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大馬中心第二屆中華傳統文化進修班—四五OO年前中國的遠祖是如何教導他的後裔  蔡禮旭老師主講  (第三集)  2010/5/3  馬來西亞中華文化教育中心  檔名:55-053-0003

  大家好!我們這幾天上的課程,是如何有效的學習,而學習首要的是立定志向。有目標、有方向,我們所有的努力都跟這個目標是相應的,而不是背道而馳的。而這個目標,我們以孔子的目標為自己的目標,師志如己志。

  要力行這個目標,從哪裡開始下手?我們在念《弟子規》「勿自暴,勿自棄,圣與賢,可馴致」,念得很激動,激動完,要從哪裡開始努力?我們看「聖與賢,可馴致」,什麼是聖賢人?聖賢人絕對不是頭頂放光,聖賢人是演什麼像什麼,把每一個角色盡心盡力做到圓滿,這是聖賢人。絕對不是他在事業上可以賺很多錢,但是孩子教不好,這個絕對不是聖賢人。而且說坦白話,他事業好,那只是個假象。事業好,一般現在是說財富。只是看財富,這個不準,怎麼說?比方巴林銀行,好像是一九九五年倒閉。這一家一百多年的連鎖銀行,全世界很多地方都有它的分公司,這麼大的一個銀行,宣布倒閉,被一個期貨員給搞垮了。請問大家,倒閉前一天,你覺得它成功嗎?世間人說成功。可是真正有智慧的人,很可能在十年前、二十年前就已經看出來這一家必定倒閉了。為什麼?它忘了本。本在爛了,哪怕它現在是參天大樹,它是遲早倒下來,沒有僥幸的,「德者本也,財者末也」。

  現在在各行各業,撐著一個場面給人看,這是太普遍的現象,而當事人事實上心裡都有莫名的恐慌,也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所以現在世間的人,他有財富,那個是他的福分,能不能守住財富,那要靠他的智慧。沒有智慧,錢財來得愈快,可能是災禍而不是福分。所以老子提醒我們「禍福相倚」,福氣來了,不戰戰兢兢,不廣施恩德給貧窮、需要的人,積財,就增長貪心了。積財傷道義,旁邊的人都很可憐了,我們一點都不管。所以怎麼保住財富,這個是學問。賺錢靠機會,很可能祖上有德,可以賺到錢,花錢要靠智慧。很多人一花錢,把自己的身體搞壞了,把家庭都破壞掉了,這個就是沒有智慧。所以,我們剛剛跟大家提到,今天他對孩子都教不好,他不可能把團體帶好。「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無之」,在《大學》裡面講得很斬釘截鐵,不可能,連他最親的人都不能感化,他還能感化更遠的人嗎?所以,今天家裡的人都不聽我們的,公司裡的人還挺聽我們的,真的假的?他是挺聽money(錢)的,今天是因為你發給他薪水,他不是打從內心裡佩服你,這個時候團隊裡面沒有真正的人和、真正的凝聚力。沒有真正的凝聚力,要垮掉是可以在一夕之間垮掉的。

  有一句話說到,「國不務大,而務得人心」。國家、團體不務很大,最重要的是凝聚力、民心,「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二人同心,其利都可以斷金。可是你組織很大,大家的見解都不同,很可能都變多頭馬車了。所以我們發展一定要穩紮穩打、循序漸進,不可以操之過急,跟人家比一個場面,這個就麻煩了。無欲速,欲速則不達,整個組織的發展,最重要的,讓它水到渠成、瓜熟蒂落,就像大自然給我們的啟示,讓它很成熟,而不是去硬把它摘下來的,不是去強求來的。再來,「佐不務多」,這個佐就是輔佐的賢才,你旁邊的股肱大臣、左右臂膀,這個非常重要。不在你有很多這些高級主管、這些給你意見的人,最重要的是他賢不賢德。你高薪請來很多的主管,他無德,你花的錢都白花了。而且,賢俊的人很直率,他會對你直言,把一些你不喜歡聽的會告訴你。一個人要得很賢俊之人,首先要有度量,你才感得來這樣的人。所以《弟子規》說,「聞譽恐,聞過欣,直諒士,漸相親」。我們有這個雅量,才能感來魏徵,自己要是唐太宗,才能感來魏徵。不然我們又說,「唐太宗運氣好啦,他能遇到魏徵,像我都不行」,那又把責任怎麼樣?又推給別人了。「方以類聚,物以群分」,會來到我們生命中的人,很多都跟我們的心是相應的。我們喜歡聽好話,阿諛諂媚的就來了;我們很喜歡聽正直的言語,很希望能找到自己問題,正直的朋友就來了。

