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覆講淨老和尚第一次宣講淨土大經解演義  悟道法師主講  (第十九集)  2012/7/25  台灣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02-007-0019

  《淨土大經解演義》。諸位同修,以及電視機前面的觀眾,大家好,阿彌陀佛。我們上一集跟大家報告到《演義》,「眾生本覺的理性」。這個眾生的名詞,我們學佛的同修時常聽到,眾生這是我們自己,自己是眾生,我們也是眾生,眾生兩個字的意思是眾緣和合而生起的現象,叫做眾生。像我們人,我們這個身體是眾緣和合;我們物質的身體是四大,地水火風四大組合起來的。

  四大是什麼?現在科學的名詞四大就是講原子、電子,這是現在科學家講的名詞。科學家給我們說出,一個原子、一個電子,或者基本粒子,這就是說那個物質分析得很細,我們一般肉眼看不到,要透過顯微鏡放大才看得到。物質再小,它有四種特性,第一個,它是物質,在高度顯微鏡之下看到,你能看得到它,它是個物體,這麼小的一個物體,就是說粒子、電子很小很小,我們沒有透過高度的顯微鏡我們看不到,透過高度的顯微鏡放大我們能看到,再小它還是有個體積、有個物體在,但是它太小了,你摸不到,你能看到,你摸不到,但是它存在,這個物體。在佛家講,你看得到再小的物質,它這個性質叫做地大,地是佛學的名詞,地代表物質。這麼小的一個物體,就是說這麼小的一個物質它還帶電,它帶陰電、陽電。陽電就是火大,佛經說火;陰電是水大,經典說水,就是說它有濕度。陽電就是說它有溫度,溫度是屬火大;濕度,它濕,這是屬於水大,屬水。它是動態的,它不是靜的,不是不動的,它是會動的,它的速度很快,那個動叫做風,風代表動態的意思,在佛經叫風大。地水火風,經典佛跟我們說,這是所有物質它基本的四種特色,現在科學家說基本的粒子,也就是彌勒菩薩跟我們講「念念成形」,形就是形狀,有那個形出來就是四大,它有這四種現象,再小的物質它都有這四種現象,地水火風,這就是形,有那個形象;「形皆有識」,識就是說知覺,這句話重要。識是什麼?識是受想行識。《心經》,《般若心經》佛跟我們說五蘊色受想行識,色是代表物質,受想行識代表知覺,精神方面。所以說物質它也有知覺,也有見聞覺知,就是說它還是有受想行識。

  水是物質,我們平常用的水,它是物質。日本東京江本勝博士拿水做實驗,實驗出水有受想行識,就是說水也能知道人的意思。人對這杯水,你起個善念對待它,這杯水拿到冰箱冷凍結冰,結冰之後再用兩百倍的照相機把它拍出來,拍它的凝固,它的結晶很美麗,那個圖案很美。如果人惡意對這杯水,這杯水拿去冷凍,再用兩百倍的照相機把它拍出來放大,它的結晶排列圖案就很難看。淨老和尚去日本很多次,他有兩次去東京訪問江本勝博士的實驗室,他有去看,其中有一次我有參加,參觀他實驗水的實驗室。江博士他給淨老和尚詳細講解,他說做了幾十萬次的實驗,不是做幾十遍,是幾十萬遍的實驗,證明水真的有見聞覺知,它有知覺。家師淨老和尚就對他說:還不只這個現象,你現在只是拿水,你今天已經看出它有受想行識,這個實驗出來了,它也把色相展示給你看了,可是佛經上講色聲香味,有這四種現象,你實驗才看到色,聲香味你還沒有發現。所以淨老和尚跟他說:你要繼續努力,希望你用科學方法,把這個水,你現在看到它的形色,但是它還有音聲,還有它的香味,你能把它實驗探測出來,你功德無量。這是佛在經上講的,任何物質都有受想行識,都有色聲香味。還有形色,就是說我們看得到的,眼睛看得到的色,聲就是說我們耳朵聽得到的,香就是說我們舌頭去嘗、去吃到,鼻子聞到的香味,味就是說我們舌頭去嘗到。

