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文化與生活漫談(六)  周泳杉老師主講  (第六集)  2018/7/25  台灣台北市劍潭海外青年活動中心  檔名:60-010-0016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大家午安,阿彌陀佛!

  我們接著早上講到的部分。就是佛法這三個,或者是說傳統文化這三個層次,轉惡為善、轉迷為悟、轉凡成聖,其實都是心,完全都是心在改變的、調整的一個過程。所以全部都是生命的品質在做提升,靈性在做提升的過程。所以我們知道,原來人生不是讓我來享受的,人生是讓我來歷練的。經由我們每天的生活、每秒鐘的生活,我們都在歷練我們的生命。因為我們的生活當中,會遇到人事環境,會遇到物質環境,這些好人也好,壞人也好,好事也好,壞事也好,不管是善人、惡人,不管是順境、逆境。為什麼會遇到它們?因為我跟它們有這些業緣,因為過去我有這些造作,造作這些業累積的這些能量,現在成熟了,所以它現前給我看,我會遇到。遇到了之後,它就是我歷練的媒介,我必須要去歷練它們。在順境、在善緣,我如何能夠讓自己不要再起貪心,我的生命的品質就提升。

  因為過去我不知道歷練,所以我的生命品質不夠,我一直在六道裡面打滾,一下子在善道,一下子在惡道,苦不堪言。所以,我知道這是我生命的品質不夠所產生的問題。所以我如何歷練生命,在生活當中善緣惡緣、順境逆境去歷練,對於逆境,對於惡緣,我如何訓練自己、磨鍊自己不要起瞋恚,回歸到清淨的一個心念,把自性裡面本來的智慧開發出來,然後在生活當中念念為眾生服務,把自己的德能,把自己的福報顯出來,顯出自己自性的莊嚴相。這些莊嚴相,我們跟大家說過,是為眾生的他受用,給眾生受用的,顯這些莊嚴相是為了攝受眾生,幫助眾生離苦得樂的一個媒介,對我自己,我不受用,決定不受用。那你這一生就過聖賢人的生活,過佛菩薩的生活,你這一生就是人生最高的享受,這個就是傳統文化。所有的基礎都在哪裡?都在禮,都在《常禮舉要》,都在禮這個字上面。所以我們才從這當中,再去跟大家抽絲剝繭。

  禮是什麼?禮從它的本體來講是敬,從相貌來講是儀,從作用上來講是和。所以大家可以去做實驗,也就是說當你跟大眾在相處的時候,你把自己擺低,把自己擺低,對立、控制、佔有就淡化了,我的意見、我的感受、我的想法、我的看法就放淡了。當這個恭敬出來的時候,自卑而尊人,把別人擺高;把別人擺高,你就能理解對方,好人你會隨喜他,壞人你會同理他,你會想要協助他,你不會計較他。這就是把他抬高,把對方抬高,把自己降低,當這個時候恭敬出來了。當然這當中有很多樣貌,譬如說《常禮舉要》裡面提到的這些樣貌,怎麼樣讓,怎麼樣能夠謙卑,我們說恭敬、撙節、退讓,這個等一下講。當你做到了,你會看到一個很重要的樣貌出現,那就是和,團體就能和諧。

  和有多重要?和,對內身心健康,對外,團體能和才有福報。我們要知道,人不是獨立存在於這個世間的,人是一個群居的動物。我們活在這世間,不會獨立的活在這個世間,一定要跟人,不能離群索居。既然活在這個世間就要做事業,你看我們現在在這裡做什麼事業?做聖賢的事業,做佛菩薩的事業。所以聖賢跟佛菩薩的事業是什麼?是教育。是教大家,第一個,轉惡為善;第二個,轉迷為悟;第三個,轉凡成聖。也就是說,我們在這裡做事業,事業能不能一個人來做?不能,一定要團隊。注意,就是說一個人是不能做事業的,一定要團隊。而團隊能夠發揮出力量,那就是福報。如果一個團隊不能發揮力量,這個團隊就會瓦解,一個國家就會滅亡,一個家庭就會衰敗。所有的團體要產生事業的力量,都必須要團結,團結才有福報。所以一個不團結的團體,是沒有福報的團體。反過來,一個團體要有福報,必須要團結,團結就是和,六和敬的和。

  換句話說,我們現在要經營一個團隊,這個團隊是做這個世間最了不起的事業,那就是佛事。這個世間沒有一件事業比佛事還要高貴的,辦聖賢的事業、辦佛菩薩的事業是世間最高貴的事業,因為他做的是讓人離苦得樂的一個事業。做這麼高貴的事業,誰才能夠勝任?顧名思義,佛菩薩的事業只有佛菩薩才能勝任。那我是佛菩薩嗎?我不是,我是凡夫。怎麼辦?把自己變成佛菩薩。只有這條路,你沒有路了,真的,這不是抬高自己,不是的。就是說,我們怎麼思考?我們的事業要怎麼走下去?我們現在辦的是佛菩薩的事業,誰來辦?當然是佛菩薩來辦。那我不是佛菩薩怎麼辦?只有一個辦法,把自己變成佛菩薩,沒有了。那我怎麼把自己變成佛菩薩?放下煩惱,放下自性裡面本來沒有的東西。所以這個事業太重要了。

