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法器、梵唄教學—念佛念四字還是六字?  悟道法師主講  (第九集)  2011/5/24-29  新加坡淨宗學會  檔名:63-002-0009

  諸位同學,大家上午好。阿彌陀佛!

  昨天大家有分組練習了嗎?有沒有?有。有分組練習,大家板眼先練習,板眼熟悉之後,敲法器就不會搶板、不會拖板。有同修已經練過,也學過。有的到其他道場學的,也有,再到淨宗學會來,就根據我們現在提供給大家的,大家來練習。我們學習法器跟學經教是同樣的道理,有學過的,過去在哪個地方學,來到這裡重新再學起,你這樣才不會有矛盾。如果你在其他道場,過去學的跟現在我們教大家的又不一樣,你又不願意接受,你自己就很困擾,這個就是自己給自己找麻煩。所以既然來了,以前學的就要放下,這樣才能重新再來練習。這個原則跟學講經說法也是同樣的道理。這一點大家務必要知道。這些是一個常禮,一個禮貌、一個禮節。現代人沒有學這個禮,所以對這些禮節方面就不知道,因此彼此之間都造成一些不必要的困擾,這個也是我們要學習的地方。所以學法器,我們待人處事這些方方面面都是相關的。

  過去我記得我還沒有出家的時候,就經常到華藏佛教圖書館。當時有一位出家女眾,韓館長派她到佛光山去念佛學院,念佛學院回來,就說我們佛光山是怎麼唱、怎麼念、怎麼敲,那個館長可氣死了!像這個就是不懂事。你在那邊學的,回來如果館長叫你說,你去那邊學的,回來教一教,那就沒問題,對不對?館長沒有叫你教,你回來就拿那邊的要來教,這邊她原來教的又不一樣,當然她會生氣。這個是禮節。所以我這幾天一直附帶的跟大家提起,我們在這邊學的,我們到其他別人的道場,你不要去給人家糾正,他們做他們的。如果你要去參加其他道場的法會,人家怎麼做,你就怎麼跟就對了。人家沒有請問我們,我們就完全不提。你看到他錯了,你也不要講,錯就讓他錯。錯了,你好心跟他提醒,他未必領情,反而會埋怨你,你又得罪人,他又不接受,那又何必!這就沒有必要。這個大家務必要知道。

  我們學習這個東西,總是希望能夠提升進步,古大德教我們的沒有別的,一個謙虛的心態。《了凡四訓》第四篇,最後一篇就是「謙德之效」,我們常常存謙虛之心,總覺得自己學的是不夠的,很多地方我們要不斷改進,我們常存謙虛之心,這樣學習才會進步。謙虛之心,這個當中你還要有原理原則,你不能很謙虛,但是都沒有原則,學到最後你就亂七八糟了,你就不曉得學哪一個,自己也搞不清楚了。所以我們要存一個謙虛之心,這樣才會不斷的求改進,才會提升,這個態度是必須要的。我們到其他地方,人家有優點、好處,我們都要參考。但是你必定要認識他的優點在哪裡、缺點在哪裡,這個當中有個原則在的,不是沒有原則的。所以學習必須要有規矩才能成方圓,這個規矩就是一個原則,它有個規矩在,這點務必請大家要明瞭。

  好,我們昨天三時繫念每一個讚,基本上我們先念過一遍了,後面的資料也給大家了。這個有錄像,我們學會再整理出來,大家自己平常可以聽,多練,後續的就是要靠大家長時間去練習,所謂熟能生巧。在課堂上講解只是講一個原理原則,講一些關鍵、講一些注意事項,說明一些唱念的道理,只是講解這些。講解這些,其實時間不需要很長。這次學會安排的時間也比較長,如果我要簡單的話,也不需要每一個讚都跟大家拍。或許大家會覺得,好像悟道法師也太囉嗦了,那個三寶讚,板眼不都一樣的?拍一個大家都知道了,帶大家拍那麼多個,大家會不會嫌太多,不耐煩?拍一個就會了,那個六句讚不就是一個爐香讚,那個後面也都一樣,你就教我們拍一個就好了,何必帶大家拍那麼多?有沒有這種感覺?如果有,提出來,我非常高興,因為我可以多一些時間做我的事情。就示範一個給你們,你們自己去練,這樣我可以多一些時間做我自己要做的事,看我自己要看的書,我可以去聽經。所以這方面先跟大家說明。