  用另外一種方法測驗出來,那不是用水。現在有人用其他的東西來實驗,因為江本勝博士只有拿水來實驗,現在還有人用米飯。盛三碗飯,一鍋煮出來的飯盛三碗,擺了二十天,三碗同一鍋飯盛出來的。一碗,天天讚歎它,讚美;另外一碗,一直說討厭它、怨恨它;還有一碗,根本不理它。這三碗,現在有人做米飯的實驗。經過二十天之後,天天讚歎的這碗飯,變成黃色有香味;被怨恨的那碗飯變得非常難看,味道很難聞,顏色都變黑了;都不理它的那碗飯,壞了,所以它真的懂得人的意思,這是什麼?這是示現的有色、有香、有味,但是聲音還沒辦法試驗出來。用米飯有看到色澤的好壞,香味也都有,但是聲音還沒聽到。佛給我們講的,完全試驗出來,一切物質都有色聲香味,不但有色,還有聲音、有香味,都會有這四種現象出現,佛法奇妙,讓科學家努去把它證實。

  所以所有一切物質,我們的身體,我們身外之物,跟我們的心念息息相關。佛在大乘經上常常跟我們開示,說「依報隨著正報轉」。正報就是我們的心、我們的念頭;依報就是我們的身體,我們生活的這些環境,包括周圍的人事物,這都屬於依報。依報跟我們最親近的就是我們自己的身體,這個身體最接近,我們的念頭好壞在我們身上很快就能夠看得出來,特別是我們的相貌,所以我們的念頭跟我們的相貌關係很密切。現在有很多人想改變相貌,想要變得比較好、比較好看,去美容、去動手術。但是淨老和尚勸大家不要去美容,因為看到很多人去美容到最後有副作用,毛病很多,真的很痛苦,花那麼多錢來糟蹋自己,受很多罪,有的甚至一條性命都送掉了,錯了!要改變相貌不是動手術去改,要從心去改,你只要心好,你的相貌就好。算命的也會講,相隨心轉,你為什麼不相信這個?心好相就好,心好身體就好,身心健康。不要被人欺騙,佛菩薩不騙人,都給我們講真實話,你不聽,要去聽那些美容師的話,那真的自己自找苦吃!花錢還不打緊,後面的副作用,身體破壞的苦,那是無法處理的。我們要身心健康,要相信自己,念頭要善,思想要善,這是《十善業道經》,佛告訴龍王的話,「菩薩有一法,能斷一切諸惡道苦」,什麼法?就是善法,就是這個十善業道。你的思想跟十善業相應,你的見解跟十善業相應,你的言語行為跟十善業相應,你沒有一樣不善,這樣就身心健康,幸福美滿,你真的做得到。所以不能到外面求,你不能去外面求,要從自己內心去求。

  底下講,「故知此介爾能念之心即是如來果覺」。如來果覺就是自性,自性的果覺。這個「介爾」,在佛經裡面常常看到,它是形容極其微細的念頭。實在講,微細到極處就是彌勒菩薩所講的「一彈指三十二億百千念」,這是介爾,那個一念的心,我們沒有辦法發現。我們今天發現的是這一彈指,一秒鐘可以彈四次,就是說一秒鐘有四個彈指,我們的手指頭彈四次,這我們能夠感受得到。但是一彈指就有三十二億百千念跑過去了,那我們怎麼能發現得到?我們無法發現。我們現在凡夫能夠發現的是這一彈指,這我們發現得到。這一念心就是如來果覺,就是性德,就是自性覺。

  我們再看下面,這個地方還要詳細說明一下,為什麼?跟我們念佛關係很大,這就是介爾能念之心,這個心是真心也是妄心,妄心裡面跟真心最接近的。為什麼?起心動念,不起心、不動念是真心,起心動念就是妄心,但是介爾是剛剛起心。你看它在真妄的邊際上,這個心難得,用這種心念佛,就是這個地方所說的如來果覺,就是如來果覺,他不迷,他沒有惑,不迷惑,這一念心一起來的時候就是阿彌陀佛,念佛要這樣念法。我們現在是凡夫,是六道的凡夫,這一念之心,如果不是在大乘經裡面告訴我們,我們永遠不會發覺,它太微細,介爾就是微細的意思,極其微細,我們沒有辦法想。