  你看,當初在鹿野苑五比丘,五比丘修六和敬,這是這個世間第一個僧團,你看它創造的福報有多大。大家想想看,佛的事業要傳幾年?一萬二千年。對不對?這大家都知道的,法運。我想請問大家,我們這個中國的歷史五千年,最長的朝代幾年?八百年。你看周朝的福報已經很了不起了,才只有八百年。佛的事業要傳一萬二千年,這個福報有多大?怎麼來的?六和敬,沒有了,就是六和敬。我們今天有這樣的福報嗎?為什麼沒有?不和。為什麼不和?不敬。我們看人不順眼,為什麼?因為我的意見、我的看法、我的想法,起來都是我,因為你不合我意。我的感受,你讓我太委屈了,你讓我有挫折,你憑什麼?請問這樣怎麼做事業?這就是在破壞團結。這問題出在哪裡?沒有禮。可是大家還九十度鞠躬?對,儀,儀式做得很好,可是沒有實質,只有形式。

  所以我們要在這裡痛下決心,痛定思痛。也就是說我們的這個生命到底出現什麼問題?我們的這個生命的品質夠不夠?當然就會連結到我們的福報夠不夠?我們的能力夠不夠?所以能力跟福報不是說我怎麼樣去學得來的。或者是說他有我沒有,我嫉妒他。我嫉妒他,請問他的能力會不會變成我的能力?不會的。怎麼做?發心為眾生,發心為別人服務,不要怕吃虧。然後要怎麼樣?要禮讓,要讓。敬表現在讓,有沒有?我們這幾天一直在告訴大家這些概念。也就是說,我很恭敬你,怎麼表現出來?讓。讓要怎麼做到?「人棄我取,人取我予」,就是人家不要的我要,他不要掃廁所,我掃廁所;他要的,我統統可以給他,他要名、要利,我都給他。你能做到,你敬這個功夫你就扎下去了。所以這個不是口號,這是生活,就是在生活當中歷練這些東西。

  我們想想看,人為什麼會有衝突?譬如說這個東西,我要你也要,怎麼解決?搶!這是第一種方法,搶,看手段。還有沒有第二種方法?有,我不要。就你要,我不要,就解決了,和平解決。問題是你能不要嗎?這才是重點。「財物輕,怨何生」,財富你可以放下了;言語呢?我們到了這個道場來,大家出錢出力可以,可是什麼不可以?聽你的不可以,你得聽我的。就是你要我也要,這就出了什麼問題?爭。裡面有沒有敬?裡面沒有敬。裡面沒有敬,一切人都是壞法之人。注意!就是佛法也變成了把人引導到錯誤方向的媒介。不是佛法有問題,是我們操作的人有問題。所以講禮不好講的地方都在這裡,因為我們的心一定要先與它相應,就是你一定要做到讓,絕對不能爭。而且是哪裡讓?心。讓,讓到底,決定沒有爭論的心。「此宗本無諍,諍即失道意」,這個宗是指我們的佛法,佛法沒有諍論的,你看須菩提,無諍三昧。我們現在叫鬥爭堅固的時代,末法什麼最堅固?鬥爭最堅固。我們今天人鬥性很強,一定要跟人家爭,要跟人家辯。現在最可怕拿什麼來辯?佛法,因為佛法最有力量。所以怎麼辦?學讓,學忍讓、謙讓、退讓。要讓,讓到底。我們能做到嗎?「我」降低就能做到,「我」要提高,那一定做不到的,所以要學謙卑。

  我們剛剛講禮,《禮經》裡面定義有三個,第一個恭敬,第二個撙節,第三個退讓,這是《禮經》裡面所定義的。恭敬我們剛剛說了,自卑而尊人,把別人抬高。我們眾生最大的毛病就是把自己抬高,把別人貶低。這叫什麼?這叫慢,就是傲慢,慢。慢是什麼?慢就是我跟你差不多,已經慢了。實際上是我比你差,這就是謙;我跟你差不多,已經慢了。然後,我比你高。你看,我差不多已經慢了,我比你高,那就是什麼?那就是過慢,比慢還要超過了。我明明跟你差不多,我覺得我比你高;我明明比你差,我覺得我跟你差不多,那叫慢過慢,那比過慢還慢。對!那就太過分了。

  然後再來,還有人拿邪法來傲慢。譬如說在監獄裡面,剛關進來這個人,問他,你判幾年?我判十年。哼,我判二十年,我比你厲害,我判二十年。怎麼樣?這叫什麼?這叫邪慢,就是邪見的慢,邪慢,這個也能慢。那我們學佛學了很久,你學幾年?三年。我已經學十年了。增上慢。學佛是增上什麼?增上智慧,怎麼能增上傲慢?這都是錯誤的見解,這都不敬,這都是不可以的。所以不輕一人,不能輕慢一個人。常不輕菩薩,這是在我們佛門裡面一個菩薩,他都不輕慢一個人,任何人他都不輕慢,這就是恭敬。所以把自己擺低,一定要把自己擺低。

  你看佛已經成佛了,他已經到最高了,叫無上正等正覺,他老人家在講經的時候說什麼?生佛不二。你看,還把眾生擺在佛的前面,生佛不二。他不是講佛生不二,你看他還把自己擺低。所以聖賢為什麼那麼的高?因為他謙卑。我們為什麼罪那麼重?因為我們「我慢高山,法水不入」。我們的我慢太高了,法的水入不進去,這就是沒有恭敬的罪過。所以學佛沒有恭敬心,學傳統文化沒有恭敬心,是一步都踏不進去。那個恭敬心是什麼?就鞠躬,看到人就鞠躬?不是的,那未必。是什麼?從內心當中真正把自己放下,把我的感受、我的看法、我的想法淡化。所以對人要找好處,要認不是。找好處是就是「觀功念恩」,觀察他的功勞,念他的恩。如果我們觀察他的過失,我們就念他的怨,觀過就念怨,那是不可以的,那是罪過。所以我們要觀察一切眾生對我們的恩德,這是化解傲慢最好的辦法。

