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德行基礎—《三字經》心得分享  蔡禮旭老師主講  (第十三集)  2017/8/12  台南極樂寺  檔名:55-197-0013

  諸位同學,大家好。我們接著《三字經》的經句,接下來講到《禮記》:

  【大小戴,註禮記。述聖言,禮樂備。】

  這句經文就說明《禮記》它的編輯者,包含《禮記》的內容,還有它的價值。編者是『大小戴』,是指西漢末年兩位經學家,戴德,還有戴聖,戴德是叔叔,戴聖是侄子。戴德匯編的《禮記》有八十五篇,我們稱為《大戴禮記》。侄子戴聖編的有四十九篇,我們稱為《小戴禮記》,現在所講的《禮記》是指《小戴禮記》。『述聖言』等於是《禮記》,它傳述了古聖先賢很多重要的言論。而且這一些言論,讓我們了解這些聖賢的風範,而且讓後人了解前代的這些禮樂制度。因為它講的也非常完備,所以經文講的「述聖言」,『禮樂備』。

  而《周禮》《禮記》跟《儀禮》,我們合稱三禮,而這個《儀禮》,是孔子採集周代留傳下來的禮,編輯成書,一共是十七篇。假如要研究三禮,可以看漢朝鄭玄的註、唐朝孔穎達的疏,來深入三禮。在《論語》當中,孔子有說到「不學禮,無以立」,可見得學禮,對於自身成就良好的人格,以至於在人群當中如何與人相處,在人群當中如何自立,都是禮當中教導的核心。禮也代表秩序,俗話講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所以不好好學禮,道德不能成就,而且跟人相處很容易就有摩擦,甚至嚴重的會起衝突。

  因為每一個朝代都有制禮作樂,民國建立之後,這個制禮作樂的工作,一直還沒有能夠落實。而李炳南老師很慈悲,希望我們現代的人能夠有所依循,古代改朝換代了就制禮作樂,老百姓就很清楚這些生活上的規範,應該怎麼樣去遵守。所以李老編了一個《常禮舉要》,這個對於我們學禮非常的受用。

  在《禮記·經解》當中有提到,學禮能夠讓人恭儉莊敬,真的下功夫學禮,人會變得恭遜,很恭敬人,很謙遜,節儉,齊莊,就是很有威儀,還有敬慎,對事情很謹慎,不敢隨便、不敢馬虎,所以表現出來生活很有節度。我們看現在的人生活日夜顛倒,這個在禮的教導當中,都是相違背的。「禮者,天地之序也」,禮教教導我們,整個天地人生,應該怎麼樣正常的來運轉,正常的來生活。只要這個順序亂了,這個人他的身體鐵定要出狀況。我們看到現在的文明病愈來愈多,甚至於是年齡愈提愈早,以前癌症都沒聽過,現在一大堆。以前一提到像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好像都是老年了才會出現,現在很年輕就有這個情況。所以這個都跟生活無序,不依大自然的規律來生活,摧殘了自己的身體,才會形成這個亂象。所以我們在從現在的社會,來想起孔老夫子這句,「不學禮,無以立」,感觸就很多了。你看這個立,人格要立住,甚至是身體要立得住,人際關係要相處好,都得學禮。我們現在看到身體出狀況了,道德人心在下降,包含人際關係的衝突愈來愈多,就可以體會學禮刻不容緩,學傳統文化刻不容緩。

  所以學禮能夠展現出生活有節,舉止端莊,內心誠敬。因為《禮記》開篇「曲禮」就講,「毋不敬」,對一切人事物都要用恭敬的態度。其實這個就跟《中庸》講的,「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這個道其實就是真心,人的真心不能一時一刻離開了。因為我們假如真心離開了,妄心就做主了,妄心一做主,貪瞋痴就相續不斷了,那就變成隨業流轉了。所以我們能夠真心片刻不離,這個才是懂得自愛了,這個才是珍惜人這一生,能夠轉凡成聖,能夠恢復明德。而下手處《禮記.曲禮》開篇這一句,「毋不敬」,就非常重要,我們這個誠敬的心時時保持。這個是提到《禮記》的部分。

  接著我們看經文:

  【曰國風,曰雅頌。號四詩,當諷詠。】

  這一句經文介紹了《詩經》四種題材,這四個題材指國風、大雅、小雅,還有,頌。這個『號』就是稱作,稱作四詩,就是《詩經》的四種題材。『當諷詠』,就是我們都應當諷誦吟詠,諷誦是讀誦,吟詠是歌詠,我們這樣讀誦歌詠,就能深入體會,這個《詩經》當中蘊含的義趣。因為詩都可以唱成歌的,在唱誦的過程,能深刻體會這首詩所蘊含的意境。

