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積善之方  陳威男老師主講  (第八集)  2014/08/26  台灣台北市救國團劍潭青年活動中心  檔名:60-002-0008

  尊敬的上悟下道法師,各位尊敬的法師,各位尊敬的老師、學長,午安。我們接著下來要進行下午的課,下午的課包括「積善之方」跟「謙德之效」。「積善之方」的分量比較多一點,所以我們可能會從第三節延續到第四節,第四節比較短。我們早上學過「立命之學」,還有「改過之法」。到這邊,我們學到現在,不知道大家能不能用很簡單的話把命運的道理講出來?末學學一個東西,第一個,一定要能夠用自己的話把它講出來。以前常在共學的時候,末學都跟學長報告,希望能夠書上的意思,自己的話。自己的話講得出來,跟只是用書上的話,那是不一樣的。

  什麼是命運?末學跟大家報告一下,末學對命運的看法。命運,我們這一刻受用的一切是這一刻之前(包括過去生),自己所造作的業因在這一刻,緣成熟了所結出來的果,這個就是命運。既然是自己做的,自己當然就有辦法改變,所謂做好事命就變好,做壞事命就變差。過去的事情,好也好、不好也好,都是過去。好的事情,我們把它保持,發揚光大;不好的事情,我們就把它改過,不要再犯就好了。不好的事情,還要在那邊責怪自己,懊惱,那是自己跟自己過意不去,巴不得自己更難過一點。如果是不好的境界,如果現在過得覺得還不滿意,怎麼辦?現在好好努力就對了。也不要想未來,未來的事情不是煩惱就能解決的,如果煩惱能解決問題,明天全世界都放假,全世界所有經濟問題,大家回去煩惱煩惱就解決了。煩惱解決不了問題,煩惱只會壞事,只有清淨心才能生智慧,才能解決問題。

  關於錢,來問末學,跟末學交流最多的就是錢,因為末學工作的關係,來問末學最多的就是怎麼賺錢。剛剛有跟學長提到,末學就說:來,給你兩個答案,一個是真的,一個是假的,請問要聽真的還是聽假的?講真的你一定不相信,要講假的,先講假的好了。人家問末學說,為什麼在投資上有賺到錢?末學就說假話是這樣,因為末學是專業人士,你是菜籃族,所以末學會賺錢,你不會,這是假話。真話是什麼?末學有一點點立足之地,那真的都是行善來的,這是跟大家分享。對金錢的態度是這樣,今天有幸多賺一點錢,生活會不會有什麼改變?不會,因為末學過慣了這樣的日子,已經很習慣了。末學好像也沒有什麼衣服,也沒有什麼休閒活動,倒是滿喜歡看書的,多賺一點錢生活也不會有什麼改變。多了錢做什麼?眾生有福報,我們可以為眾生多做一點事情;沒有賺到,眾生沒有福報,我哪有辦法!日子還是一樣過。退一萬步想,假設真的有一天日子過不下去了,正好,這一生的責任了了,離開家裡四十幾年,終於可以回家了,這個真好,每天都在想這件事情。所以日子過不下去,不會跟大家借錢,大家不用擔心。不過說真的,應該也不用去住火車站,如果真的有一天日子過不下去,要去住火車站,我想佛祖不會讓這種事情發生,以後沒有人敢再信佛,我們要有這樣的信心。好,這是跟大家分享一下。

  接下來,我們繼續進行到第三篇,「積善之方」。「積善之方」,一開始先舉兩個從古就非常聞名的例子,孔子跟大舜,來證明積善之家必有餘慶,先舉這兩個例子。我們舉例,《論語》上說,「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所以舉例要舉大家容易明白的。容易明白的是什麼?很知名,孔子跟大舜,再不然就是舉我們身邊的事物,所以先舉這兩個例子。我們知道孔子的媽媽是側室,孔子的父親叫做叔梁紇。孔子的父親當然姓孔,姓孔名紇字叔梁,所以叫做叔梁紇。孔子的外公要把女兒嫁給孔子的爸爸的時候,他的考量點是什麼?高富帥,現在不都是考量高富帥嗎?要知道高跟帥是會隨年華老去的。以色事人者,年老則色衰,色衰則愛弛。所以高富帥,高跟帥是會改變的;富更不可靠,財富五家共有,沒有德,錢留不住。現在的人考量的點是這個,考量一些虛無飄渺的東西。我們看看孔子的外公是怎麼考量的?「昔顏氏將以女妻叔梁紇,而歷敘其祖宗積德之長,逆知其子孫必有興者」。怎麼樣?看看他的祖先有沒有積德,有積德,物以類聚,必定會感應同一類的人來做他的子孫,他的子孫後代將來會發達。司馬光《訓儉示康》裡面就講,「昔正考父饘粥以餬口,孟僖子知其後必有達人」。你看人家都是從一些徵兆就可以推論出來,我們有沒有這樣的智慧?所以孔子的外公考量的是這個人有沒有德行,這個人有德行,現在不發達沒有關係,將來必然發達。怕的是這個人沒有德行,現在發達,完蛋了,這個是江河日下,一日不如一日,那個才糟糕。這是孔子他外公考量的點。

