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法器、梵唄教學—字正腔圓  悟道法師主講  (第四集)  2011/5/24-29  新加坡淨宗學會  檔名:63-002-0004

  這邊有幾個問題,請問悟道法師。第一個問題是在家居士可以當主法和尚嗎?

  答案是可以的。現在大陸上,在家男眾、女眾當主法的有很多,因為出家人沒那麼多。所以在江蘇揚州有一個陳木蘭老居士,一個女眾,年紀也大了,她在當主法。男眾的當主法也很多。在家當主法,在目前佛門裡面,有的可以接受,有的比較不能接受,這是一個我們佛門有各種不同看法的問題。當主法,一般來講就是你要升大座,就跟講經說法一樣,你要受菩薩戒,要搭縵衣升座。做法會主法,跟講經一樣,要受菩薩戒。如果沒有受菩薩戒,只有受三皈五戒,你就不要升大座,你要主法,可以在佛堂旁邊東單這個地方,另外設一個桌子,就在下面這樣念,這樣比較合乎規矩。所以這個現在大陸上很多。遇到有一些爭議的方面,大家自己斟酌,因為有一些居士也認為說去做經懺佛事,變成一種賺錢的工具,這個也是有一些人他擔心這個問題,是這樣的一個情況。如果我們純粹內部共修,這個可以。對外做法會,為了避免爭議,就避免。所以在大陸上有很多地方來的,也是問這個問題。我是跟他們講,你們在自己內部共修,就不對外的,自己內部一些同修,長期共修的,這個可以。如果你對外做法會、辦活動,恐怕會有很多爭議,會造成很多困擾,這個就有必要避免。

  第二個問題,中峰國師的牌位是否安放一尊阿彌陀佛佛像?

  中峰國師牌位,這個是我們淨老和尚把中峰國師老人家的牌位,把它原來皇帝給他賜的名稱整個完整的把它寫下去。這個用意也是請中峰國師來加持我們這個壇場,這個法事是他編的,我們也尊重中峰國師。所以你放一尊佛像是可以的,很好。放在佛像後面,可以。

  第三個,面燃大士,一向都是面對主法,如果因為場地的關係,要怎樣擺設?

  往生堂,根據三時繫念它原始的課本,擺佛像這個是主壇,往生堂就是在對面(就是在後面),這樣對著主壇,這是根據三時繫念它標準的擺設是這樣。這個擺設我們可以理解,譬如說像現在大家都向佛前坐著聽開示,聽講課,這樣是最好的一個位置。那靈位,你在這邊主法,眾生就在下面聽,往這邊聽,就像大家這樣坐著,向上,那這個位置是最理想。如果環境的格局不允許,只好在左邊或者右邊,這個是不得已求其次,就在左右兩邊了。所以這個方面,可以根據當時的環境來做個調整。如果能夠擺比較正確的,我們就盡量依照這個來擺。所以我們現在到各地做三時繫念,如果能這樣擺的,我們盡量就這樣擺,除非它那個地方沒有辦法,只好擺在兩旁。

  好,我們剛才這個接腔,大家再練一次起腔,換你們起給我聽看看。你們大家起,大家都當維那,現在先學維那,維那要先起腔。起戒定真香,第一個讚是戒定真香,先起。好,開始。「戒…」,有高有低,高低不等。但是沒關係,你可以根據你的起。這個「戒」,大家,你要用丹田,你要試著,現在要練這個丹田,如果還不知道,用手去摸,摸肚子。你這個肚子凹進去,這個氣從這裡上來,出來。你從鼻子吸,從胸腔到胃、到肚子、到肚臍這裡,肚臍下面,這個就是丹田,氣沉丹田,你這樣這個氣才順。不然你練到最後,會傷身體,會傷你的中氣。

  還有一點,過去我們在圖書館唱念,你要唱念之前,建議大家不要吃冰。因為這是韓館長跟我們講的,這些唱念的法師他要做法會之前,他絕對不吃冰。吃冰是要選擇法會做完了再去吃,因為吃冰,怕喉嚨被冰凍結起來,就是喉嚨不開。最好喝什麼?喝熱茶。這個祕訣告訴你們,或者喝熱開水,盡量喝熱的,在唱念的時候不要喝冰水,冰水你在沒有唱念的時候再去喝。

