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大馬中心第二屆中華傳統文化進修班—四五OO年前中國的遠祖是如何教導他的後裔  蔡禮旭老師主講  (第五集)  2010/5/5  馬來西亞中華文化教育中心  檔名:55-053-0005

  大家早!大家特別的好學。所謂「事事留心皆學問,人情練達皆文章」,記得第一次我們在古晉,也有一次進修學習,我在房裡面,一進門,看到一個「十心語」,對我們也很有啟發。十心語,「做人要愛心,對人要寬心(多寬恕、包容),幫人要耐心,說話要細心,做事要專心,逆境要忍心,修學要恆心,時時要觀心,事事才順心」。

  這個十心語也告訴我們,我們修學、求學問,根本下手處在這顆心,在起心動念處。第一句,「做人要愛心」。我們所有處事待人接物,都是設身處地為人著想。有這樣的態度非常好,為什麼?慢慢的把自我放下、把自私自利放下,這個是會用功。所以師長一直說,從哪裡開始下手?念念為人著想。「對人要寬心」,包容。人家做得不妥當的地方,不要計較。「先人不善,不識道德」,文化已經斷了好幾代了,大家現在不是很懂這些處事待人接物的道理,「無有語者,殊無怪也」,沒人告訴他,我們不應該去責怪別人。其實當我們在想著師長這些教誨的時候,這句話有沒有入我們的心?入了我們的心,我們就在道中;沒有入心,叫知識。師長講經講得非常的透徹,假如我們沒把老人家的話入心,那是增加了一些知識而已、學識而已,沒有去轉變自己的心態。積累的知識愈多,沒去改心,沒去力行,那會像《弟子規》說的,「不力行,但學文,長浮華,成何人?」我們同修之間互相觀察,聽師父講經三年之後,一般的人都可以辯才無礙,大家談起道理來都是一串一串的。可是在講的過程當中,可能講得對方已經聽不下去了,已經口吐白沫了,我們繼續講,都體恤不到對方了。這個時候,我們增加了知識、增加了傲慢,卻反而沒有能時時提起為對方設想的心。

  所以,我們要很謹慎學習的態度。學習是不斷淘汰我們的習氣,而不是增加很多的傲慢,甚至增加很多的貪著。我們學習也會貪著,這部經我也要聽,那部經我也要聽。我曾經還沒有學傳統文化以前,在社會上曾經參加過一些課程,結果發現一些朋友是這個課也上,那個課也上,每一次上了課就會發一個獎狀。一進他們家,獎狀貼了整個牆面,然後告訴大家,「那個課我也上過了,那個課我也上過了,而且上那個課還花了幾千塊錢」。我們感受一下,他的學問上去了嗎?學的東西變多了,可是他的心性在往下沉淪,他傲慢了、他炫耀了,他自己不知道。所以我們聽師父講經貴在內化,把道理變成自己的存心,這個才是正確的。我們聽完師父講的「無有語者,殊無怪也」,沒人告訴他,你不要跟他計較、不要責怪他,這個心就平了。假如我們看到別人不對了,還很氣憤,這一句話又白聽了。這個就變成我們拿師父的話來消遣,或者拿師父的教誨來要求別人了,這個都不是正確的學習態度。所以對人要寬心。

  「幫人要耐心」,幫助人不是那麼容易的,你得要設身處地,你得要善巧方便,以他能接受的方法來協助他。再來,「說話要細心」。像《常禮舉要》裡面有提到的,說話以前要可以感覺到周圍的人事狀況,「見失意人不談得意事」,最近他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情,結果我們還在那裡「哎呀,我最近好得不得了」,講著講著,人家就很難受了,這個心柔不柔軟可以感覺得到。再來,細心,很重要的,信、達、雅。信,是如實的把人家交代的話傳過去,不要加加減減。我們現在很容易聽人家的話,又加自己的意思傳過去,有時候都會造成誤解。這個信很重要,聽仔細,然後傳話過去,這個都是要很細心才做得到。假如我們在聽人家講話,進而要傳,聽的時候就很急,很可能就沒有辦法達到如實的把話給人家傳過去了。所以時時心要調伏、要定、要柔和,聽清楚了再給人家傳過去,不然我們說話,無形當中都會犯過失的。假如怕記不住,常常身邊帶個小簿子,人家交待什麼事,寫下來、寫清楚再去傳。這個都是體現我們做事的謹慎跟負責任,體恤他人,不忍心把人家的事情辦壞。這顆心都是從這些細微之處開始練起的。

