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二重障道  周泳杉老師主講  (第一集)  2013/4/21  香港國際博覽館HALL2  檔名:55-075-0001

  尊敬的主辦方,尊敬的諸位老師,大家早上好。請大家拿出今天的講義,總共有兩張,這兩張講義是《論語.泰伯》第十二章這一章書的講表。我們因應主辦方所辦的課題叫做《群書治要》的學習,末學從《論語治要》當中就選了這一章書跟大家這次來做學習。首先感謝主辦方的邀約,讓後學有這樣的機會,能夠在香港跟這麼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來學習《群書治要》。《論語治要》是《群書治要》的一部分,我們就取其中的一章,就像大海我們也只能取一瓢來飲,可是這一瓢就已經有百川之味,今天我們以有限的時間就學這章書。講表最下方是經文,就是大家先拿出橫的這一張,橫的,這一張是經文。另外還有兩張是補充,補充是直的,直的補充有前面這張跟後面這張,二就是後面。所以我們就有兩張講表,三面的內容。我們先拿出橫的這張,這張是經文。請大家看講表最下方,後學先把經文念一遍,請大家對一下:

  【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驕且吝。其餘不足觀也已。】

  這是經文,我們講表就把經文分段落,分成兩個大的段落。從『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這是第一段。這一段我們對上去,大家對上去,在講表上方「擬才配聖」,有這四個字,這是第一段。也就是說我們把經文分成兩段,這就是分段落。第一個段落叫「擬才配聖」,第二個段落從『使驕且吝』到最後就是「示妄成障」,就有這兩個大段落。我們先來看第一段。這兩段把它配合起來就是整章書的內容,我們用段落來學習。

  大家請看第一段,「擬才配聖」。這個擬就是比擬、假設,因為它這裡有個如字,「如有周公之才之美」,假設有這麼樣一個人,這是擬的意思。擬才,以周公的才、美來做比擬。周公是聖人,所以後面那個配聖就是指與周公相匹配。可是與周公的什麼相匹配?與周公的才華匹配,叫擬才配聖。這個好不好?這個有欠缺。因為周公不是只有才華好,周公之所以成聖人不在才華;換句話說,不能以才華來認識聖人。因此,孔子這裡擬才配聖告訴我們有缺失,而這樣的缺失在後面那一段「示妄成障」有解釋,在看下一段的時候我們再來跟大家做分享。我們先來看第一段「擬才配聖」,第一個「但稱才美」。在這一大段當中,只有對才跟美做讚許,這叫但稱才美。「稱」是稱讚、是讚許的意思;「但」,只有稱讚他的才跟美。其實才跟美是兩件事情,才是指才華,美是指辦事完備,這是兩件事情,不是一件事情,只有在這個地方稱許。

  大家一定要知道,我們在這裡學中國傳統文化,要明白文化的根在哪裡,明白文化的本在哪裡。中國傳統文化的根本是道。孔子在《論語.述而篇》講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這四句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綱領。「志於道」,那個道,道沒有形象。老子說「道可道,非常道」,它沒辦法講,它也沒辦法想。沒辦法講,它不是物質,物質可以講。譬如說這個杯子,杯子可以講,它的材質、它的形狀、它的大小、它的功能、它的顏色都是可以描述的。可是道不是物質,道不能描述,所以它沒辦法講,你能講的都不是它。道沒辦法想,為什麼?它不是精神,不是精神現象,所以你沒辦法想,你能想到的都不是它。這是本體,這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根本。

  我們學道,學道就是要見道。這個見不是眼睛見,這個見是契入到那個境界裡面。剛剛說過,它不是精神,它也不是物質,怎麼契入?剛剛說因為不是物質,所以它沒辦法說,不是精神,所以它沒辦法想,所以你不說不想的時候你就契入了。這叫學道,這是根本。但是因為我們都不能不講、都不能不想,我們沒有這個經驗。聖人契入這個境界,他怎麼教?後學跟大家說,他契入這個境界他都講不出來。那怎麼教?教學就有手段,用什麼樣的方式來教學?用德來教。道不能教,因為道不是物質,它也不是精神。聖人契入了,你看他都說不出來,他能說的都不是。所以他順道而說,叫德。