  我們起腔,第一個就是咬字,這個字,像唱京劇、平劇的,他咬字,拉腔,就是字正腔圓,這個是標準。我們淨宗有一些同修,他不跟人家學習,不懂得標準,他用那個不標準的去教人家。所以在二十幾年前,華藏圖書館有一個姓黃的黃居士,他還當人家的老師,南部還請他去當老師,去講課,聽眾也很多,跟他有緣的人還是很多。有一次我聽他跟我講,他說唱讚就是不能念得很清楚的,要讓人家聽不清楚的。「爐…」就在喉嚨這樣,讓人家聽不清楚,那才標準,那才叫唱讚。我當時也不懂,聽得也半信半疑,是這樣的?但是也覺得怪怪的,怎麼會念得不清楚,讓人家聽不清楚!唱爐香讚,「爐…」,爐了半天,不知道是在起爐香讚,還是起哪一個讚,他說這樣才對。後來我也去研究它,他怎麼會這樣講?明明祖師大德說字正腔圓,那怎麼會念不清楚?後來我想想,他那不對。

  後來根據我的分析判斷,大概他把老法師教的,他聽錯了,他會錯意了,不是說那個吐字不清楚,他是那個字清楚,那個腔要圓,圓,圓滿那個圓,好像這個球圓圓的。老法師教我們唱念,老法師一來就教半個小時,時間也不是很長,就給我們講一下,要像龍含珠。那個龍不是含了一個珠?那些老法師:你唱那個腔,要好像龍含那個珠,在喉嚨這樣滾。我說怎麼滾?我聽了半天,我也不會滾,我也滾不出來。大概那個黃居士把老法師講的那些,他聽錯了,以為說你起腔就是不能清楚,他會錯意。他用這個去教人,那你說他教出來會標準?現在我最怕這個出來教的,現在教的,我就敬而遠之。你不教還好,愈教愈麻煩,以後拿那個不標準的來跟你辯論,我們乾脆去喝茶比較好,不要談那些,我們對他沒有幫助。

  所以這個起腔,後來我慢慢去揣摩,什麼叫龍含珠。老法師來講個幾分鐘,他就講完了,他也沒有教我們怎麼含法,我們也不知道,只是有這個觀念。後來我就自己練,自己當維那起腔練。後來我才慢慢體會到什麼叫龍含珠,就是那個腔的,你要在你喉嚨這樣轉,那就好像一個珠在喉嚨滾。這個只能意會,不能言傳,我跟你們這樣講,大家也感受不到,你去練,你去滾,滾久了,你就會了。現在我跟你講了半天,你也體會不到,只有你自己去練,「如人飲水,冷暖自知」,要自己去練,自己去嘗試。

  大家起腔,再來接腔,剛才稍微早了一點,大家再練一次。「戒…」,好,現在比較標準了,所以接腔就是這樣接。接下來我們六句,六句的爐香讚,「爐…」,現在大家還是接那個字的音,爐,「爐…」,就是那個尾音嗚,你就跟我嗚,就這樣,爐,連起來就爐,爐是字,接下來嗚那個是腔。「爐…」,早了一點,再慢一點。「爐…」,在這個時候就接了,「…香」。那個時候鐺就要抓板,那個鐺是上板,你要抓準,你不準,後面就跟著不準。

  好,再一次。「爐…香」,接腔就是根據維那起腔它的長短,你要去抓住它的長短。有時候維那在趕時間,時間不夠,起腔會比較短。「爐…香…」,這時候就沒有那麼長,你要趕快下去,不然維那急死了,沒時間了,吃飯時間快到了,這個時候就有一點趕經懺的味道出來了。正常的是要有一定的時間。我們再練一次,「爐…」,稍微早了一點點,再慢一點點。「爐…香…」,大概是這個時候接。

