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國家將興 必有禎祥—從《群書治要》看社會盛衰興亡的規律  蕭祥劍老師主講  (第一集)  2013/4/23  香港國際博覽館HALL2  檔名:56-143-0001

  尊敬的諸位長輩、諸位老師,大家下午好。今天末學在這裡向大家匯報自己三年來學習《群書治要》的心得。首先讓末學想起在二0一0年的下半年,末學在香港第一次參加我們《群書治要》學習小組的研討,當時末學就坐在師父上人的身邊,老人家悲心懇切的和我們這些年輕人講,《群書治要》將來能夠拯救這個世界,能夠化解世界的危機。末學感到任重而道遠。雖然自己兩年來一直也在每天的學習《群書治要》,但是學貴力行,自己在生活中落實得還很不好。所以在這裡也是把自己從經典上學來的記問之學和大家做一個匯報。

  在課程開始之前,末學在這裡首先感恩這兩年來帶領末學學習《群書治要》的鍾茂森博士、蔡禮旭老師、劉余莉教授,以及各位弘揚傳統文化的老師。末學是一個真正的學生,在去年的五月,懷著一分崇敬的心情,末學來到陝西禮泉。在這個地方埋葬著一代明君,唐太宗李世民,和一代名臣魏徵的陵墓。末學去尋找魏徵陵墓的那一天,因為他的陵墓在九嵕山的那個很深的山谷裡面,我們一路的尋訪,在這個村莊走到最後一戶人家的時候,我們不知道往前面走,前面有兩條路。正在迷茫的時候,這戶人家的門突然就開了,有一個白髮蒼蒼的老人家對著末學微笑,然後告訴我怎麼走。從那之後,我們走了十幾里山路,終於到了魏徵的陵墓前。我們在一千三百年以後,把這一份中華民族的瑰寶《群書治要》放在老人安息的地方。

  今天像我們找來的這個老人,就是《群書治要》。當我們人生在岔路口的時候,當我們的家庭、我們的社會、我們整個人類社會,不知往何處走的時候,這個《群書治要》出現於世。我想這是我們列祖列宗、古聖先賢在冥冥之中護佑我們。《中庸》上講到,「國家將興,必有禎祥」,一個國家要興盛,一定會有祥瑞出現,有吉祥的徵兆。我們看到,自從十七大以來,中華文化成為我們國家大力復興、大力進行推動的一個國家的政策,寫在我們十七大的報告、十八大的報告裡面。在今年的三月份,在中央黨校講話的時候曾經講到,一個國家要興盛,一個政黨要興盛,一個民族要興盛,必須大興學習之風,而且他講到,要大力學習我們中華文化的經典。《尚書》上講到,「一人有慶,兆民賴之」,一個國家有一個好的領導,百姓就有福。

  我們看到,今天我們在香港,在一八四二年香港曾經被割讓給英國,一直到一九九七年,這件事情是我們中華民族歷史上的恥辱。一個人在哪裡摔倒,應該在哪裡站起來。而且我們今天在此地,不僅要把《群書治要》介紹給我們的同胞,更重要我們要把這一分我們祖宗的智慧和遺產介紹給全世界。我們中國人,古時候常常教導我們,要為天下開太平,不是為自己的一家一國,念念想到的是天下。今天我們學習和弘揚《群書治要》,就是要普利天下。我們看到當前的社會,社會問題,無論是中國還是外國,雖然社會經濟發展非常迅速,但是我們也看到了許多問題。人類社會的發展走到今天,確實很多人不知道往哪裡走。我們不妨看一看,從人類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我們的社會,這個世界到底發生了哪些事情。

  在二00一年的九月十一日,美國發生了「911事件」,整個世界多了一個名詞,那就是「恐怖分子」,人心開始變得不安。到二00三年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一直到二0一一年這個戰爭才結束。在二00八年,從美國的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金融危機,直到現在我們還受到這個危機的影響。這些都是人禍。我們再來看看天災,在二00四年,印尼的大海嘯奪去了三十多萬人的生命。在二00八年,中國汶川的大地震,死了七萬多同胞。在二0一0年的海地大地震,又奪去了三十多萬人的生命。二0一0年冰島的火山爆發,當時很多航班都停飛了。二0一一年,全球是多災多難,非洲遭遇六十年一遇的旱災,幾十萬人在死亡邊緣掙扎;南亞發生大地震,死了八萬多人,很多地方是天氣反常。二0一二年,我們大家都知道,美國有一部電影叫做「2012」,到處都瀰漫著世界末日的這種謠言。雖然末日沒有到來,但是我們也看到了災難愈來愈多,天氣反常,乾旱和暴雨,地震頻繁。就在我們《群書治要》論壇召開的四月二十號,我們又不幸的得知,在我們四川雅安發生地震,我們很多的同胞此刻正在災難之中。

