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結業式  (第二十三集)  2014/8/29  台灣台北市救國團劍潭青年活動中心  檔名:60-002-0023

  主持人:中華傳統文化儒釋道教育學會,二O一四年兩岸三地中華傳統文化青年學術研習營結訓典禮,典禮開始,全體肅立,主席請就位。唱「孔子紀念歌」,請播放。

  孔子紀念歌: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主持人:向大成至聖先師孔子行三鞠躬禮,一鞠躬,起;再鞠躬,起;三鞠躬,起。向淨空導師行一鞠躬禮,鞠躬,起。請主席復位。我們全體向上悟下道法師(代表全體老師),我們向法師行一問訊,阿彌陀佛。主席請復座。大眾請坐。接下來我們請主席致詞,有請上悟下道法師為我們致詞。

  悟道法師:我們尊敬的中華民國觀音佛學會理事長福定法師,我們尊敬的諸位法師,尊敬的唐老師、林老師,諸位老師、諸位同學,大家下午好,阿彌陀佛。時間過得很快,五天過去了。這五天我都沒有缺課,因為一方面我也怕跑掉了,你們都跑了我也不知道,所以只好坐在這裡。也是給我學習的一個機會,都沾你們的光,不然我也是沒有時間來跟大家一起學習。我們辦一個活動,我比較有理由把一些事情先放在一邊。所以這個活動的舉辦,對我來講也是給我學習的一個很好的機會,這個是托大家的福。如果大家不來,我一個人也沒有辦法在這裡唱獨角戲。佛門講依眾靠眾,大家互相依靠,你依靠我,我依靠你,大家依眾靠眾來學習、來提升自己,利益眾生。

  我們學習,我們淨老和尚常提起,「一門深入,長時薰修」。這次的課程安排,我們《了凡四訓》、《弟子規》都是一天,我們請唐老師、林老師來講解孔門七十二賢、聖蹟圖,還有名人書畫的解說,這個跟我們修行都有關係的。有很多人把淨老和尚這個一門深入,聽得聽死了。以前我們在圖書館常常被罵,說聽經死在言下,學戒死在戒條之下。我常常聽家師淨老和尚講:以前我們在台中蓮社李老師講,腦筋要八面玲瓏,不能像木頭轉都轉不動,學不出來的,不能舉一反三。常常被罵,碰釘子,雖然根器比較鈍,碰久了大概慢慢也會覺悟過來,所以我就學會了怎麼叫做能夠舉一反三。一門深入,有很多同修他們學得真的很死板,好像什麼都不行。後來我又看到印光祖師《文鈔》裡面講,有人請問他一門深入的道理,印祖說,修行這麼漫長的路,你怎麼一門深入?他就舉出吃飯,他說你吃一碗白飯,當然就吃那一碗飯也會飽,但是就太單調,沒有味道,所以要配菜餚,叫幾樣菜,還有湯。像我喜歡吃辣椒,還加一個辣椒,胃口才會開。

  我們修行,好像我們學習《弟子規》、《論語》、《了凡四訓》、《感應篇》、《十善業道經》,我們的基礎。我們學習這方面,怎麼樣能夠保持長遠不退心?這當中唐老師給我們講的,不是純粹只有一個欣賞,大家一定要知道,這是我們修學的一個調劑,還有提起樂趣。因為這都是過去雪廬老人,他生活點點滴滴。我沒有去台中蓮社親近過雪廬老人,只有出家十幾天去見過一次。下午我們利用空檔跟唐老師訪談這一段話,三十年前。我去過一次,後來他老人家往生,還沒有入殮,去看過一次,告別式再去看過一次。我去看過這樣三次,我就感受到傳統文化,當時雪廬老人在台中教學多采多姿。你看他教講經,我們師父上人是他那裡學經學出來的;學儒學,我們唐老師在那邊學《論語》;江老師學書畫,剛才唐老師介紹江老師學書畫、學詩,這些可以說他是多才多藝的,儒釋道都通達。我們現在學習淨宗,這方面比較缺乏一點,因此我是希望透過唐老師來給我們圓滿這一塊。因為我跟台中蓮社方面也不熟悉,有時候我們要請教人,我也不懂禮貌,不懂禮貌人家也不願意跟你交流什麼。唐老師很慈悲,林老師他們都非常慈悲,跟我也是很交心的,有什麼話,我們都可以私下去吐露自己的心聲,私下來跟他交流。我這個人還是覺得這樣是非常務實的,就是有什麼話我們可以來交流。我也沒有那個根器,參也參不透,所以有一些人願意跟我交流,我都非常的歡喜。

