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沙彌律儀  悟道法師主講  (第十二集)  2008/7  中國廬江金剛寺  檔名:WD11-002-0012

  諸位同學,大家早上好!請大家翻開《沙彌律儀要略增註》,我們從第四頁第二面第二行最下面一句,從「言夏者」這裡看起。「言夏者。謂出家越俗。不以世歲為年。故於夏三月策勵。加功勉進。或階聖果。或增三學。以功賞德。故受夏名。即以七月十五日為臘除也」。這一段是給我們說明夏這個字。

  「言夏者,謂出家越俗,不以世歲為年」,出家他不以世歲為年,就是沒有用我們世間年歲來計算。在古印度佛陀時代,出家人每年都要結一次夏,叫夏安居。出家之後都是算幾夏,因為每年固定結一次夏,如果你出家五年那就五夏,五個夏天,十年就十個夏天。這是講夏這個字的意思。「故於夏三月策勵」,在這三個月當中警策、勉勵。「加功勉進」,大家利用夏安居的時間,依眾靠眾,大家互相的來警策、互相的來勉勵,這樣來求精進。這就像我們修行有一個階段性的,夏安居也是一個階段性密集薰修的時期。希望在這個階段裡面,「或階聖果」,聖果就是證果,像證阿羅漢果、證菩薩果位,能夠提升我們修學的層次。「或增三學」,三學就是戒定慧三學,或者對我們戒定慧三學能夠增長、進步。這是古印度佛陀時代傳下來的夏安居,這三個月進修教育,大家在這個時間裡面密集的薰修,會有相當好的一個效果。

  我們這次來廬江,大家做三時繫念就不止三個月,大概二十幾個月。這二十幾個月可以說大家每天做這個法事,如果能夠順利做下來,再怎麼樣它也有一個很好的效果在,畢竟它是一個密集性的,定在一個地方來薰修。因為夏安居它也是定在一個地方,沒有到處去,我們這次也有類似這樣的一個效果。但是比夏安居的時間更長,我們起碼要結兩個夏,兩個夏天,今年一個夏天,明年一個夏天,起碼要結兩夏,還要兩個冬,春夏秋冬。密集薰修效果會比較好,所以在佛門裡面有閉關。其實閉關它並不是說閉什麼關,因為閉關每個人他學習的方式跟內容上都不太一樣。有的人閉關,他看藏經,他要閱藏,你沒有閉關,沒有杜絕外緣,他沒有時間看,藏經那麼多,怎麼看得完,所以他閉個三年閱藏,藏經從頭到尾看一遍。有的人閉關他是坐禪,有的人閉關是念佛,有的人閉關是持咒,有的人閉關是看經,讀誦大乘,有的人閉關修懺悔法,像占察懺。他是最長三年,最短一個星期,從一個星期到三年都是一個階段性的,根據每個人他的時間,各人修學的情況而有所不同。所以結夏把它延伸出來,也涵蓋了這些意思在,就是我們一個階段性的密集薰修,薰修哪一門功課。像我們這次在廬江,大家在一起密集薰修的是三時繫念,每一天做,一年十一個月就密集的來修這門功課,這是階段性的密集薰修,就跟結夏安居的性質是一樣。我們這個密集薰修比結夏更長,結夏它一次只有三個月,我們一次就二十幾個月,我們這次的因緣也相當的殊勝。

  所以,結夏我們要知道修什麼。現在也有很多道場結夏,但是沒有善知道指導,很多人都不知道怎麼修,或者自己盲修瞎練,自己看書自己修,這個效果很差,可以說沒有什麼效果。所以我們學習,第一個親近善知識,這是最主要的條件。沒有過來人,真正的善知識指導,我們自己摸索,很難摸出一條路,往往走錯路,盲修瞎練,浪費時間,浪費精神;親近善知識,我們可以節省很多時間,少走冤枉路。為什麼《阿難問事佛吉凶經》講,學佛你要得到好的果報,第一個要親近明師,從明師受戒。明師是明白的明,真正對佛法教理、修行通達明白的人,我們親近他來學習,我們就不會走錯路,不會學錯,因為他是過來人,他有經驗。如果不親近明師,自己去摸索,往往都很危險,常常會走錯路,走入歧途。有的人走入歧途他還有因緣這一生回頭,有的人這一生他都回不了頭,他這一生又空過了。這個非常非常重要。所以我們修學,有些方面,一些重要的關鍵,我們一定要先抓住,我們這一生才有成功的希望。

