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沙彌律儀  悟道法師主講  (第四十六集)  2008/7  中國廬江金剛寺  檔名:WD11-002-0046

  大家早上好!我們今天有幾個生難字,還有一些地名大概介紹一下。這份大家都有拿到嗎?這份資料是從《法苑珠林》跟《太平廣記》這個書裡面摘錄的。原來這個書叫做《冥報記》,這個資料是從《冥報記》出來的。《冥報記》是早期我們台北華藏佛教圖書館印出來流通,還有《幽冥問答錄》。是唐朝一個吏部尚書唐臨編的,他找這些資料把它編出來的。他的資料從《法苑珠林》跟《太平廣記》這兩本書找的。《法苑珠林》有一百二十卷。以前我們練習講經,老和尚叫我們要查的資料,這是其中的一本《法苑珠林》,另外一本叫《經律異相》。《法苑珠林》一共有一百二十卷,唐朝釋道世法師編撰的,有一百篇。它是以佛經的故實分類,故就是典故,實就是事實發生的事情,來分類、來編排。每篇有述意、有無述意,為例不一。述意就是說它這篇公案記錄下來的,列出來,後面有加一個講述它的意思,引佛經來說明這個公案,譬如說殺生,佛經有說殺生,這條公案就是符合這個。「大旨推明罪福之由」,推就是推論,明就是說明,推論說明罪報跟福報的由來,什麼緣由來的。「用生敬信之念」,它的作用就是讓我們看到這個生起敬信之念,敬就是恭敬,信是信心,對佛在經上講的這些道理能夠深信不疑,然後去依教奉行。「蓋引經據典之作也。見《四庫提要》。」《四庫》裡面有收進去。

  這裡有個地名叫冀州,這個字(現在大家都用簡體字,可能古字大家都有一點困難),這念記,冀州。古代我們中國分九個州,冀州是其中一個,就是河北省的簡稱,河北古代叫冀州。《太平廣記》這本書,我看用念的就好,不然我這寫完就下課了。《太平廣記》,這份大家都有,這邊有印的,《太平廣記》。就是唐臨他編的《冥報記》這本書,他是從《法苑珠林》跟《太平廣記》裡面摘錄出來的,這兩本書都有。我們先看,上面這張是「冀州小兒」,在《法苑珠林》是八十卷,在《太平廣記》是一百三十一卷。《太平廣記》這本書,我剛出家的時候老和尚他有拿一本送給我,叫我要看,說以後講經說法可以引用裡面很多的資料。他送了一本這麼大,字密密麻麻的,我當時看了一些,裡面講的內容很多。是宋朝太平興國二年(西元九七七年)李昉等奉敕編修,這是皇帝下達命令,叫李昉這個人來編修。分為五十五部,共五百卷,所採用的圖書有三百四十五種。凡是古來軼聞瑣事,軼聞就是我們現在講的新聞,瑣事就是很多事情典故,或者有一些資料,比較偏僻的、遺失的這些古代的一些資料,這些文章,都有網羅在裡面。它裡面的資料多講一些神怪奇談,這是早期的這種神奇怪談,是宋朝編的,其中的典故、民物值得我們後世來參考取證。近代就是清朝的《閱微草堂筆記》,紀曉嵐的《閱微草堂筆記》以前圖書館有印出來,也是神奇怪談很多。但是這都是親自見聞的,不是講故事,真的發生這些事情,把它記錄下來。

  我們昨天講到民物,即農庶工商百姓之物,一般民間的物品也不可以盜取。民物就是農庶工商百姓之物,農就是耕種事業;庶是古代平民,一般的老百姓稱為庶;工是有專門技術,他有他的專業、專門技術,或者從事勞動生產的人,這個是工;商是做生意的,買賣貿易的,這是商;百姓是泛指一般平民、國民。這個是講民物。我們再翻過來:

  【一切物。】

  「屬鬼神禽獸等物」。鬼神也有他的財產,也不可以佔有、偷盜,不可以,偷盜就欠那個鬼神的債。現在大陸神廟應該很少,因為文革的時候大概都被破壞掉。台灣、香港,包括海外地區,都還有神廟。像澳大利亞,我到過墨爾本,墨爾本有一個靠海邊的,很早期澳大利亞中國人就去到那個地方,早在鄭和下西洋,那邊那些大洋洲都有去,我去那邊還有看到一間清朝時代的關帝廟。關帝廟大家知道嗎?有沒有聽說關公這個人?大概沒聽說應該就不是中國人。關帝廟裡面還有抽籤的,還有一些古時候的商店,澳洲政府把它保留下來,現在變成觀光區。當時有很多華人去那邊做生意,還有洋人,他們生活的一些情況,一個小城市,裡面還有賣金紙的,燒錫箔的。就是一個廣東人,那時候是廣東人去,因為廣東靠沿海,所以沿海的福建、廣東移民到海外是最多,因為他們一出去就是外國。在布里斯本有一個越南的法師,他是一個華僑,他也是住一個廟,有一次悟勝師帶我去。那時候他從越南逃難逃到那邊,澳洲政府,出家人到那邊也沒有寺院給他安頓,剛好有古廟,就讓他去住在那裡,現在他在廟旁邊又蓋一個念佛堂,聽老和尚的《彌陀要解》。那是個古廟,清朝的,還保留下來。在台灣廟就更多,有一些廟比較興旺的,還有一些土地公。有一些信徒他會打一些金牌去掛在神像的脖子上,在台灣神的金牌常常被偷,常常看到報紙,哪一間廟金牌被偷,那個就是盜鬼神物,鬼神的物他去盜;有的神像是用金去打造的,他整個都拿走,那個是鬼神物。

  另外還有禽獸物,禽獸物就是動物使用的,牠也有使用的東西,譬如說貓、狗牠使用的東西,你也不能給牠偷盜,偷盜你就欠那個動物的。鬼神禽獸等物,這一切物。包括老和尚講的山神、土地,這些都有主的。所以以前出家人要砍樹蓋茅蓬,有一人高的,三天前就要跟它通知,給它念經念咒,給它迴向,請它搬家。樹都有樹神,有神住在這棵樹上。以前我也聽過一個公案,是我父親一個朋友講的,以前台灣有礦工,現在礦都挖得差不多了,日據時代有礦工,我父親都去挖過金礦。礦工一般進去採金礦或者煤礦都要帶便當,一下去就要一天。他們有一些經驗,就是說便當掛在樹上,中午休息的時候吃,吃的時候都有一點餿味,變了。後來有人就說,你便當掛在樹上要先跟樹神講,說我這個是寄放的,不是給你吃的;如果你沒有說,你放到中午那個飯的味道就有一點變了。後來他們知道了,每一次掛便當的時候就跟樹神講,這個便當我是寄放的,不是供養你的,那個飯就不會壞。這個我們在佛經看到佛規定出家人要蓋茅蓬,有一人高的樹,就要三天前去跟它念咒,就是它有樹神。所以鬼神物、一切物,有主的,都不能夠去盜取。

  下面是說盜的方式:

  【或奪取。】

  我們看《增註》,「對面不與而取。名為強奪。亦名為劫」,劫就是搶劫。「儀則經云。若自衣缽等。被賊所劫盜。勿得強取之。說法方便化。或復而回買。不允隨他意。」奪取,就是當面錢給我,不給,不給就搶過來。或者用刀、用槍脅迫,強奪,亦名為劫,就是搶劫,用武力硬搶過來的。在《儀則經》裡面講,「若自衣缽等」,出家人沒有什麼,就是衣跟缽,三衣一缽,那個也被搶走。衣缽沒有了,被搶走了,「被賊所劫盜」,在《儀則經》佛告訴我們,「勿得強取之」,他給我們搶過去,你不能去再給它搶回來。因為搶過去就是他的,他犯了強盜罪,如果你再把它搶回來,換我們也犯強盜罪。所以佛說「勿得強取之」,你就不要再去給他搶回來,要怎麼樣?要給他說法,「說法方便化」。像地藏菩薩講的,「若遇竊盜者,說貧窮苦楚報」,你將來會得到貧窮苦楚的果報,你要趕快還給我,跟他說法。「或復而回買」,回買就是說不然我再拿錢給你買回來。因為搶過去就是他的,不然我再拿錢給你買回來。說法方便化他也不接受,錢要給他買回來他也不接受,最後就是「不允隨他意」,他都不要、不接受,那就隨他,搶過去就算了,就給他。這叫奪取、強盜,這是盜的一個方式,一般講搶劫。