  達,當然我們在講的時候要講得清楚,字句分明,不要講得太快。甚至於要傳的時候,如實的傳,然後自己整理整理,怎麼樣講,聽的人會更容易明白。這就是通達,講話很通暢,讓人家聽了很容易理解,這個是達。有時候你確實把交待給你話的人的話記清楚了,但是很可能他講得比較沒有系統,可能東一句西一句,這個時候透過你把它整理好,怎麼講,聽的人會聽得更明白。這樣就很好,達。你假如有這個心境,身邊的人都會覺得給你辦事他特別放心,讓人放心叫不惱害眾生。我們修學的人都說要持五戒,不殺、不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喝酒,這個不殺不是只有字面上殺害生命而已,更深的意義是不惱害眾生,就是不要因為自己做得不好、自己的行為不好,而讓身邊的人痛苦,或者是不放心、不安。我們做任何事情都要讓上司操心、都要讓上司提心吊膽(聽說現在不只吊膽,還要吊肝),這個就是惱害,盡添亂子,那就不行了。期許自己,在這些做的事當中更謹慎,讓人更放心。這個雅就是文雅、柔和。比方說,給我們交代話的人帶著情緒,透過我們,這個情緒消掉了,傳過去是柔和的。甚至於有些對立的話,消掉了再傳過去。比方說一個男子媽媽講完話,要他傳給太太,這個時候他要會傳。把一些好的傳過去,不好的自動消音。這個就是在傳話的過程當中,雅,修養,能夠增加人和,而不增加對立、增加誤會,這個就是雅的功夫了。

  所以「說話要細心,做事要專心」,我這裡怎麼空一格(黑板上少寫一個字)?剛剛就惱害眾生,很多人都在那裡想,「怎麼這個字不寫?」剛剛那五分鐘都沒專心聽,有沒有?(聽眾答:有。)這叫執著,放下就好了。當然,你這個執著是我造成的,所以我有過失。「做事要專心」,專注,才能把事情做好,才有定力。不能坐在椅子上做事情,腦子都在想其他的事,這個就不妥當了。而且這個是沒有盡忠職守,我們該做事的時候心都定不下來,這就對不起領導、對不起工作了。「逆境要忍心」,逆來順受,也是考驗人肚量要大。修學要有恆心,確實,修學絕非一蹴可幾、一日之功,最忌急躁、急於求成。所以修學要有恆心,堅持不懈去學。而且用心要在當下,人一想「還要多久、還要多久」,他的煩惱、恐懼就起來了。就像爬樓梯,今天你去爬九華山,怎麼爬?大家去爬過九華山沒有?山很高,假如你一看,「這麼高!」你腳就軟了。你假如就看著前面這一梯,你都不去煩惱,「怎麼這麼高,怎麼這麼多!」你都不去想,安住在當下,盡心盡力做好每一分鐘、走好每一步。可能當你走到的時候,「怎麼到了,怎麼一點都不累?」因為你沒想累,它就不累。你一直想「好累哦,好累哦」,它就累給你看。所以有恆心,「日日行,不怕千萬里;常常做,不怕千萬事」。

  我們要很清楚,一個人最重要的是自己心境的提升。因為我們都沒有覺悟,怎麼去幫人家覺悟?假如我們現在在做事的過程當中,心都很煩躁不安,我們的覺照已經失去了。我們辦再多的課程,好像人家聽了很感動,好像在利益他,事實上自己沒有覺悟,而能覺悟別人,無有是處,是不可能的。我們辦了課程,他很受益,那也跟他的家教、跟他過去世的善根有很大關係。絕對不是只要我們辦一個課程,他就改變了。我們辦一個課程是緣分,當然也是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還有他的家教跟他的根基在那裡支持著他。所以我們辦課程,更重要的是歷事鍊心,提升自己。我真正在服務別人的時候,有沒有辦法「做人要愛心,對人要寬心,幫人要耐心」,有沒有能夠提得起這些態度來?