  社會的問題,無論是天災人禍,這麼的多,科學家也有很多的解釋,我們不妨看看在《群書治要》裡面,我們的古聖先賢是怎樣教導我們的,他們又是如何看待世間的天災人禍。在《群書治要.左傳》上講到,「天反時為災,地反物為妖,民反德為亂,亂則妖災生」。天道反常,我們看到這個極端天氣出現,這叫天反時。地反物,我們大家可能有更多的體會,我們吃的蔬菜、我們吃的水果,和十年前、二十年前完全不一樣。這個根源就是由於人反德,我們違背天地自然的規律。亂則妖災生,所有的天災人禍都是由於我們人心的不善所感召。

  在二千多年前,我們的祖先他們沒有尖端的科學設備,但是他們早就看到了世間一切事情的起因和後果,從而教人要修德。中國傳統文化最核心的就是教我們要順天地之道,教我們要能夠趨吉避凶。這個道理對我們個人、對我們家庭、對我們國家、對我們全人類,都是完全一樣的。國家將興,必有禎祥,一個人、一個家他要興盛,也是同樣的道理。這個禎祥就是從我們回頭開始。我們看到從去年開始,大力提倡勤儉節約,又提到要大興學習之風,這是教我們修福修慧。勤儉就是要我們修福,教我們要懂得珍惜福報,學習就是教我們要增長智慧。我們有福有慧,我們的人生才能夠幸福美滿;一個國家的國民有福有慧,這個國家才安定。所以老祖宗的教誨念念都是在為子孫後代著想。就像魏徵老人家在《群書治要》的序言裡面所講,「用之當今,足以鑒覽前古;傳之來葉,可以貽厥孫謀」。

  祖先在幾千年前就看到我們可能今天會遇到種種問題,所以給我們留下了如何對治這些問題的方法。《群書治要》就是對治我們的人生遇到的問題,我們家庭遇到的問題,我們國家遇到的問題。這個問題在古人看來就是我們人起了極度的自私自利,我們人念念想到自己就會帶來社會的不安定,帶來社會的不和諧。我們看到在《群書治要.荀子》裡面有講,「義勝利者為治世,利克義者為亂世」。大家看到這一句話可能就會想,我們現在到底是治世還是亂世?其實我們不要去看這個社會,我們要看我們自己,我們自己如果處處講道義,放下了自私自利,那你就生活在治世。如果我們念念是自私自利,不遵循道義,那你就活在亂世,你就有煩惱,你的家不安寧,你的單位不和諧,你看人人可能都看不順眼。所以治世和亂世不是別人決定的,是我們每個人自己。

  在二0一0年,這也是末學第一次聽聞《群書治要》四個字,末學跟著鍾茂森博士到上海參加一個「商以載道」的論壇,其中就談到一個問題,企業家是利重要還是義重要。在場很多企業家都認為利是第一的,因為企業沒有利潤,有一位企業家講過,企業家不賺錢就是犯罪。只有一少部分的人認為義和利,就是企業的利潤和企業的社會責任,同等重要。只有三、四個人認為企業的社會責任遠遠比企業的利潤更重要,這幾個人都是我們學習傳統文化的企業家。

  在二千五百多年前,有一段著名的對話,在《孟子》裡面。孟子去見梁惠王,梁惠王就和孟子講,您老人家不遠千里來到我們國家,對我們國家有什麼利益?孟子回答說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你何必談利益?只要談仁義就足夠了。我們以前學經典的時候,往往就看得很淺,你讓我天天講仁義,那我就沒有利了。一般人他都追求私利,但是我們往往不知道,追求私利,你不僅得不到利,而且會得到災禍。你追求落實仁義,你得到的不僅是仁義,而且是大利。這句話在《孟子》裡面沒有講,《孟子》沒有講仁義就是大利。但是在《資治通鑑》上有一段對話,是孟子和他的老師子思的對話。孟子問子思,講到治國當務之急是什麼?子思就說到,當務之急是讓他們得到利益。孟子就講,賢德的人教百姓只談仁義就夠了,要談什麼利益?子思就講,仁義原本就是利益。