  再來,孔子最稱讚的人,孟子也很稱讚,稱讚誰?大舜,這是二十四孝之首。大舜是我們的祖先。末學姓陳,我們知道陳的後代,陳的後代在周朝的時候,封舜的後代在陳國,所以姓陳的是舜的後代。舜,我們知道是聖王,我們等一下還要再講舜的故事。他大孝,所以得的果報是什麼?「宗廟饗之,子孫保之」,世世代代都有人祭祀,家道永遠不會斷絕。現在有二十幾個姓是舜的後代,你看舜的後代多麼昌盛。這是講久一點的例子。

  再講近一點的例子。了凡先生那時候,近一點的例子,講了十個例子。為什麼要講這些例子?我們說凡事都是有理有事,事有明確的時、地、人、事、物,明確的時地人事物能夠幫助我們生起信心。所以先舉這十個例子來幫我們生起信心,什麼信心?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第一位,「楊少師榮」這個故事。他們本來是擺渡的,後來可能是上游淹大水,很多財物兼人都被沖下來。大家都爭相要撈取財物,只有他們家的祖先是以救人為第一要務。大家都笑他們傻,可是是真傻嗎?他的後代,因為憑藉著祖先的積德,後代都顯貴。這是第一個例子,楊少師榮,你看時間、地點、人物給我們明明白白都指出來了。所以第一個,它的重點是什麼?濟溺為要,非分無取,他一心所想就是在救人。

  再第二個例子,「鄞人楊自懲」。這個人是公家機關的一個小辦事員,長官在審理一個囚犯,這個囚犯大概是很狡猾,沒辦法,所以長官很生氣,長官很生氣就重重的用刑。這位楊先生覺得這個囚犯很可憐,就代他求情。求情的時候,他講的也在理,所以長官才聽得下去。他說這個社會,在上面的人都沒有做好模範,沒有好好的教化百姓,所以今天百姓才會犯了這樣的錯。我們知道,堯帝有的時候在外面巡視,看到官兵把小偷抓起來,堯帝做了什麼反應?放了囚犯,抓自己。這就好比湯王所說的,「萬方有罪,罪在朕躬」。在上位的沒有把百姓教化好,百姓才會犯錯。在上位的人,如果百姓有犯法,我們要有的態度應該是什麼?「哀矜勿喜」,我們應該要哀憐他,他是沒有受到好的教育,今天才會發生這樣的事情;如果他有好的教育的話,他今天可能是完全不一樣的局面。所以我們應該要哀憐他,是不應該高興的,更不要說生氣,應該要反省自己,這樣為這個囚犯求情。還有,遇到犯人沒有飯吃怎麼辦?自掏腰包。可是他的家境也不是很寬裕,甚至家裡都快沒米了,他先想到的是誰?囚犯。因為囚犯很可憐,囚犯沒有人幫忙,面有菜色,都餓得不行了,先想到囚犯。很困難的情況下還能想到別人,我們後面講到,難行能行,這個福報大。他因為有這樣的功德,行這樣的善事,所以他的後代也都很發達;後代發達,自己本身的福報一定更不可思議。我們有些人只看到後代的發達,都不知道他本身怎麼樣。拿本金跟利息來比較,後代的發達只是利息,本金之大更是不可想像。

  接下來這個例子也是一樣。領兵打仗的一定要特別小心,領兵打仗,戰事是不得已為之。這種都是用非常的手段換取最大多數的利益,所以殺不是必要的條件,我們是希望能夠救活最多的人,這是一個考量。古代有很多例子,我們看白起,秦國的大將白起,戰勝趙國以後,殺了趙國四十萬人。再來,我們來看項羽,項羽為什麼稱霸天下沒有多久就敗了?秦國的士兵投降他也是一樣,後來殺了秦國一、二十萬人。人家已經投降了還殺,「誅降戮服」,《太上感應篇》裡面講誅降戮服,「禍莫大焉」。所以這個人領兵打仗,平定賊黨,這是為了什麼?最大多數人、社會的安定,不得已而為之,能夠少殺就要少殺,甚至於無罪的人本來就要盡量能夠保全。他用很多善巧方便來保全這些無辜的人,所以一樣,後代發達。

  再來接下來,「莆田林氏」。莆田,媽祖好像也是莆田人。莆田有一個老婆婆,常常做饅頭在布施人,而且三年如一日。三年,我們常常聽到三年這兩個字,三年往生,《太上感應篇》講三年必有福報。為什麼講三年?能夠持之以恆到三年,大概就能堅持下去。三年如一日,這就可以看出她的誠心。有一個道士常常去白吃她的、白喝她的,而且要多了,人家也一點討厭的臉色都沒有,是真心的布施。這個道士後來就跟她說有風水寶地,將來葬在那邊,子孫可以大發。他們就依照道士所指示的,後來她的後代成功立業的非常非常的多。這邊講到風水,我們對風水有什麼看法?風水不是固定不變的,我們常常講「福人居福地,福地福人居」,只要是有德之人所在的地方風水自然好,依報隨著正報轉。無德之人得了一塊好地,這個麻煩大了,你看名過其實,福報超過了德行,一定會有莫名其妙各種禍事發生,來損耗這個福報。所以風水因人而異,因人的心而異,最重要還是在人心。這是講莆田林氏。