  過去老和尚也常講,佛法、世間法都一樣,一張白紙的人那是最好的,他從來沒學過,你現在教他,他就學。有學過的,可能他就會有一些不同的意見,我們在那邊學的是什麼樣,現在又這個樣,要不要接受?他自己心裡在那邊猶豫,會不會這樣?如果再不懂禮貌的,他就會提出來,我們在哪個道場怎麼樣怎麼樣。你拿那個道場來要求這個道場,那樣行嗎?這樣是不懂禮貌的。反過來講,我們拿我們這個道場去要求人家的道場,人家也不會接受,對不對?除非他有誠意邀請你去給他指導,不然他也不會接受。縱然他錯了,為了面子,他也不會認錯,是不是這樣?人都是愛面子,對不對?這個道理要懂。所以過去我也聽人家講,說學鋼琴的,完全沒學過的收費比較低,有學過的收費比較高。我說怎麼會這樣?學過的再來教比較容易,應該學費要便宜一點才對,因為他學過了;沒有學過的要從頭開始,那學費高一點。後來我聽人家跟我講,說學過的,有時候他有一些習慣你要給他調整,不好調整,不如那個沒學過的,你怎麼教,他就怎麼學,那還比較容易。所以學過的學費要高一點,沒學過的學費比較低,大家要明白這些道理。

  現在很多人學了法器,法器也敲了很多年,包括我們自己道場都一樣,我們自己道場有一些特殊環境沒辦法,沒有時間。這次到新加坡淨宗學會,我們是特別安排時間,不然也沒時間,哪有時間去跟他講這些?沒時間。沒時間,反正就是為了要應付法會,你就要上。這次因為有這個時間、有這個因緣,我們必定要把正規的學習方法要跟大家說明。這是以前韓館長請一些老法師到圖書館教法器,這些板眼的基本學習提供給大家。所以很多人敲法器,敲了很多年,但是他不知道板眼,這個情況就是沒時間練,就是跟著大家敲。所以為什麼我昨天跟大家講,你這個板眼,依照這些老法師的標準,你自己一個人唱,拍這個板眼,能夠唱下來,拍得不錯,你這個讚才算學會,才讓你敲法器。古時候叢林有這個規定,現在沒人,可以敲的就上了。所以有一些同修敲了很多年,板眼他不清楚,他有拖板、搶板的地方他也不知道。真的,不相信,你可以去問看看,有很多他不知道,他沒有從這個基礎開始學。沒有從基礎開始學,就是一個沒時間、一個沒有人跟他講,所以他不知道,一開始來就打法器,這個是過去一些老法師不允許這樣學的。所以韓館長請幾位老法師去教法器,我們一開始都是在拍桌子,沒桌子就拍大腿,就先打板眼的,這個是正規的教法,大家要知道。

  前面這些讚有錄像,也有資料給大家,學會會轉錄給大家,大家有時間多聽,自然就會熟悉了。今天我們後面還有迴向,「繫念功德殊勝行」、三皈依,我們放MP3來聽,一面聽,一面自己打打拍子。學花鼓的,自己也多聽聽。我們現在開始放。

  「繫念功德殊勝行。無邊勝福皆迴向。普願沈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薩摩訶薩。摩訶般若波羅蜜。自歸依佛。當願眾生。紹隆佛種。發無上心。自歸依法。當願眾生。深入經藏。智慧如海。自歸依僧。當願眾生。統理大眾。一切無礙。和南聖眾。」

  迴向偈、三皈依,後面就是快板的,只有板,沒有眼。

  好了,這個讚的板眼都拍過了,拍桌子都拍過了,下面我們就要簡單的跟大家講解一下法器。這些法器敲打,用法器的原理原則跟大家說明講完,後續的就是大家自己去練。讚、板眼、法器,這些都有原則的,這個原則在夏蓮居老居士的《淨語》裡面,「迦陵音」這篇也給我們講出這個原則。我們跟大家一起來學習學習這個迦陵音。