  道不是物質、不是精神,它什麼都不是,它寂然不動。這是孔子在《易經.繫辭傳》裡面所講的寂然不動。但它不是死的東西,它是活的,所以孔子叫它「感而遂通天下之故」,它能感通。全部都是《易經》裡面講的。所以它不是死的東西,我們的感官接觸不到它,可是它存在。它存在,它沒有動,寂然不動;一動,一動就叫德。你看從道變成德,「失道而後德」,這是老子說的,「失德而後仁」。它動了,它動了就叫德。順道就叫明德,逆著道就叫昏德,聖人教學就用明德。那就清楚了,原來德是順著道的行為。你看那個行為就動了,它動了不離開自性,順著自性就叫德。所以,你看看我們學中國傳統文化,最重要的就是循著德而學習,循著德而過日子。你在這個德久了之後你就契入道,久而久之你就入道,你熟透了。熟到什麼程度?熟到不想、不講。不講,「欲辨已忘言」,你把想完全斷掉你就進去了。所以不熟不行。所以談中國傳統文化不能不講道德,而這兩個字不容易認識。一動,一動循著道,它就叫明德。這就是教學,這就是「由體起用,明體達用」。談中國傳統文化首先要談這個,這是根本,不是談才華,不是。

  「志於道,據於德」,下面還有一個「依於仁」。講德就好了,為什麼還要講仁?因為德很抽象,德你摸不到,它在內,德都是內功,你看不出來。一個有德的人,你從外表,他如果不外顯,你看不出來,一般的人看不出來。程度比他高的人看得出來,程度在他之下的看不出來。看不出來,對一般的人來講就不受益,所以它還要講仁,再把德更具體外顯,「仁者愛人」。外顯你就看出來了,我們一般人就比較能夠理解,比較能夠認識。這個人充滿愛心,這就比較具體,比德還要具體。所以「依於仁」。最後一句叫「游於藝」,藝就是這裡說的才,「如有周公之才之美」那是游於藝。所以藝是什麼你就清楚了。藝又比仁更加的具體,它外顯種種的才華,為什麼?為了仁。換句話說,我們學種種的才藝沒有別的,就為了依於仁。換句話說,這個藝裡面如果沒有仁可不可以?不可以。所以這章書我們能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綱領,這章書我們看頭就知道尾。你看擬才配聖沒有講到,一個德字都沒有講到,你就清楚了,可不可以?不可以。

  我們在很多醫院裡面看到四個字,這個匾額看到四個字,叫「仁心仁術」。這個術字就是剛剛講的游於藝。所以我們現在的人把藝術兩個字經常合在一起講,藝術藝術。這個術是什麼?就這章書講的才跟美,就是才美。這講到這個術字。可是我們要知道,這個術字上面還有個字叫仁,仁術,仁術是救人的。這不是只有指醫生,各行各業都有這個術。那是不是仁術?這個我們值得思考。請問仁術從哪裡來的?各位朋友,仁術從哪裡來的?從仁心來的。換句話說,沒有仁心,這個術會變成什麼?有一次有人告訴我變成技術。我說技術問題不大,技術是中性的。我說沒有仁心,這個術就變成害術,害人的。大家就清楚,這把根源講出來了,為什麼要依於仁,然後再游於藝?因為這樣子那個藝就是仁術,它不但不害人,它能夠幫助這個社會和諧。所以主要的談仁心。

  這個大家非常清楚了。所以這裡擬才配聖有問題,他只是在才華上跟聖人能夠匹配,聖人有才華,可是剛剛說才華不是他所以聖的道理,不是,千萬不要搞錯了。所以,你就知道,聖人的才華從哪裡來的?從本體發出來的。剛剛說感通,「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那個感而遂通就是他的作用、就是他的才藝,所以他無所不知、無所不能,這孔子在《易經》裡面說的。聖人都契入這個境界,所以他的才藝要不要學?不要學,不需要學,他一接觸就明白,因為感通。感是指環境對他的作用,通是他對環境所起的作用,感通兩個字是交互作用。但是他屬於被動,他沒有主動,感是主動,通是對應感的,百分之百對應,而且能夠百分之百解決能感的那個境界的問題,那就是才華,那就是才藝。這章書我們要先把這個核心的點認識清楚,我們在學習的時候才能夠契入這個境界。

  所以告訴我們,才藝它是外顯的枝末,它有根,根是什麼?根就是道、德、仁。古代有推薦的制度、舉薦的制度,譬如說我是一個老闆,我要聘請一個員工,我對這個人不了解,所以我要去打聽打聽,看看我要聘請的這個人勝不勝任,打聽,就問他的鄰里鄉黨,這個人如何?古人厚道,古人不會說人家的不好,都說好話。可是講了十句話,連一個德字都沒有提到,你就知道這個人可不可以用?這個人不能用。講了十句,裡面都講這個人哪裡好、哪裡好,才華好、技術好,一個德字都沒提到,人家就知道這個人不能用,這是古代的規矩。所以你看,擬才配聖,但稱才美有問題。