  後面還有很多例子,「馮太史琢菴」、「台州應尚書」,還有「常熟徐鳳竹栻」,這些故事大家都可以看。這都是當時真有其人其事,總共有十個故事,大家可以看一下。這些都是在告訴我們,積善之家必有餘慶。

  接著到第三十九頁。這邊告訴我們,這些人所做的事相差別很大,有些救人,各式各樣的,用各種方式來救人。為什麼?都是隨緣,隨著他所碰到的因緣來幫助別人,但是心都是一樣,一個善心,事相上就千變萬化。接著下來,第三十九頁第二段下面,這邊我們開始進入這一章的重點。如果要更細的來講,行善之前(我們都說做什麼事之前要先明理),我們自己要問,善惡我們能不能分得清楚?一開始後面這邊先講理,後講事,所以這邊理事都非常完備,非常值得我們好好的一起來學習。如果要仔細的說,善有八對,我們應該要仔細的來分辨。哪八對?善有真假、有端曲、有陰陽、有是非、有偏正、有大小、有難易、有半滿,這八對。我們要仔細分辨,為什麼要仔細分辨?四十頁第一句話就告訴我們,「為善而不窮理」,我們做善事不明白道理,那就是盲修瞎練,可能自己認為做得很好,事實上都是在造孽,這樣就枉費苦心,當然達不到我們想要的目標和結果。所以一開始要先把道理弄清楚。

  第一對,善有真假。一開始先舉儒生跟中峰禪師的應答,儒生代表就是凡夫的知見,中峰禪師代表的就是有智慧、明白道理的人的知見。中峰禪師的意思就是說,善到底是真是假,從外表是很難分辨、很難斷言的。譬如說,有人就問他,罵人、打人是不對的,我們對人恭敬、對人有禮貌才是對的。中峰禪師說不見得,為什麼?凡人都是從外表的事相上在判斷而已,都沒有看到一個人的存心。所以在這邊我們就學到了,我們要不要隨便從外表的事相上去判斷別人?這個常常弄錯,弄錯,我們自己造了業都不知道。所以最保險的辦法是什麼?第一個,事不關己不要關心。知事多時煩惱多,識人多處是非多。無關大眾利益,無關緊要的事情不要好奇,不要去打聽、打探,心才會清淨。萬一真的跟自己有關接觸到了,都是好心,他要好、他要不好是他家的事,我們都把人當成是好人不就好了嗎?這樣每天過得快快樂樂不是很舒服嗎?但是是非、善惡、對錯,我們還是要分辨得清楚明白;只是分辨清楚明白,不要把它放在心上,放在心上對自己都是負擔。學佛,學聖賢教誨,就是要把事情看得清楚明白,看得清楚明白又能夠放下,這功夫才純熟。

  中峰禪師就說,什麼是善、什麼是惡?「有益於人是善,有益於己是惡。」如果對人家有益處的話,打人罵人也都是善。我們常常發現給人當頭棒喝,他就覺醒了,那對他幫助很大。「有益於己,則敬人禮人皆惡。」這個社會上太容易看到了,為了要做一個生意,什麼巴結的話都講得出來,充其量都是為了自己的自私自利。所以中峰禪師講善,第一個,善有真假,什麼是真?有益於人是真,自私自利是惡、是假。這是最重要的,後面都是依據這個標準展開的,這是最重要的一個標準。所以這邊講,我們行善一定要以利人為目標,能夠利人這是出於天下為公的心,這種心是真的,自私自利就是假的。

  請問大家,為什麼有益於人是善,自私自利是惡?何以故?我們知道,我們今天生活在六道裡面,怎麼樣可以離開六道?六道是不是要斷了執著才離得開,對不對?執著裡面最嚴重的是什麼?我執。執著我們自己這個身體,執著我們自己這個身體需要各式各樣的利益,執著位置要坐好的、西瓜要拿大塊的,每天想的都是這個。要離開六道,一定要把執著放下,執著裡面最難的就是我執,就是自私自利。自私自利怎麼解決?叫我們不想,行嗎?不行,我們的念頭從來沒有停下來的時候。所以一個巧妙的辦法,怎麼樣?叫我們想別人的好處,不要想自己,這樣自私自利的念頭(我執)自自然然就會淡了下來。所以有益於人是善,自私自利是惡,因為自私自利都在不斷的增長我執。後面講,從心中真正發出來的是真的,只是外表做做樣子是假的,就是表裡不一,表裡不一這種是假的。後面又講,沒有目的去做這是真善,有目的做的不是真善,有目的做的都是為了自私自利。這邊給我們幾個判斷善惡的標準,我們要記得。第一個,善的真假,這是根本,我們一定要分清楚。有益於人是真,自私自利是假;從心中真正發出來的,沒有目的的去做,這個是好的,沒有目的才真隨緣。這是第一點,善有真假。