  有一句話提到,「湯武以諤諤而昌,桀紂以唯唯而亡」。商湯、周武王,這個諤諤就是他在朝廷之上,都是主動的納諫,希望這些大臣從方方面面給他指出問題,生怕他們不講,所以這些大臣都對他直言不諱,把很多客觀的狀況、基層的狀況告訴他。桀紂,這些是暴君,他在朝廷之上,底下的人都不敢講話,講話很可能就要拖出去被修理了。所以為什麼會興?能納諫。為什麼會亡?就是暴虐,聽不進去意見。魏文侯有一天剛好在哼著一首歌,他哼著哼著就說:「啊,我最高興的事,就是所有的人都聽我的。」他就這麼唱著哼著這個詞,在那兒唱啊唱啊。他旁邊剛好有一位琴師(樂師),這個樂師是瞎子。為什麼樂師是瞎子?因為他從事音樂,怕自己的專注力被眼睛分散,為了要能夠做出真能教化人心的音樂,他要專注他的耳力,他就把眼睛給弄瞎了。所以古代人那種捨自己的身去成就別人的心,讓我們非常的動容。當他聽到自己的國君在唱著這句話,他最高興的事就是所有的人都聽他的,這個樂師馬上抱著他的琴就往國君講話的地方整個衝過去,衝撞他的國君,而且是非常的勇猛。因為他瞎了,他也看不準,他就聽著那個聲音就衝過去了。結果魏文侯被他嚇了一大跳,趕緊閃開,但是因為太緊急了,魏文侯也跌下去,把國君的帽子都摔壞了,前面的帽帶撒在地上。

  魏文侯很驚慌,馬上說到:「衝撞國君判什麼罪?」旁邊的士兵馬上說:「判死罪。」「好!」就把這個樂師師曠抓住,要去行刑了。這些讀書人每當要被行刑的時候都是很從容,都會讓那個想殺的人覺得很奇怪。師曠就很從容的對他國君講:「國君啊,我既然是死罪了,你可不可以讓我講兩句話?」「好,你就講吧。」師曠就講:「我從小就聽到,堯舜都是希望別人給他很多的意見,桀紂就是自以為是、自大自尊,都不聽人家的意見。我剛剛聽到『我最高興就是所有的人都聽我的』,我以為我是聽到桀紂。所以國君,我是要撞桀紂,我不是要撞你啊!」所以事實上勸人不是很複雜,就是把人的正念給提起來就對了,而不是要跟對方比高下,「我比較有德,你比較無德」,不是這個樣子的。只要把對方的正念提起來,他馬上就能轉過來了。

  有一次齊景公最喜歡的馬被部下給養死了。齊景公很生氣:「來人啊,馬上給我拖出去砍了!」就要殺了那個人。然後晏嬰馬上就說:「這個人太可惡了,不用別人動手,我來就好了。」晏嬰馬上就上前去要殺那個人,然後對那個人說:「我告訴你,你犯了三個大罪。第一,把君王最心愛的馬給養死了。第二個大罪,是讓國人聽到君王居然為了一匹馬殺人。第三個大罪是什麼?是讓所有的諸侯國都輕視我們的國君,居然為了馬殺自己的人民。你看你罪重不重!」齊景公說:「好了好了,放了他,放了他。」所以勸誡是用一切的善巧,把國君、把領導的正念提起來就對了,而不是很衝,去抵觸國君,或者抵觸領導者。

  結果魏文侯聽到樂師師曠這麼說,他馬上就很慚愧,「不是他錯了,是我錯了。所以,把這個琴(就是衝撞他的琴,都撞壞了)放在我們的城門,讓所有的人都看到我的過失。這個帽子也別修了,我每天帶著它就想起師曠給我的提醒」。你看這個領導者不簡單,這麼樣嚴於律己。諸葛孔明也是很好的領導者,他就提到,「布所失於天下」,「集眾思,廣忠益」,集思廣益、廣納雅言,「勤攻吾之闕」,把我的缺點一定要指出來。這些好的領導者,他最重要的希望是能夠利益他人、利益人民,生怕自己的問題障礙了國家、人民,所以希望大家指出來,而且自己的過失他都公開來,不隱瞞。也能夠時時廣納雅言,這樣子做決策的時候才能客觀,才能顧全整個方方面面、顧全大局。這是我們剛剛提到的。