  我們欣賞畫,就是說我們生活要有情趣,我們不要把修行看得那麼恐怖。這個不是我講的,佛在《四十二章經》講的。佛有一個弟子修行非常用功,晚上都不睡覺的。所以那天陳瑞珠老師講,她們都是晚上不睡覺,太疲勞了,我就建議她們要漸進式的。我那天忘記講這段,下來我說剛才忘記講這一段,現在補出來。佛在《四十二章經》講,佛一個弟子,他就是很用功,用功到他扛不住了,就是好像壓力太大,快要崩潰了。他就哭哭啼啼的去跟佛報告,他要還俗,要回家了。佛說為什麼?他說我修不下去了,沒辦法,壓力太大,快崩潰了。佛沒有直接回答他的問題,佛就給他講,你在家做什麼行業?他說我的行業就是彈琴的。古琴都要調弦,佛就問他,你的琴如果調得太鬆怎麼樣?調得太鬆彈不響;太緊呢?太緊弦斷掉,也不行;如果調到適中,不會太緊也不會太鬆,這樣怎麼樣?這樣彈出來的聲音最好聽。佛就給他講,修行就像你彈琴這樣,要調。所以佛十個通號,其中有一個通號叫「調御丈夫」。你在修行過程,你要不斷的去調,我領悟到這一點。所以在修學的過程,我們要懂得去調御我們的心,怎麼來降伏我們的心,這樣我們才不會退心、不會退轉,你才能夠往前進。佛在《四十二章經》有這麼一個開示。

  現在修行就是不懂得調,不是太鬆,不然就太緊,這個都會退轉。所以我們這些文藝的欣賞,晚上去故宮是帶你們去玩;也是玩,因為我也喜歡玩。以前我在圖書館,韓館長帶我們去玩,我想修行人怎麼可以來玩?後來看看師父,他的表情怎麼樣?師父很自在。就是隨時去調。去玩還好,韓館長她要去逛街,不但逛街,還要逛女人買香水、擦胭脂的店,我說這個出家人怎麼可以進去?我們男眾怎麼可以進去?我就看師父,師父你進去,我就跟著你進去。我看師父進去,好像沒有什麼事情,我就跟進去了。這當中點點滴滴,你沒有跟他生活在一起,你也學不到。所以我就是這樣磨練過來的。因為時間的關係,再講下去恐怕耽誤大家的時間。最重要告訴大家要調劑,我們修行的過程,印祖講一門深入,但是我們要有一些生活上的情趣。你看古人生活得多好,我們生活得多痛苦。古人他在遭遇到嚴重打擊,落寞的時候,他還能夠怡然自得,他還能過自己解脫清淨的生活,這個都是我們要學習。生活就是修行,修行就是生活,大家一定要記住,你不要以為離開生活去修行,離開生活沒有什麼好修。生活就是修行,修行就是生活。修行就是怎麼修?起碼你要懂得怎麼過日子,過得比較痛快一點。如果學佛學得那麼痛苦,學那個幹什麼?學佛的目標就是離苦得樂,破迷開悟、離苦得樂,如果學得那麼痛苦,佛也不需要學了。好,祝大家晚上在故宮觀賞愉快。下面我們就請唐老師給我們講幾句話。