  再來第二個,善有端曲。端是直,曲就是不直,善有端、有曲。先舉例,現在社會上看到很謹慎小心的這些人,大家都很喜歡,都說這種是善人,跟大家都能處得很好的這種,大家都很喜歡。可是聖人卻不一定,聖人卻寧願取狂狷。孔子說「不得中行而與之,必也狂狷乎。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最好的當然是找到能夠行中道的人,跟他一起學習,這是最理想的。這個容不容易?能夠行中道的人還得了!不然退而求其次,退而求其次找什麼樣的人?狂跟狷。狂雖然帶著一點點的傲慢,但是他認真。他雖然開始有傲慢,但是他認真的過程中,不斷的學習中,也許有一天他把傲慢的習氣磨掉了。就是怕你不學。狷,有所不為,耿直廉潔,有所不為。人如果什麼事都敢做的話,這個人不得了。所以狷,有所不為。聖人寧願找這種人。

  至於前面剛剛講那種好好先生,跟每個人都處得很好,做事好像很圓融、很小心,大家可能認為很好,孔子說這是什麼?「德之賊也」,這是賊害道德的人。為什麼?這種人讓社會是非、黑白分不清,什麼他都好好好,社會還有沒有是非、黑白、曲直,對不對?所以從這一點來看,世間人在判斷事情跟聖人常常是不一樣的,有時甚至於完全相反。我們要跟聖人學還是跟世人學?聖人人家成佛作祖,世人六道打滾,而且三惡道的時間長,所以我們要跟聖人學。而且這邊講,天地鬼神要護持的是什麼人?善人。善人的標準是依照聖賢還是依照凡人?聖賢。所以我們要積善,不要外表做做樣子,很好看,大家都稱讚就是善,不是。真正行善,祖師大德常常勉勵我們要從根本修,根本在哪裡?在心。心誰知道?自己最知道。所以這邊告訴我們,要從心裡面默默去洗滌,這個只有自己最知道。

  下面給我們判斷的標準,什麼是端?真正是濟世之心、愛人之心、敬人之心,純,沒有夾雜。因為一粒老鼠屎就會壞了一鍋粥,有夾雜不對的因素在裡面不純,不純遇到緣就會起現行,萬一現行剛好在我們最重要的時刻,完蛋。所以純才沒有問題,純。如果有一毫,你看壞事只要有一毫,這就不得了,因為小惡會變成大惡。劉備在死的時候,留給他的兒子一句話,什麼?「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很多事情一開始都是小小的,無關緊要,但是時間久了,「失之毫釐,謬以千里」,累積起來難以想像。所以如果有一絲毫媚世、一絲毫憤世、一絲毫玩世這種心都不對,這邊的重點還在純、在一毫上。我們修學有沒有這樣警省的功夫?還是隨隨便便就好,及格就好,湊個及格就好,六十分就好?六十分就好,另外那四十分隨時題目會變化,人生的題目哪有固定、哪有讓我們剛剛好就抓到六十分?六十分是危險邊緣,人生的考題隨時一變,很容易不及格。所以還是怎麼樣?止於至善。聖人勉勵我們,真的修學,「學不可以已」。學到什麼時候停?止於至善。這是講善有端曲。

  接下來第三對,善有陰陽。「凡為善而人知之,則為陽善。」我們知道內地有一位很有名的陳大善人,陽善的專家,對不對?大家微笑,應該知道末學在講哪位。陳大善人,從內地到台灣到美國都有。這樣有什麼好跟不好?後面就告訴我們,「凡為善而人知之,則為陽善;為善而人不知,則為陰德。陰德天報之,陽善享世名」。陰德,我做了沒有人知道,會不會白做?福會不會唐捐?不會。為什麼?陰德天報之。我們前面才講過,「天不過因材而篤,幾曾加纖毫意思?」上天的報應最準,一絲毫的差錯都沒有。陽善,陽善得了好名聲,我們在社會上到處受人尊敬,大家都喜歡跟我們相處,做生意也方便,所以這邊講「名亦福也」。但是名很難控制,為什麼?因為名是世人給的。陰德是天給的,分毫不差。名是世人所給,世人有這個智慧給得剛剛好嗎?沒有給得剛剛好,這裡面就有麻煩,就常常會發生名不副實的情況。名不副實好不好?名不副實不好,對不對?所以大家的意思就是說,這個人德行很好,沒有什麼名聲,也是名不副實,這樣不好嗎?末學是故意提出來。我們一般名不副實都是用在負面居多,這樣講就是提醒大家,我們觀察事情有很多面。末學有時候在跟朋友聊事情的時候,一開始都要先用一個似是而非的問題來問他,他才會聽末學講話,不然末學講東,他馬上就想到西去。

  第一個,這邊講,我們的德行如果超過我們的名聲,這個好,這種名不副實怎麼會不好?好,不足的部分上天會補給我們。怕就怕在我們的名聲超過我們的德行,福報超過我們的德行,這時候麻煩了,常常會有亂七八糟的禍事來把我們的福報消耗掉。所以後面講,「名者,造物所忌」。名是凡人加在我們身上,這個標準常常不會剛剛好。「名者,造物所忌。世之享盛名而實不副者,多有奇禍」,這種常常有莫名其妙的禍事發生,把多餘的福報給消耗掉。「人之無過咎而橫被惡名者,子孫往往驟發。」所以我們被人家冤枉、被人家栽贓,不要生氣,子孫往往驟發。子孫都驟發,自己想想看,自己本身的福報該有多大。所以被冤枉,消業障。淨空老和尚說,被冤枉,消業障消得很快,但是這裡面有隱藏一句話,被冤枉能心平氣和才有消業障。我們常常被冤枉是火冒三丈,消了一條,馬上加兩條上去。所以我們被冤枉要怎麼樣?要覺得高興,心平氣和,消業障。如果這樣的心態,自己就知道福報快要現前了。所以你看陽善陰德,這個很微妙。很多學長聽了這句話就跑來跟末學講,他現在做善事都很麻煩,都常常擔心有沒有人看見,有時候等了半天,沒人看到才趕快匆匆忙忙跑去做。這是不是又生煩惱了?我們在那個當下碰到什麼緣,有什麼緣就做什麼事情,有人看到也好,沒有人看到也好,關我們什麼事?這邊講的是刻意做給人家看,那個不好。隨緣做,人家看到也好,沒有看到也好,我們心都清淨,福報都不可思議。