  所以辦活動是在歷鍊自己,別人是來成就我,來讓我了解我現在的功夫到哪裡。不然我們都覺得,「你看我幫多少人、幫多少人」,傲慢又起來了,居功又起來了,清淨心又不見了。所以修學最重要的,時時要守住、守好自己這顆清淨心。當前負責的事情,隨緣盡力,但是不可以操心,一操心,心煩意亂。而且自己心煩意亂,旁邊的人能不能感覺到?那就麻煩了,就一堆人愈學愈苦。你說,「可是事情太多,我實在整個心沒有辦法定下來」。那就要量力而為,你就不要做那麼多事情,能做三件,做三件就好,不要打腫臉充胖子,做五件、做十件。打腫臉充胖子能充多久?我也沒經驗,沒實驗過。撐不了多久的,要穩紮穩打。尤其是時時要觀心,看自己的心是不是在道中。都有這樣的心境觀照自己,事事是好事,都是來成就我的;人人是好人,都是來幫助我,都是來給我發考卷,讓我能知道自己的狀況。你就會感謝所有的事、所有的人,那就沒有壞事了,這樣事事就能順心了。

  我們的同仁做了這個十心語,那都是他們對我們的用心,我們好好的來領受這些寶貴的智慧。包含最近大家吃飽飯都是在湖邊散步,請問大家,你們多久沒有在湖邊散步了?Long time ago(很久以前了)。其實我們的心可能常常都是在急躁當中,都不知道原來日出這麼美,原來月亮這麼圓,原來湖水這麼清澈,原來樹隨風飄逸這麼樣的美好。其實我們的老祖宗常常都在這些天地萬物體會做人的道理。因為他的心很定、很安。定,一接觸人事物,他開智慧,所以叫處處留心皆學問。樹也是我們的榜樣。大家看那個樹,它根基扎得很牢,它根是不變的。可是風一吹它,它有沒有說,「你不要吹我?」它沒有,它隨緣。隨緣,大原則不變,其他的不要太執著。跟人家配合的時候,能隨順,隨順,可是根不動。所以枝葉在飄,叫隨緣,但那個根扎牢了,叫不變。不變的是仁愛心,不變的是清淨心,不變的是真誠心。但是跟人相處就以眾人可以接受的方式跟他們互動就對了,不要執著一定要怎麼做。樹是完全無求的在對待一切人,甚至一切生命。你看樹葉,每天都放出氧氣,讓生命延續;它的樹幹、樹枝可以給人建房子,可以給鳥做窩;它的果實可以給生命食物。所以整個樹的所有部分全部都是奉獻給自然,它無求。我們反觀自己,我們好像做了一點事情就希望別人回報了,比起樹的犧牲奉獻精神,我們就差一截了。處處留心,都可以給我們啟示。

  我記得前不久,我到深圳去了一趟,遇到了我們吳小蘭副市長,大家認識嗎?是葉選平先生的夫人,葉劍英元帥的媳婦。老人家已經八十二歲了,站在台上講了兩個多小時,臉不紅氣不喘。這是我學習的對象,我二十八歲的時候都辦不到,她八十二歲還辦得到。那是有道理的,她自己學過中醫,很謹慎養生。所以她能這樣,都一定有她下的功夫在,不是偶然的。當下了課以後,我們跟吳市長坐下來,她有幾個動作讓我非常的佩服。我們給她端上了一盤水果,她說:「我不吃了。」「吃兩個,沒關係吧。」「吃兩個,其他的就浪費了。」大家注意,吳市長,在古代叫一品夫人。以前的官員分九品,她先生已經當到最高的行政職務了,他是一品官員,這麼大的福分。可是我們在這些細節當中看到什麼?她節儉到連幾片水果都不願意浪費。她福為什麼這麼大?我們那天講到,人假如把自己福報花完了,本來可能是八十歲,六十歲就走人了。可是她本來命有八十歲,她很節儉,她可以活到一百歲。難嗎?難在哪?我們今天沒有這麼高的福報,節儉不難。這麼高的福報還能節儉,那個就不容易了。當我們的同仁把她的皮包放在旁邊的椅子上,吳市長順手就把自己的包又放在自己的屁股後面。大家看懂沒有?她這麼大的福,她可以指揮很多的人,可是她居然一個皮包都不願意去佔一個位子。

  師父講的,人在順境當中最難修。順境,福報現前,容易貪著。你福很大了,「誰照顧我都是應該的」,就墮落了。這麼大的福,還時時會為身邊的每一個人著想,不要去佔到人家的位子,還勉強自己坐比較小的位子,把皮包放著。人情練達皆文章,事事留心都可以給我們很多的啟示。所以《弟子規》才說到,「見人善,即思齊,縱去遠,以漸躋。見人惡,即內省,有則改,無加警」。今天我們讀了這句話,把它記起來,沒有入心,這個還是知識。而且很可能我們會拿著這句去要求別人,那就不妥當了,學習就會愈偏愈遠。但是這兩句是拿來改自己的心,那就有味道了。「見人善,即思齊」,一定把自己的嫉妒心去掉,看到別人好,高興,隨喜他的功德。嫉妒心會造很大的業,在團體裡嫉妒一個有德才的人,對這個團體的損失就很大,甚至還會造成人與人失和,這個就罪孽深重了。

