情,他也要安靜,他也要定,要專注,這個原理原則都是一樣的。所以中國傳統文化教育,從小就奠定戒、定的基礎,到了十五、六歲智慧慢慢開了,那個時候才講解,實在講就是跟佛門講的戒定慧三學完全是一樣的,一個道理。所以為什麼老師管得這麼嚴格,下課時間沒到,大家都要坐在那裡?坐在那裡,大家修定。

  我們再看下面,「在這屋子裡念書,同學們最喜歡老師看書抄東西,最討厭老師什麼也不幹,坐在那裡東看西看,一不如意就要嘀咕了。你在那坐著,要是搖身回頭看,老師說:看什麼?一點也不讓你閒著。接著說:為什麼放著書不念?你說:書我都會了。老師就說:會了也得看。這是練你的鎮靜」。我們一般看會了就不想再看,看一遍不想看第二遍了,心開始浮躁了,心浮氣躁,心就動了。就是你要重複的看,「一門深入,長時薰修」,鎖定一個點。這個我們淨老和尚在講席當中也分析得很清楚,好像你那個光散的,你用一張紙遮著,光線就被遮住了;如果你把這個光集中到一個點,這個光就是激光,它連鋼板都能夠穿透。這就是佛經上常講的「制心一處,無事不辦」,心把它定在一個地方,沒有什麼事情辦不成的。制心一處就是修定,經典上叫三昧,修定。所以老師就要求,你會了,你會背了,還是要繼續看。所以過去在十幾年前,我們淨老和尚,我記得有一年在圖文巴澳洲淨宗學院,他提倡聽經的一個方式。那個聽經,那個時候是VCD,一片一個小時,這個經怎麼聽?一天聽十遍,重複的聽,聽十遍,聽十個小時。我們一般聽一遍就不想再聽第二遍了,心就開始浮動了。所以一片聽十個小時是幹什麼?修定。就像我們讀經一樣,《無量壽經》讀一遍、讀二遍、讀三遍,重複的讀。為什麼重複?這個經我都會背,為什麼還要一直讀?主要是修定,你修三昧,心定在這個上面。所以古時候私塾教學,老師也是這麼教的,學生都會了,會了還得要讀、還得要看,這個是練習你的鎮靜,心不會浮躁。

  「辦不到的事情萬別逞能。要辦的事情先計劃,而且事前不說,先把事情看明白,心裡計劃好。一旦答應人家就得辦,辦得有始有終,這就要靠毅力了。就算碰破頭也得幹下去,務必把事情給解決了,這是我年輕的脾氣。現在有了年紀,不大這樣,多少好一點,逞能再碰頭這不行啦!」雪廬老人講,辦不到的事情莫妄逞能,就是你自己做不到的,不要去逞強。你要辦事情,也要先計劃計劃,先把事情看明白,心裡計劃好。一旦你答應別人的要求,你就要給人家辦得有始有終,不能有頭無尾的。這個是要靠毅力,要負責任,就算碰得頭破血流也要幹下去,務必把這個事情處理好。雪廬老人講,他年輕就有這個脾氣,年紀大了比較好一點,就不大像以前年輕這樣了,再逞能就不行了。

  「從前我管人家的閒事,人家不打官司,我去打。古人有句話說:和解不成,便是家羞。官司是我打的,沒錢,我在家裡偷東西賣了,我給你打。所以我年輕時好像太保似的,人都怕我,以後出來做事,沒有解決不了的。我閒不住,你們大家可別學我年輕那樣。」雪廬老人講他年輕時候他的個性,喜歡打抱不平,別人不打官司,他替他打,他總是要解決這個問題。打官司沒錢,家裡偷賣東西、偷錢都去打,所以雪廬老人講他年輕好像太保一樣。所以以後他出來做事情,沒有解決不了的,他閒不住。過去淨老和尚也講,雪廬老人在山東,十九歲就當縣長了,這個不容易,的確他有他的才能。

