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儒釋道教育專題講座—弟子規  周泳杉老師主講  (第一集)  2010/5/27  台灣新北市汐止區拱北殿  檔名:55-026-0001

  尊敬的法師,尊敬的諸位長輩、諸位學長們,大家早安!今天很榮幸能夠參與拱北殿一百一十週年開山的慶典,也很榮幸能夠接受我們,上悟下道法師的邀請,來到這個地方跟大家一起學習我們儒釋道三家的經典,今天是由末學來跟大家分享《弟子規》。

  《弟子規》是屬於我們儒家的經典,在整個中國文化的學術當中,我們知道儒釋道三家是我們中國文化的主流學術。在前一陣子,少林寺發現了一個碑文,這個碑文上面記載著三教九流的一個圖說。這個碑文上面有一個人,這個人其實是分作三個面孔的形相,從正面看是一個佛教的形相,從兩邊側面來看,分別是道教跟我們儒教的形相。三教九流的碑文,這一個人形,頭我們看到是三教的形相,到了它的身體,它拿著一個卷軸,這個卷軸上面有九條河流,這九條河流說明的就是我們三教衍生出去的九個不同學術的派別。它的碑文一開始講到「佛教見性,道教保命,儒教明倫,綱常是正」。很簡單的話語就把三教所要傳遞的教育思想,它的中心思想給我們點出來。佛陀的教育旨在叫我們明心見性,所以它說「佛教見性」;道家的思想讓我們順應自然,所以叫「道教保命」;儒家的教育,在讓我們明白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所以叫「儒教明倫」,這個倫就是倫常關係,就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講就是人際關係,儒教明倫。「綱常是正」,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搞清楚了,人與人之間就會和平相處、平等對待,關係就正常化了,它不會偏頗,綱常是正。這三個教育統統要讓我們獲得一個最終的目標,就是過幸福美滿的生活。所以我們就了解到這三種教育是我們生長在任何一個時代不可或缺的教育。

  我們很高興拱北殿自從開山以來,雖然是奉行孚佑帝君的神像,但是它展現了三教教化的一個宗旨,又供奉了我們釋迦牟尼佛,還有孔老夫子的聖像,表現出三教和諧、三教一家的這樣寬宏大度。在我們現在社會的意義,就是把這三家的教育重新的在二十一世紀的這個科學昌明的時代再把它弘揚起來。它有沒有根據?事實上是有的,我們都知道經典,「經」這個字是過去採取我們織布機,織布機它的經線是不動的,在織布的時候是織緯線,緯線是動的,經線是不動的,是採取這個不動的經線來當作我們經典的教誨,說明它是一個真理,它不會隨著時代改變而有所變化。

  在上個世紀,大概七0年代的時候,日本有一位學者叫做池田大作,他和英國的歷史哲學家湯恩比教授有一段對話,後來這一段對話被記錄成一本書,叫做《展望二十一世紀》。在這本書裡面,英國的這個著名的歷史哲學家他就講到,人類要解決二十一世紀的社會問題一定要使用大乘佛法和孔孟學說。這是英國的歷史哲學家,他在上一個世紀七0年代的時候,就已經預告有這樣一個發展的趨勢。我們也承認確實這位歷史哲學家他對於社會走向的脈動觀察得非常入微,才有可能講出這樣的一句話來。十年過後,在巴黎總共有七十幾位的諾貝爾獎的得主,他們一起在巴黎也發表了一個巴黎宣言,這個宣言大同小異,不過措辭更為強烈。他是這樣說的,人類要在二十一世紀繼續的生存下去,一定要回到二千五百年前汲取孔孟的智慧。