  再來隨喜,隨喜就是我替你高興。你好,我替你高興;你不好,我想方設法的想要幫助你。可是幫助人需要靠什麼?靠緣分,沒有緣分,那只好怎麼樣?沉默。所以見人有善不嫉妒,要隨喜;見人有惡不批評,要協助或者是守默。協助就是有緣分,守默就是沒有緣分,不是不幫,是沒有緣。沒有緣怎麼辦?結緣。對不對?怎麼結緣?四攝法,四種攝受眾生的辦法。對不對?第一個是布施,四攝法的布施跟六度的布施是不一樣的。四攝法的布施是什麼?是多請客、多送禮。你看,讓他歡喜,不是巴結他,不是諂媚他,為什麼?因為裡面有禮敬。沒有禮敬,沒有禮敬的稱讚是巴結,沒有禮敬的供養是諂媚。但是有禮敬,那就是稱讚如來,那就是廣修供養。老和尚告訴我們,廣修供養的廣不是修得很多的意思,是平等的意思。所以要用平等心來看待眾生,不要嫌棄眾生,不要批評眾生。所以我們年輕人學佛,尤其是我們十幾歲的年輕人在學佛的時候,學人要告訴大家,奉勸大家一句,從什麼地方開始學起?從不批評開始學起。我們學三年不要批評,你的口業就會守得非常的圓滿,三年不批評。就是我們為什麼能不批評?因為我們沒有看不順眼。我們當然會有看不順眼的事情,可是要告訴自己,不能批評,因為我們要學恭敬,不能學傲慢,這是禮的第一個入門的功課。

  第二個,撙節。撙節就是什麼?就是不浪費、節儉。對物質,對物要能恭敬,對資源要能夠恭敬,不可以浪費。我們這個時代,資源非常的豐厚,可是由於我們的浪費,造成這個地球現在出現很大的負擔,有很多的污染。所以我們來到這裡住飯店,不能浪費。我們在這裡住五天,我們這個門就掛上一個「請勿打擾」。什麼意思?就是打掃的阿姨就不會進去打掃了,床單都不要換,五天不需要換床單,就掛上一個請勿打擾,她就不進去給你打掃了。然後自己帶牙膏、牙刷,帶毛巾,他們這裡的資源全部都不用用到,完全一個都不要花到。那誰打掃?自己打掃。空調不要開到最大。然後用水,你不能說不用白不用,我已經繳錢了。不是的,我們用的是地球的資源,盡量節儉,盡量節省。垃圾,一定要怎麼樣?減量,能少用一個東西就少用一個東西。一切都自己準備,不必要麻煩別人,你看這就是撙節。這叫什麼?念念為眾生。我多用一度電,別人就少用一度;我多用一度水,別人就少用一度。你看,這是學禮的基礎。如果我們沒有這個概念,我們《常禮舉要》怎麼學?沒辦法學。

  你看,我們《常禮舉要》裡面有一條,它說拜訪公務人員的時候,一定要問他上班的時間。為什麼?撙節。就是你連別人的時間都不能浪費,那是公家的時間,他辦公的時候你去找他,就是浪費他辦公的時間。你去找他是什麼事情?不是公事是私事,那你就是怎麼樣?以私廢公,那怎麼可以?連這個都要撙節,都要恭敬。所以這就是告訴我們,有節度,不可以放縱。所用的一切的東西都要節儉,不可以揮霍。換句話說,節約跟你有沒有錢不相干,弘一大師講,「惜衣惜食,非為惜財,乃惜福也」。我再說一遍,惜食惜衣,就是珍惜食物、珍惜衣服,不要糟蹋衣服,不要因為這衣服過時了,沒有流行了就丟掉。惜食惜衣,非惜財也,不是因為你吝嗇財富,不是,乃惜福也,是因為惜福,不是因為惜財,跟你有沒有錢不相干,那是一種品德,那是一種生命的質量,是你生命的素質。這是撙節。

  所以學禮,一定要做到節約,做到節儉。印祖,有個居士去拜訪他,他這個水,白開水沒喝完倒掉。印祖呵斥他,你有多大的福報!是不是那杯白開水很貴?不是,是他的態度太輕慢了。印祖所呵斥的是他的態度,不是因為那杯水很貴。所以大家一定要懂得這個道理,並不是說現在資源很多,我就要拼命的花,不是的,不可以的,這個概念是錯誤的。所以一定要節儉,一定要惜福。

  最後講退讓。這剛剛我們說了,什麼都要讓,我們大和尚早上講到漢儒、講到宋儒。他老人家講到,漢儒注重訓詁,雖然沒有微言大義,可是他沒有過失,他把這個字講清楚而已,他沒有發揮,他注重師承。宋儒微言大義,雖然並不能說完全錯誤,但是他的錯誤大,過失也就重了。而漢儒當中,學人舉一個人,就是他們是真有修行的人,鄭康成,鄭玄。鄭玄遍註諸經,就是什麼經他都註。為什麼?學問了不起,遍註諸經。有一天,鄭玄在客棧,他聽到兩個人在談話,他就在那裡聽,就隔壁桌在談話,他在那裡也順便就聽到了。這兩個人他不認識,其中有個人在談什麼?談《春秋經》。就是這個人在談他要註解《春秋經》,講註解《春秋經》的一些理念,鄭玄在那裡聽,聽完之後大為讚賞。不認識!那個人是誰?那個人是服虔,是另外一個漢儒,姓服,衣服的服,虔誠的虔,服虔。