  我們接著講一下這個『國風』,這個國就是指周代的這些諸侯國,天子封的這些諸侯國。而國風當中有十五個諸侯國,一百六十首當時候的民歌。這十五個國風依次是,周南、召南、邶、鄘、衛、王、鄭、齊、魏、唐、秦、陳、檜、曹、豳,是這十五國。每一個諸侯國,它的國君都會派一些采風的官員,就是到民間去採集這些民間的詩歌。從這些詩歌當中,觀察百姓的疾苦、百姓的民生,因為百姓的狀況,都會在歌曲當中顯露出來。

  接著『雅頌』,這個雅分為大雅、小雅。雅其實都是指很正式的場合,我們俗話說登大雅之堂,這個典故都是從《詩經》來的。大雅是諸侯朝覲天子時候所奏的詩歌,《詩經》當中收錄了三十一篇。小雅是天子款待賓客的詩歌,小雅有七十四篇。像音樂最能陶冶人的性情,所以像諸侯朝覲天子,奏的這些大雅的音樂,就很自然的會讓天子,會讓領導人,產生很能夠接受別人諫言的態度。而在音樂當中,臣子也會生起一種,像《孝經》裡面講的,「進思盡忠,退思補過,將順其美,匡救其惡」,他也很有一種使命跟勇氣,去勸諫領導人。所以這個音樂的力量確實是很大。所以「禮節人欲」,用禮節制人的欲望,「樂和民心」,這個音樂最能感動,感化人。像小雅的音樂,唱誦就會讓人感覺很歡快,這個小雅就是一般款待賓客時候放的音樂,大家聽了心情愉快就很容易交流。「頌」是指宗廟祭祀的時候的樂歌,《詩經》當中收錄了周頌、商頌、魯頌,一共四十篇。這個是追溯歷史,歌頌祖先的這些詩歌,所以我們有一個詞叫歌頌歌頌,也是從《詩經》的典故來的。所以《詩經》的題材就是這四種,國風、大雅、小雅、頌。

  而《詩經》的修辭,就是它寫作的手法,又分為三種,叫賦、比、興。賦,賦是鋪陳善惡,直陳其事,也就是直接把事情表述出來,就是它的情感很有條理,按部就班的把它陳述出來。這個比是拿一件事物,與另外一件事物來比較。興是先說其他的事物,然後再引發自己真正要說的事情,這個是興。而比興它的差異在,比是很明顯的比喻叫顯喻,興是隱喻,它比較沒有那麼明顯。

  而詩都是言志,都是抒發表達一個人的志向,一個人的感受。而孔子在《論語》當中有講,「詩三百」,詩有三百零五首,統稱詩三百,「一言以蔽之」,用一句話來代表的話,這個詩的精神,「思無邪」。代表本來詩有三千首左右,孔子把它整理了,將最好最能教化百姓的刪成三百零五篇。而這一些詩都是很純樸的思想,沒有邪惡的,而且都是很真摯的情感,沒有虛情假意在裡面,所以稱思無邪。

  所以我們接受詩的教化,在《詩經》裡面,在《禮記·經解》當中有講,「溫柔敦厚,詩之教也」,我們學詩了,慢慢變得溫柔敦厚。所以假如我們現在人講話很容易起衝突,這個就是我們缺乏《詩經》的教化。像我們現在批評人就直截了當,有時候對方接受不了。像我們《詩經》第一篇關雎,它就講「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它就用鳥類來說明,這個鳥類,牠們都守夫妻之間的這種情義,假如人不能守這樣的情義,那不就人不如鳥了嗎?它就用這個我們剛剛講的,這個比興的手法來譬喻,所以沒有那麼直接去批評。所以懂得反省的人,他就聽得懂,他就會反思了;不懂得反省的人,也不跟他結怨,不會跟他吵架。所以這個言語還是很有學問。所以詩歌的教化,讓人對於好事能生善心,對於惡事能產生對自己的一種借鑑提醒。

  而且學了《詩》之後,我們知道怎麼侍奉父母,怎麼事奉國君,事奉領導者,還會認識很多的鳥獸草木的名稱。孔子說「不學詩,無以言」,所以我們也應該就《詩經》當中,幾篇很代表性的這些教導來學習,這樣我們能從中體會言語怎麼恰當,言語怎麼有條理,言語怎麼感動人。那當然感動人還是真誠的心,還是成就他人,成就國君的心。

  《詩經》它是由孔子傳給子夏,子夏再傳荀子,荀子再傳給毛亨,毛亨再傳毛萇。所以我們一般《詩經》稱《毛詩》,毛萇是小毛公,毛亨稱為大毛公。要研究《詩經》,鄭康成的註解《鄭箋》,還有孔穎達他也很崇敬鄭康成,唐朝的孔穎達,他為《毛詩》,還有《鄭箋》,都作了註疏,稱為《毛詩正義》,都可以透過這些註解來深入。

  我們接著看下一句經文:

  【詩既亡,春秋作。寓褒貶,別善惡。】

  這個『詩既亡』,就是說明這個《春秋經》產生的一個因緣。我們剛剛講到,這個國君都會有采詩的官員,去會集這些詩,了解自己施政的狀況,老百姓的生活情況。甚至於詩當中,老百姓這些心聲裡面,也有對當前政治的一些不妥當的地方,也會在詩當中反應,提醒。但是因為在孔子那個時代,這個采詩的情況已經停止了。因為那個時代王政衰微了,天子的影響力弱了,而這個采詩的事不再舉行,所以民間的詩歌,就沒有專人來負責整理保存。所以孔子便作了《春秋》,因為《春秋》這部書,它蘊含著對當時候政治的褒貶,所以就可以知道君王為政的得失。這個與采詩的方式來觀察各地百姓的想法與反應,在治國上是有異曲同工的效果。所以以前是透過詩,可以留下對一個國家一個時代,它政治的得失的記錄。但是現在采詩沒有了,那孔子作《春秋》,可以讓後世清楚這些時代,它真正的是非善惡利弊得失在哪裡,所以孔子作《春秋》也是用心良苦。所以經文當中說『寓褒貶』,「寓」是寄託,「褒」是讚譽,「貶」是譴責,『別善惡』,就能辨別善惡。而《春秋》是根據魯國的歷史來編纂而成,記載了十二個國君、二百四十二年的史事,這個是講到《春秋》。

  我們接著看經文:

  【三傳者,有公羊。有左氏,有榖梁。】

  這一句是說明《春秋三傳》的內容,《春秋三傳》是來闡釋《春秋經》的三種著作,就是《公羊傳》《左傳》,還有《穀梁傳》。《左傳》主要鋪陳史實,是以記言記事為主,把當時候的情況記錄得比較清楚。因為《春秋》它記的,比方說在鄭國發生的事,「鄭伯克段於鄢」,那我們這個時代的人看這句話很難看得懂。但是《左傳》就把這一件事,它發生的緣由記得比較清楚,我們好了解《春秋經》。

  我們看鄭伯,這個伯字代表他的爵位,天子封諸侯的爵位是公侯伯子男,這五個等級。而這個鄭國的國君他自己稱公,你看鄭莊公,所以等於天子賜予他的爵位只有伯爵,他自己卻自稱公,這個已經是不尊重天子,所以這君臣關係就已經亂了。所以孔子就用一個伯,鄭伯,它就已經褒貶在裡面了,已經在貶鄭國國君。而且也在提醒,當時候這個君臣之禮廢了。我們之前講到,《了凡四訓》講,「事君如天,古人格論」,在家裡父親是天,母親是地,所以古代叫天地君親師。所以君跟父母親,這些在我們生命當中,對我們恩德都很大。而在古代一個國君,他必須為天下的安定殫精竭慮,所以古人都感君恩,感謝國君的恩德。國君對我們恩德很大,我們事奉國君要非常恭敬,所以事君如天,古人格論,這是古人非常強調的做人道理。我們看到《格言聯璧》裡面講,「竭忠盡孝謂之人」,這句當中提到忠孝二字,而且用的是竭忠盡孝。這個竭跟盡,成語講竭盡全力,等於我們回報父母,回報國君的恩德,那種心境就是全心全意。人假如常常還要想自己,他這種忠孝就做得不圓滿。而忠孝二字,可以算是我們做人最重要的道德標準,假如這兩個字沒有做到,沒有用心去落實,等於是人格就有缺了,人身就保不住了。

  所以從古代這些教誨,再反觀我們現代這個時代的人,動不動就要罵國家的領導人,這可要慎重。為什麼?因為你批評國家領導人,影響的是廣大的人民對領導者的信心。人民都沒有信心,這整個國家是很危險的。所以我們言語要謹慎,而且言語的存心,時時都是要為國家團體想,要為領導者想,那我們言語就知道進退了,不是常常都是發牢騷、發脾氣的在那亂講。

  所以修學,這個口業是一定要謹慎的來守。《無量壽經》一開頭就講,「善護口業,不譏他過」,所以子貢曾經問孔子,「君子亦有惡乎?」君子有沒有覺得非常不妥的事情,覺得比較不能忍受的事情,其實就是說這些事負面的影響太大了。所以孔子就有講,「惡稱人之惡者」,就常常都會講別人的過失,這個會讓自己,會讓團體的氛圍變得都好批評,都是只看別人的問題了,那就看不到別人的優點,體會不到別人的付出。那這種團體的氛圍鐵定是人心離散的,很容易就瓦解掉了。所以風氣是看不到的,但是它是存在的,所以孔子觀察世間是非常細膩的。