  在歷史當中,因嫉妒心最後被腰斬的人太多了。我們看秦國的李斯,他當到宰相,福已經很大了,但是嫉妒他的師弟韓非子,把師弟給害死了,最後他的兒子跟他被判腰斬。所以一個人去掉嫉妒心,能不斷的推薦有德行的人,叫「進賢受上賞,蔽賢蒙顯戮」,推薦賢德之人,這個受上天最多的賞賜。在歷史當中,鮑叔牙推薦管仲,讓齊國興盛,而且推薦管仲當他的上司,他完全不嫉妒,他只想著讓國家團體好。鮑叔牙的後代十幾世都是名大夫,「積善之家,必有餘慶」,因為他的父親、他的祖上念念為天下百姓著想,難得。蔽賢,甚至是害賢,會遭受到非常明顯、非常快速的報應。剛剛我們舉的李斯,他就斷子絕孫了,而且嫉妒的還是自己的師弟,就更要不得了。所以修道,我們要心量擴寬,嫉妒心一定要放下。「見人之得,如己之得」,人家獲得什麼了,我們替他高興;人家有什麼能力了,我們讚歎他、學習他。

  大家這幾天有沒有讀《大學》?(聽眾答:有讀。)這一段大家再配一句經句來體會,「若有一個臣,斷斷兮,無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家有很好的德能、才能,他就覺得跟自己有是一樣高興。「人之彥聖,其心好之」,人家很積極讀古聖先賢的經典,他在旁邊說:「哎呀,讀這些書太好了,我也好好來學習。」完全沒有嫉妒心,肚量非常大,去成就別人的心,這樣才是好的領導、好的幹部。但另外一段又說了,「人之有技,媢嫉以惡之」,他嫉妒、厭惡了。「人之彥聖,而違之俾不通」,他還去破壞人家學習,這個就是嫉妒心起作用。

  所以諸位學長,你們以後要起用團體裡的重要幹部,首先他一定要「見人善,即思齊」,不能有嫉妒心,不然殺傷力太強。我們今天真的能時時保持這個「見人善,即思齊」,每天見的人事物,都從中效法學習,今天快不快樂?「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快不快樂?(聽眾答:快樂。)我們這一路上學習,有沒有每天愈來愈快樂?(聽眾答:有。)我很慚愧,我沒做到。你假如能保持時時「見人善,即思齊」,每天都有體會,每天都覺得很充實,一定快樂;提不起這個態度,見人過,就不快樂了。

  「見人惡,即內省」,這個也提醒我們,學問都是往內,不是去要求任何人,跟別人不相干。我們自己學問有沒有成就,跟別人不相干。而且我們身邊每一個人、每一個景象都是來歷鍊我自己的修養,他們都是來演戲演給我們看的,來啟發我們的,我們可不能執著。而且「見人惡,即內省」,我自己有沒有?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甚至於見人惡,即承擔。我們看到社會不好的行為,就代表這個社會缺乏了什麼,我們就去把它補上什麼。這個叫見義勇為。這個世間不講孝道了,我們把孝做出來;這個世間不講信用了,我們「凡出言,信為先」。不去批評現在的情況,而是積極的盡自己之力,把這個狀況給扭轉過來。可能有人又會想了,「哎呀,我自己的力量根本不夠」。不夠就不做嗎?還是要做,「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我心」。而且,事實上至誠是可以感通的。我們說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真的有一千只手嗎?那個是表法的。當一個人至誠的慈悲心現前的時候,他一個手動了,千手都被他感動,都一起來做了。

  我們河北就有一個觀世音菩薩,白方禮老先生。他七十多歲的時候回到家鄉,看到有一些小學年齡的孩子怎麼還在那裡耗時間玩耍,沒學習,他老人家看了很心疼。因為他不識字,一生感受到沒有文化的苦。了解情況,原來這些小孩家裡沒錢繳費用。當天老人回去,輾轉反側,沒睡著。這個事情已經是二十多年前了。他就起個大早,開家庭會議,把他的孩子統統召集起來,對著他們講:「我要把我這一生五千塊錢積蓄都捐出來,讓這些沒錢讀書的孩子讀書。」他的孩子說:「爸,你瘋了!這是你的老本,你都捐出去了,你以後吃什麼?」可是老先生說:「你們別管,這是我的錢。」結果他拿去學校捐,人家不敢收。他在那裡哀求,最後大家覺得再拒絕這個老人實在是太殘忍,就收了。而且不只這樣,老人家從那一天開始重操舊業,踩三輪車,把賺來的錢積累到一定數了,統統捐給沒錢讀書的小孩,以至於到大學生都有。光是大學生,好像就接濟了三百多個大學生。一天差不多賺個二三十塊、三五十塊而已,他就這樣踩了將近十五年,快九十歲了。把他統計一下,他這十幾年踩的三輪車總共可以繞赤道(地球最寬的這個赤道)十八圈。

