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  劉素雲老師複講  (第十六集)  2018/3/21  中國  檔名:56-214-0016

  尊敬的各位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這節課我們開始講第五品,「至心精進第五」。上一品第四品是發願,這一品是解,以至誠心精進修行,至心是真誠心到了極處。下面請看這段經文:

  【法藏比丘說此偈已。而白佛言。我今為菩薩道。已發無上正覺之心。取願作佛。悉令如佛。】

  這段經文,是法藏比丘在世間自在王佛面前,說完了以上的偈頌之後,又向佛報告,我現在為教菩薩示範修道,已經發了真正覺悟的心,發願成佛,願一切心行都能夠像佛一樣。『我今為菩薩道』,「菩薩道」就是度眾生,為菩薩道,就是為度一切眾生。他發的願不是為自己,是為一切眾生,為一切眾生發無上正等正覺之心。『取願作佛,悉令如佛』,他發的是作佛的願,要像佛一樣度眾生。有這樣的心才有以後的四十八願,四十八願是法藏比丘大願的具體落實。我們今天學佛,要學阿彌陀佛,想想我們自己的心,想想我們自己的願,跟阿彌陀佛比一比像不像?他發願是作佛,我們今天為什麼學佛?許多人是為了自己的煩惱太多,生活太苦,求佛保佑,讓自己的家庭平安、升官發財、諸事順利,我們的發心是這樣的發。

  老法師說他學佛這麼多年,沒聽說過哪位同修,進佛門來是發心要作佛的。如果你問他,為什麼要來學佛?說一大堆全是為自己,多半都是家庭平安、事業順利、健康長壽,是為了求這些來學佛的。看看我們周圍、看看我們自己是不是這樣的?沒有聽說他想要作菩薩、想要作佛。因為他沒有發作菩薩、作佛的心,所以他也真的作不了菩薩、作不了佛,修了一輩子還是在搞六道輪迴。因為什麼?因為他的輪迴心沒有捨掉,他的目標是在人天兩道求福報。這個福報能不能求得來?未必能求得到。為什麼未必能求得到?因為他求的方法錯誤了。看下面一段經文:

  【願佛為我廣宣經法。我當奉持。如法修行。拔諸勤苦生死根本。速成無上正等正覺。】

  這段經文,是希求世尊為我詳細深說經法,我一定如法依教奉行,拔除一切勤勞造作惡業的生死根本,斷除貪瞋痴等煩惱,希望快速成佛。這裡面的『我』是指法藏比丘,下面看這麼幾個詞語,『經法』,諸佛如來為一切眾生,講解宇宙人生真相的言語文字。『奉持』恭敬的接受。『如法修行』,「如法」就是依佛所說的教法,修是修正,行是行為,「修行」是把自己錯誤的見解、錯誤的行為修正過來。『拔諸勤苦生死根本』,拔是拔除,勤苦是勤勞作苦,「生死根本」指貪瞋痴三心,是生死輪迴的根本。

  「願佛為我廣宣經法」,這是指「法門無量誓願學」,這一句是法藏比丘向世間自在王佛請法。「我當奉持,如法修行」,這兩句話表達了法藏比丘這種徹底覺悟的態度,徹底覺悟的樣子,這是真正的大覺,真正徹底的覺悟了。如果不是徹底的覺悟是不肯堅決奉持,不肯照著做的。我們聽了佛法沒有做到,經是經,自己的生活是自己的生活,經和生活毫不相干,沒有如法修行,經是白念了,念了一輩子也得不到結果。得不到結果回頭就謗佛,說佛經不靈,佛菩薩沒有保佑,謗佛、毀謗三寶就墮阿鼻地獄。殊不知不是佛不好,不是經不靈,是你自己搞錯了,你沒有能夠依教奉行。我們周圍這種現象是屢見不鮮,一開始滿有勁頭的,認為佛能保佑他這個,佛能保佑他那個;過了一段時間,覺得沒有實現他的願望,就開始說佛經不靈,佛說話不算數,為什麼沒保佑我。剛才我說了這幾句你一定要注意了,謗佛、毀謗三寶是墮阿鼻地獄。不是佛不好也不是經不靈,是你自己搞錯了,沒有依教奉行。

