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沙彌律儀  悟道法師主講  (第三十七集)  2008/7  中國廬江金剛寺  檔名:WD11-002-0037

  大家早上好!請大家翻開《沙彌律儀要略增註》,卷上第十三頁第二面,我們從倒數第三行看起。先將《要略》的文念一遍:

  【乃至濾水覆燈。不畜貓狸等。皆慈悲之道也。微類尚然。大者可知矣。】

  今天我們接著看這一段。前面這一段是給我們講微小的動物,像冬天的虱子的一個處理方法。虱子這一類的在現在都市裡面,特別是現代化的建築就比較少見,在鄉下應該是還有虱子這一類的微小動物。這是舉出一個例子,我們學東西都要懂得舉一反三,如果不懂得舉一反三,孔老夫子他就不教了。他舉出一個例子你不三隅反,就是以此類推,這個學生教不出來,教一種他只懂得一種,他不能舉一反三,這在儒家他有這麼一個做法。佛大慈大悲,總是我們也要懂得舉一反三。因為文字言語的範圍它總是有一個限度,特別你看蓮池大師寫的這個《要略》很簡單,弘贊律師再給它增加註解,註得相當多,這就是舉一反三。所以舉出一個虱子,我們不能只想到虱子,其他的小動物你都沒有去想到。像剛才在擦地那個妹妹,有一隻蟑螂在手裡,她就一直弄,弄到牠從二樓掉下去。我說妳要把牠放在旁邊那個欄桿,讓牠自己去爬,就像昨天這裡講的,放在細縫裡面,我說牠從二樓掉下去會摔死。牠跑到她的手上,她就抖抖抖把牠抖下去。我說妳以後就把牠放在欄杆,讓牠自己去爬,就是我們昨天講的任其自活,放在牆壁這個地方,讓牠自己去爬。今天這一段也是我們古人的慈悲之道。真正有慈悲心的人,小動物,不管什麼動物,他對牠都有一個愛心在,愛護牠的心,愛護牠的心他就不忍心去傷害牠。

  我們接著看《增註》,「乃至者。是舉前後以括其中也。前明殺害麤相。後明護生細行。其中麤細非一。可以意會。難以枚舉。故曰大可知矣。」這一段是大概先給我們解釋這段話的一個大意。「乃至者,是舉前後以括其中」,這個乃至它是一個涵蓋詞,它是舉出一個前面、一個後面,這當中都包括了,一個前、一個後。我們看前面經文,一個上、一個下。蓮池大師因為他這個是《要略》,所以當中使用的文字就很簡短,都有一個涵蓋性的言詞,我們一定要知道。弘贊律師也很慈悲,怕我們初學看不懂,所以他再給我們增加一個註解。乃至者,給我們解釋乃至這兩個字的意思,是舉前後以括其中也,舉出一個前面、一個後面,包括當中所有的。

  下面給我們講,「前明殺害麤相」,前面給我們說明殺害的一個粗相,就是明顯的,大家都比較容易體會理解。「後明護生細行」,後面給我們說明護生微細的行持,要怎麼來護生。明年我們台北月曆跟桌曆都設計護生月曆,古晉報恩念佛堂是用弘一大師的學生叫豐子愷。豐子愷他是畫畫的,他畫畫都是素描的,他有畫了一本《護生畫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到?這麼厚的一本,豐子愷畫的。古晉報恩念佛堂他們也有拿個樣本給我,我覺得也不錯,所以我在考慮,這邊找人印一些出來結緣,印一些月曆出來結緣。台北印的也是護生月曆,放生的,就是我們去舉辦放生活動的一些照片,地點、照片。我說這個構想也不錯,參與放生的人,一個人送他們一份月曆,他們看到也覺得有親切感。他們這次設計的這個我看了覺得還不錯,下面有老和尚的法語,專門講放生、殺生節錄的法語,節錄得也不錯。不殺生這段如果講完,我們找一天去放生,我們來拍一張照片,然後把這個套上去。我覺得大陸的在這邊印比較好,因為台灣印要送過來比較麻煩,在這邊印,我到北京請人幫我印,印一些明年來流通。剛好我們這次有法會,我看印出來會供不應求。還有實際禪寺也都有在放生,其實開隆師他們都有去放生,放生拍一些照片,我覺得用這樣的一個方式也不錯。放生的時候,人在放,動物牠得到解脫,這個鏡頭都可以把它拍下來做一個畫面,台北這個樣本可以提供給他們看。這個都是屬於護生這部分的。