  我們學習《易經》,《易經》上有一句話叫做「利者,義之和也」,這個利就是道義的完美的體現。真正的利是什麼?是大家分配一定要能夠公平,不能你得多了,他得少了。如果你得了不義之財,那你就會有災禍。所以真正我們學經典,明白之後,你就知道什麼叫做利、什麼叫做義,你求私利未必得到利益。所以在《大學》裡面講到,「國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一個國家不是以財貨利益為利,而要以道義為利。二千多年來,我們的祖先都是以這一條做為治國的準則。所以我們幾千年來,沒有去侵略過別的國家,沒有去佔領別人的領土,沒有去搶奪別人的利益。因為我們幾千年來都有著聖賢的教誨,而且我們處處都是去利益他人。

  我們可以看「義」這個字,義上面,正體字上面是一個羊,下面是一個我。而且我們可以看漢字,上面是一個羊的字有很多,都是很美好的字,譬如這個美,譬如這個善。義這個字,從字的結構我們就能夠領會其中的意思,就是我的一切行為都是美好善良的。在《易經》裡面講得更清楚,《易經》裡面講到「利物足以和義」,你能夠利益一切眾生,利益他人,你不為自己想,這就是義。你不為自己想,你的行為一定符合天地自然之道。

  以前我們學《易經》,我們中國人可能都知道這句話,「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很多人把這個話放在辦公室裡,勉勵自己我每天要努力。但是我們每天自強不息在追求什麼?在追求我們自己的私利,這不是天道。我們看天,它無論是颳風,是下雨、打雷,它不是為自己,它念念都是為世間的一切事物,沒有一刻停息過。我們常常以自強不息來驅使自己,可是在這個世間,我們看到真正自強不息念念在為眾生的人是誰?我們看到我們尊敬的淨老,在他的身上,末學終於知道什麼叫做自強不息。我們向天地自然學習,真正明白之後,就是放下我們的私利,放下利我們才能夠得到義。

  在《群書治要.荀子》裡面就有講,「仁者愛人,義者循理」,有仁德的人他念念想到的是他人,不是想自己,因為他明白,我們和他人原本就是一體。有仁他才會有義,義就是他所有的言行舉止一定是符合自然之道,符合常理常法,這才叫義。所以我們從仁義,從義和利兩個字就能看到一個社會、看到我們自己,你是生活在治世還是亂世,這是中國古人對治世和亂世的評判的標準。他不完全是說經濟發達,不完全是看國民生產總值,而是從我們放下私利,從道義開始。我們可以去體會,在我們人生中最幸福的時刻,其實就是我們為他人服務的時刻。

  接下來,我們就從社會的風俗、社會的經濟,以及社會的道德教化,我們來看社會治亂的特徵和規律,這是末學今天向大家分享的最重要的內容。在唐朝有一個詩人叫做李商隱,他在「詠史」這首詩裡就講到,「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這句話和我們《群書治要360》第一句話意思非常吻合,《360》第一句話是講到,「自成康以來,幾且千歲,欲為治者甚眾,然而太平不復興者,何也?以其舍法度,而任私意,奢侈行而仁義廢也」。這是在漢朝的時候,從成王、康王,成康盛世到漢朝有一千年的時間,想要把天下治理好的君主很多,但是太平盛世卻不復出現,原因就在於我們捨棄了古聖先王治國的常道,而是按自己的想法來行事。要知道,我們在沒有成為聖賢之前,我們的知見都未必是正確的,都有可能是邪知邪見,我們的知見不正確就會做錯事情,人生就會走錯路。所以我們要遵循祖宗的教誨,這些教誨是聖人在他們明瞭宇宙人生的真相之後說出來的,是自性的流露,不是他自己發明創造出來的。所以我們要以聖人的標準來做為我們的標準,我們才能夠走正確的道路。這是第一個。

  第二個是「奢侈行而仁義廢」,奢侈之風一旦盛行,仁義道德就沒有了,那就是亂世。所以在十八大以後,大力提倡勤儉節約,原因就在此地。這是歷朝歷代社會治亂的一個重要規律,凡是奢侈之風盛行,社會的道德水準就會下降。一個人也是如此,一個人事業要走下坡路,一個家要敗掉,就是一個奢字。好比我們在銀行裡面的存款,如果我們每天花得很多,那可能沒幾天就花完了;如果我們細水長流,這個錢就能花很久,一個家、一個國家都是如此。這個我們都在一個無形的銀行裡面有著無形的存款,這個存款就是我們的福報。