  「我當奉持,如法修行」,這句話是法藏比丘對老師表明他求學的態度。如果不能真正奉行,如法修行,老師就不教,為什麼?教你幹什麼?講了半天白費力氣,講了你也做不到。所以老師教學生一定要看看,看這個學生能做到多少,他就教你多少。比如說你能做到一分,老師就教你一分,他絕不會教你二分。為什麼?因為教你二分,你做不到,白教了。假如這個學生能做到十分,老師絕不會教你九分,因為教你九分,老師對不起你。你能做得到一定教你,你做不到不必教你,這是教學的態度。絕對不是老師偏心,喜歡這個多教一點,不喜歡那個,少教一點,如果你有這個想法,你真是冤枉老師了。老師觀察學生,哪個學生能做多少,老師就教多少,沒有私心,沒有偏愛。現在老法師在網絡上教學,我們大家聽的內容都是一樣的。一樣的內容,我們每個人領悟到的東西多少不一樣,為什麼?是因為真誠心不一樣,智慧力不一樣,領悟力不一樣,修持功夫不一樣,四個不一樣。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同樣聽老法師網絡教學,我們的收穫不一樣。我再說一遍,這四個不一樣,這是原因,真誠心不一樣,智慧力不一樣,領悟力不一樣,修持功夫不一樣,這就是我們的差別所在。

  下一句,「拔諸勤苦生死根本」。這一句是四弘誓願裡的「煩惱無盡誓願斷」,生死的根本就是輪迴心造輪迴業。迷惑的眾生,哪一個不是勤苦的在修輪迴業,修貪瞋痴,修是非人我,這就是輪迴的根本。法藏比丘常常聽佛講經說法,聽明白了,現在要在生死根本上下功夫,真正要了生死出三界永脫輪迴。人家奮發幹的是這個,這就是拔,拔什麼?拔生死根。想想我們自己,我們自己在拔什麼?我們怎麼做的?下一句,『速成無上正等正覺』。這句是四弘誓願裡的「佛道無上誓願成」,這是法藏比丘要證果。我們今天學佛要發成佛的願,要發幫助一切眾生的願,這是菩提心。在我們的學佛過程中,經常說到四弘誓願,對這個問題我們怎麼樣來認識?就是你怎樣正確的認識四弘誓願?老法師給了我們明確的指導。老法師說,四弘誓願的後兩願,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完成,我們現在第一步要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學法門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學,我們在這一生不學法門,為什麼?因為法門太多,我們的壽命太短,學不了。到了西方極樂世界,我們的壽命是無量的,有好老師,有好的同參道友,有那麼多的大善知識,到那裡學法門方便。這就是老法師教給我們的,怎麼樣正確認識四弘誓願。看下一段經文:

  【欲令我作佛時。智慧光明。所居國土。教授名字。皆聞十方。諸天人民及蜎蠕類。來生我國。悉作菩薩。我立是願。都勝無數諸佛國者。寧可得否。】

  這段經文就是說,法藏比丘希望我成佛時,我的智慧光明,我所居住的國土,我的名號都能傳遍十方諸佛國土。十方世界一切六道眾生,發願來生我的國土,統統都作菩薩。我立的這個願都超過一切諸佛世界,不知能否如願?這就是法藏比丘對他的老師世間自在王說的。看看下面的幾個詞語,『欲令我』,欲是希望的意思,「令我」就是使我。『教授名字』,成佛後的名號。看這幾句經文,「欲令我作佛時,智慧光明,所居國土,教授名字,皆聞十方」。這幾句經文,是說法藏比丘的弘願很特殊,一般學佛發願作佛就已經是很難得的了。彌陀的這個願,我們從來沒有聽說過,他希望將來作佛的時候智慧光明、所居國土、名號,十方無量無邊諸佛剎土的眾生,都能聽得到。這個願很奇怪,確確實實,一切諸佛在因地沒有發過這樣的願。這個願太殊勝了,彌陀的智慧、彌陀的光明、彌陀的名號,皆聞十方。注意最後這兩個字「十方」,這是什麼意思?就是不是極樂世界一個佛國土,而是十方諸佛國土都能見到,佛的智慧、佛的光明、佛的名號,都能見到、聽到,這個國土是指西方極樂世界。

  法藏教授眾生的方法是信願持名,往生不退成佛,教授的名字,他的名號是南無阿彌陀佛。最殊勝的法門,就是最簡單的法門,雖然簡單,含義之深廣連等覺菩薩都不能完全了解。信願持名,南無阿彌陀佛,唯佛與佛方能究竟。什麼意思?就是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只有佛與佛才能知道得最清楚、最明確,只有佛果地上對於這個方法、名號的功德,才能夠徹底明瞭,這就是西方極樂世界的第一殊勝。西方極樂世界的第一殊勝是什麼?就是這句名號南無阿彌陀佛。要講西方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世尊在其他的經典裡告訴我們,還有比西方極樂世界更殊勝、更莊嚴的,不但有而且很多。那為什麼說阿彌陀佛第一?阿彌陀佛真正的第一就是教授名字。這個阿彌陀佛太不可思議,他的方法這麼簡單、這麼容易,而且是真實的成就,確實是第一。十方一切諸佛都沒有,阿彌陀佛是獨一無二的,這是令一切眾生平等成佛的法門。從這點上看,阿彌陀佛對眾生的恩德有多大!