  我們看第一段,但稱才美下面「才藝超絕」,才華好。你看周公之才,周公多才多藝,那還得了!孔子這一生最仰慕的周公,周公是聖人,而且多才多藝,在經典裡面都有記載,才藝超絕。我們現在這個社會最欣賞這樣的人,才藝超絕。可是我們剛剛跟大家提醒有問題,有什麼問題?他有沒有仁的根?不一定。這裡我們留一個伏筆,等一下再講。他說才藝超絕,下面你看,「才者才幹。周公多才」,這是周公之才。沒錯,周公多才。就是有這麼一個人,跟周公的才華一樣好。再來那個美,周公之才,下面還有個之美。也就是說只有才不會辦事,這種人也很多,他辦事就把人家搞砸,那也很多。所以後面再加上兩個字叫之美。那美是什麼?我們對上去,「事皆完備」。不但這個人才藝超絕,而且做事做得非常完備,我們叫無懈可擊、滴水不漏,這麼樣一個人。你看做事能力也非常的強,既有才華,做事能力也強,就這麼樣一個人,跟周公一樣,外表一樣。所以這個之美,事皆完備。

  我們看下面,「美者事備,與麤惡對」,就是說跟麤惡相對。「麤」通米字旁,精粗的粗、粗糙的粗一樣。麤惡,就是這個人做事很粗糙,做得不好;跟這個相對,那就是完美。做事做得非常完美,很多人說我是完美主義者,喜歡把事情做得非常的完美,真的是滴水不漏。可是這是不是中國傳統文化?未必,因為都還沒講到根,全部都在枝末上講。所以我們今天這個社會,教育的引導好像只停留在才美當中,我們現在整個社會所稱許的好像也只有在才美這個表層。你看哪一個人很會唱歌,那是才;哪一個人打球打得很好,那是才;樂器演奏得很好,那是才,還沒講到美。他有這些才華,他未必能把事情做得好。

  可是這個社會又有一種人很有才華,像剛剛講的這些才華他都有,再來他是非常有領導統馭的大公司老闆,成功的企業家,他又有美,事皆完備。你看,有才又有美,我們這個社會非常讚揚這樣的人,很讚揚,對這樣的人豎起大拇指。而且這樣的人在這個社會裡面有高度的名聞利養,很有名氣,很有社會地位。這個在給我們一個現象,讓我們來觀察。我們今天學習《群書治要》,無非是要幫助二十一世紀怎麼樣從一個困局當中超脫出來。所以,我們在學習任何一章書的時候,首先對我自己,第一個有什麼啟發、有什麼幫助、有什麼轉變;第二個,對這個社會有什麼樣的利益,自跟他同時都要去思考。所以我們看到整個社會現象,現在所引領的是對才美的推崇。對不對呢?留一個伏筆,大家先想一想,這一章書會告訴大家答案。

  所以它這整段,我們看最下面,「才美兩兼,事多趨賴」,就指這個意思。這個人才跟美都兼備,兼備了之後,這個世界、世人大多數都往這個方向來靠近,仰賴這樣的人,仰賴這樣的人來做事、來當官。好不好呢?大家從整個社會現象慢慢就能看得出來。我們不說好,也不說不好,但是大家都能感受。這章書會把這個問題點出來,讓我們清清楚楚,我們這個世間現在走的這條路是不是對的。才美兩兼,這樣的人受到大眾的青睞,受到大眾的仰慕、讚歎,有沒有後遺症?你看,如有周公之才之美,它講的是這個。

  第一段講「但稱才美」。我們補充下一段,「未以德配」,沒有跟德配在一起。講了老半天,一個德字都沒有講,未以德配。我們看這一段,「周公聖德」。你看,這就是說周公,周公之所以為聖人不在他的才美,在什麼?在聖德。剛剛講「志於道,據於德」,他有道,他怎麼會沒有德?而在這個德上加一個字叫聖,那就清楚了,他這個德不但有,而且廣大無邊。你看就像天,天對我們有什麼德,我們講不出來,這叫聖德。你看,我們悉地而言天,天對我們有什麼德?一般人說不出來。聖人之德亦復如是。也就是說,一般人沒有辦法讚歎,讚歎不了。為什麼?眼界不夠、見地不夠,太淺,所以他沒有辦法讚歎。這叫聖德。這個我們都要清楚,這是周公之所以為聖人的道理,不在才美。

  而有聖德必然有才美,這是肯定的。為什麼?「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那個寂然不動就是沒有感的時候他什麼都沒有,外界只要有交互作用叫感,他什麼都知道。所以什麼都沒有叫無知,什麼都知道叫無所不知。你看無知不是什麼都不知道,它一起作用什麼都知道。那個什麼都知道,我們看起來叫才、叫美。可是他什麼都知道的所以然是什麼?是無知。我們能不能無知?我們想要求知,我們現在人求知欲很旺盛。你要求知,你就有所不知;他無知,所以無所不知。你看我們現在要求知,你就有所不知,而你所求到的知,比你不知的不知道要少幾千、幾萬、幾兆倍,那個不能用算數來說明。