  主持人:有請我們尊敬的唐老師,上台為我們致詞,恭請唐老師。

  唐老師:尊敬的上悟下道法師、上福下定法師,還有我們諸位法師、諸位老師、諸位同學,很感謝道師給弟子這樣的機會來說說心得。其實課已經上完了,應該是沒有話再說,但是道師很慈悲,再給我一個機會。弟子覺得把後面的心得再說一說,是承接剛才道師說的,就是道師說當時他跟果清律師,還有日常法師去參訪雪廬老人的一段情景。曾經有一段就是雪廬老人跟果清律師說,你學佛,我學儒。那不對,雪廬老人他是學儒、學佛的通家,怎麼對著果清律師說你學佛我學儒?我記得我們在蓮社,雪廬老人是六門課程,《十四講表》、《八大人覺經》,《十四講表》是佛法的全貌,《八大人覺經》是修行的次第。這裡面有性宗的修學法,有相宗的修學法,相宗的修學法,雪廬老人根據《唯識三十頌》,還有唯識的典籍編了一本《唯識簡介》;性宗的修學法,《般若心經》,雪廬老人又做了一個《般若心經》的講表。導歸淨土《阿彌陀經》,他又做《阿彌陀經》的架構;《普賢行願品》心量的開展,他也有它的表解。在高級班他又有《百法明門論》,還有天台教觀,乃至於《大乘起信論》,百部大乘論典的性相二宗的《大乘起信論》。怎麼會說你學佛,我學儒?

  原來大德真的是就像剛才道師所說的,其實是很活潑的,對著學儒的,雪廬老人可能就說你學儒我學佛,真的是多面性的;對著學佛的說我學儒。意思就是說,其實佛法跟儒學是要相得益彰。如果我們光學佛沒有學儒,有時候我們不了解世間相,我們沒有辦法去入世;我們光學儒沒有學佛,我們看不到佛家出世的內涵,沒有那個見地看到佛家形而上的內涵。所以對著學儒的說我學佛,對著學佛的說我學儒,那就是兩邊調,讓儒家跟佛家這兩個合起來。所以印光大師「復安徽萬安校長書」說,儒家跟佛家「合之則雙美,離之則兩傷」。

  我們一般學佛,會說情緒是不好的,所以要對治煩惱,當然它是一個;可是第二個,如果它能夠對治煩惱,回過頭來他又有喜怒哀樂,它有什麼好處?因為我們人世間有很多的錯誤,有很多見解上的偏差,大德們有時候也要表現七情,來表現是非善惡在哪裡。你看孔子在《論語》裡面他就有七情,不是說聖人沒有,而只是聖人會善用。譬如說「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你看孔子也憂。如果說能修德、能講學、能喜善、能斷惡,孔子就喜,可見孔子也有喜。孔子也有愛,孔子怎麼愛?樊遲問孔子仁,孔子說愛人。愛人,人是要被關愛的,這也是愛。還有欲,孔子說「我欲仁,斯仁至矣」,你看不是欲嗎?還有惡,子貢問孔子說「君子亦有惡乎」,老師你有討厭的嗎?老師說有惡,不是沒有惡。可見君子一方面超脫世間,一方面又入世間。超脫世間是「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可是一方面又入世間,「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一方面出世間,所以斷煩惱;一方面入世間,善用七情,告訴世間是非善惡在哪裡。已經做了很多錯事,難道大德還不發怒、還說對嗎?這怎麼可以?有怒,怒就告訴你這個是不可以的;也有喜,說這是可以的。