  這兩次的發言相差了將近十年,在這十年的過程當中,從七0年代,就是我們大概民國六十幾年的時候,一直到民國七十幾年,社會的改變很大,所以在十年之後的宣言措辭就更為急迫、更為強烈。換句話說,這些科學家們在從事科學發展的過程當中,也意識到人類的過度的物質開發,已經造成了自然的破壞、心性的泯滅和人際關係的沉淪。正好這三者是我們儒釋道三家所共同教化的一個內涵可以來做彌補的。對於人性的泯滅,佛教見性,告訴我們明心見性,把人固有的良知把它喚醒。對於大自然的破壞,道教保命,由道家對自然的尊重、對自然的順從,順應自然,順天應人,這樣的一個學術思想來挽救。對人際關係的冷漠、對人與人關係的這個破壞,正好由儒家的明倫來把它明白的彰顯出來。這三個教育確實是我們承認在二十一世紀物質極大化的現代,應該要被重新認識、重新闡發出來的三種教育的思想。

  我們今天為什麼選擇《弟子規》?因為《弟子規》是我們中國幾千年來家規的集大成。在中國本土的思想當中,最初發展的一門思想是《易經》,我們知道是我們的始祖伏羲氏仰觀天文、俯察地理,所為我們揭示出來的人生的真理。《易經》所闡述的就是一個概念,就是易,這個易它有三個含義,第一個含義是「簡易」,它叫簡單,簡單明瞭。凡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學術思想都是簡單的,它不複雜、它不囉嗦,愈囉嗦愈複雜的,事實上就不容易推廣。所以老子講「大道至簡」,最偉大的道理都是最簡單的道理,第一個是簡易。第二個是「變易」,變易就是無常的意思,變化無常、變化不定的意思,這也是事實的真相。我們看這個世界沒有一刻不在改變,就像我們在這個講堂裡面宣講,這一刻的我跟下一刻的我已經不一樣了,裡面的細胞已經在代謝了,已經不一樣了,它是變易的,變動不居。第三個意思就是「不易」,不易就是不變。從變動不居當中找到不變的本體,再從不變的本體以不變應萬變,這只是《易經》的學術思想。我們今天為什麼講《弟子規》?我們今天是順應《易經》的學術思想,我們講簡易。

  換句話說,今天要講儒家的學術思想。我們中國有一部偉大的大部頭的百科全書,叫《四庫全書》。《四庫全書》它的分量非常非常的大,這是清朝乾隆年間編纂的一本百科全書,它匯集了中國自古以來,它把它分成四種,叫經、史、子、集這樣的一個學術思想,而且造了四座的樓房把它供起來。因為部頭太大,皇帝自己要學習,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學習,所以又編纂了,從當中摘錄了最精華的部分,叫做《四庫薈要》,放在宮廷裡面提供皇帝學習、御覽。這麼大的分量,據說一個人他從出生,出生的那一天就能閱讀,他一天花十個小時的時間在閱讀,閱讀一百年都閱讀不完。所以我們今天講儒家的思想,我們沒有辦法把《四庫薈要》、《四庫全書》搬出來學習,因為窮究我們一生的精力無法學習。怎麼辦?就講簡易,這個了不起的學問。我們看到一棵大樹有幾片樹葉?講老實話,我們不曉得,與其一片一片的去算這個樹葉,不如掌握它的根本。所以《四庫全書》是枝葉花果,而《弟子規》就是根本,它的主幹是四書五經。我們就了解到這就是中國文化了不起的地方,它展開可以是一個《四庫全書》,濃縮就是一千零八十個字的《弟子規》。我們今天為什麼講《弟子規》?因為我們只有十二個小時的時間,要在這麼短的時間之內,掌握儒家學術思想的精華,就從《弟子規》下手。我們老祖先非常的有智慧,因為他在這麼樣廣闊的學術思想當中,把這麼樣精華的東西濃縮成一千零八十個字,然後做為每個家庭家規的依據、參考。