  剛剛也跟大家講到,什麼是聖賢?演什麼像什麼。在家是個好兒子、好父親、好丈夫。他能齊家,家齊而後才能治國。我們現在這個基礎都忽略掉了,一下子就要治國平天下,這是沒有根的人生,慢慢的就會出現種種狀況。所以我們這個時代很多的主義出現,很多的思想出現。尤其在清朝末年,那個時候種種主義統統都出現了,都是很好的思想。但是我們冷靜看看,人心提升了嗎?家庭安定了嗎?好像不是這樣。並不是這些主義不好,而是我們要尋求到根在哪裡,「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我們這個時代的人花太多太多的時間,都在想什麼樣的制度、方法能夠解決問題。很多的管理都出來了,很多民主制度都出來了,可問題是,民主制度出來了,社會愈來愈亂。我們看西方,它是談民主最多的,可是現在西方的青少年犯罪率嚇死人,連他們都束手無策。下一代都完了,還有什麼前途?很多國外的報紙上,一個青少年一不高興,拿著槍在校園裡掃射(這個不是一例、兩例),幾十個人倒下來。他被帶到警察局,問他,「你怎麼幹出這樣的事情來?」他怎麼說?他說,「今天是星期五,我心情很不好」,就是黑色星期五。大家想一想,十幾個人、二十幾個人死掉了,他有沒有感覺到?沒有,他覺得「我心情不好」。在他的思想裡面,都是把自己擺在第一位,自私自利,才會做出這些傷害人的事情。所以我們不能只著重在制度當中,解決不了問題。最重要的是人心,最重要的是人的素質、道德,這個才是根本。所以我們努力在太多枝末的事情上面,沒有顧到本。

  大家今天有沒有讀《孝經》?昨天有沒有讀《孝經》?前天有讀嗎?我差點要問以前有沒有讀《孝經》?山不轉路轉,反正我就一定要大家都讀過,我們才好舉例。大家翻開第一頁,「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順天下,民用和睦,上下無怨,汝知之乎?」大家讀了這一段,相不相信?(聽眾答:相信)這個就是根,懂了孝道之後,家庭、團體、社會就和睦了。為什麼?我們老祖宗的教育,最重要的就是順著人性、順著根本來教,孝是根。今天一個人連父母都不愛了,他還能有仁愛心嗎?我們人生時時都能從根本思考,很多問題就解開來了;不從根本思考,都在枝末打轉,那問題層出不窮。《論語》也告訴我們,「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仁愛心的根本,就是對父母的孝心,對兄弟的悌、友愛,這個才是仁愛心的根本。我們這個時代都強調仁愛和平、大同世界,都強調這麼高的目標,卻不知道源頭活水在哪裡。耗了這麼多精力,在這幾十年來,多少人為整個國家社會的興旺流血流汗,可是這個社會愈來愈亂,他們也覺得很無奈。所以人生能找到根本,這是最幸運、最痛快的事情。我們看,根是在孝道,悌忠信是本,禮義廉恥是枝幹,仁愛和平是花果。

  我們今天根不要了,就要花果,挺好看,但是看幾天,花就謝掉了,所以都變成很多美好的口號,撐不了幾天。它無根,就爛了,爛了以後,反而否定了這些理論不好,其實不是的。我們現在人很容易認同一個東西,後來出狀況了,就完全否定。這個是很要不得的,不是太過,就是不及,都失去理智、失去客觀了。枝葉花果很好,但是它要長久的整個生長,長久的興旺下去,它一定要有根才能生生不息。這個根的整個成長是順著人性的,為什麼?人一生下來,最親愛的就是父母,所以是「事親」。我們中國人的教育,就是讓一個人跟父母的天性(父子有親的天性)終生保持,這是教育第一個最重要的功能。第二個功能,就是讓一個人對父母的親愛延伸到對家族、對鄰里鄉黨、對社會大眾,再對世界人民,把這個愛整個擴展出去。這個是我們幾千年教育第二個重要的目標。