  好,這一條,「遇事要鎮靜,做不到的事情,莫妄逞能」,我們就學習到這裡,我們接下看下面這一條:

  【十一、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

  這一條,為什麼『瓜田不納履』?人家種瓜的瓜田,像金瓜、冬瓜、南瓜,有一些瓜長在地上的,如果你從那邊經過,你鞋子的鞋帶,或者鞋子穿得不好,想要整理一下,蹲下來綁鞋帶。『李下』,在李子樹下面,不去調整你的帽子。這一條主要是避嫌疑,避嫌疑就是避免人家的誤會。你在瓜田綁鞋帶,種瓜的人遠遠看到,你是不是在偷他的瓜?你蹲在那裡幹什麼?蹲在我的瓜田幹什麼?這個就有嫌疑了,是不是在偷我的瓜?在李子樹下面整理帽子,整理帽子,手要伸上去,是不是在偷摘我的李子?遠遠看到,可能會給主人起了嫌疑的心。所以雪廬老人講,「什麼事都得避嫌疑,這個事情多了,說也說不盡。譬如在樹下走,上面長了李子,你的帽子不正,過了這棵李樹,你在樹下扶正帽子不行嗎?何必要在李子樹下扶正它?你在那裡一抬手,主人家就會想:你幹什麼?是要偷李子吃嗎?所以要躲避嫌疑」。所以你要整理你的帽子,你就不要在那個李子樹下,你走到其他的樹下不行嗎?如果被主人看到,你是不是在偷摘我的李子?這個要避嫌。「這個瓜在地下生長,走路也有掉鞋子的時候,鞋子掉了,不許我提鞋嗎?在瓜地裡你不能提鞋,出了瓜地你再提不行嗎?」所以在瓜地「不避嫌疑,人家看守瓜,老遠看著你,以為是要偷瓜,這個嫌疑也要躲避」。鞋穿得不好,要拿在手上,你出了這個瓜地再去拿,不要在那個地方拿。

  「這種例子多了,我就常說,你上人家裡去,叫門裡面沒人應,別一開門就進去了。這一點我跟你們說多少回,但是現在大家還是這個樣子,事情多啦!夏天,一女子衣服不整齊,你跑了進去,這算什麼一套呢?現在人不在乎,從前人可在乎,從前那就犯了規矩」。「這屋裡沒人,你入內一下子就出去了,主人回來」,他東西沒有了,「一問鄰居,鄰居又不認識別人,看見你進去,就說:某人常常到你家裡來的,穿什麼衣服,剛才他還來過」。這個嫌疑最大,那就是他了。好了,如果小偷進去,那個小偷鄰居不認識,但是你是認識的,你進去人家就問你,某一天你去那裡,我什麼東西沒有了,那你怎麼辦?「這一條,你得類推,這就行了!」什麼叫類推?以此類推,「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像現在在都市裡面,大概也沒有瓜田跟李樹了,根據這條的精神,就是凡是什麼事情你要避嫌,避免造成人家對你的誤會,沒有必要的誤會,這個是常禮。後面雪廬老人又舉出一個,屋子裡面沒有人,你就不要進去;最好有人在,你再進去。這舉出一個例子,但是例子就很多了,不止這個例子,很多個例子。總之,我們會造成別人生起嫌疑的事情,我們就要避免,這個自己去揣摩,自己去體會。好,我們再看下面這一條:

  【十二、凡事要合理智,不可偏重感情。】

  這一條也是我們常講的,不要感情用事,多一些理智,凡事要合乎理性,智慧,不可以偏重感情。雪廬老人講,「有學問了,無論遇見什麼事情,不管是好事壞事,人家的事或自己的事,先自己坐在那邊把事情分析分析,自己當個審判官,先把事情判斷判斷,誰是誰非,判斷好了,該怎麼辦就怎麼辦。不可偏重感情,這感情是大壞事,感情衝動什麼事也辦不好」。這一段就是有學問了,無論遇見什麼事情,不管好事壞事,人家的事、自己的事,我們自己先坐下來分析分析,把這個事情判斷判斷,到底是誰是誰非、誰對誰錯。判斷好了,該怎麼辦就怎麼辦,就不能偏重感情,不能感情用事。也不能說這個人跟我感情比較好,他不對,我也說他對;那個人跟我感情比較不好,他對,我也說他不對,這就不行。所以不能感情衝動,對就對,錯就錯,要理智的來處理這些事情。如果感情衝動,那什麼事情也辦不好。