  再接下來,善有是非。我們知道魯國,魯國到後來國勢比較衰弱,很多窮人被賣到國外去當奴隸。他們有國法,可以把國人贖回來的,政府會發給獎金。子貢把人贖回來了以後不領獎金。我們知道子貢是大商人、有錢人,孔子的最大贊助者,對不對?孔子的金主,學生兼金主。他想我這麼有錢,幹嘛去領國家這些獎金?他也是出於好心。但是孔子對這件事有批評,說子貢沒有為大局著想。子貢的名字叫端木賜。沒有為大局著想,你有錢,你可以不領,對生活沒有關係,可是其他人,這筆獎金不領差很大,以後大家想做了白做,乾脆不要做好了。所以孔子對這件事有批評,大家以後都不想做善事,做了白做。另外一個例子,子路救了一個溺水的人,人家送他一條牛,高高興興的牽回家。外面的人看,有夠貪心的,舉手之勞,還要了人家一頭牛。但是孔子卻稱讚,為什麼?因為這樣以後大家都喜歡做善事,做善事有好報。

  這就回應到我們之前,今天早上所講,凡事有沒有十全十美?凡事沒有十全十美的。我們學習最重要就是什麼?兩害相權取其輕,在有限的環境之下,怎麼樣能夠發揮到最大的效益,這是智慧。給我們十全十美的環境,每個人都成功。所以智慧是在這邊。聖人在考量事情是什麼?最大多數的利益,影響層面的深遠。所以什麼叫做善有是有非?這邊就講,聖人看事情,「不論現行而論流弊」,現行就是目前可以看得到的,流弊就是以後衍生出來的;「不論一時而論久遠,不論一身而論天下」,你看他考量的層面都是既深且廣。「現行雖善,而其流足以害人,則似善而實非也。」現在看起來好像不錯,可是將來對大多數人是不好的,影響的時間又久,這種是不足取。「現行雖不善,而其流足以濟人,則非善而實是也。」現在看起來好像不好,但是將來有長遠的利益,這個就值得做。這就是通權達變。

  我們說學問是不是有四個層次?「可與共學,未可與適道;可與適道,未可與立;可與立,未可與權」。我們今天一起共學,這是一個層次;共學有沒有發心想要做,又是一個層次;發心想要做,能不能持之以恆,能不能屹立不搖,又是一個層次;能夠屹立不搖,到最後有沒有真的智慧產生了,能夠通權達變。孟子為什麼喜歡跟孔子學?孟子跟孔子不是同一個時代,為什麼喜歡跟孔子學?「聖之時者也」。孔子懂得通權達變,能夠在不是完美的狀況下為整個天下國家謀求最大的利益,聖之時者也。這邊是教我們該怎麼做。

  其他教我們分辨,四個,「非義之義,非禮之禮,非信之信,非慈之慈」。這每一句話有兩個解釋,完全相反,請看下一個表格。我們說實質比較重要,還是形式比較重要?實質比較重要。大家為什麼現在都看形式、看外表?所以回去以後要記得,看到好的事情、好的東西記得要看實質,不要被外表迷惑了。如果外表是非義、非禮、非信、非慈,存心是義禮信慈,這樣好不好?譬如說這個人要跳樓,我一巴掌把他打下去,他覺醒了。外表看起來,打他一巴掌合不合理?可是存心是不是為他好?這種是可取的。所以上面的紅字,如果存心是禮義廉恥這些,外表怎麼做不妨礙,外表是因應眾生的需要,因時因地制宜。但是現在社會剛好完全顛倒,是下面,存心是非義、非禮、非信、非慈,外表裝得是義禮信慈,這個才糟糕。也就是說外表裝得義禮信慈,是不是偽君子?內心都是一些叉叉叉的東西,這種偽君子,偽君子讓人最難防備,偽君子惡過真小人。真小人你知道,他擺明了,你還要跟他來往,那是你自己的抉擇,偽君子讓人沒有辦法防備,所以偽君子惡過真小人。碰到偽君子怎麼辦?請問各位碰到偽君子怎麼辦?這個社會現在很多偽君子,我們從早上學到現在,碰到偽君子怎麼辦?讚歎他,把他當成真的,引起他的慚愧心、懺悔心,讚歎他,我們要學這個。他之所以還有偽君子,搞不好他還有一點羞恥心,不敢赤裸裸的把他的惡念顯出來給大家看。我們就這一點讚歎他,把他做了什麼事情都當成真的,來引發他的慚愧心、懺悔心。我們等一下,「與人為善」,馬上就要講這件事。所以這四句話各有兩個解釋,完完全全相反。

