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自己是當機者  成德法師主講  (共一集)  2021/8/29 英國威爾士蘭彼得  檔名:55-214-0001

  王同學:阿彌陀佛,老師、二姐、關師姐、楊學長,各位弟弟妹妹,大家好!還有大哥,大哥好!

  剛才是妻子命行勿懶,我在算這邊,好像全部人都分享了,就剩下學生跟楊學長,楊學長就對著屏幕說,王學長。我就識趣一點,以後的日子還得過。

  剛才其實也是懵懵的,今天確實有一點,今天早起的時候是被嚇醒的,就是今天早上在夢中夢到自己在算時間,就是算去醫院的時間。因為我們每次有一個時間點,譬如說八點五十分,九點到八點半,就要提前算,十分鐘前要下樓,二十五分鐘的路程,多少分鐘、多少分鐘,就是這樣算,算過來,幾點要起身,幾點要準備早餐,幾點要……往後倒後在算。然後夢到自己在算,夢夢,夢到那個夢結束,我已經知道我幾點要醒,突然間驚醒了,就發現今天好像要去了,我就起來看,果然七點出了一點。因為平時我們到算那個時間的時候就要準備出去了,今天那個要出去的時間反而夢了,結果夢過了那個時間,起來的時候就嚇了一跳。突然間發現今天週日,不需要去醫院。然後一整天今天就好像遊魂,中午的時候也沒休息,上午就去媽媽的家,原本是要去送月餅,結果今天的體力就很不好。

  剛才聽到關師姐分享的時候,突然間精神起來,就開始那個精神慢慢集中收縮了,那個集中力開始來。然後聽到二姐一講,講到遇到境緣的時候要跑,就要撤了,跟大哥在那邊講說自己不行,這邊還是要忙。我聽到那邊,那時關著麥克風,我就對著鏡頭跟楊學長講:「妳看,多像妳。」就是這個鏡頭,就是在講楊學長,楊學長在那邊笑。這個是有前提的,因為楊學長跟二姐的星座跟血型是一樣的,所以有些時候她們的性格就很像。我就這樣講,講完過後突然間就反省到說,自己一來這個事情就先看自己太太的一個錯,反而沒有去觀照到自己的一個問題。我當然也會有,有些時候要討好的時候,但是這個念頭總是關注在其他人身上。剛才考慮到這個點的時候,就突然間精神一點。

  剛才聽到二姐在講,在研究院遇到的這些工作的時候,第一個念頭就想,以前如果更早察覺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有可能就會想辦法去協助。當時候在研究院的時候心太粗,也沒真正的輔助到二姐來做這個主任,能給少一點的麻煩已經算好。因為自己也不會溝通,部門的同仁也不會帶,結果就出了好幾次問題。也想過自己其實不是這種管理層的一個身分,也沒有這個能力,就是也想退很久。一直以前研究院一開始,二O一七年開始做這個制度建設的時候,第一個念頭就想我一定要找傳人,就是要想辦法把這個位子傳給其他人。但這個不是說逃避,是知道說自己真的是不能。所以在這個過程當中,其實很多自己的一些習氣,跟這些能力都影響著身邊的人。包括剛才二姐在講這個的時候,我念頭也是在動著講她,楊學長妳看,都是妳們每天吵著二姐休息不了,晚上在那邊聊天(其實不是聊天,她們是談公事),又匯報,又整得很晚,然後還要等到大哥來收尾,叫大家說回去睡覺。

  楊同學:愛心關懷要來了我們就撤,愛心關懷電話。

  王同學:就是大哥都要打電話來說,要睡覺了,結果我們就稱大哥的電話為「愛心關懷電話」。每次等到這個時候就很耗,就自己其實做下屬沒有做好的時候,領導他是很耗的。但領導他又很照顧我們,給我們很長的時間去成長,去慢慢的適應整個研究院的一種工作方式,當然自己有習氣,也陪著我們一起糾正自己的習氣。這個耗的精力太大了,因為自己雖然也不是最高領導,但是中層,還要跟很多同仁一起溝通的時候,就知道那個不容易。再加上二姐她對的是整個研究院,還有很多緣分的工作量,那是太大了。想著說,當時也有動一個念頭想,如果有再給我多一次機會,我就好好做這個下屬的工作,真的是能多做一點就多做一點,不要造那個不好的因,不然以後自己也會遇到這不好的果,這也不是好事情。所以當時就發現,當自己精力不是很能集中的時候,一發現到自己有錯的時候,那個心就突然間能回來,再累都是能回過神來的,剛才就有這樣的一個體會。

  好像是總結會,還是這幾天老師有在分享師父老人家講「我這裡是學華嚴的」這個故事的時候,當時就想起以前在中心,如果老早聽到這句話,或者當時候心境有稍微提升的話,有可能也會犯很少錯。因為有一次在中心,我們就有一些學長去受戒,就去受這個戒,然後回來的時候,因為很多東西不能吃,有時餐廳他就會煮一些譬如說放香菜,還是放什麼的我忘了,那時候去打菜的時候,雖然我不是第一個,但是我第一次打的時候就有看那個裡面,大家在排隊拿菜,這邊看裡面有什麼東西,可不可以吃?念頭雖然沒有去翻,但是也有想要翻的那種念頭,翻那些料去看能不能吃。就會有一種執著,是不知不覺的產生。結果最重要是這個執著已經會有可能傷害到餐廳的家人們,他們煮菜,好像有一樣菜是我們不能吃的,就剩很多,因為當時去受戒的人就比較多,那一碗就很多剩下來。結果就在聽到廚房的阿姨鄭師兄,廚房的師兄有說,這個剩太多了,就是因為他們不能吃,什麼什麼什麼。他們也沒有怨我們,但是還是說那個不能吃,下次就不要煮這些東西。就給到人煩惱了。