  幾乎我們可以看到現在這個印刷術發達了,近幾年來,我們也興起了一股追溯家譜的風氣,有很多的人意識到家譜的重要性。末學還聽過有一個單位,是美國的一個宗教團體,它是基督教的一個分支的團體,叫做摩門教。這個教派非常的有心,它在全世界蒐集了數十萬種的家譜,以中文的家譜是它的大宗,它把這些家譜複製完之後放在美國的一個地方,叫鹽湖城這個地方。有很多的家譜他就把它複製送到全世界各地存放,甚至有一些把它拍成微型的膠捲讓我們需要的這些人士,各界的人士去查閱,然後去重修每一個人的家譜,這非常的有心。我們從這個動作看到,確實一個人要是了解了他家庭的歷史,他一定愛他這個家。我們從這麼多的家譜裡面,家譜裡面它的記載也非常的豐富,他除了記載這個家庭的歷史之外,他還記載著這個家族的家規,還有它的家學,以及它的家業,這個家是做什麼行業的,再來,它的家道是什麼,從家譜裡面就可以看得一清二楚。

  從這麼多的家譜當中,我們看到這麼多的家規,我們就了解到沒有超出《弟子規》的範圍。換句話說,《弟子規》一部就把中國這麼多的家規我們統統都讀到了,這是它了不起的地方。一方面認識到我們家庭的傳統,一方面又掌握到我們中國五千年儒家學術思想的核心。剛剛講五千年,確實這是保守的說法,保守的,很多人認為好像儒家的學術是從孔子才開始的,其實不然。孔老夫子敘述他自己,說他是「述而不作」,他敘述,但是他沒有創作。他老人家的敘述來自於誰?根源來自於,上面可以追溯到三皇,乃至於到五帝、到夏商周三代這些聖王的待人處事接物的原理原則,他把它集大成。所以到了後代給孔老夫子的這個封號叫做「大成至聖先師」,這個大成講的就是集大成,這個集叫匯集。匯集,他沒有自己的想法,沒有自己的看法,他完全是匯集三皇五帝的學術思想,我們就肯定了儒家的學術思想超過五千年,這是我們很保守的估計。綱領在《弟子規》,就在這一千零八十個字裡面。所以我們可以肯定,學習的這一千零八十個字,它就掌握了我們五千年學術思想的精髓。如果我們把《四庫全書》跟《弟子規》擺在天平的兩端一秤,我們可以發現它的重量是相等的。因此,在今天開始的時候,我們簡略的介紹了一下什麼是《弟子規》,它的時代意義是什麼,它的價值在哪裡。

  接下來,我們就進入到我們的主題,今天末學準備了一份講義,這一份講義是末學學習《弟子規》的心得報告,利用分科、分段的方法,我們把《弟子規》段落學習的把它分出來。這是末學個人的學習心得報告,在這裡只提供給大家做一個參考,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還盼望各界的這些賢達能給我們提出指正。所以今天這一份講表,我們這幾天就按照它的進度來跟大家說明。而在這一份科會當中,《弟子規》的經文,我們就列在這個科會的底下。所以大家在看這一份講表的時候,上面是末學學習把它分成段落的這個段落大綱;而下面,我們從上至下、從右到左,大家就能連貫性的把《弟子規》的經文讀過一次。這裡面有經文、有段落,先在講前給大家做說明,讓大家了解到我們的講表它的簡單脈絡。下來,我們先來看段落。

  整個《弟子規》的經文,我們在這裡面分成四大段落,四個大段落。所以前面講「大科分四」,這個大段落跟小段落之間,我們用中國的天干來做代表,甲乙丙丁來做代表。大家可以看到甲一,乃至於到甲四,這是第一個大段落,四個大段落當中,所以有甲一、甲二、甲三、甲四,就是把《弟子規》這麼多的一千零八十字的經文,我們一下子就把它分成四個大段落。我們來先看第一個大段落,這一個大段落是《弟子規》的「總敘」,末學先念一遍。

