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覆講淨老和尚第一次宣講淨土大經解演義  悟道法師主講  (第九集)  2012/7/17  台灣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02-007-0009

  《淨土大經解演義》。諸位同修,以及電視機前面的觀眾,大家好,阿彌陀佛。我們上一集講到演義「一乘了義」,一乘就是一佛乘,了義就是最圓滿,一乘佛法,了義的經教,就叫做一乘了義。佛法有說二乘、三乘,也有人說五乘,說二乘就是大乘、小乘這兩種。乘是比喻,像我們坐車ㄧ樣。乘就是車乘,古時候的車叫做車乘,車乘有大車、有小車,大車坐比較多人,小車坐的人比較少。這在《妙法蓮華經》,釋迦牟尼佛給我們做個比喻,羊車、鹿車、大白牛車(馬車),大車就承載比較多人。佛法,大乘佛法發願度眾生自利利他,這就叫大乘:小乘偏重在自利,度自己,度別人很少。就好像小車只能載一、二個,大車可以載一、二十個,好幾十個,用這來比喻佛法的經教、經典,它的教學是大乘還是小乘,這叫二乘。三乘就是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聲聞乘跟緣覺乘屬於小乘,聲聞印度話叫阿羅漢,緣覺印度話叫辟支佛,辟支佛翻譯成中文叫緣覺,阿羅漢翻譯成中文叫聲聞。緣覺修十二因緣開悟,斷見思煩惱,而且見思煩惱習氣也斷了。聲聞修四聖諦法,斷見思煩惱,但是習氣還沒斷,所以他斷證的功夫比緣覺要低一層。緣覺,見思煩惱、習氣都斷了;聲聞見思煩惱斷盡了,習氣還沒斷,這叫做聲聞乘、緣覺乘;再提升上去是菩薩乘,菩薩就是大乘,菩薩乘修六度萬行自利利他,不但度自己也發願度眾生,這就是菩薩乘,一般稱做三乘。

  近代我們佛教界裡面,將三乘再加兩個人乘、天乘,人乘、天乘加三乘叫做五乘佛法。人乘就是教作人的,我們現在說的人間佛教,現在台灣以及海外有很多寺院提倡人間佛教,也就是提倡人乘的佛法,教作人,希望來世再來作人,近代的寺院有人提倡這個。天乘就是比人乘再高一些,往生到天道、天國,一般宗教所說的天國,這比人道高。所以這叫做五乘佛法,近代佛教界的人再加進去的。在佛的經典裡面,人乘天乘都包含在小乘的教義裡面,沒有另外加人乘天乘。有提到來世要再來作人,要如何得人身,甚至如何生到天道,要生到第幾層天,你要生到欲界天,還是色界天、無色界天,這小乘經論都有講到。有人還不想了生死,他只是想要求人天福報。但是佛法出現在世間,主要的目標就是要教我們了生死出三界、脫離六道輪迴,這是主要的,教我們得人天福報這是附帶的。因為眾生各人根器不同,有人認為六道輪迴太辛苦了,生生世世在這裡起起落落,而且六道輪迴墮三惡道的時間長,生三善道的時間很短,已經覺得在六道輪迴沒有意義,他要求了生死出三界,佛是針對這些人出現在世間。但是還有大多數的人求人天福報的,佛也恆順眾生,隨喜功德,你還不想出三界、不想了生死,只是想要求人天福報,佛也滿他的願。