  古人告訴我們,「樂不可極」,《禮記》裡面講的,因為還有一個詞叫「樂極生悲」、「欲不可縱」,還有一個詞叫「欲海難填」。我們看到在《群書治要》的「晉書」裡面就講,「三代之興,無不抑損情欲;三季之衰,無不肆其侈靡」。從夏商周三代的歷史我們就能看到社會朝代興替的歷史。這三個朝代,開國之君都是聖人,大禹、商湯、文武、周公都是聖人,他們都是勤儉的榜樣,都是節欲的榜樣,節制自己的欲望。你看夏禹,在《論語》裡面夫子就讚歎夏禹,夏禹是卑宮室而菲飲食,他住的房子非常的低矮,他的飲食非常的簡單。「夏日衣葛,冬日鹿裘」,夏天穿那個葛藤編的衣服,冬天披著這個獸皮。他給他的子孫後代做了一個訓誡,在《尚書》裡面有,就是「五子之歌」,其中一條講到,「訓有之,內作色荒,外作禽荒,甘酒嗜音,峻宇雕牆。有一於此,未或弗亡」。我們喜歡美色,喜歡打獵,喜歡美酒,喜歡亂世之音,把房子蓋得很高大,把這個牆壁雕飾得很漂亮,這些事情你有一件就會亡國。到了夏朝的末年,夏桀就是忘記了祖宗的教誨,所以國家就滅亡了。喜歡女色,喜歡打獵,喜歡喝酒,最後夏朝被商湯所滅。這個歷史大家都比較清楚。

  商湯在建立商朝以後,他講了一句話,也是教導他的後代子孫,他說,「殷鑒不遠,在夏后之世」。我們殷朝的借鑒不遠,夏朝就是,教他的子孫不要重蹈覆轍,不要再重複夏朝的悲劇。而且商湯講,「予有言:人視水見形,視民知治不」,我有一句話講,人到河邊看到水,古人沒有鏡子,他能看到自己的形,相貌、形態;做領導的君主,他看百姓,看到百姓的民風就知道天下有沒有治好。商湯「七十里而王天下」,他有仁德。我們知道有一句成語,叫「網開一面」,這就是商湯他有一次出去,看到有一個人拿一個網在那裡捕鳥。那個捕鳥的人就說,東南西北四方的鳥,你都飛到我這個網裡來。商湯看到這個情況,他覺得這個人太貪心了,而且不仁慈。他教導這個人改變他的這個祈禱語,他說,左邊的你們飛到左邊去,右邊的飛到右邊去,只有不要命的你才飛到我這個網裡來。所以古人講,「商湯仁及禽獸」,他的仁德不僅感動百姓,而且惠及動物,這是中國古聖先王給我們做出的示範。

  但是到了商朝的末年,商紂王又忘記了他祖宗的教誨,他還是奢侈荒淫,寵愛這個妲己,生活非常奢侈,所以商朝又滅掉了,武王伐紂。武王滅掉商朝,周朝興起,周朝在中國歷史上享國八百多年,是時間最長的。最重要是周朝開國有數位聖人,我們知道周文王、周武王、周公、成王、康王,這些都是聖主明君。我們前幾天都聽前面幾位老師給我們匯報周公,他有仁德,真正懂得治國之道。你看他不貪權位,他是做攝政王,自己不做天子。所以夫子一生最仰慕的人就是周公,念念想要復興周朝的這個治理。但是周朝到了末年,周幽王、周厲王也是因為奢侈,最後國家敗掉了。

  從歷史上這個三朝的歷史,我們再看後面,從秦朝、漢朝、唐朝、宋朝、明朝和清朝,每一個朝代都是如此,奢侈之風盛行,這個國家、這個社會就有危險。所以在《群書治要.淮南子》裡面有講,「衰世之俗,以其知巧詐偽,飾眾無用,貴遠方之貨,珍難得之財,不積於養生之具。澆天下之淳,以清為濁,人失其情」。社會衰亂的時候,民風就是人人智巧詐偽,他想到的是自己的利益,想方設法為自己謀利,拿到這個利,他都是買沒用的東西。喜歡遠方的東西,我們現在講的奢侈品,都是這個西方國家生產的,而且很貴,而且沒有什麼用處,難得之財,不注重生活必需品。