  【或竊取。】

  『竊』就是私竊。「私取曰竊」,竊盜。竊就是說暗中的,暗中把你的財物拿走你不知道,像一般扒手、小偷這一類的。

  【或詐取。】

  「詭譎曰詐取。亦名偽取。」偽是虛偽。詭譎,這個音念覺,就是欺詐的意思,用狡猾、種種舞弊等等這些手段取得財物。這個方式就非常多,譬如說做官的人,人家為了要拜託他辦事情,不得不送禮,這也是屬於這一類的,偽取。人家不是心甘情願給他的、供養他的,而是不得已,沒辦法,這個都是犯偷盜罪。還有一個營私舞弊,做手腳,特別現在像美國有一個叫索羅斯,他專門在搞別的國家的一些股票,所以東南亞有一陣子經濟風暴,很多人一生賺的財富一夜之間就沒有了。他那一類就屬於詐取,一夜之間把人家辛辛苦苦賺的錢都變成他的,用不法的手段,這個都屬於詐取。詐取的範圍非常多,還有做生意買賣的,商業。商,無奸不成商,商人就是錙銖必較,很容易犯詐取、偽取。所以商業它也有商道,它有個正規之道,你不走正規之道必定會犯偷盜這條戒。

  我們再接著往下看:

  【乃至偷稅冒渡等。皆為偷盜。】

  我們接著看《增註》,「乃至者。是舉前後以明其中。所謂圭合銖兩。種種欺瞞。移標占界。私匿寄物。過分食用常住等。」這一段,乃至是舉前後,說明當中很多,要一一的舉出來就太多了,所以講個前後,包括其他所有的。「所謂圭合銖兩」,這是古代,圭及合是容量的單位,容量就是裝東西的數量。圭合珠兩,就是一個是容器,一個是稱重量的,譬如說斤兩,古時候偷斤減兩。以前我母親賣過菜,我也去幫忙過,以前是用稱子,有一個稱錘,那個也可以偷斤減兩,也可以做手腳。後來有磅稱,那個磅稱也可以做手腳,磅稱有一個轉的,那個轉一下,你那個磅稱向裡面,稱拿出去給他看,你看一斤,但是只有十四兩。偷斤減兩,以前賣菜的人都會有這種情況。賣肉,賣豬肉的人他灌水,水灌下去重量就多,這個都是屬於偷。合就是容器。所以古時候都會找一個時間,大家來量這個容器,譬如說一石、一斗規定容量多大,不然大小不一樣,差得就很多。像這個杯子是容器,有大有小,政府要去規定一個標準,但是有時候人家還是會在這個地方做手腳。大家有沒有看過「天下糧倉」?這個我看過,「天下糧倉」是演一個官他偷稻米。糧倉都是用那個容器很大、很高,兩人高的,米放在上面,官員來查米都是尖尖的。他怎麼做手腳?譬如容器這麼高,米尖尖的,他當中給它隔一個板子,上面尖尖的,下面空空的,來查每個都尖尖的,事實上只有一半而已,下面的被他偷掉了。這個就是圭合銖兩,偷斤減兩,「種種欺瞞」,都是屬於偷盜。

  「移標占界」,這是土地,土地都是要界量,你家的房子到這裡,它有一個界標,範圍到哪裡。移標就是把它移了,我家這個標原來在這裡,移到你家那一塊,那邊就變成我的,這個叫移標占界,要侵占別人的土地。現在台灣常常為了一寸土地打官司打得沒完沒了,官司很多,移標占界,強占。「私匿寄物」,私匿就是說你私自藏起來的,寄物就是說人家寄託給你的,你給它藏匿起來,說丟了、忘記了、沒有了,這個事情也有。所以以前寄人家東西,像我們道場人家寄東西,我們也都是很謹慎。一般道場都是你有貴重東西最好自己保管,我們保管要給人家保管得好,如果保管不好丟了我們要去賠。人家寄託的東西私自給它藏匿起來,或者人家拜託我們拿到哪裡,私自把它藏匿起來,這是偷盜。「過分食用常住」,這個我們有時候不小心就很容易犯,譬如說用水、用電、用電話,這些用品過分,吃的、用的過分的使用,用得過度,這個也算是偷盜,這個就很細了。