  因為我們才動一個想的念頭,彌勒菩薩告訴我們,這一個想裡面就有「三十二億百千念」這樣跑過去了,這是介爾能念之心,我們這一想,才動這個念頭就三十二億百千念。彌勒菩薩告訴我們,一彈指,彈指之間,所以這是沒有辦法體會到的。佛在經上也說得好,到什麼時候我們才能覺察到,你感覺到有這個東西存在,這個微細念頭存在,要八地菩薩,《華嚴經》上的八地菩薩。七地以前都沒有辦法覺察到,八地菩薩那是什麼樣的定功,我們講清淨心,那個清淨心到什麼樣的純度!就是很純,他才能感覺到。八地再上去就九地、十地,十地再上去就是等覺,等覺菩薩,等覺再上去就是妙覺,那就是圓滿的,究竟圓滿的果佛。

  我們今天應當怎麼學法?要在平常訓練。平常訓練的方法,印光大師有個祕訣,我們可以學習,這個祕訣是什麼?生死的死字,常常想到死到臨頭。就是常常想到我馬上就要死了,死到臨頭,就馬上要死了,還有什麼東西放不下,死了以後ㄧ樣也帶不走,所以印祖教我們觀這個字,死這個字。死不害怕,諸位要知道,死是身有生死,靈魂、精神沒有生死。如果死了以後什麼都沒有,也沒有靈魂,也沒有六道輪迴,死了都空空、都沒有了,那這樣我們就不必學佛,也用不著修行,像一般人講的人死如燈滅,死了什麼都沒有了。事實不是這樣,身死,靈魂不死,靈魂又去投胎去了,這就講到六道輪迴,這個事情麻煩。死了如果什麼都沒有,這個事情好解決,事實是死了後面才是麻煩,為什麼?因為還要繼續輪迴。所以淨老和尚告訴我們,我們真的把這個事實真相搞清楚、搞明白了,決定不能死。他在過去講經的時候講過很多次,死了就不得了!那麻煩太大了,一定要在這一生當中往生淨土,往生淨土是成佛去了!

  能不能做到?只要你懂得印光大師這個啟示,常常想到我的壽命就今天一天,我只能活一天,不要想明天,今天一天,今天一天就要死了,你還有什麼事情放不下?只有今天一天,今天是最後一天,我今天是最後一天,我應該要辦什麼事?老實念佛,那就成功了!要怎麼個念法?我這個身體每一個細胞都是阿彌陀佛,再睜開眼睛看外面的世界,聽外面的聲音,六根所接觸的沒有一樣不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周遍法界,這就是念佛。佛在大乘經上講得好,一切眾生,這個眾生是廣義的不是狹義的,眾緣和合而生起的現象叫做眾生,你看哪一個現象不是眾緣和合的?我們動物這個身體是眾緣和合,四大五蘊是佛學名詞,四大是物質,五蘊是我們的精神跟物質結合在一起,所以四大五蘊組成這個身體。花草樹木呢?花草樹木也是,也是眾緣和合而生的。我們看到它的身相,物質現象,它有沒有受想行識?有,礦物也有,只是沒有動物那麼明顯,它反應比動物慢,慢很多,但是它有,不是沒有。如果沒有,我們怎麼能跟它起感應道交?