  我們看到在二0一0年,《中國經濟週刊》有做一個調查,現在我們國家的生產總值,國內生產總值,在世界排名是九十四位,但是我們奢侈品的消費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市場。雖然我們大多數的同胞還是非常勤儉,但是確實有一小部分的我們的同胞生活開始變得奢侈起來。在當年購物,就是去外國旅遊花費,花費最多的第一名就是中國,第二名是俄國,第三名是日本,這是遊客購物花的錢最多。而且他們買的東西主要是手錶和珠寶,就是「淮南子」裡面講的飾眾無用。第二個是衣服,一些時尚的飾品。這個速度增長得很快,從二00八年是百分之十九,二00九年是百分之五十,二0一0年是百分之九十一,這個奢靡之風增長得非常快。但是我們相信今年這個數字一定是下降,因為提倡勤儉節約。我們看到在內地各個飯店,尤其是那種高端的飯店,生意冷淡了很多,確實人們開始變得節儉起來。所以我們講「國家將興,必有禎祥」,我們從民風就能夠看到。

  另外一個是中國消費者最想擁有的奢侈品牌,第一個是路易威登,第二個是香奈兒,後面的這些。總而言之,這些都是遠方之貨,難得之財,實際上對我們的生活沒有什麼幫助。尤其是學習了傳統文化,我們知道人一生的福報是有限的,福享盡了,災禍就來了。你買這些東西,這就是在消我們的福。我們看到媒體有報導,因為買奢侈品,有的個別的政府官員,最後因為這個事情引發他的腐敗案件,這不就是福報享盡,災禍就來了嗎?所以在「政要論」裡面講到,「歷觀有家有國,其得之也,莫不階於儉約;其失之也,莫不由於奢侈。儉者節欲,奢者放情。放情者危,節欲者安」。昨天蔡老師有講到勤儉兩個字,講得非常的透徹,勤儉太重要了。

  我們在這裡和大家分享一個故事,這是在漢朝的時候,有一個歷史學家,他曾經研究當時和漢高祖劉邦打天下的這些臣子,他們的後代怎麼樣。發現大多數這些大臣的後代生活都很一般,都銷聲匿跡了,唯有個別的,這個家道還很興旺,其中有一個就是蕭何。蕭何的後代,末學也是蕭何的後代,我們《群書治要》的編輯者蕭德言也是蕭何的後代。它這裡面講到一個故事,就是當時劉邦給了這些大臣很多封賞,這些大臣都拿這個錢去置地,蕭何就買了一個最偏僻、最貧瘠的一塊地方。人家就說,宰相你不是沒有錢,你為什麼買個這麼貧瘠的地方?蕭何就說了一句話,說「後世賢,師吾儉;不賢,毋為勢家所奪」。我的子孫要是賢德,他就懂得效法我的節儉;我的子孫不賢德,他這個土地也不會被那些有權有勢的人家給奪去。他念念想到自己的子孫。

  在《群書治要》裡面還節錄了一位大臣,是蕭何的六世孫,叫做蕭望之,這是積善之家必有餘慶。所以後來蕭何的後代,出了一個在中國歷史上非常重要的人物,也是我們為什麼今天吃素,就是梁武帝,號召全中國人都來吃素。中國的佛教之所以吃素,就是由梁武帝而來。而且梁武帝的後代在唐朝做到八代的宰相。這是真正我們的先祖他有智慧。

  你看任何一個家族,我們每一個姓氏可能都有家訓,家訓裡面都強調勤儉。在《管子》裡面就講過,「節衣服,儉財用,禁侈泰,為國之急也」,就是生活節制。我們看到我們李克強總理,在兩會閉幕的記者招待會上,他曾經講到,新一屆的政府,政府的財政預算不增加,不蓋公務樓房,對於吃財政的編制只減不增。這就是儉財用。我們看到真正國家將興,這個禎祥出現了。而且我們看到在《新語》裡面講到,「君子之御下也,民奢應之以儉,驕淫者統之以理」。我們的領導者之所以提倡勤儉節約,我們相信他們也一定是看了老祖宗的教誨。

  我們祖宗的教誨一代一代能夠傳承到今天,真正是我們祖宗為我們積這個福德。這是學了《群書治要》,我們對我們的領導者、我們政府的決策,我們就會有更深刻的理解,對這個國家信心就會更大。這是我們先講到勤儉。社會的民風最重要就是勤儉和奢侈。社會要興盛,一定要從勤儉二字開始;社會會衰落,一定是從奢侈。一個國家是如此,一個地方也是如此。如果我們是一個地方的領導,一個單位的領導,一個家的家長,你要想齊家,治理一方,都要從這裡入手,這是培養我們的福報。