  「譬如唱京戲的坐樓殺惜,宋江待人很好,有一回殺了一位女人,被害人的母親趕過來拉著宋江。宋江逃跑,她在後頭趕,一把上前捉住宋江。有一個賣糖的叫唐牛兒,平常在宋江那兒得到好處,他一看宋大爺叫人捉住了,一下子感情衝動,說:慢著,慢著,什麼事情,什麼事情?一切事情有我啦!」他這一大叫,宋江就趁這個機會跑開了。這個有你、有我,有什麼事情都找我。被害人母親說:好,那我就找你!宋江把我的女兒殺了,宋江已經走了,就拿你打官司!所以說不要偏重感情。這個就是偏重感情的一個例子。

  「現在開會,尤其要如此,你不能用閒談的工夫,聽聽談些什麼。不管有沒有礙著你,事情到了表決的工夫,你要說瞎話,還是說實話?開會時你還沒聽明白,你看見人舉手,你也舉手,這叫欺騙人,你還沒聽明白,也可以不舉手,舉手就算數。你沒聽明白,舉個什麼手呢?」這是舉出開會,也不能感情用事。現在可以說,無論什麼團體也免不了要開會,開會如果要表決,就不能說瞎話,要說實話。所以開會議論某一件事情,你要贊成還是反對,你要先聽明白;如果自己沒有聽明白,也可以不舉手。所以沒聽明白,糊裡糊塗,人家舉手跟著舉手,這就不對了。「總而言之,理智是很要緊,尤其是我們學佛!」這就回到我們學佛的人來了。理智在我們生活當中很要緊的,我們天天要去面對很多事情,要以理智來處理,特別我們學佛的人更要理智。好,我們再看下面這一條:

  【十三、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這一條出自於《論語》。自己不喜歡的事情不要推給別人。「凡是加在你身上,使你不高興的事,你不要拿這個事情往別人身上加,這一個很難!」你自己不能接受的,你也不要把這個去加在別人身上,這個事情是很難。「子貢見孔子,子貢說: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我亦欲無加諸人。孔子說:賜也,非爾所及也。」子貢去拜見孔子,子貢就講這句,「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他說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我不喜歡的事情,別人不要加在我的身上,我不能接受,我也不要把我不喜歡的事情加在別人身上。孔子就說,「賜也,非爾所及也」,就是端木賜(子貢他的名叫端木賜),說你辦不到。「孔子都說辦不到,我們現在就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自不量力。」

  「這一條很難說,學好了這一條就不得了」,你學到這一條就不得了了。你看孔子都說子貢你辦不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你做不到,所以我們現在講「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我們是自不量力,自己做不到。所以這一條就很難說了,這一條能做到,雪廬老人講不得了,連孔子都讚歎。我們再看下面這條:

  【十四、凡求教他人的事,必須造門請問。】

  「凡是求人的事情,求人與借錢一樣,借錢是借物質,求人家是求人跟你出主意,這是求道。求道,得上人家那裡去,恭恭敬敬的求。必須凡求教他人的事情,必須造門請問,這才恭敬!譬如我想求王老師為我出主意,可是我忙不方便,他上我這裡才好談。是我求人家,我怎麼把他請到我這裡來?你求人家,要上人家那裡去求。」這個一段,這是雪廬老人講求人,就是拜託人的事情。你要拜託別人,你去拜託別人替你辦事,或者替你出主意,跟借錢是一樣;借錢是借物質方面的,求人家是求人家給你幫忙,或者出出主意,這是求道。這個求,你就要上人家那裡去,到人家家裡去,恭恭敬敬的求。所以凡是求教他人的事情,必須造門請問,這才是表示恭敬!所以雪廬老人也舉出例子,比如說他想請個王老師給他出主意,不能說請你來我這裡幫我出出主意,這就失禮了,應該去他那裡。