  你看江本勝博士,他是拿水來做實驗,水是礦物,屬於礦物,礦物它都能知道人的意思,你善念對待它、惡念對待它,它都知道。所以它有,但是它的反應沒像動物那麼快,它比較慢,比較沒那麼明顯,但是有,它知道,它會感受到。所以過去我們看佛教的公案,古時候「生公說法,頑石點頭」,這個公案在大陸蘇州這個地區,現在那邊變成觀光地區,如果有人去那邊觀光旅遊會看到這個景點,一顆石頭在那裡。生公講經說法,講給石頭聽,講得石頭會點頭。從前科學沒有這麼發達的時候,有些人聽到佛門這個公案,都認為那是迷信,那是說書的。透過江本勝博士水結晶的實驗,現在我們大家知道了,有科學依據,那個公案不是迷信是事實。石頭也是礦物,水能感受得到,石頭也能感受得到,就看我們的意念強弱,如果你意念很強,它感受反應就很明顯。所以生公說法講經給石頭聽,石頭都點頭,現在有科學依據,因為石頭它也知道人的意思。

  所以它有靈性,山河大地它有靈性,也就是說礦物它有靈性。所以日本江本勝博士做的水實驗,這科學家承認,他不是胡造謠言,他搞了十幾年,你看水是礦物,它能看、能聽、懂得人的意思。這個信息傳出來之後,我們佛法裡面講,所有一切礦物、山河大地都有靈性,也就是說都有受想行識。動物之體是五蘊,植物、礦物不例外,還是離不開五蘊,只是敏感程度不一樣。動物是最敏感、最明顯的,植物次一等,礦物就更次一等,還是有靈性。因此我們才真正能體會到,一粒微塵是不是阿彌陀佛?是。一個毛端是不是阿彌陀佛?是。阿彌陀佛在哪裡?盡虛空遍法界無處不是阿彌陀佛!它是我們的自性,是我們的性德。我們這個念頭一起,就跟性德圓滿相應,這叫念佛,這是介爾能念之心即是如來果覺,這一點都不假。

  下面跟我們說,「是故《觀經》云」,這個《觀經》就是《佛說觀無量壽佛經》,是我們淨土三經之一,這部經跟我們講修行的理論與方法。而《無量壽經》是淨宗的概論,介紹整個西方極樂世界依正莊嚴,《觀經》是專講理論跟方法這兩部分。《阿彌陀經》是《無量壽經》的簡單介紹,《彌陀經》講的比較簡略、精簡的一個經本,方便我們早晚課讀誦。《彌陀經》裡面四次勸導,不容易,勸我們發願往生西方,一部經佛重複勸四次,這不簡單!這就是佛苦口婆心勸我們要相信、要發願、要念佛求生淨土,這就對了,這是諸佛如來無盡的悲心,希望我們一生成就。其他經典,佛勸我們的話沒有這麼多,《彌陀經》是四次,勸四遍。也就是說這個法門保證你一生成就,只要真正做到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就成功了,大勢至菩薩為我們做示範。

  《觀無量壽佛經》上有這樣兩句話,「是心是佛,是心作佛」,這兩句話都是經上的原文。「是心是佛」,剛才講了那麼多話就是這四個字,我們的心就是佛,沒有ㄧ樣不是佛。你說佛在哪裡?我們的心就是佛!用我們的心來持名、來念佛,就是是心作佛。怎樣作佛?念佛就是作佛,念菩薩就是作菩薩,念阿羅漢就是作阿羅漢。我們現在世間人念什麼?頭腦裡面所想的是念錢,念財色名食睡,他念這個。念這個就變這個,念什麼變什麼,跟萬花筒ㄧ樣念什麼變什麼,這就不是佛。財色是什麼?跟諸位說,財色是餓鬼、地獄。為什麼?你起了貪心,貪財貪色。貪心跟餓鬼道相應,瞋恚就是地獄,貪不到就起瞋恨心,愚痴就是畜生,愚痴是不了解事實真相,是非善惡分不清楚,顛倒,這就叫愚痴。現在這個世間上有幾個人把事實真相搞清楚?我們如果沒有學大乘經教,我們就沒有辦法脫離愚痴,只有大乘佛法這個經典才能幫助我們破迷開悟。