  一個七十幾、八十幾將近九十歲的老人,他能這樣子去付出,他那顆慈悲心是達到極處,完全忘我。我們看到那個報導,他在天津火車站前面搭個小房子,在那裡賣東西,幫人家看車子。那個環境到冬天是幾度?我們想一想,他到底是怎麼過來的?確確實實,養天地浩然之氣,「能外形骸者,天不能病」,他完全無我的時候,正氣凜然,都不生病。那個是「義理之身」,他的身體完全充斥著對我們這個社會、這個民族的使命感。有一次甚至於是半夜了還沒回來,家裡的人著急了,趕緊出去找,找了一夜都沒找到他,在家裡等。後來太陽出來了他才回來,家裡的人說:「爸,你昨天去哪裡了?」他說:「昨天那個客人路途比較遠,我趕了一夜把他送回去了。」他孩子說:「爸,你不要命了!」他父親笑一笑,就進去了。在十多年的歲月當中,不知道在車上吃了多少餐,而那一餐是什麼?一個饅頭配著白開水,就這樣過來了。

  有一次,白老先生到大學去捐款,學校就打電話,要派車去接他。他給學校講:「你車子不要來了,你把那個油錢省下來,捐給他們讀書。」他自己想辦法到了。結果到了以後,因為捐錢的都是西裝筆挺的企業界,或者各方的名流捐錢,只有他穿著非常樸素的軍大衣。他一進來的時候,大家愣了一下,但是接著是一片掌聲。後來他們親自把助學金頒給學生,很多接了老人家助學金的孩子都說到,他握著老人家粗糙的手,他一生都不會忘記。所以白老先生接濟過的大學生畢業之後,都能隨分隨力的去付出、去做公益。我們感覺一下,這個老人家的精神傳遞給了多少人?他一手動,千手都動起來了。當場結束之後,突然有一個學生,新疆的一個孩子,他舉手說:「校長、老師,可不可以讓我講幾句話?」就讓這個孩子上來了。他說,河北當地的一個很好的企業已經跟他談好了,他畢業之後到那裡去工作,他說,「今天我看到白老先生的精神,我決定回到我自己的故鄉,盡心盡力回報我自己的故鄉,我不打算再留在這個大都市了」。當場這個孩子的善心、知恩報恩的心就被他給喚醒了。

  後來,老人不能騎車以後,他就專門賣東西,幫人家看車子,再收一些費用。就是做到他完全不能動了,他心裡還在掛念。後來他九十多歲的時候生病了,這個消息傳開,整個天津一帶(河北附近)的人要求報社每天都要登他的新聞,捐款就像雪花一樣從四面八方匯過來。我們看白老先生,他有沒有錢?可能我們都比他有錢、比他有體力。他是在物質上、在身體上,他的條件可能排起來是最後的、最不足的,可是他的至誠心卻喚醒了無數的人。所以我們不管社會現在怎麼樣,我們只問我們中華兒女的赤子之心拿出來沒有,這個才是最關鍵的。

  我曾經聽到佛家的一個故事,有一只鳥叫歡喜首,牠居住的森林失火了,結果牠就趕緊飛到河邊,含起一口水,以完全忘我的速度趕緊回到火場,把水吐下去,然後又繼續飛回河邊,就這樣一直在那裡拼命的飛。天上的天神看到了,說:「這個鳥是在做什麼?這麼救怎麼可能把火給滅掉呢?」所以天神化身下來,就問這個歡喜首(這隻鳥)說:「你這麼救火,怎麼可能把火給滅掉呢?」歡喜首說到:「我堅信我可以把火給滅了。」他說:「你可能會喪身火海,那個火愈燒愈旺。」牠回答道:「縱使我喪身火海,我下一輩子再來把它滅掉。」當下這個至誠的心感動了天帝,當下雨就下下來,就把這個火給滅了。所以至誠感通、至誠如神。我們修學的路上,不斷提升我們的慈悲跟至誠的心,我們不把社會的問題去責怪任何人。我們想到、看到這些事,「我能做什麼,我能盡力做什麼?」「見人惡,即內省」,見人惡、見社會的不足,即能感覺、即能明白,我這一生來,我的責任是什麼,我的使命是什麼。我們有了《弟子規》這一句經句入心,我們每天都有收獲、都有反省、都有承擔。