  【總敘。弟子規。聖人訓。首孝弟。次謹信。汎愛眾。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

  這一篇『總敘』就是《弟子規》全文第一個段落,也就是說,這是《弟子規》的著述者李毓秀夫子,這是我們前清的一位大儒,他著述《弟子規》的由來,學術的由來。我們非常佩服古人這樣的一個心境,為什麼?一樣的道理,述而不作,沒有自己的想法,他的匯集都是來自於古聖先賢的智慧,不是自己的想法。所以它第一句話,「總敘」,標明了整篇文章的來源。換句話說,就是我們現在說的師承,師承哪裡。這個是有學問的人。我們要曉得,古人懂禮,我們請教別人的師承,這是一種禮的做法,而對方也懂禮,他會把他的師承告訴我們,在這裡,李毓秀夫子就把他的師承給標出來了。師承哪裡?我們孔老夫子的《論語》。這一篇《弟子規》就是由我們《論語.學而篇》的第六章,這一章書衍生出來的。「學而篇」的第六章就是我們剛剛念的那幾句話,「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汎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他就從這幾句話當中,去詳細的把中國家規敘述出來,所以他不是自己創作的,他是述而不作。他第一句話講『弟子規,聖人訓』,非常的明白,這是聖人的教訓,不是某某人講的,某某人講的不一定可靠。我們就可以看到,一般的賢人他不妄作(不妄創作),這是我們需要學習的。我們現在的人有一點點的發明創作,我們就要把它申請專利,有沒有?還後面要寫個「版權所有,翻印必究」,這個心量太小。

  末學今天進到拱北殿的時候,到了大殿去參拜我們孚佑帝君。因為末學在讀書的時候,讀到孚佑帝君有個記載,末學非常的佩服。孚佑帝君就是我們所說的呂祖,呂祖在求道的時候,曾經跟他的師父學仙術,師父告訴他:你要學仙術,必須要先滿三千善事。你要先做三千件善事,才有資格來學仙道。三千善事在一般人看起來好像很難,所以他的師父就告訴他說:沒關係,你可以學一種法術,它讓你可以很快的擁有很多的財富,可以去救人,這個法術叫點石成金。把石頭一點,石頭就變成黃金,黃金,你就可以去救很多很多的人,每救濟一個人,你就做一件善事,那就很容易了。其實講老實話,做善事一定要黃金嗎?你看,老師在教導學生的時候用的這種教育的手段,我們就了解到確實這是高明的手段。他的老師用這個方法來教育他,告訴他說你看點石成金多快,你要幫助人多快!如果是我們,有人要教我們點石成金,我們怎麼想?半夜都趕去,聽說哪裡有這個法術,半夜、漏夜就去了。可是我們呂祖果然是仙風道骨,他的品格跟凡庶是不一樣的,一般的凡人他是貪財,呂祖不然。呂祖聽到有這樣的法術,問他的老師:請問這個黃金,我這樣點下去是石頭變成黃金,會不會再變回石頭?你看了不起。他為什麼會有這種想法?我們想想看,為什麼?他的老師很老實的跟他講會,「五百年後,當復本質」,五百年後會變成石頭。呂祖就告訴他的老師說:我不學了。老師很驚訝:這麼便宜的事情,你為什麼不學?呂祖說:我不想害五百年後的人。大家想想看,這是什麼樣的一個心境,連五百年後的人他都不想要加害於他,請問他會害他的鄰居嗎?不會的,我們很肯定,能肯定的。我們想想看,我們現在的人,不要說五百年後的人我們想不到,就是連我們身邊的親人,我們未必都能想得到他們。

  末學有次到一個鋼鐵廠去參觀,他那個鋼鐵做得很多,我們在最末端的時候看到鐵做成了軋鋼出來的時候,他就說到:你看看,印鈔機,這是一個大的印鈔機,日夜不停的在印出鈔票。於是末學就問這位導遊,末學就問他說:這個城市這樣挖,什麼時候會把裡面的鐵礦全部都挖光?他告訴我說一百年,言下之意就是你別操心,你活著看不到我們採光的那一天。末學就再繼續問他:一百年後怎麼辦?他告訴末學:一百年後就會有替代方案。末學聽了心都涼一半。為什麼?我們把責任推給誰?推給一百年後的人,推給一百年後的子孫。可是呂祖,呂祖他說我不想害五百年後的人,大家看看這個心量,你看孚佑帝君這樣的心量。他的老師一聽到這句話就告訴他說:你三千善事已經圓滿了。我們想一想,這個是教育!