  所以才會說原來我們學了儒、學了佛,兩邊互相看的時候,可以了解儒家的美,也可以了解佛家的美。像唐伯虎,他本身就是學佛的,你看他叫「六如居士」,表示他對《金剛經》是有了解的;還有叫做「逃禪仙吏」,逃禪其實這個逃就代表說,他不被世間的名利所枷鎖、所羈絆,禪就是他對生活的一個體驗。像很多生活的這些體驗畫在山水情境、畫在人物,譬如說他藉著嫦娥奔月來說他的快樂,藉著斑節魚來說他的落寞。他雖然畫的是仕女圖,但是表現他寄情,他能夠把他的煩惱去抒發,他能夠把他鬱悶的心情去排除。還有玩,孔子也喜歡玩,不要說老和尚。孔子在《先進篇》的最後一章,曾點說「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孔子竟然「喟然歎曰:吾與點也!」就是暮春三月,大家帶著有成年人五、六個人,童子六、七個人,然後跑到沂水邊洗洗手、洗洗腳、唱唱歌,歌詠回家,孔子竟然喟然,喟然的語氣翻成現在就是「唉」,就是這個聲音,唉!「吾與點也」,我贊同你。可見孔子也喜歡玩,可是孔子那個玩就是很有趣的,他能夠欣賞風景,唱唱《詩經》,那個玩當中是寓教於樂。

  所以剛才道師所說,我覺得道師真的是,在我們淨宗學會來講是見地非常高的師父,因為他懂得調眾。調眾當中要把很繃緊的把它鬆一下,當然太鬆緩的也要給它上一下發條,這兩個都要調。我們修行往往是太緊繃,沒有把發條稍微鬆一下,鬆一下的目的是為了彈出好的曲韻,鬆一下的目的是讓你有一直往前走的力量。人生不是一百公尺,人生是馬拉松,可是我們很多學佛的把學佛當成一百公尺,一百公尺跑完了,發覺到體力已經不濟了。馬拉松,人生是跑到終點的,是一輩子的經營。所以像曾子一樣,到最後說「吾知免夫!」可以了,一生的經營這樣子。

  這個講座,我們有一個善知識他就說,他說上台是靠機會。今天很高興,道師給我們這樣的機會,來把我們在過去雪廬老人座下聽課的心得做一個供養。下台是要靠智慧,所以講到這裡也不能耽誤大家的時間。謝謝道師、福定法師、大家給我的時間,謝謝。

  主持人:非常感謝老師把修學的祕密和盤托出,我們再次掌聲感謝。接下來,恭請觀音佛學會理事長上福下定法師致詞。

  福定法師:尊敬的悟道法師,以及諸位法師、唐老師、林老師,以及諸位老師、諸位同學,大家好,阿彌陀佛。其實我剛才看到唐老師下台一鞠躬,我要上來的時候,我這個凡夫俗子上來一直發抖。我們是沒有讀什麼書,今天有這個機會來這裡跟大家結緣,第一個我要感謝這幾天來最辛苦的諸位老師,你們付出你們的寶貴時間,來完成我們所有同學好的因緣,這是我福定在此感恩大家,感恩諸位老師、諸位義工菩薩們。

  關於在此,我剛才有聽到一句說,「行有不得,反求諸己」這句話,那我要反求什麼?我就走不過去。我拿一個,我從學佛到現在,我拿我學佛過程的一個小故事、小經典來告訴大家。那是我擔任嘉義縣佛教會理事長,第一天開始擔任,大家選我,我擔任的第一天,去接管這個執事。第一天去接管這個執事,就是去看看嘉義縣佛教會幾個寺院、幾個會員,理事、監事們,各個寺院去跟他們拜訪一下。第一天我就去了,到第一家去,我就帶著祕書一起去。第一家進去,我們去到那邊八點多鐘,差不多八點鐘,他們就泡茶,很歡喜,大家在那裡喝茶。我說好,那我喝茶。茶泡好還沒有喝,那一家的人他就拿了一本書,他來問我。他沒有講什麼,他第一句話就是說:你今天當理事長?我說對的。那時候當理事長我是在山上(阿里山山上),我很少下來。當理事長是被人家推去當的,我不出來,他還去找我師父。他們不知道,他以為我出來當理事長就是愛這個東西,其實不是。他們的想法,看你是當理事長,好!他就拿一本書來問我:你是當理事長?我說對,我也很坦然,我說對。他說我問你幾句話。我坐在那邊,還沒有喝茶就要問我幾句話,奇怪!人家來到這邊,像這個禮貌,我是凡夫俗子也稍微知道要有這個禮儀,有人去的時候,你還是要請人家喝一下茶。一進來他就要找你,要問你事情。我說好,你問。他是拿一本祖師大德所造的書,說這一句話怎麼樣、這一句話怎麼樣、這一句話怎麼樣,我問你,你現在做理事長,你的想法怎麼樣?我聽了迷迷糊糊,都是他的意見。我就坐在那裡,我也不說話。再問我:我跟你講,你怎麼都無動於衷?我說你剛才說什麼?你再說一遍。他又說了一次。你怎麼還是不說話?我坐在這裡也不行,要走也不行,我們到人家那裡去,你這樣走也不禮貌,雖然我們是凡夫俗子,還是懂得一點點禮貌,那也不行。好了,他又問,那當然,我說好了,不要緊,隨緣,人家已經祖師大德所造的、所說的,已經幾十年了,也快要一百年了,那本書。我這樣講出來,你們大家就知道那書是誰作的。就是人家看的角度不一樣,你怎麼跟它批評?跟他說什麼?隨緣。好,不得了,我說這句話,隨緣,來了,乒乒乓乓,一直,他講什麼我都聽不懂,我知道他在那裡火冒三丈。