  第二個,我們再來看社會經濟。其實從勤儉和奢侈,從這個社會的風氣,我們就能夠看到社會它的經濟態勢就會發生變化。為什麼中國幾千年來,它實施的經濟政策,最核心的一個就是重農抑商?讀歷史我們都會有體會,幾千年來中國都是如此。為什麼要重農抑商?其實這裡面有我們老祖宗一番苦心,他不是不想讓我們的子孫後代過上好日子,他是念念為國家長遠、為子孫生活長遠做打算。為什麼古人是把國家的四民分為士農工商?商人排在最後面,第一個是讀書人。這個「士」字,我們看漢字,一個十,一個一,一個人的能力是十個人的能力,甚至更多人,他念念想到的是天下,所以古人對士人最為尊重。第二就是農民,農民生產的糧食是我們生活最重要、最必需的,所以重視農民。其次才是工,工是手工業者,他生產生活的必需品。最後是商人,商人是流通有無。

  但是現在我們傳統文化要復興要靠商人,不是歧視商人。中國古人,像明朝的王陽明先生,他曾經就講過,「商賈雖終日作買賣,不害其為聖賢」,商人天天做買賣,他也可以成為聖賢。你看我們吳總,他是真正的商人,真正的,我們應該學習的,值得所有的中國企業家、全世界企業家學習的榜樣。大家都知道過去有一個范蠡,這是財神,他開始是一個宰相,後來經商,他賺到所有的錢都送給百姓了,這是我們古聖先賢做的榜樣。但是不是每個人都能夠成為聖賢。雖然每個人本來就是聖賢,但是就好比現在大多數的企業家,不像吳總,不像我們都學習傳統文化的企業家。

  所以古代,他不鼓勵人人都去從商,因為商業把利字他就會看得更加重要,大部分的人經商他是為了利。而如果這個利,人的自利心重,社會風俗他就會變得道義之心就沒有了。而且從商的人多,從事農業生產的人就少,這個我們就能看到,因為末學家在農村,今年清明節回去祭祖,每年都回去,都有很深刻的體會,商業愈發達,農業人口就愈少。所以夫子在《孔子家語》裡面講過,「治政有理矣,而農為本」,治理國家最重要的是農業。如果農業這個根基不牢,古人講到,「國以民為根,民以谷為命,命盡則根拔,根拔則本顛」,沒有飯吃之後,這個國家的政權就會不穩定。昨天蔡老師有講,國家沒有九年的積蓄叫做不足,沒有六年的積蓄,糧食儲備,這個蓄是講糧食儲備,沒有六年的糧食儲備就叫急,危急!如果三年的糧食儲備都沒有,國家就不是你的國家了。

  我們看中國的歷史,中國的老百姓是這個地球上最善良的老百姓,都受過仁義道德的教化。為什麼會爆發農民戰爭、農民起義?就是百姓沒有飯吃了。所以糧食是治國最重要的。在《漢書》裡面曾講,「堯禹有九年之水,湯有七年之旱,而國亡捐瘠者,以畜積多,而備先具也」。在堯帝、大禹的時候發生水災,連續九年,我們都知道歷史上大禹治水的故事,但是百姓並沒有被餓死。在商湯的時候有七年的旱災,百姓沒有被餓死。真正古人有智慧,他看得長遠,而且準備非常充分,有備而無患,把農業做為治國最重要的。所以為什麼資本主義不萌芽於中國,就是這個道理。

  我們有受過聖賢的教育,如果大力發展經濟,在《漢書》裡面有講,《漢書》講到,「背本而趨末,食者甚眾,是天下之大殘也。淫侈之俗,日日以長,是天下之大賊也。殘賊公行,莫之或止。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財產何得不蹶」。這個本末,這裡做農業和工商業講,如果背離農業大家從事工商業,吃飯的人很多,而且人人奢侈。我們大家可能有一個體會,愈是在農村,人愈節儉,而且不浪費糧食,因為在農村知道糧食來之不易。末學自己曾經親自耕作過,真的「汗滴禾下土」有這個深刻體會,你就不會浪費糧食。相反我們大部分糧食的浪費都是在城市。

  我們一年浪費的糧食,有人做過統計,在我們餐桌上的糧食有百分之十是浪費了。可能大家覺得百分之十這個數字,好像我們百分之九十都吃了。但是我們看我們三十幾個省,意味著我們一年有三個省所產的糧食都浪費了,在全世界範圍內,相當於人家可能好幾個小國全年的糧食產量。我們把節約的糧食節約下來,我們就可以去救濟上億的災民。中國古人講過,我們去救濟他人,這是道義之舉,行道義之事必定有福。我們為什麼要把這些糧食浪費而不去救濟他人?全世界每年還有接近十萬人處於飢餓的邊緣。所以真正有智慧的政治家,大國的領袖,真正的古代聖明的君主,他一定是把農業放在第一位。唐太宗登基以後,他曾經恢復了幾百年都沒有的祭祀神農的儀式,他親自下田耕種,給百姓做榜樣。