  他告訴我們幫助一個人真的需要給他黃金嗎?而給他黃金是真的幫助他嗎?這個我們要深思,你看這個老師的教育,他學生成就了,我們現在看到的孚佑帝君,所以我們為什麼拜他?因為我們看到他的故事,我們就受到一次的教育。所以我們回頭想,這個書本打開來後面寫著「版權所有,翻印必究」,我們是帝君的罪人!對不起孚佑帝君,這樣的心量太狹小了。古人講「弟子規,聖人訓」,了不起,這是我們說的家風,這是我們時代的、民族的風骨,我們要學習。這麼大的心量,絲毫沒有跟別人要一分錢,為什麼?因為這是我跟聖人學來的,所以我應當義務的再傳播出去。這是古人的風骨、古人他的氣魄,從這裡我們學習。

  再來,下面我們看到,成人的次第,末學剛剛沒講,《弟子規》到底講什麼?我們剛剛說了明倫,把人倫關係搞清楚,搞清楚了,這個人他算是能成一個人,他的人格成就了,他的目的在這裡。請問成就一個人容不容易?非常困難。而成就一個人重不重要?相當重要。在《三字經》裡面講「三才者,天地人」,天地人,末學剛開始看到這個,末學不了解,為什麼「三才者,天地人」?三才者為什麼不是天地貓?為什麼不是天地狗?為什麼是天地人?後來末學看到我們釋淨空老教授在與一位日本的傳教士談話的過程當中,老人家就跟他談到這樣的一個問題。這位傳教士他就問我們老教授說:「請問老人家,我們基督教很排斥其他的宗教,怎麼辦?您老人家在講宗教團結、宗教和諧,怎麼能夠做到?」你看這個外教他沒有深入經典,他不曉得。我們在拱北殿三教攜手,三教互相尊重,彼此平等對待,和睦相處,這是外教沒辦法想像的,為什麼?因為是教育,它不是宗教。老人家就告訴他說:「答案在貴教的經典裡面。」這個傳教士就更驚訝了,他說:哪一句?居然我們的經典裡面有這樣的教誨,哪一句?他說「神愛世人」。老人家說神愛世人,後面並沒有刮號說「中國人不愛」,他有沒有刮號說「佛教徒不愛」?沒有,他講世人。換句話說,老人家就說「神愛我」,為什麼?因為我是世人。老人家半開玩笑的說神不愛你,神為什麼不愛你?因為你不愛我,你跟神作對,所以神不愛你。接下去,老人家接著說:神怎麼愛世人?神很抽象,神沒有形相,神怎麼愛世人?老人家說:神是透過神職人員的雙手來愛世人。

  末學聽到這裡恍然大悟,明白了為什麼「三才者,天地人」,明白了、體會了。天跟地它怎麼來愛萬物?它透過人的雙手來愛萬物,它透過人的雙手來照顧萬物、來關懷自然、來照顧一切的生靈。我們講「上天有好生之德」,誰演出來?人演出來。哪一種人可以演天地之德?成人,人格立住的人,他可以貫穿天地之德來愛這個世界。我們看現在的社會狀況,人沒有愛這個世界,人沒有愛這個地球,為什麼?因為沒有成人,因為人格有缺失。所以這裡講《弟子規》,李毓秀夫子為什麼要根據《論語》匯集中國家規的集大成,為什麼?因為要讓我們成人,讓我們後世的子孫成就完美的人格,然後這個世界才有出路,才不至於毀滅。這是我們看到成人重要。