  『濾水覆燈』,後面會講到,我們大概提一下。「濾水」就是說要過濾,我們喝水要過濾,不能拿來就喝。我那天也跟大家報告,因為有一些小蟲很細的,如果你沒有注意看,一口水喝下去不曉得多少蟲讓我們吃進去肚子。所以以前都是用一個很密的布過濾。現在我們喝的都是自來水,或者是井水,有蟲的機率就比較少。我們一般在外面的池水,古時候的人沒有那麼方便,沒有現在什麼自來水、礦泉水,特別你到郊外去,大家都要走路,不像我們現在開車,還有空調,哪有那麼好?沒有那麼舒服。就像我小時候也都是走路,不然就是騎腳踏車,腳踏車有時候都要騎得很遠。冬天冷得要命,夏天是熱得要死,哪有空調?空調是外面這些空氣。你走到一個地方口渴了,如果你身上帶的水喝完了,你一定要找附近的溪水或者池塘的水,喝那個水。但是要帶一塊布,持五戒的人要帶一塊布,有那個小蟲把牠過濾,過濾好把牠放在旁邊,水再放在瓶子裡面,這叫濾水,過濾。現在我們喝的自來水都經過好幾道過濾。這個是特別教在野外,古時候。現在你要找這些可能也不太好找,但是如果遇到有這樣的情況就要用布,紗布過濾才能喝。

  「覆燈」,這個也是比較屬於古時候。在《了凡四訓》講,「憐蛾不點燈」,憐就是憐憫這些飛蛾,蝴蝶、飛蛾。你看我們晚上,有燈光的地方都有一些飛蛾飛上去,大家有沒有看過?應該有,因為我房間就很多,窗戶外面,晚上你燈一打開牠就飛過來,有燈光的地方牠就飛過來。因為我們現在有紗窗擋著,牠飛不進來,如果沒有紗窗擋著,牠就飛到電燈上面。現在飛到電燈上面牠不會被燒死,古時候是點油燈或者點蠟燭。覆燈就是用一個蓋子把它覆蓋著,讓這些飛蛾飛過來牠不會被火燒死,不然牠看到燈光一飛過來就被燒死。為了避免這些飛蛾被燒死,所以燈要覆著,古時候那個油燈用個蓋子,上面有個蓋子這樣覆著。這就是覆燈。

  『不畜貓狸等』,菩薩戒也有規定,《沙彌律儀》也是。我們出家人不適合養貓、養狐狸,養狗、養貓,這個都不適合。以前小時候我們家都有養貓,養貓要幹什麼?抓老鼠,養貓要抓老鼠,老鼠太猖獗,所以養貓。貓不能給牠吃晚餐,午餐給牠吃,晚餐不能給牠吃,牠晚餐吃飽就不會去抓老鼠。養貓狸,包括像現在的獵犬,現在台北雙溪我們道場,有人去打山豬,他都養那個獵犬,專門打獵的狗,這個狗放出去很多隻去圍攻山豬,這個叫獵犬。這是講一般居家的,不是專門去打獵,居家你也不要養、不要畜。我們持沙彌戒,這些也要避免。在家人他有養牲畜這一類的,雞、鴨、羊、豬這一類的,在一般農家也都很平常,像我小時候我們家養雞鴨。幾乎每一家鄉下房子都會有這些,自己養的豬、雞、鴨、鵝這一類的。當然我們出家人是不會去養這些,但是也不要養貓、養狗這一類的,這個我們要避免。「等」,這個字就是說包括其他的,凡是你養一些會去傷害其他動物的,這個都不可以。『皆慈悲之道也』,「慈悲之道」就是養我們慈悲心的。『微類尚然,大者可知』,就是微細的尚且我們這樣愛護,大的當然就可以知道,當然都是需要愛護。

  「其中麤細非一」,《增註》裡面講的,「可以意會,難以枚舉」,這句話我們要好好去體會。這個地方講的只是舉個大概,當中你自己要去意會。有很多事情,講的人,乃至師長教導我們的,他是給我們講一個修學的原則,這個當中你還要自己去學習,學習你才有心得,你才能去意會,你才能體會到;如果你沒有透過學習,你很難體會。你去學習、去落實,然後才會知道這個當中會有什麼狀況。所以我們可以意會,難以枚舉,你只能用意去體會,枚舉就是說一樁一樁給你舉出來很難,沒有辦法一樁一樁一直去講,講一個原則、一個大概,舉出幾個例子,然後你依照這個例子以此類推,自己去體會。這樣學習就叫善學,如果不這樣學習就叫不善學,講一樣知道這一樣,講那一樣知道那一樣,他不能以此類推,舉一反三,這個就不好教。所以這個地方我們自己要去意會,反正原則就是培養我們的慈悲心。「微類尚然,大者可知」,微細的小動物都是用慈悲的愛心來愛護,大的我們應該就知道,這個引申到我們整個生活當中的事事物物。