  「以功賞德,故受夏名」,這個夏它有功德,以功賞德。功是功夫,德就是收穫,你用了功夫,得到什麼效果,這叫功德。所以結夏它的確有功德,在三個月的密集薰修,不管在三學上,或者在證果上,他都有明顯的進步跟提升,這就是功德。這裡面還有很多道理在,我們不可以不知道。夏這個字,弘贊律師給我們解釋到這一段。下面,它這個夏,「即以七月十五日為臘除」,臘除就是解除。這個臘叫夏臘,你結幾次夏,夏臘。你受戒幾年叫戒臘,戒臘有幾年;如果出家那天算起,叫僧臘。這些佛學的常識、名稱,大家了解一下。第一個叫僧臘,僧臘就是說從你出家那一年算起。像我出家到今年是二十四年,僧臘二十四年,到今年二十四年;受戒,戒臘是二十二年;夏臘,我根本沒有結過夏,所以沒有半臘。不過我們這次算是結夏,這次我們幾百天做下來起碼有兩臘,這叫結夏。起碼我們結兩個夏天,現在剛好是夏天,這三個月我們都在這裡,明天夏天還有三個月,起碼我們大家在一起結兩個夏,都沒跑,所以大家都有兩個夏。臘這個字是我們中國人用這個臘,像過年最後一天叫臘月三十。一般欠人家的錢,過年除夕那天人家就要來要債,我們一般講年關,臘是最後一天。所以他這裡講,「以七月十五日為臘除也」,就是他結夏從四月十五到七月十五那天為止,那天就解除了,你該回到哪裡就回到哪裡,臘除。

  接下來我們看「專精」,解釋專精這兩個字。「言專精者。專謂純一。不雜餘學。精謂矚文了義。闡盡幽微。故令於五夏中研究毘尼。善閒開遮持犯。各種性相。大律云。縱得三明六通。五夏未滿。猶須依止師住。五夏雖滿。不知開遮性制之禁。還須盡壽依他。是以宣律師。十席就聽毘尼。慧休法師終身聞律。我輩何人。輒擬休學離師。既窮律藏。五夏復周。方許聽教習禪。」這個地方講專精。

  「專謂純一,不雜餘學」,不雜餘學就是說專門在戒律上下功夫,偏重在戒學這部分下功夫,在這個地方專精。佛法的修學跟我們中國古代聖賢的教學是一樣的,它都講求專。《三字經》講「教之道,貴以專」,他在一個階段性學一門東西。不像現在學校,一天排好幾門功課,上午一堂國文、一堂英文,下午再來一堂數學,再來一堂物理,每堂教的老師又不一樣,學生一天當中他的時間、精神都分散掉了,又學這個、又學那個,效果很差。如果現在學校能夠一個禮拜學一種,這個禮拜如果每天有四堂功課都學這門功課,這樣效果就比較好。所以還是中國古人有經驗,有教學的經驗,還是專精效果才好。你不專精,效果就很差,這裡懂一點,那裡懂一點,都是皮毛,不能深入,效果就很差。這講專精純一,不雜餘學,在這五年中,五夏當中,他就不雜修。

  「精謂矚文了義」,專還要精。我們中國文字每一個字有每一個字的含義,兩個字合起來又有它的一個意思出來。專這個字是純一不雜,精是矚文了義。譬如說純一,現在老和尚講經也常講,一門深入,長時薰修,這是純一。一,一個法門,一門功課,或者一部經。不雜餘學,不再夾雜其他的,這專。但專當中你要精,精是矚文了義,矚就是你看這個文,了是明瞭,明瞭它這個文裡面佛講的義理,它的意義、它的道理,你要矚文了義,你真正徹透明瞭,這樣才能叫精。現在很多人說我們淨宗學會,都是一個法門,一部經,一門深入。有很多地方他也是讀一部經,沒有錯,他這個一有了,但是他不精。是一個法門,都在修念佛法門,沒有修其他法門,但是沒精。為什麼不精?他沒有矚文了義,對這部經裡面講的義理,他沒有深入的去了解,沒有深入的了解,他在生活當中就不知道怎麼去修,只會念,他不會修,這樣得不到經上講的效果。所以專,而且還要精,專跟精合起來,它就產生效果。我們學戒律也是一樣,你這五年當中專門來學戒,但是你對戒學要精,要矚文了義。所以,如果我們沒有再看弘贊律師增加的註解,只看《要略》,我們很難深入。大家想一想就能夠明白。