  大家想一想,一個人三、四十歲了,見到父母,表情就跟三歲的嬰兒一樣,看到他媽媽然後跑過去,很歡喜的那個表情。大家感受一下,這個人幸不幸福?你看,他的心裡都是感受著父母的愛。所以翟俊傑翟導演,他六十多歲了,他說他人生最大的幸福就是進家門還能喊一聲「媽」、喊一聲「娘」。這個難得,他保持了這顆赤子之心不失。而且這樣的人去當官都是愛護人民,大家從德育故事裡面看,這些孝子一當官,都把人民視如己出一樣的對待,因為孝心是愛心的源頭活水。今天假如我們跟人相處產生摩擦、產生衝突,沒有能提起愛心,根源在哪兒?根源在我們對父母的孝還不徹底。真的,人在修身的過程當中,只要跟人有不愉快、衝突了,鐵定是我們對父母也有這樣的情緒在心裡面,對父母不是完全的至誠。真的能對父母至誠,這個孝心完全發出來,對人的愛心也能做得到。所以我們學習重在能發現自己的問題,任何跟人家不愉快了,馬上,「我這個孝心還沒有完全發出來」,趕緊找到自己心上偏頗的地方。

  什麼是學問?能夠融得性情上偏私,是人生一大學問。消得家庭內嫌隙,家庭裡面有很多的誤會、誤解、隔閡,能夠把它消融掉、化解掉,又恢復到和和樂樂,是人間一大經綸。所以我們今天修學的功夫好不好,不是看你學三年、學五年還是學十年,這個是形式的東西。修學是重實質不重形式,你改掉了多少習氣,這個才是我們的功夫。所以性情上貪心去不掉,不行;情緒化去不掉,不行。我們自己在做事的時候、跟人相處的時候,完全感覺不到別人好不好受,都如入無人之境,只有自己了,這個也都是性情上的偏私。私,私心,把自私自利能夠放得下。偏,在性格上不能心正,有好樂、有恐懼、有情緒,這個都是性情上不妥當的地方,或者常常憂患、害怕,這個都不好。自己的性格改了多少,自己又能讓家庭內很多的衝突化掉,因自己的真誠而能化解多少,這個才是學問、才是經綸。而且這個是人把學問、經典演出來,人能弘道,這個才是真實的。

  因為我們在修道的過程當中,往往做給別人看,時間久了,都覺得自己學得不錯。我之前常常在聽的時候,聽到一些朋友講到,「我吃素都五年了」、「我吃素都十年了」。請問,說這句話,他的心態是什麼?在表揚自己,「你看我多不簡單,我吃素這麼久了」。這個心已經動了、已經偏了,我們自己要知道,時時要觀照自己這顆心對不對。吃素是應該的,是我們每個地球人應該做的,哪有常常表揚的?哪有一個孝子常常說,「我父母生了我,真是他的大福氣啊!」先生常常說,「我太太能嫁給我,真是她這一生最幸福的事情」,這個心態都有問題了。所以我們時時在言語、行為甚至念頭都要觀照到自己心有沒有偏掉。孟子講,「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心偏掉了,馬上能夠把它拉回來,這個是學問。人家聖賢人都是「三人行必有我師」,對一切人都是恭敬,向他學習好的地方。我們剛剛講到根,我們在處事待人接物當中,跟人家有不愉快、摩擦,往往就是我們對父母,很可能在互動當中都有這些情緒產生,從根源要把問題解掉。

  人事親了,在家庭裡面又有長輩、又有兄弟,他敬長,就在家庭裡面養成了孝養父母、尊重師長的態度,孝悌的精神。經典當中告訴我們,「堯舜之道,孝悌而已矣」,可見得孝悌這兩個字、孝悌這兩個德行,延伸出去就是一切美好的品德了。在家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到學校,尊重老師,因為老師叫師父,同學叫師兄、師弟,還是孝悌,還是家庭的一種心境自然延伸出去。他到工作上去,不管他是哪個行業,以前都是手把手教,手把手教才能教出個中的學問。現在都是到大學去,教科書,經濟學、管理學,一本經濟學裡面還有好幾個專家講的,請問大家聽誰的?而且告訴大家,教科書裡的內容一定正確嗎?不一定。他沒有經過時間、空間的檢驗,怎麼可以證明他是對的?而且現在社會為什麼亂?亂在思想。這些思想從哪裡來?很多從教科書來的。打一個比喻,「企業唯一目的:賺取利潤」,這句話教科書有沒有?有,而且好幾十年,還是企業界奉為圭臬的一句話。這句話用我們老祖宗的經典一對照,那根本就是邪說!賺取利潤,為自己賺取利潤,私心。「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你看,都是強調利、利、利,教出誰來?教出小人來。所以我們看到企業界很多的人,破壞了大自然,他還是要賺錢,他哪管以後的人怎麼樣,他不管。這個是利的引導。所以教科書裡的書假如沒有用經典對照,那人被誤導多遠都不清楚。在這個時代,知識爆炸,我們自己可要有判斷力,不然什麼錯誤的思想污染我們,自己還搞不清楚,還覺得很正確。