  所以《沙彌律儀》我們要知道學習。為什麼我們現在學這些東西學得都不像?老和尚他聽我們講《沙彌律儀》,老和尚聽他一定覺得不及格。為什麼不及格?老和尚也給我們講得清楚,就是我們沒有基礎。所以我們在講這個課之前,我也一再跟大家報告,《沙彌律儀》是在淨業三福的第二福。一定要把這個層次看清楚,不然你搞不懂。我們現在學這個東西學了也很茫然,也不知道該怎麼下手,你心裡覺得並不是很踏實、不是很實在。如果我們有這樣的感受是好事,這個說明什麼?你心裡覺得哪裡欠缺什麼,這就是提起你進一步去深入思惟、去探討的地方。你有發現問題,為什麼我學了這些好像得不到什麼受用,沒有什麼感覺,而且也很茫然,也得不到法喜。如果你有這樣的感覺,說明你已經開始提起疑情,禪宗講的疑情;如果還沒有這個感覺,就是還沒發現。發現問題,發現毛病,老和尚講過,這叫開悟。所以現在講開悟,我們也不要想得太玄,也不要高推聖境。老和尚講的也是很實際,的確也沒錯,他說發現自己的毛病就是開悟。你發現毛病在哪裡就開悟了,把這個毛病改過來叫修行。這句話你要常常提起來,不然你一直想悟悟悟,不曉得悟到什麼地方去也不知道,發現自己的毛病就是開悟。

  《六祖壇經》也講,一般人看《壇經》都喜歡看玄妙之處,看他開悟證果後的境界,但是都很少去注意他在修因的這些開示。譬如說一般人常常掛在嘴裡的,六祖開悟寫的那首偈,「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大家最喜歡念的就是這首偈,開悟了。夏蓮居老居士在《淨語》裡面給我們講,他說大家都喜歡念那一首,但是有一句六祖講的大家都沒有念過,六祖說「改過必生智慧」,這一句好像都沒有人在念。如果我們有過而不改,那首偈你念到喉嚨破了也不會開悟,你就念「菩提本無樹」,念這首偈,你念到喉嚨破了也不會開悟。人家六祖他是開悟,但是我們還是開不了悟,為什麼?因為我們有東西障礙住。什麼東西?我們自己的過失、毛病,生起了業障。你把這個業障排除不就悟了嗎?這個悟本來是每個人本有的自性,你也不要到外面去求,本來就現成的,什麼都有,跟佛沒有兩樣。《華嚴經》給我們講,「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跟佛都是平等的。現在佛他得到全體的受用,就是他把這個障礙全部去除掉,恢復到本來的面目,我們現在是有東西障礙住。障礙住,我們自性的德能跟佛比較起來有沒有減少?沒有,也沒有增加,也沒有減少,都一樣。這些我們常常聽老和尚講《華嚴》也聽得很多。現在我們最重要的功課,我們現在怎麼下手?第一步去改過。改過前面要知過,你要知道自己的過在哪裡,如果你不知道自己的過失,你怎麼改?往往覺得自己沒錯,那怎麼改?沒辦法改。所以知過必須要讀聖賢書。

  不殺生這條戒,你看動物他都會付出這麼大的愛心,我們現在也舉辦放生,講到護生這些,我們大家也都有發心,這是我們的善根。但是有沒有達到這個戒的標準?這個標準是什麼?真正發自你內心的慈悲心,有沒有達到這個標準,這就不一定。為什麼?我們大家都看過《俞淨意公遇灶神記》。大家有看過的舉手,請放下。老和尚那時候請陳曉旭幫我,我們拍這個片也是很辛苦的,為什麼?因為我是找一個台灣的王導演,在中國電視公司退休的王導演,他是拍電影跟電視的。拍電影跟拍電視不一樣,但是兩項他都會,他退休了。他在電腦網路上看到我們善果林上《弟子規》,他來報名。我大哥第二個兒子去參加蔡老師的《弟子規》,他在小學當老師教書,他是胎裡素。參加《弟子規》,他就認識了王導演,介紹王導演,是上《弟子規》認識的。後來他說他要拍《地藏經》,我說《地藏經》難度很高,《俞淨意公》我好幾次,最早找陳曉旭寫劇本,我看了都不滿意,我就跟曉旭講,這個劇本寫的跟這個事實,對教育的意義發揮不出來。後來曉旭她也忙她的事業,她也沒有時間在這個上面,因為她還有做廣告公司,很多事情。後來我找游本昌,演濟公的游本昌,游本昌叫他女兒寫,寫的我也很不滿意。後來我就跟王導演講,我說他們兩個寫的劇本我看了都不滿意,再給老和尚看也不會通過,你幫我寫一個。幫我寫一個,我也不是完全滿意,但是比前面兩個比較好一些,我說這次送給老和尚,看老和尚有什麼指點。老和尚看看就改幾個錯字,說可以。老和尚說可以,我不能再有意見,老和尚他覺得可以就可以,就拍了。