  當時聽到師父老人家的這個教誨的時候,就想到以前自己曾經也有做錯的一些舉動。因為在團隊生活,很多時候都會有可能自己的一個習氣會影響到整個團隊的一種氣氛。所以在老師講了這句話之後,我心裡面就想,以後跟著老師學,老師這邊也肯定是學華嚴的,自己再遇到這些事情,以後就要把它當成習慣,就不要老是去怨,還是老是動這種不對的一些念頭,就需要做一個調整。

  也不分享太多,佔用大家、佔用老師的時間,感恩大家。如果有不對的地方,請老師、請各位,請二姐、關師姐,各位學長大家指正。阿彌陀佛,謝謝大家。

  成德法師:我們要隨喜讚歎一下我們王同學,他最近在我們媒體上是一個好男人的形象,最近做菜做得挺好。包含剛剛我們芮同學還能夠點到,我們王同學在夢中嚇醒是因為他責任心很強,這個確實是這樣。所以我們從這裡再延伸出來,我們父母為我們的事承擔了多久的一種壓力。人世間沒有什麼是理所當然的,都要感恩的。所以我們就可以從這一個點再延伸開來,那父母在我們成長承擔了多少壓力,包含現在又承擔了多少壓力。再從父母的恩再延伸開來,那我相信我們會有很強的正能量跟動力,這個也是剛剛張班長提到的,這個念恩的心就給我們源源不絕的動力。「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菩提心不能忘失,這個感恩的心就是跟菩提心很相應了。

  剛剛開解到,可以看到王同學這個是責任心。有責任的人,他壓力也會大,這個時候你是告訴他,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幹嘛自己製造壓力?這個就是拿著道理就過去。要調劑人情,發明事理,要調劑人情,這個時候要互相體恤,我幫他承擔一點,對方就很感動,人一感動,善根就會起來。你看老和尚對成德也是,都是體恤,理都講得很透徹,相處起來都是特別有人情味。你看老和尚在講經的時候說,身體就是念頭變現的,只要肯好好念佛,身體一定會好的。相續產生的相是物質,念頭都是正念,身體怎麼可能不好?理上這麼講,但是我去了香港,只要遇到好的調理師,「趕快把蔡老師叫過來,先給他做,先給他做」。

  甚至於還有一件大家都沒有聽過的,真實的例子,在馬來西亞。當時候有一個醫生確實很高明,結果那個時候老和尚就跟這個醫生講,說這些年輕人比我重要,你要好好給他們治,結果突然老和尚就給他跪下來。成德是在現場的。當然,那個醫生一下子也沒辦法理解。所以老和尚對我們弟子的愛護恩德是浩瀚,師父也都是體恤我們。

  包含在馬來西亞,有一次也是一個主管,針對我們做的事有不少批評,老人家也是聽著他講,而且聽了我看有二十分、三十分鐘,沒有停的在講。老人家也沒有否定他,只是一直點頭,一直在聽他講,聽、聽、聽,最後他終於停下來沒有再講了。當時候老和尚就轉過頭來看著成德跟李越老師,說:「你們這些年也很不容易了。」你看老人家並沒有去指正這個主管對我們的批評,他也很專注的聽、很恭敬的聽,也沒有任何不耐煩。當對方好像情緒都講出來了,然後他老人家就轉過頭對我們,「你們這幾年也不容易了」。其實在這個時代做事情真的是不容易的。其實老人家也在提點這個主管,但是那種方式、柔和也是讓我終生難忘。

  所以昨天我跟婁老師在分享,我說真的是福報,跟著師父,他老人家所講的跟所做的,對我們的一生是終身受用,因為在境界面前就容易提起來。

  這個是回饋一下我們面對責任心強的人,我們要懂得體恤他。所以王同學特別難得,他剛剛的反思,都是透過我們現在在互相學習的時候,就會反思到我以前在研究院,幾年前,二O一七年,我那個心境不妥,那個時候應該多體恤我們張班長,應該多承擔才對。包含自己以前持戒,都能反思到那麼多年前,人家廚師煮出來,當時候只想著說我要持戒。老和尚他是持心地戒,對自己的念頭非常的覺照,但對眾生特別的慈悲。菩薩那是同體大悲,你持菩薩戒的人不能隨時感受到對方的心情,或者相關人的心情,而執著在自己要持戒,那這個跟菩薩戒的本質相不相應?大家要知道,小乘戒跟大乘戒是有不同的,小乘戒它是要止惡的,這個不能做,那個不能做,它要止住惡,才能得清淨心。當然,持戒的目的也是要得清淨心。但大乘戒是什麼?什麼該做,什麼要做,你不做你就犯戒了。多少範圍之內有講戒、講大乘經,你不去聽,犯戒。因為你要盡力去做影響眾,有講法的地方,那眾生的得利就大,你要去做影響眾。你看到畜生了,你要給牠授皈依,汝是畜生,當發菩提心。你看,除了前面十重戒,後面都是什麼該做、什麼該做,這個是菩薩的胸懷。攝受眾生供養,代眾生苦供養,不捨菩薩業供養,不離菩提心供養,這普賢廣修供養裡面提到的,這個都是菩薩的心腸。

  所以王同學能夠內自見其過,這個是孔子很讚許的,因為他老人家說:「未見能見其過而內自訟者也。」我們能夠反思到當前跟以前的過錯,那孔子在極樂世界……其實孔子也是法界身,他也是法身菩薩,他也是配合釋迦牟尼佛來到我們這個世間的,我相信我們的心念跟他老人家教導一相應,他的加持就到了。

  ——恭錄自:相觀而善交流會(第二十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