  八句讚的,「佛…」,你聽維那起腔,看他第一個字出來他拉的長短,那你就知道他這個腔起得長還是短。如果說,「佛…寶…」,這個就短的。「佛…寶…」,這個就短的,你接腔的時候就要比較快。就是第一個字,「佛」出來,它的長短,後面你就知道它的起腔是比較長,還是比較短,那你在什麼地方要接這個腔。「佛…」,這樣就比較長。「佛…寶…」,一般我們共修,要有一點時間,主要是讓大家心沉定下來。如果很短,那趕時間沒辦法,很短,就是比較容易心浮氣躁。因為趕時間一定會心浮氣躁,那個是沒辦法的事情,為了配合法會的時間,不得已只好這樣。如果時間夠的話,我們就按照這個標準,讓大家心靜下來,心定下來。不相信,我們來實驗看看,「佛…寶…」,這樣心比較沉定,還是「佛…寶…」,哪一個比較定?哪一個比較能夠定下來?如果很急的,「佛…寶…」,趕,鐺要趕快下,大家快馬加鞭,這個快的時候,就會比較心浮氣躁。

  快的時候,有時候我們唱讚的時候,這個也告訴大家一個狀況,有時候可以輕快。輕,輕鬆;快,是比較快。輕快用在什麼時候?用在大家很累的時候,大家坐在那邊,眼睛都睜不開了,用牙籤撐也撐不開,這個時候你輕快一下,幫大家提起精神。大家心情非常亢奮、非常興奮,你要讓他沉靜下來。他現在很興奮、很亢奮,讓他沉靜下來;很昏沉的時候,提起來。所以你說領眾,很大學問!你要怎麼領?領了,大家這場法會做下來,他進來亂七八糟的心情,你給他調到大家都很好的狀況,這個領眾成功了。人多、人少的情況又不一樣。像我們在S坡那個大場面,有時候我們要快也快不來,這個聲音傳到那邊有一定的距離,你這邊快,後面他才剛剛接收到,在那個情況不能太快。像我們這樣的場合,快慢都可以,這個有差別。

  好,我們再來練一次。這個法寶,「法…寶…」,法、寶,「法…寶…」。這個僧寶,僧,「僧…寶…,彌…陀…佛…」。那個佛,「佛…」,你就在那「喔」,大家就合這個音,接這個腔就合這「喔…」。好,起腔、接腔,大家大概有個概念,接下來,大家要自己去揣摩、去練。因為我們講也是很有限的,最重要大家去揣摩,因為時間的關係,沒有辦法跟大家那麼詳細的這樣來講解。

  起腔、接腔、送腔,誦經也是一樣。比如說我們誦《彌陀經》,維那起腔,「佛…說…」,對,這樣就接腔。「說…阿」,就是那個說的尾音就要接上去了。念完,我們就接往生咒,「娑…婆…訶…」。尾音,悅眾要送,大部分都是悅眾,清眾大家都不懂。大家都比維那早,只好維那一個全包了,他也要起腔、接腔、送腔,全部他一個人,那維那就很累。大家要送,「娑…婆…訶…」,送個尾音,尾音悅眾送,維那讓他唱到他該唱的板眼,他就停下來,讓他喘一口氣,因為下面他還要再起腔,這樣大家互相搭配,有默契,這樣大家共修才不累。

  這個板眼大家都有?還有沒有多的,給我一份。謝謝。這個板眼大家都有?這個是明訓老法師,當初韓館長請他去教我們唱三時繫念,他點給我們的。我們一般看的這個課本,板眼,只有板,有一個小點,大家有沒有看到?那個點叫做眼,眼睛的眼。一橫、一個圓圈,那個叫板。一橫的是上板,圓圈叫下板,一個上,一個下。上板就是要先敲的,上板。這個是明訓老法師來教我們,他就教我們點這個。當中有板,有上板、下板,沒有眼的這個地方,這個叫七星板。這個上板,以前韓館長請這些老法師來教,明訓老法師、見如老法師、明乘老法師,包括大智法師。老法師,以前老法師教唱念,你的板眼不熟,他不給你摸法器。板眼你要很熟悉,很熟悉的,你才能敲法器。板眼你抓不準,不給你敲法器。所以一開始都教我們打拍子,打板眼。開始,如果沒有桌子,你要拍你的大腿,左手代表上板,就是一橫的,右手代表下板,圓圈的。