  我們接著往下看,「精謂矚文了義,闡盡幽微」,闡是闡揚,盡就是說到了盡頭,就是徹底的意思,幽微就是很微細,幽就是一般不容易發現的叫幽。幽就是我們一般講幽暗,比較不會去注意到的;微就是比較微細的地方,大家比較容易疏忽的。這些你都要去把它闡盡,闡揚,盡就是徹底的去明白、了解,特別在幽微的地方,這才是精,才能做到精。所以專精它的含義非常的深廣。所以我們這個課一開始,我就把蕅益大師《寒笳集》裡面講的,五夏專精戒律,不只在這個戒律條文上。所以蕅益大師特別給我們指出來,「不明念處慧,徒誦木叉篇」。戒律的內容基礎是建立在四念處上,反過來講,戒律是幫助我們修四念處的,四念處你觀成就了,你就可以證果,我們念佛人往生西方就沒有問題,這個就包括在經裡面。如果你沒有深入去了解跟認識,就這樣看看戒律的條文,就像蕅益大師講的,你著衣持缽是樣子,有戒律的形相,但是好像木頭幡,那個幡掛在木頭上,木頭是死的,它不是活的。修六度萬行就等於外道的苦行,無益的苦行,禮拜就如對上下,好像對著這樣上下禮拜,為什麼?有這個樣子,但是沒有它的內容。所以你要有形式還得要內容,有內容還得要有形式,這樣裡外一如、一致,這才是正確的修學方法。這些也不能不懂。所以你看這裡講的,因為中國古文這個文言,它的文字簡要、詳明,如果你沒有深入去闡盡幽微,你得不到它的旨趣,它真正的意旨、它的宗趣你不能夠理解。旨就是它的宗旨,趣就是它的趣向。宗旨,就是修行的要領,你抓不到。所以我們祖師大德他的相關典籍你要看。這個專精,有一些相關資料還是要看的,相關資料你不看,你不能深入。夏老居士講,「廣學原為深入」,廣學原來是為了幫助你深入這一條,如果你沒有廣學你也很難深入,不容易深入。

  「故令於五夏中研究毘尼,善閒開遮持犯,各種性相」。這個地方,毘尼這個毘跟皮膚的皮音一樣。「新云毘奈耶,舊云毘尼」。這是翻譯,早期的跟晚期的翻譯,他翻的字不一樣,新的翻譯叫毘奈耶,舊的翻譯叫毘尼,毘尼是舊的翻譯。這是律藏的梵名,在印度話叫毘尼,翻成中文叫律藏。「疏曰」,《疏》裡面有講,「毘尼,此云善治」,我們中國話叫善治,「亦即云律」,也叫做律,也叫善治,有這個意思在。善於調治我們身心,這是戒律的律。性相,這是佛學的名詞,一個性,一個相,佛經上常看到這些名詞。「性者法之自體,在內不可改易也」,凡是講到性就是講到它的體。「相者相貌,現於外可分別也」。這裡下面又接著講,「有為無為相對,則無為法為性,有為法為相也。而有為無為皆有性相,自體云性,可識云相。智度論三十一曰:性言其體,相言可識」。這一段是《佛學辭典》裡面解釋性相的。我們每一樁事物,包括精神、物質都有它的性跟相,你看得到、看不到的都有它的性跟相,它的性就是它的體,相就是你可以去分辨它的一個相狀,有形無形都有。所以性相兩個字,包括有形無形,有形的有性相,無形的也有性跟相。這樣大家能不能理解?