  所以,整個中華文化的核心道德是孝悌,延伸出去,學校,也是倫理的關係,到各行各業,也是倫理的關係。每一行也是叫師父,一起學習這一門技能的也是師兄弟。從這裡我們就感覺得到,只要孝悌深藏在每一個人的心中,人心就定了,社會就安了。現在是無孝無悌,人心沒有這樣的一種心境,走到哪裡,哪有不衝突的道理?事親、敬長,再來,出社會了,到不同的團體去,在古代是侍奉自己的君王,這個是「事君」。現在當下屬的,動不動就跟領導吵架,為什麼?他在家都跟他爸吵架,沒有根。假如他從在家裡就是「怡吾色,柔吾聲」,「諫不入,悅復諫」,他就懂得事君了。再上去才是「愛眾」,把自己的團體都治理好,然後回饋社會,從事公益事業,去愛社會當中的大眾,甚至於是鰥寡孤獨、最可憐的人。我們看到這個是很自然的,一個人成長過程當中的發展,順著人性教的。

  我們看,其實孝悌忠信就是修身齊家,禮義廉恥是治國最重要的德行,仁愛和平是平天下,不同種族、不同宗教都能夠和睦相處。我們看,現在很多的學說都強調民族團結,但是大家想一想,連父母都不孝、兄弟都不愛了,民族團結是什麼?口號。現在都強調要成為民主國家,很注重民權,但是大家想想,人沒有禮義廉恥,這個制度能好嗎?但是大家要注意,民主政治是要把好的人才選出來,誰會選好的人才?一般人會選嗎?一般的人就是只看眼前利,他哪看得遠?所有的工程裡面,教育最重要。可是「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每個選上的人才四年當政,教育是百年樹人,他管不管?教育都不管了,會怎麼樣?就完了!所以以前選人不是用投票的。而且你說投票看得準人嗎?那個候選人上去,罵人罵得很凶,底下一直鼓掌,「痛快!痛快!」他都選那些很尖酸刻薄的人,老百姓沒有想那麼深遠。

  所以他是恭敬的人,他才不會給整個人民不好的影響。再來,他有道義,才會時時以人民的福祉為念。他假如只是想自己,那他就想著,「我四年要撈回成本,再加利息」。那不就完了嗎?現在貪污的現象有沒有因為民主政治而改善?沒有,我甚至於覺得好像變成一個正常現象。無廉無恥,政治怎麼會搞得好?現在大陸的國家領導人都非常重視一個從政者的品德,「常修為政之德」,胡主席強調的,「常懷律己之心」,「常思貪欲之害」。貪了老百姓的錢,你就完了,甚至於殃及子孫。最近也發表很多關於一些政治人物的文章,觀察到貪污的官員,後代子孫都很慘;很廉潔的,後代子孫都很好。現在也在觀察統計這些真理,呈現給我們的真相。要有禮義廉恥才能民權,才能真正有好的政治。仁愛和平,有了仁愛和平的存心,才能去利益每個人的生命、生活。我們看到,整個傳統文化的核心在這裡,倫理道德,一個人的素質、一個人的德性才是根本。再加上制度,就能發揮得好。有了制度,沒有德,反而制度、法律變成這些聰明人謀私利的工具了。

  我們要想,孝是根,根是能生,「百善孝為先」,有了孝心,其他的德行就能夠生長出來。我們明白了孝能長一切的德,再讀「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順天下,民用和睦」,那愈讀愈有信心。也知道,不管是教育學生,還是現在有機會跟大眾交流,最重要的,要從根本教起,就是孝道。我們感受一下,一個小孩,對他的兄弟姐妹產生一種關懷、照顧的心,源頭在這兒,「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不忍心讓他父母擔憂。再來,忠,一個人對父母忠,才能對其他的人忠。忠是盡心盡力,「親所好,力為具」,他對父母忠誠,對人的忠誠就整個油然而生起來了。信,父母交代的事,絕對不敢馬虎,如期完成。「父母命,行勿懶」,但是我們思考一下,現在我們長大了,父母交代的事常常忘,客戶交代的事,一件都不敢忘,守不守信?值得思考。那不是為道義守信,還是為money守信,看到客戶跑掉,「我就沒錢賺了,媽家裡的事,改天再說,沒關係」。我們現在處世都是先利後義,這種信不是真實的。