  看下幾句經文,『諸天人民及蜎蠕類,來生我國,悉作菩薩』。這幾句也是阿彌陀佛第一,西方極樂世界都是菩薩,所以他的世界是一真法界,沒有六道,沒有十法界。老法師告訴我們,西方極樂世界不但都是菩薩,而且都是普賢菩薩,因為那裡的菩薩個個都修普賢行。佛在《華嚴經》上明白的告訴我們,菩薩不修普賢行不能圓成佛道。所以我們可以這樣說,西方極樂世界是普賢菩薩的法界,一切眾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都作菩薩。下幾句,『我立是願,都勝無數諸佛國者,寧可得否?』法藏向他的老師世間自在王佛請教說,我立的這個願望超過一切諸佛。法藏在因地發的大願,從「欲令我作佛時」,一直到,「諸天人民及蜎蠕類,來生我國,悉作菩薩」。十方世界一切諸佛都未曾發過這樣的大願,這樣的大願能不能夠圓滿?這是一個非常嚴肅的問題。佛家常說佛氏門中,有願必成,怕的是你沒有發願,不是其他諸佛做不到,而是其他諸佛沒有動這個念頭,沒有發這樣的願。法藏發的願超過一切諸佛,我們學習這部經就是學習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在哪裡?阿彌陀佛在《無量壽經》上。佛就是經,經就是佛,你發心學習,經本一展開,阿彌陀佛就在你的面前。看下一段經文:

  【世間自在王佛。即為法藏而說經言。譬如大海一人斗量。經歷劫數。尚可窮底。人有至心求道。精進不止。會當剋果。何願不得。】

  這段經文是說『世間自在王佛』,就對法藏比丘說比如大海非常深廣,一個人用斗來量大海的水,經歷了多劫的時間,海水尚且可以量盡。如果有人堅定志願,『至心求道』,勇猛精進,永不終止,決定可以證得佛果,還有什麼願不能成就的?這是老師對學生的肯定和鼓勵。這裡面有一個詞,『會當剋果』,會是必然的意思,剋是得,果是願望的圓滿,即必然證得佛果。釋迦牟尼佛為我們講經說法四十九年,世間自在王佛住世四十二劫,他要說多少經?他在這裡先打一個比喻,肯定法藏比丘所發的大願必定能夠圓滿,這是非常重要的。法藏要成佛,還要超過一切諸佛,這是很不可思議的。比如說他的第二大願,就是十方世界的六道眾生,生到他的國土都作菩薩,就這一願比成佛超越諸佛的願,還要難。究竟能不能做得到?佛在這裡用『譬如大海一人斗量』,比喻來告訴法藏,也是告訴我們,只要你真正有決心、有毅力,精進不懈,決定可以成就。

  下面兩句,「人有至心求道,精進不止」。這一句最重要的就是「至心」兩個字,我們今天求道,道業不能成就,聽經聽不懂,還把意思常常錯解,這確實是存在的,還為數不少,原因就在於沒有至心。如果用沒有一個妄念的心來聽經,會開悟的,即使講經的人沒有開悟,聽經的人也會開悟,至誠感通,會開悟的。所以古人常說會講不如會聽,會聽很重要。後面這兩句話很重要,是說即使講經的人沒有開悟,聽經的人也會開悟,至誠感通會開悟的。所以古人常說,會講不如會聽,會聽很重要。我真誠的希望,同修們在聽我講這部《無量壽經》的過程當中,能有諸多的同修通過聽經開悟證果。佛法的教學就在破迷開悟,破迷開悟的目的是叫我們離苦得樂,是現在就離苦,不是將來,這也是我們很多同修的一個誤區。這兩句話大家要記住,是現在就離苦,不是將來;如果離不開現在的苦,能離開將來的苦,有誰能相信?他沒看到事實,他怎麼能相信?所以說佛法學了馬上就管用,立刻就見效,這是真正的佛法。我再說一遍,這句非常重要的話,佛法學了馬上就管用,立刻就見效,這是真正的佛法。我自己就是學習了佛法,離苦得樂的真實例子,這是我的親身經歷。如果有同修問你,什麼是真正的佛法?這回你應該會回答了,就是學了馬上就管用,立刻就見效的就是真正的佛法。