  結果鄭玄聽完之後,從包包裡面把他註解《春秋》的手稿拿出來,給了服虔。不認識,就在路上遇到而已,聽到這個人的理念跟我一樣,他把他《春秋》的註解拿出來給服虔說,我本來要註解這本經,可是因為我剛剛在聽你的理念跟我很相似,既然你已經在做了,我就不要再做了。他把他的註解給了服虔,這種心量,大家去看《世說新語》,劉向的《世說新語》裡面就有一篇「鄭玄讓註」,他把註讓給了服虔。你看,他一點諍論的心都沒有。他有沒有想說我要註得比你好?有沒有這個念頭?沒有。我們來拼一下,較量較量,我也不會比你差。他有沒有不平的心?完全沒有。你看,就把註解,而且他自己註解的手稿都讓給了服虔。大家去想想這種心量,我們能不能做到?他是一個大儒者。黃巾賊在世亂的時候,有一天在路上遇到鄭玄,鄭康成正好走在路上,遇到黃巾賊。黃巾賊的首腦問他,你是誰?我是鄭玄。這個首領就說,下馬,所有的黃巾賊全部下馬跪拜,拜鄭玄。然後問他,您老家在哪裡?他說我老家山東高密。下令所有的黃巾賊,不許侵犯高密,這個人是一個大儒者,他的故鄉我們不去侵犯。你看這樣的一個德行,這就是他生命的品質。

  我們聽這種故事聽得太少了,所以我們生命的品質沒有辦法被激發起來,因為我們的教科書都把這些刪掉了,我們現在學的都是小貓叫、小狗跳。所以大家要知道,教科書不是亂編的。這就是讓,我們能讓嗎?這還是學儒的,我們是學了佛,我們如何?所以這跟我們講學禮,先把這些精神,我們一定要融入到我們的內心裡面。我們就是爭著這口氣就是說,我們一生不要出名,我們讓台上的人能夠,就是誰有能力誰來出名,我們來替他抬轎。我們一般人都喜歡坐轎,我們佛門裡面有位菩薩專門抬轎的,地藏王菩薩。他說「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他希望所有的人成佛都在他之前,他不要跟你爭,我要在你之前成佛,他沒有爭論的心,他希望地獄空了,他希望所有的眾生都度盡了,他才成佛。

  大家去想想看這個局面,所以為什麼《地藏經》序分的局面那麼大?佛講《地藏經》的時候都是誰來?十方諸佛,不是菩薩,不是十六正士,十六正士還是等覺菩薩。《地藏經》的格局你看都是諸佛來,那些都是什麼?那些都是地藏王菩薩的學生,他們都成佛了,所以都遣他的侍者去跟地藏王菩薩問訊有沒有?作禮有沒有?對!你看這種格局。所以我們在別人之下有什麼關係?我們讓別人超過我們有什麼關係?我替你高興,不是很好嗎?這就是心量,所以這樣的態度,你才能學禮。如果沒有這個態度,我們學禮,禮變成什麼?禮變成裝飾我們虛榮心的媒介,愈學愈虛榮,愈學愈假、愈虛偽。那有什麼好處?那不如不學。那不如就像一個不認識字的人,都覺得自己比誰都差,比誰都不如,那不是更好嗎?所以我們年輕人要學,學人一定要告訴大家,先要把這個心端正,正心術比什麼都重要。把心術擺正,不能偏。

  恭敬、撙節、退讓,我們不受用那些福報,你就會撙節,你只受用清淨心。所以我們只要維持這個身體能夠活在這個世間不就好了嗎?為什麼還要多浪費一分的資源?所以大家在用紙的時候,這個紙,白紙,還有空白的地方,拿來做什麼?拿來練書法。把這個紙填滿了之後,這張紙才把它放到字紙簍先保存,以後再去化掉。紙片都不能夠奢侈,不要認為說我現在紙拿來很好取用,就奢侈,那不行。衛生紙也是一樣,沒有用完的,把它放到什麼?放到口袋裡面。你擦嘴,你擦嘴這面擦了之後,你把它折到裡面,這一面還可以擦,很多面都可以擦。擦完之後還能擦哪裡?還可以擦馬桶,最後再丟掉,都可以用好多次的。不能說一個洗手洗完之後,抽了二三張、三四張、五六張,然後只為了擦你這個手,然後就把它丟掉。我看了很心痛,他以後會生在無紙的地方,生生世世不聞紙張之名,這是真的,不是假的。所以這些都要撙節,跟你有沒有錢一點都不相干,這是態度的問題。所以學禮必須要有這種態度。所以你看,當你有這種態度的時候,你的生命的品質是不是愈來愈提升了?有沒有離開生活?沒有。所以我們強調什麼?落實。強調落實,一定要做,你做了,你才能講。

  這裡有幾個小問題,其實前幾天就有人問了,我是蒐集一些問題,我們再跟大家做一些討論。第一個,有人問後面這個背景,這兩張圖(這是兩張圖合成一張的)什麼意思?這兩張圖是「孔子聖蹟圖」。大家右手邊的這張是「問禮老聃」。大家要知道,孔子是聖人,我們叫他至聖,在我們文化裡面稱他為至聖。至聖的意思是什麼?沒有再超過了,至就是極處了,可是你看他還問禮於老聃。他有沒有排斥別人?有沒有?沒有。所以我們看到雍正皇帝上諭這篇文章,雍正皇帝講到什麼?講到當時有些學者,他們的態度是什麼?儒者說道家不如我,佛家不如我;道家的人說什麼?儒者不如我,學佛的不如我;佛家呢?儒太輕了,道,道沒什麼,都互相的詆毀,互相的否定。可是你看看祖師爺怎麼樣?人家互相的讚歎,互相的禮敬,孔子還問禮於老聃。我們要學謙卑,也就是他用這個態度,謙卑的態度去問禮,老聃跟他講,他才能相應。這就是第一個,問禮於老聃。