  很多人都會說,人家西方人很重視誠信,一個人的誠信都要有記錄。你的信用卡一刷,對不起,你的信用破產了,不讓你借錢。但是大家要了解,很多大公司轟然倒下,是因為他的這些高級主管貪污。請問這個高級主管貪污以前,他的信用有沒有任何污點?很多時候沒有。可是為什麼他能幹出這樣的事來?他假如真誠信,會這樣嗎?大家細細去感受,他為什麼守信?「我要在我的社會當中有形象」,他還是為了自己,而不是良心。等到他覺得,「假如這次我貪了,我後半輩子就無憂了」,那他可以把誠信賣出去。所以誠信在我們中華民族的心境上,是良心的標準,而不是自己利益的考慮,要對得起良心。信也是從對父母的守信開始的。

  再來,禮,對父母恭敬,「父母呼,應勿緩」,「父母教,須敬聽」,這個都是很恭敬。「長者先,幼者後」,這個是禮。義,對父母有道義。我們看到,這個道義到什麼程度?父母離開了,這個情義都沒有絲毫的改變。「事死者,如事生」,吃飯的時候還是擺著碗筷給父母。很多人對父母孝的,對夫妻也很有情義。我們見到一個長者,他太太走了之後,每一次吃飯,他還是給他太太擺一個碗筷。這個是「事死者,如事生」這種義。廉,「物雖小,勿私藏。苟私藏,親心傷」。大家不要小看「入則孝」,每一句都是人的德往外湧出來。恥,一個人羞恥心的源頭也是孝。「德有傷,貽親羞」,我小時候最怕一句話。小時候還是比較頑皮,曾經愛玩,跌倒把牙齒都跌斷了;喜歡爬樹,從樹上摔下來,把手都割破了。這個都是戰利品,現在還留著。雖然很頑皮,但是只要鄰居講一句話,我們就很害怕了。「真沒家教!」一下子就覺得太丟臉,趕緊回家了。這個是人羞恥心的源頭。仁,兩個人,仁是時時設身處地為父母著想,進而為一切人著想。「冬則溫,夏則凊」,處處為對方著想的心出來了。而且每個行業都是服務大眾,這個員工假如能「冬則溫,夏則凊」,保證他有仁心,這樣的人才一定要用。

  有一個大學畢業生就講到,在家裡都是他給奶奶剪腳趾甲,手指甲、腳趾甲都是他剪。後來他長大了,去讀大學,他奶奶還要等他回來才剪,其他人奶奶還不給,他拿到專利了。他說,後來,每次回來不止給他奶奶剪指甲,還給奶奶掏耳朵,大一點了,技術比較好,可以掏耳朵了。有時候掏得太舒服,他奶奶就在床上睡著了,然後他就躡手躡腳,一步一步都很緩慢的離開,生怕把他奶奶給驚醒。大家想一想,一個人能這麼細心的去對待他的奶奶,他就能這麼細心的去對待他的客戶,無微不至,哪有事業做不好的道理?所以找員工要先看他「冬則溫,夏則凊」做得怎麼樣。這是仁。愛,我們看,「親有疾,藥先嘗,晝夜侍,不離床」,這就是體恤,用心去感受父母的心。這是愛。和,「怡吾色,柔吾聲」,對待父母都非常的柔和、體貼,這是和。平,「號泣隨,撻無怨」,連父母打他罵他,都沒有任何怨言,這個人心平不平?平。所以孝心真正入心了,這些德行就能增長出來。

  我們講到志在聖賢,聖賢在家裡一定是一個孝子,一定是敦倫盡分,扮演好家中的每個角色,進而在單位是一個好領導、好部屬,在每個團體裡面他都能夠盡心盡力做榜樣,這個就是作聖作賢。所以我們這個作聖賢的目標,都離不開我們當前的力行、當前的家庭跟工作。我們立了志,接著,學習的次序,那天跟大家交流到,信、解、行、證。《中庸》也提到我們學習的次序,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這個是學習的次序。其實,前面是解,篤行就是行。我們沒有篤行,叫做研究學問,行了才是真實的學問。所以,前面解了叫儒學,你可以用這個學問拿到碩士、拿到博士,可是家庭不一定美滿,人生不一定快樂。可是你篤行了,這樣才叫學儒。我們不是來搞學術研究的儒學,我們是學儒,所以力行就很重要,學一句,做一句。今天學了不做,叫玩弄學問!連聖賢人我們都玩弄,這個心太狠了。所以要解行並進,《弟子規》說的,「不力行,但學文,長浮華,成何人?但力行,不學文,任己見,昧理真」。