  佛法雖然是恆順眾生,隨喜功德,但是他的目標還是不斷的來幫大家提升,從人乘提升到天乘,天乘再提升到聲聞乘、緣覺乘,再提升到菩薩乘。就好像我們在學校讀書(讀冊),一年級升到二年級,二年級升到三年級,三年級升到四年級,四年級升到五年級,不斷提升。所以佛的教學不是教我們停留在一個階段,我們的學業還沒畢業、還沒圓滿,圓滿就是成佛,成佛才圓滿、才算畢業,還沒成佛之前不算畢業,要不斷提升,不斷的進步。《法華經》說,「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佛在經典有說二乘、說三乘,但是這是佛的方便說。現在說五乘求人天福報,那更加方便,方便中的方便了。方便說就不是真實說,真實說是什麼?諸佛如來都是希望一切眾生大家都成佛,都達到究竟圓滿的果位。「眾生無邊誓願度」,要把眾生度到哪個階段?度到成佛。你看地藏菩薩在《本願經》裡面發願,十方世界所有的眾生都度到成佛了,他才要成佛。可見佛菩薩度眾生,度就是幫助,幫助眾生幫助到什麼階段?幫助到成佛。幫助眾生成佛,眾生他成佛,他會去度他有緣的眾生,他再去度他有緣的眾生,輾轉相度。

  一乘了義,這是佛主要要說的。所以《法華經》說「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佛要說的只有一乘法,沒有什麼二乘、三乘,更加沒有什麼五乘,佛的目標就是希望眾生大家都成佛,這才是佛真正要講的。但是眾生還不能理解,還不能接受之前,佛會隨順眾生,根據他目前所需要的,來講他需要的。眾生還不想成佛,現在有很多佛門的人說來世趕快再來作人,他就只想要來作人而已,他還不想作佛,不但不想作佛,也不想作菩薩,也不想作緣覺、聲聞,也還不想作阿羅漢,也不想了生死出三界,甚至也不想到天道,他只是希望來世再來人間作人,看能不能來世的生活比這一世更好,享受人間的榮華富貴。他的念頭、他的心願只是這樣而已,所以來世要再來作人。這是佛方便恆順眾生。

  因為在六道裡面,人、天道在輪迴很痛苦,但是眾生還沒覺悟,他覺悟的時間還沒到,這也沒辦法勉強,只有隨順眾生。你想要作人就教你怎麼作人,在人間日子能好過一些。想要生天,教你生天的方法。你哪一天想要了生死,教你了生死脫離輪迴的方法。如果再提升,不但自己了生死,還要幫助一切眾生了生死,教你大乘菩薩法。如果你想證圓滿的佛果,佛就教你一生成佛的方法,你這一生從父母生給我們這個肉身,當生成就的佛法就是一乘了義,不用再經過第二生。凡是經典說到一生成佛的,像《華嚴》、《法華》都是說一生成佛,你能夠接受一乘法,佛就直接跟你說一乘法,不會拐彎抹角,拐彎抹角那是恆順眾生的,不是佛的本意。佛是希望眾生快快成佛,但是眾生不能接受,你只有先隨順他,慢慢再引導、再提升。如果能夠接受,他直接跟你說一乘法,甚至不用到一生。一輩子,我們說是幾十年,不用,一念轉過來你就成佛了。

  像六祖這樣,我們看《六祖壇經》,六祖大師跟我們開示,說「悟則剎那間」。悟是什麼?開悟,禪宗所說的明心見性、大徹大悟,見性就成佛。什麼叫成佛?你見到自己的本性,你就成佛了。六祖說「悟則剎那間」,一剎那,你那個念頭轉過來,將這些妄想分別執著一下就放下,馬上你就成佛了。成佛要多久的時間?一念、一剎那,所以說悟則剎那間。你看禪宗的語錄,在中國佛教自古以來很多人頓悟,明心見性成佛,有很多人。六祖又說「迷聞經累劫」,迷就是迷惑顛倒,你沒有覺悟,累劫就是無量劫,經過無量劫還是迷惑顛倒,還沒有回頭。迷,如果沒有開悟,念頭沒有轉過來、沒有回頭,無量劫來還是眾生。所以說悟則剎那間,迷聞經累劫。