  老子怎麼跟孔子說?「去子之驕氣與多欲」。當然孔子沒有驕,驕傲的驕,還有多欲。你看多欲對到撙節,驕氣對到恭敬、退讓,都不是隨便回答的,當然孔子沒有這個問題,可是一問一答就是什麼?示現。就像佛經裡面有請法的人,然後有教學的人,有當機眾,那些人都是為我們表演的。問禮於老聃,老子講去子之驕氣與多欲。所以我們學《常禮舉要》沒有去驕氣與多欲,你是絕對學不到的。就像剛剛我們說的,我們會學成什麼?會學成虛榮。就孔子在《論語》裡面講的,「禮云禮云,玉帛云乎哉?」玉帛變成一套一套的,很虛榮的外表;「樂云樂云,鐘鼓云乎哉?」學樂變成也是虛榮,附庸風雅。那都是很麻煩的事情,以後要把這層洗掉,洗不掉,很麻煩。所以這是第一個,去驕氣還有多欲,把欲望放下,這是問禮於老聃。

  這邊,大家的左手邊叫「俎豆禮容」。這是孔子小時候,小時候設俎豆,俎豆就是禮器。他為什麼那麼小就能夠知道這些禮器,然後知道這些禮的規矩?容就是儀容,規矩、次第等等的這些外表。他為什麼知道這些?因為孔子是生而知之的聖人,生而知之。可是孔子在《論語》裡面說自己,「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他告訴我們他不是生而知之,他隱聖同凡,把自己聖人的身分藏起來,和光同塵,作斯示現,順世間故。所以俎豆禮容說明一件事情,叫做宿慧有跡,就是過去他培養的這些智慧,在今天顯現出來了,那不是一輩子的,那是生生世世的修為。我們聽過一個公案,叫「書到今生讀已遲」,黃庭堅的公案。你說書到今生讀已遲,我現在不要讀了?因為讀已遲了。那你就一輩子愚痴,那就生生世世愚痴。所以現在要不要趕快讀書?要!但是不能急功近利的認為,我讀幾年書,我就要如何如何了,不是這樣子的,那是本分。所以絕對不能急功近利,不能希望自己一步登天,不可以的。所以這張圖告訴我們,孔子是宿世的智慧栽培,宿慧培成,他有基礎,有很深的基礎。所以我們做任何事情,不能想要一步登天,一定要把基礎打好,然後要發大心願。這是講到這兩幅圖。

  另外,第二個問題,請問《靜老說的話》一書中所言,真信願行念佛、改習氣的人,世間的生活及臨終往生之事,佛都會幫他做安排,他的理論、原理是什麼?就是我那天說的盡性聽命,不知道大家還記得嗎?他這裡說真信願行念佛、改習氣,就是盡性;他的生活,世間的生活及臨終往生之事,佛都會幫他安排,就是聽命,就是這個道理。換句話說,我們真信願行念佛、改習氣了嗎?如果你是,你的一生都是佛菩薩安排的,這是真的。什麼叫真信願行念佛?什麼叫改習氣?真信願行,所以告訴我們重要在哪裡?在真。而往生與否看什麼?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才是念佛功夫的深淺。所以你說我念佛功夫很淺,能不能往生?你只要具足信願就能往生,跟你念佛功夫的深淺不相干,就是真信願。

  那好了,什麼叫真信願?蕅益大師在《彌陀要解》,大家去看,《彌陀要解》,他把願舉出來講。為什麼?因為有願一定有信,你沒有信,你怎麼會有願?有願一定會行。所以他只拿出這個願來講。這個願他用兩個字來解釋,叫欣厭,欣慕極樂,厭離娑婆,他就講這個。那什麼叫欣慕極樂?欣慕極樂就是我要趕快往生極樂世界。因為你說,你們好討厭,你們都是我的障礙,你們都障礙我念佛,你們都得下地獄,我要趕快到極樂世界,我不陪你們玩了。是這樣嗎?是嗎?為什麼不是?不是在哪裡?所以你看這些問題都是我們要把它調整過來的問題。因為我們看到這兩個字,一個是欣,就是好樂得不得了;一個是厭,討厭得不得了,你就字面上來解釋,那就三世佛怨!他怎麼解釋的?他用四諦法,苦集滅道,告訴我們知苦,你才會斷集,這叫厭;慕滅,你才會修道,這叫欣。你看,不懂了,聽不懂了。它不是我們表面上看的那個意思,所以「佛法無人說,雖智莫能解」。所以各位同學,我們要提升心的品質,決定是一生的課題,一定要好學,一定要找老師學,而且不能隨便亂找,要有師承,就像漢儒重師承,過失就少了。

  什麼叫知苦?就像學人第一天跟大家說的,你在這個世間沒有錢、沒有地位,生了很重的病,那當然苦。可是你有錢、有地位,又很健康,旁邊又有很多人稱讚你,你知道苦嗎?請問那個苦不苦?那個也苦,為什麼苦?因為沒有出路,因為生命沒有出路。因為他不能解決生死問題,而他這個福報享盡了,一定會墮落,因為他在享福的過程,一定造惡業。所以苦是苦在這裡,我們知道嗎?如果知道了,你就知道這苦怎麼來的。苦是集來的,所以苦是果,果上不能處理問題,怎樣才能處理問題?在因。所以集是什麼?集就是煩惱,煩惱能聚集業報,能聚集業,讓我們苦。所以要從因上去解決。所以你知苦之後要怎麼樣?要斷集。所以厭離娑婆,其實是厭離自己的煩惱習氣,是改習氣。不是你很討厭,你們都是我的業障,那你不是心外求法嗎?因為我們真的遇過這樣的人。你們好討厭,阿彌陀佛愛我而已,你們都不愛我,所以你們都要下地獄,只有我會往生極樂世界。那都是煩惱習氣在作祟,我們怎麼能這樣子學?那是迷信。