  我就找陳曉旭,說妳幫我找演員,我請王導演去挑。王導演他也找我,他說我要拍這個戲我拿錢,變成我是老闆,他是我請的。然後他要選哪個演員,他照片都用電腦傳來給我看,問我這個演這個好不好?我說給大家看。哪個人演哪個角色去挑選,找一些演員來然後去挑,這個好不好。後來王導演他要找個寺院,問我有沒有認識的寺院,我說大概我只認識天目山,所以我說去找齊居士。去找齊居士,齊居士她女兒跟我講,她說她媽媽以前被騙很多錢,都是找她要拍戲的,結果錢都被騙光了。我說不會,妳找我,我也不要妳拿錢,妳就不用擔心這個,我們只是想借用你們的場地,有一些人手的支援,就是這樣而已,幫我們做做義工,不要妳拿錢的。她說以前很多人要找她媽媽拍戲,結果被騙了幾百萬,錢拿去了也沒拍,一去就沒有回來,所以聽到拍戲她們就不敢去接洽。我說妳不認識的人妳給他騙,妳還信不過我嗎?後來才去找天目山幫忙。那個拍戲的地方可能你們有同學大家去過,我都還沒去過。

  《俞淨意》裡面,他也是組一個文昌社,一個社團,他們社團裡面有一些宗旨,規定就是做好事,譬如說惜字,字紙亂丟要撿回來去燒,然後放在乾淨的地方。古時候都有字紙的焚化爐,大陸文革都破壞掉了,現在台灣還有。大陸可能是不是還有一、二個地方有?或許還有,大家可以去留意,就是專門燒字紙的。就是這個文字是聖人傳的,不能亂丟。古時候的人對惜字非常重視,文以載道,非常重視,所以字紙不能亂丟垃圾桶,要妥善處理。所以它有惜字這一項,放生這一項也有,還有很多善事,救濟這些的。俞淨意他也參加這個社,這些活動他都有參加過,在明朝的時候就有放生的活動,他也去參加。但是他的遭遇很不好,生了九個兒女死了七個,一個失蹤,太太哭兒女哭到眼睛瞎掉。愈來愈窮,考功名七次都考不上。他是滿肚子的怨天尤人,我做了這麼多好事,年年都在灶神爺那邊燒疏文(好像我每天晚上念的這個疏文),上達上帝,怎麼做好事都沒好報?反而得到這麼淒慘的果報,比誰都慘。他是滿腹怨尤。後來到了四十七歲那一年除夕夜,灶神爺化身來跟他指點,講了這些,其中講到放生這一條,灶神爺就跟他講,他說放生這一條,人家辦放生活動你也參加,但是你只是隨班奔逐。隨班就是人家提倡,我們去參加,跟著人家去參加,並不是你自己真正發心的,你那個慈悲之心根本沒有生起來。只是跟著人家,人家辦我們就去參加,去湊湊熱鬧,就這樣,你那個慈悲心根本就沒有生起來。而且你家裡的廚房,螃蟹、蝦子還是常常在吃,那個都不是生命嗎?他也放生。灶神給他一點出來,他才恍然大悟,原來自己認為做了好事,根本就沒有真正去從內心生起來去落實,這個好事是個敷衍性的。

  為什麼我們護生沒有辦法做到真正慈悲心生起來?當然也都是從一個沒有基礎因素來的。這個基礎就是什麼?基礎就是孝養父母。我們看看不殺生是在第三句,「慈心不殺」,第一句是「孝養父母」,第二句是「奉事師長」。孝養父母這是最根本的,對父母有孝心才能奉事師長,奉事師長才能尊敬師長、依教奉行,他才懂得尊師重道。所以老和尚講經常講,師道建立在孝道的基礎上,沒有孝道就沒有師道。所以古時候老師都教孝,他真的回家懂得孝養父母,他才知道怎麼去尊敬老師。父母教敬,尊敬老師。所以我們有句俗話講,「百善孝為先」。孝是仁之本,《論語》講的,孝道是仁慈的根本。你說這個人很慈悲,但是他對父母不孝,那個慈悲不是真的。我很愛護動物,但是對父母一點都不孝敬,愛理不理,那個是假的,不是真的。所以《觀無量壽佛經》為什麼佛給我們講淨業三福是「三世諸佛淨業正因」?我們現在淨業正確的修因就在三福,沒有這三福,你修什麼行門都不對。不管你修哪個法門,包括你不信仰宗教,你在世間要做個人都做不好,你在世間做人,起碼要做到第一福那才標準,不然都不夠標準。所以我們為什麼學這個好像心裡不踏實,就是沒有根。