  這幾天跟大家談學習,我們看這個學字,孔子講到,「好學近乎知」,就告訴我們,好學的人,智慧可以提升上來。我們再思惟一下,智慧從哪裡來的?智慧從清淨心來的,所謂「淨極光通達」,清淨心現前,智慧就來了。清淨心被什麼障住了?煩惱。所以要格物,煩惱輕,智慧就能長。我們知道修學、學習從格物下手,格物是把習性去掉、淘汰掉,所以學是放下、學是減法,把污染自己清淨心、真誠心的東西把它去掉,這個是學。而不是好像增加了很多東西,「這部經我聽過了,那部經我也聽過了」,增加傲慢、增加貪著、增加好為人師,這個學的態度就不妥當了。所以我們儒道釋的教誨叫「內學」,都是往內。「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我的心有沒有又染上了貪瞋痴慢這些東西,把這些東西去掉,這個叫學。所以「但盡凡情,別無聖解」,下手的功夫就是把這些習氣、凡情去掉,就是孟子講的「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把迷失的真心找回來。把虛偽放下,把真誠找回來;把傲慢放下,把平等找回來;把染濁放下,把清淨找回來;把自私自利放下,把慈悲找回來。

  我們明白了學習是不斷放下自己的分別、自己的執著,學每一句,比如「父母呼,應勿緩」,我該放下傲慢了;「冬則溫,夏則凊」,我該放下自私自利,細心的為父母著想。每一句都是往我們的心地下功夫。「怡吾色,柔吾聲」,把我們的急躁、把我們的情緒放下,用一個柔軟的心去提醒、去勸告我們的親人。所以這個學是減少習氣,絕對不是好像要增加很多的學問才是學習,這不妥當的。我們看到這個世間很多人讀了很多書,可是夫妻不和,連他的孩子都不聽他的話。這個就不是真實的學問,真實的學問是能感動別人、正己化人,這個才對。我們看習字,這個習,上面有羽毛,下面是白,那個就是鳥學飛。你給小鳥說飛的時候要幾度,講得很詳細,牠可能體會也有限,還是得要讓牠飛看看,去行,才能夠理解這些道理,所以解行要相應。意思就是,學了就要馬上去試看看、去力行。翅膀一張開,白白的羽毛、肚子就露出來了,這個就是習。學習就是學一句要做一句,那才是學習。

  我們整理了學習的心態,要解行相應,要學貴力行,而且我們從最難處下手。今天我們回去了,沒有把自己最難克服的找出來,那這一段話叫知識,還是利益不了我們。而且不只不能利益,還會障礙,因為我們覺得我們懂了。沒有身體力行,不可能真懂。很多時候我們聽經、讀經很高興,那個高興是可以聞到這些法。可是那個高興,我們不要誤會成我們都明白了,那就不妥當了。每一句都完全落實在生活、工作、處事、待人、接物,那個才是真明白了。所以有一個誤區,就是我們聽懂很多道理之後,沒有消歸自性、對治習氣,然後就拿著這些我們懂的道理開始去看別人、去量別人,那傲慢就自己增長了,自己不知道。所以真正是不是走在學習的狀況,我們時時要勘驗自己,不自欺。假如我們體會對了,不斷放下習氣,法喜會愈來愈多,對人的慈悲心、感恩心愈來愈自然,自己的心愈來愈清淨,就對了。但是我們假如愈學好像愈看到別人的過失,心裡愈煩惱,有增無減,哪怕三藏十二部都讀過了,那個學習的心境跟方向也是錯誤的。這個是我們得要看清楚自己,不可以自欺,勘驗自己的心態是不是在道中。恭敬增加了、慈悲增加了、真誠增加了、柔軟增加了,是因為很多習氣放下了,自然流露的心境。