  莊子說的,莊子說「人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你看生命,那個涯就是邊際,我們現在講邊際,生命有邊際,為什麼?壽命。我們能活一百歲,就讓你活兩百歲,那還是有邊。你拿一個有邊的生命去追求沒有邊的知識,你看知也無涯,知識有沒有邊?知識沒有邊。你看我們今天一個大學,我們念一個大學要幾年?四年,一個大學的科系要念四年。如果這個大學有一百個科系,你要念幾年?你要念四百年。大家有沒有四百歲?沒有。而一個大學的一百個科系,對環宇的知識來講那叫什麼?那叫滄海之一粟,九牛一毛都沒有辦法形容。所以我們要求知,這條路走錯了,完全走錯了。應該怎麼辦?應該求無知。愈聽愈糊塗了。

  這就是文化難的地方,文化不是耍嘴皮子,文化是真正能夠落實到生活當中的,落實到處事待人接物當中的,要在這當中練。練什麼?練無知。你說無知我聽不懂,很抽象。練寂然不動,練不動。動是哪裡動?心動。心為什麼會動?因為有七情,有喜、怒、哀、懼、愛、惡、欲。你只要有動,你就不能無知。所以在人事環境、物質環境當中練什麼?練不動,意思就是說練把七情拿掉,不要用七情來跟人相處,不要用七情來處事待人接物,要收心。你看有七情,心就會放出去,要收心。收心不是離開境界我很清淨,我不動心,不是,是在境界當中還能夠收回來。所以孟子講得好,「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這個字念放是名詞,念訪是動詞。你看心放在外面,你能不能把它收回來?能收得回來,你叫做有學問;不能收回來,你即使有十個博士學位,你都叫沒有學問。這是中國傳統文化。這不是我們現在人的理解,不是。我們學傳統文化,要先把這些觀念轉過來,你能轉得過來恭喜你,文化就會在你身上復興;你轉不過來,我們辦再多的講座都沒有用,這完全是功夫的問題、是境界的問題。這講七情。

  所以講「周公聖德」,談的是這件事情,不是其他的事情。這就是聖德,不抽象,其實非常的具體,只是我們沒有經常做這樣的練習而已,如果我們做這樣的練習,你也能夠成為周公,就是說你本來就是聖人。這叫「人之初,性本善」,每一個人都能跟周公一樣。但是你要曉得原理原則,周公之所以為聖人的道理在哪裡,我們現在要把它搞清楚,不在才美。可是才美很容易被認識,因為它外顯,所以當我們著在才美當中的時候,你就不能認識它的根,學習的方向就會有錯誤。這個錯誤來自於對道理的不明白,而不是來自於你不用功。你可能很用功,可是因為對道理不了解,所以花了很多的白功,用了很多的力氣卻沒有達到效果,都在才美上打轉,沒有到根裡面去。這是我們今天學文化,尤其是《群書治要》,一定要先辨別的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所以大家來這裡不是來求知的,反過來是來求無知的。把我們過去以為知的這些統統要拿掉,我的經驗、我的想法、我的看法,這些你拿掉愈多對你愈有利;你不拿掉,這些將來都會變成障礙。你看今天講障礙,就是馬濤老師剛剛不是賣了個關子嗎?陰天好還是晴天好?陰天太陽還在不在?還在。但是為什麼我們感覺到心情不好?因為有障礙。它不是沒有太陽,有,但是有障礙。障礙來自於哪裡?來自於求知。我知得很多,我懂得很多,我了解很多,我很厲害,這就是障礙,這全部都是障礙。可是我們這個社會鼓勵大家追求障礙,鼓勵大家往障礙的方向鑽,這個就是麻煩的事情。

  所以「周公聖德」,下面大家看,「舉未配德,示其失本」。你看看,沒有用德來做匹配,只是用才美來做匹配,這是什麼?失本,失掉根本。他只看枝末,把根本給失掉了,所以舉未配德。下面,「藝為貫道」,這就把剛剛講的游於藝說出來了。為什麼要游於藝?游於藝是為了貫道。我們開宗明義講的「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看起來那個藝好像是一個才華,外顯的才華,可是大家要清楚,這個外顯的東西是讓我們做什麼的?滿依於仁的願。換句話說,我如果什麼都不會,你說我仁愛、我愛人,那是一句空洞的話,你拿不出手。所以還得學才藝,做什麼?服務社會大眾,滿依於仁的願。大家今天念的《弟子規》,叫「泛愛眾」。我們拿什麼來愛眾?拿你的才華。所以這個才華不是自己受用的,這個才華完全給他受用,完全利他,這當中沒有一絲一毫的自己,這叫做聖德。換句話說,有一絲一毫的自己,你會在這當中起七情,你沒有辦法收心,你的心收不回來,那就是障礙。所以情會有障,情不是一個好東西。