  「孝養父母,奉事師長」,具體的落實,現在老和尚提出《弟子規》,「慈心不殺」是《太上感應篇》,「修十善業」就是《佛說十善業道經》,這三個根。老和尚最近講聞經的利益,也講到這三個根修學的順序,《弟子規》要先學,《弟子規》學會了,你能夠去做到,再學《感應篇》就很容易,《感應篇》能做到,你再學《佛說十善業道經》就很容易。《十善業道經》能落實,你受持三皈就是真正的三寶弟子,你真正能落實三皈依,你有三皈依,你再受個五戒、八關齋戒、沙彌戒、比丘戒、菩薩戒就沒有問題,進一步提升到大乘,第三福,「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就沒問題。所以老和尚最近講這個單元,大家要多重複聽幾遍。我看他老人家講經都在觀察這些學生、聽眾,到底幾個人真能入得了這個境界,看一看還是不能入,所以他再反覆來講,我們一定要懂得他的用意、他的苦心。他講的,他老人家入境界了,我們是連門都沒入,還在外面徘徊。為什麼?你沒有這個基礎、這個橋梁,我們缺乏這個。所以現在聽大經大論我們是薰習,落這個種子,種這個善根,現前我們還是不會修。有沒有這樣圓頓根性的人?有,像六祖那是非常稀有,這也是再來人,過去生修得都很好,這一生接著再修。

  如果你入了境界,你人一定會改變,我們人一改變都表現在我們的臉上,表現在我們的四肢、動作,表現在我們對人處世、講話態度,就表現出來,很自然他就流露出來。老和尚我看他眼睛很亮的在看,你們修得怎麼樣都瞞不過他,因為都寫在臉上,修得好不好就在你的臉上,一看就看出來,不要看相、不要算命,看你的表情。為什麼?這個道理就是相由心生,你現在表現出來這個形相是我們心生出來的。心沒有相,但是它能現相,從這個相就看到你的心,你現在是什麼心情。這個應該很科學,一點都不迷信。我們舉一個最簡單的,你在煩惱的時候,那個臉一定跟歡喜的時候不一樣,你有心事的時候你這個地方就會皺在一起,這個也很科學。或者你有心事在沉思,我常常有時候在沉思,人家問我:你在想什麼?奇怪,我在想什麼,我沒有跟他講,他怎麼知道我在想?為什麼?因為我這個樣子已經告訴他我在想什麼。所以相由心生,看相知道心,《十善業道經》講的。所以《華嚴》你入進去,你就是法身大士。法身大士當然不一樣,他是菩薩,他還不是權教菩薩,是實教的。菩薩待人處世是一片慈悲,清淨、平等、慈悲,一定是這樣,自性一定是這樣。

  如果學得不對他會煩惱增長,他聽得愈多、懂得愈多,增上慢一直提升,煩惱跟著提升,貪瞋痴慢跟著提升。這個問題出在哪裡?沒有基礎的修學,沒有基礎我們學這個就很茫然。早年,在二十年前,美國達拉斯佛教會,那時候成立沒多久,老和尚就提倡辦華嚴班。真的有人辭掉工作要來學華嚴班,老和尚就跑掉了,後來那個居士也是很懊惱,怎麼老和尚又跑掉了。但是我心裡明白,雖然在國外他書念得很多,念到博士,那個更不好教。為什麼?因為他書念得愈多,他傲慢心愈增長,「我念得比你多,你懂得比我少」;甚至看到師長,「那個師長也沒有讀大學,我讀的比師長還多」。你這樣還能學得到東西嗎?學不到東西,兩個眼睛始終在頭頂上面,又看不到下面,這個學不到東西。在美國最少都是碩士、博士,我跟他們接觸過很多,個個貢高我慢,一個比一個強。以前我到DC,龔振華居士,已經往生了,有一次跟我談話,他講話又快又大聲,「你們留美的,我留英的,也不比你差!」這個跟佛菩薩、古聖先賢的教誨完全不能相應,這怎麼能入道?跟老和尚學《華嚴》,老和尚怎麼教你?因為他自己有東西擋在那裡,自己有障礙在。所以我們學習還是要腳踏實地,按部就班。現在老和尚講的《弟子規》,我們現在雖然出家了,但是還得要學,因為我們這個時代的人都沒有這個基礎,沒學過。