  這個悟不是證悟是解悟,我們明白了,為什麼沒證得?這沒放下。真放下是什麼境界?剛才說的,真放下的時候念念是阿彌陀佛,不是我們粗念,是細念,念念那真的覺悟了。那個境界裡面沒有六道、沒有十法界,那個境界是諸佛如來的實報莊嚴土,我們叫它做一真法界,一是真的,二就是假的。你看《還源觀》裡面,賢首大師這篇文章第一段,一真,那是真的,「自性清淨圓明體」,自性清淨圓明體是心、是佛,不二,心跟佛是一不是二。起二用呢?起二個作用就變了。二用,第二個跑出來,就宇宙出現、萬物出現、我出現了。我是正報,除自己之外所有一切的環境都是依報,依報裡頭有人事的依報,人事環境、物質環境的依報,這個依正莊嚴,一動念頭依正莊嚴就起來。這個起來的時候沒變,都是自性現的,它能現能生沒有變化,這就叫做一真法界。

  可是現出來之後,我們起個分別就變了,諸位要曉得,分別心一起來,實報土就不見了,出現什麼境界?四聖法界,就是我們現在說十法界上面的四層,他有分別,但是他已經沒有執著。如果稍稍有一點執著,執著是什麼?變出來的境界我想要控制它,我想要佔有它、想要得到它。有這個念頭,四聖法界又沒有了,不見了,不見了出現什麼?六道輪迴出現了。六道怎麼來的?從執著來的。所以六道裡頭妄想分別執著全部都有,四聖法界裡面有妄想、有分別,他沒執著。諸佛的剎土一真法界裡頭有妄想,沒有分別,有妄想的習氣,他妄想斷一品了,但是習氣有四十一品還沒斷盡,所以有一真法界,習氣如果斷盡,就回歸到常寂光淨土。我們在六道最嚴重的煩惱就是執著,執著害死人,你活在世間為什麼活得這麼辛苦?就是執著;執著沒有了,你在這個世間有樂沒有苦,你就離苦得樂。

  底下這一句「是心作佛」太重要了。你為什麼不念佛?念佛念得自在、念得相應,那愈念愈歡喜、愈念愈快樂,知道遍法界虛空界萬事萬法跟自己是一體,是心是佛,是心作佛,這兩句話你就證得,那就是你的境界。這個人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四土他往生哪一土?他往生實報莊嚴土。到西方極樂世界就花開見佛,就證無生法忍,那是什麼?真的阿惟越致菩薩,一點都不假。如果沒入這個境界也能往生,叫帶業往生,這是這個法門無比殊勝之處。八萬四千法門沒帶業的,查遍《大藏經》,顯宗密教、大乘小乘沒那個帶業能脫離六道輪迴的,沒有。你要脫離六道輪迴,執著要完全放下,經典常常說的見思煩惱,見惑八十八品,思惑八十一使,要斷得乾淨,有一品沒斷盡,六道就無法出去。這是所有大乘小乘、顯宗密教,你要脫離六道生死輪迴都是這個標準,沒有帶業的。

  帶見思惑這個業脫離六道,這所有的經典、經教都沒有,找不到,只有西方淨土阿彌陀佛這個世界有。帶業往生,我們如果還有執著,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凡聖同居土。如果證阿羅漢果,聲聞、緣覺他也是還有帶業,但是他們沒有帶執著,帶分別、帶妄想,帶這個業。我們凡夫是執著、分別、妄想統統帶,這三樣都具足,三樣都具足往生凡聖同居土,阿彌陀佛西方極樂世界的凡聖同居土。如果你斷見思煩惱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還是有帶業,帶妄想、分別,但是他沒有執著,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方便有餘土。可是西方的同居跟方便,跟我們這個世界(娑婆世界)釋迦牟尼佛以及十方諸佛世界的同居土和方便土不同,我們這邊有障礙,等次不一樣你見不到,西方極樂世界是平等世界,沒有障礙。這一點我們要深深的去體會。這就好比什麼?我們在學校念書,小學、中學,我們一般的學校,小學跟中學不在同一個學校,也不同一個教室,小學生不能到中學去,中學生也不能到小學那裡讀。小學還有班級不同,它分開的,沒有在一起。。

  這一集的時間到了,我們就跟大家報告到這一段。下面,我們下一集,再繼續向大家報告。多謝大家收看,祝大家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