  所以我們一生能夠遇到一乘了義的經典,這非常難得,但是我們要識貨、要懂!我們自己不識貨,不識貨我們要聽識貨的人跟我們介紹、跟我們指點,這就是善知識。像現在的淨老和尚是我們的善知識,我們現在用台語來翻譯複講他老人家說的《淨土大經解演義》,他就是我們的善知識。他是個開悟者,他如果沒有開悟,他說不出來,我們當然也聽不到了。在中國佛教,佛教從印度傳入中國,一乘佛教都是說一生成佛的,一乘。譬如說天台宗《妙法蓮華經》說一生成佛,《華嚴經》華嚴宗也是說一生成佛,從凡夫身一生就成佛了,禪宗、密宗,三密相應,即生成佛,這都是叫做一乘了義的經典。但是這些一乘了義的經典,有能力修學的人畢竟還是少數,不是大多數;換句話說,一生成佛的經典不是多數人在一生當中他就做得到。譬如說參禪,那是要上上根器的人,他這一生當中能夠到達明心見性,大徹大悟。如果我們根器不到那裡,只是上等根器、或是中等根器、或是下等根器,我們一生就沒辦法達到這個目標。所以雖然一乘了義的經典有,但是不是人人在一生當中做得到這個標準。最殊勝的,本經要說的就是淨土三經,《無量壽經》是三經之一,後來祖師大德再加上《華嚴經.普賢行願品》,《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稱為淨土五經。

  五經,《無量壽經》是第一部經。淨土是一乘了義,它這個一乘了義跟其他一乘了義的經典比較起來,你才知道淨土的殊勝。所以我們這一集接下來,下面這一句「萬善同歸」,這個萬不是數字,這個萬是圓滿的意思,世出世間一切善法歸哪裡?歸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是什麼?阿彌陀佛是性德,阿彌陀佛是自性的名號。從字面上來翻,這句話是梵文音譯的,印度梵音翻那個音而已,沒有翻它的意思。阿翻作無,彌陀翻作量,所以阿彌陀中文叫做無量。佛是什麼意思?釋迦牟尼佛在《無量壽經》上用兩個字來解釋佛的意思,一個用光,一個用壽。光代表什麼?光代表空間,壽代表時間,我們今天的話講時空,時空裡面所包含的一切善法都離不開阿彌陀佛。阿彌陀翻作無量,光中的無量,壽中的無量,我們一般講無量光、無量壽,全是自性,全部都是說我們的自性、我們的本性,我們的自性就是無量光、無量壽,這就是萬善同歸。你念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就是念一乘了義、萬善同歸。

  下面講「三根普被,凡聖齊收」,這是講他所應的機,他所教化的對象。三根是上中下三根,上根是大乘根性,中根是緣覺的根性,下根是聲聞的根性,就是小乘根性。不管是上中下三種根性全部都有分。甚至於連不認識字,世出世間的學術都沒有接觸過的,國內人所講的沒有文化的人,他要能信,道理不曉得,但是他有信心,深信不疑,他要是真正發心求生淨土,決定得生。這個例子自古以來很多,《往生傳》、《淨土聖賢錄》裡面,這樣的人至少佔三分之一以上。沒有什麼文化,沒有讀什麼書,也沒有什麼知識,這是什麼原因?為什麼這些老阿公、老阿婆,一說他就相信,知識分子不相信?實際上,老實的阿公、阿婆比較好度,知識分子比較難度。知識分子他有一些知識,你說他沒有聰明智慧,他又懂得不少,你說他是不是每樣都通達明瞭有大智慧?他又沒有,這種人自古以來佔大多數。這就是不高不低,說智慧多高也沒有,說他什麼都不懂,他又懂得不少,這種人佔大多數,這種人就是不老實,難度。所以佛四十九年講經說法,講那麼多經做什麼?就教我們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就成佛了,哪需要講那麼多,那麼囉唆、那麼麻煩做什麼?問題不老實的人多!什麼叫不老實?就是問題很多;還有一種不老實還裝老實,那個問題更大。如果我們不老實,我們承認不老實,這還好排解,不老實自以為自己很老實,那個問題就大了。