  學傳統文化,情是一個最壞的東西。可是我們現在好像都在激發人的情感,這是一條危險的道路。譬如說我們告訴孩子,你喜歡,你就要去追求。不對,那是展現他的七情,那是以自我為中心,那個不對,他帶著這個來學習任何的才華,全部都叫做障礙。所以我們教學的出發點不能錯誤,還是要回歸到這四句話,「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而且順序不能顛倒,它的順序一定是這樣排列的,游於藝一定擺在最後面。為什麼?因為它有依於仁的指導,它不能離開仁。那個依就是依靠,依靠的意思就是說它不能離開,一離開就跌倒,依靠仁,這是不能夠忽略的一件事情。

  所以這裡講「藝為貫道」,就像這個盆栽一樣,大家看看,剛才講藝是什麼?是枝末,講德、講道是根本。所以這裡講到什麼?「藝為貫道」,叫根幹互滋。這個根,根是什麼?根就是道;這個幹,幹就是枝幹,枝幹就是藝;互滋就是它互相的滋養、互相的滋潤。你看看一棵植物當中沒有根,這個植物就會枯萎。花瓶裡面的花大概二、三天就枯了,因為它沒有根來滋潤它。而如果只有根,沒有葉子可不可以?也不行,因為它不能行光合作用。所以要有根、要有幹,根幹互滋。所以今天學傳統文化首先扎根,但扎根為了什麼?扎根為了枝繁葉茂,為了要結果,為了要開花。你看這就是我們學傳統文化有沒有偏頗?沒有偏頗。因為很多人學傳統文化強調道德,講到道德,會被現在實踐派的人認為這是什麼?這是反智,忽略技能。不對,中國傳統文化平衡、中道,它既講根,也講幹,可是告訴我們有次第,「知所先後,則近道矣」,就這個意思。這裡講到藝為貫道。

  我們看下面,「非藝即道,學者多惑」。告訴我們,不是說這個藝本身就是道,不是,這個藝是道長出來的工具,它是工具,它是貫道的工具,它是利他的工具,它是學道的工具。所以它下面說,「德為才本,藝乃道具」。這個道具不是我們演戲的那個道具,這個道具叫做求道的工具、學道的工具。所以藝是道具,很清楚了。你知道藝是道具,就知道為什麼要學藝?學藝是為了貫道、為了明道,為了回歸本體、契入本體,所以在這當中依於仁、游於藝。這個就是原理原則。

  所以中國傳統文化發展決定是對這個社會有幫助的。中國人幾千年來富國強兵,從來沒有侵略過任何一個周圍的友邦,沒有,為什麼?依於仁。但是不代表它就不富庶,盛唐那是很富庶的。我們今天學《群書治要》你就知道,盛唐的富庶那就是游於藝,萬邦來朝那就是依於仁的結果。這個大家都要非常的清楚,我們對歷史才能看得準確,才不會有偏頗。所以這裡講「德為才本,藝乃道具」就是這個意思。換句話說,我們今天要學才藝,一定要先有德,為什麼?它是根。根幹互滋,樹木就能夠壯大,就能夠蓬勃發展。這個道理大家都要非常清楚。

  這一大段,「擬才配聖」,我們就講過去了。我們看下一段,「示妄成障」。你看「如有周公之才之美」,有什麼問題?「使驕且吝」。你知道這個人有周公之才之美,為什麼他還使驕且吝?你就知道,他不懂才美是道具,他不懂,他不知道才美是貫道、修道、求道的工具,他拿才美來經營自己的自私自利,他就會走這條路,所以會使驕且吝。這個驕跟吝兩件事情,它不是一件事情,兩件事情。使驕且吝,這個就是什麼?這個就是妄,他看錯了,妄就是看錯了。他想錯了、想歪了,這不是他的錯,這是沒有接受教育的過失。我們剛剛講到每個人都有周公的本質,「人之初,性本善」,都能成為周公。怎麼學?「性相近,習相遠」,那個習就是障礙。告訴我們「茍不教,性乃遷」,你不教他,他那個障礙就會出現。為什麼?他會看錯,他會想錯。妄就是他看錯了,他想錯了。