  板眼就是,大家有沒有聽過一板一眼這個名詞,有沒有聽過?有三個聽過,其他人都沒聽過。現在應該我講了,都聽到了。古人講,這個人做事情一板一眼,有沒有聽說過?有。一板一眼就從這個地方來,從佛門來的,就是打那個拍子,一板一眼。用這個來形容一個人做事他很守規矩,就是一板一眼的,絲毫都不苟且的,很中規中矩的,意思是這樣。這個人做事他就是這樣,一板一眼,這是一種解釋。

  板眼跟西洋的音樂有一點類似,有一點差別,音樂也都是大同小異。我們依照中國祖師大德傳下來這些板眼、唱腔,在西洋音樂講,叫譜這個曲,這個腔調就是曲;字,這個詞,歌詞、歌曲,板眼就是曲的意思。就像西洋音樂的曲,這些內容,詞就像歌詞,在佛門不叫歌詞、歌曲,叫讚頌。

  我們要學的時候,要先學打拍子,打拍子,就是我們左手代表上板,右手代表下板。上板、下板,上板是一板一眼,下板是一板三眼。明訓老法師他是教我們就算一、二、三、四,我們拍下去,這個叫板;你用一個手指頭點一下,這個叫一眼。一板一眼,一板一眼,一板三眼,那就是一、二、三、四,一、二、三、四,這樣大家都明白了?你可以試看看,拍你的大腿。以前沒有桌子,你就要,一、二、三、四,一、二、三、四。這個一板一眼,一板一眼,一板三眼,一、二、三、四,一、二、三、四,一、二、三、四,一、二、三、四,這個叫做上板、下板。遇到七星板,你就拍那個板就好了,不要點那個眼,因為那個當中沒有眼。大家有看到這裡?看到這個當中空白的,上板也比較短一點,這個就是七星板,圓圈比較小一點的,那個是七星板,那個只有板,只有上板、下板,沒有當中的眼。一板一眼、一板三眼就是節拍,你這個節拍要對。比如說,我們念一句給大家聽一下,「戒…定…真…香…」,那個停下來那個一、二、三、四還是要,你不要那個把它省掉。你要停頓的時間,要板夠,一板三眼一定要夠,你不能偷工減料的,不能省下來。

  有一次我到東天目山去,那些法師說,有法師去教他們一板七眼的。我說怎麼有七眼的?老法師來教我們都是一板三眼、一板一眼的,只有四拍,怎麼會變成七眼?他說那個法師說七眼才對,還跟我強辯。我說好,那你就念七眼的,要念十眼的也可以,我們就不要再談。所以這個它有一個規矩的,所以學這個東西,也是「不以規矩,不成方圓」。你沒有先學板眼就敲法器,他拖板、搶板,他都不知道。拖板就是拉長,板眼多出來,搶板就是減少的。減少的,一般就是趕經懺才會這樣,因為趕時間,愈快愈好,能省即省,是這樣的。

  大家,你這樣拍你的大腿,方不方便?你一定要拍。你一個讚怎麼樣才算學會?不是說我上場去跟人家敲,我都能夠敲,敲得不錯,你就會了。以前這些老法師教我們,這個還不能算會。他算會要什麼標準?這個讚,你一個人拍這個板眼,從頭念一遍,拍對了,這樣才算會,這樣才准你去敲法器,是這樣的。以前要摸法器沒那麼簡單的,現在大家都可以去買一付,你愛敲就敲。以前在叢林,門都沒有。所以這些老法師來教我們法器,他說以前在大陸,有一戶人家他兒子出家了,出家很久了,終於上場敲鉿了,他家就放鞭炮了。大家要體會那個心情,就是說以前叢林要讓你摸法器,相當的程度他才給你上去。像我們現在佛具店,到處買都有,可以買了好幾付在你家敲。以前叢林,他不准你隨便敲的,你這個板眼沒有學得會,他不讓你摸法器,你一定要練到會,這樣才讓你摸法器。

  好,我們來練一遍,就是用不敲法器,打拍子,把這個讚唱完。大家要拍,不要光我一個人拍,是你們要學的,應該是你們拍給我聽的。因為現在桌子不夠,以後我們就買一些比較小的桌子,大概我們在台北有這麼寬的桌子,可以看看這邊有沒有,方便大家練法器用。