  所以惡稱人之惡者,尤其假如我們是修學的團體,假如形成好批評的風氣了,那這個團體就沒有學風跟道風了,甚至於還比不上世間的團體了。而我們本身又是代表佛教,代表傳統文化,假如我們沒有依教奉行,還是這些錯誤的習氣做主,那造的業重。為什麼?接觸我們的人會說,怎麼會傳統文化的團體是非還比外面的多?那不是讓大家喪失信心嗎?變成我們在修學的團體沒有表好法的話,變成了斷別人的慧命了,斷別人對正法的信心,結果我們變成造這樣的業了。別人還沒有這樣的機會斷人慧命,我們假如在這樣的因緣當中,就很有可能因為隨順習氣,斷了人家的法緣慧命。所以一開始跟大家有提到,佛門有一句話叫地獄門前僧道多,怎麼會修行的人反而墮地獄的多?因為修行的人,他假如在道場團體當中沒有表好法,就可能有斷人慧命的情況了。

  所以孔子這些話很有深義,惡稱人之惡者,「惡居下流而訕上者」,這個就是居在下位去批評領導人,這個也是佛門的大忌。佛門在《梵網經》當中,這個戒經裡面有講到,「不作國賊,不謗國主」,這個都是重戒,可是我們假如不用心深入這些教誨,都會忽略掉。有人可能會說時代不一樣了,但我們要冷靜,時代確實在變,風氣也在變,可是天地之間的天律,善惡是非,那是不會隨著時代變的。所以以前不孝父母的罪,到現在還是一樣的,哪有說現在的人風氣變了,所以罪就輕一點,沒有這個道理。所以我們假如不遇到經典,隨著這個時代的一些風氣,那不得了了。所以現在的人造的口業,造的罪業,那不知道比一百年前的人要多多少倍。這個是從《論語》當中,我們體會到不能謗國主。《了凡四訓》當中講的,「事君如天,古人格論,此等處最關陰德」,所以忠孝二字,不可須臾離也,我們時時要提醒自己盡忠盡孝。

  而《春秋》裡面講了,鄭伯克段於鄢,這個伯字,已經顯露出鄭國國君不尊重天子。克段,這個「段」是共叔段,是鄭莊公的弟弟,但是夫子用「克」,克是指對敵人用克,那怎麼兄弟變敵人?這個也是點出來,他們兄弟之間兄不兄,弟不弟。而為什麼會搞成他兄弟衝突?因為他們的母親母不母。因為鄭莊公生的時候是難產,所以母親就比較不喜歡這個兒子,就寵愛共叔段,妳寵愛兒子,最後這個共叔段就愈來愈跋扈囂張,這個哥哥鄭莊公,又沒有及時的教導好他的弟弟,最後就造成兄弟的衝突了。所以《春秋》,就一句話就把褒貶都點得很清楚,但是問題是實際的狀況,那還是透過《左傳》,對於整個事件比較能充分的了解,所以《左傳》是以記事為主。而《公羊傳》《穀梁傳》,是以闡釋《春秋》的經裡面的微言大義為主,是解釋經的書。《公羊傳》是魯人公羊高所傳,《穀梁傳》是魯人穀梁赤所傳。祖師大德也是強調要學《春秋》,才懂得涉世,因為透過這些歷史,我們就了解是非善惡,了解處世當中五倫的本分,跟應該怎麼應對進退。

  我們接著看經句:

  【經既明,方讀子。撮其要,記其事。】

  等於我們對於四書五經有下過功夫了,明白了經的這些義理,『方讀子』,才再進一步學子書。這個子在古代是尊稱有德行有學問者,他們研究學問的方向和內容不盡相同,都有各自的思想體系。像我們常聽到的法家、陰陽家、墨家,諸子百家,他們都有各自的思想體系,他們對事理的看法想法寫成書,也都有可取之處。但是,非全然是正確,或者不一定適用於這個時代,所以就要『撮其要』,「撮」是摘取,摘取這些諸子裡面比較重要的,他們的一些可以參考的要旨。『記其事』,記下各家的言行學說。在《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子部的總序當中,對於子下了一個定義,自六經以外,我們剛剛提過的詩書易禮樂春秋,這六經之外講書立說者,皆子書也,都屬於子部。

  接著經句講到:

  【五子者,有荀揚。文中子,及老莊。】

  前面提到要「方讀子」,接下來舉了幾位,他們的思想對後世影響非常大的這些思想家。『五子者』,首先『有荀揚』,「荀」是指荀子,跟孟子差不多時代,是戰國趙人荀況。這個荀子等於是先秦儒家集大成的人物,我們比較熟悉他倡導人性本惡。可能大家看到這個說法就想到,那《三字經》一開始說人性本善。我們要了解每一個大思想家,他提的角度,見解不同。我們一開始講的那個本善,那是指每一個人本有的性德,像佛家也講要改過,要修善。這個修德裡面要斷惡修善,要斷惡就是要斷除我們這些貪瞋痴慢的習氣,所以要持五戒,要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也要修十善,所以孟子講這個性善,那就是要長我們的善根。荀子講性惡,就是要對治我們這些過去生形成的惡習氣,所以角度不同,但是對於我們修身都是很有啟發,很有價值的。我們不要只從一個角度之後,就覺得其他的這些思想家講得不對。所以荀子是認為人性中,這個人性裡面就習氣中有貪欲之念,還有好利這些習氣,所以主張重視教育,重視禮教。他強調隆禮,就是很重視,隆是隆重,就是很重視禮教,所以透過學習,使人人知禮守禮,才能遏制住這些惡習,趨於善道。每個人都能趨於善道,調伏這些惡習,人心得到教化,天下就能太平,這個是荀子的教導。