  這個看錯跟想錯我們可以理解,我們今天學習的人,我們要能理解。能不能怪罪?不能怪罪。我們能理解,就能夠協助。換句話說,如果我們要怪罪的話,我們的協助就會產生障礙,因為怪罪裡面有七情,你不能帶著情來看這件事情。所以你要同理他,同理他不是同意他;你要包容他,包容他不是縱容他。為什麼?因為裡面有教學,裡面有聖德的表演,這大家都要清楚。所以這是一個教學的人一定要的基本信念。你不能怪他,不怪他並不是同意他的意思,是同理他,感同身受。你知道這個妄,你看為什麼叫妄?因為它不是真的。不是真的,一定可以拿掉,真的一定可以現前。真的是什麼?真的就是周公聖德背後的那個本體,那個一定可以現前,因為那是真的。那個東西沒有辦法現前是因為有障礙,這個妄就是障礙,「示妄成障」,妄產生了障。有妄之後,然後才有障,這個大家都要清楚。障怎麼樣消除?只要你把妄轉過來就消除了。這就是學習,這就是「教之道,貴以專」,這就是學習的方法。所以教育在哪裡興起?教育在「茍不教,性乃遷」當中興起,這就是教育的興起。所以中國人最懂教育,他知道怎麼做,我們今天要辦教育,要問老祖先,要跟老祖先學習。

  這裡講到「示妄成障」。我們來看第一段,對下來「正示二障」。今天的主題就在這裡,它這裡舉出兩種障礙。事實上不止這兩種,你看我們剛剛跟大家說的七情,喜、怒、哀、懼、愛、惡、欲。說老實話,七情也是歸納,事實上情有沒有數量?我們知道沒有數量,無量無邊,但是為了教學的方便,把它歸納成七個。大家如果去讀《中庸》,《中庸》再把七個歸納成四個。七情是在《禮記.禮運篇》裡面講的,它講七個,事實上是把無量無邊的情感歸納成七個。在《中庸》再歸納成四個,叫做喜、怒、哀、樂,再歸納成四個。這都是歸納。所以千萬不要認為說只有那四個、只有那七個,那就錯了,無量無邊。所以這就是求道的困難。可是也不困難,雖然它無量無邊,可是大家要知道,擒賊先擒王,就找那個最厲害的,你把它給收服了,其他就沒問題了。

  所以這裡講兩個。你看,從七情當中再歸納,再從四個,喜怒哀樂當中再歸納,兩個,「使驕且吝」,這兩個還是七情,還是從那裡歸納過來的。告訴我們這是障礙,而且這是重障,就我們今天的題目,「二重障道」,兩個重障。障礙什麼?障礙我們入道,障礙我們無所不知、無所不能,它障礙這個。我們有所不知,我們有所不能,就是我們帶著這個。我們帶著這個,我們就很可憐,我們不能像聖人那樣的自在,不能像聖人那樣子可以幫助一切與他有緣的人、有關係的人,我們做不到。不但我們現在沒有辦法幫助,我們現在還添麻煩,還為我們身邊的人添了不少的麻煩。為什麼?因為我們有障礙,因為我們待人處事接物帶著這些情感,我們對它非常非常的難分難捨,所以在這個情底下,通常加一個字叫執。這就是我們學習第一個要對應的、對治的對象,講了兩個。但是不要誤會,不是只有這兩個,這兩個是首犯、主嫌,你打擊犯罪先打擊那個主嫌,剛剛講擒賊先擒王,你把這兩個收服,使驕且吝。

  「正示二障」,我們來看第一個「使驕」,我們對上去,「貢高我慢」,這就是驕。什麼叫做貢高?就是我比你高;什麼叫我慢?因為我比你高,所以我的態度就沒有謙和,我的態度就相當相當的傲慢。這是什麼?這是障礙,這是入道的障礙,貢高我慢。你看看這種情緒是重障,這是第一條,使驕。「且吝」,我們對上去,「慳鄙吝惜」,貪,這就是貪欲。對我所有的不願意給人、不願意跟人分享,我要永遠據為己有,我很吝嗇、我很慳貪,這個情緒是重障。你看,他舉這兩個。就有這兩個,你再有周公之才之美,假的,那不是真的。什麼意思?沒有根。從哪裡看出來沒有根?從這兩個障礙看出來了。從這兩個障礙當中看得清清楚楚,你那個才美是假的,是沒有生命力的,是花瓶裡面的花,是不能持久的,是不能受用的,它沒有發展性,它只會帶來無限的麻煩。所以從這個地方看才跟美,我們就能夠更清楚中國傳統文化走的脈絡。

  我們來看第一條「貢高我慢」,第一個「慢心略辨」,我們先要把慢的概念略略的分辨分辨。我們來看第一條,「恃其雋才,自是非他」,這就是慢心。恃就是仰仗,仰仗自己有高等的才華,雋才。當然這個才有相對的,跟比我們還要差的人比,我們當然比較高,可是跟比我們高的人比,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可是只要一個人仗著自己的才華,雋就是高美的才華,我才華很好,而仗恃著這個,他一定會有一種情緒出來,什麼情緒?「自是非他」,有這個情緒。什麼叫自是非他?那個是就是肯定,那個非就是否定,這兩個字都當動詞。所以什麼叫自是?肯定自己;什麼叫非他?否定別人。大家想想看,肯定自己,否定別人,在這個社會多不多?不能說少。這樣的態度能不能學中國傳統文化?不能。為什麼?他決定沒有辦法契入那個境界,絕對契不入。