  所以淨老和尚也說他自己學淨土的經歷,雖然學佛但是他不是想學佛這個因緣進入佛門的,他是想要跟方東美教授學哲學,方教授跟他介紹佛法,說「佛法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是全世界哲學的最高峰」,他這樣才動心來接觸佛教。方教授要不是給他講佛經哲學,講這門課,他永遠不會進入佛門,他是從方教授這裡認識佛教的。為什麼不會入佛門?知識分子,從前在學校讀書聽老師說佛教都是迷信,先入為主的觀念,這個觀念很深。所以他不是因為學佛入佛門的,是因為學哲學方教授跟他介紹佛法,他那時候才重新認識佛教,才來接觸佛法。

  入佛門之後,跟章嘉大師學三年,奠定佛學的基礎。以後到台中蓮社,李炳南老居士,他是印光大師的學生,淨宗的傳人,他跟他學經教、學講經。淨老和尚在那個時候對於淨宗法門他是懷疑的,認為這是釋迦牟尼佛的方便法,接引老阿公、老阿婆的,他們不認識字,跟他們說經教又聽不懂,只有教他們念一句阿彌陀佛,這個觀念很深。跟李老師那麼多年,苦口婆心的把這個法門介紹給他,他是不懷疑,對這個法門也尊重,但是還沒有意思想要來學習,他的興趣在《華嚴經》,因為《華嚴經》是方教授跟他講華嚴哲學。

  他到什麼時候才開始相信淨土法門?以後講《華嚴經》講到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有一天他一個靈感,他想善財童子修什麼法門?他是修什麼法門一生成佛的?《華嚴經》說一乘了義,一生成佛的經典。仔細一看,才發現五十三參第一參參德雲比丘教他念佛,第五十三參普賢菩薩以十大願王導歸極樂,他發現這個才恍然大悟,原來善財修的是念佛法門,那時他才對淨土深信不疑。早期講經我也曾去聽過,講《華嚴》。那時候在台北車站旁邊,天成飯店隔壁有個補習班,借那個地方,那時還沒有華藏圖書館,借這個地方講經,講《華嚴》,跟連國棟居士他們借的。所以他是從《華嚴》認識淨土。

  所以這一句阿彌陀佛不可思議,三根普被,凡聖齊收,就是說你什麼根器的人都可以修學這個法門,不識字的,教理一句都不懂,也是可以修,我們一般普通人當然都沒問題。還有智慧很高的法身大士,你看普賢菩薩,文殊、普賢都是等覺菩薩,文殊、普賢、觀音、勢至都是等覺菩薩,已經要成佛了,還是修這個念佛法門,所以這叫做凡聖齊收,三根普被。我們現在是六道凡夫,文殊、普賢他們是等覺菩薩的聖人,一個最高,一個最低,大家都念阿彌陀佛到極樂世界去,這叫做三根普被,凡聖齊收。不管你是什麼根性,你是上上根,上中下三根,甚至五逆十惡的也可以修,這《觀無量壽佛經》跟我們講得很清楚。這是跟我們說明淨土法門他所收的對象是無量無邊的。

  下面說「橫超三界」。八萬四千法門的修學叫做豎出,出是什麼?出離三界、出離六道生死輪迴。豎出是說直的出去,這是古大德的一個比喻,比喻這枝竹子,竹子裡最下面有一條蟲,牠想出去竹子外面,要出去竹子的外面怎麼出去?直直出去。牠在最下面,要出去就要往上一直爬,竹子有竹節一節一節,上去一節咬破一個洞,再上去又一節再咬破一個洞,一定要咬到最末端,才能出去到外面。這就比喻我們要了生死出三界、斷見思惑,就像那條蟲在竹子下面想要出去外面,直直出去,就得斷八十八品見惑、斷八十一品思惑,這樣慢慢的斷斷斷,斷到見思煩惱都斷盡了,才能出三界脫離六道輪迴,這叫豎出。