  所以護生、放生是從基本孝道,孝親尊師,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個佛給我們講得很清楚,只是我們含糊籠統讀過去,我們也不在意。我們現在聽到這個,我也是業障很重,因為聽了覺得修這個就很不習慣,沒有辦法很歡喜的去接受,這就是業障深重的一個現象。大家有沒有讀過《了凡四訓》的「改過之法」?讀過,它裡面有一段文說,「或聞正論而心不樂」,聞到正確的言論,教我們怎麼做人處世,這個正面的言論聽了怎麼樣?生不起歡喜心,心不快樂,聽了反而很憂愁、排斥,不能接受,這樣的一個情況就是業障深重的現象,要趕快求懺悔,你業障消除就樂意來接受。所以在修這個之前還要修懺悔法門,求佛力加持,幫我們懺除業障,我們才會歡喜來修。不然現在講《弟子規》的很多,真正能深入的不多,真正能體會到它心法的人不多。所以我在遇到一些同修我就跟大家講,現在很多人在讀《弟子規》,但是我說你聽蔡老師講《弟子規》,你要抓住它的心法,心法很重要。但是有很多人他抓不到這一點,在枝枝葉葉上去抓。枝枝葉葉去抓也很好,總比不學好,學了你總是在行為上會有一些修正,不斷的靠近。你要真正深入,一定要再懺除業障,不然連《弟子規》你都不會喜歡去學,你不會很喜歡學這個東西就是業障深重,《了凡四訓》講的業障深重,業障深重要求佛力加持,這個一定要明白。

  《沙彌律儀》在第二福,我們從高層次可以引申到下面最初級層次,好像我們站在二樓,再看下去就是一樓,一樓下去就有地基,所以我們一定要上下前後要能夠貫通起來。現在很多出家人他學戒律,學《沙彌律儀》,甚至他的著作等身,書也寫得很多,講得天花亂墜,實際上能做到嗎?很難講。往往修得不對,讓人家感覺不是那個樣子,感覺那個氣氛不對。學戒的人你學到戒,戒是清涼法,如果戒律清淨,人家一跟你接觸,他會感受到清涼、自在,對你有恭敬心,這就對了。如果感覺怪怪的,那就不對,或者好像不近人情,學得不近人情,變怪人一個。有人學戒學偏掉,他變怪人,他以為他持戒清淨,但是他已經是怪人,他自己不知道,這個也大有人在。問題都出在沒基礎,沒有做人的基礎,沒有第一福的基礎,好像你一樓沒蓋一直要蓋第二樓,怎麼蓋都蓋不起來,空中樓閣,就是這樣。第二福能夠真正落實,那一定包括前面第一福,好像我們有第二層一定包括第一層,你二樓蓋起來難道沒有第一層?一定有,一定涵蓋下面。你有第一層不一定有第二層,也可以加上去,這是必然的。

  所以我們學護生要懂得去意會這句話,你要去深入。不然你這樣含糊籠統看過去,意會,我體會到了,你體會到什麼?我們這樣叫囫圇吞棗,這個棗就這樣丟進口裡就吞下去,問我們什麼味道,不知道。為什麼不知道?因為囫圇吞棗,一吞下去什麼也不知道,你沒有放在嘴巴裡面細嚼慢嚥,你感受不到它的滋味,這個叫囫圇吞棗。所以我們學習東西不能囫圇吞棗,每一段它都有很深的含義,我們要去意會。所以不管學任何東西,《延壽藥言》也講,最好的工匠他只能把方法留給你,真正你要抓到那個訣竅,還是要你自己去意會不能言傳,只能告訴你這個。好像以前韓館長請老法師來教唱念,老法師說唱念要龍含珠。我說什麼叫龍含珠?他說你沒有看到龍前面有顆珠子?放在嘴巴這樣滾。我說怎麼滾?我怎麼想也想不到怎麼滾。我練了二十幾年,現在總算可以體會什麼叫龍含珠。所以我現在唱念你們要仔細聽,不是靠麥克風的。其實我出來聲音都一樣,麥克風好不好是調音的問題,有時候他音調得不對,那個音變得怪怪的,其實我並沒有發那個怪音,是它那個音響;有時候調出來很好聽,那也是它的音響。但是我出來聲音是一樣的,它那個音響,他有時候調的高音低音、大聲小聲,種種的,他那個也是一套專業。這個只能意會,自己去體會,不能言傳,反正怎麼講總是隔一層,你自己去練、去體會。