  過去我們對這個法器也了解得不多,可以說,很多方面我們實在不是很清楚。過去我們對唱念、法器這些方面,總是認為都是趕經懺,在賺錢的,從來就沒好印象,所以也就不重視。後來我們看到蓮公大師《淨語》,才知道這些法器其實都是幫助我們修行用的,只是被人錯用了,把它當作賺錢的工具,其實它的本意都很好。你說經懺,經懺它有什麼錯?經懺沒錯。經是佛講的,懺是祖師根據經典來編的。經懺也沒錯,是人把它用錯了,不是經懺本身它的錯,這點道理我們務必要明白。

  所以我把夏老居士的迦陵音前半段,有關敲法器的這些原理原則來跟大家做說明。這個是夏老居士他在祈禱法會第二天講的,他講的都是用偈頌來講,就是一句就是七個字,四句就是一首頌。這個偈頌在經典上我們看,有七個字、五個字的。

  他這個迦陵音第一首:「道場魚磬軍中令,號令不明眾難定,三昧欲修普賢行,首在如法辨邪正。」

  這個第一首。「道場魚磬軍中令」,在一個道場裡面,木魚、大磬、引磬就如同軍隊當中的號令,因為它是領眾的。「號令不明眾難定」,一個軍隊在發號令的時候不明白、不清楚,大眾的心就很難定下來。我們道場共修也是一樣,大家可以去體驗,維那在敲引磬、大磬的時候,還有木魚,就是大家要清楚明白。現在我們有錄MP3給大家做參考,大家多聽也就知道了。你多聽幾遍,木魚、鐘鼓對敲,你多聽幾遍,聽了之後自己再練。

  「三昧欲修普賢行,首在如法辨邪正。」修三昧,普賢行是《華嚴經》普賢菩薩十大願王,不管哪個法門,都是修三昧;我們淨宗也是一樣,修念佛三昧。你要得三昧,這些理論方法必須要如法,你學法器、學唱念也要如法。所謂如理如法,理就是理論,法是方法,理論方法是正確的。邪就是不正確的,他給你講的那個理論方法是不正確的。首先你要去辨別是正確還是不正確,所以「首在如法辨邪正」。

  現在很多學法器、學唱念,學得也很亂。為什麼很亂?大家不如法,沒有如理如法去學正確的,學的都是一些偏差的、偏邪的、錯誤的。這樣的話,就達不到共修的效果,比如說,你打一個佛七要一心不亂,你達不到這個預期的效果。為什麼達不到預期的效果?不如理、不如法。

  我們現在也只能自己來學習,也不能去其他道場去要求別人,只能自己來學習。你要求別人,別人未必能理解,他也不會接受,他還會反過來說,我們是正確的,你是錯的。現在邪正顛倒了,他學的,他認為他的是正確的,你也不要跟他辯論。但是我們自己學習,你自己總要心裡明白邪正的標準在哪裡,有個標準,不然誰都可以說我是正確的,你是不正確的,對不對?是不是這樣?人人都可以這麼講。你沒有一個標準,邪正很難辨別,你怎麼辨別?到底他是邪還是正,你沒有一個標準,你怎麼去判斷?你怎麼去辨別?你就無法辨別了。

  好,前面一首就是給我們說出這個原則,後面給我們講的就是一個標準,什麼叫邪、什麼叫正,後面講的就是標準。

  「散慢乖舛不相應,那得袖手託無諍,先師當年教不佞,圓通先從耳根證。」

  「散慢乖舛不相應」,散就是散亂,慢就是不恭敬,乖舛就是違背的意思。不相應就是我們敲的法器跟這些正確的方法不相應,就是違背這些原理原則就叫乖舛。散慢,散就是散亂,慢就是沒恭敬心。沒恭敬心,他沒有謙虛的心、傲慢,他就不相應,不管學什麼法門都一樣。所以總務跟我講,我們這邊有很多同修到其他道場去學,都說我們才是正確的,你們那個都不正確的。講這些話就是傲慢,他覺得他自己都是對的,別人都是錯的,那個傲慢心。他這種態度就不相應,跟什麼不相應?跟自己的性德不相應。佛菩薩,包括世間的聖賢,都沒有教我們要傲慢。你學法器學到很傲慢,那你敲的會相應嗎?你那個心態不對。心態不對,你敲的怎麼會相應?跟佛菩薩不相應,跟誰相應?跟魔相應,魔增長他傲慢的氣勢,不斷的增長他的氣勢。所以我們不能學那個樣子,我們要學《了凡四訓》講的要謙虛,不能學他那個樣子,我們學他那個樣子就錯了。