  「言偷稅者。謂有應輸稅物。而不輸稅。或藏匿而過。或越道而去。亦不得為他藏匿稅物。」在台灣、大陸可能犯這個的就很多,在台灣、大陸現在都有發票,如果你去買東西沒開發票,商家就漏稅。以前我們也是常常幹偷稅的事情,我們有時候印經,印刷廠就說你要不要開發票?開發票意思就是稅金你要付,加百分之三,一百塊加三塊,稅金你付。如果我說不用開發票,我們可以省下百分之三,因為老闆他不用報稅,沒有開發票他就不用報稅,像這樣就是偷國家的稅。那時候我也是想政府也不會印經,古時候政府會印經,現在政府人民繳的稅金都亂搞,不要開發票,多印一點。從形式上來看,做這樁事情是偷稅,偷稅是肯定的,犯了偷盜;從做事這方面來講,為了替國家修福。因為政府有的是貪官,貪得都吃不下,要讓他去貪,不如我們來替他印經,還有功德。像永明延壽禪師不就是幹這個事嗎?他當稅務官,偷人民繳的稅去放生,差一點被砍頭。後來這個皇帝還算是很明理的,就是他這個錢拿去他不是自己去享受,如果是享受他肯定被砍的,他在做好事,替國家修福,讓國家增加福報。這個就是戒律講的開遮持犯。我以前這樣幹不曉得是不是屬於開緣,這個還有待查證。這叫偷稅。

  「而不輸稅」,就是不繳稅。「或藏匿而過」,或者隱藏帶過去,不繳稅。「或越道而去」,越道就是繞過去。像現在的海關,古時候就有海關,一個關口,現在像過路費,過路費不繳就是偷國家的稅。以前在台灣也有人不繳,不繳讓他跑了,跑了就用照相把他照下來。這個也算是偷盜。但是國家收了人民的稅金,它如果不如理不如法去做,他偷人民的錢,欠人民的債。譬如說收過路費,你路都不修,坑坑洞洞的,錢照拿,工作也不做,這是偷盜人民的。人民不繳是偷盜國家的,國家收了不幹是偷盜人民的,這個都有債務的。「亦不得為他藏匿稅物」,也不可以代替別人來藏匿這些稅物,或者替別人逃稅。現在特別做生意的人常常會犯,犯這個的很多,逃稅的很多。我弟弟他做模板,蓋房子的模板,他是最老實的,有多少繳多少。他也不抽煙,也不喝酒,這些都沒有,所以在一般建築界來講他是怪物,又吃素。不喝酒,也不抽煙,也不應酬,稅金照付,大概現在沒有像這樣的人。所以他很老實的,稅金該繳的他就繳,應該是這樣才對。

  下面講,「若是三寶父母之物。應為稅官說法。讚歎三寶功德。父母深恩。官不取稅無犯。」三寶父母之物,譬如說這個是三寶物,政府要給你扣稅,要給這個稅官說法,你不要扣稅,對你有功德。譬如說我們印經,你不要扣稅,這個替國家修福,要跟他說法。現在的稅官可能跟他這樣說,你迷信。但是還是要說,要讚歎三寶功德。遇到有學佛的,可能他就會同意,這個稅官他就很有智慧,他替國家修福,他自己也增長福報。父母的東西,父母深恩,官府他同意不取你的稅,你不繳稅,這樣沒有犯偷盜。

  我們今天給大家找了這些公案,民物、一切物、奪取、父母物。我們看第一個公案「冀州小兒」,「冀州小兒」這個是在《冥報記》裡面,《法苑珠林》跟《太平廣記》都有這條公案。「隋開皇初。冀州外邑中,有小兒年十三,常盜鄰家雞卵,燒而食之」。這一段就是隋朝開皇初年,冀州就是現在河北省。「外邑」,邑就是國境、城市、聚落、村莊的意思,人聚集的地方,有大有小,外邑就是在這個村莊的外面,就是這戶人家住在離村莊比較遠的地方。有一個小兒,就是小孩子,年十三歲,「常盜鄰家雞卵,燒而食之」。雞卵就是雞蛋,常常去偷盜他隔壁家雞生下來的蛋,看到隔壁家雞生蛋他就把它偷走,帶回家自己煮來吃。常就是很長的一段時間,常常這樣。