  放生也是這樣,我們講到這個放生,我們就去意會,然後我們從初步的開始去做。我們現在雖然還沒有進入這個境界,我們去參加放生有沒有好處?還是有好處。像俞淨意一樣,他也去參加,起碼說明他也有善根,只是說他的善根不深,沒有深入。但是如果他連參加都不參加,我看灶神跟他講什麼都沒有用,都不用講。所以我們現在並不是說要等到我們有慈悲心再去放生,也不是這個意思,如果你這樣聽又錯了。主要是說我們去放生,然後你要知道,怎麼樣達到放生、護生這個水平,這個標準才及格。好像我們念書,這樣才及格,不然說念書我們都有念,但是考試還不及格,你起碼要達到六十分,及格了,就有功德。所以難以枚舉,很多,我們看到要能夠觸類旁通,以此類推,這個非常重要。這個要細講,每一個字它都有很深的含義,我們現在重視基礎修學非常重要。

  那天開懷師也是拿了《常禮舉要》,也有羅馬拼音的,羅馬拼音我是看不懂,這個你們可以看。這個書大家有沒有看過?看過了有沒有什麼心得?現在我們學這個東西,我們就是嘗試著一條一條來做,你就一點一滴來做,你就會有心得,有心得你才會進步、才有法喜。如果我們學了之後不去時習,孔老夫子講,「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你學了不去時習,那得不到喜悅,就是沒有心得,你去做就有心得。我現在收一個小妹妹小徒弟,我現在叫她先看《延壽藥言》,叫她去肉身殿,早上去學《弟子規》,下午來做三時繫念。她現在小孩子,《太上感應篇》講「昆蟲草木猶不可傷」,她在澆花澆水她都有心。所以我們也不能小看那個小年紀,她修得比我們好。所以我就教她,妳先學這個,學這個很有用。我勸她還要學正體字,她也寫了報告給我,我說妳每天就寫一篇日記。

  《常禮舉要》可以大家先看看,我們再找個時間來講。現在由這個地方,大家翻到最後面稱呼,最後面,第四十四頁,最後面這一頁,附說這一頁。這一本是李老師編的,李老師是你們山東人,山東濟南人。李老師他十九歲就當縣長。他憑什麼十九歲當縣長?我們現在活到幾十歲,處理一個事情都處理不好,他憑什麼?憑我們老祖宗這些聖賢教誨。現在你去找一個十九歲的來,他大概找你去玩電動玩具。所以那天跟大家講,半部《論語》治天下。附說:「一、稱呼一事,本甚繁雜,各地習慣,直接見面之稱,尤多不同,故難備載。本編僅錄其對外交際通常用者。二、親戚之間,稱呼甚為微細,每有錯一字而貽笑者。茲編本為舉要,專為常用,故不詳載。」這是附帶說明的。稱呼這樁事情它本來很繁雜,各地的習慣又不太一樣,所以很難很完備的記載。這是說明《常禮舉要》稱呼這一篇,只是一般對外交際平常用的。親戚之間稱呼甚為微細,特別在親戚之間,有時候我們跟他的關係怎麼叫?不曉得該怎麼叫,有時候如果你叫錯了讓人家看笑話,貽笑,所以舉出來,舉要,專為平常我們用,所以也沒有很詳細,就是我們一般平常可以用上的。這個我們有時間再來講。