  所以斷集,斷自己的煩惱習氣,改習氣。念佛要不要改習氣?要。大家去看《靜老說的話》那本書,念佛不改習氣,要念到一心不亂,要很長的時間;念佛改習氣,很容易就可以到達一心不亂。改習氣就是我們早上講的七情,那是最粗淺的,靜老還講,改習氣不是只有改脾氣而已,因為脾氣只是習氣裡面的一分。《靜老說的話》這部書非常的好,老和尚有告訴我們,要跟《無量壽經》等量齊觀,所以大家一定要看,多看幾遍。知苦才能斷集,這是厭。慕滅,滅是什麼?滅就是涅槃,我們叫圓寂。你要羨慕涅槃的四性德:常樂我淨,你才會修道。所以滅是果,希求這個果,一定要修道的因。修什麼道?八正道、三十七道品,就是這些,要去做,「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痴」,這叫欣慕極樂。

  所以我們真有這個願,這叫什麼?發大菩提心。然後你念佛,「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你改不改習氣?你當然要改習氣。所以念佛一百種果報,第一種為什麼墮阿鼻地獄?你沒改習氣。就是口念彌陀,心是造地獄業,他怎麼能夠往生?他當然到阿鼻地獄裡面去。所以改心很重要,因為往生是這個心去的,是你的心的品質去的。我們現在心的品質看不到佛的法身,事實上佛的法身無處不在、無所不在,只是我們心的品質太差了而已。怎麼辦?借佛力,仰仗佛力。所以你說一切盡性,盡性哪有這麼容易?你說我的生活聽佛菩薩安排,往生聽佛菩薩安排,那個你不要想了,因為佛菩薩會安排,你想什麼?我們現在只要想什麼?怎麼盡性,怎麼發真信願,怎麼改習氣,這個才重要。所以念佛要不要改習氣?要。不然該怎麼生死,你還是怎麼生死,因為是你的業在把你牽到六道裡面流轉,而且強者先牽。我們看我們平常起的念頭哪個最強?那個最強的在臨終一定起作用。是願力很強嗎?還是業力很強?對!那什麼是願?願就是在結緣的過程當中沒有起貪瞋痴。我們昨天不是說了嗎?願力才能轉業力!這些都是很重要的關鍵。所以他這個問題,我就回答到這裡。

  另外,我看這裡有個問題。學員說:想請教周老師,因為他之前參加台南極樂寺所辦的中華傳統文化,當時課程教的是孝順及《了凡四訓》等。當時播放蔡禮旭老師及周泳杉老師的影片,心裡很有感觸。尤其講到孝道,覺得自己不夠孝順而哭個不停。從那天開始反省自己的過錯並改進。這裡我們先一段。

  自己不孝,哭個不停有沒有用?沒有用。怎麼辦?學習怎麼孝順。也就是說我很想孝順,你沒有學習,你做不到。換句話說,學習才知道怎麼孝順。所以你看《弟子規.入則孝》,要不要學?要!答對了,太好了。《弟子規》容不容易?《弟子規.入則孝》就不容易了。《弟子規.入則孝》,你去對照《孝經.紀孝行章》講五條,第一條「居則致其敬」,這是總綱;再來,「養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都不容易。第一條,居則致其敬,要把自己放低,敬是放低,要讓。所以能不能忤逆父母?不能,把自己放低。所以《弟子規》,「父母呼,應勿緩」到「父母教,須敬聽」,就是居則致其敬,那幾句話就是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還分養父母之身,養父母之心,養父母之志,養父母的慧。從哪一段開始?「冬則溫,夏則凊;晨則省,昏則定」,養父母之身。「出必告,反必面」,開始是養父母的心,「居有常,業無變」。「事雖小,勿擅為;茍擅為,子道虧」,都是養心的。

  請問養心比較重要,還是養身?都重要。但是養心層次比較高,你不能說我身不能養,我只養他的心,那不行,那餓死怎麼辦?層次就是說,我奉養父母,還要讓父母快樂。所以養則致其樂,請問誰樂?再給你一次機會,誰樂?居則致其敬,誰敬?難道是父母敬?是我敬。養則致其樂的文法有沒有變?文法沒有變,所以誰樂?我要快樂,就是我要很快樂去養父母。那父母不快樂可不可以?可以。「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就是你很快樂的養父母,父母可以不可以不快樂?可以,那就是惡緣。你有沒有看過這種孝子?他很盡心盡力的養父母,他父母不太快樂有沒有?有。他會不會抱怨?他會抱怨,他就不是孝子了。所以養則致其樂是誰樂?自己要很樂,父母可以不快樂,可是我要很樂。你看,這就要學了,你不學你就變愚孝,怎麼能不學?哭有沒有用?沒用,你哭也不會變孝子。所以一定要學,這是理智。你看《常禮舉要》有一條是「凡事要合理智,不可偏重感情」,有沒有?對!理智。養則致其樂,養父母的心,讓父母安心,讓父母不要心掛在那裡,連肝都掛起來。聽懂嗎?心掛起來,掛念,掛到不夠,肝也要掛,膽也要掛。父母會不會這樣?會。你有當過父母,你就知道了。所以養父母的心多重要。所以皇帝養太后的地方叫養心殿。