  我們今天大家一起談到了力行,我們找出《弟子規》哪一句我最難做到,下決心。孔子說,一個人要行仁愛大道,首先要從「先難」,最難的地方來突破自己。當然,每個人是哪一句,不知道,像我是「凡出言,信為先」要先下手。當領導當習慣了「沒問題」,你看,每天在打妄語,跟十善業不相應。還有第二條(其實很難的,有好幾條),比方說人家勸我們,連思考都不思考,馬上就開始解釋了。「倘掩飾,增一辜」,真的是習氣使然,啪一下就出來了,自己都還沒意識過來,這個習性就上來了。從最難的地方開始來做,這個是我們強調學貴力行。再來,我們不自欺,勘驗自己的狀況。孔子告訴我們,修學,「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這樣才是修學的態度。知道了、明白了、搞清楚了、理通達了,然後趕緊去力行。但是沒有明白的、不知道的,不要裝知道,修行不要裝個樣子,好像修得很好,這個就是自欺了。不知道的,趕快「心有疑,隨札記,就人問,求確義」,這個是對自己的心不能欺騙,要真實面對自己去求學問。

  再來,知過必改,這個也是不自欺。孔子提到,「已矣乎,吾未見能見其過而內自訟者也」,孔子感嘆。我們在看《論語》的時候,每一次看到孔子的感嘆,諸位學長,我們一直談到至誠感通,當我們打開《論語》的時候,孔子有沒有在我們面前?你們怎麼無辜的看著我?這個得每個人去感應,誰也幫不上忙。我們看到《論語》的每一句,就好像孔子在我們面前,至聖先師孔老夫子老人家在你面前「唉,唉!」你是什麼心情?我們能不能做好,讓老人別再嘆氣了!當我們看到師長說「都沒有人真幹」,我們的心很慚愧,要挖一個洞鑽下去,無地自容。師長不疲不厭教學五十多年,換得的是我們學生都不肯真幹,那太對不起老人家了。我們能時時感受到,我們不能糟蹋孔子的學問、糟蹋他的教誨,這個時候我們再來看這一句,就更警惕自己了。孔子講到,我沒有看到能見其過(知過)、內自訟的人,就是懂得看到自己問題、批評自己問題,這個是悔過。知過、悔過,都還沒有到改過的程度,能知、能悔,就已經很不簡單了。所以人的傲慢,倘掩飾的習氣,我們很深,得下大功夫,痛定思痛。

  我們看很多的聖哲人,他們在改的時候也不容易。俞淨意公,他一開始要改,都一直重複犯這些習氣,結果他實在是很慚愧,在觀世音菩薩像前磕頭磕到流血,請大士加持他,說,「願善念永存,善力精進,倘絲毫自寬」,我們看,這個是下大決心,倘是假如,假如有絲毫放縱自己、寬恕自己,「永墮地獄!」我們可以感覺到,俞淨意公是下永不回頭的決心,不怕死,就怕念頭不對,就怕不能依教奉行。這樣的氣概出來,所以他三年把命運給改了。他本來好像是五個兒子,只剩一個,後來那個孩子好像八歲的時候走丟了,孩子都沒了,四個女兒也好像死得剩下一個。除夕夜,跟他的太太、跟這個女兒,很淒涼,他就寫了一個疏文昭告上帝。結果有一位老者就到他們家裡來,就是灶神爺,到他們家裡來了,說,「你們家可能有什麼不如意」。就聽他說。俞淨意公也是讀書人,懂了不少道理。說坦白的,我們現在任何人,我們在座任何人的學問、懂的經教,絕對不可能比俞公先生多,因為他們是從小就讀了。這樣的基礎都很難突破,除非他真正不自欺、真幹才行。所以修身的功夫來不得半點僥倖跟虛假。

  當他跟灶神爺抱怨的時候,灶神爺就提醒他說,「你雖然說你做了很多善事,可是你那些善事都是做給別人看的,不是發自內心的,你是『意惡太重,專務虛名,滿紙怨尤,瀆陳上帝』。」我們感受一下,修行不是只有修言行,假如意念沒有修,那都是修一個偽善,做給別人看,要別人肯定,「這個人真是君子!」就愈學愈後退了。所以我們時時都要把這個虛榮心給放下,甚至於,比方說懺悔,好不好?懺悔很好,可是懺悔的時候,心裡都想著,「等一下人家要來讚歎我懺悔了」。真的,人一不小心,做什麼都執著。懺到最後,愈懺,「哎喲你看,人家都讚歎我,這麼敢於、勇於發露懺悔」。所以人不時時觀這個心,執著只會有增無減,沒有僥幸的。意惡太重、專務虛名、滿紙怨尤,因為他一直在抱怨,「我做了這麼多好事,怎麼果報是這個樣子?」我們要了解,「天道無親」,上天是很公平的,假如我們行善沒有好的果報,還是要反省自己,不能責怪老天。接下來一句,瀆陳上帝,常常抱怨老天爺,這個意念都是折福。