  「自是非他」的人會怎麼樣?會自賢愚他,會自讚毀他,會自貴賤他。大家看,這個是就是肯定,肯定自己;這個非就是否定,否定別人,我都是對的,你都是錯的。再來,我比你高,自賢愚他,我比你聰明,我的看法比你高明,你的看法很拙劣。自貴賤他,我比你高貴,我的身分在你之上,你不算什麼。自讚毀他,只要我的都是好的,然後我的好拿來批評別人的不好,自讚毀他。大家看看這些是不是障礙?是障礙。有這種情緒,你就了解這個人學文化,他肯定沒有辦法理解、契入文化的精髓。換句話說,這個人有沒有道德?這個人沒有道德;有沒有仁愛?這個人決定不會有仁愛。你看他好像很仁愛,那是假的,他有目的,他有企圖。這個都不是講別人,這講我自己,不要看別人。因為這全部講自,就是我們自己要去檢討,我們自己有沒有這種意念,有沒有這種情緒,有沒有這種情感,在我內心當中不斷的翻攪;有,我們要趕快調服它。能不能調服?可以,不要忘了那是妄。這是假的,這不是真的,假的一定能夠調服。為什麼現在假的力量那麼強?為什麼?因為我跟它太熟悉了,沒有人提醒我,所以我會以為我都是對的,我都以為我比你高,我以為我比你還要完美。所以這個大家都要清楚,這只是看法跟想法有偏頗而已,不是他壞,他不壞,他轉過來他也是聖人,要能夠看得清楚這一點。這叫慢心。

  再來,下面「舉過識障」。就是他有這種心態,他會產生什麼過失、什麼樣的障礙?我們看下面,「不能下心,敬事親師」。也就是他有這樣的態度,他自是非他、自賢愚他、自貴賤他、自讚毀他,他有這種態度,他會有什麼過失?他的過失就是不能夠下心來奉侍父母、來奉事老師;換句話說,這個人不孝,這個人不敬。大家一定要清楚,孝敬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根。這個人他不孝不敬,能夠契入中國傳統文化的綱領嗎?決定沒有辦法契入。這就是他的過失,這就是他的障礙。你看「舉過識障」,認識障礙在哪裡。我的心很高,我能不能曲下來恭敬父母?不能。我能不能曲下來事奉老師?不能。那你注定一輩子愚痴,為什麼?你沒有老師。為什麼?他們都沒有資格當我的老師。我恃其雋才、自是非他,你怎麼會進步?一輩子愚痴。所以它障礙智慧,它把我們的智慧給障礙住了。我們會不會學習?你就不會學習。為什麼?你夠了,你已經是天下第一,你還跟誰學?你看這個問題就把我們的智慧給障礙住了,沒有例外的。只要有一個念頭,我夠了,這個人就不會再進步,肯定不會進步,因為他不想學了,他才有這個念頭。

  所以這都是讓我們來檢視我們自己心態上有沒有理解錯誤,有沒有形成障礙的一個診斷,就我們要去診斷這件事情。修學的人要有這種敏感度,要觀察自己內心這些七情有沒有波動。但是這有程度上的差別,這我們後面都會講,有的人程度重,有的人程度輕。有學習的人程度會比較輕一點,沒有學習的人程度就會比較重。從程度重跟從程度輕看出什麼?看出這個人的氣質。古人說得好,學問在變化氣質。所以大家了解這些道理之後,我們高慢的心就會怎麼樣?慢慢的降伏,然後這個人他就會溫和,這個人看起來就有道氣。道氣的相反是什麼?是俗氣。你看,我們慢慢從俗氣變成道氣,那個氣分就出來了,所以學問在變化氣質。所以我相信大家在這裡學四天,道氣都會跑出來,這就是學問的力量。

  所以為什麼要學?說老實話,有人問孔子,人什麼時候開始學?入胎就開始學了。學到哪一天?孔子的學生問孔子,學到哪一天可以不學了?師生,老師跟學生都是在旅遊當中在學習,他們正好經過墳墓,孔子就指著墳墓說,到這裡面就可以不學了。所以你看看,我們如何變化氣質,在這裡我們非常明顯的看到了。我們看到這個之後,我們開始從什麼地方學起?「敬事親師」開始學起,降伏傲慢。所以「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你看是不是恭敬、是不是謙卑?是,從小學的。有人把這個話給解讀錯了,他說學《弟子規》把人給教成什麼?奴隸,奴役性格。這誤會了,他誤會了,「父母呼,應勿緩」,不是成為奴隸,是學謙卑,是把高傲的心降伏,這個能夠幫助我們破障,能夠幫助我們入道,能夠幫助我們拓展智慧,感而遂通。所以一定要明白這個道理,學習才不會有偏頗,有偏頗都是因為道理不明白,這我們都要理解。這是講到他的過失。