  這是什麼?保溫杯。它是不是有個相在,有沒有?長長的,這裡稍微短一點,有一點黃,這叫什麼?相。它這個相當中有個體,有沒有?這整個就是它的體,它這個體有這樣的一個相。一條毛巾,它有性跟相。這樣大家能不能體會?這樣明白嗎?明白。這個樣子就叫相,你可以分辨的,這是什麼顏色、有多大,這叫相,但是這個相當中它有一個體在,所以相跟體它分不開的,這樣大家懂嗎?相就在體內,體就現出這個相。你拿一個東西,其他東西都以此類推,都一樣,每一樣東西都有它的體跟相。這張紙它也有性跟相;這個茶杯,這是相,這是它的樣子,這個叫相,但是它有個體在。我們常常講我們的身體,對不對?身體,身體在哪裡?就在你這個相裡面,離開這個相你到哪裡找身體?這樣大家明白了嗎?明白下次換你講給我聽。

  所以這個性相,你說現在戒律我們就講這個有形的,還有無形的,性相。譬如說戒律,表現在行為上那個就叫相,但是這個相當中有它的體,體就是它的性。相貌是現在外面,你可以分別它。所以,「有為無為相對,則無為法為性,有為法為相」。無為就是它沒有生滅,沒有生滅的就是性,會有變化生滅的就是相。這個有變化的是從哪裡出來的?從無為出來的。好像那個海水,起風了,有波浪,那個是相,那是有為,波浪有風它就有,沒有風它就平了,平了它又回歸到水,都是海水。正當在起波浪的時候,它是不是海水?它還是海水。但是它那個相有生有滅,起風的時候它就有,沒有起風它就沒有。起風就生,波浪起來,沒有起風,波浪沒有、滅了,這個叫有為。有生有滅叫有為,沒有生滅的就叫無為。所以有為為相,無為為性,性跟相它是分不開家的。

  有為有它的性跟相,無為也有它的性跟相,所以它後面做個總結,「自體云性,可識云相」。你可以去辨識的,可以去言說的,可以給它說明的,那就叫相。譬如說無為,我們現在講無為,無為是自己的相,我們能不能辨識?凡是能夠講出來就是有相,而且還可以用文字寫出來,這個是不是相?是。這個就叫無為,我們講無為。無為它還是一個相,我們還可以寫出來無為,我們可以去思惟、去想像的。凡是你能思惟、想像、言說的,就叫做相。無為也有這個相,我們可以去想像的,像我這樣給你講出來就叫做相。但是它也有它的性,它的性你講不出來的,言語道斷,心行處滅,那個就是它的性。這樣大家可以理解嗎?凡是有言說的就是相。譬如說無為,我現在也可以講無為,能講出來就是一個相,講話有言說相,寫出來有文字相,你再去想像有心緣相,怎麼不是相?大家聽得懂就好,不懂也沒關係,不懂慢慢來,你知道個概念,才不會被佛學名詞搞得暈頭轉向。性相,這是講戒律,戒律有它的性跟相。

  「三明」,這是講佛,「在佛曰三達。在羅漢曰三明」,明就是明白。「智之知法顯了」,智慧它能夠知道一切法,很明顯能夠了解,「故名為明」,對一切法他能夠明瞭,而且很明顯,所以才叫明。「又曰智明,又曰智證明,證智之境而顯了分明」。這是講明,明白的明,對一切法,在這個境界裡面明白,這是講明這個意思。下面給我們分出來,這個明有三種,「一、宿命明,知自身他身宿世之生死相」。宿命就是知道過去世的,阿羅漢他可以知道過去五百世,你這個五百世當中生生世世,你前一生在哪個世界、哪個國家,叫什麼名字,父母叫什麼,兄弟姐妹叫什麼,這一世一直推上去推到五百世,五百零一世阿羅漢就不知道,那個可能要菩薩,這個叫宿命明。這是神通,神通你證果它就有,這是我們每一個人自己本能的。所以你有宿命明就不用去看相算命,比看相算命更準,它是現量境界,可以把過去生的檔案調出來,好像現在電腦存檔,舊的檔案調出來,它可以重演一遍,你看了就是一點差誤都沒有。這叫宿命明。「二、天眼明,知自身他身未來世之生死相」。這是講自身他身未來世生死這些現象,天眼就是他能看到,他看得清楚。「三、漏盡明,知現在之苦相,斷一切煩惱之智也(漏者煩惱)」,漏是煩惱的代名詞。「又如次第,名為宿住智證明,死生智證明,漏盡智證明。然則三明者,六通中之宿命天眼漏盡三通也」,三明包括在六通裡面。