  這個博學,我們感受一下,今天我們學習假如很雜,好不好?就不專注了。所以這個博不是學一大堆東西,那都變成記知識了。我們傳統文化最重要的是學倫理道德,先把做人的根基要扎穩。有了德,你學任何的技能,你才能很好的去服務人群。有才而無德,就麻煩了,可能就會危害人。在《論語》裡面提到,顏回說,孔子「博我以文,約我以禮」。其實就是「博學於文」,所以這個博字我們還要跟「博學於文」來看。這個博是能夠在學習的時候把它融會貫通,但是在哪下功夫?在文。這個文是指經典,文以載道的經典,不是去看一大堆的書,看得頭都亂了。這個學習的次序,其實《三字經》就講得很好了,「小學終,至四書。孝經通,四書熟,如六經,始可讀」。事實上這個文是四書五經,而四書五經的基礎在《小學》這本書。《小學》是宋朝編的,它的整個綱領其實就是《弟子規》的綱領。《弟子規》是清朝的,離我們很近,我們一看就能明瞭。去看朱熹編的《小學》,很多是那個時代的一些情境,有的看不懂。你們就別看了,我幫你們都看過了。學了《弟子規》,就是《三字經》講的小學終,接下來是四書五經。

  而且大家感受感受,其實很多道理,不是說我今天要來說服大家,很多道理是我們自己去感受就能明白。假如今天讓大家禮拜一讀《論語》,禮拜二讀《孟子》,禮拜三讀《詩經》,禮拜四讀《尚書》,禮拜五讀《禮記》,禮拜六讀《春秋》,請問大家,滋味怎麼樣?所以這個博學當中,又跟一門深入不違背。你在專精,比方說我們今天學《弟子規》,你就要專在《弟子規》的教誨。什麼時候領會《弟子規》?隨時隨地。比方說今天這個人講一個故事,這個故事跟「事勿忙,忙多錯」非常相應,我們趕緊把這個故事記在「事勿忙,忙多錯」,我們對這句經文的體會就愈深刻。所以茶餘飯後都是跟人學習的好機會。曾國藩先生每天固定有幾件事情。第一,就是每天晚上把今天所見所聞都記下來。所以大家每天晚上,靜下來提筆,今天遇到的人、事、物,哪些跟《弟子規》很相應的,我來領會領會。那每天對這部經典就深入了。不止跟現代的人事物學習,曾國藩先生每天看十頁歷史,鑑往知來,歷史是一面鏡子,以古為鏡知興替,整個家庭、團體的興衰存亡,在歷史當中每個朝代都可以印證。跟現在人學習,又跟古代人學習。

  這段話講完了,大家怎麼學曾國藩先生?每天看德育故事看兩則。我講了有點心虛,我也沒做到,從今開始,我們每天看兩則,堅持下去。當然,可以重複看,再咀嚼、再體會。大家想一想,一年過後看幾則?這一套書就看完了,那就不得了,你的見識廣博。從今天開始,來,Give me five(給我掌聲),不然我們聽完曾國藩這麼好的習慣,然後跟我們一點關係都沒有,還講給別人聽,兩則、兩則,自己都沒做。真正每天看兩則,你再去給人家分享那個益處,人家一聽都感覺你很大的受益。這個每一天的體會,都可以加深你當前學習這一部經的深度跟廣度。