  好,我們練這個拍子。好,我們開始了,大家準備好。如果你現在又有拿東西,不方便拍得很大力,但是你也是可以拍這個板眼。但是這個板眼要拍得重,抓得準。像你戒、定,你拍不準,你敲法器的時候你就沒把握,這個時候要下還是不下,你會在那邊猶豫。你練熟了,你抓得準了,你就很準抓下去,你就敲下去,那就不會錯了。我先練戒、定這兩個字。大家不要小看這一個讚,現在都是時間問題,以前練一個讚,一個讚要練很久很久。以前韓館長跟我們講,我們的前輩,像見如老法師,他要學唱念,見如老法師以前我們老和尚帶他去台中蓮社學經教,後來他對經教比較沒興趣,對唱念比較有興趣,又回到台北去鶯歌有一個藥師寺(修藥師法門的),跟一個法師學。那個時候就背個小錄音帶,然後去向老法師請教,叫他起個腔,趕快把它錄起來。有時候下雨天,那個時候交通不方便,要搭車,跑到山上去,老法師心情好,就起個腔給他錄;心情不好,他那一天去也是白跑一趟。所以以前他學得也很辛苦,一個讚學很久。像我們現在科技發達,得力於這些科技的方便,我們要學習,比以前的條件方便太多了。

  板眼要抓準,我們練這個的時候,當下就是在修定,戒定,你就是在修定。你敲法器、念讚的時候,全神貫注,就修定。如果打妄想,想其他的事情,可能都會敲不好,這個我有經驗。有時候你聽我在白文念錯了,就是在打妄想。打什麼妄想?昨天人家打電話什麼事情,忽然想起來,想到那邊去了,就會念錯了,分心了。所以這個也是修定的,你心愈定,抓得就愈準。

  我先念這個定,你揣摩一下這個。「戒…定…真…香…」,這個起得比較高了,偏高。所以那些老法師教我們,他看我們打拍子,還打得不夠重,他就知道我們對這個拍子還抓不穩,沒把握,他就不讓你敲法器。到時候你會斟酌要下還是不下,會這樣,人家後面就沒有辦法跟,特別是上板的,敲鐺的。所以他要求我們,「戒…定…」,這樣,大家聽清楚,停。大家聽清楚,有時候我們這樣,「戒…定…」,他看我們這樣拍,好像很不肯定,他說不行,很不肯定,好像很沒把握這樣。所以一定要這樣,「戒…定…」,要這樣。所以你拍得不要客氣,不要客氣。練習我們這個就是說你要抓得穩、抓得準,要肯定,那你鐺下去才不亂,後面的人才能跟,下板跟上板的,特別是上板的。但下板的人也要練,不要說上板的去敲,反正錯,我跟著錯,這個也不行,有時候下板的你還要去幫忙,上板敲錯,你下板要墊上去,下板就是鉿子。

  好,我們現在把這個練完。「戒…定…真…」,停,大家太快了,大家愈拍愈快。「戒…定…真…」,大家一板一眼、一板三眼還抓不準。你們都有敲法器了?都有敲法器的舉手?有沒有學過板眼這個?有沒有練過?大家再聽一遍。「戒…定…真…」,那個拖板了,你要接下面,你就不能再拖板,拖板你下面就接不下去,這叫拖板。如果那個眼還沒有到,你就接下去,那個叫搶板。搶板就太快,拖板就太慢。「戒…定…真…」。你再重新聽一次,「戒…」,先讓我念完,你聽一遍,大家再念好不好?「戒…定…真…」,你就要接下面。你不要「嗯…」,那你下面怎麼接?大家是不是剛才這樣念的?我聽的是這樣的。

  「戒定真香,焚起衝天上,弟子虔誠,爇在金爐放。頃刻氤氳,即遍滿十方,昔日耶輸,免難消災障。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訶薩,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訶薩,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訶薩。」那個薩還是一板三眼,薩…二、三、四,那個音要多一板。剛才我起腔起太高了,大家還可以,如果共修,老菩薩都是七、八十,八、九十歲,那個就他們沒辦法跟。所以起戒定真香,一般我都會壓得很低。「戒…」,就把它壓低,這樣一些女眾老菩薩她才有辦法跟。男眾是還可以。

  一個讚,我們要常常反覆的練,反覆的練,就是多練,自然就會得心應手。這節時間也到了,時間過得很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