  「後早朝村人未起,其父聞外有人叩門,呼此兒聲。父令兒出應之」。後來有一天早上,一大早,村人還沒有起床,大概天快亮未亮的時候,大概是四、五點這樣的時候,他的父親聽到外面有人叩門,呼叫他兒子的聲音,叫他兒子的名字,他的父親就命令他兒子出去,應之就是回應,出去看看到底是誰。他的兒子就出去了,出去就看到一個人,「見一人云:官喚汝役。兒曰:喚我役者,入取衣糧。使者曰:不須也」。他一開門看到有一個人,這個人就跟他講,他說官府傳喚你要去服勞役。以前官府有事情都會找老百姓去義務的服役,服役就是等於一種義務性的工作,像以前我們當兵叫服兵役,服兵役這個是叫你去你一定要去的。所以台灣跟大陸不一樣,台灣你不去就被關起來,大陸聽說還要送紅包才能當兵,你要當個兵還不容易,台灣是你不想當都不行。這個叫服役,以前官府,譬如說打掃或者做工這些,官府會找人民去幫忙,官喚汝役。「兒曰:喚我役者,入取衣糧」,他說既然官府傳喚我去服勞役,我進去帶一點衣服跟糧食。可能有時候一去服役就要好幾天。這個使者,這個人講「不須也」,不需要,你現在就跟我走。

  「因引兒出村門」,就引導這個小孩子走出村莊的門。古時候他們村莊都有一個門,好像我們寺院有個牌樓一樣,像實際禪寺外面就有一個牌樓,以前村莊都有一個像這樣的,一進去就是一個村莊。「村南舊是桑田,耕訖未下種」。走出這個村莊的南邊,原來是舊的桑田,剛剛耕好,還沒有下種的。「是旦」,是旦就是說天剛亮。「此兒忽見道右有一小城,四面門樓,丹素甚麗」,忽然,原來這裡是田,但是這個小孩忽然看到走道右邊有一座小城,四面都有門樓,城牆有東西南北四面門樓,「丹素甚麗」,雕刻、彩畫非常華麗。這個小孩子就覺得很奇怪,「何時有此」,小孩子就問帶他的這個人,他說什麼時候這邊有一座小城在這裡?「使者訶之,使勿言」。訶就是大聲斥責,叫他不要講話。「因引至城北門」,就帶領他、引導他到這座城的北門。「令兒前入」,就叫這個小孩子進去那個城門裡面。「兒入」,這個小孩子就走進去。「度閫」,這個城門有個門檻,閫就是門檻,古時候的門檻滿高的,度閫,進去裡面。一進去,「城門忽閉」,城門忽然就關起來。城裡面空空的,沒有看到一個人,「不見一人,唯是空城,地皆熱灰碎火,深才沒踝,兒忽呼叫,走赴南門,垂至而閉。又走東西北門,亦皆如是,未往則開,既至便闔」,這個字念合,闔就是關起來的意思。