  荀子他對於教育學習,也有很多非常寶貴的教誨,像「勸學」這篇文章,對我們學習很有啟發。因緣生老師有一本書,是對「師說」「學記」,還有荀子的「勸學」做註解,這個很值得大家花時間來學習。因為我們走的是教育的事業,對教學要更深入這些聖賢人的理念,還有這些教學的智慧方法經驗,都要學習,這三篇文章是非常精闢的。

  經文講『揚』,是指漢朝的揚雄,字子雲,他是四川成都人。他為人是口吃,雖然有缺陷,但是他很努力,他很會作詞賦,曾模仿《論語》作《法言》十三卷,模仿《易經》作《太玄》十卷,又蒐集當時各地的方言,寫了《方言》十五卷,這個對於研究古代的語言,是重要的資料。而且《法言》一書,建立尊孔的儒學思想體系,所以他們寫的東西對後世影響都很大。

  我們古人跟我們同樣是一生,幾十年的歲月,可是怎麼感覺他們留下來的東西,很可貴,影響很長遠,而且奇怪了,他們跟我們同樣一天二十四小時,他們怎麼能做那麼多東西?像清朝陳弘謀先生,他走過十幾個省,治理過那麼多的地區,他的工作也是非常繁忙,結果他還編撰了《五種遺規》,而且這套書是寶書,統統抓根本。第一部《養正遺規》,要成就一個人才,童蒙養正。他蒐集了那麼多歷代最精闢有關教育孩子的這些教誨,把它蒐集起來、會集起來。第二個《訓俗遺規》,整個社會的風俗教化,這些好的教誨蒐集起來。一個是從小的教育,一個是訓俗,那等於你整個社會的風氣,它對每一個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你沒有一個好的社會風氣,你怎麼教化人?孟子為什麼要三遷?就是這個道理。所以《訓俗遺規》。第三《教女遺規》,有好女子才有好妻子,有好妻子才有好太太,有好太太才有好子孫。所以印祖講,「天下太平」,天下之安危,「女人家操之一大半」,印祖講得太有道理了,一個國家要安定,要有真正的聖賢人才,可是聖賢人才從哪裡出來的?從女人的房間培養出來的。所以古人留了兩句話,「閨閫乃聖賢所出之地,母教為天下太平之源」。所以女人有德,女人是天下人才的源頭。所以女教非常重要,陳弘謀先生《五種遺規》第三部就是《教女遺規》。第四,《從政遺規》,第五是《在官法戒錄》,這兩部書最重要的凸顯了,你一個地方的風氣誰的影響最大?父母官。「為政在人」,「其人存則其政舉」,好官在那裡一治理,這個地方馬上就興盛了。而且像陳弘謀那麼好的官,像他在江西治理一個地方,後來他離開了。這個地方一百多年後,一個新任的官員有一個非常深的感觸,就是陳弘謀先生已經離開這個地方一百多年,可是這一個地方的百姓,還深深受到他教化的影響。所以父母官很重要,官員很重要,所以陳弘謀先生用心良苦。所以後面的《從政遺規》,《在官法戒錄》,就是對官員的教化。

  我們在歷史當中看,像諸葛孔明治蜀國,現在四川那些很多的少數民族,都在懷念一千多年前的諸葛孔明,他做的很多事,到現在還影響著當地百姓的生活。比方像普洱茶,那都是孔明那個時候重視,把這些行業都能夠把它管理好。包含注重水利工程,這個都江堰是秦朝李冰父子設立的。可是到了孔明,他為了護好水利工程,專設官職來管理都江堰。這個做法就影響了一千多年來,孔明以後的這些官員,都很重視都江堰的治理。所以為官一任,造福一方。而這一方百姓,不只是當時候的百姓,有可能是往後幾百年,甚至上千年的百姓都受到他的影響。