  精進決定能成就,而且能快速的成就,精是精純、簡潔,不多、不雜、不亂。如果你學得太多、太雜、太亂,你想快速成就是不可能的。所以佛法教學是教我們精純的進步,一門深入,如是契入之後,於其他無量無邊的法門,接觸後就會貫通,這就是觸類旁通。不是不讓我們廣學多聞,是什麼時候廣學多聞,剛才說這幾句,就是如果契入之後,於其他無量無邊的法門,接觸後就貫通,這就是觸類旁通。可惜現代人不相信這個,他們喜歡廣學多聞,認為修學一定要讀很多很多的經論,才能真正透徹的理解佛法。殊不知這個觀念是錯誤的,佛法絕對不是多聞得來的,佛法是從開悟中得來的。最後兩句話重要,佛法絕對不是多聞得來的,佛法是從開悟得來的。過去、現在、未來的菩薩、祖師大德,沒有一個不是從這個途徑上成就的。悟後起修,那個時候可以博學多聞;沒有開悟之前,沒有資格博學多聞。這句話聽懂了沒有?沒有開悟之前,沒有資格博學多聞。我們依《無量壽經》修學能精進不止,就能夠「會當剋果,何願不得」。佛道一定能成就,特別是指這一部經,依這一句佛號來修習,萬修萬人去。下面經文:

  【汝自思惟。修何方便。而能成就佛剎莊嚴。如所修行。汝自當知。清淨佛國。汝應自攝。】

  這一段經文,是佛說你自己細心深入的想一想,修什麼方便的法門,才能成就佛剎的種種莊嚴?要怎樣如法修行,你自己應當知道;要怎樣建立清淨佛國,也是你自己應當去決定選擇。前面三句,佛不告訴他的答案,反過來問他,你自己去想一想,要怎麼樣修才能成就佛國土的莊嚴?『如所修行,汝自當知,清淨佛國,汝應自攝』,佛在這段經文裡講了三個「自」,就是『汝自思惟』、「汝自當知」、「汝應自攝」,三個自。佛道是怎麼成就的?是你自悟、自修、自證,不是別人給你的。這三個自字直指人心,這是佛教法藏的苦口婆心,意義非常深廣。這三個「自」,古德為我們說出了三個意義,第一個,是法藏過去生中善根非常深厚,這一生又遇到了極其殊勝的增上緣,他的智慧、德行、用功,都超過其他的學生,這是真正善根成熟的學生,老師一點就通,他有這個能力。不是說老師沒有直接告訴他答案嗎?讓他自己去想嗎?這個意思就是這樣,因為老師知道他是善根真正成熟的學生,老師一點他就會通的,他有這個能力,這是第一個意義。

  第二個意義就是攝取佛國,建立一個道場,極樂世界是個大道場,每尊佛有每尊佛的願望,都是依照自己的理想建立自己的佛國土。世間自在王佛對法藏說,你來問我,你叫我怎麼說?要是照我的說法就不隨你的意。所以佛給他說「汝自思惟」、「汝自當知」、「汝應自攝」。在這裡還有一層意思,我們能不能看得出來?這是學生尊重老師,老師也尊重學生。用現在的說法,也可以說是啟發性教育,讓他自己琢磨,自己拿主意就是這個意思,這是第二個意義。第三個意義,阿彌陀佛在西方極樂世界成佛,就像釋迦牟尼佛在我們這個世界,示現成佛的情形大致相同,他久遠劫以前就成佛了,不是十劫前才成佛的。他是古佛再來,他能不知道自己該怎麼做嗎?他非常慈悲,他裝作不知道,向佛請法,佛才能夠詳細說法。如果他在這裡一下子就示現開悟,就沒有辦法請法了,是不是這樣?這個大家能明白嗎?你都知道了那你還問什麼?所以他還是裝作一個凡夫,佛講什麼他沒聽懂,好讓佛詳細的說法。這是法藏的慈悲,他是在為眾生請法,不是他不懂。我們不知道,佛知道,所以讓他汝自思惟、汝自當知、汝應自攝,老師最了解他的學生。看下一段經文:

  【法藏白言。斯義宏深。非我境界。惟願如來應正遍知。廣演諸佛無量妙剎。若我得聞。如是等法。思惟修習。誓滿所願。】

  法藏比丘回答說,佛所說的義理太深了,這不是我的境界所能理解的,『惟願如來應正遍知』,為我廣泛演說諸佛無量無邊的莊嚴剎土。我如果聽聞了佛為我宣說的妙法之後,我一定認真的思惟學習,來圓滿我所發的大願。看下面幾個詞語,『斯義宏深』,指世間自在王以上所說的經。「如來、應、正遍知」,「應」是應供,「正遍知」是等正覺,這是佛十號當中的三個號,以此代表佛的十號。『妙剎』指微妙莊嚴的佛土。『思惟修習』,「思惟」深入的理解,「修」是修正,「習」是實習,修正錯誤的行為,落實到日常生活中。

  這段經文我們剛一聽,可能覺得法藏真的是沒聽懂,其實不是。法藏這是裝作聽不懂,其實佛一指點他就徹底覺悟了,但是為了利益眾生,師徒兩個人是一問一答在做表演,給誰看的?給我們眾生看的,是在演戲給眾生看。因為這個法門真的是難信之法,不詳細說,不認真演,眾生是很難接受的。佛必須把西方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把念佛法門的殊勝說出來、演出來,眾生才能真的相信和接受。這回我們聽明白沒有?師徒兩個人是在給眾生演戲,是這個目的。「斯義宏深」,這意思太深了,深在什麼地方?就是上自等覺菩薩,下至地獄眾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都平等成菩薩、都圓證三不退,都入諸佛報土這個太不可思議。這是十方一切諸佛剎土所沒有的,所以普通的菩薩不知道這個事情。「非我境界,惟願如來應正遍知」,這三句話的意思就是說,這不是我的境界所能理解的。

  「廣演諸佛無量妙剎」,這句是法藏比丘求佛為他說法,說明十方一切諸佛,修因證果、建立剎土、接引眾生這些個大事情,法藏都希望知道,給自己做個參考。「若我得聞,如是等法,思惟修習」,這是法藏修學的態度。如果我聽了佛為我說,十方一切諸佛的妙剎,無量妙剎的因緣果報我都知道,「如是等法」,就是指諸佛的無量妙剎,我一定思惟,一定修習。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法藏比丘認真學習的態度謙虛。『誓滿所願』,就是他作佛的時候,「智慧光明,所居國土,教授名字,皆聞十方」。那就是他的本願,十方世界的六道眾生,生到他的國土都作菩薩。他把自己求學的目標、方向、態度,全都表明了,老師才樂意教他。看下面一段經文:

  【世間自在王佛知其高明。志願深廣。即為宣說二百一十億諸佛剎土功德嚴淨。廣大圓滿之相。應其心願。悉現與之。說是法時。經千億歲。】

  這裡是說,『世間自在王佛』知道法藏比丘,德行高尚、智慧明朗,所發的弘願深廣無比,就為他宣說了十方諸佛剎土的,種種莊嚴、功德嚴淨、廣大圓滿的無邊妙相。佛為了滿足法藏比丘的心願,還把諸佛世界以神異的能力,展現在他的面前,讓他親自見聞,而且還為他說法時間長達千億年。大家想想說法的時間長達千億年,我們現在真的不好理解。現在根據那個時候的情況,我們就容易理解,因為那個時代人的壽命長,就看這個「世間自在王佛」,他講經說法是四十二劫,那他的壽命還遠遠要超過這四十二劫,所以這個我們大家就容易理解了。

  『高明』是指什麼?是指德行高尚,智慧明朗。『二百一十億諸佛剎土』,「二百一十億」不是具體數字,佛法中常以七、十、十六、二十一等數字代表圓滿,這裡是代表盡虛空所有的諸佛世界,用這個二百一十億來表示。『功德嚴淨,廣大圓滿之相』,功是所修的因,德是所得的果,「功德」是指諸佛國土中的事理、因果。「嚴淨」是指諸佛國土的人事、物質,一切的環境清淨美好。「廣大」是指國土的大小,「圓滿」是指諸佛世界的美好而無欠缺。應是滿足的意思,學生真要學,老師就要真教,世出世間的善知識、好老師,教學的態度都是一樣的,學生認真,老師就認真;學生不認真,老師也不認真。真正的善知識、好老師決定不吝法,問題是我們自己用什麼態度來求學,求學的態度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依教奉行。老師教我們,我們做不到,老師下次就不再教。比如說當年,李炳南老師常常感嘆找學生不容易,他說學生找老師難,老師找學生更難。現在的學生,表面聽話,轉過頭來就不是那一套,老師找學生真的很難。世間自在王佛有福,遇到了阿彌陀佛這樣的好學生,最聽話的,真的是百分之百依教奉行的好學生,確實是難得一遇。