  我就坐在那裡,我覺得奇怪。你們說,我現在去到他家裡,我是要跟他拜訪,我是要跟他參訪,那是不是行有不得,要不要反求諸己?那就要反求諸己。怎樣反?你們說怎樣反求諸己?行有不得,怎麼樣反求諸己?我那時候在做什麼?我那時候就念我的佛,他在那裡一直起伏,我在那裡念佛。我念念念,也是聽到有這一句聲音過來,「行有不得,反求諸己」。那時候我跑過去以後,我說不對,那我要怎樣去反求諸己?他一直罵,我要怎樣反求諸己?好,再回過頭一句話,佛陀告訴我們,我們是不是要以戒定慧三學?有沒有?那時候我就定下來,我念我的佛,他在那裡中毒,我不跟他中毒。我是以戒定慧來息滅貪瞋痴,他是以什麼?以貪瞋痴來中毒,我說他中毒我沒中毒。坐在那裡,念多久你們知道嗎?八點多鐘念到十點多鐘,差不多快要十一點了。我就坐在那裡念我的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我念我的,我不念給他知道,我假如出聲的話他更生氣。我念我的佛,我也不管他。我旁邊祕書說:走了,走了!我說哪有這樣子,對人家沒有禮貌,人家還沒有開口,怎麼可以隨便走?對不對?你一走的話就是看不起人家。

  那時候我們自己一定要有智慧,智慧從哪裡來?念佛來的。就是說你一定要學習,知道這個理,一定要有。第一個,最重要是一個「忍」字,忍,我們學菩薩是六度萬行,這個忍最重要,你知道嗎?你坐在那裡給人家罵兩個多小時,你看看,被人家罵兩個多小時無動於衷。這句話是忍過來,你才有辦法舉出。佛陀告訴我們,戒定慧三學息滅貪瞋痴,然後你可以回過來,「行有不得,反求諸己」是對了。你要問自己,我要怎樣來做才對?這樣就對。我要怎樣做?我要忍。忍了以後你就可以看得出來,他是在給我們消業,我那時候在感恩他。他一面鏡子給我們看,我們有沒有起貪瞋痴?沒有。我們沒有起貪瞋痴,我們可以安心下來,我們沒有中毒,他在中毒。所以我們可以怎麼樣?你們要注意到,這個就可以增長智慧,他在給我們消災,我們增長智慧,他在造業,以後我們還是回歸、迴向給他,這樣就圓滿了,皆大歡喜。