  《大智度論》第二卷裡面講,「宿命天眼漏盡,名為三明」,這是《大智度論》裡面講的。漏盡從阿羅漢才開始。「知現在之苦相,斷一切煩惱之智」,知道現在我們受的這些苦、這些現象是什麼原因來的,把這個苦的因,就是煩惱,因為我們有煩惱,造作的業,所以遭受苦的報,把這個因找到了,斷一切煩惱,斷一切煩惱之智就叫漏盡。斷煩惱要靠智慧。其實煩惱是沒有什麼好斷,因為煩惱它也不是真實的,是虛妄的。實在講,講斷就是把它轉化,它永遠不會再發生,這個叫斷,他永遠不會再迷惑,這個叫斷。其實哪有可以斷的?它也不是一個真實的東西,怎麼去斷?你真有一個東西才能去斷。你看破這是虛妄的,你知道它是煩惱,你就沒有煩惱,簡單講就是這樣。現在我們為什麼這麼煩惱?我們在生煩惱的時候,我們不認識它是煩惱。我怎麼不認識?我心裡不高興的時候,我知道我在生煩惱嗎?不認識。你真認識了,你還會煩惱嗎?我認識,我知道我在生氣。那我們只是一個粗淺的概念,並不是真正的認識。真正的認識,就是說你現在在生氣,你為什麼會生氣?你這個瞋恚心的煩惱從哪裡出來的?你一直去追究,你追究到最後,真的就像二祖一樣,覓煩惱了不可得,找不到。真的,你不去找不會發現,你一找,在哪裡?怎麼會生這些煩惱出來?莫名其妙。我們現在六道凡夫真的就叫莫名其妙,自己也搞不清楚。搞不清楚叫什麼?大家知道嗎?無明。答對了,叫無明,你搞清楚就叫明。

  「斷一切煩惱之智」,就是智慧。什麼叫智慧?你認識煩惱就叫智慧。所以一部《金剛經》你搞通了,四句偈就幫助你成佛有餘,真的是這樣。佛法你會用、用對了,真的不用多,一句二句、四句偈就幫助你解決所有一切的問題;如果不會用,一部《大藏經》搬來,還是不知道從哪裡下手。所以學習,我們要懂得掌握綱領、抓住綱領,斷一切煩惱。煩惱斷了,你就明了,漏盡明,你明白什麼是煩惱,你漏就盡了。現在為什麼漏不盡?不知道煩惱怎麼來的,我們總是隨著煩惱在轉。這個要詳細要從大經裡面去理解,但是理解這個比較難一點,所以講經說法要講那麼久,要花那麼多時間。你真搞通了,修行很容易,修行就在你生活當中,你行住坐臥、穿衣吃飯都是在修行。你會了,沒有一樣不是修行;你不會,你怎麼搞都不是修行,愈修是愈煩惱,愈修就愈一肚子氣,修到最後就是這樣。

  下面講,「六通,三乘聖者所得之神通,有六種:即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盡通也。亦稱六神通」。六種神通我們讀《無量壽經》大家都讀過,三乘聖者都有,當然佛的神通是最圓滿的,證阿羅漢果以上到菩薩,這些都有六種神通。