  人家說我們不對,我們也虛心接受,我們反省,不斷來求改進。但是我們反省改進要有一個正確的標準,你可不能去學他那個不正確的,那又錯了。所以虛心學習,我們就是學一個標準,正確的,這才是我們應有的一個態度。散慢乖舛不相應,就不會相應。為什麼古人他修一個法會下來,他的效果都很好?現在修了很多場法會,幾百場了,沒有古人那種效果,問題就出在這裡,沒有把敲法器當作一個正規的修行。這個心態不對,就是不尊重,好像當作遊戲、當作在玩的玩具一樣,那怎麼會相應?

  我在一九九O年,在二十一年前,我們淨老和尚把黃念祖老居士《華嚴念佛三昧論》講稿(打字的),準備在台灣出版。我第一次到大陸去,韓館長叫我去,叫我跟一般的旅行團去。我一個出家人,那些旅行團都是沒學佛的團體。到了幾個旅遊點,到了香港、到廣東、廣西桂林、到西安、再到北京,到北京我就帶著《華嚴念佛三昧論》講稿,那天晚上我就叫北京的導遊帶我去找黃念祖老居士他住的地方,住在一個小胡同裡面,房子很小。那天晚上去拜會他,把師父交代的事情,把這個稿子交給他,再重新校對。我看他那個房間,桌子的書擺得一摞一摞的,很多。那個時候在寫《無量壽經》白話註解,現在我們老和尚在講的《大經解》是他比較早期註出來的。後來他又註白話註解,白話註解沒有註完,好像註到第二十四品,他就往生了,後面就沒有再註。

  去到那邊,我也跟他請教一些拜懺的問題。因為那個時候,圖書館印《寶王三昧懺》裡面也沒有板眼、也沒有儀規,不曉得怎麼唱、怎麼念、怎麼拜,只有那些文字,我們也不曉得該怎麼拜。我就拿那一本去請教黃老居士,說夏老居士是他的老師,他以前跟他學習過,是他的學生,去請教他說《寶王三昧懺》怎麼唱、怎麼拜?黃老居士問我說,你們多久拜一次?我說我們都是過年拜一次,平常過年都是拜千佛懺。他說一年拜一次,這個就不是很重要,平常念佛比較重要。念佛,他說木魚最重要,就是控制木魚的速度、大小聲最重要。木魚,這個是我們在共修當中很主要的一個部分,就是誦經、念咒、念佛、唱讚,幾乎都有木魚,所以很重要的一部分,非常重要。所以他跟我講,他說大陸在解放之前,夏蓮居老居士親自領眾打佛七,夏老自己親自敲法器,他說那一次佛七打下來,整個拜墊都是舍利,他說就是那個木魚很重要。他說解放之後再也沒有那種佛七了,再也看不到那種佛七了。

  他親自跟我講的,我聽了之後,我也知道這個法器有它的道理,跟我們過去的看法就完全改變了。過去我的看法就是,這個法器就是應付法會的,經懺佛事,真的就沒好印象,因此也不是很重視。反正圖書館韓館長她喜歡做法會,我們就應付應付,就用這種心態。後來看到夏老居士的《淨語》,才知道過去我這個心態是錯誤的,不認識、不知道。那個時候我只是喜歡聽經、學講經,對這個有興趣,但做法會真的沒興趣。所以後來認識黃老居士,我們老和尚也把蓮公大師的《淨語》法語在圖書館重新排版打字印出來,看了之後才知道,古來祖師大德建道場,用這些法器都有他的道理,都是幫助我們修行用的。

  「那得袖手託無諍」,袖手就是袖手旁觀,託無諍就是推托。無諍就是不要爭,都可以,怎麼打都可以。如果你做法會要達到好的效果,那你就不能不講求了,不能隨隨便便不講求,不講求你就達不到我們共修良好的效果,就達不到預期的效果。