  再來,大家有沒有注意到,我們跟師長學習,不管師長講哪一部經,都會把各部經的精髓融到這一部經來講,大家有沒有發現?(聽眾答:有。)所以我們學一部經,其實也在學其他的精髓,而因為從其他的精髓,以經來解經,就會讓我們對這一句經文有更深的體會。可是你不能今天學這本,明天學那本。所以真正有學問的人都會在講一部經的時候,讓其他部經的精髓統統融在裡面,讓你很好的去體會。比方說,我們都知道北京的天安門有故宮,故宮有太和殿、中和殿、寶和殿,我們的文化裡面非常強調和。「和為貴」,《論語》裡面有出現這一句。我們在強調這個和的時候,我們講解很可能會引到《易經》說的「二人同心,其利斷金」,我們講的時候,人就去感受,「哦,兩個人完全心連心的時候,那個力量是很大的」,這個是《易經》裡面的話。再來,《尚書》裡面有講到的,「克明俊德,以親九族」,他整個家族團結起來,「九族既睦,平章百姓」,他的家族很團結了,然後再去領導百官,還有其他的姓氏,「百姓昭明,協和萬邦」,又把其他的邦國都團結起來,這個是指堯帝的德行。我們從這一句當中知道,這個和是很自然的從家庭慢慢延伸到社會團體去。包含《論語》裡面又講,「君子和而不同」。《禮記》裡面講的「敬業樂群」,要合群。《孟子》又講,「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今天你都把老百姓的樂放在心上,把老百姓的憂放在心上,都為他們著想,老百姓就會為你著想,這個就團結和睦在一起了。《孟子》又說,「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所以我們在談這個和的時候,能夠從四書五經裡面,它們從不同角度來詮釋和這個字,我們把它彙集下來,我們對和的體會,那個廣度、深度就上來了。當然,演講的人、講課的人,他要是有這個功夫,他就可以在一部經當中講解,讓大家都能夠很通達每一句經文怎麼用在生活當中。這個是博學於文,因為文、經典都能把這些道理彰顯得非常好。這個是跟大家講到的,博學跟一門深入是不衝突的。學了之後有疑問,要懂得去請教,《弟子規》說,「心有疑,隨札記,就人問,求確義」。學了之後要去正思惟,慢慢形成自己的判斷力。

  我們看了整個學習的次序,還要有很正確的心態,方法跟心態事實上是分不開的。《中庸》裡面告訴我們,「有弗學,學之弗能,弗措也;有弗問,問之弗知,弗措也」。意思就是,不學則已,學了,不能會,他絕對不會停止。這是一個人決心的展現。有弗問,問之弗知,不問則已,問了而不能知道,弗措也,我絕不停下來。這個是恆心毅力。「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他常去辨別是非、善惡、邪正,「辨之弗明,弗措也」,你要把事情給搞明白、想通達,解得徹底了,你才能行得正確。有弗行,你去做了,可是也要做得非常的篤實,不自欺,「有弗行,行之弗篤,弗措也」。我們要遵循學習的次序,還要把決心、毅力、恆心拿起來。這個是《中庸》給我們的教誨。而且後面有一句非常精彩,「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人家一次就會了,沒關係,我素質差,不怕,我做一百次總可以了;人家十次會了,沒關係,我做一千次。一個人有這樣的態度,百折不撓,能夠堅定意志了,「果能此道矣」,果然能用這樣的心境去做,「雖愚必明」,雖然愚昧,也會變得聰明,雖弱必強,本來軟弱,也會變得剛強。

  所以我們在學習的路上,人家學得比我們好,難不難過,氣不氣餒,會不會沒信心?不會,因為大家都裝著這句話了,「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就會把氣餒、沒自信的時間統統省起來,就好好老老實實的去做就對了。這個是學習的次序。另外再用康熙皇帝學習的方法,給大家講一下,其實跟這個學習次第完全一樣。康熙皇帝講到,「講論得之最速」。你從別人的演講當中可以很快的得到他學習的一些寶貴經驗跟體會,講論得之最速。所以去聽人家已經積累得很好的這些心得報告,那真的是很有福氣的,講論得之最速。慎思明辨,就是「思慮得之最深」。你把聽到的這些經驗、道理,再把它跟生活、工作、處事待人接物聯繫起來,去思惟怎麼用出來,思慮得之最深,你對這些理的體會就會愈來愈深刻了。最後,「力行得之最實」,最實在的,最後還是得要力行才對。

  其實博學、審問、慎思、明辨叫「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你沒做,怎麼感同身受?最後,「知恥近乎勇」,知恥對自己來講,學習絕對不能自欺,不能欺騙自己,要很清楚自己的心態對不對,才有辦法改得了。當然,對外「見義不為,無勇也」,我們也要提起這一分道義、悲心,這樣我們的道德學問才能上得去。所以這些經典也好,或者歷史當中的聖賢人,他們的見解都是殊途同歸,都是呼應的。

  這節課先跟大家交流到這裡,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