  八萬四千法門,大乘小乘、顯宗密教用的方法不同,但是斷煩惱,斷見思煩惱斷乾淨才能出三界,這是都ㄧ樣,一定要斷,你沒斷就不能出去,你有一絲毫沒斷盡,還是在六道。所以《四十二章經》佛跟我們說,須陀洹斷三界八十八品的見惑,還得要人間天上七次往返,這樣才能斷八十一品的思惑,才能出三界。我們凡夫見思煩惱一品都沒斷,須陀洹斷八十八品的見惑,他出三界的時間可以預期,就是最久的天上人間七次往返,這是最久的,當然根器利的他不用這麼久,但是根器最鈍的、最久的,七次往返他就超越三界。這就是說時間可以預期,可以確定。我們還沒斷八十八品的見惑之前,時間都無法預定。斷煩惱,出三界,修一般的法門,我們在一生當中要達到這個目標,不要說成佛,光是要出三界就很困難。這是說橫超三界。

  出了三界還有四聖法界,還要斷分別,斷塵沙煩惱,塵沙煩惱斷盡破一品無明,才超越十法界入一真法界,一真法界證得圓教初住。你看《華嚴經》還有四十一個階位,如果還沒破無明之前,算起來有五十一個階級,就是還沒有斷見思煩惱。從斷見思煩惱,《華嚴經》圓教教義還有五十一個階位,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五十一個階位,就好像讀書有五十一個年級。等覺再上去才是妙覺,那叫做佛位。這叫做豎出,直直出去的,從我們凡夫修到成佛。一般的法門叫做豎出,豎就是直的,就像那條蟲在最下面想要到最上面去,慢慢的爬,很辛苦,時間要很久、很長,用這個來比喻、來形容一般通途法門。

  淨土這個法門就不用這麼麻煩,修一般的法門時間太久了,淨土是什麼?橫超。橫超是什麼?往橫的,不是直的,從橫的。橫的,就是這條蟲在竹子最下面,牠不是往上爬,牠是從側面咬一個洞就出去了。這就是形容淨土法門。我們現在凡夫在人道作人,你如果直直出去要經過天道,經過聲聞、緣覺、菩薩、佛,一層一層一直爬上去,天還有二十八層,那真的有得爬了,一層一層往上提升,那真的很費事。大乘佛法有圓頓法,但是我們不是那種根性,當然那是比一般小乘、大乘快,像一乘佛法,比那個快,但是我們不是那種根性也沒辦法修。只有淨土這個,不管你什麼根性,這對大家來講,一生當中要超越三界,不但超越三界,超越十法界,人人都有分,都做得到。因為他不用斷煩惱,煩惱一品都沒斷,可以帶業往生,這就比其他的法門省很多力了,時間不用那麼久,不用經歷這麼長的時間,不用那麼麻煩、那麼辛苦,真的!

  淨老和尚說在這一生當中也遇到幾個人,念佛往生給我們做表演、做示現,沒有生病,預知時至,站著往生,坐著往生。大概是在四十年前,台灣佛光山辦了一個東方佛教學院,那時候佛光山還沒建立,先辦一個東方佛教學院。我記得那時候我已經學佛了,那時還沒接觸到淨老和尚的經教,我有訂一份「覺世旬刊」,我十六歲訂的。旬刊就是十天出一次,寄來一次。那時候我就報名,我記得那時報名要去讀東方佛教學院,通知單也寄來了。寄來沒多久,我又看到覺世旬刊刊登淨老和尚在台北市龍江街蓮友念佛團講經,去那邊一聽經,一聽我就沒去學院了,一直聽到今天,這都是因緣。當時星雲法師請家師淨老和尚去做教務主任,他在佛光山住了十個月。在那個期間當中聽到一個長工,因為佛光山工程很多,一年到頭都沒有休息的,不斷在建築,所以工人在那邊也是長年為佛光山服務。有一個晚上他帶著幾個學生在討論佛法,工人看到他們在那裡討論佛法就靠過來,就告訴大家,一年前,他一個鄰居,老太太,念佛站著往生的,一年前。他說真的,一點都不假!淨老和尚跟這些佛光山的學生就聽這個工人講故事,非常有受用。

  我們這一集的時間到了,這個故事我們下一集再繼續向大家報告。謝謝大家收看,祝大家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