  接著下來,善有偏正。這邊就先講了兩個例子,一個有德行的人,人家找他麻煩,他不跟他計較,結果這個人就愈加放肆,最後犯了死罪,害了自己的命。本來是想為他好,不要跟他計較,結果怎麼曉得最後害了他的命。這呂文懿公的故事,這種叫做善心行了惡事。為什麼會善心行了惡事?我們之所以常常會善心行了惡事,總是我們的智慧有限,考慮也不夠周全。所以凡事真的三思而後行,多想想,不要急著做什麼事情,著急常常只會害事。末學這幾年做事的經驗,真的,急只會害事。我們遇到一個事情,第一件事,一定要記得先讓自己平靜下來,先讓自己靜下來,清淨心生智慧。我們有時候碰到什麼事情常常急著要做,後果常常做不好,花更多時間收拾,末學這幾年的經驗是這樣,不要急。所以第一,碰到事情,我們之所以會善心行了惡事,總是經驗不足,智慧不夠。所以多看、多聽、多學習,幫助我們增長智慧,補足這點不足。另外有一個,天下飢荒的時候亂民四起,富人怕被搶劫,就組織民兵,動用私刑。這個富人不是吃素的,不是善男信女,敢來搶我的錢,把你抓起來毒打一頓。他的目的是什麼?是不是自私自利?結果無意中讓這個社會安定下來,這是惡心行了善事,我們常講的歪打正著。當然各有各的果報,各有各的因果果報。

  現在這個社會裡面,最怕的就是正中偏。我們講邪師說法,最厲害的邪師是什麼?百分之九十九都對,只有百分之一不對,就這個百分之一才害得了我們。如果百分之十都對,百分之九十都不對,我們一看就很容易辨別。大家不要覺得這個沒有什麼。我們會不會聽到一個,念佛有什麼好,在家念佛幫得了什麼人?出來做善事,不要念佛了,我們有沒有聽過這種話?很多人聽,好像有道理,不要念佛了。念佛的功德有多大,大家知道嗎?祖師大德告訴我們,一個地方有真心修行的人,這個地方周圍很大一個範圍的人都不遭難。念佛將來成佛,能救的人有多少!我們有沒有智慧去考量這些問題?所以正中偏,這個很麻煩,正中偏極麻煩。有什麼可以破正中偏?唯一一條路,依法不依人,深入經藏,只有這一個,沒有別的路。就是老和尚常講的,「不怕不識貨,只怕貨比貨」。這邊講偏正,偏就是不正。

  接下來,善有半滿,第四十六頁。善有半滿,有三種說法。我們是不是今天來上了課,真的發大心,回去一定要好好做善事,明天命運馬上一帆風順,是不是這個樣子?天下哪有這麼便宜的事情?你看我們從今天早上學到現在,至少都有兩個字,「三年」,大家有沒有看到?三年不是三分鐘、不是三小時、不是三天。所以第一個,善,一開始就告訴我們,「善不積不足以成名」,福報要現前,善要累積到一定的程度;「惡不積不足以滅身」,同樣的道理,壞事做到了一定程度,禍事會現前。今天我們行善,福報沒有現前,怎麼辦?怎麼想?絕對是自己做得不夠,不是方法不靈,一定要有這個信心。我們依照聖賢的教誨、依照祖師大德所教,今天福報沒有現前,絕對是我努力不夠,絕對不能起疑心說這個方法錯了。起了疑心,這個方法錯了,信沒有了。聖賢教誨的學習,我們早上講過,信解行證,第一步都沒有,後面就白講了。我們一定要有這個態度。

  《書經》上講「商罪貫盈」,商紂王的罪就像錢一樣,可以串成一貫一貫的這麼多。這裡面告訴我們一個道理,福報要現前,就好比我們把東西放在容器裡面,要很認真的放、很認真的累積,像投撲滿,要很認真的投,撲滿才會滿起來。如果只是痴心妄想,在家裡錢都不投,只是在想有一天這裡面錢會滿起來,可能嗎?哪有這麼好的事情?如果有,請通知末學,末學也要,不然上班還滿累的。這是第一種說法,告訴我們善行、行善,不管做什麼,修習聖賢學問也一樣,耐心很重要,一切法得成於忍。現代人最缺乏的就是耐心,所以很多事不容易做成。行善也是一樣,急於求成,行善之所以會有種種的弊病,就是急於求成。