  下面,「我慢高山,法水不入」。你看,我慢就像高山一樣,水往低處流,所以法水入不進去。他以水來形容學問,法水。你看,我慢如高山,法水怎麼進得去?所以一定要先怎麼樣?一定要先把這杯水倒空,要先倒空。古代形容求學,就像是拿一個杯子要給老師添水,請老師給我水。老師那個水叫甘露水,他給我甘露水。老師一看看,這個杯子裡面有毒,老師給不給?老師不給。因為老師給你甘露水,老師是甘露水,給到你這裡變成毒藥,老師能害你嗎?所以老師不給。所以不是老師吝嗇,老師說不給,什麼意思?先叫你把杯子洗乾淨。這是第一種不給。第二種不給是這個杯子有漏,這個杯子下面有破洞,老師也不給。為什麼?白給,給你漏掉了。所以老師不給,意思是什麼?叫先把杯子補起來。這是第二種不給。第三種不給是這個杯子蓋起來,蓋起來老師怎麼給?所以老師要先叫你把杯子立起來,他才能給。那個蓋起來的就是我慢。所以這三種不給,這三種不教,不是老師放棄這個學生,這個不教就是教,這個我們都要認識到。所以我慢如高山,法水沒辦法入,不是老師不疼愛學生,老師哪有不疼愛學生的道理?這是講到貢高我慢,你看障礙什麼?障礙智慧,把我的智慧給障礙住了,就是我再也不能夠提升,我再也不能夠把境界往上提升。這是第一條。

  第二條「且吝」,這個吝大家看,「奸鄙吝惜」,這個就是不肯給,小氣、吝嗇。我們來看這一段,「吝態略辨」,就是把吝嗇這個態度略略的分辨一下。我們來看這一段,「內外資財,不喜於捨」,這叫吝。什麼叫內外資財?外我們很能夠理解,就是我們的錢財,我們的財物這叫做外財。譬如說這個杯子,我覺得這是我所有的,你肯不肯給?你不肯給這就叫吝。所以吝跟儉不一樣,節儉不一樣,節儉是對自己,吝嗇是對別人,就把這個搞清楚。內外資財,剛剛講外財,還有叫內財,什麼叫內財?體力,我們的體力,我們的經驗,這都屬於內財。我們現在說,這個書本有什麼?有智慧財產,這叫內財。有智慧財產,這個人吝不吝?吝。所以要怎麼樣,要放棄智慧財產,他的障礙就沒有了。換句話說,如果我不能放棄智慧財產,你使驕且吝就有一分。所以智慧財產在中國人的認識裡面是沒有的。所有的古書,你能找到的線裝書,你到後面去看,絕對沒有「版權所有,翻印必究」,決定沒有這八個字。這八個字是障礙,而且是重障,這大家都要清楚。不是說中國人不守法,不是說中國人喜歡侵權,沒那種事,不是這個,你都看錯了,你想歪了。這是吝的問題,使驕且吝,內外資財,不喜於捨。

  我們來看「舉過識障」,它障礙什麼?他不肯幫人,不肯幫人就傷害仁愛。仁者愛人,他居然不想幫人,這傷害仁愛。一個障礙智,一個障礙仁。你看下面,「傷慈害仁,見善反嫉」。這種吝嗇的人看到人家做好事,他心裡面酸酸的,見善反而會嫉妒。而且傷慈害仁,他不願意幫人。剛剛不是講依於仁嗎?仁心、仁術嗎?你看他沒有仁,他那個術叫什麼?害術,害人的。他有再大的才華,他都害人,那沒有什麼好稱道的。從中國傳統文化的角度來看,不應該如此,傷慈害仁,見善反嫉。你看,我們今天大家來學習《群書治要》,這是什麼?這是善。可是我們今天辦這個會辦得這麼成功,改天有另外一個團體要辦,我們要不要去協助它?要。不能說我去協助你,你要是比我成功怎麼辦?見善反嫉,那不行。協助他,希望他怎麼?希望他超過我,這就是中國傳統文化。「見人之得如己之得,見人之失如己之失」,物我一體,他好跟我好一樣,這就是中國人的心胸、中國人的態度。

  我們最後做一個總結,就是下面「慳財不施,怨懟滋生」。你看,我們對於財富不肯施予,我們就會跟眾生結怨、結仇,叫「一家保暖千家怨」。我們辦活動辦得很好,我們不肯去幫助別人,不肯把經驗教給別人,以後別人就不會來擁護我們的活動。這個就告訴我們一報還一報,這個人的人生路就愈走愈窄,這叫「使驕且吝」。這節課時間到了,我們休息一下,謝謝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