  所以有時候多看看這些聖哲人他一生的貢獻,確實會讓我們很感佩,而且也會生慚愧心。就像《了凡四訓》當中提到的,「彼何以百世可師,我何以一身瓦裂」,同樣是一生,他們為什麼能產生這麼有價值的人生,我們可能庸庸碌碌,死了之後就化為黃土了。所以多看這些聖賢的風範,會讓我們長志氣,會讓我們懂得去效法他們。《菜根譚》有一句話講得好,「裝身於千古聖賢之列,不屑為隨波逐浪之人」,自己期許能夠進入聖賢的行列當中,不要做一個隨波逐浪的人。這個是剛剛看到這個揚雄,有這麼多著作影響後世的一個感觸。所以文天祥講得好,「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每個人難免一死,但是到底留下什麼?丹心是自己的真心、赤誠之心,留取丹心照汗青,汗青就是史冊。我們要造自己的歷史,不能糟蹋了自己的人生。我們要造家庭家族的歷史,我們到底留給後代什麼?我們要造佛門的歷史,要造中華民族的歷史,這是我們一個弟子應該做的事。

  尤其又遇到民族文化危急存亡之際,我們怎麼可以袖手旁觀?所以印祖說敦倫盡分,我們有多少的本分應該盡?文天祥這一句講得好,留取丹心照汗青,我們盡了本分就是照了汗青。現在這個本分還延伸到我們對整個地球,地球母親都被我們糟蹋成什麼樣子了,整個地球現在走上那麼多的紛爭,甚至是戰爭,我們身為地球人應該做什麼?所以師父都在給我們表演,他盡心盡力在帶領全世界重新走上一個安定昌盛的路。他老人家提出的理念都是可以救世,而且都是非常緊急該做的。所以宗教團結,這個是真的能夠讓世界重新走回安定。那我們也要深入學習老人家這些救世的理念,在未來的歲月,我們也都應該盡我們的力量,所謂師志為己志。

  第三位是『文中子』,隋朝的王通,字仲淹,他是龍門人,是唐初文學家王勃的祖父,他是死後追謚文中子。他留有《中說》一書,因為立論憑證於治國修身頗有實用。接著是『老莊』,這個我們就比較熟悉了,老子跟莊子。老子著的《道德經》,《莊子》一書也稱《南華經》,這道家很重要的兩個代表人物,他們強調無為而治,強調寡欲。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他是春秋楚國苦縣人,做過周朝看守藏室的史官,後來他隱居沒有出來當官,他主張是清靜無為,是道家的始祖。《莊子》是莊周所作,莊周字子休,戰國蒙城人,相當於現在河南商丘縣南,莊子也曾經做過蒙地管理漆園的官。根據《漢書.藝文志》,《莊子》原來有五十二篇,現在的《莊子》是晉郭象所編,有三十三篇,分為內篇,《莊子》內篇有七篇,外篇有十五篇,雜篇有十一篇,這些常識我們了解一下。

  接著我們看下面的經文:

  【經子通,讀諸史。考世系,知終始。】

  這一句也說明我們讀史書要掌握的要領。『經子通』,等於是經書跟子書都讀通了,就可以開始研讀,這個『諸史』就是各種史書。而且研讀當中要掌握很重要的是,『考世系,知終始』,考察各朝世代相傳的統系,「知終始」,就是明白它們興盛與衰亡的道理。它為什麼這個朝代滅了,這個朝代是怎麼興起的,我們充分了解了,就可以知道一個朝代是怎麼興衰,我們從中就得到了啟示。所以讀歷史的人會長很多的見識,從歷史當中得到很多借鑑,這個是會學的人。古人留了一句話說,「後人哀之而不鑑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就是假如我們讀歷史,比方說讀到夏桀商紂,說,怎麼把國家搞成這樣?把人民害得那麼慘?這叫哀之。「而不鑑之」,就是沒有把這個歷史引以為戒。比方說後面的這些君王、國君,他讀前面的歷史覺得太慘了,可是他自己沒有引以為戒的話,很可能他同樣犯這些錯。所以又讓後人又看到他的情況,繼續再哀嘆。所以我們自己讀到古人這兩句話,要提醒自己,我們所學的這些歷史當中的事件,甚至是國君,或者這些大臣的行為,都要得到啟發。

  那可能有人就說了,我也不是國君,我也不是大臣,所以學東西要用心領悟。而且我們佛門說小大圓融,治國跟治家原理原則相同,所以他是治國,他好的他不好的,我馬上能結合到我自己的修身齊家,就得很大的受用了。比方說周朝,泰伯、仲雍可以把國家讓給弟弟,那這個不就是在一個家庭裡面懂得禮讓嗎?謙讓嗎?錢財乃身外之物,而兄弟這是親情,更應該珍惜。我們讀到周朝這個歷史,我們真領悟了,那在自己的家庭家族裡面,自己就帶頭,「財物輕,怨何生」。讀到唐朝的張公藝,人家九代都住在一起,他的表法,寫給唐高宗的一百個忍字。那這個歷史我們讀完了,百忍家風我們也學到了,那就「言語忍,忿自泯」。所以《弟子規》雖然是家訓,治家的,事實上,從歷史再對照到《弟子規》來講,那很多國家的興跟衰,也都離不開《弟子規》這些修身治家的原理原則。