  再來,養父母之志,志是從哪裡講?從德行講的。「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都是講德行。再來,「親有過,諫使更」是講什麼?養父母的智慧,「怡吾色,柔吾聲;諫不入,悅復諫;號泣隨,撻無怨」。養父母,養則致其樂,結束了。

  下面,病則致其憂,講什麼?「親有疾,藥先嘗;晝夜侍,不離床」。下面,喪則致其哀,「喪三年,常悲咽;居處變,酒肉絕」。下面,祭則致其嚴,「喪盡禮,祭盡誠」,後面講的就是。那喪怎麼盡禮?首先什麼?臨終關懷,臨終助念,那個都要學的;送父母去作佛,「親得離塵垢,子道方成就」。所以孝道怎麼能不學?哭沒有用,一定要學,要好學。所以要深入經藏,智慧如海,你才能圓滿你的孝道。

  往下看。他說,從那天開始反省自己的過錯。很好!並加改進。太好了!對,這個就是真修。反省之後,改!對,太好了。他說,因為參加完中華傳統文化之後,從那一刻開始,發心想要當像蔡老師及周老師一樣,到各地講經說法。當下在教室不斷的思考,雖然我們那梯有很多同學參加,可是外面還有很多沒有聽到的人,我想把《弟子規》、《太上感應篇》、《十善業道經》,儒家、道家、佛家的精神宣揚到各地。很好!這就是你念念為眾生,你有這個心太好太好太好了。他說,而且把自己愚痴造成自己身體受傷,想把自己的教案結合中華傳統文化,像蔡老師及周老師一樣,補足二十歲到三十歲的斷層,幫助許多人,幫助生命無希望、沒有辦法改變的人。太好了!你這叫什麼?你這叫發願。所以他說,想請教周老師,我不斷的發願要像你們一樣,到各地講經說法,可是我接下來怎麼做?我告訴你,你的問題裡面有一個問題,就是我沒有各地講經說法,你說錯了,我是有地方邀請,我才會去,沒有邀請我不能去。再來,邀請的都是自己家裡的,也就是說,我都沒有在外面講,只有淨宗系統的邀請我才會去,我沒有各地去亂講,因為我還在學習。所以這是你的問題裡面的問題,我先點一下。

  另外,你說我已經發願了。注意,我現在要講願,很重要。「我已經發願了」,大家有沒有在哪部經聽到這句話?有沒有在哪部經聽到這句話?《無量壽經》對不對?我「已發無上正覺之心,取願作佛,悉令如佛。願佛為我廣宣經法,我當奉持,如法修行;拔諸勤苦生死根本,速成無上正等正覺」。有沒有?所以我已經發無上正覺之心,他要取願作佛,悉令如佛,還要願佛為我廣宣經法,對不對?因為佛如果沒有給我廣宣經法,我怎麼奉持?我怎麼如教修行?我怎麼拔諸勤苦生死根本?我怎麼速成無上正等正覺?所以我已經發願了,發願了,你還要怎麼樣?要行願,最後你才能滿願。

  所以發願不是最重要的,行願才是最重要的。我舉個例子,發願是什麼?寫支票。支票有沒有人不會寫?沒寫過。空白支票,空白支票給你,你可以填一百萬,太少了;一千萬,有點少;一億、十億、一百億,可不可以填?都可以填。問題是什麼?領不出來。對!這個願你可以隨便發,你怎麼發都可以,問題是你會跳票,人家到銀行裡面領不出來,那有什麼用?所以重點在哪裡?行願。你要去賺錢,就是你寫了支票之後,你該賺錢,要去打拼,要去賺錢。這樣理解了嗎?就是你的願,如何才能圓滿?行願。所以《無量壽經》第五品、第六品是什麼?是發願,第七品重頌,第八品,行願,第九品,滿願。第九品是不是滿願?「於一切法而得自在」,在法自在不叫法王了嗎?那不就是佛了嗎?對!所以第九品是滿願,第十品再講依正莊嚴。你們都沒有讀過《無量壽經》?《無量壽經》就是人生的劇本。對,所以你看,我們把那個精華抽出來,就告訴我們,你已經發願了,接下來怎麼辦?行願。我就給你正確答案,行願。

  老和尚告訴我們,傳統文化的老師需要具備的條件是什麼?內放下貪瞋痴慢疑,外修溫良恭儉讓,這就是行願的第一步。所以你要持戒,你一定要先持戒。然後你要聽講,聽經,一部經至少要聽,重複聽,每集重複聽至少十遍。然後你要禮懺,要拜佛,先磕十萬個大頭。老和尚年輕的時候也是這樣,先磕十萬個大頭。《無量壽經》先讀三千遍,三千遍讀完之後,再讀三千遍,這都是基本的條件。十年之後,鋪個底而已,十年才鋪一個底。所以我是一個不及格的人,我是承蒙我們大和尚的命令,來這裡學習,我沒有到處去講。因為什麼?因為我不會,實在是不會。我們能知道一點點,那是因為我們得到師父上人經教的薰陶,一點點,我只懂一點點,能夠跟大家分享的就這麼一點點。所以怎麼辦?行願,我也在行,我做的還不夠。所以這個你要去問有經驗的人,我只能告訴你大綱是這樣的。