  再來第二說,第二說舉這個例子,有一個女生,還沒有顯貴的時候布施,然後方丈親自來幫她迴向懺悔,這個女生後來因為這個福報顯貴了。這真有其人其事,這個女生是明神宗的媽媽,萬曆皇帝的媽媽。了凡先生是明朝人,說的又是皇太后,不方便點得這麼清楚。後來顯貴了以後再去布施,皇后之尊當然「位不期驕」,你在那個地位,你那個傲慢的習氣不長出來都很難。「位不期驕,祿不期侈」,我們有地位,你想要不傲慢很難;你有財富,想要不奢侈都很難。我們哪能做得到這種事情?位不期驕,祿不期侈。人最危險的時候是什麼?是逆境還是順境?順境在侵蝕人心是不知不覺,逆境大家很警醒,今天日子過不下去得要改變、要努力,大家還容易警醒。所以你看,她顯貴了以後去布施,傲慢心自然不知不覺就流露出來。這時候布施的錢再多,功德有沒有之前大?沒有。一切福田,不離方寸,所以功德的大小、福報的大小還是在心。另一個故事,這裡面講另一個故事,呂祖(呂洞賓)修仙三千功行成於一念;前面講了凡先生萬善成於一念,這個是三千功行成於一念。所以善,什麼是半、什麼是滿?在於存心,這是一說;存心真切是滿,存心不真不切是半,不滿,這是一說,這又是一種說法。

  接下來第三說,第三說標準高了,「為善而心不著善,則隨所成就,皆得圓滿」。所以善的大小不在事相,一個乞丐捐一百塊,跟郭台銘捐一百億,哪一個功德大?郭台銘捐一百億,等一下坐他的飛機到香港去吃鮑魚、魚翅;一個乞丐一百塊,可能在今天的烈日下,要跟人家磕頭磕兩天,能夠把這個捐出來,他可能又要餓兩天,哪一個難?所以善的大小不在事相的大小,在存心的大小。所以這邊講為善心不著善,我們在做善事的時候有幾個原則。第一個,隨緣做,碰到什麼做什麼,只問該不該做,不問自己喜不喜歡。自己喜不喜歡是不是自己的執著?只問應不應該做,沒有分別、沒有執著的做,在能力範圍之內做。超出能力範圍,硬要做,譬如說行善很好,今天趕快去銀行多貸一些錢來行善,這跟商人貸款做生意一不一樣?貪心。行善這麼好,不然今天回去等一下大家都要好好上上網,看看網路上有什麼善事做,這樣好不好?這是攀緣,這跟業務員在外面招攬生意不是一樣嗎?到處找找看有沒有什麼做生意的機會。所以我們做善事隨緣做,碰到什麼做什麼,在能力範圍之內,但是心都是圓滿的。《楞嚴經》上講「發意圓成」,圓滿功德。心都是圓滿的,事上成不成就要看緣。如果我們做善事著相了,做了善事念念不忘,還到處跟人家宣揚,這樣雖然很認真在做,心量小,所以這個只有半善而已。

  這邊就舉了布施當例子,布施我們該怎麼布施?這邊講三輪體空。三輪,哪三個輪?布施裡面有三輪,三個要素,施者、受者、施物(布施的人,接受的人,還有所施的物)。這些會成就都是當時因緣和合,剛好巧合所產生的,當處出生,隨處滅盡,我們怎麼能夠執著這個相?剛好我們有那個緣湊在一塊而已。我們說諸法因緣生,緣聚而生,緣散而滅。布施完了,那個緣就不見,就散了,我們還把它放在心裡幹什麼?那不是佔用腦的記憶體空間嗎?現在記憶體不是很貴嗎?所以三輪體空,叫我們把施者、受者、施物這些相,做過就好,不要放在心上,放在心上都是煩惱。如果我們能夠這樣做,可以得清淨心。再小的善乘以無限大的心量,福報無限大。這邊講「斗粟可種無涯之福,一文可以消千劫之罪」。如果我們總是想東想西,用妄心在做,我們布施得再多,事上乘以小的心量,福報小小的而已。所以這個標準高,能夠真正做到三輪體空,大概只有法身大士才行。但是我們做不到,可以學習,我們可以慢慢把它淡化掉,布施養成習慣以後就漸漸的不會把它放在心上。這是講到善有半滿,有三說。三說實際上是兩說,第一說是要精進、要努力的累積,第二說跟第三說都是講心量的大小,只是第三說的標準高,這是法身大士的標準。但是我們也可以學習,一時放不下沒有關係,先從淡化開始。聖賢的學問都很慈悲,循序漸進,循循善誘。這是講善有半滿。

  接下來,善有大小。什麼是大善、什麼是小善?大家都希望做大善,可是想說沒有好多金條,怎麼做大善?我們只是一個平凡的上班族,我們也想做大善。事實上,善的大小是一定要有錢才做得了的嗎?我們之前和學長一起在討論一些問題,其實主動去化緣常常有很多弊病,人家五十公尺外看到我們,跑得跟看到鬼一樣。現在農曆七月還沒結束,真的,鬼還看不到,看到人比看到鬼還害怕,因為我們給人家壓力。所以化緣沒有掌握到分寸,容易斷人法身慧命,看到佛教馬上想到「要錢」。也許最好的方法是什麼?我們貼個公告,要不要來隨便,連箱子都不要放。放個箱子,讓大家隨意投也可以。不要放在很明顯的地方,很明顯的地方,看到人家沒有投,自己會不好意思,都會給人家壓力。