  《三字經》教導我們是,「經子通,讀諸史。考世系,知終始」,這個次第還是挺有道理的。因為我們讀了經就明白義理,又讀子,又能掌握這些諸子,這些很好的言行言論,我們就會形成對是非善惡的判斷能力。有了這個基礎再來讀歷史,那就能吸收歷史教訓,很有見識、很有見地。可是假如我們沒有經子的基礎,我們假如去學歷史,有可能這些歷史事件,我們還會理解顛倒了,顛倒黑白都有可能。所以讀歷史是要有基礎的,一般都講讀歷史的基礎叫史識,知識的識,史識來自於一個人的學識跟閱歷。那這整個學識,應該就是積累了經子的基礎,再來讀史。李炳南老師也是很鼓勵大家要學歷史,這樣能懂得人情世故,而且可以少碰釘子少受罪。因為有時候我們應對進退不得當,可能冒犯人、得罪人,自己往後很多年,就產生了一些惡緣阻礙。所以還是要懂得應對進退,所以李老說少碰釘子少受罪。像講話,不對的場合我們一講,忍不住了還是講出來了,駟馬都難追。所以有一句話講,「忍得一時之氣,免得百日之憂」,這個話忍不住一出去了,要對這句話做彌補做善後,那不知道要花多少的氣力。

  而史分為國史,還有通史,國史一般就是記載這一個朝代的歷史,通史它就比較是從古至今,比方說《資治通鑑》,它記載的就從戰國一直記到宋,這麼長的時間,這是通史。

  我們接著進入歷史的部分:

  【自羲農,至黃帝。號三皇,居上世。】

  這一句經文介紹了古代的三皇,就是從伏羲到神農,再到黃帝,這三位上古時代的君主,後人稱他們為三皇。我們說三皇五帝,這個三皇就是指這三位祖先。『羲農』,我們前面講到的伏羲氏,他畫八卦,教人民漁獵。神農又稱炎帝,所以我們常用炎黃子孫,炎帝就是指神農,帝就是指黃帝,相傳他創造了耒耜,就是農耕的農具,教民耕種,我們以農立國,這個最開始應該就是神農氏。而且他還嘗百草,他也是醫藥的祖師爺,來給人民治疾病。而神農氏後來也因為嘗這個草藥,結果來不及解毒也犧牲了。但是他這種為了百姓的病苦,不惜犧牲生命的精神,值得我們後世子孫感恩,進而也應該效法。那大家想,他嘗百草幫人治病,那我們每一個人怎麼效法這個精神?假如每一個人學東西都能回到自身,都會有所領悟的。

  可能我們想我又不從醫,醫是治人的身命,但是教育治人的慧命。所以每一個人假如用心學習漢學,把儒釋道聖人教導的,我們都盡心竭力來落實,我們會很有領悟。比方「財色名食睡,地獄五條根」,我們學了之後,全心全意對治五欲。當然在對治過程,我們都依照經典來給我們指導,最後調伏了這些欲望,談起怎麼治貪,怎麼治貪財,怎麼治貪色、貪名,我相信下過功夫的人,一談起來是娓娓道來。請問,我們這麼用心修學之後,我們能不能治人家精神上的疾病?能不能護持他道業的增長?決定可以。所以我們已經聽經聞法了,我們這一生要自覺覺他,覺他不就是在護念人家的慧命了嗎?

  可是要提升慧命,最重要的就是對治習氣,所以我們在對治習氣上下大功夫,以後我們這些寶貴的領悟經驗,可以幫助非常多人,但是是我們得真幹才行。所以師長老人家曾經有一段開示,怎麼幫助這個時代的人?這個時代的人不孝,我們就落實孝道,做表法。這個時代的人不悌,我們就做給他看。這個時代人不忠,我們就忠;這時代人不信,我們信。等於怎麼落實五倫八德,在現在這個時代,我們很有決心毅力的去落實了,那個中的酸甜苦辣,個中的領悟,就是給所有這個時代人增長慧命最好的甘露。

  所以我們接下來,很多都提到這些古聖先王,我們邊學的時候,可不要大家覺得那跟我都沒關係,變得當作一個知識學習而已。所以這些祖先都很慈悲,對後世的影響這麼大,那我們也將是後世子子孫孫的祖先,所以我們要承先啟後,繼往開來。當然承先,以這些祖先為榜樣,以二千五百多年這些聖賢人為榜樣。我們會為人父母,我們也會為人君,我們也會為人臣,我們也會為人子,這五倫的本分角色,其實在整個歷史當中,正的反的這些樣板太多了。所以我們要選擇千古流芳,還是選擇遺臭萬年?那就是自己決定了。