  「時村人出田,男女大小皆見此兒在耕田中,口似啼聲,四方馳走。皆相謂曰:此兒狂耶。旦來如此遊戲不息」。這個小孩子一進去這個城門,沒有看到一個人,城門就關起來了,是一個空城,但是城裡面的地都是熱灰碎火。大家有沒有看過燒木炭?燒過它有灰,有些碎碎的火。他一踩下去,那個灰就深入沒踝,踝就是我們小腿跟腳掌當中凸出來那塊骨頭,就是淹到腳踝上來了,陷下去。他踩到那個熱灰會燙、會痛,「兒忽呼叫」,他一痛他就呼叫,叫他就跑。因為從北門進去,他就往南門跑,看到南門是開的,北門已經關起來了,一進來就關起來了,就往南門跑。「垂至而閉」,快要跑到南門的時候,南門又關起來了。「又走東西北門」,南門關起來他又往東門跑,跑到東門又關起來,關起來又往西門跑,跑到西門又關起來,又往回北門跑,北門又關起來,「亦皆如是」。他跑到快到門的時候就關起來,還沒有到的時候門是開的,但是快跑到那邊它就關起來。「未往則開」,他還沒有跑到那裡就開的,「既至便闔」,他跑到那邊想要跑出去,門就關起來,就這樣東西南北四個門一直跑來跑去。「時村人出田,男女大小」,這個時候早上太陽出來了,他們村莊的人大家都出來種田,男女大小很多人。大家從那邊經過,看到這個小孩子怎麼在耕田當中,「口似啼聲」,好像在哭啼的聲音,四方這樣跑來跑去。這些村人大家都覺得奇怪,互相就講了,這個小孩子是不是發狂了,怎麼一大早就跑來這裡「遊戲不息」,怎麼在田裡面這樣跑來跑去?大家都看到了。

  我們接著看下面,「至日食時,採桑者皆歸,兒父問曰:見吾兒不?桑人答曰:在村南走戲,喚不肯來」。到快吃中飯的時候,採桑的人,這些種田的人,大家都要回家吃中飯,這個小孩子的父親就問他們,有沒有看到我兒子?這些桑人就回答說,在我們村外面南邊,在那邊跑來跑去,在那邊遊戲,叫他他也不肯來。他父親就出村去找他兒子,「遙見兒走」,很遠就看到他兒子在那邊走來走去。他父親一看到就「大呼其名」,大聲叫他的名字,「一聲便住,城灰忽不見」,叫一聲他就停下來,城牆跟那個灰忽然就不見。這個小孩子看到他父親,「見父而倒,號泣不言」,看到他父親就倒在地上,一直哭泣,也不能講話。「視之」,他父親就給他看看,「其足半脛以上,血肉燋乾;其膝以下,洪爛如炙。抱歸養療,髀肉如故,膝下遂為枯骨」。他父親看到他兒子,半脛就是膝蓋到腳踝以上這個部分,血肉都已經被燒焦、燒乾了,膝蓋以下都爛了,被燒得爛爛的,像被火燙到,燒爛了,就趕快給他抱回來療養、治療。「髀肉如故」,髀就是膝蓋以上的大腿骨,大腿的肉還保持原來的,但是膝蓋以下「遂為枯骨」,就剩下骨頭沒有肉,都被燒乾了。

  「鄰里聞之」,他們鄉里的人聽到這個新聞,我們現在叫新聞,大家覺得奇怪,田裡也沒什麼東西,他怎麼腳會燒得變成骨頭?大家共同約過去看,去看那個小孩子跑來跑去的地方,大家去走,「足跡通利,了無灰火」。按著那個足跡走,沒有,什麼都沒有,什麼灰、什麼火都沒有,小孩子怎麼在那邊腳被燙成那個樣子?下面這一段,「於是邑人」,這個村莊的人,「男女大小,皆持戒練行。」在唐朝修行叫練行,後來都講修行,唐朝時候人叫練行,練行就是修行。這個故事到這裡我們就知道,他這是現世的一個地獄果報,那是屬於小地獄,一座小城。大家有沒有讀過《地藏經》,這個叫什麼地獄?燒腳地獄。沒有那個業力的人,你看其他的人,沒有幹偷盜業的人他走都沒有,就是那個小孩子,空空的田,怎麼忽然有一座城,又有灰,燒得腳都爛掉?所以這個是真的,這個記錄都是真的。鄉人大家聽到這個訊息,後來大家都持戒,不敢再幹偷盜的事情。

  「有大德僧道慧,本冀州人,為臨言之,此其鄰邑也。」這樁事情是有一個出家人,這位出家大德叫道慧,他本來住在冀州,冀州人。「為臨言之」,臨就是唐臨,他給唐臨講的這樁事情。這樁事情是道慧法師他們隔壁村發生的事情,這件事情發生在隋朝的時代,到唐朝,唐臨聽到道慧法師跟他講這個公案,他把它記錄下來。今天時間到了,我們還有兩個故事,明天再接著來講,我們今天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