  下面是解釋「宣律師」,這個宣就是道宣律師,唐朝時候的人,他活了七十二歲,西元五九六年出生的,到六六七年。他俗家姓錢,錢氏,「唐丹徒人」。這個丹徒,要去找古代唐朝那些地名,因為古代的地名跟現在都不一樣,這個要找相關資料。我們現在根據《辭典》裡面講,唐丹徒人。「十六落髮」,這是簡單的介紹他這個人,介紹道宣律師。「隋大業中」,隋朝大業年間,「從智首法師受具足戒,唐武德中,充西明寺上座」,古代上座在一個寺院裡面辦教學,有相當崇高的地位。「玄奘三藏」,玄奘三藏法師,「自西域還,奉敕從於譯場,宣撰行事鈔、戒疏、業疏、高僧傳、廣弘明集等二百卷」。玄奘法師從西域回國,奉皇帝的命令從於譯場,宣律師撰《行事鈔》、《戒疏》、《業疏》、《高僧傳》、《廣弘明集》,這幾本書由他來負責,所以他編撰這幾本書一共有二百卷。古時候不像有這個書本,它一張紙很長,然後卷起來,一卷一卷的,看起來一卷一卷的。所以我們現在看到這個書還有卷一、卷二,古時候拉開一卷,看一部經有幾卷,像《八十華嚴》有八十卷。有書冊是明朝時候才開始,憨山大師那個時候,就是方冊書,那時候才改成這樣的,在這之前都是一卷一卷的。這是講他的事蹟。

  「嘗築一壇,俄有長眉僧來談道」,聽說這個長眉僧是賓頭盧頗羅墮。賓頭盧頗羅墮尊者被佛陀處罰,根據記載,他去跟外道比賽神通,他贏了,他以為釋迦牟尼佛會發一個獎牌給他,結果被呵斥了一頓。佛不許弟子隨便去跟人家現神通,除了特殊因緣,要度國家領導人才行,對一般人不行,對國家領導人他都會顯神通。你看以前梁武帝,寶誌公就顯一些神通。國家領導人你顯神通他就相信,度一個領導人全部都度了,下面文武百官、全國人民就度了,度一個頭。像現在老和尚度世界各國的領導人,把那個頭度過來,其他的都跟著來;不然你下面一個一個度,枝枝葉葉的有限。你看佛法傳到中國來,漢明帝的時候,也是度那個皇帝。摩騰、竺法蘭,我們中國道教道士就不服,外來的我們總是會排斥,然後就比賽,就築兩個壇,用火燒,皇帝坐在當中做裁判。道教的幾乎那些經都燒掉了,只有《道德經》沒燒掉。佛教,摩騰、竺法蘭帶來的佛經、舍利,愈燒光明愈大。它那個壇小小的;道教的壇很漂亮,燒光了。後來摩騰、竺法蘭就現神通,皇帝、當時宮廷的人大家都皈依。那個時候佛教剛傳入中國,現神通,度領導人就現神通。

  所以他是跟外道比賽神通,他以為佛會讚歎他,結果被佛呵斥,而且不准他入涅槃,其他的佛弟子可以入涅槃,他不准。所以佛的弟子,一個迦葉尊者,他是有任務的,不能入涅槃,他把釋迦牟尼佛的衣缽要保管到彌勒佛出世,然後交給彌勒佛他才能走,現在在雞足山。那天老和尚講經有講雞足山,印度也有個雞足山,中國也有個雞足山,到底迦葉尊者在哪個雞足山?根據我個人的看法,迦葉尊者這兩個都有住,就像我們現在的寺院有上院跟下院,同一家寺院。譬如說印度是上院,雲南是下院,有時候也可以來下院,像金剛寺是實際禪寺的下院,也會來。所以我個人認為,兩個地方他都會住。如果你覺得他在雲南,他就在雲南;如果你覺得他不在雲南,一定會到印度,那你就去印度找,現在坐飛機也很快、很方便。賓頭盧頗羅墮,常常有個長眉僧來跟他談道,築這個壇。

  道宣律師,根據記載,他有四天王的天人供養他午餐,所以他不用煮。「乾封二年春,冥感天人來談律相,正古譯之謬」。他感動天人來談戒律相,在唐朝乾封二年春天。道宣律師他的道行很高,感動佛菩薩、聖賢、天人來護法。正古譯之謬,正就是糾正,古時候翻譯的戒律有一些錯誤,天人來跟他講。因為天人的壽命長,四王天天人一天是我們人間五十年,忉利天一天是我們人間一百年。釋迦牟尼佛滅度到今年是三千年,三千年在忉利天才一個月,在四王天是兩個月,所以釋迦牟尼佛降生到我們人間,天人他們都看到、很清楚。他當時看到那個情況,到唐朝已經過了一千多年,天人再來給道宣律師講,古時候不是這樣的,是怎麼樣,給他糾正,就不會有錯誤。