  善的大小,這邊講有個衛仲達先生,他有一次被抓到陰曹地府,閻羅王拿出來善惡錄,他的惡事很多,整個地府都擺滿了,但是善事短短的一個,像一根筷子這樣而已。這個衛先生,我們想想看,當時一定汗流浹背,這下子完蛋了,善事一點點,惡事擺滿了。還好,還有下文,因為還要秤一秤重量,拿來一秤,這根像箸子一樣的善事比整個地府的惡事重量還重,閻羅王就高興了。原因何在?還是一個,善惡不在事相的大小,在心量的大小。而且一定要警覺一件事,我們起心動念就造業,想善就造善業,想惡就造惡業,一旦造業,抹都抹不掉,沒有任何方法可以去除。所以才說定業不可轉,你已經起心動念,沒有任何方法可以把它抹滅掉,定業不可轉是講這個,所以我們在起心動念處要小心。我們想要學習有成就,常常要想一件事,我今天學佛的、我今天學聖賢教誨的,我這樣想可不可以?我這樣想符合聖賢的教誨嗎?符合佛陀、祖師大德的教誨嗎?要常常這樣想,在起心動念處下功夫。

  秤完了以後,了解這個道理,什麼是大善?志在天下國家,善雖然小可是很大。為什麼?心量大,心量是放在天下國家。如果是為一己的自私自利,你善雖然很多,做了很多,但是也是小善而已。現在人就是這樣,做善事只是為了自己的福報,剛好中了這一條,「苟在一身,雖多亦小」,現在人做善事都是中了這一條,所以福報常常很難顯現。很難顯現怎麼樣?罵佛祖,罵佛祖胡說八道,罪上加罪。所以做了,做了沒有效,我們在修學過程中要常常記得,修學沒有效的時候,一定要把原因找出來。我今天修學,書上的境界我為什麼入不了?我們今天學《了凡四訓》,《了凡四訓》前面有什麼?「改造命運,心想事成」。學了一段時間以後,怎麼沒有改造命運?怎麼沒有心想事成?我們就應該要檢討,我哪裡做錯了。想不出來怎麼辦?親近明師,親附善友,這樣學習才會有成就。要常常檢討,看看有沒有偏離原來的軌道。末學跟大家分享,真的,改造命運,心想事成,真的可以做到,這幾年總覺得每天過得快快樂樂的。不是沒有碰到困難,沒有碰到困難當然快樂,有碰到困難也沒煩惱,煩惱很快就可以擺平,絕對可以做到。每天覺得快樂,晚上睡得好;不用睡太多,末學常常一天睡不到五個小時,每天精神都很好。所以真的是可以得到,財富、智慧、健康、長壽,真的可以得到,只要我們修的是真因。怕是怕修錯了因,修錯因就麻煩了,「因地不真,果招迂曲」,這個我們要注意。

  接下來,善有難易。善有難易,一開始就講「先儒謂克己須從難克處克將去」。這是樊遲問孔子的話,樊遲問孔子,問仁問智,孔子就這麼說。我們要行仁、修仁,都要從難處先做,沒有耕耘哪有收穫?以為在家裡翹著二郎腿自然就會有收穫,天下哪有這麼便宜的事情?所以先難就是告訴我們要先下功夫,先有努力才會有收穫。「夫子論為仁,亦曰先難」,就要從難的地方先著手。後面舉的這個例子,我們實在是很讚歎,末學自認做不到;自認做不到,一定要常常看。兩年得到的一點點薪水,完全拿來幫人家;還有十年所存的所有的錢,全部拿出來幫人家,這個容不容易?不要講兩年、十年,叫我們拿一個月薪水,統統拿出來,看做不做得到?這邊講的你看,都是難行能行、難忍能忍、難捨能捨,很難的事情我們做得到,這個福報大。為什麼?轉變大。容易做的,對我們來講轉變不大,轉變不大當然命運差別不大;難行的我們能行,看那個轉變多大,命運的改變很明顯。所以這邊告訴我們,「凡有財有勢者,其立德皆易」。有錢布施很容易,有權勢容易影響人家,財勢立德易。貧賤作福難,沒有錢的人,你叫他布施不容易。如果容易做你又不做,這個是自暴自棄,自損現福;很難做的我們能夠做到,這個很可貴,將來的福報十分的可觀。這個是講難易。

  這邊這八條,這八條跟我們說理的部分,善有真假、有端曲、有陰陽、有偏正、有是非、有大小、有難易、有半滿,這個我們要分辨清楚。分辨清楚,我們才能夠在最有效率的方式來行善,最有效率我們做起來也舒服,別人接受也舒服。聖賢的教誨都是要叫我們走捷徑,不會故意帶我們繞遠路的,只是看我們信了能不能真幹而已。所以大家回去想想看,我們有沒有真信?「捨十年所積之錢,代完贖銀」,十年。有真信,這一條看有沒有做到,做到真信。「捨二年僅得之束脩」,你看多難,我們不敢做,沒有真心。我們知道自己的信還不夠,沒有關係,佛菩薩很慈悲,聖賢教誨都是循序漸進,不會要求我們一蹴可幾。但是我們總是要一步一步去做,所謂跬步千里,積小步成大步。「登高必自卑,行遠必自邇」,我們雖然有遠大的目標,但是落實是一步一步腳踏實地的;想要一步登天,那都不切實際的想像。

  好,我們這節課剛好到這邊是一個段落,我們先休息一下,然後我們下一節課再繼續把《了凡四訓》的後面把它圓滿。我們這節上課就先到這邊,謝謝大家,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