  那可能有人要說了,我這小人物,歷史也記不上去,我怎麼會遺臭萬年?我們要慎重,世間可能歷史上沒我們,可是陰間每一條都記很清楚。再來,假如我們這一生不好好進德修業,斷惡修善,那個掉到三惡道可不是萬年。我們以前看電視節目說,萬歲萬歲萬萬歲,其實這個到三惡道,所以真的是萬歲萬歲萬萬歲,不是開玩笑的。所以師長最近講經特別講一句,我們要記住,「三途一墮五千劫」,那個劫就不是萬年的單位,那更長,而且是五千劫,所以不能跟我們的法身慧命開玩笑。當然不跟自己的慧命開玩笑,要自覺。

  但是自覺過程當中離不開覺他,就像我們從事教學工作,教學相長,利他就是自利。所以明明德跟親民分不開的,緊密結合,自覺跟覺他也是緊密結合。所以修行的人,最重要的是提升這個慈悲心,這一生跟任何的人,不只親朋好友,所有有緣的人,我們都要盡這一分緣分,成就對方,有多少緣盡力做多少事。我們這些先王他們為國君,他們確實是作之君、作之親、作之師,他們這三個精神都做到了。作之君,以身作則;作之親,愛民如子;作之師,他們都給予百姓非常好的教誨。我們之前學過《尚書》,很多都是古聖先王的言論傳下來的。

  『自羲農,至黃帝』,「黃帝」姓公孫,我們稱為軒轅黃帝。他生於軒轅之丘,後來又生長於姬水一帶,所以又稱姓姬。建國於有熊這個地方,所以稱為有熊氏。當時候他打敗了蚩尤,統一了當時候的中原一帶。黃帝那個時代有很多的發明,對我們整個民族的影響很大,像發明舟車,發明指南針,還有史官倉頡造字,甚至醫學,黃帝跟岐伯的對話,傳下來是《黃帝內經》。所以他是文明的一個始祖,很多重要文明的發展,都在黃帝那個時代產生的。

  『號三皇』,稱他們為三皇,皇是指偉大的君主,偉大表現在對後世的影響。『居上世』,上世指遠古的時代,離我們都有,黃帝離我們五千年,羲農,伏羲跟神農就更久了。

  接著:

  【唐有虞,號二帝。相揖遜,稱盛世。】

  此句介紹了堯舜二帝的治國政績。所以唐虞堯舜稱為二帝,因為他們都把帝位讓給賢者,所以稱那個時代為聖明的時代。我們稱政治辦得很好,老百姓安居樂業,稱為堯年舜日。這個成語就代表,堯舜就表的國泰民安,風調雨順的政治氣象。『唐有虞』,「唐」是指唐堯,他曾經在唐在堯這些地方,所以後來號堯唐,歷史上稱唐堯。相傳他在位九十八年,而且他要把帝位傳給舜的時候,考察護念舜帝達二十八年之久,所以他是很負責任的一個國家領導人,一定把接班人培養得非常好。我們常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所以一個人對於家族最大的貢獻,就是把下一代的人才培養起來。當然這人才不一定,最好的人才那不一定說只是自己的孩子,你哥哥你弟弟那都是父母祖先的血脈,有緣都要盡力培養。從家庭延伸到團體,甚至於你是企業的領導人,你都應該為了這整個團隊,培養出好的接班人,這是負責任的,而且功德很大,以後這個接班人能夠利益團體,甚至利益人民,那這個培養的人記功記頭功。所以舜王的功業堯帝也記頭功,所以這個精神在後代為官者,他的政績裡面,首先第一個他推薦了多少人才,舉孝廉,就是一個官員的政績當中最重視的一點。堯帝的兒子丹朱不是一個治國的人才,所以堯帝把帝位讓給舜。舜的兒子商均也不是治國的人才,所以舜把位子禪讓給了大禹。所以『相揖遜』,「揖遜」就揖讓,就是揖位讓給了賢人。所以歷史當中稱這個時代,叫聖明的時代。

  舜王也是我們《二十四孝》之首,其實舜王給我們的人生很大的啟示。他遇到父親跟後母要害他,這樣的情況已經算是這個人世間最大的磨難了,可能禮旭這一輩子遇過的,還沒有遇過這麼大磨難的人生。可是您看他的態度,不指責家人,還是依然覺得自己做得不夠好,反省自己。最後舜王有吃虧嗎?沒有,他成就了德行,而且他的福報智慧德能都現前,最後還當了天子。所以人世間沒有吃虧的事,所以我們的祖先教我們做人,首先從學吃虧開始做。假如舜王當時候沒有反省自己,反而跟家裡人衝突,可能在坐的同學很多人都不存在了。因為舜王有聖德,所以陳姓、姚姓、虞姓、胡姓、田姓都是他的後代。舜王那時候不學吃虧,舜王那時候不忍辱,那這個後代就沒有了。所以我們每一個人要生氣的時候,要有前後眼,我一生氣給祖先丟臉,給後代遭殃,都連在一起,一體的。人有這樣的前後眼,言語行為都很慎重,就能克服自己隨順習氣的習慣。

  好,今天先跟大家交流到這裡,謝謝大家。

  

  

#