  「先師當年教不佞,圓通先從耳根證。」夏老居士他講的先師就是他的老師,他教的沒有錯誤。圓通,《楞嚴經》裡面,佛給我們講二十五圓通,耳根圓通是觀世音菩薩修的法門。我們娑婆世界眾生,六根當中這個耳根最利,所以從耳根入,從耳根去證這個圓通,對我們娑婆世界大多數的眾生是最方便的。我們現在唱念,你要唱,也要聽,這個也是從耳根,是用這個方法,跟觀音菩薩「反聞聞自性」有異曲同工之妙。念佛法門跟觀音菩薩修的耳根圓通是相關的,所以觀音勢至,在淨土法門來講,念佛圓通跟耳根圓通是有密切關係的。

  所以你看一佛二菩薩,他這個搭配都是講修行這個法門的理論方法。我們娑婆世界,圓通先從耳根證,耳根最利,當然這個是第一優先的。世尊在世的時候講經說法,也沒有文字,就是大家聽,用耳朵去聽,這是耳根。其他的諸佛世界眾生根器跟我們娑婆世界又不一樣,有的世界他眼根利,他耳根沒有我們這麼利,有的世界鼻根利,有的世界聲根利,有的世界是意根利,有的世界是舌根利。舌根就是嘗味,舌頭去嘗味,所以在香積國,那個世界眾生舌根最利,講經說法都是用吃飯,嘗味道他就開悟了。我們娑婆世界是耳根比較利,所以圓通先從耳根證。

  「六字四魚一聲磬,磬聲定與陀字并,錯落模糊缺誠敬,初快後慢尤為病。」

  這是念佛,念佛念六字,南無阿彌陀佛。我們現在都念四個字的,夏老、印祖都是念六字。講到這個六字,現在有一些同修聽經又有問題了。大家有聽過老和尚講經嗎?淨老和尚,有沒有聽過?聽到什麼?念四個字的就是一定要去西方的,念六個字不一定要去,對不對?是不是這樣?有聽過的,是不是這樣?要核對一下,我有沒有聽錯。

  大概在二十年前,我們台北三重淨宗學會一些居士,為了念六個字跟念四個字打起來了,打得沒有辦法去找我。那時候老和尚、館長都在美國,到圖書館去找我。兩派,一派要念六個字的,另一派原來他們都念台中蓮社李老師那個四字四音的。台灣有個圓慧法師到大陸去,聽說到江蘇印光祖師道場靈巖山拿了一卷錄音帶,六字四音的回來,廖會長他聽了滿歡喜的,就給一些同修聽,有一些同修聽了很喜歡。這個調大家有沒有聽過?這個調就是「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有沒有聽過?有沒有?沒聽過,現在也聽過了。那個廖會長他覺得這個好,很多同修都很喜歡,他說我們現在也要改這個六字四音的,這是印光祖師那邊(靈巖山)傳過來的,我們的祖師。有一派,我們台中蓮社李老師這個四字四音的,我們要保持原來這一個。打架了,念佛念到打架,不是念到一心不亂,是念到打架,弄得兩派水火不相容。堅持四字四音的就說,人家老和尚講《彌陀經疏鈔》(《彌陀經疏鈔》是蓮池大師註的),老和尚講過了,這個蓮池大師,人家請問他念佛念四字還是六字的?蓮池大師說,他教人家念都念六個字的,他自己念四個字的。人家就問他為什麼?你教人家念六個字,自己念四個字?他說人家未必要去西方,加上「南無」,皈依恭敬是比較好,對阿彌陀佛要有恭敬心;我是一定要去西方,就不用客氣,那個「南無」就可以省了,因為我要去了,自己人就不用那麼客氣。是不是這樣?大家聽到是不是這樣?沒錯,核對一下。