  「又有天人授天竺祇園之古蹟,宣抄記之」。又有天人,授就是給他,天竺祇園,古代印度祇園,祇園就是祇樹給孤獨園,古時候的古蹟,有那個資料給他。宣抄記之,道宣律師把它抄錄,把它記錄下來。「即祇園圖經二卷」,祇樹給孤獨園的圖案跟經,經就是文字,經文,有兩卷。「又於西明寺夜行道」,晚上的時候行道,修行,「感毘沙門天王子那吒太子來,授佛牙及寶掌,而保持供養」。佛牙舍利也是天人送的,天人送給道宣律師,是毘沙門天的王子那吒。這是不是《西遊記》裡那個那吒我就不太清楚,但是根據資料是這樣的,有太子來,授佛牙及寶掌,而保持供養。「乾封二年十月三日寂,壽七十二。咸通十年諡澄照」,諡就是他往生之後,到了咸通十年,皇帝又給他一個諡號,就是說明這個人他一生的事蹟、他的功德,叫澄照,「塔云淨光」,他的塔叫淨光。「師久居洛南,故號南山律宗。見《高僧傳》十四。」這個大家要詳細了解去看《高僧傳》,裡面有詳細的記載。「十席就聽毗尼」,這個就就是趨近、靠近。

  下面是介紹「慧休法師」。「《續高僧傳》卷十五有傳,俗姓樂,瀛洲人,十六歲投勗律師出家,後至京鄴向靈裕法師學習佛教。又往渤海從明彥法師聽講《成實論》,從誌念法師學小乘論典、《婆沙》等,各聞數遍。後聽曇遷、道尼講《攝大乘論》,周涉三遍,即造章疏。雙人洪理律師學《四分律》,向法勵(五六九—六三五)學律。逝於貞觀九年(六三五年),時年九十八歲」。他壽命算很長的,他學習律的時間學了幾十年,五六九年到六三五年,也學了六十幾年。這是慧休法師,在《高僧傳》裡面卷十五有記載。這個地方舉出這些古代的大德,我們大概的介紹,大家詳細可以找《高僧傳》來看。

  我們講到五夏當中「研究毘尼,善閒開遮持犯,名種性相」。善閒就是你善於知道明白每一條戒它都有開遮持犯,名種性相。要真正明瞭了,你才有辦法去受持這個戒律。所以這個是要透過學習的,要學習你才能夠知道怎麼去修,各種性相都要明白,才知道怎麼去持戒。「大律云,縱得三明六通,五夏未滿,猶須依止師住;五夏雖滿,不知開遮性制之禁,還須盡壽依他」。五夏它是講一個時間,大律就是《四分律》。縱然你證阿羅漢果,得到三明六通,五夏還沒有滿,你還是要依止老師,不可以離開。有的人雖然五夏已經滿了,但是他還不懂得這些戒律的開遮持犯,這還是不可以離開,還是要依止老師繼續學習,學到哪一天會了才可以離開;如果不會,盡形壽都不能離開。

  所以舉出,「是以宣律師,十席就聽毘尼」。道宣律師他是我們律宗一代祖師,他聽毘尼的課,有講席的地方他去過十個地方聽,他《四分律》聽說聽了二十遍,凡是有講《四分律》的地方他就去聽。原來他以為聽一遍就懂,被他老師呵斥,後來才知道自己沒有真懂,要認真去學習,所以就聽毘尼。「慧休法師,終身聞律」,慧休法師終身就學律。「我輩何人,輒擬休學離師」。到這裡是一段,說我們跟這兩位高僧比一比,我們是什麼樣的人,他們都要花這麼長的時間來學,我們能夠勝過他們嗎?想一想我們跟他們不能相比,他們都這麼認真學習,我們當然要更認真來學習,就是這個意思。輒擬休學離師,休就是不要學了,要離開老師,這怎麼可以?這個話的意思就是這樣。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先講到這一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