  那天開車的是叫開隆師,他們在寺院也沒有人跟他們上這個課。所以我們佛門裡面一些稱呼也是一個禮節。稱呼的作用就是要明瞭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譬如說我稱呼你是什麼,我們彼此就知道我們之間的一個關係,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稱呼是為了方便我們認識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如果你這個稱呼稱呼得不對,那會給人家看笑話。譬如那天我聽開隆師講,叫莊嚴叫她師父。莊嚴她是我的徒弟,他叫她師父,他要叫我什麼?師公。所以下次他就不能叫我悟道法師,也不能叫我師父,叫我師父不是把我降級跟徒弟一樣嗎?他應該叫我師公,我升級了。所以這個稱呼,你不會稱呼就會給人家看笑話。如果他叫莊嚴叫師父,他沒有叫我師公就不對了,這個關係就不對了。而且我們在佛門裡面也有戒律上的稱呼,這不能隨便亂叫的。亂叫,我們出家人會給人家笑死,你們佛門自己的稱呼、禮儀都不懂。現在我們佛門也是這樣,大家都稱師兄,沒有師弟的,這個也怪怪的,這樣你就分辨不出來。一般稱弟他是一個謙虛,譬如說我自稱弟是謙虛。實在講,兄在前,弟在後。為什麼要稱兄道弟?就讓你知道哪個是前、哪個是後,哪個是哥哥,哪個是弟弟。如果兩個兄弟來都叫哥哥,那就分辨不出哪個先哪個後。《弟子規》給我們講,「長者先,幼者後」。你沒有辦法去安排這個秩序,就很亂,所以大家都稱師兄。後來我說,其實我們佛門不是這麼稱呼,佛門戒律上有它專門的稱呼,我們現在稱師兄師弟是比較隨俗。其實有兄就有弟,有父親就有伯伯、叔叔,姑姑、阿姨。所以有時候我們道場出家眾稱我們悟字輩的女眾叫師叔,我說叫師姑,師叔連男女都分不清楚。所以尼姑,叫師姑。所以他們說悟忍師怎麼叫?我說叫悟忍師姑。悟莊師怎麼叫?我說悟莊師姑。這樣一叫她們都愛笑,我是師姑,不然以為跟我一樣是男的。姑就是有一個女字旁,表示她是女眾,叫師叔你分辨不出她的身分,男女不分。所以這個稱謂是讓我們分清楚彼此之間的身分,它的關係,可以亂叫嗎?亂叫就亂套了。但是現在他也不懂,他是一個尊敬,都叫師父。晚上開隆師如果再叫莊嚴師師父,他如果再叫我師父或悟道法師,你們就要給他糾正:不對,你叫莊嚴師師父,悟道法師是他的師父,那你應該叫師公。你們就要給他糾正。應該怎麼稱呼?如果你不願意認我做師公,那你只能叫莊嚴師,這樣就不失禮了。師就是尊重,師是老師、師範,就不失禮。一般我們通常,我們比較陌生的稱法師就不失禮,因為法師也有講經的法師,誦經的也是法師,趕經懺誦經的他也是法師。這是天台智者大師講的,不是我講的。所以法師也有很多種。

  這是附帶跟大家說明,因為現在人他也不知道,他也是一番尊敬,他這個心是一番敬意,但是他沒有學習。所以我們那天跟大家講六言六蔽,「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你要學習,你對人很有恭敬心,但你要學習怎麼樣表達才得體,才不會貽笑大方。我們現在人沒有學都不知道,所以李老師他才編這個。還有坐車的位置、禮節。我叫周姐幫我去印一萬本。還有桌上位置怎麼坐,我們現在人都不懂,因為坐位置的禮節很重要,它分尊卑的,分你的身分。現在亂坐,現在人你也不好去講,講了他還不願意接受。應該你是什麼身分,你坐在哪個位子上,哪個是主客,哪個是陪客。古時候有這套禮節他才不亂,一看就知道你們彼此之間是什麼關係,他才分辨得出來,不然大家都一樣。特別是我們現代人,現在人服裝沒有特別標識。古時候士農工商他穿的衣服不一樣,你一看這個是讀書人,這個是做生意的,這是農夫,這是做工的,他的服裝識別他的身分。他在社會上的身分,他的階級,他的地位,從服裝來區別。現在人都一樣,總統也穿西裝,老百姓也穿西裝,兩個站在一起你就很難分辨。

  圖書館以前有一個田居士,是山東的大老粗,山東人,教育部開車退休,七十幾歲他說要出家。他去找館長,她就給他剃了,就給他剃了讓他出家。在家的時候來參加念佛,他就常常找我聊天。出家之後,叫他去洗碗、掃地,他說我在家裡當爺爺,出家頭一剃變老沙彌,他覺得滿肚子委屈。有一次館長說:你去當侍者。他年紀也比老和尚大一點,可能大一、二歲,現在好像八十幾。他塊頭又大,臉又四方,他一坐在那裡,他坐在那不講話,他那個相不認識的人一定是把他當成老和尚。叫他去當侍者,結果老和尚去達拉斯,他就陪老和尚去了,有居士要去找淨空法師,沒有見過面,他老人家在那個地方,淨空法師在旁邊,大家進來對著他猛拜。為什麼?把他當作淨空法師。因為看到這個淨空法師相比較飽滿,人又高又大,站在那裡,其實他出家才十幾天。看到他猛拜,拜完就是淨空法師,我們久仰大名,他被他講得一頭霧水,結果最後他說淨空法師在旁邊,那個人很尷尬。所以現在人就是沒有這些區別,這些禮節,很容易搞混。所以這個都要學習。這個是課外讀物,有時候我們上完沙彌課,有時候會講一、二條格言,這些平常也都比較實用。這樣學你才會有心得,不然你學了半天很茫然。好,我們下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