  然後堅持四字四音的就說我們是一定要去西方的,所以我們堅持四個字。那個要堅持六個字這一派,這個是我們印光祖師傳過來的,祖師就是這麼念的。後來打起來了,沒辦法解決,要找老和尚,老和尚又不在,後來就到圖書館去找我,就把這個講給我聽。我說你們講的都有根據,印祖的確他的《文鈔》是勸人念六個字的。他只有在助念的時候,病人氣不足,他說那個時候可以念四個字的,助念的時候。《文鈔》我有看過,我說印光祖師的確是這樣。這裡我們看到夏老居士也是六字四音。《中峰三時繫念》,「六字洪名畢竟該」,他也念六個字的,我說這個都有根據。四個字的也有根據,台中蓮社李老師他們是念四個字的。我說六字、四字在經典上都有根據,在《無量壽經》有六個字的;《觀無量壽佛經》也有「南無阿彌陀佛」,六個字的;在《彌陀經》是執持名號,「阿彌陀佛」,四個字的也有,我說都有根據。那現在不要打,我說不要打,不要再爭了,你們都對,沒有一方錯的,你也對,你也對,都對。都對,怎麼辦?我說再去弄一個道場,我就說他們願意念六個字的再去建一個六字四音的道場,喜歡念六字四音的去他那裡念,喜歡念四字四音就在原來這個學會念,這樣不就好了嗎?

  他說他們念那個不能往生,我說經上也沒有說念六個字不能往生,釋迦牟尼佛沒這個說法。我看《彌陀經要解》蕅益祖師講,能不能往生,關鍵在信願之有無;如果沒有信願,你這個佛號念得雨打不濕,風吹不入,如銀牆銅壁一樣,也不能往生。我說我看到的是沒有信願,你就不能往生;有信願,你真信切願,你真想去西方,念六個字、四個字都能去。為什麼?你願意去,當然佛他是沒有問題,阿彌陀佛隨時歡迎。他願意接,這方面他沒問題;你也願意去,就相應,你就去了。阿彌陀佛願意接,你不願意去,他也沒辦法,他也不能勉強你。關鍵是在你有沒有信願。後來我跟他們講一個憑心之論,念六個字的、念四個字的,具足信願都能往生,經典上都有講到;如果沒有信願,念六個字、念四個字,統統不能往生。祖師在《彌陀經要解》講的,不是我講的。後來才把他們擺平,不然擺不平,打架。後來他們真的六字四音的去另外弄一個道場,喜歡念六字四音就去那邊念,念四字四音繼續在這邊念。

  所以我們聽經,你要能夠不要死在言下,聽經要會聽;你不會聽,真的會打架,我沒有騙你。我講這樣大家覺得如何?合理不合理?我有依據的,不是我講的。我講的,你可以說你沒有根據,是你自己編的。這個可不是我編的,我有根據的,經典的根據、祖師註解的根據。蓮池大師講的話沒錯,但是你不能誤解他的意思。所以要真信切願,能不能往生的關鍵在這個地方。你沒有真信切願,你念四個字的,也還是不能往生。所以念六字、四字都是要真信切願,都能往生,都有根據,這個就不要爭了。

  我們現在看到這個,先跟大家說明,以後大家練習法器、唱念,各道場有些不一樣的,你也就知道是怎麼一回事,你自己心裡就不會有這些疑惑、這些矛盾、這些問題的存在。夏老他們是「六字四魚一聲磬」,木魚是敲四個。我敲一個給你們聽,「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這個就是六字四魚一聲磬。「磬聲定與陀字并」,這個磬敲在陀字,這樣大家知道了吧?「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敲四個木魚,南、阿、陀、佛,這個磬敲在陀,同時敲,并就是一起。

  「錯落模糊缺誠敬,初快後慢尤為病。」念佛,你要先慢後快,不能先快後慢。念經、念咒也是一樣,你開始快、後面慢很難念,念得很辛苦。念佛、念經、念咒都一樣,「初快」就是剛開始快,後面慢,拖板拖下來,大家會念得很難過,不好念。所以「錯落模糊缺誠敬」,錯就是板眼錯了,落就是掉了。以前我們在學法器,有時候緊張,那個時候就是該敲大磬的時候沒敲,那些老法師就跟我們開玩笑,說剛才掉了一個大磬,到桌底下找看看。我們就找了半天,後來想一想,這個怎麼找?跟我們開玩笑。他跟你講得很正經的,剛才掉了一個大磬,那桌下找看看有沒有?掉了。後來我們才回神過來,剛才少敲一個大磬,他說掉在桌下,這個叫做落,落就是掉了。錯是敲錯地方;落是沒敲到,該敲的地方他沒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