  知過不容易,灶神爺這麼一講,俞淨意公第一個反應是什麼?「我做了這麼多,怎麼可以說都是虛名呢?」所以承認容不容易?不容易。當下他馬上就反駁了,「我畢竟也做了這麼久、這麼多事情了,怎麼會都是虛的呢?」灶神爺就具體說明,你說你們都放生,你都放給別人看,你們家廚房裡面常常還有蝦子、還有螃蟹,你那個放生根本就不是發自真心的。你說惜字紙,是旁邊有人的時候,趕緊去撿起來,然後人家說,「哇,真是有道德!」就是去求那個讚歎的。平常在家裡一隨便,可能字紙「啪」就貼在窗戶上面了。而且你們說戒口過,看起來好像在強調要戒口過,可是你自己在講話的時候、在批評別人的時候講得很順,罵人罵得很順,當下你自己也覺得有傷厚道,可就是停不下來那個嘴。最後你說戒色,你說「我又沒有犯淫欲」,結果灶神爺說,「你是還沒遇到機會,其實你看到美女,頭就晃起來了,整個心,心猿意馬,都控制不了」。就把幾個他們所謂的行善,一一把它點出來(當然也要有灶神爺這種功力,不然點出來人家也不服)。點出來之後,俞淨意公「啪」就跪下去了,「你一定是尊神,來指導我的」。所以對俞淨意公也提醒他「意惡太重」,一定要善觀己心,從起心動念、不自欺去對治。他指出來俞淨意公「貪念、淫念、嫉妒念、褊急念、高己卑人念、憶往期來念、恩仇報復念」。

  我們從這一段也可以感覺到,學問的功夫在哪兒?在放下,放下貪瞋痴慢。我們學習的心態,重實質不重形式。實質就是從意惡下手;形式,就是專務虛名了。所以《論語》裡面有一句話說,「古之學者為己」,不斷的把自己的習氣給克服掉,「今之學者為人」,學個樣子,就是要給人看,說我是老修、我的功夫很好。所以虛榮很障清淨心,一定要把它放下。所以修學首先要把面子放下。時間快到了,垃圾車快到了,我們今天再扔一個東西,叫面子。準備好了沒有?我們一起把它撕下來。結果一撕,這麼多層,來個痛快,全撕掉。

  我們看,貪,財、色、名、食、睡,不貪著這些東西。瞋,壞脾氣。有一句話講到,「一念瞋心起,火燒功德林」。我們一發脾氣,前面修的一把火全燒光了。所以我們說「我修了、積累了多少糧食?」就看你上一次什麼時候發脾氣,假如是剛剛才發完,那就是啥都燒掉了。我們看到,嫉妒也是瞋,恩仇報復,這個都是瞋,瞋心。痴,一個人會常常恐懼、擔憂,這個就是不明理、愚痴。一個人會憶往期來,都是對道理不明白。「君子無入而不自得」,有什麼好擔心的?君子是「欲知將來結果,只問現在功夫」。我以後有沒有福報,我以後有沒有好的善緣,都是我的心感召來的。要用真心去感,而不是在那裡擔憂害怕,這些念頭都是妄念,都不是覺悟。憶往期來,這個就是痴。《大學》也告訴我們,心有所憂患,不得其正;有所恐懼,不得其正;有所忿懥,不得其正;有所好樂,不得其正。大家有沒有發現,儒、道、釋的學問,英雄所見略同,相通的。貪瞋痴慢,高已卑人,我們好,別人比較低,這個就是慢心。

  我們剛剛講到學習的心態,剛剛列了三點,不自欺。第四個就是要重實質不重形式,不是虛名,不是做個樣子,而是要從意念、從習氣去下手,這個才是實質的學問。

  這一節課先跟大家交流到這裡。昨天餅乾吃了嗎?好不好吃?(聽眾答:好吃)。想不想再吃?想是貪念。所以在世間要不貪著,要在每一個當下覺照,吃的時候沒長貪心,長感恩心、長使命感,以後這種東西我們要把它做出來。而且大家看那個餅乾有一個特點,愈咬愈香,為什麼?它是自然的。一個人修行很自然,他是慢慢的就「香」起來了。他不是去告訴別人「我很香」、「我很有學問」,不是這個邏輯。是自然而然,「桃李不語,下自成蹊」。我們現在都是告訴別人「我很厲害」,到時候人家都來了,我們也不知道把人家帶到哪裡去,這樣就不妥當了。所以「為天下者」,治理天下、治理團體的人,「不於天下,於自身」,最重要、最著急的事情,提升自己的智慧,提升自己的境界。

  這節課先跟大家上到這裡,謝謝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