  兩個多鐘頭,後來換我說:你怎麼不說話了?他也不說話。那該我說話了,我說對不起,打擾你這麼久,我們要回去了。就是這樣的,他不說話我才走,對不對?我才說話,跟他說要走。這一走,去年剛好我嘉義縣佛教會卸任的時候,我在交接典禮,交接典禮那天早上他又說:福定師父,你交接完了,我在客廳等你。那時候,我說八年了,今天又碰到他。我說好好好,交接完了我再到客廳找你。我交接完,我到客堂去,他說福定師父,不好意思,八年前對不起你。那時候我整個心,你看怎麼樣?那一種心情比賺錢、比什麼都好。你用這個方法,可以給人家回歸過來,他還知道來跟我說對不起。八年,八年他放在心上,我根本就忘掉了,他還放在心上,他還等到這一天。他說對不起,本來我是很早就要來,我就是怕我打電話來你不接,或者是你沒有時間,所以等到今天你一定來。那時候我就有一個很悲憫之心,我說其實佛陀告訴我們的話絕對正確,一定要注意,你忍辱也可以度人;你不是在那裡跟他吵、跟他在辯,那絕對沒有用。他八年了,他還可以回歸過來說對不起,他還是一位菩薩。他假如沒有真正的心放在道上的話,他絕對不會今天回過頭來說,八年了,對不起你。我們學佛就運用在於,剛才我們道師說了,運用在於我們生活當中,人事物當中,點點滴滴你可以學到很多。所以我把我這一生最近觸動到的這些,有一點點的心得來跟大家分享。也祝福我們諸位老師,以及諸位同學,大家六時吉祥。有時間大家多念佛,那就對了。好,祝福大家。阿彌陀佛!

  主持人:為了感謝唐老師、林老師的精彩授課,我們現在恭請上福下定法師代表主辦方觀音佛學會、儒釋道文化學會及華藏淨宗學會敬贈謝師禮,恭請兩位老師上台。我們感謝福定法師的支持。因為上悟下道法師這次承諾了很多,說要帶我們出去玩,今天晚上先去故宮。所以最後在行前,還是恭請我們上悟下道法師給我們一個溫馨的開示,恭請法師。

  悟道法師:我們這次活動接近尾聲了,再次的感謝我們唐老師、林老師、諸位老師、諸位義工菩薩大家的發心,也感謝我們各位同學,大家發心來學習。我們活動圓滿了,大家回去,回到你家裡給我們一個回音,說你安全到家了。《常禮舉要》,我們現在學了就要開始用,你回到你家裡給我們一個回訊,你平安到家。這也是一個禮貌,讓我們知道你安全回到家裡,我們也才放心,不然我也是會擔心的。如果你不回家,像有的孩子回家,他父母都不知道,去警察局報案;如果你不回家,你爸爸媽媽來找悟道法師要人,到時候我不曉得去哪裡找你們。這是一個禮節,希望大家報個平安。要用什麼方式?我們學會有電子信箱,電子信箱發給各位,你發一個平安信給我們,讓我們主辦單位知道你平安回到家裡,我們就放心了。

  這一次我們第一次辦,也不知道我們辦得如何,所以有一些問卷調查,也希望我們同學給我提供一些意見,在哪些方面需要改進的。我們那個問卷調查表,歡迎大家多多給我們填寫,讓我們下一次舉辦,我們再來研討、改進。希望我們這個活動、講座,我們每一次舉辦都會更好,讓大家更得受用。祝大家旅途愉快,阿彌陀佛。因為我明天一天有三個會要開,所以就不能送你們,就在這裡跟大家告假,歡迎有空來我們道場。我們雙溪雖然現在還沒有很莊嚴的大雄寶殿,但是有很自然的樹木花草,歡迎大家來雙溪。在雙溪,故宮是外雙溪,我們那邊是內雙溪,這個不要搞錯了。我們那個雙溪也不錯,我們唐老師有去過,就我們兩棟農舍,但是非常天然的,歡迎大家有空來小住,來參加法會,來小住也非常好。好,謝謝大家,我們下次再見。阿彌陀佛。

  主持人:禮成!我們禮謝上悟下道法師開示,大眾請起立,向法師一問訊。阿彌陀佛。

  悟道法師:阿彌陀佛!好,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