  看這一句,「世間自在王佛知其高明」,高是德行高,明是智慧大,他是一個真正有德行,真正有智慧的人。古時候的教學,是以德行為第一科目。孔夫子教學的四個科目,第一個科目就是德行,這就是品德的教育,品德的修養;第二個科目是言語,古人有個比喻說,舌頭是一個人一生的禍福之門。我們要知道該怎麼樣的做人,做個什麼樣的人,這樣才能跟人和睦相處,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是教育的根本目的。剛才說到這個科目,第一個科目是德行,第二個科目是言語。說到言語,古人的比喻是這樣說的,這個舌頭是一個人一生禍福之門。對於這句話,我不知道同修們有何理解,能不能管住這個舌頭,不讓它去惹禍?讓它多造一點福,好不好?現在我多次說,一定不要撥弄是非,你撥弄是非,你的舌頭它就在惹禍。同樣是一個舌頭能惹禍,能造福,我們為什麼不讓它多造福!怎麼多造福?多念阿彌陀佛就對了。今天的社會為什麼這麼亂?因為家庭亂。家庭為什麼這麼亂?因為我們自身亂。自身為什麼亂?因為沒有受過教育,缺少德行。

  法藏有高尚的品德,有聰明智慧,對於老師的教導領悟得很快。最重要的是,因為他「志願深廣」,這四個字非常重要,這點特別的難得,他有大悲的願力。佛遇見這麼好的一個學生,心裡非常高興,「即為宣說二百一十億諸佛剎土功德嚴淨」。在這裡我們說說功德,現在很多人把功德兩個字錯解了,認為在寺院裡捐幾個錢,就是做了很多功德。這個認識是錯誤的,功德不是用金錢能夠買得來的。在寺院裡捐一點錢,那是種福田,是福德,不是功德。當年梁武帝在世時是佛門的大護法,以他的地位、權力、財富建了四百八十所寺院,供養幾十萬人出家修行。達摩祖師來到中國,見到了梁武帝,梁武帝非常自豪的說,我替佛教做這麼多事,我的功德大不大?達摩祖師說老實話四個字,「並無功德」。梁武帝聽了很生氣,不做他的護法,所以達摩祖師才到少林寺面壁九年。如果說梁武帝這樣問,我的福德大不大?那達摩祖師一定是說甚大、甚大。功德是戒定慧,功德是修來的,不是金錢買來的,也不是別人可以代替的,一定要自己修。關於功德今天我說的這些,應該是對大家很有用的,不要錯解了功德的真正意義。

  下面,「廣大圓滿之相」,廣大是講十方無盡諸佛剎土太大了,圓滿是要完完全全講解給他聽,沒有漏掉,沒有缺失,全部都為他說出來了。『應其心願,悉現與之』,不但講給他聽,佛有神力,把諸佛世界都展現在法藏比丘的面前,讓他自己去看,去選擇。就像釋迦牟尼佛在皇宮裡講,《觀無量壽佛經》的情境一樣,釋迦牟尼佛把諸佛國土都現出來,讓韋提希夫人自己去看,自己去選擇,全都看過之後,韋提希夫人選擇了西方極樂世界。世間自在王佛也是這樣做的,也把十方諸佛剎土現在法藏比丘的面前,讓他自己去看,自己去選擇。『說是法時,經千億歲』,這句話我們決定不能疏忽,他告訴我們兩句話什麼?「誨人不倦,學而不厭」。老師耐心教了千億歲,學生耐心學了千億歲,這是何等的境界!

  對照一下我們今天的修學,老法師勸我們一部經學十年,有多少人不耐煩,怎麼那麼長的時間?豈不知十年學一部經才能學得透徹,你才能得三昧。對這部經要全通達明瞭了,你才能解如來的真實義。一部經通達了,你所學的經,部部通達、部部都圓滿。如果你十年學十部經,那是走馬觀花,只能學一點皮毛而已;如果你一年學五部經、學十部經,那是跑馬觀花,什麼都沒得到,連皮毛都沒沾著。我們從世間自在王佛的教學過程,從法藏比丘的學習過程,是否可以得到一點有益的啟示?

  今天的時間到了,就說到這裡。感恩大家,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