  而成就一個人必須講求什麼?講求次第。所以他根據孔老夫子的《論語》,他講『首孝弟,次謹信』,這個「首」跟「次」重要,這兩個字代表的是什麼?代表的是成就一個人不在於給他學習多少知識,不在於灌輸他多少的技能,不在這個。首先成敗就看哪裡?首先成敗看教育的先後次第。換句話說,沒有依照次第,這個教化不能夠成就。我們《大學》裡面講的「知所先後,則近道矣」,《論語》裡面也講「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道怎麼生?務本。把根本找到了,道就生出去,問題在於有沒有按照次第。我們剛剛說到整個世界現在瀕臨了一個非常嚴重的危機,這是因為人類沒有愛護這個地球所造成的。而我們想,現在的教育普不普及?十分普及。這在一般人的心目當中,現在的教育是到達幾千年來人類沒有這麼普及的教育,學校沒有這麼多,學生的人數沒有這麼多。但是為什麼教出來的學生不懂得愛護地球?不懂得愛護自然?不懂得關懷其他的族群?為什麼?這很顯然的,我們認為教育出了問題。而它出了問題,不是在教育的內容出了問題,是在它的教育的次第出了問題,它沒有知所先後,次第出了問題。

  現在的教育先教什麼?先教知識技能,忽略了什麼?忽略了品格。過去有一位教育專家他告訴我們,他很語重心長的講:現在的教育什麼都有了,就是缺德,缺少道德,就是缺德的教育。我們想一想有道理,我們的教育經費比五十年前增加了好幾倍,我們教師的素質比起幾十年前也是大幅度的提升,各種軟硬體設備也都怎麼樣?也都非常的健全。可是我們想一想,我們的孩子是小學一年級的時候品格比較好,還是大學一年級的時候品格比較好?如果答案是他小學一年級的時候品格比較好,那我們要請問的是這十幾年的義務教育給了他什麼?他怎麼會愈學品格愈差?

  我們要想想看,古人那不一樣,你看范仲淹夫子,他從年輕到他成年,他是怎麼樣?天天德日進,過日少,天天增長道德。等到他從窮秀才在破廟裡面讀書,我們知道的「饘粥餬口」,所謂饘粥就是把粥煮得很乾,分成三等份,一餐就吃一等份。從這種饘粥餬口到達他最後出將入相,我們可以看得到,他一天一天在怎麼樣?在成長,這是什麼?這是教育的成果,他拿出成績單了。最後,他過世的時候,我們都讀到「義田記」,裡面講到,「先生」,這個先生指的是范公,范文正公。這是他的一個族人幫他寫的傳記,裡面講到「先生忠義滿朝廷」,他的忠、他的義在整個朝廷裡面沒有人不知道。為什麼?都受過他直接或間接的提拔。「事業滿邊隅」,他的事業,連邊疆地區都受他事業的恩澤,因為他出將入相。「功名滿天下」,他的功名天下人都得到恩澤。可是他說「公歿之日」,文正公他過世的那一天,「身無以為斂,子無以為喪」,他的家人沒有錢幫他辦理喪事,買不起棺材!「惟以施貧活族之義,遺其子而已」。只有施捨貧人,救活族人的這個道義留給了他的孩子。你看這叫成人,他為什麼能發揮這樣的力量?因為他講求「首孝弟,次謹信」的次第,他講求這個次第,所以他成人,他成就了一代的完人。而一代的完人就一個,天下怎麼樣?受惠,蒼生受益。我們想想看這個力量有多大。

  所以我們肯定什麼?肯定國家的興衰、團體的興衰關鍵在人才;而人才之有無,關鍵在道術;道術之存否,關鍵在教化,這我們很肯定,非常肯定。所以「首孝弟,次謹信」讓我們真正明白了教育必須遵守次第;而遵守了次第之後,我們發現了什麼?我們就發現事半功倍。

  我們第一節課上到這裡,謝謝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