  所以現在其實我們也看到,全世界的農業都面臨很多問題,從事農業生產的人很少。我們以美國為例,一般我們都常常認為,美國農業是高科技的、現代化的、高效率的典範,以為美國的一個農民可以養活一百多人。其實末學了解,發現並不是這麼回事。我們很多,現在世界上很多國家還想效法美國的農業。其實美國的農業它主要是農場主,而這個農場主他跟中國的農民不同,他不僅自己耕作,他要雇用大量的勞動力,而且都是那種非法偷渡的,像墨西哥去的。他們的一個農場比我們中國一個村可能都要大,主要是用機械化。而這個機械化的耕作帶來的後果就是大量的水土流失,美國土地地表的土壤,從一九六0年到現在,已經流失了一半。而且美國的農業它是以化學,就是農藥、化肥用得很多,但是這個化學農業它這個收益是遞減。從八十年代的時候,一噸化肥它可以收穫十五噸到二十噸玉米,到一九九七年的時候就只能收五到十噸了,它破壞那個土地。為什麼我們現在很多學傳統文化的企業家提倡有機農業?就是如此。

  我們老家有不少農民,他種的土地,這個糧食用來賣的,他是自己不吃的,自己吃的是自己吃的,用來賣的糧食是賣的糧食。現在城裡人好像生活得很光鮮,其實我們吃的、住的、享受的遠遠不如農村人。但是我們有很多年輕人,實際上價值觀他出現了問題,就是什麼?他以利益為第一,他不是追求人生的享受,他把利益做為人生努力的第一目標,所以他不願意回到農村,導致我們現在也看到農業存在很多問題。第一個我們看到,從事農業生產的人確實在大量的減少。第二個是我們的耕地在減少。曾經有一位美國的學者,他寫過一本書,叫做《誰來養活中國》。當時他講到,中國到二0三0年,人均耕地不足一畝,我們會有大量的糧食缺口,他是在一九九五年寫的這本書。雖然我們現在的形勢沒有這麼嚴峻,但是也讓我們提起了這個警覺。

  在去年兩會上,有一位蔡繼明的政協委員,他就提出我們國家的耕地面積已經逼近了十八億畝,我們現在是十四億人口,平均一個人只有一畝多。而且這個數字從一九九八年到二0一0年,就是我們的耕地面積一年一年減少。一九九八年的時候是十九點四五億畝,到二0一0年是十八點二六億畝,就是每年耕地在變少,耕地變少這是一個非常危險的問題。所以我們現在看到我們國家領導人對這件事情也是非常的重視,在去年的國務院一個常務會議上,我們的原國務院總理溫總理就指出,要讓一大部分年輕人留在農村去從事農業。

  過去其實大部分的人他都是生活在農村,而且是讀書的,中國古代的農村的家風叫「耕讀之家」。我們農村,湖南那邊很多家裡都有這樣一幅對聯,叫「敬祖宗一炷清香畢誠畢敬,教兒孫兩行正業曰讀曰耕」,你要耕作,你還要讀聖賢書。所以在近代以來,我們看到像曾國藩先生,他們的家都在農村,他們從小都幹過這個農活,正是因為他們能夠勞動,而且讀聖賢書。近代以來出了很多人才,在歷史上很多傑出的人物,幾乎都是從真正的土地上走出來的。我們的傳統文化,我們的古聖先王流傳下來給我們的這些經典,其實就是我們幾千年來中華民族在勞動中總結出來的。

  所以我們看到雖然現在存在很多問題,我們學習傳統文化,大家可能都有這種憂國憂民的為天下考慮的這樣一種心情。但是我們也不必杞人憂天,其實古聖先王早就給我們指出了解決的辦法,要解決我們現前遇到的問題並不複雜。最重要的,我們第一個講到,如果要化解我們現在農業的問題,第一個是要讓一部分人從事農業生產,第二個是要改變我們的飲食方式。我們看到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一是中國,一個是印度,印度的人口是我們國家的百分之九十,他們的糧食的產量是我們的一半,只有二點三億噸,中國是五億噸。為什麼他們能用我們一半的糧食養活相當於我們百分之九十的人口?這和他們的飲食方式有很大的關係。第一個,印度人百分之八十是吃素的,吃素,他們的養殖業對糧食的消耗是零。其實我們讀了《群書治要》我們才發現,我們的祖先大多數時候他們是素食主義者。在《禮記》上面有講到,「君無故不殺牛,大夫無故不殺羊,士無故不殺犬豕」。這個故就是祭祀的時候,只有祭祀的時候他們才會用牛羊做為祭品,平時都是吃素,而且有慈悲心。