  「從前有句話說移樽就教,求人時擺了一個宴,你溫了杯酒,拿著你的酒杯,上我這裡來喝酒,上這裡來幹什麼?讓你來教訓我?從前說話很婉轉,現在沒有這個啦,文言一概講不通。我有書也不能教了,叫我上學校去再教書,我也感覺很困難了。」這是講到「移樽就教」,這也是一句成語。古時候你要去拜託人,去向人家請教,擺了個宴席,你還溫了一杯酒,拿著酒杯,到他那裡來喝酒,這個叫移樽就教。

  「又譬如你與我夠著交情,你今天上我那去,並且送要我一個禮,我說:你別走,你別走,我有把扇子要送給你。這個合不合理?必得是你收下他的禮後,隔一天你再送禮到他家。」這個是講送禮,比如說你跟我的交情不錯,你今天到我那邊去了,你送我一個禮物,不能馬上說你別走、你別走,我也有一把扇子要送給你。這個合不合禮?雪廬老人在這裡講,這樣就不合禮,你不能馬上就回送。必得要怎麼樣?你把他的禮先收下來,收下來之後,要隔一天以後,你再送禮到他家。說那一天你送我一個什麼禮物,今天到你家來,我也送你一個禮物,這叫禮尚往來。

  「有時候同學們上我那兒送禮物,我還有點東西,跟同學說:你別走,我給你點東西吃。這你們都得吃,因為我是老師,所以另當別論。你是我的學生,所以不講這個禮貌了,這是從權」,這個權就是權巧方便,「還可以的」。「若是跟外人,絕對不允許如此。」雪廬老人也講,有時候同學到我這邊來送一些禮物給我,我這裡也有一點東西要給同學,說你們別走,給你們一點東西吃。這個你們都應當要吃,為什麼?因為我是老師,所以另當別論;就是師生關係,不是一般人,不是一般客人。所以是學生,也就不講求這個禮貌,這個是權巧方便,在佛法叫開緣,這樣還可以;如果跟外面的人,那絕對不允許如此。一般的客人,你跟他不是師生關係,不可以這樣,這樣對人很失禮。

  好,「處世」我們就學習到這裡。下面接著就是「卯、聚餐」,在八十頁,「聚餐」,我們看倒數第一行:

  【一、座有次序,上座必讓長者。】

  這個單元就是「聚餐」,聚餐也是非常重要,特別在我們社交方面也免不了。「在中國,不論任何事情,一律都有規矩,聚餐是行禮,更不用說了。凡事要有次序,最小的事情也得講次序。你上菜館吃飯,你若說外行話,他做的菜雖然是一樣,但是他跟內行是一個做法,對你又是一個做法。現在一切不講次序,亂七八糟,所以社會亂成這個樣子」。這一條,雪廬老人講,無論什麼事情,就是不管哪一方面的事情,一律都有它的一個規矩,現在講規則、規矩。聚餐是行禮,聚餐不是為了吃那一餐飯,是彼此實行禮節。所以聚餐也是行禮節,在進行這個禮節,這個就更不用說了。凡事要有次序,所以聚餐,位子怎麼擺,什麼人坐在哪裡,這有個順序。「你上菜館吃飯」,這個是在以前,現在可能也還有,如果你到餐廳、菜館吃飯,如果你說的話,餐廳的人聽你很外行,他給你做的菜雖然是一樣的,但是他跟內行的人是一個做法,對你又是一個做法,就不一樣了。現在人不講這些次序,現在是亂七八糟的,所以社會亂成這個樣子,真的很亂。

  好,今天時間到了,這一條我們還沒講完,明天再接著講,我們今天就先講到這裡。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