  下面這問題是,他說昨天跟家父分享,愈施愈多,愈多愈施。家父對金錢相對執著,想請問老師,如果他通過布施,中了五百萬的彩票,可不可以布施一百萬,自己留四百萬?這樣希望老師不要嫌棄。我絕對不會嫌棄,其實我也很希望他中五百萬,但是這裡面有因果。也就是說,這個問題不是我嫌不嫌棄的問題,就這個問題本身有問題。也就是說,中五百萬有中五百萬的因。有人跟我分享過一個意見,他告訴我說,你怎麼都不買彩券?他問我。我說為什麼我要買?因為他說有買有機會。他的理由,你看,聽起來有沒有道理?對,有買當然有機會。可是我沒買是不是完全沒有機會,對不對?聽起來,乍聽之下是不是有道理?是不是?這叫似是而非,就很像是是,其實是非。我告訴他,我說如果命裡面沒有,注意,我命裡面沒有,我的機會叫零;如果我的命裡面有,我的機會叫百分之百。能聽得懂嗎?你看,這就是學佛,這就是對因果有認識、有了解,不是講條件的,你要真修才可以。就是說農夫種田,你不能躺在那裡說,我要收穫五百斤,我布施一百斤,我留四百斤。可是你沒有耕田,你沒有去耕田,這樣了解嗎?所以你在那裡許願,跟你真正去耕田,那是兩回事。這樣大家能理解嗎?這不是講條件的。

  所以,譬如說我命裡面有,我沒有買,我叫百分之百。為什麼?確實你不會中獎。對,我雖然不會從中獎那裡得到那筆錢,可是我會從其他的地方得到。這樣理解嗎?譬如說,我由中獎來得到的時候,我是一次。譬如說我一次得到一千萬,我命裡面就有一千萬,表示什麼?表示你這一千萬得到之後,你的祿就盡了。所以我選擇怎麼樣?我選擇把我這個一千萬分期付款的領。了解嗎?我可以領二十年,我可以領三十年。你一次把它領光,因為確實有很多人中獎,第二天就被車子撞死;或者是說他中獎之後,他把這個錢花完之後他就死了,祿盡人亡,很多。因為錢來得太容易,他也花得很容易。所以為什麼要這樣子做?你的這個想法很好,當然你是為了你的父親,希望他能相信因果,讓他中五百萬,然後勸他捐一百萬,他將來就相信愈施愈多。可是問題來了,他有沒有種過中五百萬的因?如果沒有,你這樣勸他,不是增加他的困擾嗎?所以我們應該拿現實的例子來告訴他,你應該告訴他,你看我們的師父上人,年輕的時候什麼都沒有,可是他現在經過了六十幾年的學佛,到今天財用自在。財用自在是什麼意思?就不起念頭沒有,起了念頭就具足,都不用帶皮包,一起念頭就具足,這叫財用自在。我們應該舉例子,你可以舉袁了凡的例子,你可以舉俞淨意的例子,因為他們都認真的在因上修,所有的經典都是勸我們修因。舉必正因,所以這個給你做參考。

  往下我們來看,他說末學於大學開了一門通識課,「中華文化與日常生活實踐初探」。學生有人不喜歡聽到「如果你沒有如何,就會有何果報」,他不喜歡聽到這個。我告訴大家,因果不是你喜不喜歡,它就存不存在。也就是說,你不喜歡,它還是存在;你不相信,它還是存在。不會因為你喜歡,不會因為你相信、你不相信它,影響它的存在。學人告訴大家一個很重要的觀念,《印祖文鈔》裡面說,一切理不離心性,一切事不離因果。一切的理不離開心性,一切的事不離開因果;換句話說,你想要通達宇宙一切的理,怎麼做?去圖書館查資料嗎?不是。看很多書嗎?不是。明心見性。因為理不離開心性,你見了心性,不就見一切理了嗎?對,這就是重點。

  注意,你怎麼在一切的事當中,掌握一切事運作的方法、道理,然後進而達到在一切事當中如意?萬事如意,怎麼做?掌握因果。這是大學問,但是很多人都怎麼樣?都草草讀過。為什麼?因為心浮氣躁。所以我們學任何學問要定!你看一切的理不離開心性,所以你要參透一切理,就是參你的心性。怎麼參?離心意識參,這個我們後面再講,講到《群書治要36O》的時候,「道德仁義,非禮不成」,學人再跟大家講。一切的事不離開因果,你在一切事當中要求如意,在哪裡求?因果法則裡面求。所以你要告訴學生,不是你想不想聽到,你不想聽到,它還是發生了,它還是會發生。你為什麼要選擇不學?你為什麼要把自己的耳朵蓋起來?所以你要善巧的引導學生。

  第二個,他說有學生當聽到有間醫院對癌症細胞說化散化散,結果癌細胞就從螢幕當中消失了。這樣的實驗,他跟我說以下的建議說:老師,可以說這是很好的偶然。但是它真的發生了,偶然,學生認為這是偶然。所以是否我們當老師的要調整語氣,還有採取其他的做法?對!他已經不能接受了,你為什麼還要這樣告訴他?我們當然要調整做法。因為法無定法,因材施教。還有,我們要調整,最重要的是什麼?是我們的愛心,真正的愛。你真正愛他,你真正想要幫助他,你愛他,你當然希望把最好的給他,可是當一個人生病生得很重的時候,你能不能一下子給他喝人參大補品?不能,不可以的,因為他受不了,你要先從比較溫和的藥材給他補。所以不能一下子給他那麼大的法,這樣大家能體會體會嗎?所以這是一個愛心,對學生的愛心啟發出來的。

  這裡還有兩個問題,沒有關係,因為我們還有課程,明天學人會把《常禮舉要》過一遍。我不要每條都講,就是跳著跟大家稍微講,然後再進入到《群書治要》。因為《群書治要》很難講,真的非常的難講,所謂經部的都很難講,我可能只能講一條、二條而已。因為大家要知道,經非常的深奧,絕對不能夠輕視經典。所以明天我們再跟大家做說明,謝謝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