  第二個,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群書治要》也節錄了,其實是一個好像我們談得很少,就是這個喝酒的問題。印度人他是不喝酒的,他沒有這個釀酒業。而中國一年的白酒產量,去年是一千一百五十三萬千升,白酒基本上都是糧食提煉的。過去儀狄把這個美酒獻給大禹,大禹品嘗之後,他就知道後世一定會有人因此亡國亡家。《群書治要》裡面有一篇,第五十卷,就叫「酒誡」。從這個細節我們就能夠體會,真正古人的教誨真的是為子孫考慮得太長遠了。《群書治要》節錄的,尤其是那篇「酒誡」的文章,我深有體會,這是一個好像是很小的事情,在《群書治要》裡面節錄了一大段。

  第三個就是要保證我們的糧食儲備,糧食安全,有飯吃,就是勤儉,節約糧食。前面我們有講過,《朱子治家格言》裡面有講,「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所以這是我們看到的要解決社會最重要的問題,其實老祖宗給了我們,早就給我們指出了化解這個問題的方法。這個問題其實在全世界都是非常緊迫的,早就有這個科學家,很多專家就講到,人類下一個最大的危機就是糧食危機。怎麼樣化解這個危機?就是要從《群書治要》裡面學習我們古聖先王的智慧。在《漢書》裡面有講到,「今法律賤商人,商人已富貴矣;尊農夫,農夫已貧賤矣」,「上下相反,好惡乖迕,而欲國富法立,不可得也。方今之務,莫若使民務農而已矣」。其實現在全世界也是如此,法律對商人的地位好像是輕賤的,但是商人反而富貴了;好像對農業很重視,但是農民很窮。這樣上下相反,好惡乖迕,國家富強不可能實現的。所以要大力提倡讓民務農。

  而且在《管子》裡面有講,「商賈在朝,則貨財上流」。也就是我們現在講的,官員和商人不能夠勾肩搭背,如果官員和商人在一起,就會導致社會的財富流到一少部分人手中,結果就是社會的貧富懸殊增大。貧富懸殊增大,孔老夫子在《論語》裡面有講,「國不患貧,患不均也」,國家人過得窮一點沒關係,最大的憂患就是分配不公平,分配不公平就是不符合道義,最後就會導致社會的不和諧、不安定。所以《傅子》裡面講到,「民財暴賤而非常暴貴,非常暴貴則本竭而末盈,末盈本竭而國富民安,未之有矣」。這個財是工商業生產的產品,非常的是農產品。我舉一個例子,在我們老家現在的大米的價格大概是兩塊多,在十年前米的價格大概是一塊錢,也就是只漲了兩倍。但是從事農業的,譬如說在十年前請一個人幹農活,一天是十五塊錢,現在需要一百五十塊錢。所以你看這個農產品它的價格低了。所以為什麼很多人他不願意種田?最重要的原因,他在家種一年的土地,他的收入不如在外面打一個月的工,這樣從事農業的人就少。

  所以在朱鎔基總理上任的時候,他有一次到安徽去考察,他去了一個糧庫考察,糧庫裡面的糧食很多。後來有人把這個事暴露出來了,那個糧庫裡面的糧食,都是他考察的頭一天,全國各地,就是當地隔壁各個縣把糧食拉到那裡,來哄總理的,欺騙總理的。後來朱總理知道了這個事情,他就大力提高國家的統購糧的價格。

  實際上我們現在確實需要重視,也就是農產品,要讓更多的人有務農的積極性,這是治國之本。而且最重要的是什麼?降低人的欲望,勤儉,真正學習聖賢文化。我們知道,諸葛亮先生在做宰相之前,我們讀《出師表》知道,「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他生活得非常的好。還有陶淵明,那是中國人真正的生活。昨天老人家講,那才是真正人的生活。現在我們的生活變成了機器的生活,我們的生活被機器掌控了,人變成了機器的奴隸。只有我們站在大地上真正勞動的時候,我們才體會到我們和大地是那麼的接近,你才覺得你是安穩的。你真正在土地上幹一天農活,我們學習聖賢文化,我們想要有清淨心,你在勞動當中你是最容易得到清淨心。

  好,我們上半場就先學習到這裡,末學講得不妥之處請大家多多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